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引起孤立性眩晕的病因分类中,中枢性病变所占比例约为0.6%~10.4%,其中80%以上归因于血管源性病因,因缺少神经系统症状与定位体征,极易被误诊为外周性前庭病变,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增加预后不良风险;此外,大量良性前庭疾病患者常易被误诊为后循环卒中,并接受相关检查、药物及有创性治疗,增加医疗风险,并造成公共医疗资源浪费。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有必要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病因机制、功能解剖相关临床特征及诊疗原则等进行多学科专家交流形成共识,以便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主要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常见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塞、动脉粥样硬化与夹层,少见病因包括椎甚底动脉延长扩张、血管炎等。出血性卒中包括自发性颅内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高血压是自发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脑淀粉样变性、梗死后出血转化、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畸形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前庭综合征(A V 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 V S)是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主要的前庭综合征类型。其中表现为A V S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常见病因包括后循环梗死与小脑

出血,少见病因则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动脉夹层;而表现为E V S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病因以后循环TI A最为多见,少见病因包括表现为短暂性前庭症状的小梗死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脑室邻近部位卒中所致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病灶若累及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前庭小脑、前庭丘脑、箭庭皮层等中枢前庭结构,或损害前庭-眼动、前庭-脊髓及前庭-小脑等联络通路,则会产生头晕、眩晕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

二、临床表现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通常伴随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包括意识障碍、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等。根据起病形式、症状及定位体征可快速定位诊断,但对于缺乏神经系统症状或定位体征的“孤立性中枢性前庭综合征”(IC VS)则需结合床旁神经-耳科查体及神经影像学检查项目加以识别。

※※小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病变是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据统计约11%的小脑梗死患者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缺少构音障碍或肢体辨距不良等典型症状体征。小脑后下动脉( PIC A)内侧支供血的小结、小舌、扁桃体与小脑前下动脉( A IC A)供血的绒球是IC V S常见的病变部位。

1.PI C 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结、小舌及扁桃体受累均可表现孤立性眩晕和姿势平衡障碍,其中以小结病变引起的IC V S最为常见。小结损害可造成同侧前庭神经核失抑制、速度储存机制调控及空间定位功能异常,可以发现快相朝向病灶侧的水平自发眼震、倒错性摇头眼震(h e ad-s h aki ng n ys t ag mus)、病理性眼偏斜反应(o c ul ar t ilt re act io n)及主观垂直视觉(s ubj e ctiv evi s u al ver ti c al)偏

斜等体征;小舌与扁桃体病变可以发现单向凝视诱发眼震

(g az e-ev ok ed n ys t ag mu s)写倒错性摇头眼震,小舌病变还可见异常的视动性眼震(o pto ki ne tic n ys t ag mus),而朝向病灶侧平稳跟踪受损可见于单侧扁桃体病变。

头脉冲试验( h e ad i m puls e te st.HIT)是识别表现为“假性前庭神经炎”的PICA内侧支梗死最有效的床旁检查手段,其检查结果通常为阴性。

2. A IC 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绒球、脑桥背外侧及内耳供血均源于AIC A,其供血区病灶可导致外周和中枢前庭结构受损。A V S合并听力损伤是

A IC A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模式,部分患者前庭与耳蜗症状可先于脑桥-小脑症状出现,其机制可能是内耳、脑干前庭结构对缺血性损伤更加敏感。朝向病灶对侧的水平眼震是AI C A梗死最常见自发眼震形式,部分患者可见类似于布龙眼震( Br u n's n y st ag mu s)形式的变向性凝视诱发眼震。需要警惕“头脉冲试验-眼震-反向偏斜( HINT S)三联征”可能无法有效识别AIC A病变所致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绒球病变会使高频刺激下的水平前庭-眼反射( v e st i bul o-oc ul ar r efl ex,V OR)受到抑制,导致H IT结果呈阳性而易被误判为外周性病变。因此,评估表现为A V S合并听力损伤的患者需要将“HIN TS三联征”与其他神经-耳科查体结果综合分析,如发现中枢性眼震形式的摇头眼震有助于临床定位。

3. 小脑上动脉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通常不累及前庭结构,很少引起眩晕与眼震。有报道小脑上动脉内侧支梗死除了引起病灶同侧肢体共济失调,还可表现为扫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小脑顶核病灶致小脑上脚传出通路受抑制相关。

4. 小脑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出血多表现为严重急性眩晕发作,伴头痛、恶心呕吐及严重姿势平衡障碍,部分患者病情可快速进展至昏迷、死亡。根据颈项强直、躯干、肢体显著共济失调、变向性凝视诱发眼震及H IT阴性结果有助于鉴别小脑出血与外周性前庭病变。

※※脑干病变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支配眼动与姿势平衡的神经整合中枢及传导束主要位于延髓背侧、脑桥被盖与中脑顶盖等区域。上述部位病变除了引起头晕、眩晕及失衡症状外,通常伴随邻近结构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若病变仅损害延髓-脑桥背侧的前庭神经核、舌下周核复合体或第Ⅷ对脑神经延髓-脑桥交界入颅段( ro ot en tr y

z o n e,R E Z)可表现为IC V S,其中R E Z区域因供血动脉吻合支丰富,梗死较为罕见。

1. 延髓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延髓背外侧梗死(W all en berg s y ndr o me)因累及前庭神经下核与内侧核常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失衡,而邻近脑神经核及传导束受累可引起病灶同侧霍纳征、面部及躯干交叉性痛温

觉减退、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等。病变相关的神经-耳科学体征包括自发眼震、凝视诱发眼震、摇头眼震及床旁HIT异常等,其中自发眼震通常表现为水平或水平混合扭转形式,可略带垂直上跳成分,快相多朝向病灶对侧;凝视诱发眼震可见于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双向或朝向病灶对侧凝视诱发水平眼震,提示神经整合中枢功能受损;摇头眼震以朝向病灶同侧的水平眼震形式多见;床旁HIT异常提示病灶侧前庭神经核病变。眼侧倾现象归因于病灶对侧下橄榄核

