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作者:陈携,莫天伟

荷兰建筑就如同荷兰足球一样富有激情和个性,而且各个时代都精英辈出,从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范·杜伊斯堡(Theo van Doesburg)、奥德(Jocob Johannes Pieter Oud)、杜多克(Willem Marinus Dudok)、范·艾克(Aldo van Eyck)、赫尔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到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及年青一代如MVRDV、联合工作室(UN Studio)等。这些建筑师不断推动着荷兰建筑思想文化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建筑师需要有一个理念、一种图景、一个‘理论’……建筑不仅仅关乎创造高质量的设计、高质量的工艺。建筑就是要在一个可理解的、有趣的理念基础上建立一个图景,并以此为基础来安排一切……如果建筑不再与这些东西有关,我们就不再拥有建筑文化。”因此,自20世纪初叶以降,在荷兰本土兴起的“风格派”、“新客观主义”、“论坛运动”、“超级棒的荷兰建筑”(Super Dutch)等各种先锋思想和乌托邦运动此起彼伏,使得荷兰建筑思想一直处于批判和继承的过程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不仅在同一时代交织着出现,而且也呈现在同一位建筑师身上,这是世界罕见的。

图1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一、荷兰现代建筑的遗产

荷兰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海平面以下,大部分的现有土地得自海洋,正是由于土地的来之不易,形成了荷兰人现实主义、实事求是的传统,在17世纪就出现了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重视城市和建筑设计,尤其是住宅设计。住宅问题,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公共的问题、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许多先锋思想都源于住宅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大多数建筑师的早期作品都与住宅有关,建筑师也藉此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观、社会观和哲学观。另一方面,由于荷兰面积小、人口少,因此相对而言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就变得不可避免,而且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使得上一代与下一代建筑师之间的联系和传承变得容易,就如同一家人时间呆长了,彼此都有些相似了一样。虽然在此期间不断有建筑师受到外界其他思想的影响,但该影响也会迅速地在荷兰传播开来,成为所有荷兰建筑师的共同精神财富。因此,二十世纪早期荷兰建筑文化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小空间和短时间内,一些理论彼此重叠,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战

前的荷兰现代主义由三大流派几乎同时交织而成:代表浪漫主义的阿姆斯特丹学派,代表功能主义的鹿特丹学派,此外还有第三个学派,代尔夫特学派。

图2-1 阿姆斯特丹设计的“船屋”住宅综合体

贝尔拉格可谓荷兰现代建筑的鼻祖,作为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旗手之一,他影响了荷兰现代建筑的走向,直至今日当代荷兰建筑仍受益于他。他自身受到桑帕尔(Gottfried Semper)和维奥莱·勒·杜克(Viollet-le-Duc)的影响,追求构造和材料的真实性,力图使用一个时代所能提供的材料来反映该时代的社会现状。他坚持几何学和建筑构图的比例系统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应该有机地结合结构形式和装饰,他不希望用装饰来隐藏结构的美,而其建筑唯一的装饰就是设计精美的砖墙。在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因素,例如关心材料和结构选用的准确性;又带有表现主义的影响,例如关心结构的表现力和象征性;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例如利用光影效果来激发精神体验。在他那个时代,

砖石还是基本的建筑材料,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The 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1897-1903年图1)中他将这些材料运用到了及至,“其结构构件的处理手法使观者耳目一新并立刻感到传统材料——石头和砖的密度与纹理,好像产生一种初次见面的感觉……”这种效果的产生在于非传统的材料结合方式,从而产生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在他看来“有必要将流行的传统所提供的手段加以重新组织,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分析,根据客观的考虑来确定主观的选择,从而纳入到理性的系列步骤中去。”通过这些手法,他将新艺术运动的浪漫主义思想与结构理性主义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

图2-2 阿姆斯特丹设计的“船屋”住宅综合体

与此同时活跃的非理性的、重视个人创造性和装饰性的“阿姆斯特丹学派”(the Amsterdam School 1912-1924年)也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强调手工技艺,后来也受贝尔拉格的影响,并将其转化发展成形式上的丰富和细部的精美,而且对细部的重视要超过平面的功能性和结构系统的有效性。例如克莱克(Michel de Klerk)在阿姆斯特丹设计的“船

屋”住宅综合体(Het Scheep Housing Complex 1917—1921年图2),“Het Scheep”在荷兰语中是“船屋”的意思,原因是这个建筑外形像船,船一直是荷兰这个临海国家的建筑造型象征之一。这是一个社区综合体,包括有提供给一般收入阶层居住的住宅单位、购物中心、邮政局等,体现了当时荷兰非常流行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克莱克一直致力于创造性地表达砖的可塑性,这在该建筑物的一处入口处理中便可见端倪:建筑物的底层使用了竖砌的深棕色砖,上部则是横砌的红砖,在这二者之间是一根很宽的米黄色混凝土腰带作为过渡;入口的上部是一弧形鼓出的砖体,窗由旁边的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中间是一截半圆形壁柱;入口处的两片斜墙,由横向砖砌成,它们既是作为底层竖砌砖墙的收头,又与上层的砖墙取得呼应;同时,入口以梭形为母题,这表现在出头的水平向横梁的截面、大门上的梭形亮子窗以及腰带的变化上。这些对当时而言具有现代感并具有相当装饰性的处理,使得该入口显得极为显目,代表了“新艺术”运动之后的一个建筑装饰化发展趋势。

图3 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子

正是由于“阿姆斯特丹学派”所具有的非理性倾向,受到了风格派(De Stijl 1917-1931年)严厉的批判。借助于贝尔拉格提出的风格概念,风格派强调纯粹的结构美学,希望以此

