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妆品生产工艺制度规定.doc

化妆品生产工艺制度规定.doc

化妆品生产工艺制度规定.doc
化妆品生产工艺制度规定.doc

1.0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0 职责

3.1 生产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 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0 内容

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1.1生产计划指令和准备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4.1.2资源供给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2)质管部微生物检测人员按检测取样规定对纯水和空气进行质量控制。

3)所有生产员工都需经过岗前培训,尤其是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 本工序的工艺规程及规程文件,批记录等。各车间应有可依据规程和岗位操作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包括配方、称量、配制、灌装、包装过程等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关键控制点。按照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征的均一性划分生产批次,规定产品批次的定义,设计可追溯的产品批号,确保不同批次的产品能够得到有效识别。

5)生产前,车间主任或组长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对照批生产指令做好生产前确认工作,应确认批号信息,保持已清洁消毒的生产环境及设备,生产设备及计量设备运行良好,标识正确、质量合格的原物料,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操作工艺是否具备且满足要求。

4.1.3物料准备:

1 )各车间依据《生产计划》,制造部根据每日生产计划,由仓库保管员按照订单号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分别进行物料的准备。开出配料单,由称料组到原料仓库领料。

2 )生产所需物料应由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填写《领料单》后到仓库领料。进入清洁区和准清洁区的物料根据不同的原辅材料性状做使用前预处理工作,使用的内包装材料按规定的方法,如采用倒置除尘、吹扫等方式进行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保留内包材消毒记录。如:洗瓶、吹瓶、衬盖、脱外包装箱等。

3)各车间各生产线物料使用控制需有明确的领用数、生产数、次品报废书、剩余良品数的前后原始数据记录,确保物料消耗可控。

4)生产原物料应经过物料通道进入车间,人流、物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1.3清洁消毒

1)生产前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规程对生产区域及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保留清场记录。

2)清洁工器具选用无纤维物脱落的材质制成的工器具,例如;扫帚不可使用。

3)清洁工器具按照洁净等级不同分区摆放及使用,不可混用。

4)消毒用消毒剂应保证具有灭菌效果,是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种类,且消毒剂的使用不可对产品造成影响。

5)消毒剂的领用需建立台账,保留消毒剂配制记录。

4.2 生产过程控制

4.2.1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所有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员工卫生管理符合工厂《人员健康卫生管理规范》,各主管如实记录《个人卫生检查表》。

4.2.2 生产计划调整控制

1) 生产部、制造部对每日赶货的产品,必须优先安排生产。

2)《生产计划》将随采购、生产和销售情况的变动而及时做出相应更改。

4.2.3 生产作业控制

1)由生产部、制造部根据计划部每日生产计划将每日生产安排下达至生产工序主任或组长。下达后,各生产小组进行合理调度,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期完成。

2)各岗位员工按化妆品加工工艺和设备设施的操作指引作业,按计划完成任务。

3)由车间各管理人员负责合理调配资源,并跟进生产进度的完成。

4.2.4半成品制造过程控制

1)配料:从原料库直接领出原料,并同步核对《配料单》上所需原料是否一一到位。由配料称重员严格按照配料称重操作规范及时将每套乳化锅相应的原料做好提前配料工作,配料、称量、打印批号等工序需经复核原物料的名称、数量、批号,产品批号打印记录是否与批生产指令相符合,保留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名,无误后运送到制造车间。

2)操作人员要仔细阅读配方单上的制造工艺,检查制造锅是否清洗消毒完毕,是否有上一批产品的原料残留,确认清洗消毒无误后,填写《乳化锅清洗消毒记录单》。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制造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制造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将那些需进行预处理的原料按规定的方法执行,注意按照顺序和相别在规定时间、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依次或分类投入锅内进行加温、搅拌、乳化、均质、抽真空、降温等操作,确保产品质量。每一个操作环节如实及时的记录在《生产过程记录单》上。4)完成一料的所有操作后,要求操作人员请现场检验员对膏体性状进行出料确认,检验外观、颜色、气味、涂抹、PH值等基本指标合格后在《出料确认单上》签字,即可出料。中间产品

需规定储存条件和期限,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生产过程严格按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实施和控制,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

5)出料时,取样向质管部品控处提供理化、微生物检验用样品及留样,同时填写《半成品送检单》。

6)由制造人员负责填写《膏体跟踪单》,标明:膏体品名、批号、生产日期、净重、操作人等内容,放置膏体暂存区域,缴库手续完毕后入半成品库。

4.2.5生产过程控制

1)生产过程注意防止混淆、差错、污染和交叉污染。产气、蒸汽、喷雾的物料或产品需有良好防护措施,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2)清场管理控制制度

---- 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和结束,必须对生产线各工序操作间进行清场;

