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程标准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金属钠、铝、铁的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的氧化反应

难点:氧化钠与氧化钠稳定性的比较

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4.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5.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2

7.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8.钠离子的性质是()

A、有强还原性

B、有弱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9.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1、银白柔软4Na+O2=2Na2O2Na+O2=Na2O2淡黄

2、B

3、C

4、C

5、C

6、AD

7、C

8、BD

9、B10、D

尖端技术中的金属钠

钠是碱金属元素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金属钠还在尖端技术、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知道,要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发射航天飞机、导弹都要用到火箭,如何确定发射后的火箭在空中的位置呢?这就需要钠蒸气来帮忙了。火箭发射后,在大气层真空释放出钠蒸气可产生明亮的橙黄色云雾,科学家据此就可确定火箭在空中的位置,还可以计算出火箭周围气体的密度。

当前,人们已能利用原子能进行发电,其好处颇多。原子能发电需要的一个重要装置即是原子反应堆。在原子的裂变过程中,由于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会使反应堆内的温度升得很高,因此就需要把热量导出,使反应堆冷却。充当导热剂(冷却剂)的就是钠与钾的合金(含20%~50%的钠)。这种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具有比固态金属更为优良的导热性能,是原子反应堆理想的导热剂。

日常生活中,钠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作单色光源的钠光灯(高压钠灯)。这种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度高,广泛地用于制作指示灯、路灯等。另外,钠还可作为合成橡胶的催化剂、石油的脱硫剂等。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

2.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了解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3.掌握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巩固练习

1、在进行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根据钠的性质解释说明。

(1)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

(2)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滤纸擦净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钠块必须用_______夹取,而不能用手拿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钠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容器的上方弥漫着“白色物”,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溶,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有氢气生成,根据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C内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或______。干燥管的________(m或n)端与g导管相连接。

(3)在D处画出用简单方法用试管来收集氢气的装置图(所需其他仪器自己选择)。

(4)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Na的熔点低

B、Na的硬度小

C、Na的密度小

D、有强还原性

4、将一小块Na投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现象是()

A、置换出金属铜

B、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

C、生成蓝色沉淀

D、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

5、将质量为mg的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干燥,铁片的质量变为ng,则被氧化的铁的质量是

A、8(n–m)g

B、8(m-n)g

C、7(m-n)g

D、7(n-m)g

6、将2.3g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反应结束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表示正确的是()

A.2.3/100×100%

B.4/(100+2.3-0.1)×100%

C.4/(100+2.3)×100%

D.4/(4+100-1.8)×100%

7、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夹

b.镊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滤纸

f.研钵

g.烧杯

h.坩埚

i.石棉网

j.玻璃片

k.药题

l.燃烧匙

A. abdi

B. ecfk

C. fghl

D. bcegj

8、往烧杯内注入煤油和水各100mL,静置后将一小块钠投入烧杯内。(已知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且水和煤油互不相溶)发生的现象是

A、钠沉到液柱1/2处,钠块下部有许多气泡放出,附有气泡的钠块徐徐上升到液体表面,一会儿又沉到液柱1/2处,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消失

B、钠块一直沉到烧杯底部,并停留在杯底,放出气泡,最后消失

C、钠块浮在液柱表面上,很快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浮动,最后消失

D、钠块沉到液柱1/2处,很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液柱1/2处沿水平方向迅速游来游去,最后消失

9、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g·cm-3,试根据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和与水反应的现象,推测金属钠的密度是()

A、大于1.0g·cm-3

B、小于0.8g·cm-3

C、介于(0.8-1.0)g·cm-3之间

D、无法推测

10、室温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22g,将多少g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可获得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1、将2.3g金属钠放入多少克水中,反应完全后,溶液中Na+与H2O分子的个数比为1:50,最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多少?

