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年电大考试《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2019年电大考试《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2019年电大考试《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2019年电大考试《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2019年电大考试《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名词解释.

1、标杆管理:所谓标杆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杆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

2、标竿管理:标竿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竿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标竿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3、不确定型决策:所谓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测的。

4、参谋咨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是由许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采用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形式专门从事智力开发,协助中枢系统进行决策的辅助性组织。

5、成熟—不成熟理论:“成熟—不成熟”理论是研究人的个性和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美国的阿吉里斯认为,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过程,就是从不成熟到成熟,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个性。

6、冲突: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7、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8、单环学习: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9、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

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

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10、调查反馈法: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

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

员以这些具体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

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

11、调查反馈法:通过问卷表调查和分析某单位

的工作,发现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并把这些材料反馈给参加问卷调查的人。这一方

法可以发现组织的现实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从而激发改革动力和确定努力的方向。

12、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

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

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

相互信赖。

13、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

织,它承担着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物质财富的职能。

如银行信贷组织,商业组织.保险公司等均属于之

类组织内。

14、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就是由纵

横两种管理系列组合而成的方形结构。

15、均权制:是指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

的权力保持平衡,既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

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

16、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就是指决策者依据一定

的科学方法或技术而进行的决策。

17、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指以口头语言为媒介

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演说.谈判.电话联系等。

18、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

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

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

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

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

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

则为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

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19、理性—法律的权力:依据对标准规则模式的

“合法性”的信念,或对那些按照标准规则被提升

到有权指挥的人的权力的信念。

20、领导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在与他人

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领

导者的影响力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和

重要。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例如地位.权力.知识.能力.品德和资历等因素。

2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

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

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

体。

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

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3、平行沟通:平行沟通,又称横向沟通。指在最

终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

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4、敏感性训练: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

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

式。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

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

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

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

能。

25、目标管理:可以视为较早期的绩效管理模式。

其特点是将组织的职能细化为特定时期要实现

的具体目标,以此为核心建立指标体系,借此进行

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的方

法。

26、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是指采取物理威逼手段对其成员进行控制的社会组织;如军队、监狱、劳教所等。

27、群体: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28、群体归属意识:群体归属意识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规范为准则而活动,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29、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

30、人的需要:需要是指人对改变自身当前存在与发展条件的主观渴望与内在冲动。需要实质上是人因某种心理或生理刺激而产生的

心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

31、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32、事业部式组织结构: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又称分权式组织结构。它是适应现代社会组织规模日趋庞大.活动内容日益复杂.变化迅速.基层单位自主经营日益重要的趋势而产生的。最大的特征在于分权化。

33、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指以书面文字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通知.书信等。

34、双环学习: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35、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

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

36、斯坎隆制: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

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

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

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

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

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37、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

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

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

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

高组织效率。

38、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

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

值观。

39、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

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0、文化组织:文化性组织是指以满足人们各种

文化需求为目的,以为社会提供和创造精神财富

的职能。

41、行政组织(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行政组

织] 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富的面负有执行性管

理职能的组织系统。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

群众团体、政党的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

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行性

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回家的整个行政机关。[ 狭义

的行政组织] 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

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

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

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本

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狭义的行政组织。

42、行政组织编制:狭义的行政组织编制是指一

个行政组织、一个行政单位的人员定额,以及各

种人员的比例结构。广义的行政组织编制是指行

政组织的职能范围,包括权责关系,机构设置、

规格级别,人员结构、数额,以及职位配置等。

43、行政组织的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组织生存与

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

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行政组织以外的、能够

直接和间接影响行政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一切

因素。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组织以内的各种生存和

发展的条件总和。

44、行政组织的领导:行政组织的领导就是行政

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

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

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45、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

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

模式。

46、行政组织决策: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

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

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

过程。

47、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组

织学习;二是组织的知识;三是组织的记忆。

48、直线式组织结构: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被

采用,也是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行政组

织由最高行政主管至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建

立起垂直的领导关系,不设职能机关,形同直线。

49、仲裁解决法:仲裁解决法是指当冲突发生以

后,通过协商已无法解决时,这就需要第三者或

较高阶层的专家、领导出面调解,通过仲裁,使

冲突得到解决。

50、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

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

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它

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

51、总理负责制:总理负责制是指总理对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这些决定以及其所领导的全部工作负全面责任。

52、格道式发展:格道式发展又称方格训练,是从布莱克和穆顿领导行为的管理方格理论派生出来的一种全面系统改进组织的发展技法。运用此技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企业组织计划和沟通效率,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53、过程咨询:过程咨询是指组织成员借助于掌握专业技术的咨询顾问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咨询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自行了解、认识、分析和处理,包括沟通、角色扮演、群体功能、群体规范、领导、群体间关系等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完成组织的任务。54、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55、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56、调查反馈法:通过问卷表调查和分析某单位的工作,发现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并把这些材料反馈给参加问卷调查的人。这一方法可以发现组织的现实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改革动力和确定努力的方向。

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答: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组织

目标;二、机构设置;三、人员构成;四、全责

体系;五、制度规范;六、资金设备;七、技术;

八、信息沟通;九、团体意识;十、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答: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

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具有下

列特征:(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非自

发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

内部分成各部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

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

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

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如政

府组织,军队组织等。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答: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

接触、感情交流、窃取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

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以此自然

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自发性;(2)内聚性;(3)不稳定性;(4)

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答:最终的国内救生组织系统内部诸要素在相互

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它具体表现为组

织系统的功效与作用。组织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

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第二,组织能够产

生一种偕同效应,提高组织效率;第三,组织

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

征?