来统一各种艺术并且超越艺术与生活,“‘艺术’这个字对我们不再意味任何东西。在它的位置上,我们要求根据一整套原则得来的创造法则,建立起我们的环境。这些与经济、数学工程、卫生等有关的法则,导致了一种新的造型整体。”这套原则就是对现有要素进行解体,而后根据一定的结构关系通过Stijl(在荷兰语中有“柱子”、“支撑”的意思)进行重新联系整合,于是解体后的建筑就获得了空间、环境、线条和体量、色彩和结构的全新比例感受。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子(Red/blue chair 1917-1918年图3)、施罗德住宅(House of Interior Designer Truus Schr?der-Schr?der 1924年图4)则是风格派的代表作,“高度、宽度、深度和时间(也即一个设想性的四维整体)就在开放空间中接近一种全新的塑性表现。这样,建筑具有一种或多或少的漂浮感,反抗了自然界的重力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风格派建筑师基本上都转向了“新客观主义”(Neue Sachlichkeit 1923-1933年)。“新客观主义”是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新现实主义,“‘客观性’意味对产品设计所持的一种客观的、功能主义的而且是十分实在的态度,着眼于改革工业社会本身。”因此,斯塔姆(Mart Stam)等人组成的ABC集团不遗余力地宣传标准化、功能主义、经济性、反纪念性,“现代的世界观……把生活看作是个人对一种单一力量的寻求,这就意味着凡是专门的和个人的,都必须让位于全体成员适用的事物”,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标准化的哲学基础,这种观点与1928年的CIAM宣言如出一辙。

图4-1 施罗德住宅

同一时期的代尔夫特学派,代表人是莫里列(G. M. Granprè Molière),他表面上延续了“阿姆斯特丹学派”的基本观点,提倡手工艺,拒绝现代材料和构成方法,拒绝功能主义,倾向于折衷主义,以中世纪模式为榜样,推行文化主义的西特式(Sitteque)模式,但其影响至多是在荷兰国内,战后很快就消失了。

图4-2 施罗德住宅

虽然代表浪漫主义的“阿姆斯特丹学派”和代表理性主义的风格派之间的争论不休,但二者并不是完全不可协调的,这要归功于奥德和杜多克的努力。奥德是鹿特丹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后来转向了贝尔拉格。他设计的胡克住宅(Housing complex in Hook 1924-1927年图5)已经不再炫耀风格派的解体方式,白色抹灰墙面构成了背景,重点处理的接合点和薄弱点(这还是贝尔拉格精美细部的延续),以及立面上不同构件的不同色彩组合,让人想起了蒙特里安(Piet Mondrian)的绘画(Composition in Blue 1917年图6)。杜多克最初追随着贝尔拉格和“阿姆斯特丹学派”,后来受风格派的影响较大,他在经验上的连续性以及对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手法的结合,成功地将历史引入了现代运动之中,例如希尔弗瑟姆市政厅(Town Hall in Hilversum 1924-1931年图7)。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强调红砖墙、大挑檐和大面积开窗的组合,后期建筑词汇趋向简单朴素的黄色墙面以及最终形成的白色墙面、大面积玻璃组合,但他依然保证了“阿姆斯特丹学派”的理想得到延续,这体现在对个性和想象力的追求上以及对纯粹理性主义的不满上。

图5 胡克住宅

如果说战前的精神领袖是贝尔拉格,那么战后由范·艾克和贝克马(Jap Baakema)为首的“Team 10”则进入了历史舞台,结构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范·艾克受到列维-施特劳斯(Levi Strauss)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关注建筑形式的永恒性与人的永恒性之间的关系,强调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连续性,而这连续性在于人的永恒性。他希望通过建筑和城市设计的融合来塑造“社会的反形式”,以反映人和社会普遍性需求的住宅模式。他关注荷兰乡土文化、场所感,反对技术至上,试图以战前的乌托邦精神结合现代性,来产生多样性。在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Orphanage in Amsterdam 1957-1962年图8)中,带有私密庭院的组团式布局,产生了一种重复的、多变的模式,达到他所谓“迷宫般的清晰”,这让人联想到蒙特里安的早期绘画或是北非城市迷宫般的布局。这些单元相互渗透,但保证了结构的清晰。这样,通过重复性和层次性就形成了城市与建筑、室外与室内的双生性和丰富性。

图6 蒙特里安(Piet Mondrian)的绘画

作为《论坛》(Forum)杂志的编辑同事,赫茨伯格深受范·艾克的影响,是战后的结构主义大师,强调几何形式的简洁的组织关系,中央管理保险公司大楼(Centrall Beheer Insurance Company Building in Apeldoorn 1972年图9)完美地体现了范·艾克的“迷宫式的清晰性”概念。在一个内向型的“迷宫”中,所有用户都可以自发地调整和装饰自己的空间,从而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协调,这也是所谓的“多价空间”。在他看来,最小的部件是整体的一个合理结果,正如整体也是最小部件的一个合理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细部都与更大范围的统一性有关,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建筑师就必须是无所不在的。为了组织设计过程,不论要设计的形式是如何复杂,赫兹伯格都设置了一个网格来控制设计。后来,他构想出了一个“成套的构造工具”,藉此尽可能实用地来设计建筑物和结构的形式。这套构造工具,不仅用于支撑建筑物,而且还使得建筑物的结构在内部和立面上都是清晰可辨的。

图7 希尔弗瑟姆市政厅

战后的结构主义追随者中还有皮埃特?布洛姆(Piet Blom),但他更强调建筑的趣味性,位于鹿特丹的“树形住宅”(Kubuswoningen 1982-1984年图10)就是利用几何形的布局和结构来达到增加趣味的目的。为了使那些倾斜立方体的体块特征变得明显,他加强了立方体各个面交接处的处理:在朝向地面的三个面上使用比较光滑的黄色木板,平行于底边拼接;在朝向天空的三个面上使用比较粗糙的灰蓝色木板,与底边成45°拼接;在黄色木板面与蓝色木板面的连接处设置了极为粗壮的浅蓝灰色金属线脚,而黄色木板面之间的连接则显得纤细了许多,从而清晰地表达了逻辑关系。此外,相邻黄色木板面上的X形窗户通过蓝灰色木板面上的角窗连接了起来,从而形成了连续的窗带将立面包裹了起来。这样,通过两套几何系统的叠加就给建筑增加了情趣。从他身上依稀可见贝尔拉格的影子,只是词汇都是现代的,而不是古典的。

图8 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平面图

简而言之,如果说战前荷兰现代建筑强调的是技术,强调集团胜过个人,努力推行公共标准,试图消除个人风格;那么战后注重的就是地域性以及个人胜过集团的倾向。但不管怎样,现实主义的传统还是延续了下来,而且大致而言主线是理性主义,浪漫主义是辅线,这在贝尔拉格的身上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但到了当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浪漫主义正式与理性主义相庭抗衡了。(未完待续)

