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能源革命_领悟_四个革命_与_一个合作_刘龙海

能源革命_领悟_四个革命_与_一个合作_刘龙海

能源革命_领悟_四个革命_与_一个合作_刘龙海
能源革命_领悟_四个革命_与_一个合作_刘龙海

第29卷第1期2016年3月《燃气轮机技术》GAS TURBINE TECHNOLOGY Vol.29No.1Mar.,2016

收稿日期:2015-12-

20作者简介:刘龙海(1964—),男,江苏泰州人,

大唐南京发电厂厂长,E-mail :datangxiadianllh@163.com 。能源革命—

——领悟“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刘龙海1,

钟史明2

(1.中国大唐南京发电厂,南京210059;

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96)

要:学习与领悟习总书记提出的

“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能源革命的实质与内涵,能源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煤炭”。为何“革”煤炭的命?如何“革”煤炭的命?同时亦阐明为何、如何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逐步建成多元化、低碳化、无碳化的智能、安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源供给,为实现二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建成美丽中国而努力。关

词:能源革命实质与内涵;煤炭革命;化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中图分类号:F4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89(2016)01-0001-08

1

能源革命的本质

1.1

人类经过三次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是对人类生产和生产方式产生深远影

响的根本性变革。当今,多数学者认为人类经过三次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是人工火的发明使人类从生食到熟食开始才真正从动物超脱而出,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从而人类进入柴薪时代;第二次能源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轻工业开始发展,人类由柴薪时代进入煤炭时代;第三次能源革命是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加快发展,人类由煤炭时代进入油气和电力时代。然而,在开发与利用能源时伴随着环境恶化与生态的破坏;随着人类对能源安全可持续与清洁、方便需求日益增加,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受到人们的关注,拉开了新一轮能源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的到来。1.2进入第四次能源革命

历次的能源革命都经过较长的时间酝酿、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革命影响广泛深远,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及成熟加快,两者深度融合不仅使能源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革,而且一定程度

上颠覆了能源系统组织方式,正催生新一轮工业革

命和能源革命;所以,本次能源革命本质上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新能源的可持续的可再生的低碳清洁能源革命。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能源供应结构由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人类从后油气时代进入到安全、清洁、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时代;二是能源供给组织系统方式由大规模、集中式转向小规模、分布式,供求关系由供应单项、单向响应需求转变为供需多项(如电、气、热、冷等)双向互动平衡、智能供需系统。

2能源革命的内涵

自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由“变革”到“革命”是党中央站在全球视野和历史高度对能源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自2015年6月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第六次会议上精辟提出我国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明确了能源革命的发展方向,深化了能源革命的内涵。

2.1生产革命是能源革命的重要基础

历次的能源革命都以能源种类的转变为基础,生产革命是能源革命重要支撑。生产革命的主要内

DOI:10.16120/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17097208.html,ki.issn1009-2889.2016.01.001

燃气轮机技术第29卷

容包括:在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无碳或少碳)上做增产革命,而在煤炭、石油等常规化石能源上做减量革命;运用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高能源系统灵活性、接纳和供应能力,最大程度上利用间歇性、分布式能源,构建多元化的可持续能源供应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资源难以为继和生态环境不堪重负问题,实现绿色低碳和安全可靠的能源供给。

2.2消费革命是能源革命的基本要求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大气雾霾频发,生态环境日益破坏,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迫使人类必须反思自已利用能源的方式,应降低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消费革命主要是减量革命。节能减排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其中特别是煤炭能源,抑制不合理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利用路径依赖,用户决定生产消费、参与市场平衡,改变人们不良用能习惯,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构建更加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从而使能源消费控制在人口、资源、环境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