答: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以下明

显的特征:第一,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

暴力的机关;第二,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

断地位的组织;第三,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

行政权的组织;第四,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

的组织;第五,行政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

的的组织。

6、简析行政组织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答: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主要体现在:(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

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

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

工具。

7、简析行政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

度;第二,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第三,

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第四,宏观经济的

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第五,社会收入

的公平分配。

8、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答: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为:(1)政治性和社

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

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律性的

统一。

9、简述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答: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第

二,要提高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

人;第三,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

件制”案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第四,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第五,

实行职能工长制;第六,实行组织控制和例外原

则。

10、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答:第一,实行专业分工;第二,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第三,纪律;第四,统一指挥;第五,统一指导;第六,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第七,理想的工作报酬;第八,权力集中;第九,等级链;第十,秩序;第十一,公平;第十二,人员任期稳定;第十三,主动性;第十四,团队精神。

11、简述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明确分工;第二,严格的层级节制;第三,严明的组织纪律;第四,规范的录用制度;第五,实行任命制;第六,固定的薪俸制度。12、简述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

答:第一,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第二,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刺激,而且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刺激;第三,在正式组织之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第四,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第五,领导不仅需要具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13、简述动态平衡组织理论的思想观点。

答:第一,组织本质论;第二,组织环境论;第三,组织平衡论;第四,组织要素论;第五组织沟通论;第六,组织责任道德论;第七,领导职能论。

14、简述权变组织理论的理论观点。

答:第一,组织是个系统,它由各分系统构成,组织与外界环境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适应的关系;第二,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中的最大一致性;第三,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会呈现出不同的变量形态,即不同类型的组织都有其适当的关系模式,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提出最适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系统。

15、简述里格斯的“棱柱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答:第一,异质性。即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内,

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行为观念;第二,

形式主义。即“应然”和“实然”相背离,法律

规定和实际执行不一样,所说和所做不一致;第

三,重叠性。即执行特定功能的机构相互重叠。

16、简述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

答:第一,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二,

环境的

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第三,行政组织环境的差

异性;第四,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17、简述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

答: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有:第一,

政治环境;第二,经济环境;第三,法律环境;

第四,科学技术环境;第五文化环境。

18、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第一,资源的提

供者;第二,服务的对象;第三,利益群体;第

四,政府组织。

19、简要分析行政组织环境的构成因素。

答: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政治环境;经济环

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舆论环境。(1)中

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体

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2)立法机构是政府

组织环境的又一重要构成因素。(3)作为政府

组织的组织环境,司法机构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

察权依法对政府机关、政府官员是否遵守宪法和

法律实行监督。(4)军事力量是国家政权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执

行国家对内对外职能的重要工具;(5)社会组

织也是政府的组织环境之一。

20、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答:艾德奇认为,每个组织的工作环境,可能在

以下六个方面发生变化。这六个方面分别是:(1)

环境的容纳力;(2)环境的同质性程度:(3)环境

的稳定性;(4)环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5)组织

领域的一致性程度;(6)环境的混乱程度。

21、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答:(1)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迅速;(2)

单向沟通的效果较差,而双向沟通比较准确,沟

通的效果较好;(3)单向沟通比较严肃、呆板;双

向沟通比较灵活、自由,有助于建立和巩固双方

的情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2、简述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

答:第一,静态-简单的环境;第二,静态-复杂

的环境;第三,动态-简单的环境;第四,动态-

复杂的环境。

23、简述薛恩的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答:美国心理学家薛恩在《组织心理学》中提出

组织变革的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可以从概念上

把它分为:(1)洞察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中产生

的变化。(2)向有关单位提供有关变革的确切资

料情报,并领悟其含义。(3)根据所获信息,改

变组织内部的生产或转换过程。(4)减少或控制

因变革而产生的副作用,稳定变革。(5)输出新

的、与原先所了解的环境变化更为一致的产品、

服务等。(6)经过反馈,更进一步观察外部环境

状态与内部环境的一致程度,评定变革的结果。

薛恩认为,组织变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与:不能

觉察到环境的变化,组织有关单位无法掌握确切

的情报,无法使组织系统作出必要的改变,无法

将变革固定下来,无法得知变革是否成功的反馈。

24、冲突经历的主要阶段有哪些?

