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州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2.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军机大臣

D.太尉

3.下图所示为战国时期秦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这说明商鞅变法后

A.秦国国力增强B.分封制基本瓦解C.经济遭到破坏D.六国战斗力增强4.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

5.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B.

C.D.

6.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7.《史记》记载的“勤沟洫,手足肼胝……妻有日,过门不私”(经常治理水渠,辛勤劳动,手脚上都起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回去)的人物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

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9.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盘古开天

B.后羿射日

C.大禹治水

D.商王迁都

1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

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灵渠

11.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掌管监察事务。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

12.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B.用楔形文字刻写,刻在泥版上

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D.用楷书书写,写在纸上

13.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先秦诸子思想”课题研究活动,下列四则材料学派归属说法有误的是( )

A.材料一:儒家B.材料二:道家C.材料三:墨家D.材料四:兵家1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石器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16.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17.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

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

18.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发展经济

C.勤政爱民D.增强军事力量

19.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

A.多次下诏释放奴婢

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0.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

B.齐

C.楚

D.赵

21.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政”指秦之“暴政”

C.“制”是指郡县制

D.柳宗元的判断正确

22.“勤政爱民则国兴,暴政腐败则国亡”,这是历史发展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下列夏、商、西周的国君中,有一个国君与其他不一样,这个国君是

A.夏桀B.商纣C.周武王D.周幽王

23.(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4.春秋后期,生产力显著发展。这时,促进农业上深耕细作的除铁制农具外,还有A.骨耜

B.青铜器

C.牛耕

D.都江堰

2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A.铁农具和马耕B.青铜器和牛耕

C.木农具和牛耕D.铁农具和牛耕

二、综合题

26.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是如何解决地方问题的?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宁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4)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

(5)秦皇汉武被人相提并论,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

27.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田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下图是战国七雄简易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_________时期发生的__________(人名)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国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8.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图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它的建立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被人们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个学派的思想?

(2)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

(3)秦始皇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4)从秦朝的兴衰历史中,你有什么感悟?

29.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

(2)图二中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哪一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3)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贵族,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经济篇)

材料二:

(3)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思想篇)

(4)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所以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旨在强调的是此官的监察职能,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A项符合题意;而军机大臣是清朝所设。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示可知,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增强,陆续攻占了其他诸侯国家的城市,故A 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件大事,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所以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是司母戊鼎。图片B是司母戊鼎,符合题意;人面鱼纹盆不是青铜器,A不符合题意;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C不符合题意;兵马俑不是青铜器,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南方地处潮湿,所以南北方居民居住房屋不同,主要是自然条件的不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禹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三过家门而不入”,专心治水,采用疏导方法,用13年时间成功治理黄河水泛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D符合题意;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建立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故B不合题意;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是解题的关键,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9.D

解析: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都属于历史传说,没有被考古资料证实,故ABC不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商朝的都城最初在亳,后迁都到殷,河南安阳的殷墟能够证明这一点。故商王迁都属于史实,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都江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权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D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廷尉为主管司法的官吏,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10年,秦朝已经建立,秦始皇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当时的书写材料是竹简,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儒家学派的观点,材料二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材料三是墨家的主张,材料四是庄子的观点,由此可知,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诸子百家的相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四个材料的内容属于哪一学派,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原始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作物、家畜饲养、聚落、磨制石器的出现和发展,它们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社会进入到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就是代表,故B符合题意。城市的出现是国家产生的表现之一,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是重要的礼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商鞅变法以依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B。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故B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涿鹿之战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大禹治水,赢得民心,因此建立夏朝。桀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征发百

姓,大失民心,汤趁机攻夏,夏朝灭亡;汤关心百姓,重视人才,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丧失民心,最后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文王“修德行善”、重视农业生产、任用姜尚,国力增强。周厉王暴虐无道,发生“国人暴动”,被赶下台。周幽王昏庸无道,“烽火戏诸侯”,被戎族杀死,西周灭亡。三代的兴亡我们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其中机构改革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与光武帝无关。因此,C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20.A

解析: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七雄当中,没有晋国,因为在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故选A。

2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柳宗元认为秦朝的短暂灭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制度,故BCD理解正确,不合题意;“政”是秦朝的暴政,不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故A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夏桀统治不得人心,被商所灭;商纣统治残暴,被西周所灭;周幽王统治昏庸,被外族所灭;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推翻了商纣的残暴统治。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与其他不一样的国君”是解题的关键,夏桀、商纣、周幽王都是因为天子残暴灭国,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推翻了商纣的残暴统治。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变革时代。从劳动工具上看,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至迟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答案选D。

二、综合题

26.(1)分封制;最初巩固了统治,后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郡县制

(3)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4)颁布实行“推恩令”;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5)加强