2.3体制革命是能源革命的制度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体制机制既能成为能源革命的动力,也能阻碍革命。新的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形成,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作保证。体制革命主要包括:在能源管理、产业组织和市场运行等机制上破旧立新,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完善的法治保障体系、合理的能源监管体系、高效的市场竞争体系、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健全的绿色财税体系“五大体系”,保障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2.4技术革命是能源革命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乘法效应,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能成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技术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有力支撑和不竭动力,将激发新一轮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主要内容包括:以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理念和方向,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技术、清洁利用和转化技术,非常规油气规模化开采利用技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新一代核电和核聚变技术,低速风机制造技术,高效太阳能发电技术,生物燃料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储能和节能技术,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等研究和推广,促进能源产业升级。

2.5国际能源合作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2014年12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作了“适应新常态落实新举措,努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报告,其中对能源国际合作“一个合作”作了明确指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思想,要求全面落实高访成果。近来,能源国际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俄能源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中亚能源合作深入推进,中巴、中缅能源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核电“走出去”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能源资源赋存条件不同,“多煤、缺油、少气”,为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战略上要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保障能源供需安全,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国际能源合作是国家能源供需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按照2015年3月28日国务院授权三部委联合下发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必须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做好与沿线各国加强能源合作”,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能源建设的优先领域,强调“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在贸易畅通方面,提出“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国家习主席于2015年9月2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也为电力行业“走出去”与世界各国能源电力合作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3革命要“破旧立新”

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对象主要是煤炭,对煤炭能源改造利用直到替代为止。建立以新能源(如核能、氢能)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逐步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以达到低碳、清洁、安全、经济、方便和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

2

第1期能源革命———领悟“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

式,促进经济社会更高度发展的能源革命。

3.1为何要“革”煤炭的命

3.1.1减少CO

2

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变暖的主因是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已基本形成共识。2015年全球近200个国家参加世界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形成了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要求全球大气温升于2020年力争1.5?,≯2?,并希望碳排放目标到2050年和2100年要分别实现排放减半和零排放。所以,大气环境留给人类的碳排放空间已经很少了,排放空间已日益成为各国争夺的稀缺战略资源。

从全球看,当今化石能源产生的CO2排放量为煤炭占44.4%、石油占35.3%、天然气占20.3%,而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CO2排放中燃煤占高达82.6%,石油、天然气分别占14.1%和3.3%。我国是煤炭大国,亦是消费大国,煤炭消费占比很大,约占世界一半左右,CO2排放量约占世界四分之一。为了大气环境宜人生存,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必须“革”煤炭的命。

3.1.2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造成破坏负面影响1)开采过程中造成破坏负面影响

煤炭开采造成地表沉陷、地下水破坏、地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经测算,平均每天采万吨煤炭造成地表沉陷0.2hm2,每开采1t煤排水量达1.75 2.15t;全国已累计堆放煤矸石约45亿t,致土地破坏和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加快地表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2)利用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排放

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CO2、SO2、NO x、有毒微量元素及细微颗粒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燃煤是大气中CO2主要来源,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北京市环保局研究查明北京市PM2.5来源中燃煤贡献22.4%。煤炭中含有砷、汞等有害微量元素,尽管含量很低,但耗煤量大,实际产量相当可观,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理办法,长期排放和积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破坏危害极大。

3.1.3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不可持续

全球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供需矛盾日趋加剧。按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和可开采储量,表1中指出煤炭最多只够采100多年了,而石油可采储量16879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85.7万亿m3,化石能源能量有限,不可再生,不可持续;所以,必须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特别是要“革”煤炭的命。

表12013年世界能源消费占比与化石能源可采年限能源种类消费量占比/%可采年限/a

煤炭30.1(29.8)>100

石油32.9(33.1)54

天然气23.7(23.9)64

核能4.4(4.5)

水能6.7(6.7)

可再生能源2.2(1.9)

注:1)表中数据为BP公司2013年统计报告,但有其他资料称煤可供200余年,油、气可供60 70年开采。

2)表中()为2012年数据。

3.2如何“革”煤炭的命

3.2.1结合能源资源条件走中国的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暴风骤雨式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革命,而能源革命是缓慢渐进式的革命,不宜简单粗暴,而且我国能源革命必须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我国资源赋存条件、特点不同,是“少油、缺气、多煤”,而且供需地区错位远达1000km以上。全球范围内煤炭探明储量占化石能源55%,而我国煤炭占化石能源94%,油气资源仅占6%左右。尽管近年来国家着力优化能源结构,但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下降不明显。2014年,全国煤炭消费量40.2亿t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比重的66%,比2010年仅下降3.2个百分点。从中长期看,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中仍将占较大比重,煤炭革命改造利用时间会较长、任务很艰巨;所以,应结合能源资源赋存条件进行改造利用。