----- 更换品种、规格和批号前,必须按《清场管理规程》的要求对作业场所进行彻底清理及检查确保生产线或工序操作间内没有与待生产产品无关的物料及文件,预防混乱/混批事故发生以确保产品质量。清场人员须认真填写《清场记录》。清场人员、清场检查人员均需在相关清场记录上签名。

----- 批产品生产操作前,生产操作人员必须查验清场情况。若超过清洁有效期,必须重新清遍。

----- 清场检查由品管担任且必须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并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培训和考核由质管部进行,统一管理。

----- 清场及清场检查工作不得兼任,清场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清场;清场检查人员进行独立的复查,生产现场管理人员陪同见证。

----- 若清场检查时发现任何与待生产产品无关的物料及文件必须立即移走。

3)设备清洗确认

将要生产的产品所需的半成品、物料备料至生产区域,在灌包装前,按组件清单的内容再次予以核对、记录; 根据《设备清洗记录单》确认设备已经清洗消毒。

4)净含量的调试:

生产人员根据《设备操作说明书》,《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净含量的调试和灌包装。

5)产品生产过程中,确保灌装量符合要求,内塞、拧盖、贴标、折盒,包彩盒、物流码打印、入中盒、大箱等岗位操作要求符合公司产品质量要求。

6)暂存区原物料、中间产品、待检品的存放需标识物料名称、有效期、储存条件,需加盖或密闭保存。盛有物料或已清洁的容器及设备不可敞口放置或接触地面放置。

4.3 过程质量控制

4.3.1质管部根据公司《检验管理制度》、《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品质控制作业指导文件对产品质量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应按规定开展过程检验(过程检验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根据工艺规程的有关参数要求,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及时记录。

4.3.2首件检验

每条线需严格执行以标准样品进行首件确认的制度,每道工序员工将品名、膏体、使用包材、包装工序等内容在首检单上一一自检签字,后道工序做互检,质管部做首件的最终确认,保证产品不出错,方可连续生产。

4.3.3各工序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做好自主检验,发现不良品时应予以挑出。现场品管员依据《巡检记录》,对生产现场进行过程品质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与表格中,当发现有不符合项目时,有权力暂停生产,不合格品应按流程处理,并查找原因,进行追溯和纠正。并通报品管部主管及车间主管予以处理。

4.3.4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品和半成品做好状态标识,并适当地进行过程检验,保存好检验记录。

4.3.5包装后的产品,经当值质管人员对产品完工检验,检验合格并在入库单签名后才能入库,入库的产品须待微生物等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能出货。

4.4生产后检查

4.4.1 生产订单完工后,班组长需关注已经生产完毕的派工单,应将相关领料单进行整合,记录相应的完工数量,再根据派工单的领料总数,完工入库总数,推算车间应退的包材或膏体数量,确认所有的良品剩余包材、次品包材和报废品包材都一一对应,则打印相关退料单。

4.4.2车间物料退仓前应重新包装、要求品名、批号、数量、状态、日期标示正确,零星摆放整齐,封箱良好。

4.4.3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按规定进行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每批产品应进行物料平衡计算,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要求,若出现偏差,需进行原因分析,确认无质量风险后方可进入下一批生产。

4.4.4生产过程生产废弃物及时收集,集中存放于不会影响产品的区域且需有标识,分类存放。

将每一批的生产废弃物转移出生产车间,防止产品交叉污染。

4.5生产变更控制

4.5.1 客服部接到客户订单要求,需对产品进行变更时,计划部按照客服部对于订单要求向生产部提供明确的更改或调整通知单,以便于生产部跟进配合;

4.5.2 涉及到产品工艺参数及内控标准更改的,由技术研发部提供更改工艺单、半成品内控标准给生产部和质保部;

4.5.3 涉及到交货时间、数量变更或取消订单的,客服部必须及时通知计划,并由计划调整生产计划并下达至生产部。

4.6在制品、成品的处置

生产部、物流部相关人员将经QA和QC检验且标识后的产品分别进行以下处置。

1)合格品:由相关人员将合格品存放在合格区域

2)不合格品:由相关人员将不合格品存放在不合格区域并明确标识,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适当处置。

4.7 生产过程设备使用与管理控制

1)各车间主要设备操作,相关工人必须培训合格考核后上岗操作。

2)各车间所有使用的设备必须由相关操作人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并按时认真的记录于《机具设施日常保养记录表》中。

3)设备简易故障由操作者参阅操作说明书自行调整及解决,对其他故障需由车间技术员通知工程部维修人员解决并将结果记于《机具设施维修记录表》中。

4)各车间所有设备清洗消毒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管理程序执行,所有灌装设备、储存容器及辅助设备、管子,勺子,刮板,过滤装置及网的清洗,须先用高压水枪或毛刷将肉眼可见的污渍除净, 然后放置在水槽中清洗。最后用75%酒精进行消毒。