答:(1)潜伏阶段;(2)认知阶段;(3)行为意向阶

段;(4)行为阶段;(5)产生结果阶段。

25、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答:一是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

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

二是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有明确的分工与

指责范围;三是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四是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五是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26、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

答: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有:(1)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2)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程序决策和非程序决策;(4)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27、简述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

答:常见的行政组织决策的主要类型有:(1)根据决策主体决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2)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3)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4)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28、简述冲突处理的模式。

答:(1)回避型;(2)争斗型;(3)克制型;(4)妥协型;(5)协作型。

29、简述冲突的积极功能。

答:(1)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影响是:寻找差距、奋发图强等;(2)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相互吸引、增强凝聚力等;(3)对工作动机的影响是:激起竞争、发挥创造力等;(4)对工作协调的影响是;加强协调、有利于开展工作等;(5)对组织效率的影响是;要求更为完善、决策更为周密等;(6)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影响:保持相对平衡、促进组织发展。

30、如何进行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

答:组织的环境分析包括环境扫盲、环境监视、环境预测、环境评价四个基本过程。环境扫描是对环境的整体作一般性的观察;环境监视是对组织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追踪;环境预测是对环境变化的方面、范围和所大、强度等做出一些可能

的预测;环境评价要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目前环境

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组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

响,从而预测环境变化如何影响组织的战略、目

标和政策,并解释其原因。

31、简述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答: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组织图;

(2)职位;(3)工作说明书;(4)法令规章;(5)

权力关系模式;(6)沟通网络;(7)工作流程。

32、简述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

答:优点:(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有

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

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沟

通;(3)组织目标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

人员的积极性。缺点:(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

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层级结构的存

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这种差别容

易加大相互间的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

33、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有哪些?

答:一是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

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

二是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有明确的分工与

指责范围;三是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

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四是分部化

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五是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34、简述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

机关。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表明了国务院的性质,

即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系列的行政管理

活动,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的最高

的国家机关。由此性质可见,国务院在全国行政

机关系统中居最高地位。它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的工作,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务院各部委的

工作。不过,国务院是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

产生的,必须对全国人大

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相对于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来说,国务院处于从属地位。

36、简述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

具体表现。

答;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其地位的具体

表现为:(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2)国务院统一

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

(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

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4)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

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行政

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37、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内容。

答:国务院的职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行政立法权;(二)行政提案权;(三)行

政领导与管理权;(四)行政监督权;(五)人事

行政权。

38、简述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

答: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

面:(1)行政执行权;(2)行政领导和管理权;

(3)地方行政立法权与制令权;(4)行政监督

权;(5)人事行政权;(6)行政保护权。

39、简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

答:第一,坚持以民族聚居原则为基础;第二,

参酌现实条件和历史情况;第三,以维护国家统

一,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

为目标;第四,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力。

40、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答:(一)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二)负责执行

本法和依照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

(三)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

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四)决定政府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五)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下列主要官员;(六)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七)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八)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就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九)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十)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动议;(十一)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的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属下的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十二)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十三)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41、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第二,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第三,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42、简述组织沟通的基本原则。

答:第一,明确性原则;第二,准确性原则;第三,需要原则;第四,计划原则;第五,反馈原则;第六,在战略上使用非正式沟通原则。43、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

答:第一,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第二,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系统化、持续化的过程;第三,行政组织学习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第四,行政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的改善;第五,行政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44、行政组织文化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

答:特点:(1)民族性;(2)无形性和潜在性;(3)稳定性和变革性;(4)软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统一;(5)观念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功能:第一,目标导向功能;第二,凝聚功能;第三,激励功能;第四,控制功能;第五,阻抑功能。

45、简析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答:第一,以“公仆精神”为代表的服务型行政

组织文化;第二,以“廉价政府”为代表的效率

型行政组织文化;第三,以“公民导向”为代表

的民主型行政组织文化;第四,以“依法行政”

为代表的法制型行政组织文化。

46、目标管理的步骤及优缺点是什么?

答:步骤:(1)建立每个行政组织所应达到的目

标;(2)制定被评估的行政组织达到目标的时间

框架;(3)将实际达到的目标与预先设定的目标

进行比较;(4)制定新的目标以及为达到新目标

而可能采取的新的战略。优点:(1)目标管理中

的绩效目标易于度量和修改;(2)考核的公开性

的比较好;(3)促进了行政组织内的人际交往。

缺点:(1)指导性的行为不够充分;(2)目标的

设定可能存在差异议。设定的目标基本上是短期

目标。

47、简述组织变革及其基本特征。

答:所谓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

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

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

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

织效能的过程或行为。特征:第一,组织变革是

有意识的变革;第二,组织变革是一个持续循环

与发展的过程;第三,组织变革是一个有计划的

变革过程;第四,组织变革是一个克服阻力的过

程。

48、简析组织的内部变革的动力与征兆。

答:动力:现实的组织结构与职工的期望值之间

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的扩大,将压抑组织成员

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组织必须变革。

征兆:(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于无法把

握良好的机会。(2)沟通不良;(3)组织机能效

率低下;(4)缺乏创造精神。

102、简述李皮特的“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答:“有计划的变革模式”是李皮特、瓦特森、

