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地即乾坤,乾为天盘,坤为地盘。以尊卑配天地,此“天地盘”是易学应用之基本模式,也是易学之根本学理,“法象莫大乎天地”、“与天地相似”的“天地盘”模式,是圣人“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的发明。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承前句“天尊地卑”以明“天地盘”上下尊卑即“贵贱”之位。也即是“圣人之大宝曰位”的重要定位问题。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天盘主动,地盘主静(视运动),“乾刚坤柔”,乾为天为刚为动,坤为地为静为柔,天恒动,地恒静,故曰“动静有常”,乾为刚故刚表天盘之性,坤为柔,故柔表地盘之性,动静刚柔,皆是阐述“天地盘”功能之情形。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此很明确,前文简要地讲述了“天地盘”的制定,此文接着阐述“天地盘”应用中的要点,判断吉凶的方法。“方以类聚”者,方,即是方法与方向。是判断吉凶的定点,即是指问什么事情看地盘什么宫位,一般所谓的“用神”位置。如问病看坎宫(指地盘位置。地盘称宫,天盘称卦。以下同此)。问考试为文看坤宫。问父看乾宫。问母看坤宫。问失盗看坎宫。问门向看艮宫。等等。这就是“方以类聚”之所指。“物以群分”则是指天盘所得为何卦?如得乾卦,即为君,为父,为玉,为圆,为马,坤为文,为众,为牛,为顺……。如得巽卦,即为风,为木,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等等。“天垂象,见吉凶”即是以地盘为问事之坐标,天盘卦为断吉凶之卦象。

如问病,看坎宫之上得何卦?若得震卦,震为足,为肝。若得兑卦,兑为口,为肺。若得艮卦,艮为手,为背,为鼻。至于病体吉凶,再用“刚柔相推”之法层层追索,定出吉凶,故曰“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在天盘之卦称象,象是动态的,天体运动从未停止过,确实没有固定的、不变的位置,因而“天盘”卦是没有固定的整体的模式,故曰在天成象。但地盘相反,永远不变,成为固定的九宫八卦模式,故曰“在地成形。”由于天地刚柔动静之不同,圣人“法天则地”制定“天地盘”两盘之模式式各异。正由于一动一静,一恒一变,模拟乾坤之形象,满足了乾坤变化

之易理。故曰:“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刚柔,指天地盘,“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即天动地静,天地盘相对运动,如相摩之式。天盘有八卦,地盘有八卦,天盘之卦数有八,不一定八卦全有,或此卦多彼卦少,总有八个卦,这八卦是从“相荡”而来。“荡”字很形象,即是动荡象波浪盘逐渐延伸弥漫而展开,即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的结构公式,排列而成,与地盘九宫八卦重合,而地盘取文王卦位,永恒不变,以观变化。“是故”二字,明确地是承接上文“天地盘”排卦形式的承接词。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这是上文“八卦相荡”之说,也是明确指出天地盘中由这八个卦组成,而各有其用。“鼓之以雷霆”者,震为雷,艮为霆,霆为电闪也,此震艮二卦之义在“鼓。”“润之以风雨”,巽为风,雨为泽,巽兑二卦之义在“润”,故曰“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署”,日为离,坎为月;离为暑,坎为寒,系坎离二卦之义在寒暑往来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者,乾统三男,坤统三女。此乾坤二卦之义在统男女功上,于是震艮巽兑离坎乾坤八卦备,为天地盘中卦象亦无遗也。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此乾坤二字是指“天地盘”而言。非如上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八卦中的乾坤。“乾以易知”者,谓“天盘”主动,设有定形,正由于天象的变化方能测知事物,是因变化而能知。“坤以简能”者,谓地盘主静,以简要而能显其功能。地盘不动,卦位也恒定不变,永远如此,用作用神定位坐标,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坤西南,兑正西,永定如此。而天盘八卦是由大衍数筮成一个六爻卦体,再“荡”之而成“小成图”,即是“八卦而小成”之图,没有固定的卦象,“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今用“中孚之既济”排成如下:

中孚既济

小成图

按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的阴阳顺序,将“中孚之既济”展开,与地盘九宫八卦相重合,隐去地盘,不予写出。由图可见,乾宫坎,坎宫兑,艮宫离,巽宫艮,离宫巽,坤宫震,兑宫离。(地盘称宫,天盘称卦,余仿此)。

地盘用八卦固定不变,九宫数亦为地盘数,由此可知“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高度抽象概括了。

此是“天地盘”布成之后所作的结束语。是说而成“天盘”是智慧的大大开始,但还要应用“地盘”才能作出完成事物的判断。即是乾始坤终的应用过程。后文接着赞誉天地盘简易的特点与功能作用。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为易位、变化、容易知道而非繁难。简为简要、单纯、便于应用而不复杂。因为易知,就便于亲近,由于易从,就容易做出成绩,有人亲近,则可传用长久,容易做出成绩,则可以不断壮大,能够传用长久,自是贤人之德,可以壮大自是贤人之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此总论天地盘方法之简易,而能包罗天下之理,这是“法象莫大乎天地”取法“天地”制成器,立“天地盘”模式的结束语,亦是赞颂“天地盘”模式“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说“成位乎其中矣。”这是多么鲜明畅快呢!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第一章阐述“天地盘”应用模式,接着第二章即讲“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之法。“圣人”当是指“筮卦”者,即占筮家。《史记·日者列传》贾谊曰:“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可证。至于“设卦”方法,不知古有多少种?但在《系辞》中只有“大衍筮卦”法的记载,将在“大衍”一章中详述,此不赘。此又明言“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指出“观象系辞”其“观察”确是判断吉凶的关键,“八卦以象告”,因而这个“象”字即是

用“八卦”来反映的。故后文说了一连串的“象”字,解者每仅言其义而略其“象”,未尽落实。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刚指天盘,柔指地盘,是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相一致的。是在应用大衍数筮出一个六爻整体卦象,包括变爻,或无变爻在内,即是在“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之后,按所布之天地盘中推演,得出各种不同的变化。“刚柔相推”者,例如假设以问病为例,按上“中孚之既济”小成图为例,问病看坎宫,坎宫天盘为兑,兑为肺,当是肺上病,又看地盘兑宫,兑宫之上天盘为离卦,离为火,又看离宫地盘之上天盘为巽卦,巽为风,得出肺上风热之象。“刚柔相推”是应用“天地盘”推断的方法之一,可见其变化之必然与自然。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有“象”可观,自是“设卦观象”的具体内容。吉者,是阴阳“得配”之象;凶者,是阴阳“失配”之象。是吉为得,失为凶,向心得配为吉,离心失配为凶,皆从卦象中来,阴阳中定。后文“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皆有卦象可观,非徒空语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悔者吉之惭,吝者凶之惭。悔为往,吝为来。由近至远为往为忧,由远自近为来为虞。虞者乐,而乐以防忧也,忧者慎,慎而谨以终无咎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者,亦即外引之卦为悔,内引之卦为吝,仍有卦象可以观而识之。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此自解析“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指天盘地盘之运动,产生昼夜循环之象。“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者,是推将一个筮得的六爻卦体,一分为二,取三爻为一个极,为一个单卦。这里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卦六爻,用三爻为极,自成两个三爻单卦,其实并非只此两个三爻单卦,它还包括了上下两个互卦,仍是从“三极”中动出,用三极之道可以动出四个卦来。有了四个卦,就必然应有这四个卦的排列程序,这是阴阳层次向空间展开的一套规律,而有上下左右的自然顺序,故下文有“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之文。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是故”二字承接前文而发。“三极”之道排出八卦九宫之序,而观象系辞,得也吉凶悔吝之判断,乐而玩之也如此。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此节谓君子观象玩辞,观变玩占,用易学帮助自己,指挥自己,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实际是靠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所以说是“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自者自己,天,乾为天,为

首,即自己的头脑保护自己,故能吉利也。此火天大有上九爻辞也。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

“彖”应是指《彖传》内容,“彖者,断也。”是将一个六爻为整体的大象,一刀两断,变成“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成为两个三爻单卦,会意取象,说明一卦之义,首以卦象为准,故曰:“言乎象者也。”又曰:“彖者材也。”古:材、才、裁通,裁与断意同,即是将一个整体裁断为两截。观其《彖传》形式颇合符契。

爻者,言乎变者也。

爻,每卦六爻,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一卦六爻之中,可爻变,可爻不变,可变一爻,可变多爻,可变任何爻,爻变即卦变,故爻之义在“变”,爻有爻辞,是易爻占筮示例范本,“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吉凶者,言乎其得失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吉为得,凶为失,悔吝是小有不利,无咎是善于弥补过失与缺点。前章是言吉凶为悔吝之象,未言无咎之象。此章乃言吉凶悔吝之义,增加了一个“无咎”,并谓其为“善补过也。”由是可知,阴阳得配或向心阖式为吉,阴阳失配或离心辟式为凶,阴阳得配内引为贞外引为胜。阴阳失配内引为吝外引为悔。凡本卦与变卦阴阳得配为“无咎”,得其平衡也。故曰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