( in f eri or oli v ar y n u cl e us)至背侧蚓部的上行纤维损害,导敢病灶同侧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兴奋性相对增高,从而造成偏向病灶侧扫视运动。病理性眼偏斜反应与主观垂直视觉偏斜方向多朝向病灶同侧,提示病灶损害前庭神经核至卡哈尔间质核(in ter st iti al nu cle u s o f C aj al)之间的重力感知传导通路。姿势平衡障碍症状较为突出,患者通常无法维持坐姿或站立并感到身体被拽向病灶侧,其机制可能与脊髓小脑背束上行纤维或前庭脊髓侧束下行纤维受损相关。

延髓内侧病灶引起眼动与前庭功能异常多见于舌下周核复合体、前庭神经核传出纤维、下橄榄核传出纤维及旁中央束等结构损害。舌下神经前置核( n uc le us pr e pos it us h y po gl o ssi)是水平凝视维持整合中枢,其损害表现为朝向病灶侧的水平自发眼震、朝向病灶侧凝视更为显著的凝视诱发眼震及向病灶侧

平稳跟踪异常,摇头眼震以中枢性眼震形式多见,床旁HIT结果则多为病灶对侧阳性;上跳性眼震主要与闰核( nu cl e us i nt er c al at u s)及舌底核(t he n uc leu s o f R oll er)受损相关,病灶若累及来自双侧前半规管的V OR通路可出现半跷跷板眼震( h e mi-s e es aw ny s t ag-mu s);病灶若损害经前庭神经核交叉后上行的重力感知传导通路,则可出现朝向病灶对侧偏斜的病理性眼偏斜反应及主观垂直视觉。

2. 脑桥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近1/3的脑桥被盏部梗死患者可出现眩晕、眼震、霍纳征、水平凝视麻痹及偏身共济失调。上跳性眼震归因于腹侧被盖束或内侧纵束等上视眼动通路损伤,而下跳性眼震可见于位于脑桥中部的旁中央束损害;获得性摆动性眼震可见于小脑齿状核至下橄榄核之间的投射纤维损伤。

3.中脑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中脑顶盖前区负责眼动调控中枢包括内侧纵束喙侧间质核(ro st r al i nt er st iti al nu cl e us o f the M L F)、卡哈尔间质核等结构。内侧纵束喙侧间质核主要负责启动垂直及扭转性扫视,其损害表现为向下扫视异常、朝向病灶对侧的扭转性眼震;卡哈尔间质核是负责调控垂直和扭转眼动的神经整合中枢,其损伤主要表现为眼球垂直和扭转方向凝视维持障碍、病理性眼偏斜反应及朝向病灶同侧的扭转性眼震。

4. 脑干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桥大量出血者初始症状可表现为眩晕、头痛及呕吐,症状进展可导致四肢瘫、去脑强直、异常水平眼动、眼球浮动、针尖样瞳孔L乃至昏迷;原发性延髓出血较为少见,表现为突发性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吞咽构音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心肺功能衰竭。

※※丘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丘脑是前庭感知信息传递至前庭皮层区之前的中继站与初级整合中枢,其损害主要表现为感知与姿势异常。丘脑后外侧或旁中央区梗死可导致朝向病灶同侧或对侧的主观垂直视觉偏斜;“丘脑性站立不能( t h al amic as t asi a)”多见于腹外侧核病灶,表现为在无运动障碍及感觉减退的情况下无法站立或行走,多朝向病灶对侧倾倒;瘫痪侧倾倒综合征(pus h er

s y ndr o m e)多见于丘脑后部的卒中病灶,患者因产生自身空间位置偏斜错觉,并试图通过向患侧推动和倾斜身体加以纠正。※※前庭皮层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多感觉前庭皮层网络接收并整合来自各系统的感知信息,最终完成高阶前庭功能,如多感官运动感知、注意力、空间记忆与导航等。前庭皮层病变很少出现持续性旋转性眩晕,而多表现为摇摆性眩晕、定向障碍、姿势不稳或失衡。其中累及顶叶多感觉皮层区域的卒中可导致失衡与垂直感知障碍;岛叶后部病灶可表现为主观垂直视觉病理性偏斜,眼球反向偏斜及非共轭扭转少见。

※※短暂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短暂的孤立性头晕或眩晕发作不符合典型TI A诊断标准,但作为后循环梗死前驱或首发症状并不少见。AIC A梗死在进展为完全性卒中前可仅表现为伴随波动性听觉症状的复发性眩晕,临床表现类似于梅尼埃病(M D)。短暂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病因也可能是完全性卒中而非TIA,“急性短暂性前庭综合征(ac ut e t r an si e nt v e sti bul ar s vnd ro me)”被用于定义前庭症状与体征在24 h内完全缓解的特殊A V S类型,影像学证实近1/3的急性短暂性前庭综合征病因为后循环梗死或可逆性后循环灌注异常。鉴于孤立性短暂性头晕/眩晕可能是后循环TI A 或卒中的特征性症状之一,A BC D 2评分系统等工具可用于头晕或眩晕患者风险评估,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合并多种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

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 ro t atio n al v ert e br al ar ter v

s v ndr o m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病因,多由水平转颈压迫椎动脉而诱发短暂性眩晕、眼震或晕厥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为转头触发颈椎骨性成分动态压迫一侧椎动脉所致,而另一侧椎动脉通常发育不全或狭窄,将头转至正中位后上述症状可缓解。

短暂性头晕和眩晕发作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 bc l avi an s t e al sv ndr o me)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少数可伴随复视、视力减退或步态不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

盗血现象并不会导致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除非并发颈动脉系统病变影响侧支循环代偿功能。因此,大多数患者活动缺血的手臂并不会诱发神经系统症状。

三、辅助检查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相关辅助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前庭功能及其他检查。