解析:(1)分封制;最初巩固了统治,后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郡县制

(3)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4)颁布实行“推恩令”;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5)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可知,秦始皇认为天下争斗不休的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分封制,设立诸侯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最初

巩固了西周统治,后来周王室衰微,导致诸侯争霸。

(2)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可知,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4)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颁布实行“推恩令”;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结果,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5)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27.(1)齐国。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A:齐 B:楚 C:秦 D:燕

(3)战国,商鞅,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

解析:(1)齐国。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2)A:齐 B:楚 C:秦 D:燕

(3)战国,商鞅,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重用人才、改革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桓公”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齐桓公;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按地图位置,战国七雄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诸侯国依次是齐、楚、秦、燕。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进行的变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作用是: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4)根据材料内容可以总结出,齐桓公首霸和秦国国势日趋强盛是由于任用了人才管仲和商鞅,国家进行了有效的改革。

28.(1)秦始皇(或嬴政)中央集权制度法家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3)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②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等

(4)①要从政以德,执政为民,②要以人为本,③要施行仁政,④要建立和

解析:(1)秦始皇(或嬴政)中央集权制度法家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3)①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②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等

(4)①要从政以德,执政为民,②要以人为本,③要施行仁政,④要建立和谐社会等【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图一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思想。

(2)依据材料的图二、图三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在全国使用圆形方孔铜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图三是统一货币。后来,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推广,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图二是统一文字。

(3)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采取的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4)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兴衰历史告诉我们,统治者要从政以德,执政为民,要以人为本;要施行仁政,要建立和谐社会,要制定政策符合国情,要注意维护人民的利益。29.(1)老子;矛盾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道德经》

(2)儒家;“仁”和“礼”;孟子

(3)法家;韩非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图一人物是老子,题

解析:(1)老子;矛盾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道德经》

(2)儒家;“仁”和“礼”;孟子

(3)法家;韩非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图一人物是老子,题干中祸福相依,相互转化的观点是老子矛盾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老子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著作《道德经》中。

(2)材料中图二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治国思想上推崇西周的礼制,主张以德治国。所以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其中孟子提出“仁政”思想是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3)根据所学可知,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源自于他的治国主张,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加强法制,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这些思想主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因此受到重用。30.(1)富国强兵推行县制

(2)不支持废除没有军功旧贵族特权

(3)铁农具和牛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百家争鸣

(5)孔子“仁”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解析】

【详解】

解析:(1)富国强兵推行县制

(2)不支持废除没有军功旧贵族特权

(3)铁农具和牛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百家争鸣

(5)孔子“仁”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卫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孝公……定变法之令”可知,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推行县制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大。

(2)根据所学可知,不支持,因为变法废除了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3)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可知,这是春秋战国使用推广的铁农具和牛耕;它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根据所学可知,这种局面就是百家争鸣。

(5)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知,这是孔子的名言,他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教育是的贡献有,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直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2.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 水稻﹑小麦 B. 水稻﹑粟 C. 水稻﹑玉米 D. 粟﹑小麦 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已经() A. 建造房屋 B. 使用火 C. 制造彩陶 D. 种植水稻 4.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曾写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那么,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和蚩尤 B. 黄帝和炎帝 C. 尧和舜 D. 舜和禹 5. 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6. 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7.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他花了十三年的时间 ,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8.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周朝建立 D.秦朝建立 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度10. 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 1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是() A. 毛公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象 D. 司母戊鼎 13.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4. 邵阳市某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A.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吴、魏、燕、赵、楚、秦、韩 15. 修筑于战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芍陂 D. 郑国渠 16.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专制皇权加强 17.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吃饭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 18.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地点是() A. 辽东、临洮 B. 鸭绿江、嘉峪关 C. 山海关、嘉峪关 D. 山海关、临洮 19.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就是今天的() A.西藏B.蒙古C.新疆D.云南 2 . 自古以来,中央就注重对地方的管理,我国现行的县制和省制分别开始于 A.春秋战国,秦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元朝 D.春秋战国,元朝 3 . 据说隋炀帝是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大运河的。你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交流B.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C.沟通五大河流D.便利南北交通 4 . 马克·波罗来到中国后受到哪个皇帝的热情接待? A.元世祖 B.元成帝 C.元明宗 D.元顺宗 5 . 岳飞的《满江红》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句中的“匈奴”代指当时哪个少数民族A.女真B.匈奴C.契丹D.党项

6 . 元朝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元曲,元曲作家群星璀璨。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白朴 B.郑光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7 . 下列古诗中属于“诗仙”代表作的是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8 . 以下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大动荡和大变革 B.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9 . 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D.士大夫的提倡 10 . 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切入点可供其选择的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世袭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以下历史故事中,发生在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的是() A.三皇五帝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D.黄帝蚩尤的战争 3.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角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A.楚 B.宋 C.晋 D.魏