贵贱从卦位上定,大小从卦形上辩,吉凶看易辞中断,有圣人判断的吉凶可参考。

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悔者吉之渐,吝者凶之渐。吉凶两极端为易明,唯悔与吝居吉凶之中间,可向吉方转化,亦可向凶方转化,一念之间,不易把握,最令人担忧,所以说“忧悔吝者存乎介”介者中介,易生偏颇,故令人忧之。震,动也。动而无咎必当从吉方转化,悔者吉之渐,故曰“存乎悔。”无咎者无过恶也。此论吉凶悔吝无咎之义如此。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是故”二字承接前文而阐述。“卦有小大”前人解作阳卦为大,阴卦为小。我认为“大、小”当是卦形上辨,并非从属性上认。大指大象,即以一个六爻整体视之,大象是也。小,指小象,将一个六爻整体卦,从中断开,成为两个三爻卦,小象是也。用“三极”之道,一卦可得四个单卦,也正是撰写易辞的依据,“辞有险易”,是指卦辞与爻辞中各有险易之不同,但都是根据卦爻各自的情况而拟出的。此章阐明易学吉凶悔吝无咎等判断之通例及其意义。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法象莫大乎天地”,立成器以为“天地盘”来模拟天地,反映天地的变化,故与天地准,而与天地相似,自然包罗了天地间的一切道理了。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易学取法天地,从仰观俯察,精心总结。

高度抽象,仰观天文,荡成八卦以象天盘;俯察地理,制出九宫以象地盘。周易只用天地二盘,不另设人盘者,天人合一,人是一小天地,天地盘合一即人盘之用,易为人所应用,故不另设人盘,而人盘已具其中也。

是故知幽冥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此节承接前文,盛赞易之功能,而于死生游魂鬼神之事皆不外其理,皆可知其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此谓:法天则地,立成器以为“天地盘”来模拟天地之道,而不违背自然规律之奥秘。因此,易学之道可以适应天下人之应用,并非夸张与过分。那怕旁门左道流行,也不同流合污。只乐于天地之道而不会产生忧虑,所到之处或所居之地广行方便,普结善行,忧人之所忧,无慢人之所敬,则人皆爱之,也是学易者应有的修为。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此谓:用天地盘模拟天地之道并不夸大,能曲尽事物而不会遗漏,通过天地变化之观察而取得之知识,这个奥秘,是无方所、无体积、无局限的。此是赞颂天地盘功用之妙!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唯此“道”字各教通用,各类通用,最难注释。《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家言,非道家言,亦非儒家言。故以阴阳得配为吉,失配为凶。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孤阳

则非道也。

继之者善也。

阴阳相继则事物成,故“善。”孤阴孤阳则事物绝,非道也。

成之者性也。

事物之成败,在于悟性,有悟性则事可成道亦可成。性犹智能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大道之奥秘,在平凡的事物中,人每不悟,百姓日用而不知,事业与学问的成功,又的确全在人之“悟性。”而有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的不同,全在于悟性之所及,智能之有差异也。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显诸仁是表现出各种良好的思想行为,在易学应用上就要深藏不露,前人有“知易不言易”之训,鼓舞着事业的前进,避免不必要的忧虑,这样应用易学能起到对事业更为有益的作用。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大业即是富有,盛德是不断创新,易是生生不已,没有穷极。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八卦以象告”,故“象”以表示卦象,八卦相荡,布出“小成图”,就是天盘,天盘称“乾。”“坤”是地盘,只是效法“天盘”之取用而定出“地盘”,乾坤即“天地盘”,是圣人所“立成器。”

极数知来之谓占。

极者,数极于十,爻极于六,用大衍之数五十,极尽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筮得一个六爻卦体,用以占测未来,故曰:“极数知来之谓占。”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即是“极数知来之谓占。”

通变之谓事。

即用所筮卦象与所问事物相结合,作出吉凶的判断,这就需要“通变”的功夫。所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即用“阖辟往来”四象以定“吉凶悔吝”,示人以趋吉避凶之事也。

阴阳不测之谓神。

神者,无影无形,无方所,无定体,充满空间而不占据空间,阴阳而不可测,妙万物而为言也。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此赞易之广大,不论远近,皆无敌对而静正,若言天地之间,则完全可从天地盘中体现无遗了。又一次赞颂天地盘功能的阐述。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即“天盘”代表天,“其静也专”,“专”,专一,即天地盘用某一宫或几宫,天地盘卦象与卦位相同,或叫“伏吟”,如地盘坎宫之上天盘也是坎卦,艮宫之上天盘也是艮卦等。震在震宫,巽在巽宫,离在离宫,坤在坤宫,兑在兑宫等。(但绝无八卦同时出现相同者),这即是天盘静而不动,体现出天地备用八卦专一之象,故曰其静也“专”,“其动也直”者,“直”谓“直接”,“直线”运动关系,不论何卦动何方,皆以直接推论,此大方无隅,大而无外,故称“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坤,即“地盘”,代表地,“其静也翕”,“翕”为收敛,为关闭,众物蓄藏于其中。地盘为用神宅舍,静而不用时,则由敛闭藏,故曰:“其静也翕。”当用神启用到时,则打开其门,任人选用,故曰:“其动也辟”,其中蓄象甚众,所以叫做“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广大配天地,落实到“天地盘”应用上,已如前文。“变通”配四时,“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乃指“阖辟往来”四象。即以此“四象”配“四时。”“阖户谓之坤”,冬也,“辟之谓之乾”,夏也。春阳升为往,秋阴降为来。由是可知,“辟与往为阳,阖与来为阴”,阴阳之义配日月。天地盘立法之简易,其法甚简而美好,而配“至德”之称,体现了易学的特色。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发崇德而广业也。

易是最高的学问,易是圣人崇德而壮大事业的学问,并非空洞文辞,是有具体方法的。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崇为高,卑为下,知高敬下,高以下为基,崇效天,卑法地,以天地盘配之,天地盘设立后,易理即在天地盘之中体现出来,故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此反复阐明“天地盘”成器的易学功能。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此承接“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而来,是说应用“天地盘”体现出成功的智慧效果,反映出来,永存下去,不论发扬道德,施行仁义,都以天地盘作出指导。一切措施皆从其中出,这就是道义之门在“天地设位”之中。举凡崇德广业,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无不宜也。

第八章

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此节阐述象之定义,包含了天下事物精微深奥的内容在内,用卦象来形容。所谓:“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因而“象”在易学中是属于易学的主体,著者特别提出这个微妙而深奥的定义,以便对“八卦以象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此言“爻”的定义与作用。“爻者效天下之动也”,是圣人观察动态情况与社会所行的典章制度相会通,作出吉凶判断,写成爻辞,作为示范参考。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天下事物复杂而微妙,自有头绪,不可迷惑与厌恶,虽然复杂,有易学爻象之法,可以探索其规律,得出最佳选择来。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此言语言当谨慎,不可信口开河,必须深思熟虑后才发表。行动当慎重,研究妥当之后方实施,这样作“崇德而广业”就能成功!就能得到有利的变化发展。以上阐述了“象”与“爻”的定义,是为了用“象”与“爻”来描述复杂而微妙的事物,指导正确的言与行,谋求事物变化的正规化,达到预期的成功效果。下面更进一步作出爻象与事物之间的有趣说明。

“鸣鹤在荫,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弥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此释中孚九二爻辞之义。

中孚九二爻动变益。中孚卦象大离(合并同性爻),阳主动阴主静,象飞鸟。两阳爻主动象双飞翼,中阴爻象鸟身不动主静。鹤为飞鸟,其色白,中孚为巽兑,故为鹤。九二爻动变益,兑为口,二爻动变震,鸟口动者“鸣”之象。互坤为阴,鸣鹤在荫之象。触类引伸,相互呼应,有志同道合之义。兑变震,兑为言,震为行,有言行之事,鸣为言,和为行,故曰:“言行君子之枢机”,其象与义理一致如此。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此释同人九五爻辞之义。原有“大师克相遇”一句未引用。

同人九五爻动变离,离为心,变离又一心,同心之象。互兑为口为言,互巽为近利市三倍,为利。巽又为臭,为兰。乾为金为玉,变离互兑为毁折,断金之象。故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辞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矣。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此释大过初六爻之义。

大过初六爻动变夬。藉同借,又为垫。巽为借,借了要还,有进退之象,故巽为借,为茅,为白。大过变夬,为阴阳得配而向心,故曰“无咎。”其义在凡事不可草率,要取谨慎态度办事,方可不犯错误而无所失。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功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此释谦九三爻之义。

谦九三爻动变坤,谦卦阴阳得配而向心,故吉。互坎为劳,互震为动,变坤为顺。谦卦阳少阴多,以柔制刚,形弱而质强,有高而居下之寓。艮为山为高,坤为地为下,山居地下,曰谦。有雷之壮,有坎之智,有艮之成,有坤之顺。以一“恭”字则化敌为友也。常曰谦卦六爻皆吉,实则谦卦内三爻称吉,外三爻称利。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圣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此释乾上九爻之义。

乾上九爻动变夬。此子曰一节属文言重复。乾为天已高也,居其上爻,则高亢之极,上卦升下卦升,外引为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此释节卦初九爻之义。

此节初九变坎,以言语则注意保密,以行动则藏身不露,此慎言之事。节为节制,坎为隐伏,以不出户庭,则言语与行动皆得慎密而无咎。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此释解六三爻义。