※※影像学检查

常用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头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C T血管成像(CT 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SA)。头颅CT是排查疑似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首选检查项目,其优势在于能够快速确认颅内出血与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但对于超早期脑梗死、皮层或皮层下小梗死灶分辨率较低,尤其是对颅后窝急性缺血性卒中识别的敏感度较低,仅为7%~

16%。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 WI)是目前诊断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影像“金标准”,其对颅后窝急性梗死病灶识别能力明显优于头颅CT,但仍有约15%~200/的急性期后循环梗死(不超过48h)者无法被其识别,部分直径小于1c m的梗死病灶可能会被遗漏。因此,对于临床上高度疑似血管源性病因的头晕/舷晕患者,即使发病早期未被MR-DW I发现病灶,仍需要动态复查M RI(针对包含桥小脑角与低位脑干层面的薄层)

确认责任病灶。 M R A和C T A均可提供有关颅内外血管闭塞或狭窄信息。以D S A为参考标准,M R A发现椎动脉及颅外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约为70%-100%。M R A和CT A可显示颅内大血管近端闭塞或狭窄,但对远端或分支显示有一定局限。D S A的准确性最高,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但主要缺点是有创性和有一定风险。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前庭功能受损侧别、部位及严重程度,但由于其结果存在一定假阳性,故不能仅根据单项前庭功能异常定位诊断外周或中枢性病损,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眼震视图(vid e o n y st ag mo gr aphy)、视频头脉冲试验(vid eo h e ad impu l se t e st.v HIT)、温度试验等。眼震视图检查可用于评估提示中枢性眼震形式与视动功能异常,如自发性垂直或纯扭转眼震、方向改变凝视诱发眼震、倒错性摇头眼震、平稳跟踪及扫视等视动功能异常。对于出现上述异常眼部体征的急性头晕或眩晕患着应完善头颅影像学评估进一步排查卒中及其他中枢

性病变可能。 vH I T主要用于评估高速、被动头部运动时三对半规管VO R功能。与床旁HIT及温度试验相比,v HI T优势在于能够分别评估水平与垂直半规管功能状况,有效识别“隐形扫视”、眼震快相与VO R慢相,并具有简易便携、重复性好及患者易耐受等优点。尽管v HIT结果异常通常提示半规管高

频V O R受损,但需要警惕极少数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

v HI T结果可表现为外周性损害特征。

※※其他检查

对于常规血管评估未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应根据相关指南推荐进一步完善心脏超声、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泡试验等检查项目评估其他卒中病因。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断流程主要根据病史明确前庭症状与综合征类型信息,结合支持中枢性病变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确认责任病灶或血管,并综合评估病因机制(图1)。根据前庭综合征类型差异,血管源性头晕/眩晕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与表现为A VS的非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疾病鉴别

1.前庭神经炎及急性单侧前庭病

前庭神经炎是最常见的外周性A VS病因,表现为无听力损害的急性持续性眩晕,常伴自发性眼震、振动幻视及姿势平衡障碍,持续数天后症状逐渐缓解。床旁“HI NTS”检查有助于鉴别前庭神经炎与表现为“假性前庭神经炎”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但仍需警惕极少数IC V S,需完善头颅M R-D WI排查中枢

性血管源性病因,并根据前庭功能检查证实和评估单侧前庭功能损害状况。

2.突发性聋伴前庭功能损害

突发性聋是指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 B,其中约1/3的突聋患者伴随眩晕症状,其需要与A IC 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相鉴别,其早期症状可仅表现为突发听力损害伴眩晕,相关前庭功能检查提示外周性损害特征,根据桥小脑症状、体征以及动态影像学评估有助于明确责任病灶与血管。

3.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ne ur o mye li tis

o pti c a s pe ctr um di so rde rs)若累及前庭神经核、RE Z或延髓最后区等中枢前庭结构,可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或呃逆等症状。对于有明确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史的急性眩晕患者应重点排查脱髓鞘疾病,支持诊断依据包括存在其他脑干症状与体征,影像学病灶不符合供血动脉分布特征,血清与脑脊液特异性免疫抗体阳性支持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与表现为EVS的非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疾病鉴别

1.梅尼埃病(MD):

M 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耳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或)耳闷胀感,眩晕症状通常持续20 mi n~12h。听力学检查证实

患耳存在低一中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首次发作或病程早期的M D很难与内听动脉缺血所致的孤立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相鉴别,其中后循环TI A所致头晕或眩晕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以数分钟更多见,缺乏M D特征性耳蜗症状,血管影像学与听力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前庭性偏头痛(V M)

V M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以复发性头晕、眩晕与偏头痛症状为主要症候群的前庭疾病,位居常见E V S病因第二位。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的前庭发作、偏头痛病史、偏头痛症状与前庭症状之间具有明确关联性,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前庭疾患。首次或非典型发作的VM需要与伴随头颈部疼痛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进行鉴别,常见病因包括小脑出血性卒中与椎基底动脉夹层,通过颅脑影像及血管影像学检查可排查上述血管源性疾病。

五、治疗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治疗内容包括对症治疗、对因治疗、预防治疗及康复治疗。原则上应遵循相关诊疗规范与指南,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对于眩晕症状严重或呕吐剧烈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症状,在减轻症状同时积极评估病因。常用药物包括抗组

胺药物、苯二氮卓类与止吐药物,在前庭症状改善后应尽快停用上述药物,以避免损害前庭中枢代偿恢复能力。

※※对因治疗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早期积极进行对因治疗,缺血性卒中应依据病情选择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改善脑血循环治疗,以及给予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等其他治疗方案;对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脑干受压的小脑梗死或出血者,无论有无脑室梗阻致脑积水的表现,均应尽快手术干预。

※※预防治疗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对缺血性卒中或TI A所致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开展卒中二级预防,包括选择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积极控制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吸烟、睡眠呼吸暂停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康复治疗