图9 中央管理保险公司大楼

图10 鹿特丹的“树形住宅”

中外著名建筑师及代表作品

中外著名建筑师及代表作品 亨里克"彼图斯"伯拉吉(Henrik Petrus Berlage) 伯拉吉1856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934年在海牙逝世。在欧洲四处游历之后,他于19世纪70年代在苏黎士理工学院师从Gottfried Semper学习建筑, 80年代在荷兰与Theodore Sanders创立了事务所,并成为众多协会的会员。1911年的美国之旅,特别是理查森(Henry Hobson Richardson)、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和弗兰克"劳埃德"莱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木结构设计,对他的建筑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伯拉吉50年的创作实践可以代表阿姆斯特丹学派探求简洁化的道路,他以佛兰德斯的罗马式和哥特式作为初始结构分析的参照。受塞帕尔和列"杜的影响,贝尔拉格用几何手法处理体积,物质性手法处理材质,两种手法自由整合使显露的功能产生新颖的效果。他在《建筑风格随想》和《建筑原理和演变》中阐明空间第一性原则,"大师的艺术手法是创造空间而不是勾划立面。墙作为形式创造者具有重要性,空间是通过墙的复杂性表现出来的"。他声称平滑的表面是墙体的本性,并且那些诸如柱子及柱头之类的结构部分都应隐藏其中。 作为荷兰的“现代建筑之父”,同时又是传统与现代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的理念对许多荷兰艺术团体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1932年荣获英国皇家金质奖章(British Royal Gold Medal)。 性别:男 国家:荷兰 从事行业:建筑设计 资质等级:建筑大师 代表作品: 1:海曼斯住宅(Heymans House) 2:DEN HAAG办公楼 3:商品交易所(Commodities Exchange) 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姓名: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an) 路易斯"巴拉干1902年出生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1988年在墨西哥城逝世。1924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后,他遍游欧洲。他后来的设计观念深受西班牙南部摩尔建筑、地中海本土建筑、斐迪南"贝克的花园、弗雷徳里克"基斯勒的理论以及勒"柯布西耶的著作和理论的影响。

荷兰建筑特点

荷兰风格包括殖民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荷兰殖民建筑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首先兴起,它有两大明显的往特点:(A)双折线屋顶;(B)侧墙沿街面开数扇老虎窗。荷兰殖民、复兴风格根基于1880 年复兴时期的诸建筑风格,吸取了辛格风格的建筑特征,显非对称式(L 形式),屋顶上有时开一个巨大的辛格窗。荷兰风格建筑布局合理,通风与采光性好。 荷兰的老房子以节约空间闻名。老式住宅一般4-5层,沿街立面都是窄窄的,连窗户也是像荷兰人一样,瘦瘦高高。室内空间更可想而知,比如他们的楼梯间就恐怕是世界上最窄最陡的,一个人在上楼的时候,绝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可以用。不过,所有的二战后新住宅,居住条件则有很大的改善。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城市管理与规划能力:既不破坏城市文脉,又提高了市民的居住条件。 荷兰建筑风格的渐次:18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学派→ 20世纪初风格派→ 60~70年代结构主义的主义的辉煌→80年代前后解构主义派别 世嘉博客源于解构主义派别的灵感,即是后工业化社会时代产品,归为新荷兰风格。20世纪的解构主义派别建筑受到蒙特里安的抽象艺术的重大影响,他以通神论哲学关于线条的理论和数学造型原理为依据,利用最基本的绘画语言--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非彩色系列(黑、白、灰)和结构比例组织画面,建立完美的构图,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后亘古不变的纯粹的真实。与世嘉博客的建筑元素不期然的相遇: 形体:横平竖直,简洁明快。 色彩:深灰、洁白、温暖的木色;是深沉、清澈以及自然的颜色。 错动:阳台,门窗的错动同时强调着整体与个体。 材料:材料本无好环对错,好坏对错在于它们组合时的表现; 拼砖与涂料并非贫乏,分色的玻璃各司其职; 木材的点缀使得材料的组合明快生动,并给建筑带来丰富的表情。

荷兰著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

荷兰著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 雷姆·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幼年 在印度尼西亚度过,后移居阿姆斯特丹,早年曾从事 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至1972年他转行学建筑, 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建筑协会 学院,之后又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哈库斯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和工作了美国生活很长一段时间。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在伦敦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后来OMA的总部迁往鹿特丹。目前,库哈斯是OMA的首席设计师,也是哈弗大学设计研究所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教授。其著作《错乱的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被认为是研究纽约文化和建筑的经典著作;其城市论《小、中、大、特大》(《SMLXL》)被建筑系学生称为建筑圣经。库哈斯于2000年获得第二十二届普利兹克奖。 库哈斯参与的项目包括法国里尔市总体规划、美国洛杉矶环球影城总部规划等。其建筑作品也遍及世界各地,主要有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荷兰猪德国大使馆、法国图书馆、拉维莱特公园、波尔多住宅及葡萄牙波尔图音乐厅。并曾获得多种奖项,其中包括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特茨克奖。 他的建筑思想虽然没有一个明显的完整体系,但在他看似复杂多变的建筑思想中,贯穿着一种文化的理念。他始终坚持建筑不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艺术,建筑必须要体现哟中历史的文化感,其立足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建筑思想,对当代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职业生涯中,他常以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叛逆者的形象出现。所以看