此解卦六三爻动变恒卦。“负且乘,致寇至”之辞,简略难明,虽有文言之解说,亦很难弄清楚,重点在“负且乘”三字上,其难点在“乘”字上。既文言曰“乘也者君子之器也”,明确地“乘”字不是动词。但接着又说“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又将“乘”字作为动词,与“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怎相一致呢?此文似不好理解。我对原文“负且乘”另作一种肤浅解释为“背信弃义的人有可乘之机”,这样就可以与“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之说相一致了。

从卦象上看,解,上震下坎,阴阳失配离心。坎为盗,震为动,互坎又互离,坎为盗,震为行动,三爻居坎盗离目之中,小人觊觎之象,故有负且乘之撰也。

此间所示七事,一呼应,二同心,三谨慎,四任劳,五孤高,六藏密,七诲盗,皆阐述爻辞卦象与应用事理相结合之示范。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此节古本在第十一章之首,宋儒以为错简,移置于此。通过研究,原是古人特意分置,别有要义,因此十数,不厌其烦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以至于天九地十者,此乃易数之纲,其用分两途,一为极数知来谓之占的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之用,一为“参天两地而倚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预测判断用数法。与普通河图洛书之说不同,故别置他处以避混为一谈之嫌。此亦失传之秘,大道无私,矢心自悟。此与世传河图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之五行系统大不相同。天地数则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依次相成,而非如河图间五而合之不同。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此节是天地数之“参伍错综”与“河图数”生成数之分析完全不同,这是很鲜明的。“河图数”之应用,只在落实于阴阳五行上即完了,根本不管天数与地数之总合,与天地数之总合。也不管卦象与数之间的统一问题,这是其基本的区别。这里“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一句,似乎有其奥秘,它是说明“伍位”,而不是“五数”,既为“相得”而又“各有合”,得是得“数”,还是“得位?”即是讲的“五位相得”,那就应该是得“位”,而得“数”当又是另一问题,何谓“得位?”不就是奇数居奇位,偶数居偶位吗!而又说“各有合”,而不是相加之总数所用之“和。”今列图说明如下:

五位相得者,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奇数得奇位,偶数得偶位,自然之次也。五位相合者,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十,奇数与奇数并列,偶数与偶数并列,即五奇数列在一起,五偶数列在一起,故又进一步指出天数(奇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说明从排列中统计之得数如此。具体应用时,以“参天两地而倚数”之法落实,见后详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者,赞颂天地数乃易数之宗,极尽天地之奥秘,鬼神亦莫能外也。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可知,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乃大衍数之根。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大衍之数五十,各有解说,将简单明确的道理反而说得莫名其妙。其实大,即是大数,即是“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的大数,弃其尾数,只用“五十”,古人善用“去尾法”,在大衍数中已有体现。“衍”字从“行”从“水”,水有三态,液固气三变,大衍数三变成一爻,因以用“衍”,何故“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如何,正文未交待。韩伯康引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无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据朱熹筮仪,此一者,即“取其一策,反于椟中”者,也即王弼“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之说。实为每筮一卦必备天地之数五十五策,每筮一爻用大衍之数五十策,反一策于椟中而不用,非无用也,不作分卦揲扐之用,也不重用,而是反于椟中作记已筮一爻记数之用。筮一爻则反一策于椟中,筮全六爻,则椟中六策全,天地之数亦用尽,不能多筮一爻,多则椟中无策可反,不能少筮一爻,少则天地数未尽,不能多也不能少,其设计之精密简要,足见古人之智慧。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即将大衍之数五十策取起,反一策于椟中后,将这四十九策随手分为两起,叫做:“分而为二”,王夫之说:“分而无心”,其实并非是“分而无心”,而是“有意分开”,只不是主观定数,随其自然的偶得而已。大衍数摄取信息之机,就在于这个“分”字中。筮策,物也,以数而明之,意念,神也,以动作而体现之,心物相合,即“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所谓:“制而用之谓之法”,以数契心物而有大衍数分挂揲扐之用。

以四十九策,随手分开,分而为二,必然二者不可能均称,再挂一以象三,既取象于天地人三才,又为二数均称设计了后补条件(吴保德发现:挂一是记“变”),简单的筮法,颇具微妙的内容。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

一分为二之后,又揲之以四,即四策一揲四策一揲地先将左手之策揲完,最后一揲不论已足四策,或不足四策,或一策,或二策,或三策,或四策,总之是最后一揲皆取出归于扐。扐,为左手无名指间。奇即尾揲,或称“余数”,是四除之余,则尾揲四策者则不应归扐,因无余数可言。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四时即春夏秋冬也。尾揲即四时之余为闰月之意。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前文是左手揲之以四而后归奇于扐以象闰,是已置第一闰之象。右手再揲之以四归奇于扐仍象闰,既然左手归扐象初闰,自然右手归扐为“再闰”,这是鲜明的比喻,那“五岁”二字是再闰的必然时间,已经落实在“再闰”之中,就不必再牵强附会了。“再扐而后挂”中,“后挂”指什么事?诸书颇欠明白的解释,“挂”字前面用了“挂一”,这个“挂”字即是挂起来,即是将“挂一”之策,“归奇于扐之策”,归在另一处,与揲之以四之正策分别搁置,叫做“后挂。”以上只是第一变结束,将余策挂起来,即拿开,留下正策,再进行第二变,要三变才得出一爻,要十八变才能得出一卦。《系辞》原文仅有一变之说明,其余两变仍是“分挂揲扐”之式的重复而已!另详拙著《周易大衍之数释疑》。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大衍筮法,每三变得一爻,其结果只有四种。一,为老阴之数六,即三变结果得正策六揲,每揲四策,共二十四策。二,为老阳之数九,即三变结果得正策九揲,每揲四策,共三十六策。四,为少阳之数七,即三变结果得正策八揲,每揲四策,共三十二策。

一般符号,老阳为“O”,表示阳爻动爻。

老阴为“×”,表示阴爻动爻。

少阳为“-”,表示阳爻静爻。

少阴为“- -”,表示阴爻静爻。

因此,乾卦六爻,每爻36×6=216策。

坤卦六爻,每爻24×6=144策。

乾坤两卦相加,共360策,“当期之日。”由是可知,360策即指周天360度。而“当期之日”的“日”字应作“太阳”解。期,即等待,是说周天360度等待太阳去运行,走过空间360度,需要365.242216日,一般粗略计为365.25日,实际每一回归年日数为三百六十五日五时四十八分四十六妙。若以360策作一年360日解,则差数五时十八分四十六秒,疑非原意。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二篇,指,《易经》上下篇,六十四卦,阳爻192×36,得6912策,阴爻192×24等于4608策,共计11520策,代表万物之数。这是根据大衍筮法老阴老阳之策计算列出的。明显的是,

少阴少阳之数不见于《系辞》中。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四营有两说:一说为筮法中“分、挂、揲、扐”为四营,一说为筮法记爻六、七、八、九,为四营。因“分、挂、揲、扐”仅一变之过程,尚未成爻,还有两次“合策”动作结合“分、挂、揲、扐”才成一爻,焉能仅以此“分、挂、揲、扐”即能成“易”。若以筮法六、七、八、九为“四营而成易”之解亦非合理,因不可能每次皆涉及此四数。唯揲之以四作“四营”解为合理。营者魂也,揲之以四是大衍数法之核心方式。(详见拙著《周易大衍数释疑》)

一爻通过三变,六爻通过十八变,大衍筮法,实际是用“大衍之数五十,极尽天地之数五十五,而成功一个六爻卦体,包括有动爻,或无动爻,以及动任何爻在内,这就是一个太极。”太极是象数之渊,并非空洞名词,包括六十四卦之总变化,极尽4096卦在内,实为占筮家高度提炼总结出来的这个“太极”一词。

八卦而小成。

“八卦而小成”之句,是在“十有八变而成卦”之后写出的。可当知先有六爻卦体之后,然后才能“八卦而小成。”由是当知“小成”与“大衍”相对。即用大衍筮成一个六爻卦体,然后用“小成图”将浓缩的六爻卦体展开放大,荡成八卦,即是“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由是推知,《周易》是先有六十四卦,后有八卦,八卦是在解易时从整体分割而成,是解释六十四卦所得出的概率。如果《周易》是先有八卦,然后发展而为六十四卦,当由简至繁,先写八卦在前,后写六十四卦,然何不见八卦的单影?由是可知古人是以整体立论的,一有全有,不可能是两截合成,只能是一体分截。如人之身,也是一有全有,不可能生脚生头生手生藏腑来合成。只能先有整体,然后解剖分析一样,故易之整体之整体即是“太极”,而“小成图”又是太极之展开。今以图示之“履之晋”如下:

前面是“履之晋”的小成图,是将本卦与之卦,按先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前为阳后为阴的空间程序展开而成。是为“天盘”,与其“地盘”重合,其下自有“地盘”,隐去未予写出。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此赞颂“小成图”,触类引伸,可以尽天下之能事,并非一般可比。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此更进一步赞颂此法,可以显示“道神德行”,可以应用酬酢,可以助长神妙。是“祐神”而不是“神祐。”由是可知,“八卦而小成”的功能作用真是非同凡响!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此赞誉天地盘演易,天象主变,地形主化,天地盘结合主变化,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则知变化之道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