对于存在前庭功能障碍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治疗(VRT)有助于促进中枢前庭功能重塑、减少失衡感和振动幻视、提高移动过程中平衡功能、动态视敏度及整体状态。中枢前庭功能障碍的前庭康复治疗应强调头眼运动与步态平衡性活动同步训练,并建议物理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

治疗依从性和预后。常用药物包括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有助于加速前庭代偿,促进前庭康复,建议疗程3~6个月。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眩晕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眩 晕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7日;治疗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舒血宁注射液15 ml静脉滴注,1次/日,西比灵胶囊5~10mg,每晚口服,治疗7日。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 、椎动脉 (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62/64),对照组有效率为85。9%(55/64),治疗组患者MCA、PCA 、VA、BA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有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可提高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关键词】眩晕 ; 西比灵 ; 舒血宁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眩晕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根据病因不同除表现眩晕外,尚有恶心、耳鸣、耳聋、自发性眼震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其中血管性眩晕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眩晕,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男76例,女52例;年龄35~78岁;病程1个月至30年。所有患者均行颈椎X线摄片、脑血流图、TCD、CT、监测血压、心电图,并由五官科对部分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测定、体位实验等专科检查。排除:(1)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2)有严重的心、肺、肾疾病;(3)对本药品过敏或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者;(4)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男37例,女27例;年龄45±4.7岁。对照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46±5.6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肌苷、维生素及三磷腺苷等基础治疗,对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行常规降压、降糖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治疗7d;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5 ml加入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西比灵胶囊5~10mg,每晚口服,治疗7d。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后行TCD检查,观察患者MCA、PCA 、VA、BA血流情况。 1.3 疗效标准判断 参照卫生部1997年7月制定的《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进行判断。临床治愈: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

名医名方张锡纯治疗耳源性眩晕

名医名方 张锡纯 治疗耳源性眩晕 名医名方张锡纯治疗梅尼埃病(耳源性眩晕) 张锡纯治疗耳源性眩晕" alt="名医名方张锡纯治疗耳源 性眩晕" src="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2650695.html,/DownloadImg/2018/02/ 1901/124974960_1_20180219010437369" width="275" height="362"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2650695.html,/DownloadImg/2 018/02/1901/124974960_1_20180219010437369">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少时广涉浓猎经史子集,读书之暇随父习医。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此时张氏开始接触西医及其它西学。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1900年前后十余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使他的学术思想趋于成熟。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医名渐着于国内。1912年,德州驻军统领聘张氏为军医正,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行医的生涯。1918年,奉天设近代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医院,聘张氏为院长。1928

年春,张氏携眷至天津,援徒并开业行医。组织中西汇通医社,传播学术。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汇通中西医学。而他在临床医学上有很深的造诣,疗效卓绝,屡起沉疴危证。张锡纯与张山雷、张生甫“三张”,为医界公认的名医。 梅尼埃病(耳源性眩晕) 梅尼埃病是耳源性眩晕的一种,临床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本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其机理为内耳迷路的内淋巴生成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膜迷路水肿和内淋巴压力增高,内淋巴囊扩大,故本病又有"内淋巴积水病"之称。诊断根据其症状及体征,前庭功能检查,90%为半规管反应减退麻痹,无交叉异常反应,无前庭分离现象。有前庭重振,神志清楚,无神经症状和体征。治疗用镇静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制剂、镇吐剂、利尿剂结合治疗。也可用颈部星状神经节封闭法,高压氧仓疗法,手术等方法治疗。 梅尼埃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有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气血 两虚、肝阳上亢之分,病因病机可由"风、火、痰、虚、瘀" 概括。治疗应从肝、脾、肾人手,以滋肾养肝、益气养血、健脾化湿为主。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白芍25克,玄参15克,天门冬15克,菊花9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简介 病因 眩晕的病因 由眼动、前庭、本体感觉等系统传人外物及自身的动静态方向信息,经中枢神经相应部位整合协调处理后,而达到视线稳定、姿态及空间方位感正常的平衡状态。如其结构或功能受损,则可导致眩晕。 (一)前庭源性疾病 (1)外周性:多由耳部疾病引起,如中耳炎、迷路炎、梅尼埃病等,又称耳源性眩晕。 (2)中枢性:为前庭中枢段结构病损所致,如脑干、小脑部位的炎症、肿瘤、血管病、颈椎病为老年人眩晕常见病因。 (二)非前庭性疾病 (1)眼源性疾病:急性眼肌麻痹、青光眼、屈光不正、Cogan综合征等。 (2)本体感觉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脊髓背索病损及多发性神经炎等。 (3)其他:躯体各系统病损影响其相关功能亦可表现头昏。因多无旋转感受而称非典型眩晕。 常见疾病: (一)听神经瘤 第Ⅷ对脑神经的这种肿瘤可以导致轻度的、间断的眩晕和单侧的感觉神经听力丧失。其他的表现包括耳鸣,枕骨下疼痛以及脑神经受压所致偏瘫。 (二)良性体位性眩晕 这种疾病是由于半规管中碎片引起的眩晕,随着头部运动持续几分钟。这种类型的眩晕通

常是可以通过控制体位来治疗的。 (三)脑干局部缺血 这种疾病可以产生一种突然的、严重的眩晕,可以是间断的和持续存在的。伴随临床表现包括共济失调、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眼球震颤、眼球向一侧运动障碍。轻偏瘫和感觉障碍也可能出现。 (四)头部创伤 头部外伤后可以出现持续性的眩晕,常伴随有本能的或是体位性的眼球震颤,如果颞骨骨折,可出现听力丧失,伴随症状和体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水平下降,行为改变、复视,视物模糊、癫痫发作、运动或感觉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颅内压增高也是可能出现的。 (五)带状疱疹 第Ⅷ对脑神经感染可以突然出现眩晕,伴随面部麻痹、疱疹侵犯耳道可以出现感染侧听力丧失。 (六)迷路炎 内耳感染也可以出现严重的眩晕。眩晕可以持续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或者几年。伴随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进展性的听力丧失和眼球震颤。 (七)梅尼埃病 这种疾病因迷路功能障碍引起突发性的眩晕,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不可预料的周期性发作的严重眩晕和不稳定步态可使患者摔倒。疾病发作时,任何头部和眼部的突然运动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八)晕动病 本病由节律性、移动性运动所引起的以晕厥、恶心、呕吐和头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九)多发性硬化症