3.2.2改造利用道路

当今,煤炭产量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减量煤炭的目标对煤炭行业改造发展影响巨大,必须立足自我革命,改变落后的观念、生产和利用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能源革命的需要,应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动煤炭工业“互联网+”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努力构建智能、安全、清洁、高效的煤炭生产和利用体系。

1)煤炭生产的革命改造

a)调布局、控总量

以“资源、安全、环境”三个约束条件,科学确定

3

燃气轮机技术第29卷

煤炭发展布局和规模。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5% 70%左右,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重依然占60%左右,有资料预测2025年前全国煤炭产量在43亿t 标准煤以内,其中安全绿色产量35亿t标准煤以上。在2020年到2025年之间的布局:东部地区要压缩煤炭生产规模,东北、河北、山东要加快淘汰资源枯竭和灾害严重煤矿,2020年前淘汰所有产能30万t以下的小煤矿,北京、福建、浙江要退出煤炭生产领域。中部地区要控制煤炭开发强度,山西、河南、安徽按照“建一退一”适度建设接续项目,2025年湖南、湖北、江西逐步退出煤炭生产。西部地区要控制项目建设节奏,新建项目主要围绕9个千万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布局,四川、重庆逐步退出煤炭生产,云南、贵州、广西要提高准入标准,加快淘汰小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

b)调结构、促提升

按照“安全、科学、经济、绿色”的理念,以建设智能煤矿和淘汰落后煤矿为核心,全面改善煤炭生产,推动煤炭工业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建设智能煤矿,将现代采矿技术与感知技术、控制技术、管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合,实现生产运行智能化、安全生产本质化、运营模式科学化、生态环境友好化、社会关系和谐化。加快生产煤矿信息化改造,采掘工作面实现少人或无人,主要部位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检,经营管理实现精益化。研究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高新建煤矿准入门槛,逐步淘汰小煤矿和资源枯谒、灾害严重、煤质差的煤矿,促进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2030年关闭所有瓦斯问题突出的矿井和产能30万t以下煤矿,煤矿数量减少到3000处左右。

2)煤炭利用改造方向

a)转方式、提升级

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和燃料转变,稳步发展新型煤化工。根据水资源、环境容量等制约因素,科学确定新型煤化工发展规模,采用污水和废渣处理技术、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把握发展节奏,做到资源吃干榨净,污水零排放,碳集中捕集、封存和利用,利用废渣无害化处理。按照规模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原则,有序布局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大力发展高端精细化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规模化、集群化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煤化工副产品高级利用,以气化技术促进煤制合成氨升级,不断提高煤化工发展水平。到2025年现代煤化工达到产业化发展规模,转化煤炭规模3亿t 以上。

b)提效率,降污染

把燃煤发电作为煤炭利用主要方式定位为第二主业。发展超(超)临界、大容量、高效燃煤发电和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淘汰和改造落后燃煤机组,发展热电联产和纯背压的热电燃煤机组,实行集中供热,减少分散中小燃煤锅炉,提高燃煤发电效率。使用高效煤粉锅炉和清洁燃料锅炉,加快现有燃煤工业锅炉更新和改造。

煤炭企业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时,应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升煤炭附加值,应推进循环经济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充分利用高岭土、铝矾土、膨胀土、稀有金属等煤系共生伴生资源,科学利用矿井水、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等副产品,高铝煤要定向供应,集中燃烧,最大限度地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坚持煤层气地面开采与煤瓦斯抽采并举,以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和煤矿瓦斯规模化矿区建设为重点,推动煤层气跨越式发展,进行勘探与开发页岩气,积极开展规模化示范开采项目。