5)灌装设备使用前组装时需再次用75%的酒精喷洒各部件及设备上各拐角、死角,保证设备消毒到位。

4.8 环境控制和清洁消毒管理

1)各车间环境控制以工厂的温室度控制制度为标准,由各车间主管负责如实记录《温湿度记录表》,定期安排人员做好中央净化系统的回风口滤网清洁工作,同步关注环境微生物测试报告,确保生产环境符合行业卫生规范。

2)各车间清洁消毒按工厂的《卫生标准操作规范》管理程序执行,所有的生产设备使用前确

认已经清洁和消毒。设备和器具使用完,必须在8小时以内完成清洗,以防止微生物污染。3)所有的设备要求清洁后表面不得粘有粉尘、污渍、油渍。见其本色及光亮,各车间操作台面、地面、门、护栏等场所无尘埃,废弃物产生及时清理,每天下班后按卫生排班表彻底清洁工作场所。

5.0 相关文件

5.1《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5.2《清场管理规程》

5.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4《检验管理制度》

6.0 相关表单

6.1《批生产指令》

6.2《批生产记录》

6.3《工艺流程图》

6.4《配料操作规程》

6.5《配料单》

6.6《送检单》

6.7《温湿度记录表》

6.8《车间生产日报表》

6.9《领料单》

6.10《退料单》

6.11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表》

6.12《设备报修单

6.13《巡检记录单》

6.14《首件确认单》

6.15《生产完工入库单》

6.16《设备设施日常保养记录表》

6.17 《设备设施维修记录表》

6.18 《个人卫生检查表》

精品文档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一) 第一部分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乳液配制长期以来是依靠经验建立起来的,逐步充实完善了理论,正在走向依靠理论指导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至今,研究和生产乳化产品的专家,仍然承认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乳液制备时涉及的因素很多,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定量地指导乳化操作。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很难保证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经过小试选定乳化剂后,还应制定相应的乳化工艺及操作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制备乳状液的经验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选用哪种方法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企业具备的条件,但必须符合化妆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体制备工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法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内流出为宜。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压空气压出。冷却方式一般是将冷却水通人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剪切应力,终点温度等对乳化剂体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响,必须根据不同乳化体系,选择最优条件。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转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尤为重要。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二) (六)混合速度 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机械搅拌的快慢对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内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体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体系,后者主要是内相加得太快和搅拌效力差所造成。乳化操作的条件影响乳化体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制备O/W 型乳化体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温混合较低温混合好。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建议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和光泽性好的乳化体。对内相浓·度较高的乳化体系,内相加入的流速应该比内相浓度较低的乳化体系为慢。采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较搅拌差的设备在乳化时流速可以快一些。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化妆晶组成的复杂性,配方与配方之间有时差异很大,对于任何一个配方,都应进行加料速度试验,以求最佳的混合速度,制得稳定的乳化体。 (七)温度控制 制备乳化体时,除了控制搅拌条件外,还要控制温度,包括乳化时与乳化后的温度。 由于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且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加长生产周期。一般常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通常膏霜类在75~95℃条件下进行乳化。 最好水相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再冷却到70-80℃进行乳化。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水相温度高一些,此时水相体积较大,水相分散形成乳化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珠体积变小,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如果水相温度低于油相温度,两相混合后可能使油相固化(油相熔点较高时),影响乳化效果。 冷却速度的影响也很大,通常较快的冷却能够获得较细的颗粒。当温度较高时,由于布朗运动比较强烈,小的颗粒会发生相互碰撞而合并成较大的颗粒;反之,当乳化操作结束后,对膏体立刻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使小的颗粒“冻结”住,这样小颗粒的碰撞、合并作用可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心但冷却速度太快,高熔点的蜡就会产生结晶,导致乳化剂所生成的保护胶体的破坏,因此冷却的速度最好通过试验来决定。 (八)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 (1)香精的加入 香精是易挥发性物质,并且其组成十分复杂,在温度较高时,不但容易损失掉,而

化妆品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0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0 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0 职责 3.1 生产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 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0 内容 4.1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4.1.1生产计划指令和准备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4.1.2资源供给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2)质管部微生物检测人员按检测取样规定对纯水和空气进行质量控制。 3)所有生产员工都需经过岗前培训,尤其是关键和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 本工序的工艺规程及规程文件,批记录等。各车间应有可依据规程和岗位操作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包括配方、称量、配制、灌装、包装过程等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关键控制点。按照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征的均一性划分生产批次,规定产品批次的定义,设计可追溯的产品批号,确保不同批次的产品能够得到有效识别。 5)生产前,车间主任或组长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对照批生产指令做好生产前确认工作,应确认批号信息,保持已清洁消毒的生产环境及设备,生产设备及计量设备运行良好,标识正确、质量合格的原物料,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操作工艺是否具备且满足要求。 4.1.3物料准备: 1 )各车间依据《生产计划》,制造部根据每日生产计划,由仓库保管员按照订单号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分别进行物料的准备。开出配料单,由称料组到原料仓库领料。 2 )生产所需物料应由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填写《领料单》后到仓库领料。进入清