专家笔谈:血管源性眩晕的识别和诊治

中国卒中杂志2013-09-12分享 血管源性眩晕是指主要由脑血管疾病引发的一类眩晕,占各种眩晕的50%以上。血管源性眩晕可来自前循环,但大多数来自于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有:①大脑后动脉;②小脑上动脉;③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④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⑤内听动脉,大多起源于AICA (85%),少数起源于基底动脉(15%),个别起源于PICA (2%~4%)。其中发生眩晕频率最高的为内听动脉、AICA、PICA。 经典的血管源性眩晕,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诊断一般不难。而非经典的血管源性眩晕多不伴神经系统体征,这类患者大多就诊于眩晕门诊,作出诊断较为困难。如何在早期抓住先机,及时识别这类血管源性眩晕,降低恶性眩晕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引起了眩晕界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如下。 血管源性眩晕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vertebrobasilar artery-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VA-TIA) ①TIA性单纯眩晕发作。单纯孤立的眩晕发作可以是VA-TIA的唯一症状,62%就诊于眩晕门诊的患者表现为单纯眩晕发作且不伴其他体征,其中19%患者是TIA的首发形式。TIA性单纯眩晕发作,可非常短暂,一分钟到数分钟不等,一天可有数次发作。若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不难作出诊断,但不伴体征时,是很难区分中枢源性与外周源性眩晕。 频繁TIA性单纯眩晕发作的影像学研究发现,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未见异常的患者中,7例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的病变(6例动脉硬化性狭窄闭塞,1例梭形血管瘤样管壁改变),6例同时伴有椎动脉硬化形成的狭窄,导致基底动脉血流很少或没有,靠侧支循环供血。该研究认为虽然MRI未见梗死灶,但血管壁硬化狭窄造成低灌注,高凝状态促进栓子生成,使闭塞血管的灌注压进一步降低,呈典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状态。在某些诱因下(如过度转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高的 主要原因之一。 1 病因与机制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主要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是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主要的前庭综合征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病灶若累及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前庭小脑、前庭丘脑、前庭皮层等中枢前庭结构,或损害前庭-眼动、前庭-脊髓及前庭-小脑等联络通路,则会产生头晕、眩晕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 2临床表现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通常伴随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包括意识障碍、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等。 2.1 小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病变是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据统计约11%的小脑梗死患者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缺少构音障碍或肢体辨距不良等典型症状体征。

2.1.1 PIC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1.2 AIC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1.3 小脑上动脉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通常不累及前庭结构,很少引起眩晕与眼震。 2.1.4 小脑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2 脑干病变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干部位病变除了引起头晕、眩晕及失衡症状外,通常伴随邻近结构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 2.2.1 延髓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延髓背外侧梗死因累及前庭神经下核与内侧核常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失衡,而邻近脑神经核及传导束受累可引起病灶同侧霍纳征、面部及躯干交叉性痛温觉减退、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等。 2.2.2 脑桥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近1/3的脑桥被盖部梗死患者可出现眩晕、眼震、霍纳征、水平凝视麻痹及偏身共济失调。 2.2.3 中脑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2.4 脑干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3 丘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丘脑损害主要表现为感知与姿势异常。 2.4 前庭皮层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前庭皮层病变很少出现持续性旋转性眩晕,而多表现为摇摆性眩晕、定向障碍、姿势不稳或失衡。 2.5 短暂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前庭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 一、概述 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运动性错觉。“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动”的感觉是其和“头昏”的鉴别标志。 二、病因 1.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后下小脑动脉血栓、小脑出血、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等。 2.占位性病变:上述部位的肿瘤、脓肿、结核瘤、寄生虫等,以及其他部位的肿物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导致上述脑组织的移位、水肿等,也可引起眩晕。 3.变性和脱髓鞘疾病:如延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遗传性共济失调等。 4.炎症:如脑干脑炎等。 三、症状 a、前庭周围性眩晕均为真性眩晕,一般均有眼震和前庭功能改变。 1.内耳病变(耳源性眩晕):除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改变外,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多为单侧性。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 (1)美尼尔病:耳鸣和听力减退呈波动性,即间歇期可恢复,但发作愈多恢复愈差(偶有一次发作后几成全聋者)。 (2)急性迷路炎:见于中耳炎或迷路手术后。鼓膜穿孔后症状加重。 (3)内耳损伤。 (4)鼓膜内陷或受压: (5)耳石和前庭终未感受器病变:表现为“变位性眩晕”。 2.前庭神经病变:①药物中毒。②小脑桥脑角肿瘤或蛛网膜炎。③前庭神经外伤,症状同前庭出血,但少见。 3.前庭神经元炎:无听力改变,仅有前庭神经症状。常在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发病,或有头部慢性感染灶。有时呈小流行,数目自愈,且少有复发。 b、前庭中枢性眩晕:为脑干、小脑或顶颞叶病变引起。