3)科技创新改造

a)开采技术创新

加大智能煤矿相关技术及装备科技攻关力度,重点加快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可视技术、煤炭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开发,为井下无人开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加强安全预控系统相关技术装备研发,通过“风险预制、隐患预治、安全预控”三位一体,为矿工提供绝对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

加强地质构造、矿山压力、采煤沉陷等基础理论研究,完善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充填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为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提供科技支撑。积极开展精细勘探和多源地质灾害探测技术、快速建井技术、高效辅助运输技术、井下人员精确定位技术等方面科技攻关。

b)利用技术创新

开展600?/120万kW机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工程示范,通过620?二次再热作为过渡,开发700?机组技术。

4

第1期能源革命———领悟“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

开发应用大型化、节能型和低排放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高效利用劣质煤。

研发新型材料和新工艺,开发超(超)临界机组所需的锅炉和燃气轮机高温部件,达到持久强度、抗蒸汽腐蚀和抗多种煤灰腐蚀的性能要求。

开展PM2.5研究,推进超细颗粒物及硫、汞、砷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开展IGCC及多联产、CO2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研究,真正实现零排放研究。

推进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研发力度。

积极开展废水、废渣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3.2.3管理体制创新改造

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构建完善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分职责体系”,在统一的能源行业管理构架内,建立集中统一、责任落实、权责一致的煤炭行业管理机构。整合煤炭管理职能和煤炭相关许可证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严防行业管理越位、错位、不到位问题。妥善处理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与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科学划分相关管理部门责任,彻底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九龙治水”问题,强化行业协调与配合,发挥国家能源委员会的作用,提高行业管理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3.2.4深化市场化改革

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方向,健全煤炭资源配置,健全煤层气(煤矿瓦斯)开采机制,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市场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和扶持页岩气示范开发项目。加快建立健全全区域煤炭市场,逐步培育和建立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形成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核心,区域煤炭市场为补充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深化煤炭资源税费改革,构建由市场决定的煤炭价格机制,使煤炭价格更加能够反映煤炭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充分利用市场宽松环境,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努力构建完全竞争市场。深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用大数据改造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分析感知用户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智能煤矿。

3.3发展建立非化石能源革命

非化石能源是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经长久地质变化形成,只能供一次性使用不能再生的能源类型外的能源,包括当前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含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发展建立非化石能源,提高其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标,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持生态环境,降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风险。

3.3.1为何要发展建立非化石能源革命

1)降低全球温升

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们迫切呼唤建立非化石能源(新能源)革命,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2013年11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2013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警告说,到2020年如果排放“差距”没有得到“弥合或大幅收窄”,将全球温度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的大门将被关闭。报告说,在当前的高排放背景下,虽然2020年之前全球升温≯2?的目标依然有望实现,但在此之后,若不能显著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加大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难度。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报告建议,全球碳排放量到2020年应达到440亿t的峰值,到2025年降至400亿t,到2050年进一步削减到220亿t。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政府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水平上降低40% 45%,2030年碳排放量达峰值,而后逐年下降。因此,为了减缓对储量有限的化石能源消耗,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减少CO2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放慢地球升温变暖,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创建一个绿色美好家园。

2)降低污染物排放,维护宜人的生态环境

新能源如核能具有安全、清洁、高效的特点。经测算,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分别建设1000万kW的核电机组替代1000万kW煤电机组,可年均少燃标准煤2500万t,可使这些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4、1.7、4.0μg/m3。

由于核电都带基本负荷,年运行小时数高达7500h左右,比水电、火电机组多3750h、3000h 左右,比风电多5000h以上,比光伏发电多6000h 左右,所以每100万kW核电对标准煤的替代效应分别相当于200万kW水电、250万kW火电、360万kW风电、470万kW光伏发电,替代燃煤作用很

5

燃气轮机技术第29卷

大,可称“清洁绿化”机组,治理大气污染效果明显。

3)支撑经济社会能源供给永续的需要

可再生能源是无碳能源,不污染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续能源,支撑人类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需要。而化石能源按今社会发展需求,煤炭最多再开采一二百年,油气资源最多开采60 70年。