12、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质量为1.08g,投入到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02gH2。

求: (1)未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

(2)被氧化的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1、(1)银白变暗这是因为钠与氧气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所致

(2)用滤纸吸干钠块表面煤油,防止钠与水反应放热,引起煤油燃烧

(3)镊子手指表面有水份,能跟钠块反应生成强碱NaOH腐蚀皮肤

(4)钠的密度比水小,与水反应,放热,使钠熔化形成银白色小球

(5)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推动钠球在水面上运动钠与水反应放热使与钠球接触的水蒸发,在容器上方凝聚而形成白雾。

(6)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使酚酞变红

2、(1)3Fe+4H2O(g)=Fe3O4+4H2↑

(2)CaCl2碱石灰n

(3)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口伸入试管底部

(4)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松开,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说明收集的是H2

3、B

4、D

5、D

6、B

7、D

8、A

9、C10、11.5g 11、90g12、0.46g 0.46g

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

钠是人体必需的十一种常见元素(氧、碳、氢、磷、氮、硫、氯、钾、钙、钠、镁)之一。有趣的是,人血液中溶解的最多的金属元素钠、钾、钙与海水中的相对含量几乎是相同的,而十一种常见元素基本上也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可见,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体内也保留着这个星球的“痕迹”。人体中80%的钠分布细胞外液中,其余的主要在骨骼中,钾主要分布在细胞液中,以及贮藏在肌肉和红细胞中。钠和钾在保持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电荷和化学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体所需的钠主要来自食盐。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对食盐的功效做了精辟的论述,说它有解毒凉血、润燥、定疼止痒等效果。但钠和钾摄入过多也不行。摄入过多食盐,会引起肾功能不良和高血压等疾病。有人估计,如果每天食盐摄入量多于20g,高血压发病率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食盐量偏高和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这一事实,我国医学界人士建议:南方每人每日的食盐量不要超过7g,北方人每人每日的食盐量不要超过10g。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般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在5g以下。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难点: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 Na

B. Fe

C. Al

D. Cu

2、在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

A.水

B.铝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钠和水

3、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气体的为()

A.O2和H2的混合气体

B.0.05molH2

C.大于0.05molH2

D.小于0.05molH2气体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l+2Na++2OH-+2H2O=2NaAlO2+3H2↑

B、Al+OH-+H2O=AlO2-+3H2↑

C、2Al+2OH-+2H2O=2AlO2-+3H2↑

D、Al+2OH-+H2O=AlO2-+2H2↑

5、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铝性质不活泼

C、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D、铝耐酸耐碱

6、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Al、Mg、Na

B、Mg、Al、Na

C、Na、Mg、Al

D、Na、Al、Mg

7、相同质量的两块铝,分别和足量的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B、3:2

C、2:1

D、1:1

8、请你设计至少两种方法除去细小的铁粉中混有的细小的铝粉(作简要说明)

9、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烧杯,烧杯分别盛放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达到平衡。将12g 镁和12g铝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反应完毕后,哪一端还要放入多少克同种金属,反应完毕后天平才能平衡?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1、BD2、B3、C4、C5、C6、A7、D8、①磁铁②加NaOH溶液过滤9、0.4g

铝的发现及工业制造

铝是典型的两性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丰富,仅次于硅和氧,在所有的金属元素中铝的含量数第一,占金属元素总量的1/3。由于它性质活泼,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铝存在,必须从矿物中制取。铝的发现和大量工业制造,距今只有100多年的时间,所以铝被称为“年轻的金属”。

1825年丹麦化学家用氯气通过烧红的木炭和铝土的混合物,经过处理得到具有光泽与锡相似的金属,此实验结果发表在不著名的丹麦刊物上而未被科学界注意,所以一般化学史常把德国的武勒(wohler)称为最先分离出铝的化学家。1827年武勒在实验室得到灰色的金属粉末,最后将铝粉熔化成块状的金属铝。1854年,法国科学家用昂贵的金属钾及钠作还原剂,使铝成为工业产品,生产的铝的价格比黄金还贵几倍。当世界上有了电(1870年)之后,人们开始探索用电还原法制取金属铝,但电解温度很高(2000℃以上),反应难以进行。1886年美国和法国的两位青年化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冰晶石(Na3AlF6)可做助熔剂,使电解温度降至1000℃左右,解决了电解法制铝的难题,使铝的价格一落千丈,成为用途很广的金属。

铝有许多优良性质,其中最突出的性质是“轻”,密度小(2.7g/cm3)。纯铝较软但制成合金后,强度与优质钢相同,重量却只有钢的1/3。高强度铝合金的成分及其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Al:93.4%、Cu:4.5%、Mg:1.5%、Mn:0.6%,是制造飞机、火箭、宇宙飞航的主要材料,也用来制造轮船、火车、汽车、化工设备等。铝还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反光性,因而被广泛应用,如铝合金门窗、柜台、卷帘支架和许多日用品。铝已经越来越多地代替铁和木材,成为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