眩晕相关知识

眩晕相关知识 【概述】 是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运动性幻觉。临床上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昏),病因较复杂。 【诊断】 一、病史提问 1、应着重了解头晕的性质,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倾倒感或视物摇晃不稳: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斜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血压改变等植物神经症状。头昏常为头重脚轻、眼花等,并无外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幻觉,可由心血管系统疾病、全身中毒、代谢性疾病、眼病、贫血等疾患引起。 2、应鉴别眩晕为中枢性或外周性,一般前庭外周性眩晕的植物神经症状明显、眼震多为水平性眼震、无神经系统体征,而中枢性的植物神经症状轻或不明显,多有脑干、小脑或顶颞叶损害的症状。 3、应了解头晕的诱因和伴发症状:耳源性眩晕常伴有耳鸣和听力减退,常见于美尼埃病、急性迷路炎、内耳损伤、鼓膜内陷或受压及耳石和前庭终末感受器病变(如颅脑外伤、噪音性损伤、药物中毒及椎一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半规管壶腹的退行性变等);小脑桥脑角病变伴有Ⅴ、Ⅶ、Ⅸ、Ⅹ脑神经和锥体束等症状;前庭神经元炎

多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诱因,而无听力改变;椎一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多因头位改变诱发,同时伴有复视、视物变形、头面和肢体麻木感、晕厥、猝倒等症状;眩晕性癫痫发作时,可伴有意识丧失、癫痫大发作或其它癫痫症状占位病变、炎症、变性和脱髓鞘病变所致中枢性眩晕,常伴有脑干、小脑或顶颞叶损害体征。 二、查体发现 1、神经科方面:除一般的神经系统检查外,特别应注意有无自发性眼震、共济失调、听力障碍、眼底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征。 2、内科方面:应检查有无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有无贫血、全身感染、中毒、代谢紊乱等。 3、耳科方面:应检查外耳道、鼓膜、中耳、鼻咽部,注意有无盯聍阻塞外耳道,有无胆脂瘤性中耳炎及耳硬化症。 4、音叉试验了解听力情况、听力障碍的性质及程度。 三、辅助检查 头颅X线摄片、脑电图、脑血流图、胸片、TCD、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对头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疑为颈椎病者需作颈椎正、侧、斜位等X线摄片检查。变温试验、指物偏向、直流电试验、位置试验及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眩晕症的定位定性诊断。 【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急性眩晕发作的病人,应静卧,避免光刺激,解除精神紧张。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引起孤立性眩晕的病因分类中,中枢性病变所占比例约为0.6%~10.4%,其中80%以上归因于血管源性病因,因缺少神经系统症状与定位体征,极易被误诊为外周性前庭病变,导致延误治疗时机,增加预后不良风险;此外,大量良性前庭疾病患者常易被误诊为后循环卒中,并接受相关检查、药物及有创性治疗,增加医疗风险,并造成公共医疗资源浪费。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有必要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病因机制、功能解剖相关临床特征及诊疗原则等进行多学科专家交流形成共识,以便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主要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常见病因包括心源性栓塞、动脉粥样硬化与夹层,少见病因包括椎甚底动脉延长扩张、血管炎等。出血性卒中包括自发性颅内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高血压是自发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还包括脑淀粉样变性、梗死后出血转化、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畸形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前庭综合征(A V 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 V S)是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主要的前庭综合征类型。其中表现为A V S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常见病因包括后循环梗死与小脑 出血,少见病因则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动脉夹层;而表现为E V S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病因以后循环TI A最为多见,少见病因包括表现为短暂性前庭症状的小梗死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脑室邻近部位卒中所致中枢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病灶若累及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前庭小脑、前庭丘脑、箭庭皮层等中枢前庭结构,或损害前庭-眼动、前庭-脊髓及前庭-小脑等联络通路,则会产生头晕、眩晕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 二、临床表现

眩晕症的病因与治疗

眩晕病因: 一假性眩晕 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发烧贫血中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视觉障碍屈光不正颈椎病更年期综合征和神经官能症等 二真性眩晕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 中耳炎如化脓迷路和中毒性迷路炎;药物中毒如链霉素新霉素苯妥英钠和卡那霉素中毒;迷路外伤和手术后遗症等;耳硬化耳石症等的体位性眩晕等;梅尼埃综合征等 (二)中枢部分 1脑干病变1肿瘤如小脑桥脑角占位性病变第四脑室肿瘤脑干内肿瘤等2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造成的颅性眩晕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颈椎病等造成的椎动脉供血不足等3脑干的炎症多发性硬化颅后窝病变前庭神经元炎症4脑干外伤及颅后窝先天性畸形等2皮质性病变颞叶肿瘤或局限性炎症脑血管病癫痫以及血管性头痛炎症变性性疾病颅脑外伤癫痫等. [1] 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眩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指导意见: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生活护理:

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病情分析: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指导意见: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1. 贫血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 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 脑动脉硬化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 颈椎病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 心脏病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

眩晕

眩晕的辩证施治 辩证分型 1)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看红苔黄,脉弦。 证候分析:肝阳上亢,上冒清空,故头晕头痛;劳则伤肾,怒则伤肝,均可使肝阳更盛,故头晕、头痛加甚;阳升则面部潮红;肝旺则急躁易怒;肝火扰动心神,故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皆是肝阳上亢之征。 2)气血亏虚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s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头晕且遇劳加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气血虚则面色眺白,唇甲不华;血不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少寐;气虚则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均是气血两虚之象。 3)肾精不足症状:眩晕而见精神委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

酸软,造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精神委靡;肾虚,心肾不交,故少寐多梦,健忘;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故时时耳鸣;精关不固,则见遗精;偏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症状:眩晕而见头昏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证候分析:痰浊蒙蔽清阳,清阳不升,则眩晕头重如蒙;痰浊中阻,浊阴不降,气机不利,故胸闷恶心;脾阳不振,则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浊内蕴所致。 诊断要点 1)有高血压、贫血等病史。 2)头晕目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可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

2020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2020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并以前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对于部分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确诊仍极具挑战性。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关于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诊断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断流程主要根据病史明确前庭症状与综合征类型信息,结合支持中枢性病变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确认责任病灶或血管,并综合评估病因机制(图1)。