过库哈斯著作的人都会觉得他的书像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新奇、眩目的味道;而且,不断的充斥着跳跃与不知所云。或许正是这种理念才是他的建筑能够屹立于世界的舞台上。如由他主持的即将新建中央电视台大厦的设计。 他的这种建筑思想来源于在对城市的认识的过程中,库哈斯的思考路径不是顺着建筑学的既定理论框架进行思考。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诸如网络对社会形态的影响、新时代生活方式的变革、建筑不得不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对城市发展速度的思考、资本财富在城市进程中作用的再认识、建筑师的收入与建筑作品及建设速度之间的关系----包罗万象、不一而足。几乎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新事物,都库哈斯被纳入了对建筑学的反思之中。这种反思构成了库哈斯理论的基础,所指者何并不唯一,分析视角时常变化,难免有极大的眩目感和跳跃性。 从微观上讲,他要求建筑应对每种社会新问题做出回应,以保持一种先进性。从宏观来讲,他的结论就是建筑学的“末世论”,他在普利茨奖授奖仪式上发表讲话中说道:“我们仍沉浸在沙浆的死海中。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转而思考更急迫,更当下的新问题,建筑学不会持续到2050年。”这种末世论不是灭亡论,而是指传统建筑学理论的解体与消亡。 比如,库哈斯的普通城市(Generic City)的思想。他认为今天城市变化的真正力量在于资本流动,而非职业设计。城市是晚期资本主义文明产生的无尽重复的结构模块,设计只能以此现实为前提思考并成形。在这个意义上,库哈斯颠覆了传统"场所"的概念。 “……在数十年,也许近百年来,我们建筑学遭遇了到了极其强大的竞争……我们在真实世界难以想象的社区正在虚拟空间中蓬勃发展。我们试图在大地上维持的

2018高中历史第十四课理性之光同步训练1岳麓版必修3(20210211191011)

第十四课理性之光同步训练、选择题 1?“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 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下列哪位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A. 彼特拉克B .莎士比亚C .马丁?路德D .伏尔泰 2. 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在一百年前与世长辞,但他曾 造福人类因而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请教吧。让我们也向其他伟大的思想家请教,向卢梭、 狄德罗和孟德斯鸠请教,他们是光荣的伏尔泰的辅翼者。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我们”向这些伟大的思想家“请教”是为了() A. 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B. 反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 C. 弘扬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精神 D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 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 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 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4. 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B. 文艺复兴打下了理论基础

C.大批启蒙思想家的涌现 D. 自然科学的发展 5.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潘恩在《常识》中介绍英国政体时说:“君主政治的体制首先使一个 人无从广闻博见,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国王的身份使 他昧于世事,然而国王的职务却要求他洞悉一切。”潘恩这样说的目的是() A.赞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为独立以后的政体提供借鉴 C.认为美国应效仿英国制度 D.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现状 6. 有人在评价梭伦施政措施时指出:“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 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这意味着 A?民主政治体制在雅典正式确立 B.梭伦改革代表了平民的利益 C.传统贵族垄断政权局面被打破 D.宗族势力威胁到民主政治发展 7. 孟德斯鸠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蜕变成最 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发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 斯鸠 A.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 B.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违背了三权分立精神 D.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 8.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 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A.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9. 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 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 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

奥地利 1、霍莱因: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 2、路斯:斯坦纳住宅 3、奥别列去:路德维希展览馆分离派展览馆 4、瓦格纳:维也纳的邮政储蓄银行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 5、蓝天设计组:屋顶加建汉堡天际线大楼 美国 1、艾森曼:(运用“解构关系”“符号集”进行形式表达,运用建筑的三度空间,运用线、面、体的几何学操作产生形体,被看作为晚期现代建筑(高技派)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大楼哥伦布会议中心 福斯特住宅住宅I,II,VII 2、盖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 布拉格尼德兰大厦巴黎美国中心航空宇宙博物馆 在圣·莫尼卡的自宅东京的鱼餐馆维斯曼艺术博物馆 3、格雷夫斯:(后现代主义,“纽约五人组”成员之一:彼得·艾森曼,约翰·海杜克,理查德·迈耶,查尔斯·格瓦斯梅)海豚旅馆与天鹅旅馆波特兰市市政厅休曼那大厦 4、哈里森:纽约联合国秘书处大厦匹兹堡美国钢铁公司大厦 纽约林肯文化中心大都会歌剧院 5、詹尼:第一莱特尔大厦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 6、菲利浦·约翰逊:(古典主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 匹兹堡的PPG平板玻璃公司总部大厦共和银行中心大厦 谢尔顿艺术纪念馆休斯敦的特兰斯科塔楼纽约林肯文化中心舞蹈与轻歌剧剧院

7、路易斯·康:(主张感知建筑精神,作品中常有明显轴线,但其技术手段和材料都很新颖,注重光线、阴影和结构的表达力等)理查德医学研究楼索尔克生物研究所 8、理查德·迈耶:(白色派,雅典的建筑风格)盖蒂中心 亚特兰大的海伊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艺术博物馆史密斯住宅 9、查尔斯·莫尔: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 10、贝聿铭:(通过运用抽象几何形体及混凝土、钢、玻璃等基本材料的娴熟技巧,形成简明建筑风格,强调雕塑感)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香山饭店 巴黎卢浮宫扩建香港中国银行 11、西萨·佩里:吉隆坡的双塔大厦米格林·贝特勒大厦 12、鲁道夫:雅加达的达摩拉办公楼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楼 13、斯通:(雅典主义)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 14、沙里文: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厦布法罗信托银行大厦 15、文丘里:(后现代主义)宾州栗子山文丘里母亲住宅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堂 老年公寓《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16、赖特:古根海姆美术馆东京帝国饭店罗伯茨住宅约翰逊公司总部 流水别墅拉金公司大楼罗比住宅西塔里埃 森威利茨住宅 《不可救药的城市》 17、雅马萨奇:(山崎石,新古典主义)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 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大楼圣路易斯航空站候机楼纽 约世界贸易中心 西雅图世界博览会的科学馆 18、斯蒂文霍尔 英国