威斯特于1958年提出的一种组织变革模式。此

模式将组织变革模式分为七个阶段:(1)变革需

要的产生;(2)关系的确定;(3)问题诊断;(4)

目标和计划的建立;(5)行动;(6)变革的普及

与稳进;(7)终结关系。

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答:答题要点:第一,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

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第二,管理性质日趋复杂,

管理功能不断扩充;第三,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

第四,组织间的相互依赖和协调性加强;第五,

法律限制和程式化;第六,重视社会的目的;第

七,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势。2、试论行政组

织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答:答题要点:第一,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

条件的法律和制度;第二,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

公共服务;第三,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第四,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

第五,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3、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答:答题要点:第一,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

与运行规律;第二,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

第三,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第四,

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第五,

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4、评析古典组织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

答:答题要点:贡献:第一,组织结构的体系化;

第二,组织工作的计划化;第三,组织运行的规

范化;第四,组织管理的效率化。局限性:第一,

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

组织的动态方面;第二,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

机械的效率观念,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第三,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的作用;第四,在研究取向上,当组织是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以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5、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答:答题要点:(1)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2)组织是一个平衡系统;(3)组织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4)组织具有非正式的一面;(5)组织是一个影响力系统;组织是一个沟通系统;(7)组织是一个人格整合系统;(8)组织是一个人-机配合的系统。行为科

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对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和管理都是一场革命。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贡献还在于它引起管理哲学的变革。

6、评析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答:答题要点:第一,组织本质论。巴纳德认为:(1)组织是人的活动所形成的系统;(2)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第二,组织环境论。巴纳德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对组织施加的压力和限制,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的、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第三,组织配合论。巴纳德认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保证贡献和满足的平衡;第四,组织要素论。巴纳德认为:组织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第五,组织沟通论。沟通是组织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要素;第六,组织责任道德论。道德是个人的具有一般性与持久性的个性力量与倾向;第七,领导职能论。组织领导的职能在于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

7、试论系统权变、权变组织理论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答:答题要点:第一,组织是一个外在系统中的开放系统;第二,组织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大系统;第三,组织是一个反馈系统;第四,

组织的生态性;第六,组织管理的权变性。

8、试论行政组织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之间

的影响。

答:答题要点:(一)行政组织的一般环境。组

织的一般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的客观社会环境。第

一,政治环境;第二,经济环境;第三,法律环

境;第四,科学技术环境;第五,文化环境。(二)

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第一,资源的提供者;第

二服务的对象;第三、利益群体第四,政府组织。

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清

楚,一般环境的力量有时可能成为影响组织的具

体环境。除此之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国际

环境都对公共组织环境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9、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答:组织结构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

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

织自身特点的、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

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组织结构设计具有的

特点是:(1)组织结构设计是组织管理者一种有

意识、有目的的管理活动,是组织管理者的职能

之一。(2)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是组织内部因素

和外部的环境。(3)组织结构设计是对组织结构

的规划和选择。(4)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

建立适合组织存在的特定条件的结构,使组织结

构的设置更加合理、运转更加灵活,从而提高组

织的效益。

10、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

答:答题要点:(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2)

分层管理,分权治事;(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

(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经济效能,讲

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及平

衡,协调发展。

11、试述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答: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

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

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

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

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

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一)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2)国务院

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3)国务院对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二)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

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2)国务院统一领导各

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国务院

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

令、指示和规章。(3)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

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

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

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

工作的统一和畅通。(4)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

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

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

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

机关、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负责统一领导地方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它保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

一和政令的畅通。

12、谈谈你对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

答:需要层次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需要理解为

一个复杂的、等级式的系统,故称为需要层次理

论,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

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五个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特别注意:首先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人的各需要层次不是并列的,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存在着的动态关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类行为规律及其激励研究方面是有着重要贡献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揭示了需要在人类行为中的根本性作用和层次结构。第二,探讨了各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需要层次论另一个高明之处是深入探讨了不同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第三,简单实用。

在管理学界,对需要层次论的争论非常多,这些大都以批评为主,对需要层次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关于五个层次的划分。其次,关于各需要层次间的关系。

需要层次论对我们的启示是:首先要善于运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激励措施只有“投其所需”才有激励作用。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特别是非物质的激励措施。

13、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管理手段。

答:影响群体行为的因素除群体类型外,还有群体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上群体的内部关系、作用性质等等都会有显著的区别。一般可以将群体发展依次分为形成、磨合、成长和成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群体的工作中心不同,管理方法也不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两点:首先,上述群体发展阶段是简化、典型化的,在群体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上述阶段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所以很难明确界定某一群体当前究竟处于那一阶段;其次,在实际群体发展过程中,一个群体的发展阶段并不总是严格依上述等次递进的。它有可能滞留在某一阶段上不继续发展,它也有可能从后一发展阶段退回到以前的发展阶段。