2.尝试用分类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Fe(OH)2、Fe(OH)3的性质及转化

难点:Al2O3的两性

教学过程:

巩固训练:

1.用足量的CO还原32.0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

A.FeO B.Fe2O3C.CuO D.Cu2O

2.将氢气通过10g氧化铜粉末加热片刻,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 .4g,那么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有1.6g水生成B.有8.4g铜生成

C.有80%的氧化铜被还原D.实验时所消耗的氢气不足0.2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4.为了使Fe(OH)2氧化成Fe(OH)3而又不引入杂质,应向悬浊液中加入( )

A.氯水B.HNO3C.H2O2D.Na2O2

5.根据你的了解,某种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如果要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还是两性氧化物,方法是。

6.在制砖瓦时,用粘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转化成而制得红色砖瓦。若烘烧后期从窑顶向下慢慢浇水,窑内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它们把该红色物质还原成黑色的化合物是,同时还有未烧的碳的颗粒,而制得了青色砖瓦。

(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的氧化铜的质量为(用m表示)。

备课参考:

(一)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若该氧化物只能溶于盐酸,则属于碱性氧化物;若该氧化物只能溶于NaOH溶液,则属于酸性氧化物;若该氧化物既能溶于(反应)盐酸又能溶于(反应)NaOH溶液,则属于两性氧化物。

6.Fe2O3;CO、H2;FeO 、Fe3O4

7.Fe + 2H + = Fe 2+ + H 2↑ Fe +Cu 2+ = Fe 2+ +Cu 0.625m

(二)视野拓展

Fe(OH)2的还原性很强,极不稳定。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 4Fe(OH)2 + O 2 + 2H 2O ==4Fe(OH)3

反应过程中迅速经历的颜色变化:白色

灰绿色 红褐色。 其中的灰绿色是一种中间过渡色。

既然Fe(OH)2是如此容易被氧化,那么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如何才能得到可保存较长一些时间的Fe(OH)2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就能达到目的。

(1) 使用新配制的FeSO 4溶液和NaOH 溶液。 (2) 把配制溶液用的蒸馏水事先加热煮沸一下。

(3) 加入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的尖端插入FeSO 4溶液液面以下。

(4) 如果在试管中FeSO 4溶液液面上预先注入一层植物油,则生成的Fe (OH )2保存的时间会更

长一些。

Fe(OH)3受热分解会生成红棕色的Fe 2O 3粉末 2Fe(OH)3 === Fe 2O 3 +3H 2O

但Fe(OH)2受热分解的情况可没有这么简单,有以下两种情况: (1)干态Fe(OH)2 △ FeO △ O2 Fe 3O 4

(2)湿态Fe(OH)2 △ H2O O2 Fe(OH)3 △ Fe 2O 3 (三) 参考资料

1.《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 2.《1+1轻巧夺冠》同步讲解(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 3.《细解新教材 》高中化学(必修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Al(OH)3的两性,认识Na 2CO 3、NaHCO 3的性质及转化。 2. 充分体会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图画、阅读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Al(OH)3的两性;

2.Na 2CO 3、NaHCO 3的性质及转化

难点:Al(OH)3的两性

巩固训练:

1.不能只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杂质的是()

A.Mg(Al2O3)B.MgCl2(AlCl3)C.Fe(Al)D.Fe2O3(Al2O3)

2.实验室制备Al(OH)3最好用()

A.Al2O3和稀盐酸B.Al2O3和水C.Al2(SO4)3和KOH D.AlCl3和氨水

3.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

4.在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3 mol/L。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加入4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

A.40mL B.72mL C.80mL D.128mL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N a2CO3比NaHCO3稳定

C.N 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 Cl2溶液

C.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7.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NaHCO3产生的CO2气体体积大B.同一温度下,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剧烈

C.与同种酸反应生成等量的CO2时,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

D.将石灰水加入到NaHCO3溶液中将会产生沉淀

8.在100mL b mol/LAlCl3溶液中加入100mL a mol/LNaOH溶液。

(1)当a≤3b时,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为mol;