近期要大力发展天然气的使用,将天然气培育成我国的主力能源,中远期发展核电和可再生能源,逐步实现能源利用的低碳和无碳目标。

3.3.2如何发展新能源(核能与可再生能源)1)稳步发展核电

核电虽然走出了福岛核危机带来的阴影,但难以摆脱福岛核危机的影响。内陆核电的争议很大,只能争取更多沿海核电的建设。

a)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

国家能源局2014年4月下发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2014年新增核电装机864万kW,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核电厂址保护。

b)应继续推动核电规模化发展

按照我国2050年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考虑,到那时我国人均用电量应达到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年均8000kW·h的平均水平。按中国人口发展中心预测我国人口总数14.5亿计算,届时全社会用电量约12万亿kW·h,约为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kW·h的2.2倍。

然而,以煤炭火电为主的电力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元凶,这么大的电力需求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和资源带来极大的挑战。相比较而言,核电对环保减排有较大正面贡献,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火电相比,4000万kW的核电站运行一年可减少标煤消费约1亿t,减少CO2排放约2.3亿t,减少SO

2

约230万t,减少NO x150万t。应继续大力推动我国核电规模化发展,用更多安全、清洁的核电替代煤电。

c)“走出去”

由中广核和中核共同研发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2014年已完成初步设计并启动施工设计。该技术融合了国际最先进的“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设计理念,各项技术指标全面达到全球最新安全要求,满足美国、欧洲三代技术标准,是我国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权的核电技术,具备批量化开工建设的条件。

“华龙一号”可使国内成熟的工业基础、工程优势和运营经验得到充分利用和全面提升。首台套国产化率即可达到90%,基础造价2800美元/kW 3000美元/kW,与当前国际订单最多的俄罗斯核电技术相比有竞争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程实践,还可快速带动国内技术、工程、装备和队伍“走出去”。其商业应用和技术出口将有效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能的释放,有利于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前,中国企业推进中的英国、罗马尼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多国核电项目呈显积极态势。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我国国内核电发展节奏放缓,导致我国已形成年产10 12台套核电装备制造能力部分放空,产能过剩矛盾将较为突出。加快实现核电“走出去”,有利于核电产业快速实现由大变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托起核电“强国梦”。

国家已在福建福清开工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核电站,可增强国外客户的信心,加速“走出去”步伐。同时,在三代引进技术的关键设备制造和设计固化完成之前,在国内批量建设“华龙一号”,确保国务院批准的2020年核电装机5800万kW目标顺利实现。

2)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利用并举,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a)太阳能

加快太阳能多元化利用,推进光伏产业兼并重组和优化升级,大力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提高分布式利用规模,立足就地消纳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积极开展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加快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应用,鼓励太阳能发电采暖和制冷、太阳能中高温工业应用。

以民用建筑为重点,在城镇推进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应用;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企业等能源消费中心,积极开展分布式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等资源综合利用;在条件适宜地区,大力推进新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在重点风景名胜区周边、林区、边远和农村地区,合理布局离网式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按照就近消纳、有序开发的原则,重点在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太阳能资源

6

第1期能源革命———领悟“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

丰富地区,利用沙漠、戈壁及无耕种价值的闲置土地,建设若干座大型光伏发电站,结合资源和电网条件,探索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利用新模式。

b)风能

优化风电开发布局,有序推进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陆地和山东与江苏沿海等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建设,加快风电资源的分散开发利用。协调配套电网与风电开发建设,合理布局储能设施,建立保障风电并网运行的电力调度体系。积极开展海上风电项目示范,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c)生物质能

有序开发生物质能,以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液体燃料。鼓励利用城市垃圾、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发展生物质发电、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