60家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简要情况表

60家国外著名建筑设计单位简要情况表 序号单位名称所在国家(城市)及创建时间主要设计人员擅长设计类型主要作品 1 克莱夫.威尔金森建筑师事务所美国.洛杉矶(1991年) 克莱夫.威尔金森办公楼、娱 乐设施、电视台、高技术办公区 TBWA/CHIA T/Day广告公司总部、奥格维和马瑟公司总部、澳大利亚佩斯滨海区的规划设计 2 AC.马丁与合伙人有限公司(ACMP) 美国.洛杉矶(1906年) 马丁教育建筑、写字楼、政府机构建筑、高科技设施和总体规划洛杉矶.马歇尔商学院、波波维奇堂 3 博尔布/托马斯与合伙人联合事务所(BTA) 美国(1970年左右) 托马斯疗养建筑、大学建筑、文化艺术建筑、高科技建筑斯坦福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等大学的建筑 4 贝聿铭事务所美国.纽约(1955年) 贝聿铭城市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规划设计,各类建 筑设计科罗拉多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构候机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5 西萨.佩里事务所美国.康涅狄克州黑文市(1977年) 西萨.佩里各类建筑设计加利 福尼亚州立办公大楼、克立夫兰医疗所、新奥尔良大厦、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及伯利花园城广场、米格林.贝特勒大厦 6 科思.佩德森.福克斯联合建筑师与规划顾问事务所(KPF) 美国在纽约、伦敦、东京设 有办事处(1976年) A.尤金.科恩、威廉.佩德森、谢尔登.福克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芝加哥韦克大道333号办公楼、辛辛那提普罗克特与金波尔总部建筑群、法兰克福曼泽尔.兰兹切斯大街58号大楼 7 RTKL建筑师事务所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在伦敦、马德里、香港、东京设办事处( 1946年)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和电气工程设计、各种公共建筑设计华沙贸易大厦 8 齐默.纲萨尔.弗拉斯卡合作事务所(ZGF) 美国在波特兰、西雅图、洛杉矶、华盛顿设 有办事处齐默.纲萨尔.弗拉斯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机场、商业开发区、 高层建筑、企业园区、教育建筑、医疗保健建筑、博物馆等 9 勒布尔.施洛斯曼与哈克尔事务所(LSH) 美国.芝加哥(1925年) 勒布尔.施洛斯曼哈克 尔零售商业建筑、高层建筑、办公建筑、大学建筑、医院建筑智利、圣地亚桑Torre公司总部大厦 10 赫尔伯特.S.纽曼与合伙人事务所美国.康涅狄格纽黑文市(1964年) 赫尔伯特.S. 纽曼建筑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美国.依阿华州.斯蒂克斯公司工作室与工厂 11 SOM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芝加哥(1950年左右) 阿德利安.史密斯各类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约翰.汉考克大厦、中国上海金茂大厦 12 关逸见KwanHenmi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美国.旧金山(1980年) 西尔维亚.关、丹尼斯.逸见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旧金山渔民码头第45号海产品产易中心、旧金山新图书馆 13 莱维-桑奇克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纽约(1983年) 瓦尔特.莱维、艾拉.桑奇克建筑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商业建筑、教育建筑、休闲建筑以及其他公共建筑设计纽约州立Oneonta大学校园、爱德华.R.默罗高级中学、纽约城市大学科研楼的规划和建筑设计 14 迈克尔.马尔灿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洛杉矶(1995年) 迈克尔.马尔灿艺术建筑、 教育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等 MarkTaper市中心艺术学校、哈佛/西湖学校的艺术中心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作者:陈携,莫天伟 荷兰建筑就如同荷兰足球一样富有激情和个性,而且各个时代都精英辈出,从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范·杜伊斯堡(Theo van Doesburg)、奥德(Jocob Johannes Pieter Oud)、杜多克(Willem Marinus Dudok)、范·艾克(Aldo van Eyck)、赫尔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到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及年青一代如MVRDV、联合工作室(UN Studio)等。这些建筑师不断推动着荷兰建筑思想文化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建筑师需要有一个理念、一种图景、一个‘理论’……建筑不仅仅关乎创造高质量的设计、高质量的工艺。建筑就是要在一个可理解的、有趣的理念基础上建立一个图景,并以此为基础来安排一切……如果建筑不再与这些东西有关,我们就不再拥有建筑文化。”因此,自20世纪初叶以降,在荷兰本土兴起的“风格派”、“新客观主义”、“论坛运动”、“超级棒的荷兰建筑”(Super Dutch)等各种先锋思想和乌托邦运动此起彼伏,使得荷兰建筑思想一直处于批判和继承的过程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不仅在同一时代交织着出现,而且也呈现在同一位建筑师身上,这是世界罕见的。

图1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一、荷兰现代建筑的遗产 荷兰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海平面以下,大部分的现有土地得自海洋,正是由于土地的来之不易,形成了荷兰人现实主义、实事求是的传统,在17世纪就出现了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重视城市和建筑设计,尤其是住宅设计。住宅问题,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公共的问题、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许多先锋思想都源于住宅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大多数建筑师的早期作品都与住宅有关,建筑师也藉此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观、社会观和哲学观。另一方面,由于荷兰面积小、人口少,因此相对而言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就变得不可避免,而且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使得上一代与下一代建筑师之间的联系和传承变得容易,就如同一家人时间呆长了,彼此都有些相似了一样。虽然在此期间不断有建筑师受到外界其他思想的影响,但该影响也会迅速地在荷兰传播开来,成为所有荷兰建筑师的共同精神财富。因此,二十世纪早期荷兰建筑文化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小空间和短时间内,一些理论彼此重叠,相互影响。简而言之,战

理性之光

第14课理性之光 【课标要求】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掌握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目标】了解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重难点】重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难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 一、启蒙运动:(17-18世纪) 1、含义: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兴起于英国,在法国声势最为浩大,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德国的莱布尼茨和莱辛、康德等。 2、兴起背景: ①经济和阶级基础: ②政治现状: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仍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③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④认识基础:自然科学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摆脱封建迷信的束缚。 3、特点(内容): ①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平等、博爱 ②提倡理性主义(思想核心)理性: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③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④主张法治 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 人非工具,其实质是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同时强调自律的重要性 三、启蒙运动意义: 性质:

的高度,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做了舆论准备; (2)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家阐释的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 (4)科教: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和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对世界: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 四、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批判对象(斗争矛头):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启蒙运动则直指整个封建专制制度、专制王权 2、批判形式:文艺复兴提倡人性而启蒙运动提倡理性 3、内容:文艺复兴:反宗教神学,提倡人性 启蒙运动:提倡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五、概括人文主义思想的作用? 促进思想解放;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合作探究】感受理性之光——启蒙运动内容 1、孟德斯鸠的政治设想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领袖伏尔泰的思想