14、试分析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

答: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指人作为一个政治

角色对这种特别对自己所承担的这种义务和所

享受的这种权利的理解、把握、翻译和见诸行动

等情况的总和,是人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中培

养出来或必须具备的个体特质,是高度政治化的

结果。

(2)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指一度群体或组织

乃至整个生活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

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

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

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养。主要包

括:事业心和使命感、进取心、胸怀宽阔、公正

等。

(3)能力素养。能力是指人在其心理生理要素

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培养、教育和努力,在实

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才

能、本领和技能。主要包括:真正能力、科学决

策能力、选才用人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

力和学习能力等。

(4)知识素养。知识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概念,

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与经验的总

和。具体包括:宽广的知识面、熟悉的现代管理

意识、一般的科学知识、本职专业知识和丰富的

社会实践知识。

(5)心理素养。领导者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

养,它主要包括: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广

泛的兴趣和开朗的性格。

15、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

答:领导素养的提高,特别依赖于领导实践,又

不完全取决于领导实践,也就是说要结合领导实

践才能达到提高领导素养的目标。这个过程,既

要靠领导者自觉努力,也要靠领导组织和相关机

构共同努力,是领导者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交互

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说,提高领导者素养的基本

途径有三条:(1)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

养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

导素养都要依靠教育。(2)实践锻炼。领导者亲

自参加社会实践,是素养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

节。(3)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

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

16、论述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答: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1)“弹钢琴”艺术。

首先,“弹钢琴”艺术要求领导者善于处理好中

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既要抓住主要矛盾,

全力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

防治工作中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其次,“弹钢琴”

艺术要求领导者注意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

机联系,善于做好协调平衡工作,使各要素之间

形成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良好格局。(2)善

于用人艺术。“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之一,要履行好这一职责,就必须掌握知人善任

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有:①扬长避短原则。②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

则。③诚信不疑原则。④明责授权原则。⑤用养

并重原则。

(3)运用时间艺术。首先,领导者要科学地安

排好时间。其次,要善于节约时间。

17、试论组织沟通的障碍及克服。

答:答题要点:

一、组织沟通的主观心理性障碍

第一,从主观心理因素看,个体的性格、气质、

情绪等都会成为沟通的障碍;第二,从知识和经

验方面看,由于沟通双方在经验、知识水平上差

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第三,记忆能力不

佳所造成的障碍;第四,需要和态度不同造成的

障碍;第五,知觉选择性。

二、组织沟通的客观性障碍

第一,空间距离所引起的障碍;第二,组织机构引起的障碍;第三,信息过量引起的障碍。三、由信息传递的媒介形式引起的障碍

第一,语言障碍;第二,选择沟通方式不当引起的障碍;总之,影响组织沟通的因素很多,作为管理者来讲,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便是消除这些障碍的因素,促使沟通有效进行。

18、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服务质量,应该构建怎样的组织文化来适应当今转型的中国社会?

答:一、行政组织文化构建的原则。行政组织文化虽然会由于民族、地区、部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从事着类似的实践活动,遵守着共同的客观规律,因而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共同的原则;二,构建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途径。(一)加强行政组织成员的道德建设,强化责任意识。(二)培养具有核心文化素质的领导,发挥领导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有压力感的组织文化氛围。(1)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标准。(2)完善约束机制。(四)开展团队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五)创造文明的办公环境。三、行政组织文化创建的主要方法。有示范法、激励法、感染法、自我教育法和灌输法。

19、在全球背景下,我国的行政组织文化如何在民族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冲突中作出选择?

答:

一、我国当代行政组织文化的现状。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理想上有一定的主导趋向,在道路的选择上也渐趋明朗,但现实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行政组织文化的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二、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走向。随着改革开放的

继续推进和行政组织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

范化,我国的行政组织文化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

变化。(1)由封闭型行政组织文化向开放型行政

组织文化转变。(2)由人治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法

治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3)由集权型行政组织

文化向参与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4)由全能型

行政组织文化向分化型行政组织文化转变。(5)

由管制型行政组织文化向服务型行政组织文化

转变。

三、我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我国是人民

民主专政国家,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一样,是人

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因而行政组织文化最核心的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类型和层级的

行政组织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根

本的价值观。

20、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

答:一、绩效评估对绩效管理具有基础性作用。

首先,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起着承

前启后的作用。同时,绩效评估凸显绩效管理的

价值取向。二,绩效评估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

重要机制。(1)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提供了控制

机制。(2)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监督

机制。(3)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激励

机制。

21、结合实际,试述我国行政组织绩效的有关情

况及如何改进。

答:(一)行政组织绩效障碍。绩效管理是现代

行政组织管理的重要议题,建立高绩效的行政组

织是当前各国行政组织改革和创新的目标模式

之一。但是,由于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行政组

织绩效管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行政组织

绩效的改进还存在诸多的障碍,主要有目标性质

的障碍、行政文化的障碍、行政制度供给不足的

障碍。(二)行政组织绩效的改进策略。(1)加

强绩效管理立法工作。(2)明确行政组织绩效管

理的定位和价值取向。(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

绩效评估体制。(4)引入公民参与机制。(5)积

极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行政组织绩效。

22、试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答: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