雪花膏类化妆品生产工艺与配方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02)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02) 第二部分雪花膏的生产 雪花膏搽在皮肤上会立即消失,与雪在皮肤上融化相似,故而得名。它是水和硬脂酸在碱的作用下进行乳化的产物。生产雪花膏的主要原料为硬脂酸、碱、水和香精。但为了使其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常常添加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雪花膏的膏体应洁白细密,无粗颗粒,不刺激皮肤,香气味宜人,主要用作润肤、打粉底和剃须后用化妆品。 (一)原料加热 (1)油脂类原料加热甘油、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投入设有蒸汽夹套的不锈钢加热锅内。总油脂类投入量的体积,应占不锈钢加热锅有效容积的70%-80%,例如500L不锈钢加热锅,油脂类原料至少占有350L体积,这样受热面积可充分利用,加热升温速度较快。 油脂类原料溶解后硬脂酸相对密度小,浮在上面,甘油相对密度高,沉于锅底,硬脂酸和甘油互不相溶,油脂类原料加热至90-95℃,维持30min灭菌。如果加热温度超过110℃,油脂色泽将逐渐变黄。夹套加热锅蒸汽不能超过规定压力。如果采用耐酸搪瓷锅加热,则热传导性差,不仅加热速度慢,而且热源消耗较多。 (2)去离子水加热去离子水和防腐剂尼泊金酯类在另一不锈钢夹套锅内加热至90—95℃,加热锅装有简单涡轮搅拌机,将尼泊金酯类搅拌溶解,维持30min灭菌,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立即开启锅底阀门,稀淡的碱水流人乳化搅拌锅。水溶液中尼泊金酯类与稀淡的碱水接触,在几分钟内不致被水解。 如果采用自来水,因含有Ca2+、Mg2+离子,在氢氧化钾碱性条件下,生成钙、镁的氢氧化合物,是一种絮状的凝聚悬浮物,当放人乳化搅拌锅时,往往堵住管道过滤器的网布,致使稀淡碱水不能畅流。 因去离子水加热时和搅拌过程中的蒸发,总计损失约2%-3%,为做到雪花膏制品收得率100%,往往额外多加2%-3%水分,补充水的损失。 (二)乳化搅拌和搅拌冷却 1.乳化搅拌 (1)乳化搅拌锅的主要装置 乳化搅拌锅有夹套蒸汽加热和温水循环回流系统,500L乳化搅拌锅的搅拌桨转速约50r/min较适宜。密闭的乳化搅拌锅使用无菌压缩空气,用于制造完毕时压出雪花膏。 预先开启夹套蒸汽,使乳化搅拌锅预热保温,目的使放人乳化搅拌锅的油脂类原料保持规定范围的温度。 (2)油脂加热锅操作 测量油脂加热锅油温,并做好记录,开启油脂加热锅底部放料阀门,使升温到规定温度的油脂经过滤器流入乳化搅拌锅,油脂放完后,即关闭放油阀门。 (3)搅拌乳化和水加热锅操作 启动搅拌机,开启水加热锅底部放水阀门,使水经过油脂同一过滤器流入乳化搅拌锅,这样下一锅制造时,过滤器不致被固体硬脂酸所堵塞,稀淡的碱溶液放完后,即关闭放水阀门。 应十分注意的是:油脂和水加热锅的放料管道,都应装设单相止逆阀。当乳化搅拌锅用无菌压缩空气压空锅内雪花膏后,可能操作失误,未将锅内存有0.1~0.2MPa的压缩空气排放,当下锅开启油或水加热底部放料阀门时,乳化搅拌锅的压缩空气将倒流至油或水加热锅,使高温的油或水向锅外飞溅,造成人身事故。 (4)雪花膏乳液的轴流方向 乳化搅拌叶桨与水平线成45‘安装在转轴上,叶桨的长度尽可能靠近锅壁,使之搅拌均匀和提高热交换效率。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乳剂类化妆品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乳剂类化妆品 【专题】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01)? 第一部分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乳液配制长期以来是依靠经验建立起来的,逐步充实完善了理论,正在走向依靠理论指导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至今,研究和生产乳化产品的专家,仍然承认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乳液制备时涉及的因素很多,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定量地指导乳化操作。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很难保证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经过小试选定乳化剂后,还应制定相应的乳化工艺及操作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制备乳状液的经验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选用哪种方法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企业具备的条 件,但必须符合化妆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体制备工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法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 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第一部分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乳液配制长期以来是依靠经验建立起来的,逐步充实完善了理论,正在走向依靠理论指导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至今,研究和生产乳化产品的专家,仍然承认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乳液制备时涉及的因素很多,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定量地指导乳化操作。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很难保证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经过小试选定乳化剂后,还应制定相应的乳化工艺及操作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制备乳状液的经验方法很多,各方法都有其特点,选用哪种方法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企业具备的条件,但必须符合化妆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体制备工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法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内流出为宜。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压空气压出。冷却方式一般是将冷却水通人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剪切应力、终点温度等对乳化剂体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响,必须根据不同乳化体系,选择最优条件。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转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尤为重要。 (4). 陈化和灌装一般是贮存陈化l天或几天后再用灌装机灌装。灌装前需对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装。 (二).乳化剂的加入方法: (1).乳化剂溶于水中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乳化剂直接溶解于水中,然后在激烈搅拌作用下慢慢地把油加入水中,制成油/水型乳化体。如果要制成水/油型乳化体,那么就继续加入油相,直到转相变为水/油型乳化体为止,此法所得的乳化体颗粒大小很不均匀,因而也不很稳定。 (2).乳化剂溶于油中的方法: 将乳化剂溶于油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一般用这种方法),有2种方法可得到乳化体。 ①将乳化剂和油脂的混合物直接加入水中形成为油/水型乳化体。 ②将乳化剂溶于油中,将水相加入油脂混合物中,开始时形成为水/油型乳化体,当加入多量的水后,粘度 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 这种制备方法所得乳化体颗粒均匀,其平均直径约为0.5цm,因此常用此法。 (3).乳化剂分别溶解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水溶性乳化剂溶于水中,油溶性乳化剂溶于油中,再把水相加入油相中,开始形成水/油型乳化体,当加人多量的水后,粘度突然下降,转相变型为油/水型乳化体。如果做成W/O 型乳化体,先将油相加入水相生成O/W型乳化体,再经转相生成W/O型乳化体。这种方法制得的乳化体颗粒也较细,因此常采用此法。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一) 第一部分乳剂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乳液配制长期以来是依靠经验建立起来的,逐步充实完善了理论,正在走向依 靠理论指导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至今,研究和生产乳化产品的专家,仍然承认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乳液制备时涉及的因素很多,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定量地指导乳化操作。即使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也很难保证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经过小试选定乳化剂后,还应制定相应的乳化工艺及操作方法,以实现工业化 生产。制备乳状液的经验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选用哪种方法全凭个人的经验和企业具备的条件,但必须符合化妆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体制备工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同样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方法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产品。 (一)生产程序 (1)油相的制备将油、脂、蜡、乳化剂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夹套溶解锅内, 开启蒸汽加热,在不断搅拌条件下加热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匀待用。要避免过度加热和长时间加热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变质。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剂和乳化剂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匀,即可进行乳化。 (2)水相的制备先将去离子水加人夹套溶解锅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 醇、山梨醇等保湿剂,碱类,水溶性乳化剂等加人其中,搅拌下加热至90-100℃,维 持20min灭菌,然后冷却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应单独配制,