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哈斯的设计风格

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哈斯的设计风格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哈斯的设计风格作者:佚名 时间:2008-7-7 浏览量: 冉·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事务所以及Peter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冉·库哈斯的许多研究,包括建筑作品都令人不解甚至迷惑,但不能不说他是当今最富有浪漫及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他之所以引起许多青年学生或建筑师莫名的崇拜,无疑与他旗帜鲜明地维护现代主义精神,具有无限创造激情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1978年,库哈斯就将关于”纽约”这个城市的研究,纳入《癫疯的纽约--曼哈斯的宣言》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设计了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如:囚禁中的城市、斯芬克斯旅店、福利宫殿大厦、游泳池的故事。 他想证明,即使是建筑上最不重要的细节,它所展现的永久性和大都会不断变更的不稳定性也是互不相容的。在这场冲突中,大都会无疑是胜利者。在这个事实不断渗透的现实中,建筑被降格至一件玩物的位置上,它不过是历史和记忆幻影的装饰载体。在曼哈顿,这个冲突用一种聪明的方法解决了:一座变化发展的建筑都应具备纪念性的氛围和内在操作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双重关系。它的室内是不同计划和活动的动态组合,不断改变,但又独立于建筑外表。曼哈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建筑外表和其内部表现之间的简单分裂,它保留了建筑外部形象的完整性,这才是曼哈顿真正的迷人之处。这个观点所展现的大都会”拥挤文化”不再是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而是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透视出冉·库哈斯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对当今一切文化现象宽容的接受。它奠定了冉·库哈斯作业名尚未有一件建筑作品的梦想建筑师地位,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建筑师对城市、对建筑的

2020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课件 习题:专题6 4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发表《纯粹理性批判》,总结出启蒙运动思想内涵的著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2.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总结康德的思想,最初把上帝赶出了家门,而后来又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这反映了当时() A.人们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 B.“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 C.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 D.人们反思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与“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不符,故A项错误;“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与材料“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矛盾,故B、C两项错误;材料“把上帝赶出了家门”体现了理性的一 体现了反思信仰与理性关系的一面,故D项正确。 面,材料“把上帝请了回来” 3.卢梭曾提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等主张,因而被称为() A.人文主义鼻祖 B.宗教改革先驱 C.浪漫主义之父 D.启蒙运动领袖 1

2 “理性”的质疑,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由此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 因而卢梭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故C 项符合题意。 4.启蒙运动时期,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引发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其主要局限性之一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 C.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无序 D.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圆满体现 ,且排斥和拒绝现代科学技术,故C 项符合题意;A 、B 两项与智者运动相关,D 项是启蒙运动的意义。 5.伏尔泰认为启蒙的旗帜是“理性”,启蒙的基石是“进步”;卢梭则认为“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两人观点的不同反映出( ) A.卢梭否定理性主义 B.人文精神的起源 C.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D. 启蒙运动的深化 ,并非卢梭质疑理性主义,故A 项错误;人文主义兴起于古希腊,故B 项错误;两人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启蒙运动不仅关注理性还关注人的情感,故D 项正确。 6.从公元前5世纪到18世纪,西方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三次运动始终贯穿的主题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资本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推荐下载】《你改变不了中国,中国改变你》:一个荷兰建筑师的中国工作手记

[键入文字] 《你改变不了中国,中国改变你》:一个荷兰建筑师的中国工作手记 下面是一篇《你改变不了中国,中国改变你》,它只是描述一个西方人在中国探索一门建筑学,一门在现代中国社会状况下发展起来的,并嵌入了中国价值观的建筑学。 ?《你改变不了中国,中国改变你》:一个荷兰建筑师的中国工作手记 ?内容简介 ?年轻、有激情、雄心勃勃——这就是荷兰建筑师约翰范德沃特2004年在快速现代化的中国事业起步时的样子。作为NEXT建筑事务所的台伙人,他想要把NEXT国际化的理念在中国付诸于实践。 ?接下来的时光相当地忙碌,上百万平米的设计成果在中国的土地上成为现实。约翰的西方思维架构在中国的背景下需要被不断地重新审视,他遇到大部分的限制和状况都是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关系的不同所导致的:不理解对抗、误解、接受、认识、形成共识,最终达到互惠互利。 ?《你改变不了中国,中国改变你:一个荷兰建筑师的中国工作手记》是作者个人的、心平气和的,偶尔还带有幽默感的对真正建筑的热衷的真实记录,也阐释了一个问题:西方的设计如何才能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比如中国,做到持久耐用? 作者简介 ?约翰·范德沃特(John van de ?Water),1999年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硕士学位,被选为最优秀的毕业生,直接受教于建筑师库哈斯的合伙人。同年,他同别人一起创立了位于阿姆斯特丹的NEXT建筑事务所。事务所针对全球化对世界大都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成果使NEXT建筑事务所比其他的建筑事务所更快地声名远扬。研究内容包括在100天之内对26个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进行考察这样有趣的内容。NEXT建筑事务所荣获了赫赫 1

荷兰居住建筑的特点

荷兰居住建筑的特点 高密度城市中,住宅以巧妙利用空间见长 荷兰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但是即便你身在荷兰,丝毫也感觉不到这一点。荷兰的人口均匀分散,所以所有的城市规模都很适度,一点也感觉不到拥挤嘈杂。 比如阿姆斯特丹,它的老城保护得便很好。徜徉其中,水道、老宅还有穿行其中的踏着自行车的行人,仿佛多少年来都没有变过。城里没有什么高层建筑,但绝对称得上高密度城市。荷兰的老房子以节约空间闻名。老式住宅一般4-5层,沿街立面都是窄窄的,连窗户也是像荷兰人一样,瘦瘦高高。室内空间更可想而知,比如他们的楼梯间就恐怕是世界上最窄最陡的,一个人在上楼的时候,绝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可以用。不过,所有的二战后新住宅,居住条件则有很大的改善。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城市管理与规划能力:既不破坏城市文脉,又提高了市民的居住条件。 低层数高密度,新住宅延续城市整体文脉 荷兰的当代建筑在欧洲独树一帜。大部分的本土著名事务所也多是从阿姆斯特丹或鹿特丹开始它们的成长历程,所以走在阿姆斯特丹街头,总会不时眼前一亮,发现很多久闻大名的著名建筑。 比如BorneoSporenburg住宅区,设计师在总体规划下,分为几个各有特色的地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岸的一排