大衍数一章,很重要,透露了古代易学筮法之用。马王堆出土文物《帛书周易》却缺此一章,但是,其中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一节全存,爻题九六与通行本无异,由是可知,《帛书周易》是抛弃大衍筮法,用天地数成卦也中小成起卦法,以帛书周易卦序排列为证。(另详拙著《周易大衍数释疑》)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学的应用,有圣人之道四个方面,以言者尚其辞者,文史易也;动者尚其变者,哲学易也;制器者尚其象者,科学易也;卜筮者尚其占者,预测易也。只此辞变象占四者而已。“制器者尚其象”,似为据象以制器,其说疑有未妥?应是制器者以卦象来描述,并非据卦象来制器,不然则是按图纸施工也。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易为君子谋,勿为小人谋,故君子有所欲为而有所欲行者,皆为有利于人君之事,“问焉而以言”,问之即答,且应验也如斯响应。不分远近明暗,皆知来物,所谓“神以知来”,如果不能造诣到极精通之程度,那是不可能有此功能的。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有奥秘。是言易数之用,而非卦数之说。“错综其数”则有具体方法,实为“参天两地而倚数”之法,故有“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之词。

天地之文即“参天两地而倚数”之法,也即是“错综其数”而得出的所测数量,“参天两地”与“天地之数”密切相关,而有“三分法”与“两分法”要相结合应用之妙。非河洛之数法,前章已言“参伍以变”,此章再述“错综其数”之法,以明“参天两地倚数”之说。“参天”者,参,三也,三为奇数,为天,故曰“参天。”三者,上中下也。“两地”者,两,二也,

二为偶数,为地,故曰“两地。”“两地”者,升降也。参天者,三分法也,两地者,两分法也。

参天:

上为艮,兑,乾也。

中为坎,离。

下为震,巽,坤也。

两地:

上为乾,震,艮,离也。

下为坤,巽,兑,坎也。

卦有阖辟往来,得失配偶,数有升降得合。参天两地,错综其数,易数见也,今举例如下:

例一:复,“七日来复”。

复:上卦坤,下卦震。以上卦坤定参伍之位,坤卦降,且与下卦震阳得配而向心,定置“参伍得降”之位。六七八九十,五数是也。互坤为阴,两地之属,下卦震,震主升居上,故其数“七”,故曰:“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例二:临,“至于八月有凶”。

上卦坤主降,参伍之数逆,上下阴阳失配故合逆之数。互坤为阴,两地主之,兑主降,故主两地下位,其数“八”,故曰:“至于八月有凶。”

例三:晋,“昼日三接”。

外卦离,离主升,参伍上升顺行之位,下卦坤,坤阴失配,阴阳顺合之位,故主一三五七九。互坎为降,两地之位,下卦坤,坤主降,故主两地下降之数“三”也。

例四:损,“二簋可用享”。

损,外卦艮,艮主升,参伍之数顺,下卦兑,阴阳得配,主顺得之位,故用一二三四五为坐标。

互卦坤主降,两地之位,兑主降,两地之下位,其数二也。故曰:“二簋。”

例五:蒙,“再三渎”。

蒙,上卦艮,艮主升,下卦坎,为阳,主阴阳失配,上下皆阳,取参伍顺数,相合一列为坐标,一三五七九是也。上互坤,坤为阴,主两地之位,下卦坎主降,为两地下位之数,参天两地而得得数为三,故曰“再三渎。”

例六: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此例叙述方法不同,取数运用,亦稍有变化,蛊上卦艮,艮主升,参伍之位亦取升,他卦取下卦相配,此取上互震阳,则为同性,故取参伍顺升相合之列为坐标,取下互竞阴定参两之怀,巽卦下降,定两地下位为所倚之目为“三”,取先三后三以契,巽为进退之义。先三后三共七日也。此易数“参天两地而倚数”之法明也。至于爻辞中所用之数亦类此,不过当取动爻要相参变化,不赘述,另详《易数探源》。

以上为“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内容。“极其数”即是极尽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得出一个六爻卦,故谓之“以定天下之象。”“象”即卦象,卦象从大衍数极尽天地之数而来。又谓之“太极。”因为六十四卦的变化,可总变出4096卦,皆从此太极中来,是象数应用问题,其中变化无穷,非天下之至变,是无能作到的。这都是赞颂象数之妙与变化之奇。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此谓占筮者不要有杂念、妄念,欲念,然后才能在静如止水中方可感而遂通,这是易道功夫,当从“君子以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做起,可以体验到“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矣。”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易,是圣人深入研究的微妙学问,非一般人所能趣、所能知、所能久于其道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此节提出:三至、三唯,三能。三至:至精、至变、至神;三唯:唯深、唯几、唯神;三能:能通、能成、能至。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此之谓也。

此总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各皆备三至三唯三能也。

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此节阐明易学之用为“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即是为了揭开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为任务,能统摄天下任何事物的道理而已。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此赞誉圣人之能力如此。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与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

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蓍,蓍草,大衍筮法所用筮具。德,功能作用。圆而神,即灵活奥妙,变化无穷。卦,卦爻符号。设卦观象,卦成则性定。方,寓静止不变。知,智慧奥秘。六爻之义有易提供,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观象玩占而知吉凶,与民同患难,藏往知来,不为私利,谁能如此呢?是古之聪明睿知不用武力征服,而使人宾服,威力非同凡响,是真正体验了《易》之用而其战无不胜的效果。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有,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此乃观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取“天人合一”之理。“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是圣人通过仰观俯察发明“神”与“物”相结合--作为预测方法供人所用。蓍草、龟壳,皆物也,人心、动作,皆神也。筮与卜皆是通过人的思维和动作过程后得出结论,作为预测决策、趋吉避凶应用。“以前民用”之“前”,即“预先”之用也,特别指出“圣人设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斋戒”是对自身心灵的洗涤和纯洁功夫。与前文“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是一致的。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避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有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此节是易学中的关键内容,有其精辟的实用价值。紧接着阐述易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后,即明确在论述“阖辟往来”四象。极为形象地取门户为喻,阖户谓之坤,如关门之式,由大至小,由通至塞,由上至下,坤阴之象。辟户谓之乾,如开门之式,由小至大,由塞至通,由下至上,乾阳之象。一阖一辟,或关或开叫变,从中或出或入,往来不穷叫通。由门内向门外走叫“往”,由门外向门内走叫“来”,所谓“通变之谓事”,也就是包括了“阖辟往来”四象内容,“见乃谓之象”,即是有具体卦象可以认识。“形乃谓之器”,即是有此四种定体形状可见。实际上这是易学判断的四大纲要,即是吉凶悔吝的四项基本成因用卦象反映之结构是:

乾坎艮震为阳,阳主升,独坎下降。

巽离坤兑为阴,阴主降,独离上升。

上下卦相重,即有阖辟往来四象。

阖者,下卦升,上卦降,向心之式。

辟者,下卦降,上卦升,离心之式。

往者,下卦升,上卦升,外引之式。

来者,下卦降,上卦降,内引之式。

今乾坤二卦为例,图之如下:

泰卦卦象坤上乾下,组成向心之式,且阴阳相配,吉之象也。否卦卦象,上乾下坤,组成离心之式,凶之象也。乾卦卦象,上乾下乾,组成外引之式,悔之象也。坤卦卦象,外坤内坤,

组成内引之式,吝之象也。阖户谓之坤,坤性下降,降为来,故阖与来同类为阴也。辟户谓之乾,乾性上升,升为往,故辟与往同类为阳也。“见乃谓之象”,在天成象,象为卦象,指天盘象为卦也。“形乃谓之器”,在地成形,指地盘位为宫也。“制而用之谓之法”,即是根据天地盘之机,采用趋吉避凶之措施,“利用出入,民咸谓之谓之神”,其中奥秘,还待探讨,一般性问题,不得谓之“神。”由是可知,大有其奥秘作用在其中。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二字,是承前文而申述其原因或理由。“易有太极”,“太极”二字乃易学象数之渊,象数具则易理在其中。“太极”之“太”与“大衍”之大本是一个字,即是用大衍之数五十,极尽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得出一个六爻为整体的卦象,自然是不在话下的包括了有动爻或无动爻,或动任何爻在内,叫做“太极”,也即是包括了整个筮法过程和内容,因而叫“易有太极。”又曰:“是生两仪”,可知不是为了表示“阴阳”属性问题,只是表示两者形象而已,即两体容仪。实际上“两仪”即是表示大衍数所筮出来的本卦与之卦,故二者有时可有阴有阳,有时可皆阴皆阳,而没有一定的属性可固定,因而只叫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原为在天成象,“象”是动态的,即是上下卦相重,而有“阖辟往来”四种状态,即是“四象。”具体应用时,又将“四象”落实在地盘之上落入“在地成形”、“形乃谓之器”上,即是上下左右,四正之位,地盘四正离为上,为辟,为夏,坎为下,为阖,为冬。震为左为升,为往,为春,兑为右为降,为来,为秋。本卦上卦排上位,离九宫。本卦下卦排下位,坎一宫。之卦上卦排左震三宫,之卦下卦排右兑七宫。四正四位,四象形器之位也。

“四象生八卦”,既排成四正卦,再排四互卦,正卦排四正,互卦排四隅,而八卦成列矣。“形乃谓之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其为“天地盘”乎!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用“八卦定吉凶”,而不同于五行生克定吉凶之法,今假设为“蛊之同人”排成小成图:

↑↑

同人

“蛊之同人”,总体是一“太极”,分而视之,蛊与同人为“两仪”,艮巽乾离为四象,蛊之上互震下互兑,同人之上互乾下互离,合之共八卦,按阴阳程序展开,排成小成图,象水波浪一样,层层展开,八卦“相荡”而成,非常形象。“八卦定吉凶”,是根据八卦属性升降运动的原理,构成“阖辟往来”吉凶悔吝,以作预测判断和行为决策之用,为事业之成功和壮大采取趋吉避凶的措施,所以叫做“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是故”二字承接前文而发挥,“法象莫大乎天地”,即取法“天地”而创立“天地盘”模式。天盘即是用八卦相荡而成的小成图,重合在九宫八卦的地盘之上,地盘是用文王后天九宫八卦组成。天地盘常结合在一起,地盘常略去不写出,因为永远不变,易于熟记。“变通莫大乎四时”,“变通”与“四时”都是类同于“阖辟往来”之中,相配于春夏秋冬谓之四时。“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因而“变通”重在“四时”,“四时”详于“阖辟往来”之中。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者“阴阳之义”,是“阖户谓之坤,坤为阴”、“辟户谓之乾,乾为阳。”来以类坤,往以类乾,“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之动态为往来,“阖辟往来”四象,皆由往来二式合成。“阖户谓之坤”,坤主降,凡向心与内引之式属阴,“辟户谓之乾”,凡离心与外引之式属阳,“阴阳之义配日月”也。

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富与贵算是崇高的,但备物致用,创造设立一种有利于天下的器物,要算圣人的功绩。“立成器”即是指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天地盘”道具。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舋舋者,莫大乎蓍龟。

探索复杂深奥幽隐精微之事,以定长远之吉凶,谋求事业之不断发展壮大,令人力量无穷,这就需要易学功夫,和著龟的作用。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是故”二字承接前文而发。“神”与“物”是指两种不同的东西。有人作一种东西来解,谓指“龟与蓍草。”前有“是兴神物”,与此“天生神物类同”,皆是指“神”与“物”,故用“圣人则之。”盖因蓍法是用“心”与“物”相结合而摄取信息,心为神,筮具则“物也”,用心指挥动作而筮之成卦,即心物合一之法则,与天通与人通与事通也。“神”与“物”皆天然所生,圣人则之耳。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即圣人效法天地变化设立了“天地盘”,天盘中卦象,圣人象之以断吉凶,说明天盘卦象之重要性。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此言为“河出图”,并不是“出河图”,此言的是“洛出书”,并不是“出洛书。”后世用十数图形名“河图”,九数之图形名“洛书”,与原文大不相类,孔子亦曰:“河不出图,吾已矣乎”,并不是说:“不出河图,吾已矣乎。”同时,河图洛书皆是数目图形,只可名图,焉能名书,很明显,图指图形,书指文字,圣人取法图形作卦画符号,取法文字写易卦爻辞,即取法图形与文字作《易经》。世说十数之图形与九数之洛书,皆属数学范畴,难为图书之证。只可作数学之用。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此节总结“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确是易中的关键内容,据“四象”断吉凶,系易辞,使

英语句子翻译技巧

英语句子翻译技巧 以下浅谈英译汉的几点技巧。 第一,翻译时注意英文的句型,英文的句型一般来说有相应的中文译法。如It的句型的翻译: (1)It is+名词十从句: It is a fact that…事实是…… It is a question that………是个问题 It is good news that………是好消息 it is common knowledge………是常识 (2) It is+过去分词十从句: It is said that…据说…… I 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 It is asserted that…有人主张…… It is supposed that…据推测…… It is believed that…据信……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It will be seen from ii that…由此可见…… It has been proved that…已证明…… It is general1y considered that…人们普遍认为…… (3)It is+形容词十从句: It is necessary that…有必要…… It is likely that…很可能…… It is clear that…很清楚…… It is important that…重要的是…… (4) It+不及物动词十从句: It follows that…由此可见…… It happens that…碰巧…… It turne d out that…结果是…… 第二,注意英语被动句的翻译。英文的被动句经常用汉语主动句表达,如:You are requested to give a performance 英文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请你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英文中被动意义也可以用汉语中含有主动意义的句子来表达。常译成“被”、“由”、“受”、

周易系词系辞上下

繫辭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為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

易经系辞下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下xi à传zhu àn 》 一Y ī 八B ā卦ɡu à成ch én ɡ列li è,象xi àn ɡ在z ài 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因y īn 而ér 重ch ón ɡ之zh ī,爻y áo 在z ài 其q í中 zh ōn ɡ 矣y ǐ 。 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推tu ī ,变bi àn 在z ài 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 系x ì辞c í焉y ān 而ér 命m ìn ɡ之zh ī ,动 d òn ɡ 在z ài 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 吉J í凶xi ōn ɡ悔hu ǐ吝l ìn 者zh ě ,生sh ēn ɡ乎h ū动d òn ɡ者zh ě也y ě;刚ɡān ɡ柔r óu 者zh ě,立l ì本b ěn 者zh ě也y ě ; 变bi àn 通t ōn ɡ者zh ě ,趣q ù时sh í者zh ě也y ě 。吉J í凶xi ōn ɡ者zh ě ,贞 zh ēn 胜sh èn ɡ者zh ě也y ě 。天Ti ān 地d ì之zh ī道d ào , 贞zh ēn 观ɡu ān 者zh ě也y ě。日R ì月yu è之zh ī道d ào ,贞zh ēn 明m ín ɡ者zh ě也y ě 。天Ti ān 下xi à之zh ī动d òn ɡ ,贞zh ēn 夫 f ū 一y ī者zh ě也y ě 。 夫F ū乾qi án ,确qu è然r án 示sh ì人r én 易y ì矣y ǐ 。夫F ū坤k ūn ,聩ku ì然r án 示sh ì人r én 简ji ǎn 矣y ǐ。爻Y áo 也y ě者zh ě , 效xi ào 此c ǐ者zh ě也y ě。象Xi àn ɡ也y ě者zh ě ,像xi àn ɡ此c ǐ者zh ě也y ě 。爻Y áo 象 xi àn ɡ动d òn ɡ乎h ū内n èi ,吉j í凶 xi ōn ɡ 见xi àn 乎h ū外w ài ,功ɡōn ɡ业y è见xi àn 乎h ū变bi àn ,圣sh èn ɡ人r én 之zh ī情q ín ɡ见xi àn 乎h ū辞c í 。 天Ti ān 地d ì之zh ī大d à德d é曰yu ē生sh ēn ɡ ,圣sh èn ɡ人r én 之zh ī大d à宝b ǎo 曰yu ē位w èi 。 何h é以y ǐ守sh ǒu 位 w èi 曰yu ē仁r én 。何H é以y ǐ聚j ù人r én 曰yu ē财c ái 。理L ǐ财c ái 正zh èn ɡ辞c í ,禁j ìn 民m ín 为w éi 非f ēi 曰yu ē义y ì 。 二èr 古G ǔ者zh ě包b āo 羲x ī氏sh ì之zh ī王w án ɡ天ti ān 下xi à也y ě , 仰y ǎn ɡ则z é观ɡu ān 象xi àn ɡ于y ú天ti ān , 俯f ǔ则 z é 观ɡu ān 法f ǎ于y ú地d ì,观ɡu ān 鸟ni ǎo 兽sh òu 之zh ī文w én ,与y ǔ地d ì之zh ī宜y í,近j ìn 取q ǔ诸zh ū身sh ēn ,远yu ǎn 取q ǔ诸 zh ū 物w ù ,于y ú是sh ì始sh ǐ作zu ò八b ā卦ɡu à ,以y ǐ通t ōn ɡ神sh én 明m ín ɡ之zh ī德d é ,以y ǐ类l èi 万w àn 物w ù之zh ī情q ín ɡ 。作Zu ò 结ji é绳sh én ɡ而ér 为w éi 网w ǎn ɡ罟ɡǔ ,以y ǐ佃ti án 以y ǐ渔y ú ,盖ɡài 取q ǔ诸zh ū离l í 。 包B āo 羲x ī氏sh ì没m ò ,神sh én 农n ón ɡ氏sh ì作zu ò,斵zhu ó木m ù为w éi 耜s ì,揉r óu 木m ù为w éi 耒l ěi ,耒l ěi 耨 n òu 之zh ī利l ì ,以y ǐ教ji ào 天ti ān 下xi à ,盖ɡài 取q ǔ诸zh ū益y ì 。