治疗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治疗内容包括对症治疗、对因治疗、预防治疗及康复治疗。原则上应遵循相关诊疗规范与指南,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对于眩晕症状严重或呕吐剧烈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症状,在减轻症状同时积极评估病因。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苯二氮卓类与止吐药物,在前庭症状改善后应尽快停用上述药物,以避免损害前庭中枢代偿恢复能力。 ?对因治疗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早期积极进行对因治疗,缺血性卒中应依据病情选择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改善脑血循环治疗,以及给予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等其他治疗方案;对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脑干受压的小脑梗死或出血者,无论有无脑室梗阻致脑积水的表现,均应尽快手术干预。 ?预防治疗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对缺血性卒中或TIA所致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开展卒中二级预防,包括选择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积极控制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吸烟、睡眠呼吸暂停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康复治疗 对于存在前庭功能障碍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治疗(VRT)有助于促进中枢前庭功能重塑、减少失衡感和振动幻视、提高移动过程中平衡功能、动态视敏度及整体状态。中枢前庭功能障碍的前庭康复治疗应强调头眼运动与步态平衡性活动同步训练,并建议物理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 常用药物包括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有助于加速前庭代偿,促进前庭康复,建议疗程3~6个月。

颈源性眩晕与颈椎不稳定相关性及其中医分型论治的疗效分析

颈源性眩晕与颈椎不稳定相关性及其中医分型论治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2T16:36:02.9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作者:王亮 [导读] 颈源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病患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症状常表现出眩晕、视线模糊、耳鸣等症状。 (浏阳市中医医院脊柱外科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颈源性眩晕和颈椎不稳定相关性以及中医分型论治颈源性眩晕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60例颈源性眩晕病患,将其设为研究组,筛选出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病患均行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光检查,对比其颈椎不稳定的发生情况以及椎体后缘间夹角平均值。另将研究组按照疗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疗法与中医分型论治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研究组的颈椎不稳定发生率(71.7%)高于对照组(0.0%),椎体后缘间夹角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大(P<0.05);研究组B的总有效率(96.7%)高于研究组A(83.3%),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颈源性眩晕和颈椎不稳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医分型论治颈源性眩晕的效果满意。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颈椎不稳定;相关性;中医分型论治;疗效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vertigo and cervical instability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vertigo and cervical instability,and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Methods:selected 60 cases of cervical vertigo patients,which will be set as the study group,select the same medical examination of 40 cases of healthy persons as control subjects,as control group,two patients underwent cervical hyperextension and flexion lateral X - ray,the comparison of cervical instability the incidence and the average angle between the posterior margin of the vertebral body. The study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 and the study group B 30 cases,respectively,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ype of treatment,compared the efficacy. Results:the study group of cervical instability ratio (71.7%)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0%),vertebral angle is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he difference (P<0.05);total efficiency of B research group (96.7%)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83.3%),large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vertigo and cervical instability,and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is satisfactory. [keyword]cervical vertigo;cervical instability;correl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urative effect 颈源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病患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症状常表现出眩晕、视线模糊、耳鸣等症状【1-2】。本研究为了更深入探讨颈源性眩晕和颈椎不稳定相关性以及中医分型论治颈源性眩晕的效果,筛选出我院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的60例病患的病历资料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出本院60例颈源性眩晕病患,将其设为研究组,都经影像学检查等确诊,符合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3】。当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7~75岁,平均(48.3±5.9)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7±1.5)年,发作次数3~6次,平均(4.1±1.0)次。按照疗法的差异,将研究组的60例病患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30例。另筛选出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当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8~77岁,平均(47.9±5.8)岁。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A和研究组B病患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可进行数据间的分析。 1.2方法 两组病患均行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光检查,对比其颈椎不稳定的发生情况以及椎体后缘间夹角平均值。另将研究组按照疗法的差异分为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疗法与中医分型论治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 1.2.1 检查方法设定中立位,病患抬头挺胸,目光平视前方,两臂下垂置于两侧,下颌略收。用皮尺测量下颌与胸骨柄的间距,让病患过伸过屈(禁止胸椎活动、颈椎侧屈与旋转),身体和胶片底板夹角为90°,到和原下颌与胸骨柄间距5cm为止。用直尺与量角器,测量过伸过屈时的椎体后缘间距与夹角,计算过伸过屈间的差值。 1.2.2 治疗方法研究组A:应用倍他司汀、川芎嗪等西药、理疗、制动休息等常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B:在研究组A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分型论治进行治疗,痰湿上阻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肝肾亏虚、痰湿上阻型给予天麻钩藤饮,肝肾亏虚型给予六味地黄丸,瘀血内阻型给予通窍逐瘀汤,脾虚湿胜型给予实脾散,气血亏虚型给予八珍汤。 1.3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症状消除,1年内未复发;②显效:症状基本消除,劳累后偶有发作;③有效:症状减轻,时有发作;④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1.4数据统计选用SPSS 19.0系统计算数据,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x2校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大。 2结果 2.1对照组与研究组的颈椎不稳定发生情况以及椎体后缘间夹角对比研究组的颈椎不稳定发生率(71.7%)高于对照组(0.0%),椎体后缘间夹角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大(P<0.05)。见表1。

眩晕诊疗规范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旋转不定,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或不能起卧兼见恶心、呕吐、汗出震颤、甚则昏仆欲跌等是本病的证候特点。西医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本证颇相似,可作为本常规诊疗对象。 一、诊断依据: (一)中医诊断: 1、中医病名诊断: 主症: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旋转不定,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或不能起卧。 次症:恶心、呕吐、汗出震颤、甚则昏仆欲跌。 其他: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2、中医症候诊断:(参照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 (1)肝阳上亢证: 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头痛且胀。 兼症:面色潮红,烦躁易怒,口干,少寐多梦,肢麻震颤。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病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2)痰湿中阻证: 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蒙。 兼症:胸闷,恶心欲吐,食少胀闷,倦怠无力。 舌、脉象:舌苔白腻,脉濡滑。 病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3)瘀血阻窍证: 主症:头晕目眩、时伴头痛,痛有定处,面唇紫暗。 兼症:心悸失眠,耳鸣耳聋,精神不振。 舌、脉象: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病机: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4)气血亏虚型: 主症:头晕目眩,劳累即发,神疲乏力。 兼症:气短声低,唇甲少华,纳少便溏。 舌、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5)肾精不足型: 主症:头晕目眩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 兼证: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 舌、脉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尺甚。 病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诊断条件: ①主症两项以上加兼症一项以上。 ②舌、脉象,尤以舌诊为准。 ③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诊断。 ④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 3、中医鉴别诊断: (1)眩晕与中风: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唩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先兆表现。 (2)眩晕与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蹶不复而死亡。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眩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二)西医诊断依据: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特点: 1)发病在50岁以上。 2)突然出现眩晕,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暂。眩晕常伴发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