(2)当a、b满足条件时,无沉淀生成;

(3)当a、b满足条件时,a增大,沉淀量减少,此时生成沉淀g。

备课参考:

(一)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D 6.D 7.C

8.(1)0.1a/3 (2)a≥3b (3)3b<a<4b (0.4b – 0.1a)×78

(二)视野拓展

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可以溶入强酸,也可以溶入强碱溶液,因此Al(OH)3也写成H3 AlO3(铝酸)的形式。但太弱的酸(如H2CO3)或太弱的碱(如NH3·H2O)与Al(OH)3是不发生反应的。

Al(OH)3具有两性的原因是Al(OH)3在水中存在两种电离趋势:

Al 3+ + 3OH- == Al(OH)3 == H++ AlO2-+ H2O

我们常遇到的两性氢氧化物除Al(OH)3外还有Zn(OH)2。

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因为它可以与胃中的盐酸发生反应。但人体摄入的Al 3+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

(三)参考资料

1.《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

2.《1+1轻巧夺冠》同步讲解(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

3.《细解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价铁的氧化性及Fe2+、Fe3+的检验、转化,认识焰色反应及应用。

2.学会通过实验、图片、资料学习化学的方法。

3.通过铝盐、铁盐的净水作用、焰色反应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三价铁的氧化性

2.Fe2+、Fe3+的转化

3.Fe2+、Fe3+的检验

难点:Fe2+、Fe3+的转化

巩固训练:

1.把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铁片质量减少且没有气体产生,此溶液是()

A.FeSO4B.H2SO4C.Fe2(SO4)3D.AgNO3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B.FeCl2溶液C.FeCl3溶液D.Fe(NO3)3溶液

3.证明溶液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②加少许氯水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②

4.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

A.浓H2SO4 B.FeCl3溶液C.CuSO4溶液D.FeSO4溶液

5.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6.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和CuSO4杂质,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NaOH B.氯水C.铜粉D.铁粉

7.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Na+,也可含K+

C.既含Na+又含有K+D.可能含Na+或K+中一种

8.为了证明长期放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可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

溶液,如果溶液显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离子,硫酸亚铁已变质。防止硫酸亚铁溶液变质的方法是。

据此判断:

(1)固体B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2)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10.在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若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原混合溶液中Fe3+和Cu2+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11.在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5g中,加入稀硫酸150mL,标准状况下放出1.68L H2,同时铁和氧化铁均无剩余;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未见颜色变化。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Fe2+完全转化成Fe(OH)2,共耗去了3 mol/L的NaOH溶液200 mL。求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备课参考:

(一)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C 6.D 7.B

8.KSCN ;血红;Fe3+;加入适量铁粉

9.(1) Al2O3(2)K2SO4、(NH4)2SO4(3) Al3+ +CO2 +2H2O = Al(OH)3↓ + CO32-

10.2︰7 11.2mol/L

(二)视野拓展

溶液中的Fe3+遇到SCN-会发生反应而得到血红色溶液:

Fe3+ +3SCN- == Fe(SCN)3(血红色物质)

因此我们常用KSCN、NaSCN、NH4SCN等物质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反应很灵敏,即使很微量的Fe3+也能检验出来。Fe2+在溶液中虽然也能与SCN-发生反应,但没有什么明显现象。当在一种溶液中加入含SCN-的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较强的氧化剂有血红色出现时,则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

铝盐和铁盐可以净水,因为当可溶性铁盐或铝盐溶入水时,其电离出的Fe3+和Al3+可以水解生成胶状的

Fe(OH)3和Al(OH)3,二者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经聚沉可使水质澄清。这是一个兼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过程,但此过程中没有进行对有害细菌的杀灭。