阅读表达解题技巧--句子翻译

阅读表达解题技巧 句子翻译 I. 命题特点 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并译成通顺的句子。句子往往是结构较为复杂的或者包括一些特定习语的句子。 该题型主要特点如下: ①难点:该考题读起来相对简单,难点在于汉语表达的准确性。 ②重点:词义的选择及引申,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语言的准确表达。 ③突出简单翻译技巧,如词、词组的省略及补译,译出it, they, this, that等代词的真正代表的含义,词义选择、引申、词性转换,长句的拆分与逆序翻译法等。考生应针对这些特点认真做好适当的准备。 设题形式:问题设置常用: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paragraph into Chinese. II. 答题技巧 ①善于分析句子结构,变抽象英语为具体汉语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主、谓、宾、定、状、补、表等分析出来,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然后针对各成分,采用不同的译法翻译出来。表达抽象则要求考生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例如:You are perfectly within the bounds of politeness in responding to a marathon e-mail with a brief reply. 译文:用简短的话回复冗长的电子邮件完全不失礼节。 /用简短的话回复马拉松式的电子邮件也是礼貌的。 total exhaustion 筋疲力尽farsightedness远见卓识careful consideration深思熟虑perfect harmony水乳交融feed on fancies画饼充饥with great eagerness如饥似渴 lack of perseverance三天打鱼,两天晒网wait with great anxiety望穿秋水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添砖加瓦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危在旦夕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英语表达往往比较抽象,汉语表达则比较具体。 ②切忌逐字逐句一一对应的翻译,尽量进行意译,即是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或者视情况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抓住重点的关键词句,要注意句首状语、副词、介词短语等,译文要通顺,合乎英语的习惯,书写要规范、认真。 大部分考生在开始做翻译时就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每一个单词分别是什么汉语意思。在没有完整理解英语句子的情况下,就直接做了“字字对等”的翻译,或者,在读完之后,并没有理

《周易》打印版

第三讲:周易 一、《周易》简介 (一)“易”与“经”的含义 “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与权威性的著作。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曰:“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据说《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二书均已亡失,唯剩《周易》流传下来。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他认为《周易》为周代的《易经》。即周朝的卜筮之书。 《易纬》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二)《周易》一书的结构 《周易》包括“本文”与“解说”两部分。 “本文”部分称为“经”,由64卦的卦象、64卦的卦辞和384爻的爻辞组成。其中,《上经》30卦,《下经》34卦。 “解说”部分称为“传”,是记载后人对卦、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共有十篇,称作“十翼” 1. 《易经》 64卦指的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2.《易传》 《易传》是最早的一部解释《易经》的书。一般认为《易传》由战国时代的儒家所作。《汉书·艺文志》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是说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

“十翼” 《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 《说卦》《序卦》《杂卦》《彖传》上、下两篇是说明每一卦的基本思想,解释卦辞。《象传》上、下两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又称为“大象”),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又称为“小象”)。 《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系辞传》上、下两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 《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其原理、变化等。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的。 (三)《周易》的传承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又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自序》)孔子曾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然后传述《易》,儒家将《易经》冠为六经之首。 西汉《易》学衍化出孟喜、京房、施仇、费直、梁丘贺等不同派别,后汉郑玄、特别注重卦的形象与数字。 三国曹魏时的王弼一反汉代《易》家的学说,扫除象数,专言义理。 唐初孔颖达为王弼《周易注》作疏。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宋朝时期,程颐的《程氏易传》与朱熹的《周易本义》。 明代有来知德的《周易集注》。 清代则致力于汉易的复元,在汉学盛行之前有王夫之的《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 近代则有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 我们今天对《周易》的了解可看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论原则的书是)这类思想的基础。易经中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

傅佩荣《解读易经》40-解卦

4 0、"解卦(下坎上震,雷水解, 二、"四为阳) 【4 0."1】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白话】 解卦。西南方有利。无所前往,那么返回来就吉祥。有所前往,早些行动吉祥。 【解读】 解卦是下坎上震,亦即“雷水解”。《序卦》说: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解卦象征化解险难,与蹇卦为正覆卦,所以卦辞要对照才可理解。 解卦之“利西南”,与蹇卦同,表示仍然适宜顺守而不必冒进。当大难缓解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无所往”,不采取任何行动。“其”为语词,“复”为返,先固守阵地,休养生息,就可吉祥。二是“有攸往”,亦即仍须纾解患难,此时应该及早为之。“夙”为早,为速,这同样也是“吉”。 【4 0."2】 《彖》曰: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白话】 《彖传》说: 解卦,有危险而行动,一行动就脱离了危险,这就是解卦。解卦对西南方有利,前往可以得到众人支持。无所前往,那么返回来就吉祥,如此可以取得中位。有所前往而早些行动吉祥,是因为前往会有功劳。天地之气化解开来,雷语就会兴起,雷雨兴起则百果草木都破壳而出。解卦的时势太伟大了。 【解读】 解卦下坎上震,震为动,坎为陷,为险,内险而外动,所以说“险以动”;震动在外,则是“动而免乎险”。由“解利西南,往的众也”一语,可知解卦与蹇卦相同,是由小过卦变来,亦即小过卦的九四如果往上成为九五(因而形成蹇卦),则有如九五进入坤卦之中(上卦因而成为坎卦),坤为众,所以说“往得众也”。不过,这句话说明解卦的背景与蹇卦相同,并未指出解卦本身的具体作为。 解卦的具体作为有二: 一是“无所往,其来复吉”,是说小过卦的九三来到九二的位置,形成了解卦,对九三而言是“乃得中也”。二是“有攸往,夙吉”,则是响应蹇卦彖辞所说的“利见大人,往有功也”,所以关键在于“夙”字,早些行动就可以像前面的蹇卦一样,“往有功也”。 “天地解”是指小过卦中的天位( 五、"上)与地位(初、二)之间,有两个阳爻相隔,互不往来;现在一变为解卦,则天地中的阴阳二气交感流通,有雷雨之象。解卦下坎上震,震为雷,坎为水,为雨。雷语大作,万物复苏,百果草木皆“甲坼(音:

句子翻译解题技巧

句子翻译解题技巧 Four Asian Tigers Color Blue /red Blue sky Blue sky lamp Green Bluebird Meet one’s waterloo White ~ 7-up/13 You are the architect of your own fortune. 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 1.翻译题介绍和考点归纳 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考试时,考生首先要弄清楚每题的考点,是考词汇还是语法内容。开始翻译时,应注意汉英在词性、句式和表达习惯上的特点,增加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义的词汇,如量词、助词、概括词、时态词、语态词、及其它解释性文字。

2.翻译时应注意的要点 1)句子的完整问题 句子的完整问题主要涉及主语。 For example “只要还有需求,我就有活着的理由,满足就是死亡” As long as I have a want, I have a reason for living. Satisfaction is death. “无论多么成功,人们都将继续面对困难” No matter how successful they become, people will continue to face difficulties. 2)动词形式和处理方式问题 动词形式和处理方式问题主要涉及该使用哪种非谓语动词形式和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动词。 For example

“确定目标是确保成功的第一步” Setting goals is the first step in achieving success. 将事物分类就是根据一定的计划把他们分组或排序 To classify things is to arrange them in groups or sequences according to a plan. 其它位置 “变化要求采取正确的行动” Change requires taking the right action. 除了将汉语的动宾结构处理为非谓语结构外,可以借助于英语的此类转换,将动宾结构翻译成“名词1+介词+名词2”结构 For example

周易之系辞传

周易之系辞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①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② 注释: ①悉:全,都。材:一本作“才”,二者通。三才即天地人。 ②道:三才之道。等:阴阳贵贱之差等:物,事物。此指阴阳二物,阳爻代表阳物,阴爻代表阴物。文:文彩。不当:谓阴物(爻)居阳位,阳物(爻)居阴位。 今译: 《周易》这部书,广大而完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备天地人三才而两两相重,所以成为(一卦)六画。六画不是别的,是三才之道。道有变动,所以称为爻。爻有不同等级,故称为物,物(阴阳)相杂,故称为文彩,阴阳两爻不当位,所以吉凶产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①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②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③ 注释: ①文王与纣王之事:指《周易》反映的是商纣王把周文王囚禁在羑里这一历史事件。即《彖》释《明夷》所谓“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②辞:指《周易》卦爻辞。危:危惧。易:平易。倾:覆。 ③其:代词。指卦爻辞。不废:无所遗。要:要旨。 今译: 《周易》成书,大概当在商代末期,周代德业隆盛之时吧?反映的当是文王与纣王的事情吧?所以《周易》含有危惧之辞,(其辞)由危惧变得平易,由平易变得倾覆。《周易》卦爻辞中所蕴含的道理十分博大,百物皆具备其中而无所遗弃。(卦爻辞中)这种危惧一致贯串《周易》的始终。其大要归于无咎。这就是《周易》的道理。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①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②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③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④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⑤ 注释: ①原始要终:与《系辞上》“原始反终”相似,穷其事物之初,又要会事物之末。始,初。要,约。初爻代表事物之初,故称“始”。终,终结。上爻代表事之末,故曰终。质:体。 ②杂:阴阳错杂。时物:指不同条件下的事物。时:时机。卦有卦时。爻有爻时。物:事。初:初爻。上:上爻,难知:初爻处下代表事之微,故曰难知。易知:上爻代表事物终结而彰明,故曰易知。本末:指初爻上爻。 ③初辞:初爻之辞。拟:比类。卒成:事最后形成。终:上爻之辞。杂物指阴阳杂居。杂,错杂。物,事,即爻不同代表事物不同。“爻有等,故曰物”。撰:一本作“算”,此当训为论述。辨:别。中爻:指卦中四爻。 ④噫:叹词。要:求。彖辞:即卦辞。二与四同功:二与四同为阴位同互一卦,有相同的功用。异位:指二与四处不同位置,二处内卦,四处外卦;二居中,四失中。近:就四而言,四多惧因近五之君。 ⑤不利远:阴不利于疏远九五,此就二言之。柔中;二以柔居中。三与五同功而异位:

傅佩荣《解读易经》11-泰卦

【】 泰。小往大来,吉亨。 【白话】 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 【解读】 泰卦是下乾上坤,亦即“地天泰”。《序卦》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按礼仪去行动,就可以通达,并且平安。 爻由下向上为“往”,由上向下为“来”。泰卦乾下坤上,表示阳爻都来到下卦,而阴爻都前往上卦,阳大阴小,正是小往而大来。得到多而失去少,吉祥而通达。 阴爻与阳爻有些常用的对比词:阴爻为小,为小人,为臣,为女性等。阳爻为大,为君子,为君,为男性等。不过,两者相需相成,否则无法成卦,也无法写象宇宙与人声的复杂变化。 【】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白话】 《彖传》说: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意思就是天地二气互相交流,使得万物通顺畅达;上位者与下位者彼此来往,使得心意相同。阳刚居内而阴柔处外,内在刚健而外在柔顺,进用君子而疏远小人。君子的作风在成长,小人的作风在消退。 【解读】 有往来才有变化,“小往大来”,所以“吉亨”。泰卦乾下坤上,乾为天,坤为地;天本在上而地本在下,现在天来到地之下,是为二气交感流动,万物自然生气蓬勃。比拟于人事,则是上位者来到下位者之下,顺应民情,“其志同也”。 接着三句谈到内外,可知下卦为内,上卦为外。乾为阳,为健,为君子;坤为阴,为顺,为小人。这是外柔内刚之象,既有原则又能顺应。 爻的运动由下往上,乾卦三阳爻在下,自然往上发展(君子道长),坤卦三阴爻在上,已经前无去路(小人逍遥)。 【】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白话】 《象传》说:天地二气互相交流,这就是泰卦。君王由此领悟,要根据天地运行的法则来设计制度,配合天地运行的条件来助成效益,借此引导百姓。 【解读】 泰卦的取象是天气与地气的交往。以“后”称君王,是由阴爻六五居于地位。

系辞传

《系辞传》也就是《系辞》,是《易传》的一部分,作为解释《易经》之用。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系辞》是《十翼》中的两篇。《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为系属之义。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为《周易》经文之外全书原理的通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认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提出”是故易有大极,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宇宙衍生观。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事物必须经过变革才有前途。同时又承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永恒性。还阐释八卦来源、占筮方法、圣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义等等。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巨大作用,传中提出的太极、两仪、道、器、神、几、意、象等,作为哲学范畴被后世广泛运用。文中以蓍求卦法成为象数学的重要依据。[1] 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它推翻了《周易》的起源与义理,推阐了《周易》的作用,同时解释了卦辞、爻辞的象征意例。 “《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经文的整体论说。文章探讨了《易经》的起源,介绍了古老的筮法,选释了部分爻辞。《系辞传》是一部具有很深蕴含的哲学著作。”第一章第一节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第一章第二节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第二章第一节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第二章第二节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第二章第三节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第三章第一节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三章第二节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三章第三节

大学英语四级句子翻译的常用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句子翻译的常用技巧 时间:2012-04-09 11:10:44 来源:中华考试网编辑:晴天娃娃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差异比较大的语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有人把英语句子比喻为“树木丛生、干枝纠缠的树林”,脉络难析,主次难辨,而把汉语句子比喻为“枝干分明的竹林”,脉络清晰,主次易辨。翻译时,根据表达习惯,英语、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英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翻译时,也时常需要根据表达习惯,对句序进行相应的调整。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句子是最重要的翻译单位。大学英语考试大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题型也是以句子翻译为主。考生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那么对于处理四级考试中的句子翻译题必将是如虎添翼。本期着重介绍常用的句子翻译方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 正反、反正表达法 由于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所采用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在表达否定概念时,英语和汉语使用的词汇、语法、语言逻辑就有很大的差异。汉语中有些词、短语或者句子是从反面表达的,而译成英语时则需要从正面进行表达,如例1、例2、例3。反之,汉语中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短语或者句子,译成英语时需要从反面进行表达,如例4、例5、例6。此外,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子结构,如双重否定(例7)、否定转移(例8)在译成英语时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 I.汉语从反面表达,译文从正面表达 例1:他提出的论据相当不充实。 译文:The argument he put forward is pretty thin. (词) 例2:我们确信,年轻一代将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译文: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prove worthy of our trust. (短语)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诒经堂续经解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诒经堂续经解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诒经堂续经解”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诒经堂续经解 一千四百三十六卷。 清张金吾(1787-1829)编。 张金吾字慎旃,一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 张海鹏之侄,与同乡陈揆友善。 少孤,天性聪颖。 少时便好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照旷阁”藏书 楼,便博览群书,学为考据,校《太平御览》诸 书。 嘉庆十四年(1809年),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弃去。 受同乡先儒钱谦益、汲古阁毛晋影响颇深,致力于 藏书,研究校雠诸学,又潜心经术目录学。 叔父张海鹏好收藏典籍,金吾特别注重金元两朝遗书的搜集,合先人旧藏,得八万余卷,藏于他的书屋“爱日精庐”之中。 并撰《爱日精庐藏书志》四十卷,每着录一卷,先 列版本,其次辑录各家文集、《经义考》、《小学

考》、《全唐文》等书中有关序跋识语,然后汇辑所得、各为题解。

并依《四库全书总目》体例,对四库未收之书也按类增入。 所增着作的时代及作者以阴文刻入加以区别。 此书的体例为后来众多的书志所仿效。 尝因列朝文苑,唯有金代书籍散佚最多,所以广为搜集十二年,编成《金文最》一百二十卷。 采宋元以来经说八十余种,手订《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以补《通志堂经解》之缺。 其“诒经堂”、“诗史阁”、“求旧书庄”诸处,藏古今书卷甚多,张金吾并延请学者黄廷鉴专为抄书,校书。 撰《释冕》、《释弁》、《释龟》、《广释名》、《五经博士考》、《十七史引经考》、《白虎通注》等书,共二百余卷。 经学的研究,以清代为盛,纳兰性德编辑的《通志堂经解》实为经学之集大成。 纵观宋元以来诸家说经,放失较多,张金吾一方面拿出家藏密帙,又传抄文澜阁于经学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着作八十余种,仿照《通志堂经解》体例,编辑《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 汇辑唐、宋、元、明时期之书,先有《通志堂 经解》,次有钱仪吉《经苑》。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章*导读: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注解:反者,道之动。宇宙万物繁盛……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注解: 反者,道之动。 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一德之盛也。 现以十二月之卦象的运变为例,阐述这一规律: 十月,为至阴至静之时,其卦为坤,其象为10,六位皆阴,是纯阴之体。此纯阴之体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 十一月,虽为至寒,但一阳已生于下,其卦为复。复者,一阳来复也,其象为11,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是此意。渐趋于十二月。 十二月,其卦为临,其象为12,临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移于正月。 正月,其卦为泰,其象为01。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气通畅之意。万物草木皆应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相等,气候

温平。所谓三阳开泰即是此意。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于寅为三阳。春字三横是表示三阳。中间透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之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三阳所致。天道运行,必移于二月。 二月,其卦为大壮,其象为02。壮者,草木由幼弱至壮之意。此卦四阳二阴,阳大于阴,此为壮盛之意。渐移于三月。 三月,其卦为夬,其象为03。夬者,决也,阳决阴也。只有一阴,阳势强大逼决一阴之意。渐移于四月。 四月,其卦为乾,其象为04,乾为纯阳,是阳极之谓,此时万物迅猛生长,达至极盛。物极必反,阳至而阴。在阳达至极之时,必然生阴。故至阳的四月必移于一阴的五月。 五月,其卦为姤,其象为05,姤者,遇也,阳遇阴也。虽上有五阳,但下已有一阴渐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已开始逆转,向阴回复。渐移至六月。 六月,其卦为遁,其象为06,遁者,退藏也。是阴渐长而阳渐退藏的意思。 七月,其卦为否,其象为07,否者,塞也。此月虽是阴阳平衡之时,但生气已闭塞,与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阴在上而渐消,三阳在下而渐长;七月则是三阳在上而渐消,三阴在下而渐长。此谓之否。 八月,其卦为观,其象为08。观者,看也。是阴气显著而大为可观之意。