将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溶胀,防止结团,如有必要可进行均质,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长时间加热,以免引起粘度变化。为补充加热和乳化时挥发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确数量可在第一批制成后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却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过过滤器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乳化锅内,在一定的温度(如70 -80℃)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和乳化。乳化过程中,油 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搅拌条件、乳化温度和时间、乳化器的结构和种类等对乳化体粒子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都有很大影响。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因不同的乳化体系而异。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体系、均质的速度和时间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过度剪切,破坏,聚合物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变化,改变体系的流变性质。如配方中含有维生素或热敏的添加剂,则在乳化后较低温下加入,以确保其活性,但应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后,乳化体系要冷却到接近室温。卸料温度取决于乳化体系的软化温度, 一般应使其借助自身的重力,能从乳化锅内流出为宜。当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压空气压出。冷却方式一般是将冷却水通人乳化锅的夹套内,边搅拌,边冷却。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剪切应力,终点温度等对乳化剂体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响,必须根据不同乳化体系,选择最优条件。特别是从实验室小试转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尤为 重要。 (4) 陈化和灌装一般是贮存陈化l天或几天后再用灌装机灌装。灌装前需对 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灌装。 (二)乳化剂的加入方法 (1)乳化剂溶于水中的方法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类别: 化妆品工业 ?作者: ?关键词: 水剂类,化妆品 ?【内容】 ?1化妆水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1)通用生产工艺流程 化妆水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其生产过程包括溶解混合、调整、过滤及装瓶等。 图1化妆水的生产工艺流程 (2)生产设备 生产化妆水的设备最好在不锈钢设备内进行。由于化妆水的黏度低,较易混合,因此各种形式的搅拌桨均可采用。另外某些种类的化妆水乙醇含量较高,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溶解锅最好带有加热装置,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配制要求。制造化妆水等液体状化妆品时,过滤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陈化期间,溶液内所含少量不溶物质会沉淀下来,可采用过滤的方法使溶液透明清晰。过滤机的种类和式样很多,包括板框式过滤机、中空纤维过滤器、高分子或陶瓷滤芯过滤器、超滤膜、纳滤装置等,可以根据沉淀物的大小来选择。 (3)通用操作步骤 在不锈钢容器中加入精制水,并依次加入保湿剂、紫外线吸收剂、杀菌剂、收敛剂及其他水溶性成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必要时要加热帮助溶解。在另一不锈钢容器中加入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再加入润肤剂、防腐剂、香料及其他油溶性成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将溶剂相和水相物质在室温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色素调色或者酸碱调整pH值,得到半成品。半成品在密封容器内静止贮存陈化1~2周。用过滤装置过滤除去杂质和不溶物等,即得澄清透明的化妆水。滤渣过多则说明增溶和溶解过程不完全,应重新考虑配方及工艺。用不影响组成的助滤剂如硅藻土、漂土、粉状石棉等可完全除去不溶物。