眩晕分型

2.眩晕辨证论治分型 2.1 痰浊中阻型:《丹溪心法》:“百病多有兼痰者。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朱丹溪认为痰是引起眩晕的最主要的因素,痰可以兼杂气虚同时存在,痰郁化火,所以治疗上,应当以化痰为主,兼以补气、降火。常因脾虚不运,水湿运化失常,痰饮内生,痰湿中阻,痰火上炎,蒙蔽清窍而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头重如裹,头目胀闷,恶心欲呕,胸闷,心烦口苦,旋转错觉,甚则仆倒在地,不省人事,鼾声大作或癫狂痴呆,舌红或淡嫩,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多见于梅尼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为耳源性眩晕或一般性眩晕。治法:清热燥湿,豁痰开窍。方剂:天麻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二陈汤、礞石滚痰丸等。 2.2 气血不足型:《内经》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体中气不足,或气血虚弱,而致脾不散精,水谷精微、清阳之气不能上承输布脑海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劳累后加剧,倦怠乏力,动则气短心悸,甚则晕倒,舌淡嫩,苔薄白,脉细弱。多见于低血压、低血糖、贫血、心脏疾病、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一般性眩晕。治法:补气养血,升阳止眩。方剂:十全大补汤、大补元煎丸、归脾汤、人参归脾汤、补中益气 汤、八珍汤、人参养荣丸等。 2.3 肝火上扰型:常因肝经实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风火之邪上扰清空而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头痛,头胀,口苦,心烦,口干,目赤,耳鸣,夜难入寐,甚则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癫狂,舌深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洪大等。多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神经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等,为一般性眩晕。治法:清肝泻火,平肝潜阳。方剂: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汤、镇肝熄风汤等。 2.4 瘀血脉络型:常因阴虚阳亢,肝火上亢,血热妄行,瘀阻脉络,脑海气血运行障碍而引起眩晕。证见:眩晕,头痛,真头痛,耳鸣,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甚则突然晕倒,口眼斜,半身不遂,舌黯红,苔黄厚,脉涩或弦等。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精神分裂症、脑内肿瘤等,为一般性眩晕。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方剂:天麻钩藤饮、地黄饮子、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癖汤、温胆 汤合冠心 2 号方、镇肝熄风汤、血府逐瘀汤等。 2.5 肾精不足型:常因肝肾阴虚,或阴阳两虚,而致津液肾精不能充盈脑髓,脑海空虚引起眩晕。证见:眩晕,耳鸣,耳聋,眼花,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楚无力,甚则四肢末梢不温或五心烦热,舌质红或淡,苔薄白或滑,脉细尺弱。多见于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疾病、梅尼埃综合征等,为一般性眩晕或耳源性眩晕。治法:滋养肝肾,填精补髓。方剂:左归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鱼螵丸、桂附六味地黄丸、杞菊六味地黄丸等加减。 2.临床类型 2.1 肝阳上亢型 表现为头痛且伴有耳鸣及眩晕感,头痛加剧及急躁易怒主要是因为生气恼怒造成头痛剧烈,或者劳累烦恼造成头痛加剧,常表现为夜不能寐或少寐多梦,口舌干燥且苦味加重,该症状多见于高血压疾患及脑部疾患或动脉硬化病。头脑胀痛并有手脚心发热且颧红,劳累感加重以及舌苔发黄,脉象细弱等现象。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两种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两种。造成周围性眩晕的原因多与耳病、药物中毒有关;中枢性眩晕多与颅内肿瘤、动脉硬化等有关。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现眩晕要检查血压是否升高,必要时做CT检查排除脑肿瘤和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如果是前庭神经病变引起的眩晕如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多和疲劳、精神紧张、感冒、营养失衡等因素有关。我的建议是:(1)去五官科检查一下内耳及前庭功能。听一下专科医师的建议。(2)从我自己接触到的病人来看,年轻病人多由感冒(我们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而且这部分病人大多平时缺乏锻炼、不爱运动,饮食上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少一些。我们一般都是先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轻的病人口服一些抗生素的同时给予维生素B6、谷维素、复方丹参等即可,重一些的病人可静脉点低分子右旋糖酐、654-2等血管扩张药,有时我们要用一点利尿剂(安体舒通)来减轻内耳迷路的水肿,病人恶心眩晕的症状可很快缓解,当然有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用一些镇静剂和抗组胺药。(3)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多吃水果蔬菜、不挑食。(4)感冒及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不知对你有否帮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本病病因复杂,多由各种中耳急慢性炎症、梅尼埃病、耳硬化症、良性位置性眩晕、眼肌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痫、脑缺血、颅脑外伤、中枢性位置性眩晕及全身各系统疾病等引起。临床常见症状为头晕,恶心,耳鸣,视物旋转,行走不稳,伴或不伴脑血管病其他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科内眩晕症检查和治疗的仪器有人体平衡测试训练仪、便携式经颅多普勒超声、眼震电图仪及电测听等。出诊人员为我科中级骨干力量,均为硕士毕业,经十余年临床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在“眩晕症”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治疗方法综合治疗为主,包括针灸调理髓海、定眩止晕方法,配合中西药物治疗。晕症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 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 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3、眩晕伴发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 (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