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编纂的原则与价值

第33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2 2012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2 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编纂的原则与价值 朱天助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摘 要:《周易系辞精义》一书是吕祖谦本以“理”释“易”的编纂原则广辑周敦颐、二程以及程门高弟等十三家论易著述及语录而成的。此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方面,此书彰显理学家以“理”释易的特色,涵盖两宋理学家论易的主要论说以及对相关问题的争鸣,从中可勾勒出理学发展的曲折轨迹。另一方面,此书又多存各家佚文,可备辑佚及校勘他书之用。此书因缺乏融裁删削,不免存在重复、歧义、晦涩等不足;但也因此保留诸家易说的原貌。 关键词: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编撰流布;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2-0005-05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与朱熹、张拭齐名,称“东南三贤”,学者称“东莱先生”。呂祖谦生平撰述甚多,然其编著的《周易系辞精义》一书,却备受争议。因此,本文对该书的编撰流布,取舍原则、学术价值以及不足之处作全面的研究。 一编撰流布 《周易系辞精义》一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皆作二卷,今《古逸丛书》收录此书为一卷,又分上、下卷,实则相同。《古逸丛书》收录此书又名《晦庵先生校正周易系辞精义》,据《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皆无前面六字,杨守敬于《跋》中也谓“《精义》题晦庵先生校正,恐皆是坊贾所为”,因此,当从《周易系辞精义》之名。据《朱子语录》卷第一百二十二,朱子与门人李德之的两则对话,有论及《系辞精义》,(见下文分析)此书为吕氏所编无疑①。又据元董真卿之言②,此书确为补程 收稿日期:2012-01-05 作者简介:朱天助(1983-),男,福建漳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儒藏方向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 ①笔者按:《东莱太史别集》卷第十六有收录《答朱侍讲所问》一书札,就其两人问答内容而言,可知吕祖谦熟知程颐及其高弟(如杨时、吕大临、游酢)论《中庸》及《易传》异同之处。此与《精义》所引相应,可资参考。(《吕祖谦全集》第一册《东莱太史别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第593-597页) ②[元]董真卿曰:“《程传》正文只据王弼本,亦只有六十四卦,《系》、《序》有及爻卦者,掇入《传》中,故无《系辞》以后。至东莱吕氏始集周子、二程、张子诸家经说、语录及二程门人共十四家之说为《精义》以补之。”(具体见朱彝尊撰《经义考》卷二十,《程氏易传》条下,但此语不见于《周易会通》)董真卿曾刊刻《古易音训》一书,其说当有据。氏《易传》不解《系辞》以下之阙而纂,且此书可能曾与程氏《易传》合刻,朱子或有所校正,后人附加此六字,也非无据。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言“《馆阁书目》以为托祖谦之名”,然并无考辨,后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此说又附言“以为是书为托祖谦之名,殆必有据也”,遂将此书收录存目。后人多袭此说,以致此书流传不广。后来,杨守敬于日本昌平学收录此书,认为此书“所载诸家之说剪截失当”,可能托吕祖谦之名,但此书有辑录佚文可资考证之用,故收录于《古逸丛书》中,后来《丛书集成初编》、《续修四库全书》等丛书皆收录此书,流传遂广③。本文即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古逸丛书》本作底本,以下则简称《系辞精义》。 后人疑此书非吕氏亲撰,上已辨其误;然而笔者细审此书,发现吕氏门人弟子也可能参与编修,吕氏盖汇集各说而未及删削。最直接的证据便是此书存有称谓不一的问题,如底本第十八页引胡宏之言,称“五峰胡氏”,以区别于后文的安定胡氏(即胡瑗),然而第八页却仅曰胡氏,不知此是胡宏还是胡瑗,考核引文,才知此文出自胡宏《知言》一书,然前略去书名,易让人误为其《语录》。还有如全书引尹焞之语称尹氏,唯独第七页称尹先生,尹焞为程门高弟,吕氏称先生也可;然全书诸家皆称姓氏,此处反称先生,则此条当是出于吕氏门人之手。此外,全书引文有小失,第五页“胡氏知言”四字,依全书引文体例,后引《知言》 ③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清抄本一册,题作《周易系辞精义》二卷(存下卷)。另据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尊经阁文库有藏本,乃原江户时代加贺藩主前田纪等旧藏。核对《书录》所载的版本年代、题记与行款,与《古逸丛书》本完全相同,该藏本可能即是杨守敬在日所见本。(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 5

(完整版)英语长句子翻译技巧

英语长句子翻译技巧 对于每一个英语句子的翻译, 并不只是使用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在英语长句的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长句在科技性的文体中的出现极为频繁, 因此也就成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点, 通过对近年来试题的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所考查的绝大多数划线的部分都是长句。在翻译长句时, 首先,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句子,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其次要弄清英语原文的句法结构, 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 然后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再按照汉语的 特点和表达方式, 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 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英语长句的分析 一般来说, 造成长句的原因有三方面: (1) 修饰语过多;(2) 并列成分多; (3) 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句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 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 (2) 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 (3) 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 例如, 是否为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表语从 句等,若是状语, 它是表示时间、原因、结果、还是表示条件等等)。 (4) 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 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等。 (5) 注意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6) 注意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英语习惯于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 而汉语则不同,常常使用若干短句, 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 在进行英译汉时, 要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将英语的长句分解, 翻译成汉语的短句。在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中, 我们一般采取下列的方法。 (1) 顺序法。当英语长句的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 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 (2) 逆序法。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 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 (3)分句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 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化成句子, 分开来 叙述,为了使语意连贯, 有时需要适当增加词语。 (4) 综合法。上面我们讲述了英语长句的逆序法、顺序法和分句法, 事实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 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要求我们把各种方法综合使用, 这在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一些情况下, 一些英语长句单纯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方便, 这就需要我们的 仔细分析, 或按照时间的先后,或按照逻辑顺序, 顺逆结合, 主次分明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以便把英语原文翻译成通顺忠实的汉语句子。

易经系辞上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上 sh àn ɡ传zhu àn 》 一Y ī 天Ti ān 尊z ūn 地d ì卑b ēi ,乾qi án 坤k ūn 定d ìn ɡ矣y ǐ。卑B ēi 高ɡāo 以y ǐ陈ch én ,贵ɡu ì贱ji àn 位w èi 矣y ǐ。动D òn ɡ静jin ɡ有y ǒu 常ch án ɡ,刚ɡān ɡ柔r óu 断du àn 矣y ǐ 。方F ān ɡ以y ǐ类l èi 聚j ù,物w ù以y ǐ群q ún 分f ēn ,吉j í凶xi ōn ɡ生sh ēn ɡ矣y ǐ。在Z ài 天ti ān 成ch én ɡ象xi àn ɡ,在z ài 地d ì成ch én ɡ形x ín ɡ,变bi àn 化hu à见xi àn 矣y ǐ。 是Sh ì故ɡù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摩m ó,八b ā卦ɡu à相xi ān ɡ荡d àn ɡ。鼓G ǔ之zh ī以y ǐ雷l éi 霆t ín ɡ,润r ùn 之zh ī以y ǐ风f ēn ɡ雨y ǔ,日r ì月 yu è运y ùn 行x ín ɡ,一y ī寒h án 一y ī暑sh ǔ,乾qi án 道d ào 成ch én ɡ男n án ,坤k ūn 道d ào 成ch én ɡ女n ǚ。乾Qi án 知zh ī大d à始sh ǐ,坤k ūn 作zu ò成ch én ɡ物w ù。 乾Qi án 以y ǐ易y ì知zh ī,坤k ūn 以y ǐ简ji ǎn 能n én ɡ。易Y ì则z é易y ì知zh ī,简ji ǎn 则z é易y ì从c ón ɡ。易Y ì知zh ī则z é有y ǒu 亲q īn ,易 y ì从c ón ɡ则z é有y ǒu 功ɡōn ɡ 。有Y ǒu 亲q īn 则z é可k ě久ji ǔ,有y ǒu 功ɡōn ɡ则z é可k ě大d à。可K ě久ji ǔ则z é贤xi án 人r én 之zh ī德d é,可k ě大d à则z é贤xi án 人r én 之zh ī业y è。易Y ì简ji ǎn ,而ér 天ti ān 下xi à之zh ī理l ǐ得de 矣y ǐ;天ti ān 下xi à之zh ī理l ǐ得de ,而ér 成ch én ɡ位w èi 乎h ū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二èr 圣Sh èn ɡ人r én 设sh è卦ɡu à观ɡu ān 象xi àn ɡ,系x ì辞c í焉y ān 而ér 明m ín ɡ吉j í凶xi ōn ɡ,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推tu ī而ér 生sh ēn ɡ变bi àn 化hu à。是Sh ì故ɡù,吉j í凶xi ōn ɡ者zh ě,失sh ī得d é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悔Hu ǐ吝l ìn 者zh ě,忧y ōu 虞y ú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变Bi àn 化hu à者zh ě,进j ìn 退tu ì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刚G ān ɡ柔r óu 者zh ě,昼zh òu 夜y è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六Li ù爻y áo 之zh ī动d òn ɡ,三s ān 极j í之zh ī道d ào 也y ě。 是Sh ì故ɡù,君j ūn 子z ǐ所su ǒ居j ū而ér 安ān 者zh ě,易y ì之zh ī序x ù也y ě。所Su ǒ乐l è而ér 玩w án 者zh ě,爻y áo 之zh ī辞c í也y ě。是Sh ì故ɡù, 君j ūn 子z ǐ居j ū则z é观ɡu ān 其q í象xi àn ɡ ,而ér 玩w án 其q í辞c í;动d òn ɡ则z é观ɡu ān 其q í变bi àn ,而ér 玩w án 其q í占zh ān 。是Sh ì以y ǐ自z ì天ti ān 祐y òu 之zh ī,吉j í无w ú不b ù利l ì。 三S ān 彖Tu àn 者zh ě ,言y án 乎h ū象xi àn ɡ者zh ě也y ě。爻Y áo 者zh ě,言y án 乎h ū变bi àn 者zh ě也y ě。吉J í凶xi ōn ɡ者zh ě,言y án 乎h ū其q í失sh ī得d é也y ě。悔Hu ǐ吝l ìn 者zh ě ,言y án 乎h ū其q í小xi ǎo 疵c ī也y ě。无W ú咎ji ù者zh ě,善sh àn 补b ǔ过ɡu ò也y 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