6.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7.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9.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10.“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的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 11.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2008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商鞅变法发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36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前365年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春秋时期率先起来称霸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5、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 A.晋国B.齐国 C.鲁国D.卫国 6、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A.甲骨文B.金文 C.大篆D.小篆 7.陈胜、吴广起义军在何地建立政权 A.渔阳 B.巨鹿 C.陈 D.大泽乡 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 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9、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0、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能否直立行走 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制造工具 11、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环境优美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2、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14、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5、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诸葛亮 D、李冰 16、在历史博物馆半坡文物展厅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粟的朽粒 B.菜籽 C.人面鱼纹陶盆 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17、利用牛来耕作的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 A.商 B.周 C.春秋D.战国 18、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 19、御史大夫在秦朝分管 A、军事 B、政事 C、监察 D、民政 20、“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最早在什么时候结束? A 、秦朝 B、商朝 C、汉朝 D、西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2、汉武帝接受建议颁布推恩令,秦始皇接受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友情提示: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卷保存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B.嫘祖 C.蚩尤D.仓颉 4.《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5.巨大的商代司母戊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畜牧业发达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铁器开始使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6.下列事件发生在商朝的是 A.涿鹿之战B.实行分封制 C.盘庚迁都D.实行禅让制 7.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汨汨清流。”请从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B.郑国渠 C.大运河D.六辅渠 8.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9.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 A.加强专制统治B.结束百家争鸣 C.消灭读书人D.弘扬儒家文化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A B C D 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度期末统一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6.1 (分值:50分 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 41.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4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临洮—咸阳 B .临洮一辽东 C .陇西一辽东 D .临洮一函谷关 45.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46.被齐桓公任用改革内政的人物是 A .姜尚 B .商鞅 C .吴起 D .管仲 47.后代把商称殷,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 .商汤 B .盘庚 C .商纣 D .周幽王 48.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留下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 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白渠 49.“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 D .东汉 5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 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年级历史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1、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2、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保留猿的特点 B、使用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采集和狩猎 3、很多人爱吃米饭,水稻种植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饭 A、北京周口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4、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5、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A、启、桀 B、桀、纣 C、汤、桀 D、汤、纣 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7、在西周社会中,工匠属于 A、国王 B、奴隶 C、平民 D、贵族 8、“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A、煮盐业的兴盛 B、纺织业的进步 C、铁器的广泛应用 D、奴隶主转化为奴隶 10、作家余秋雨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汉武帝 11、氏族聚落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 A、狩猎 B、采集 C、农耕 D、游牧 12、禅让制度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才能 D、门第 13、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21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1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说明:(1、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2、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最合适,请把它的序号填入答题卷方框内。共40小题,每小题 1 分,计40分)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的是() A.隋朝的统一 B.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开凿大运河 2.隋朝的一位商人从今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3.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A .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 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4.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A .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5.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 C.阎立本画《历代帝王像》 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6.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A. 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7.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A. 汉武帝时 B. 光武帝时 C. 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8.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9.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 、“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于 () A .唐太宗时期 B. 唐高宗时期 C. 武则天时期 D. 唐玄宗时期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1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西安 C.浙江余姚 D. 云南元谋 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 ( ) A.干栏式 B.半地穴式 C.洞穴 D.楼房 3.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4、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 、大汶口居民 5.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 B. 禹建立夏朝 C.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原始农耕的出现 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中央集权制 7. 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商汤 B.夏桀 C.周平王 D.盘庚 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①嘉峪关②临洮③山海关④辽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形势 B.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形势 C.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 D.秦国楚国灭亡的时间10.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A.周文王 B.吴王阖闾 C.越王勾践 D.晋文公 1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13.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在我国 ( ) A.半坡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春秋时期 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1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熟汉字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甲骨文 1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也修筑了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它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1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A. 春秋争霸战争 B. 战国兼并战争 C. 百家争鸣 D.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18. 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孔子 19.下列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法家主张是() A.“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 B.“兼爱”“非攻” C.法治、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语】这篇关于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舜C.大禹D.后羿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 第二代国王的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7.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是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扁鹊 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10.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历史研究中,下列选项最可信的当属 A.神话传说——“女娲补天”B.电视连续剧——《大舜》 C.出土文物——利簋及其铭文D.长篇小说一一《封神演义》 2.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A. B. C. D. 3.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4.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5.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 6.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 7.下列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使用工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铁农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8.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河姆渡黑陶钵B.战国青铜牛尊C.战国农具D.秦半两钱 9.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10.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11.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盘古开天