上述过程中,香精香料一般是加在乙醇溶液中,若配方中乙醇的含量较少,且加有一些增溶剂时,可将香料先加入增溶剂中混合均匀,在最后缓缓地加入制品中,不断地搅拌直至成为均匀透明的溶液,然后经过陈化和过滤后,即可灌装。为了加速溶解,水溶液可以加热,但温度切勿太高,以免有些成分变色或变质。 关于贮存陈化问题,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配方以及所用原料的性能不同,所需陈化时间的长短也不同,陈化期从一天到两个星期不等。总之,不溶性成分含量越多,陈化时间越长;否则陈化时间可短一些。 2香水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乳化香水、固体香水和气雾型香水的制造工艺具有特殊性,在上面各小节里已经结合配方实例做过介绍。这里主要是指溶剂类香水的通用生产工艺。 溶剂类香水的配制,最好在不锈钢设备内进行。溶剂类香水的黏度很低,极易混合,因此各种形式的搅拌桨都可采用。一般采用可移动的不锈钢制推进式搅拌桨较为有利。因溶剂是易燃物质,所有装置都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溶剂类香水的生产过程包括混合、陈化、过滤、灌装等工序。 (1)混合 先将乙醇和其他溶剂经过计量放入配料锅内,然后加人香精香料和其他助剂,搅拌均匀。然后将配制好的半成品输送到陈化锅。 (2)贮存陈化 刚配制成的香水只能算是半成品,因为各种香料混合以后香气并未完全调和,香气比较粗糙,需要在低温下放置较长时间,使各种化学成分充分反应(如果能够反应的话),香气趋于和润芳香并且固定下来,这段时间称为陈化期,或叫成熟期。只有到达成熟期的产品才适宜拿到市场上销售。 贮存陈化是调制溶剂类香水的重要操作之一。陈化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使香味匀和成熟,减少粗糙的气味。其二是使容易沉淀的水不溶性物自溶液内离析出来,以便过滤去除。陈化是在有安全装置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容器上的安全管用以调节因热胀冷缩而引起的容器内压力的变化。 香精的成分很复杂,由醇类、酯类、内酯类、醛类、酸类、酮类、脂类、胺类及其他香料组成,再加上溶剂类香水大量采用乙醇作为介质。它们之间在陈化过程中,可能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如酸和醇作用生成酯,而酯也可能分解生成酸和醇;醛和醇能生成缩醛和半缩醛;胺和醛或酮能生成席夫碱化合物;以及其他氧化、聚合等反应。一般总希望香精在乙醇溶液中经过陈化后使一些粗糙的气味消失。通常,香水至少要陈化3个月;古龙水和花露水陈化两个星期。 (3)过滤

《化妆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妆品生产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Cosme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Syllabus)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总学时数:32 学分:2 编制单位(或执笔者):化学工程学院(应化教研室) 编制时间:2017年9月1日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应化、精细、工业分析专业的主要必修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化妆品发展,理解化妆品对人体毛发、皮肤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各类化妆品的原料、成品、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检测方法,学会分析、设计配方、产品开发;为从事化妆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 本课程要求学过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学、分析化学等。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一)§1 绪论(2学时) 什么是化妆品,化妆品分类,国内外行业状况,化妆品科学、技术与未来。 1、基本要求 (1)了解《化妆品生产工艺》课程相关内容;理解化妆品科学、技术与未来;掌握化妆品定义、分类、功效、选择,国内外行业状况,化妆品未来趋势。 (2)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2、重点、难点 (1)重点:化妆品定义、分类、功效、选择,国内外行业状况,化妆品未来趋势。