(三)参考资料

1.《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

2.《1+1轻巧夺冠》同步讲解(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Ⅰ

3.《细解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本专题的教学分为3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复习通过复习掌握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网无机推断,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训练增强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解题能力。络联系,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教材分析1本节重点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资料在考情分析基础上,给出知识 网络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知识压缩的网络化,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重点内容的回忆,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归纳得出结论。通过练习,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复习无机推断做了知识上 的铺垫,更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2.学情分析 本课题知识内容不十分难,较易掌握,但拓展的无机推断是学生感觉困难的一个课题。所以就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课题的引入、复习、结论、练习巩固都鼓励学生参与,可轻松复习并应用知识。 3.考情分析 本课时复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经常出现在推断题中。 二、命题新动向:①将推断、计算、实验各题型融于一体,再糅合典型非金属 元素; ②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图象问题、数形结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主题。 三、教学目标 常考知识点: 1.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2. 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3. 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4.培养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图表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设计)见下表(

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案.pdf

第一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解读】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钠的用途和在实验室中的保存方法。 2、掌握重要的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发展史 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四大史实是: 1、166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 2、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学说。 3、1803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学说。 4、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包括、、、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 2、基本程序:物质的外观、物质的性质、以及 是研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三、钠 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 2.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切面很快变___ ,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 ) Na+O2──(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色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 稳定。 点燃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 2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浮、熔、游、响、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 化学方程式 (7)与盐溶液的反应 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溶液反应。如将钠投入FeCl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沉淀生成。 写出钠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3.钠的存放、取用和制法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总结与练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金属的存在状态、金属的化学共性。 2了解Na的保存、Na常温下在空气中的变化,掌握加热条件下Na与O2的反应,Na与水的反应。 3了解Fe与Al分别与O2的反应,Al2O3的保护作用,掌握Al与NaOH溶液的反应。 4了解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金属氧化物溶于水的规律、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Al(OH)3的两性。 5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了解Na2CO3、NaHCO3、KAl(SO4)2的用途。 6掌握铁盐、亚铁盐的检验方法,Fe2+、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7了解常见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一般方法。 3学会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4学会选择金属材料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积极提出问题,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第一讲《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7.73%,第二位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原因:金属元素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思考与交流】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根据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金属与氧气反应4Al+3O2==2Al2O3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Fe+CuSO4==Cu+FeSO4 金属与酸反应Fe+H2SO4==FeSO4+Cu 【探求新知】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存放方法。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2)

知识拓展专题 硼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硼 硼单质有晶体硼和无定形硼两种,晶体硼相当稳定,无定形硼比较活泼,能发生如下反应: (1)高温下,与N 2、S 、X 2等单质反应,如2B +N 2=====高温2BN 。 (2)高温下同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硼化物。 (3)赤热下,与水蒸气反应,2B +6H 2O(g)=====△2B(OH)3+3H 2。 (4)与热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2B +3H 2SO 4(浓)=====△2H 3BO 3+3SO 2↑,B +3HNO 3(浓)=====△ H 3BO 3+3NO 2↑。 2.硼酸(H 3BO 3) (1)一元弱酸,H 3BO 3+H 2O H ++[B(OH)4]-。 (2)H 3BO 3受热时会逐渐脱水,首先生成偏硼酸(HBO 2),继续升温可进一步脱水生成四硼酸(H 2B 4O 7),更高温度时则转变为硼酸的酸酐(B 2O 3)。 3.硼氢化钠(NaBH 4) 硼氢化钠中的氢元素为-1价,具有还原性,故其可用作醛类、酮类和酰氯类的还原剂: 。 4.硼砂(Na 2B 4O 7·10H 2O) (1)制备:将偏硼酸钠溶于水形成较浓溶液,然后通入CO 2调节pH ,浓缩结晶分离出硼砂:4NaBO 2+CO 2+10H 2O===Na 2B 4O 7·10H 2O +Na 2CO 3。 (2)将硼砂溶于水,用硫酸溶液调节pH ,可析出溶解度小的硼酸晶体:Na 2B 4O 7+H 2SO 4+5H 2O===4H 3BO 3↓+Na 2SO 4。