“独特”住宅。它们南侧临水可以通船,北侧是小区内人行及车行道路。每一栋都由不同的荷兰著名建筑师,比如MVRDV,UNstudio等设计。因为基地与高度被限制极其严格,如何尽最大可能的在如此紧张的用地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对每个建筑师非常大的挑战。这片住宅位于阿姆斯特丹的东北部,原是一片重型工厂区,从地形不难看出,这也是一片围海造田的成果。荷兰建筑事务所“West8”赢得了该项目总体规划竞赛的第一名,他们的规划思路与城市整体文脉相当吻合———低层数高密度:除了三个地标性的大体量集合住宅外,基地中的所有17000栋中等户型住宅高度严格界定为3层。建筑密度高达每公顷100栋住宅,比一般的荷兰住宅小区还高出三倍。因为密度如此之高,住宅区内的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则尽可能地设计得最大,为了不让汽车占用公共空间,每户的一个车位都被设计在户内。住宅区内30%的住宅为政府补贴性住宅(传统的荷兰住宅区,政府补贴住宅约达到70%)。 运用最平常的材料,达到居住者与水、与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 荷兰新型住宅区:当不同风格的个性化住宅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建筑,虽建筑手法、装修设计风格各异,但几乎所有的单元都将居住者与水、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很多单元设计有中庭,屋顶花园,或是低低的临水露台。水道这一重要元素贯穿整个住宅区,联系起所有的私人与公共开放空间,从

人民版高中历史三《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三《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 学设计 广安友谊中学李文波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定位分析 2、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在专题六中上属于总 结性的章节,是对启蒙运动和人文主义的发展的较 为简单的总结。在其他版本教材中,这个章节内容 是并入前面启蒙运动的知识的。同时,本课阐述的 关于〝理性〞和〝浪漫〞的知识又与上一课启蒙思 想家们关于〝政治理性〞的知识关联较小,所以显 得有些突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把握,并 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将两课做自然的衔接。另外, 本课的理论性较强,知识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添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康德思想自由的含义;启蒙运动对 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2〕难点:浪漫主义的评价;浪漫主义与理性 主义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文科学生,在高一阶 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部分高中阶段的学 因此对于本课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但学生自主学 习方式、对理论深度的把握和材料分析能力、多层

次多角度分析人文主义的能力需要培养,因此需要教师掌握好知识容量和知识层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解读,培养学生解读教材、有效获取历史信息和历史归纳能力。通过对卢梭浪漫主义观点的课堂讨论,培养生哲学思辨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能力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分析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历史现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深学生对〝人〞本身的深刻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树立学以致用的正确的价值观。

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哈斯设计风格

解读荷兰建筑师冉·库哈斯设计风格 冉·库哈斯,1944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1968-1972年转行学建筑,就读于伦敦一所颇具前卫意识的建筑学院Architecture Association。从那时起,他对当代文化环境下的建筑现象就开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兴趣。1972年,Harkness研究奖学金使他得以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1972至1979年间,他曾在当时建筑界很知名的Ungers 事务所以及Peter Eiserman的纽约城市规划/建筑研究室工作过,同时也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1975年,库哈斯与其合作者共同创建了OMA事务所,试图通过理论及实践,探讨当今文化环境下现代建筑发展的新思路。 冉·库哈斯的许多研究,包括建筑作品都令人不解甚至迷惑,但不能不说他是当今最富有浪漫及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他之所以引起许多青年学生或建筑师莫名的崇拜,无疑与他旗帜鲜明地维护现代主义精神,具有无限创造激情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1978年,库哈斯就将关于”纽约”这个城市的研究,纳入《癫疯的纽约--曼哈斯的宣言》一书中。在这本书里,他设计了一系列虚构的”故事”,如:囚禁中的城市(The City Of the Captive globe)、斯芬克斯旅店(Hotel Sphinx)、福利宫殿大厦(Welfare Palace Hotel)、游泳池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Pool)。 他想证明,即使是建筑上最不重要的细节,它所展现的永久性和大都会不断变更的不稳定性也是互不相容的。在这场冲突中,大都会无疑是胜利者。在这个事实不断渗透的现实中,建筑被降格至一件玩物的位置上,它不过是历史和记忆幻影的装饰载体。在曼哈顿,这个冲突用一种聪明的方法解决了:一座变化发展的建筑都应具备纪念性的氛围和内在(表现)操作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双重关系。它的室内是不同计划和活动的动态组合,不断改变,但又独立于建筑外表。曼哈顿的”天才”之处在于建筑外表和其内部表现之间的简单分裂,它保留了建筑外部形象的完整性,这才是曼哈顿真正的迷人之处。这个观点所展现的大都会”拥挤文化”(Culture of Congeston)不再是令人遗憾和不可原谅的,而是充满机会和所有潜在可能性的令人兴奋的文化现象。 这本书透视出冉·库哈斯乐观的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对当今一切文化现象宽容的接受。它奠定了冉·库哈斯作业名尚未有一件建筑作品的梦想建筑师地位,也改变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建筑师对城市、对建筑的传统理念,如果说二十年代的前辈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所写的《走向新建筑》是本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建筑宣言,那么《癫疯的纽约》则是本世纪末消费社会的建筑与都市宣言,带来的是与前者同样的社会震撼力。 《癫疯的纽约》之后,库哈斯几乎花了二十年不停地建筑,努力实现或证实他早年在书中所提出的建筑理想和宣言,特别是外表与内在行为简单分裂论。 在外表上,库哈斯试图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轻松的感觉,并没有对内部发生的一切有任何的暗示;而实际上,他却对其内部展示的”空”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建筑与都市内的”空”并非”真空”,他要给你一切的可能性,调动你的激情,幻想”虚无”。他要创造一种让你有无限欲望,要进去窥视的”空”,在建筑和大都会的空间里去创造一种拥挤的文化。正如勒·柯布西埃、马塞尔·杜尚曾经给后人设下的无数令人迷幻的陷井一样,库哈斯这位天才建筑师也给我们这代人设下了迷人的圈套: 1. Villa Dall’Ava住宅(巴黎,1991完成) 毫无疑问,冉·库哈斯对希望生活在这座玻璃盒子里面的主人们产生了好奇心。而所有的以上片段只是这种好奇心贯穿于整个漫长的建筑构造过程中的一种故事性的积累。 2. Grand Palais, Lille(法国,1996年第一阶段完成) 无修饰的木夹板、镀锌铁皮、未作表面处理的混凝土、裸露的荧光管,这一切均无娇造作之感。库哈斯在自己的建筑作品里对于细节大样或多或少显得轻松自如,并愿意去使用这些很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三