4能源供应方式变革———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根据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和相关产业,特别是信息革命发展态势,以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及系统为重点,大力推广新能源供能方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统筹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按照自用为主、富余上网、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由于我国能源资源赋存条件,供需错位达1000km以上,大型水电站、大型油气田、大型煤电基地等客观因素,将集中供能以高压、特高压输电,长距离输油输气,所以,应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集中供能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根据资源特性和用能需求,加快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开发利用,以城市、工业园区等能源消费中心为重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尽快提高分布式供能比重。因地制宜在农村、林区、牧区、海岛、军营、医院等积极推进分布式上网或离网可再生能源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生活用能问题。

2)发展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产分布式能源

在有天然气的城镇,为了解决园区、工厂、企业、校园、医院、社区管所、大型商厦等生活、服务、商务用能,发展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产分布式能源,尽快替代分散供热小型燃煤供热锅炉。

3)营造有利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

将分布式能源纳入电力和热力规划范畴,加强配套电网和热力网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分布式能源标准,完善分布式能源价格体制和产业政策,努力实现分布式发电直供及无岐视、无障碍接入电网。

5强化能源战略通道和骨干网络建设

能源革命过程中,结合国情能源资源赋存条件,除了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外,大型集中能源亦要科学合理建设,加快能源运输设施建设,拓宽建设海外国际合作运输通道。

按照海陆并举、内外衔接、安全畅通、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境外能源进口和国内产需,统筹各种能源运输方式,优化能源流向,扩大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西南电东南送规模。加强能源储备和调峰建设,全面提升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电力坚持输煤输电并举,逐步提高输电比重。结合大型煤电基地建设,采用高压、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稳步推进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和广东省输电通道,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加快区域和省级超高压骨干网架及省域间联网工程,完善输、配电结构,提高分区、分层供电能力。加快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推进配电智能化改造,全面提高综合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6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新时代的到来需经艰苦发展过程

新能源的产生、推广,又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一次又一次工业革命,这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规律。

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气候、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之希望加快这一过程,希望低碳、甚至无碳后石油时代早日到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积极的、有推动作用的;但新能源替代化石传统能源是以经济和科技相当发展为前提的。新能源的成本优势(至少与被替代能源成本大致相当)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结果,而使其在能源构成上能与传统能源平

7

燃气轮机技术第29卷

起平坐。这基本上是一个市场行为,而不仅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从经济上看,总是有巨大的不平衡性,有曲折反复而不是一帆风顺的。从科技发展上看,也有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加快的过程而不可一蹴而就。显然,我们不能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实际,要求近期内大幅减低煤炭,甚至石油所占比例,而使新能源和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居绝对优势。

2013年10月的第22届世界能源大会上世界能源理事会(WEC)提出对2050年前的能源预测。按文献[8]作者计算,可能性较大的方案为:2030年新能源占10%,化石能源占83%,其中煤炭占27%;2050年以上三者依次为17%、77%和25%。可能性较小方案为2050年新能源占25%。可以认为,直到本世纪中期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体且煤炭仍居重要地位。看来,我们应做好思想准备,以持续发展经济、大力提高科技水平的艰苦工作,以较长时期的努力去争取能源新时代———能源革命低碳、无碳时代的到来。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9-19]http://www.sdpc.gov.cn/zcfb/

zcfbtz/201411/t20141104_642612.html.

[2]朱彤.能源革命的概念内涵,国际经验及应注意的问题[J].煤炭经济研究,2014,34(:5)10-16.

[3]王震.新常态下煤炭产业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能源,2015,37(3):30-33.

[4]李凯,闫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提升我国能源安全[J].中国能源,2014,30(1):14-17.

[5]周大地.实施能源革命战略三大路径[J].中国石油企业,2014(7):44-17.

[6]王震.深刻理解能源革命坚定不移推动煤炭革命[J].中国能源,2015(10):5-8.

[7]钟史明.再论“低炭经济”与电力工业[J].区域供热,2013(5):1-6.

[8]张杭.能源构成逆行变化的启示[J].中国国家能源.2014(4):68-72.