1.NaBH4与FeCl3反应可制取纳米铁:2FeCl3+6NaBH4+18H2O===2Fe+6NaCl+6H3BO3+21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氧化剂只有FeCl3 B.NaBH4的电子式为 C.NaBH4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Fe转移电子3 mol 答案 B 解析反应2FeCl3+6NaBH4+18H2O===2Fe+6NaCl+6H3BO3+21H2↑中,FeCl3中的Fe 由+3价降低到0价,水中部分H由+1价降低到0价,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为FeCl3和H2O, A项错误;NaBH4由钠离子与BH-4构成,为离子化合物,则其电子式为,B项正确;NaBH4中H为-1价,水中H为+1价,两者发生归中反应可生成氢气,C项错误;题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只有NaBH4中的H,由-1价升高到0价,可据此判断电子转移数目,每生成1 mol Fe,消耗3 mol NaBH4,转移电子12 mol,D项错误。2.按要求回答问题 (1)[2019·全国卷Ⅰ,26(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_酸。 (2)[2015·全国卷Ⅰ,27(1)(6)]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复习课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2、通过复习金属金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引入铝及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铝单质 ⒈物理性质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 ⒉化学性质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Al+4H++NO3–=Al3++NO↑+2H2O ⑵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⑶与盐反应 2Al+3Cu2+===3Cu+2Al3+ 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⑸与非金属反应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 (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教学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如无铂丝,可用无锈洁净的铁丝代替,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溶液的浓度大一些为好,浓度太小呈现的焰色很快消去,不易观察,做实验时,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下一章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从构成常见的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后续介绍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知识体系 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成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Fe)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主要内容及特点 本节着重介绍了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铁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氢氧化物、亚铁盐、铁盐),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较多,如Na2CO3、NaHCO3的性质,Fe3+的检验等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 二、新课程标准 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 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3、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4、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 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接触中也已有较多了解,现在进一步学习有关金属化合物的新知识容易接受。通过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可能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探究实验会遇到困难,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单质 1、物理性质: 金属钠银白色,硬度:软,密度比水小,熔沸点低,导电性、导热性良好 ?钠露置与空气中的过程变化: ?化学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因为钠易与水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钠不与煤油反应,且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保存在煤油中。 2、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常温)2Na+O2Na2O2(过氧化钠) 2Na2O+O22Na2O2 ②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2Na+S=Na2S ③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浮、熔、游、响、红。 ?钠燃烧引起火灾,一般用砂土盖灭。 ④钠与酸的反应

2HCl+2Na=2NaCl+H2↑ ⑤将钠与盐的反应 a.若将钠放入CuS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b.钠可与某些熔盐作用,置换出相应金属。 如:4Na+TiCl4(熔)=4NaCl+Ti (二)钠的化合物 1、Na2O和Na2O2

?Na2O2与CO2、H2O反应的各种关系 ?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可与SO2、H2S、FeCl2等还原性物质反应。 (3)Na2CO3和NaHCO3

O3 与碱反应 NaOH 不反应NaHCO3+NaOH=H2O+Na2CO3 Ca(OH)2Na2CO3+Ca(OH)2= CaCO3↓+2NaOH 此法可用于土法制烧 碱或除掉烧碱中的 Na2CO3 少量石灰水: 2NaHCO3+Ca(OH)2=CaCO3↓ +Na2CO3+2H2O 过量石灰水: NaHCO3+Ca(OH)2=CaCO3↓ +NaOH+H2O 与盐反应 CaCl2Ca2++CO32-==CaCO3↓不反应 NaHSO4CO32-+2H+=CO2↑+H2O HCO3-+H+=H2O+CO2↑ 热稳定性很稳定受热不分解不很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二者之间相互 转化 ?常见离子的焰色反应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 Na+(黄色)K+(紫色,需透过钴玻璃)Cu2+(绿色)Ba2+(黄绿色) 操作:洗—烧—蘸—烧—洗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电子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 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二、复习预习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 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 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冷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与水反应发出哧哧的声音钠与水反应剧烈,反应放热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有碱性物质生成 (3)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 (4)钠与碱反应: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 (5)钠与盐反应:Na与盐溶液一般不发生置换反应,但与熔融的盐可发生置换反应。(如4Na+TiCl4(熔 融)Ti+4NaCl) Na放入盐溶液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1)如果盐溶液的溶质不与NaOH反应:如氯化钠溶液;(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NaOH反应:生成的碱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反应剧烈,有气体和沉淀生成。 2Na+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因Na与水反应时有热量放出,生成的Cu(OH)2是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所以此反应中有时会有黑色沉淀CuO生成。(Cu(OH)2CuO+H2O) 通电 4、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2NaCl(熔融) 2Na + Cl2↑。 5、钠的用途: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6、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程标准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索,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掌握金属钠、铝、铁的主要化学性质。 2.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的氧化反应 难点:氧化钠与氧化钠稳定性的比较