他们一直致力于拆散在建筑构件上的设计,将那些复杂的要素(基础和楼板、主要支撑结构、外壳、设备和室内)分解为更小的部件,这样就更加明了这些部件的功能,从而可以废弃那些多余的构件,同时还能在这些单独构件的具体功能的基础上对这些要素进行改进,例如代尔夫特的“两幢没有屋顶”的住宅(“two without a roof”house in Delft 1989年图18)。 2.浪漫的理想 虽然荷兰的现实极为艰巨,导致人们必须理性地对待处理,以至于MVRDV发明了“数据分析设计”,一些限定条件例如城市的发展标准、需要的程序、技术的可能性、未来住户的要求、周围邻居的要求等,构成了设计的基础参数,通过计算机的综合并产生一个“图解”,它不仅影响了平面、造型,也影响了细部设计。其实,这种方法的源头可以上溯到风格派。虽然理性是必须的,但这并未阻止荷兰当代建筑师实现他们浪漫的理想,而这些荷兰建筑师的当代教父显然就是库哈斯。

图18-1 代尔夫特的“两幢没有屋顶”的住宅 在大都市建筑事务所(OMA)的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有组织的无秩序,这是由于他们确信完美是极度无趣的,并且阻止了能引起强烈争论的意外事物的发生。“如果细部处理在从前提出的是要将那些完全不同的材料聚合在一起的话——或许是永久性地聚合在一起——那么,它现在就是一种短暂的耦合,等待着被解开和松开;不再是对差异的有组织遭遇,而是一种僵局、一个体系的突然结束。”因此库哈斯提出了“非细部”(Non-Detail)的概念,在其中似乎实现了一种材料与另一种材料之间完全连续的转变,材料似乎被互不干涉地并置在一起,使得体量感占据主角。另一方面,“非细部”就是消失了的细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未经设计的细部,它们不是建筑细部。在波尔多别墅(Maison á Bordeaux 1998年图19)就显示出在概念、完美和不完美之间的一种强有力的平衡。这幢别墅几乎不能说是精美的或

第14课 理性之光【岳麓版】(说课稿)

《理性之光》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三单元人文精神的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第14课理性之光。 教材分析: 本课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前承文艺复兴,后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课的内容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关系密切,学好本课可以更好的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的建立过程,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重大贡献即确立了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具有前瞻性、革命性和进步性。 理论依据: 本课理论性强,内容较枯燥,要学生深刻理解启蒙运动的内涵不太容易。因此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非常重要。所以本节课秉承新课程理念,采用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设计组织教学,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老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表达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并提高归纳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问题引领——探究解决——拓展问题,学习提取信息和概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人文意识,关注社会发展,领悟思想自由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学习概括的方法。 (2)难点:理解启蒙运动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教学方法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以人权这一主线整合教材资源; 以情境体验历史;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谈话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辨以及合作探究法,依据相关情境和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给出课标要求,布置学生自学,搜集材料,提出问题 (二)导入: (用近段网络最火的流行事件“我爸是李刚”导入,启兴;凝神并引入主题,。)“我爸是李刚”,这件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网友呼吁:“请尊重我们的人权”,同学们,典型的特权无情践踏人权的表现。这不禁引起我们对人权的反思:今天的人权现状?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8世纪的欧洲,去领悟西方启蒙思想家对人权地认识和思考,走进历史,汲取其智慧。 (三)授课 一、基础探究 请同学们亲近历史,依托教材资料,根据预习的情况,概括要点,自主完成以下表格,简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案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名师说课 本课课标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卢梭、康德等人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通过具体了解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人文主义主张并对此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和历史概括能力。 深入理解卢梭的“主权在民”的人文思想,同时一定要和前面所提到的卢梭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其思想的发展进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的整合能力。 深入理解康德的自由与平等的人文主义主张,并思考其主张和前面所提到的思想家的主张有何不同和进步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推理和演绎能力。 运用比较法、联想法等历史学习的方法理解和对比启蒙运动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运用历史图表法将这一时期卢梭和康德的人文主义主张和第三节中提到的二人的思想主张做一比较、分析,从而掌握启蒙运动时期这二人的思想发展的过程。 通过了解卢梭、康德等人的观点,结合前面三节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论述,使学生明白18世纪的时候,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文精神更具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卢梭、康德等人的思想的研究,结合前面三节内容,学生基本上可以理清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成熟的发展历程,思想家们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会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的坚强毅力和拼搏精神。 教学建议 (1)了解主要概念:理性主义

(2)“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一目,主要阐述了启蒙的主旨在于主张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在于追求人身的自由和思想言论的自由。在讲述时,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卢梭和康德的生平介绍和与他们思想主张有关的文字资料,增强学生对这两位哲人的了解及对其主张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卢梭和康德两位哲人的介绍,揭示启蒙的真谛——运用自己的理智,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并将其上升为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否经过启蒙的一个重要标准的理论高度。 (3)关于“浪漫主义”,主要介绍了浪漫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创始人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和主张,同时还着重阐述了浪漫主义的思想内涵和贡献,以及“浪漫主义”与理性的关系。最后需要揭示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补充,是思想启蒙的继续,是人文精神的发展。 (4)关于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要掌握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的表现,以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由于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对教师的考验。课本的编排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把启蒙运动的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分散在两课内容中,并且据说这两课是由两位编者分别撰写的,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根据课标、考试内容和学习要求,授课时抓住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进行归纳整理,其他思想家的内容省略。由于课标、考试内容和学习要求仅仅只是“简述”和“列举”,要求不高,所以教学时指导学生对课本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总之,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制观念;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