EnergyRevolution—Grasp study“ForthRevolution”&“One Cooperative”

LIU Longhai1,ZHONG Shiming2

(1.Datang Nanjing Power plant,Nanjing210059,China

2.College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

Abstract: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energy revolution for advanced“forth revolution&one cooperative”Xi general secretary of CPC were studied and grasped.Objective of energy revolution is“coal industry”.Why do coal industry revolution happen?How do coal in-dustry revolution happen?Also why and how develop the new energy were explained.Energy system was progressively built pluralism,low carbon,no carbon,safety,clean,high efficiency,in addition,energy supply of secure economic society was developed,which can achieve two hundred years“China Dream”and realize“Beautify China”.

Key words: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energy revolution;coal industry revolution;fossil energy;new energy;reprocess energy

8

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见证了中国的腾飞与发展,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观后感 四十年中,中国飞速发展,繁荣昌盛,综合国力日益强大。我们都将是中国巨狮觉醒的见证人,以祖国的强大骄傲自豪。为祖国的伟大事业点赞。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散发出温暖光芒,使中国焕发新生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腾飞。 面对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创伤,全国人民共同携手顺应改革开放的新潮流共渡难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才有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上奔嫦娥,下潜蛟龙,全民小康也临近实现。我国已逐渐走出落后阴影,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敬佩祖国的强大。爱国之心永在,中华之魂长存。 四十年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期和动力源。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无私奉献的历史,正是有了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改革开放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教师来说传承奉献的历史传统英勇。更严的要求。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出生虽苦,但胸怀大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只有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尽了职责,付出了艰辛。才能从工作的苦中得到乐,才算是真的乐。 四十年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的

历史转折点,我们将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用智慧勤奋和汗水走向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基层正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第一线,身在基层,我们更要坚定思想。敢闯敢干以民为本。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中去。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心得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在这40年中,整个人类的历史正在发生着十分显著的变化。《未来简史》的作者这样描述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的成就我们靠创造出越来越好的工具与昔日诸神竞争,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能创造出超人类,不止在工具上远胜过昔日诸神,就连身体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们可以观察到曾经在20世纪困扰着全人类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基本解决,人类目前的中心议题已经转为挑战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为侧重于人类基本生存问题以上的内容。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书写了新的篇章。正如xx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

浅谈新能源与绿色革命 【引文】新能源在当下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在传统能源即将告急的当下,这个现实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迫切地需要进行一场绿色革命。本文将简略阐述新能源的研发情况、绿色革命的进行程度,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绿色革命低碳 一,新能源情况概述 能源是人类社会在大工业时代赖以运转的物质条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正在不断衰竭,人们需要新型的能源来对此进行替代,以进行人类生活的基本运转。于是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特别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联合国在1981年在肯尼亚召开的内罗毕会议上,规定了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它不同于常规能源,可以是一些古老的能源,但是需采用先进的方法或技术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资源丰富。 目前为止,得以研究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等,它们应用于工业、农副业,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多元化、清洁化的能源结构;但是技术的不成熟也使其遭到一些质疑,因此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评价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褒贬不一。下面将选取两个具有不同代表意义的新能源加以具体介绍,希望对理解新能源的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个是风能。人类使用风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风车作为大工业时期之前的主要生产动力被广泛应用于航行、磨面、灌溉、提水等等。但正如前文所说,新能源中的“新”是针对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而言的1,在这里,风能就是代表自然界可再生新能源的尤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当代风能的重新开发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爆发和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风能主要用于发电、做动力、制热,具体载体表现为风力发动机和发电机。风能的优点不言而喻,持久、成本处于下降趋势、风机可靠性的提高、经济性强、能有效地维护人员2。但同时,它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不断提高去风轮叶尖速比,于是风电机的噪声污染也随之而来;又如有的风力发电场建立在候鸟迁徙地, 1《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李全林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P17,P125 2《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版本同上,P197