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 B、煤油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4.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5.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 B、水 C、沙土 D、泡沫灭火器 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 B、NaCl C、NaOH D、Na2O2 7.2.3g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是()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8.钠离子的性质是() A、有强还原性 B、有弱氧化性 C、有碱性 D、比钠原子稳定 9.取一小块钠放在玻璃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③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 备课参考 参考答案1、银白柔软4Na+O2=2Na2O2Na+O2=Na2O2淡黄 2、B 3、C 4、C 5、C 6、AD 7、C 8、BD 9、B10、D 尖端技术中的金属钠

高中化学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要点】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题中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的实验、推断、计算的形式出现.在解这类题目时,除了掌握必要的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实验和分析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钠为代表的碱金属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3.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5.金属活动性关系与氧化还原知识和离子反应知识的联系应用 6.常见的金属的性质与电解质溶液.电解理论的综合应用 7.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综合计算 8.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实验试题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⑴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⑶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教法指引】 1.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解决涉及金属知识的习题,

深入理解金属单质(或原子)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掌握金属知识主线 2.理解联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利用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解决金属离子的有关知识,包括相关的计算、分析、归纳是高考的基础考查点。 3.金属与酸的相关计算,以及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混合计算是高考经常考试的重点,尤其是联系新科技、新发现和社会相关的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 【知识网络】 一、金属元素的通性 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 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3、金属单质的性质: 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 n+。可以根据 ___________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案

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适用学科高中化学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全国通用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 知识点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金属钠的性质,用途;2、钠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3、钠的氢氧 化物的性质以及用途;4、钠盐(碳酸钠、碳酸氢钠为例)的性质与用途。 能力过程与方法:类比碱金属元素的学习,学习有关钠,钠氧化物,氢氧化物,以 及钠盐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总结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钠的过氧化物的性质,钠盐的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有关钠氧化物,钠盐的相关计算 2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3

二、复习预习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写出一些与钠元素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3.金属的性质与存在 4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金属钠 1、钠原子结构: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呈现很强的金属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还原剂。 2、钠的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钠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结构可知钠是活泼的金属单质。 (1)钠与非金属反应:2Na+S=Na2S4Na+O2=2Na2O(钠先熔化成小球,再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冷水)反应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实验原理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5

高中化学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教案 新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的三种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认识三价铁的氧化性及Fe2+、Fe3+的检验方法和相互转化关系。 二、能力目标 学会通过实验、图片、资料学习化学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铝盐、铁盐的净水作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三价铁的氧化性 2.Fe2+、Fe3+的转化 3.Fe2+、Fe3+的检验 教学难点 Fe2+、Fe3+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生锈的铁制品和红色涂料。提出问题:你知道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 过渡: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锈和红色涂料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铁,根据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说出几种铁的化合物?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铁的化合物有多种,如:FeO、Fe3O4、Fe2O3、Fe(OH)2、Fe(OH)3、FeCl2、FeCl3等,在这些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通常有+2价和+3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名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化学式 俗名 颜色 水溶性 铁的价态 类别 归纳整理:铁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都可以溶于酸。Fe2O3和FeO是碱性氧化物。 学与练:写出氧化铁、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 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在分别盛有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阅读教材第60页最后一自然段,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三章单元教学设计 ---《金属及其化合物》 班级:09级化学四班 姓名:连莉莉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章教材的地位 金属及其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2、本章教材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具有实验探究基本技能,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为本章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铁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三维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 三、课程目标

1、了解钠、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3、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4、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5、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②以MgO 、Fe 2O 3、CuO 为代表,了解金属氧化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主要用途。巩固药品取用等基础实验操作。 ③以铁的氢氧化物和Al(OH)3为代表,了解金属氢氧化物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④以Al 2O 3、Al(OH)3为代表,了解两性物质的特点。以KAl(SO 4)2 为代表,使学生掌握复盐的组成特点。 ⑤掌握试管实验等基础实验操作及焰色反应操作。 ⑥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特点,使学生掌握酸式盐的组成特点。