普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行政组织管理面

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一、知识经济已经成

为我们这个时代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在经济合

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国中,知识经济在国内生产

总值中已占50%以上;二、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

展与普及,直接影响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

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方式。构建在信息科技之

上的新型社会形态也正在浮现;三、民主政治和

民主观念的发展深入民心,对现存的行政组织结

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四、全球化是影

响我们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全球

化意味着社会、政治、经济活动跨越了边界。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行政管理学》考试完整版打印版汇总

2017电大《行政管理学》考试完整版考点汇总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钢鉴易知录》上。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3.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4.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5.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8.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 10.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13.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4.1876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B)上。 A.《纲鉴易知录》B.《尚书》C.《礼记》D.《左传》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B.亚里士多德C.史坦因D.马克 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C)。 A.政治性B.公共性C.民主性D.法制性 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A.民主性B.高效性C.公平性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A.斯图亚特B.斯密C.欧文D.普耳 6.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A.泰勒B.韦伯C.威尔逊D.古德诺 7.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D),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之研究》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 8.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宗教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B),因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A.官僚制理论B.管理五项职能 C.14条管理原则D.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9.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10.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 A.《行政学》B.《政治与行政》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导论》 11.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C),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孙中山B.康有力C.张金鉴D.梁启超 12.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行政学原理》C.《论译书》D.《行政学》13.提出立法、司法、行政、考试和监察五权分立思想的是 (D),他建立了五院分立制度。 A.张金鉴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 三、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 国家可以分为(BCD)三种权力。 A.立法B.监察C.行政D.考试E.司法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 (BCDE)。 A.西蒙B.怀特C.汤姆森D.孟德斯鸠E.斯密 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BC)。 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人际关系时期D.动态行政学时期E.X理论时 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AB),他们提 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A.韦伯B.法约尔C.威尔D.古德诺E.泰勒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BCE)完成的。 A.怀特B.魏劳毕C.泰勒D.韦伯E.费富纳 6.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BCDE)。 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B.公共行政 学是应用性的学科 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D.公共行政 学研究的广泛性 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填空题 1.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 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 总和,称为公共行政环境。 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 间的差异性上。 3.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 学教授高斯。 4.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 行研究。 5.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 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 先河。 6.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 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7.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规范、工作准则、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源泉。 8.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 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A)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 的差异上。 A.约束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特殊性 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 行研究。 A.高斯B.里格斯C.德鲁克D.古立克 3.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 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B)。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4.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 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 会 5.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 共行政模式是(D)。 A.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B.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 6.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 A.信息社会B.原始社会C.工业社会D.农业 社会 7.按照里格斯的划分,棱柱型是(D)。 A.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B.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 式 C.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D.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过渡期间的公共行政模式 8.高斯发表于1936年,提出了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环境 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予以研究的行政学论著是(C)。 A.《比较公共行政模式》B.《政府生态学》 C.《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D.《公共行政生态学》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BCE)。 A.特殊性B.复杂性 C.不稳定性D.公共性E.约束性 2.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BC)。 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B.分散型公共行政模式 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E.集中型公共行政模式 3.构成一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ABE)。 A.政治制度B.政党制度 C.阶级状况D.法律制度E.政治文化 4.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5.组织文化包括(ABDE)。 A.组织观念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D.价值观E.道德感情 第三章政府职能 一、填空题 1.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2.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同时也 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3.政府为公众服务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4.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 职能两种。 5.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称为政府职能。 6.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 能和民主职能。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 制 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C)上。 A.公平性B.平等性C.非赢利性D.普遍性 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 40个部门减为(D)。 A.30 B.31 C.28 D.29 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 角色的时期是(A)。 A.自由资本主义B.前资本主义C.当代资本主义 D.垄断资本主义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 A.前资本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AE)。 A.政治统治职能B.组织职能C.协调职能D.计 划职能E.社会管理职能 2.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 可以分为(ABCE)。 A.政治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D.协调职能 E.经济职能 3.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ABCDE)。

党章党规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党的纪律是一个政党内拥有制定党内法规权力的机关根据党的章程制定和颁布的,运用党纪处分的手段保障其实施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党章党规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1. 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主要内容是? 答:规定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 2. 党章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答:形式的变化、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 3. 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第一,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第二,党章是党内的行为规范。 第三,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 4. 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答:一是调整党内关系。 二是指导党的工作。 三是严格党的纪律。 四是保证党在政治和组织上的纯洁性的重要武器。 5. 为什么说党章是党的建设根本问题的总体现? 答:它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 依据,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首要的根本问题。 6. 为什么说党章是制定其他党规党法的总依据? 答:首先,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其次,党章是总法规。