(2)难点: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妆品。 3、说明:结合自身学习、教学和工作经验,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展示引导等进行讲授。 (二)§2 皮肤与毛发科学(4学时) 皮肤科学,毛发科学。 1、基本要求 (1)了解皮肤结构、状态,毛发,立毛肌,皮脂腺;理解皮肤附属器、生理功能、天然保湿因子,毛发种类、功能、组成、化学性质,皮脂腺;掌握表皮、真皮、汗腺、紫外线,皮肤的颜色、pH值、类型、老化、保护,毛乳头,毛发的生长、寿命、结构、物理性质、损伤及护理。 (2)能够正确解释皮肤的颜色和老化,正确解释毛发的生长、寿命、损伤及护理。 2、重点、难点 (1)重点:表皮、真皮、汗腺、紫外线,皮肤的颜色、pH值、类型、老化、保护;毛乳头,毛发的生长、寿命、结构、物理性质、损伤及护理。 (2)难点:能够正确解释皮肤的颜色和老化,正确解释毛发的生长、寿命、损伤及护理。 3、说明:结合自身学习、教学和工作经验,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展示引导等进行讲授。 (三)§3 表面活性剂理论(8学时)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征,乳化作用,增溶与微乳,润湿与分散,泡沫与消泡,洗涤作用。 1、基本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剂、胶束,乳化剂、乳化体,增溶、增溶作用的应用,界面、表面,泡沫的形成及性质,影响洗涤的因素;理解胶束的结构和形状,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散相,乳化体的制备技术,增溶作用的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对润湿作用影响,泡沫、消泡,洗涤过程;掌握表面活性剂定义、类型、作用、HLB值,临界胶束浓度、测定方法,乳状液、乳化剂,乳状液类型,乳化剂的选择,乳化体的稳定性,乳化设备与混合方式,增溶作用、微乳液,微乳液、润湿作用、分散作用,泡沫定义、影响泡沫稳定性的因

化妆品生产部工作流程

生产部工作流程 1、乳化车间(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原料接收(按配方单核实原料数量和重量并签字确认) --配料(按配方生产工艺单要求严格操作)--乳化(关键控制点:设备工具消毒和运行状况、纯水、蒸汽、抽真空、均质、搅拌、温度等)――出料(料桶消毒、请检、称重)--贮存(半成品料请检)--待灌装(检验合格主方可灌装) 2、灌装车间(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领料(核对半成品料和灌装包材的名称、数量、质量并 开具领料单签字确认)――灌装(设备工具消毒、运行状况)――称量(净含量是否与灌装要求一致)――拧盖(确认瓶与盖是否相配、 拧紧)――首支产品确认(确认与所灌装产品名称、净含量、样板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开始批量生产)――包装(在线检确认合格后方可送出进行外包装) 3、包装车间(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领料(核对包装材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并开具领料单 签字确认――喷生产日期(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样板是否相符)――包装材料检查(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外观质量、样 板是否相符)――喷生产批号(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样板是否相符)――半成品检查(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外观质量、 样板是否相符)――装彩盒(按要求折好与产品相对应的彩盒并统一放入固定位置)――装说明书(按要求折好与产品相对应的彩盒并统一 放入固定位置)――封盒盖(确认盒内所放入物料齐全方可封盖)――套膜(确认与所包装、外观质量、样板是否相符)――裁膜(要求 平整、压实、无破裂)――封膜(光滑、无破损)――首支产品确认(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样板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开始批量生产)――装箱前检查(检查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外观是否合格)――装箱(确认与所包装产品规格、外箱质量)――核数(装箱数量)――入库(核实成品数量并开具入库单签字确认)

化妆品研发程序及生产工艺【毕业论文,绝对】

毕业论文(顶岗实习作业文件)2011 /2012学年(二)学期 题目化妆品研发程序及生产工艺 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班级精细0911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26日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顶岗实习技能训练任务书 目录

《化妆品研发程序及生产工艺》开题报告 (2) 摘要 (5) 前言 (6) 1化妆品的现状 (7) 2化妆品的研发程序 (8) 2.1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8) 2.2化妆品的配方设计 (10) 3乳剂类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15) 3.1乳化体制备工艺 (15) 3.2乳化剂的加入方法 (17) 3.3转相的方法 (18) 3.4低能乳化法 (19) 3.5搅拌条件 (21)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化妆品研发程序及生产工艺》开题报告 1、选题的理由