硅及其化合物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知道二氧化硅的性质; 3.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法,了解硅酸钠的性质; 4.知道硅、二氧化硅的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比较能力的发展。 2.通过硅及其化合物等内容体现从物质的结构猜测物质的性质,推出物质的用途的思维过程,建构“结构——性质——用途”学习的共同模式,。 3.本节多数内容属于了解层次,部分段落阅读自学,提高的阅读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硅给现代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为学生构架一座从书本知识到现代科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桥梁。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科技文化素养,理解更多的现代相关科学理论与技术; 2.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心环境,资源再生及研究、探索、发现新材料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硅晶体结构 【教学过程】 [导课]问题: [问题]:请简要阅读课文后回答课文标题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主角”两个字在这里的涵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硅含量仅次于氧,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构成地壳的主要部分) [板书]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板书]§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讲述]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的大部分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质量90%以上。各种各样的硅酸盐和水、空气和阳光构成了人类及生物生存的根基。自古至今,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的角色。 [问题]碳和硅元素结构上又和碳有什么不同?推测硅单质的性质有哪些? [学生阅读]P74中间自然段。 [回答]硅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与碳元素同族。原子最外层均有四个电子。硅同 碳元素一样,其原子即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其中二氧化硅是硅的最重要的化合物。“最重要”三个字是如何体现呢?接下来具体进行了解二氧化硅有关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硅和硅酸 [投影]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的晶体模型及水晶标本。

(完整版)第一节使用版钠及其化合物(一)教案

巴州石油高中“四四二”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酸的反应,例如Zn与HCl,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学生】置换反应:Zn+2HCl=ZnCl2+ H2↑ 【问】如果我把钠投入盐酸中,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演示】:实验:钠与盐酸的反应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吗? 【学生】: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 【板书】4. 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过渡】初中过程,你们学过一类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例如Fe与CuSO4溶液,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还记得吗? 【学生】Zn+CuSO4=ZnSO4+Cu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置换反应呢? 演示:实验将钠投入CuSO4溶液,请学生观察现象 【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 【学生】:反应剧烈、放出无色气体、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讲述】这说明钠与CuSO4溶液并没有发生置换反应 【问】:那么把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 【学生】:从现象分析,发生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讲述】钠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问】:有同学能写出这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 【板书】5、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2Na+2H2O=2NaOH+H2↑CuSO4 +2NaOH ==Cu(OH)2↓+Na2SO4 2Na+2H2O=2Na++2OH-+H2↑Cu2++2OH -==Cu(OH)2↓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属钠的一些性质。在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研究了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4Na+O2=2Na2O 2Na+O2△Na2O22Na+2H2O=2NaOH+H2↑ 【问】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钠在几个反应中都作什么呢?表现出什么性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学生】都做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板书】强还原性是钠的化学特性 【板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讲述】金属钠的主要用途有:钠钾合金;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钠光源 【课堂练习】 1.金属钠在空气中点燃燃烧,生成的产物是(B ) A. Na2O B. Na2O2 C. NaO D. Na2O3 2.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 ) A.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铁的物理化学性质; 2、认识金属氧化物的主要性质;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 维能力;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尝试用分类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Fe(OH)2、Fe(OH)3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 Al2O3的两性、Fe(OH)2、Fe(OH)3的转化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复习: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导入: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都含铝元素,但因组成不同而性质不同;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铜、氧化铁虽然都是氧化物,但由于所含的金属元素不同,性质不同。不同类型的金属化合物性质也不同。今节课我们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思考交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5相关内容,并思考课本里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归纳整理:1、氧化纳是白色固体,而过氧化纳是淡黄色固体。 2、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由学生演示课本P55实验3-5,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整理:现象——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向溶液滴入酚酞后,溶液颜色变红。 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纳的用途:常作强氧化剂,用于漂白织物、麦秆、羽毛。 推进新课: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所以常用作呼吸面具上和潜艇里的供氧剂。 练习:写出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问: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 归纳:不是。因为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 投影: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学案与测评》新知梳理) 问: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时常常用到纯碱或小苏打,你知道纯碱、小苏打的成分是什么吗?它们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56科学探究实验:1、Na2CO3、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实验; 2、Na2CO 3、Na2CO3的热稳定性;3、补充实验——Na2CO3、NaHCO3分别与稀盐酸、石灰水、CaCl2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