最后,具体党规党法的修改、完善必然始于党章。 7. 为什么要修改党章? 答:党章的基本内容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惊醒必要修改。 所谓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三是党的建设工程不断有新的创造和新的经验。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间,党章经历了多少次修改? 答:我们的第一步党章是党的二大制定的。 16次修改党章。 9. 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的必要性? 答:一是有利于更好学习贯彻党章。 二是有利于更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 三是有利于更好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及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四是有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0. 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主要特定是什么? 答:这次修改党章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 11. 党内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答: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12. 党内民主的基本实现途径是: 答: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__ D.正式组织________。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____ A.非正式组织________。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C.强制性组织_______。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B.互利性组织____。 5.行政组织是追求____ A.公共利益的组织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 A.静态的组织观B.动态的组织观C.生态的组织观D.精神的组织观 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BD )。B.正式组织C.非营利组织D.非正式组织 3.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强制性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集权性组织 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 ABCD )。 A.互利组织B.服务组织C.企业组织D.公益组织 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BCD )。 A.“调节”功能B.“聚合”功能C.“转换”功能D.“释放”功能

电大行政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行政管理学(A)—名词解释B B B B 办公自动化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 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C C C C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等级降低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D D D D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F F F F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个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要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G G G G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 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是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组织纯净评估指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纯净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公共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和各种要素的总和。 公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中国)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地提出解除与其所服务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 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 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构成。 国家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短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的行为。 J J J J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做出的决策。 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进行的决策。 具体环境具体行政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面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和总和。 K K K K 考任制是指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1.如何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的阐述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一总目标 3.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为什么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5.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6.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 7.眼下,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请你谈谈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对于这一思想的认识。 11.如何理解十八大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理解 13.为什么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4.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 15.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6.为什么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17.中国共产党建立90多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 1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实践要求是什么 19.如何正确看待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公平正义 20.结合当前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谈如何做好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这对我们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1.当代青年如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 22.为什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3.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的 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019年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课程:形考任务二答案

2019年电大《行政管理》专业 《管理学基础》课程 形考名称:形考任务二 对应章节:第5~8章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题 权重:25%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目1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 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选择一项: a. 纲领性 b. 全局性 c. 客观性 d. 长远性

题目2 战略只是规定了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措施,为了使其得以顺利执行,必须(),以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 选择一项: a. 编制具体的行动计划 b. 进行方案分解 c. 进行结构调整 d. 进行目标分解 题目3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选择一项: a. 密集型发展战略 b. 多元化发展战略 c. 一体化发展战略 d. 稳定型发展战略 题目4 海尔公司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是()的发展战略。 选择一项: a. 复合多元化

b. 关联多元化 c. 无关联多元化 d. 一元化 题目5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选择一项: a. 程序化决策 b. 确定型决策 c. 风险型决策 d. 日常管理决策 题目6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选择一项: a. 头脑风暴法 b. 哥顿法 c. 决策树法 d. 莱普勒斯法 题目7

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万元。 选择一项: a. 11000 b. 110 c. 1010 d. 1100 题目8 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BCDE)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 A.改善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 B.提高组织的业务能力 C.提高组织内员工的满意度 D.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E.提高组织内员工的积极性 2.(ABDE)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法律环境 D.工作环境 E.国际环境 3.(ABCE)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A.时间性 B.主观能动性 C.消费性 D.客观规律性 E.创造性 4.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BCE)。 A.管理的系统化 B.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C.管理的规范化 D.管理思想的哲学化 E.管理的标准化 5.(AC)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 A.综合性 B.规律性 C.实用性 D.能动性 E.精确性 6.(AC)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A.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B.促进企业社会化 C.能使企业赢得人才制高点 D.促进社会科学化 E.能使员工随心所欲地工作 7.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ABDE)。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管理人 D.复杂人 E.自我实现人 8.经济人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又称(AD)。 A.唯利人 B.管理人 C.社会人 D.实利人 E.复杂人 9.(ABCDE)属于人本管理机制。 A.动力机制 B.压力机制 C.约束机制 D.保障机制 E.选择机制 10.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 A.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 B.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C.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具有收益性 E.人力资本具有个体差异性

电大【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练习答案

电大【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练习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 C )。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A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A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公共行政环境的( D )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特殊性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C )。 A.前资本主义B.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当代资本主义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 C )。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 A )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 B )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 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 A )的行政区。 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BCDE )。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 BCDE )等几种形式。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016年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小抄

2016年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小抄 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亨利?法约尔。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4、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5、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 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8、一般来说,管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9、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民主职能。 10、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同时,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公共行政环境。 1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1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 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 级。

15、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17、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地区回避和任职回避。 18、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19、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政务院为国务院。 20、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机关行政。 21、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的内容是年龄条件、工龄和缴纳退休保险金的年限以及身体与精神状况。 2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23、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24、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 25、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26、行动政控制的起点。 27、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拟定决策方案。 28、行政领导者分为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 29、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30、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1、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规定了国家公务员调配的四种基本形式是调任、 挂职锻炼、轮换和转任。