化妆品作为一种时尚产品,其发展方向是日趋倾向于天然性、疗效性和多功能性。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迅速推出新产品,是近年来国际化妆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由于许多化妆品受温度、PH值、黏度等的影响,故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化妆品生产工艺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是比较简单的。其生产过程主要是各组分的混配,很少有化学反应的发生,而且多采用间歇式批量生产,毋须用投资大、控制难的连续化生产线。 化妆品生产工艺中,乳化技术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技术。在化妆品原料中,既有亲油成分又有亲水成分。欲使其混合均匀,必须采用良好的混合乳化技术。乳化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虽然采用相同的配方,但是由于操作时温度、乳化时间、加料速度和搅拌条件等不同,制得的产品的稳定性及其物理性能也会不同,有时相差悬殊。因此根据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才能得到较高的产品。 而水剂类化妆品,由于此类产品必须要保持清澈透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其对温度(过滤温度、冷冻温度)及陈化时间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一般粉类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主要有粉料灭菌、混合、磨细、过筛、加香、加脂、包装等过程。 随着化妆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生产设备也趋向于电脑化管理,如真空均质乳化器已从单一的均质乳化发展到电脑程控,生产时只需把整个工艺条件输入,电脑就会自动控制工艺流程,使称量、加料等全过程准确、安全地自动完成。并且可以自动记录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粘度、电导度和温度等方面的变化。灌装设备也实现了电脑控制,使送瓶、灌装、加盖、拧盖、装盒一次完成。 因此,未来化妆品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改进包装装潢、扩大产品影响的同时,时刻把握市场情况,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不断创新,跟上时代发展,满足客户需求。 2、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希望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化妆品研发程序及生产工艺。其中化妆品的研发及工艺的制备是化妆品生产工艺的最主要的流程。 3、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GB7917、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GB7918、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7919 等化妆品的标准来严格控制化妆品生产工艺。 本论文所采用的手段: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参照企业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确保报告的正确性,以及制定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4、论文计划进度安排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二) (六)混合速度 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机械搅拌的快慢对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内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体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体系,后者主要是内相加得太快和搅拌效力差所造成。乳化操作的条件影响乳化体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制备O/W型乳化体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温混合较低温混合好。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建议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和光泽性好的乳化体。对内相浓·度较高的乳化体系,内相加入的流速应该比内相浓度较低的乳化体系为慢。采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较搅拌差的设备在乳化时流速可以快一些。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化妆晶组成的复杂性,配方与配方之间有时差异很大,对于任何一个配方,都应进行加料速度试验,以求最佳的混合速度,制得稳定的乳化体。 (七)温度控制 制备乳化体时,除了控制搅拌条件外,还要控制温度,包括乳化时与乳化后的温度。 由于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且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加长生产周期。一般常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通常膏霜类在75~95℃条件下进行乳化。 最好水相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再冷却到70-80℃进行乳化。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水相温度高一些,此时水相体积较大,水相分散形成乳化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珠体积变小,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的

化妆品生产车间工作流程

化妆品生产车间工作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化妆品生产车间工作流程 1、乳化车间 (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 --原料接收(按配方单核实原料数量和重量并签字确认)--配料(按配方生产工艺单要求严格操作)--乳化(关键控制点:设备工具消毒和运行状况、纯水、蒸汽、抽真空、均质、搅拌、温度等)―― 出料(料桶消毒、请检、称重)--贮存(半成品料请检)--待灌装(检验合格主方可灌装) 2、灌装车间(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领料(核对半成品料和灌装包材的名称、数量、质量并开具领料单签字确认)――灌装(设备工具消毒、运行状况)―― 称量(净含量是否与灌装要求一致)――拧盖(确认瓶与盖是否相配、 拧紧)――首支产品确认(确认与所灌装产品名称、净含量、样板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开始批量生产)――包装(在线检确认合格后方可送出进行外包装) 3、包装车间 (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领料(核对包装材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并开具领料单

签字确认――喷生产日期(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样板是否相符)――包装材料检查(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外观质量、样 板是否相符)――喷生产批号(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生产批号、样板是否相符)――半成品检查(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外观质量、 样板是否相符)――装彩盒(按要求折好与产品相对应的彩盒并统放入固定位置)――装说明书(按要求折好与产品相对应的彩盒并统一放入固定位置)――封盒盖(确认盒内所放入物料齐全方可封盖) ――套膜(确认与所包装、外观质量、样板是否相符)――裁膜(要求平整、压实、无破裂)――封膜(光滑、无破损)――首支产品确认(确认与所包装产品名称、样板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开始批量生产)――装箱前检查(检查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外观是否合格)――装箱(确认与所包装产品规格、外箱质量)――核数(装箱数量)――入库(核实成品数量并开具入库单签字确认)4、辅助车间 (要求不断自检每道工序产品质量并要求下一道工序监督上一道工序)――领料(核对包装材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并开具领料单签字确认)――清洗(设备工具消毒、运行状况,按不同种类不同的清洗方法操作):1、气压吹尘;2、纯水清洗、烘干;3、酒精擦试;――首支产品确认(确认与所清洗包装产品名称、方法、样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