七年级历史上册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A、二三百万年 B、一百七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 D、一万八千年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通过分封制来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 C、西周 D、秦朝 5、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部的诸候国是() A、楚国 B、齐国 C、燕国 D、秦国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地理位置优越 C、重视兴修水利 D、更多地使用农业新技术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1、下列思想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3、汉武帝的大一统包括①创立了修养生息政策②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③创立了明确的人才举荐制度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发展和西域的友好关系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1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羌族 16、西汉到了武帝的时候将下列什么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D兵家思想 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 D、郑国 18、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 A、张衡 B、蔡伦 C、祖冲之 D、董仲舒 19、下列属于汉代名医华佗的成就是()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 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2.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C.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3.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隋律》 B.《唐律疏议》 C.《贞观氏族志》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 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6.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明太祖 7.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8.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9.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A.李冰 B.李春 C.赵普 D.郑板桥 10.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 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11.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盛行饮茶之风呢 A.唐代B.明代 C.清代 D.宋代 12. 与右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姓名___________ 原就读学校__________学号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不 要 答 题

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 1 A.300万年B.200万年C.170万年D.70~20万年 2.在学校科技月活动中,某班同学准备创作“半坡原始居民”的历史剧,大家周末回家准备素材,请问下面不该出现的素材是 A.磨制的石器B.粟C.陶器D.水稻 3.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4.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 B. 舜 C. 鲧 D.禹 5.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A.增强国力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重视军事 6.巨大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9.《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10.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11.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A.黄帝B.屈原C.孔子D.老子

12.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 13、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4.下列古代生产工具,在战国时使用广泛的是 A.石制工具B.木制工具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 15.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16.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17.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秦朝时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A.显示秦朝强大B.抵御匈奴C.便于秦始皇巡游D.征服越族 18.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19.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消除秦王朝的残余势力B.恢复发展生产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 20.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加强,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B.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C.打击地方王国势力D.独尊儒术 二、判断题(10分) 21.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明显的用火痕迹,说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22.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23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战国时期。() 24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刘邦项羽起义。() 三、综合能力题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用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伏羲—制造船只 B.仓颉—创造文字 C.嫘祖—养蚕缫丝 D.伶伦—制作音律 5.“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6.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7.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8.右面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历史 1.全卷二大题,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请考生按要求将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不能更改题号或答题顺序,在试卷上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0题,合计60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3.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③ 4.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打猎技术的进步 B.原始农业的出现C.石器工具的进步 D.原始手工业的出现5.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半坡人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人 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6.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7.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伶伦——发明纺织 B.隶首——发明算盘C.嫘祖——养蚕缫丝 D.仓颉——发明文字8.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建立为标志。那是因为夏朝( )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10.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灭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 B.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商朝末代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 西周末代国王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 11.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12.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3.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4.请观察右图《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初一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学科阶段测试试卷 (时间50分总分50分) (特别提示:本卷所有题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题1分,1×20 = 20) 1、歌曲《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 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吗?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3、通过推举 ..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 4、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禹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 6、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倡儒家学说 C.教育青年学生 D.禁止其他学说 8、“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楚庄王 C晋文公D秦穆公 9、下列关于秦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 B.开凿灵渠是为了便于秦始皇巡游 C.修筑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 D.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10、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1、下列不属于文景之治内容的是 A.奖励农耕,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B.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C.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没什么增加 D.下令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015-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栏中(每小题1分,共25分) 1、商鞅变法发生在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燕国 2、在西周社会中,处于社会最上层的是 A.诸侯 B.周天子 C.平民 D.奴隶 3、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约公元前2700年、禹 B.约公元前2070年、禹 C.约公元前2007年、启 D.约公元前2070年、启 4、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的标志是 A.禹当上部落首领 B.启夺取了王位 C.商汤灭夏 D.武王伐纣 5、“围魏救赵”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一著名战役 A.城濮大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桂陵之战 6、“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A.奖励耕战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7、我国铁农具开始出现于 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8、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 B.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 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半坡居民 D.半坡居民、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9、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10、下列属于商周青铜器主要用途的是 ①祭祀②生产③战争④记载历史事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商朝著名的最大的青铜器和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分别是 A.司母戊鼎、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半坡人面鱼纹陶盆 C.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D.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1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 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秦穆公 13、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14、不属于战国七雄的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 15、迄今为止,最早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16、“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 A.伊尹 B.姜尚 C.李冰 D.商鞅 17、下列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战役是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晋 19、“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20、秦朝负责监察职能的中央官员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21、“水旱从水,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此水利工程是指 A.郑国渠 B.灵渠 C.广通渠 D.都江堰 22、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 A.城濮大战 B.马陵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