最新电大专科《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行政组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 )理论。 A.行政生态 B.一般系统 C.社会人 D.动态平衡组织 2.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 )。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组织环境 3.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垂直关系 D.平衡关系 4.省级政府每届任期( )。 A.5年 B.3年 C.4年 D.6年 5.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 )的综合作用。 A.期望概率 B.公平 C.个性倾向 D.努力程度 6.行政组织决策是以( )为后盾。 A.权力 B.组织 C.行政权力 D.权利 7.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 )。 A.争斗型 B.协作型 C.妥协型 D.克制型 8.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 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 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 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 为( )。 A.非正式沟通 B.双向沟通 C.单向沟通 D.正式沟通 9.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 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 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 )。 A.行政主体文化 B.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C.行政统治型文化 D.权力导向型文化 10.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 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 ( )问题。 A.结果 B.投入 C.手段 D.质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 上答案 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古典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有( )。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1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 关,它( )。 A.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 B.由中共中央产生 C.行使最高国家权力 D.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13.组织管理心理主要由( ) 组成。 A.需要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个体心理 14.戴维斯在《管理沟通与小道消 息》一文中指出,口头传播方式的非正 式信息交流渠道 或形式主要有( )。 A.单线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集约式 15.我国行政组织文化正在向 ( )方向迈进。 A.法治型文化 B.开放型文化 C.参与型文化 D.服务型文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6.组织结构设计 17.行政组织决策程序 18.冲突 19.组织沟通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 方面? 21.简述行政组织学习的功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2.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 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3.试论组织变革的途径和策略。 试卷代号:2542

党校结业考试复习参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四、简答 1.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 入党主要履行的手续是什么? (1)自愿提交入党申请书。 (2)党支部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在广泛地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具备党员条件的,必须填写志愿书。 (3)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4)接收新党员必须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并作出决定。 (5)上级党组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进一步考察。召开党委会集体讨论审批。 (6)发展对象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入党宣誓。 (7)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在预备期满的前一个月,要向党支部提交“申请转正书”,上级党委审批合格后方可转为正式党员。 (第一,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第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考察。 第三,发展对象的确定与培养。 第四,入党志愿书的填写与支部大会讨论。 第五,上级党组织的审批与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第六,预备党员的考察与转正。)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5.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是什么? (1) 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 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 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 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 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 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

2019电大行政组织学作业答案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我国进行的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第一次:1982年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第二次:1988年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三次:1993年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四次:1998年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党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及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名。 第五次:2003年 2003年的第五次改革——设立国资委、银监会,组建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总局,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 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由28个部门组成。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7项主要任务是: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4、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5、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6、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7、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第六次:2008年 2008年进行了第六次改革---新时期以来的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务院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具体内容包括: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国务院这轮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体现了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

电大行政管理学习计划

电大行政管理学习计划 相信制定了这个电大行政管理的学习计划,对我今年的学习有帮助,可以有计划、有条理的去学习,争取在今年将所学的学科全部通过。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加入WTO的今天,现代人所面临的不再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而是高新领域的激烈竞争。知识和技能更为广大人民所专注。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终身学习将伴随自己的一生。现代远程教育给了每个人同等的机会深造学习,也给那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想要踏进高等学府学习而却没有条件的人提供了方便。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忠心的感谢电大,感谢远程给了我受益的机会,给了我求知、求实的机会2020年秋季,我选择了参加电大学习行政管理专业,作为一名在职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既是工作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自己的平时工作时间也相对较长,身边的学习环境也不是十分理想的实际情况下,自己准备花3至4年的时间完成大专的学习。根据学习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为能更好、更快、合理、紧张的完成学习,特定此学习计划,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与工作,此计划经个人认真仔细考虑后提出的,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己将严格的按照学习计划的内容与要求去执行,

以达提高个人成绩的目地。 计划相关内容如下: 1、积极参加学习,在计划时间内争取通过所有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及自选课的学习及考核。 2、根据个人爱好,根据学分选择个人有兴趣的自选课,以达到更快提高个人学分,掌握学习知识的目地。 3、提前对一些个人认为较有难度的课程下手学习。 4、做好相关作业,并且要做到按时完成,不能拖拉堆积课后作业。做作业要给自己规定时间,像考试一样"进入状态",同样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遇到难题要认真思考,但一时做不出要学会"放弃"。提倡"做后满分",就是对做错的题目要认真订正,打算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记下错误原因,过段时间再回顾一下,争取不犯同样错误。 5、认真对待每次上课,尽可能每次开课都到。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相关笔记。如发生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情况,主动向同学借录笔记,主动向老师、同学询问相关问题及老师提出要求,此类事件要在发生后三天内完成。 6、针对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争取一次过关学习仅靠面授是不够的,由于课时[安排紧张,面授课主要功能是是"点拨"与"解惑"必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知识,进行整理、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于提高听课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