新能源革命

新能源革命 定义 新能源革命的核心就是光伏革命,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背景介绍 在人类历史上,每当新的能源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时候,往往预示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爆发,从而催生世界格局的重新构建。英、美两国正是抓住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先后崛起成为世界的霸主。如今,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了全球格局改变的新契机。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史无前例的站在了领跑者的位置,并完全可以领先一把。 “新能源替代”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速替代”,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绝对数量同时增长,但是新能源增速大于化石能源。第二阶段是“增量替代”,新能源在增长的绝对数量上高于化石能源。第三阶段是“主体替代”,即新能源最终成为主体能源。相信到2035年,全球将有50%的传统能源被新能源所替代。 新能源革命相关书籍:中国领先一把 近期,一本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图书《中国领先一把》走入了公众视野。尽管该书目前仍旧出于预售状态,但已经引发了社会不少民众的关注。 在《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这本书中,作者李河君就新能源革命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阐述,并将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是近年来有关产业与经济发展双环最有价值的经济类图书。 《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是作者李河君站在中国光伏产业目前的行业展现与地位的深入分析与判断得出的结论,是一本探索中国如何通过光伏革命,破解能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和平崛起的书。 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被外国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从大西洋东岸的英国伦敦到位居孟买的小镇,舆论正在以空前之势蔓延,使得第三次工业革命从一种阐述逐渐走到了台前,而新能源在这场革命中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领先一把》这本图书当中,作者李河君曾提到在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能源革命都是其中强有力的助推器之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能源革命的核心是以石油代替煤炭(两者都是化石能源),而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是以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其中,太阳能的利用将是新能源革命的重中之重。 从产业角度看,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第一,从发展趋势上看,以汉能和第一太阳能公司为代表的薄膜光伏企业,选择将太阳能光伏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方向,这意味着我们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准确地把握住了能源革命的方向;第二,从技术路线上看,以汉能与第一太阳能公司为代表的光伏企业,正在推动从一代光伏(晶硅模式)向二代光伏(薄膜模式)

推动能源革命应该具备革命性的思维和举措

推动能源革命应该具备革命性的思维和举措 能源革命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适应世界能源版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将在2030~2050 年出现能源消费总量拐点。谢克昌认为,为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必须牢固树立环境优先、效率至上、市场主导、安全持续的能源发展理念,明确三大发展阶段,采取九大战略举措。 九大战略举措具体包括如下方面:第一,以实现能源永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环境优先,加快调整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彻底转变传统能源发展理念;第二,以系统节能为切入点,以重点工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等为突破口,实行世界先进能效标准,建成能源节约型社会;第三,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安全多元电力生产系统,全面构建柔性智能电力输配网络,大幅提高电力在终端用能中比重;第四,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和低效石油产量,加大国外石油资源引进力度,实现煤炭绿色转型和石油可持续供应;第五,坚持国内和国外并重、常规与非常规并举,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第六,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建成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智慧能源时代的新发展;第七,着力突破煤炭清洁利用、油气两深一非、核电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成本制约、电网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第八,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与互联互通,突出核心区,加快扩展区,统筹海外及国内能源建设;第九,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推进能源管理体制和能源企业改革,积极构建公平开放和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与体系。 对于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的煤炭命运走向,谢克昌特别强调,煤炭也要革命,但不是革煤炭的命,后煤时代尚早,去煤化不可取。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关于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思考

关于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思考 在新一轮新技术引领的能源变革里边,作为国家电网应该结合实际,依靠新技术,按照新能源的发展要求发展智能电网,提升电力行业的竞争力,适应我国经济和能源的发展要求。 标签:能源变革智能电网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有别于传统电网,坚强智能电网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广域、全局的信息实时共享,打破了传统电网存在的隔离,打通了电网内部的信息孤岛。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通过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入思考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有关问题,对占领智能电网这个能源革命的制高点,借此全面推动电网体系的革命,提高电力行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智能电网的重大意义 1.调整区域能源不平衡 我国能源资源与生产力呈逆向分布,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以及西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资源的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基地式的能源开发格局。总体来看,位于西部和北部的大煤电基地、位于西南的大水电基地距离东部电力消费地区遥远,需依托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才能实现能源基地的大规模电力外送。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电网体系,实现西部电能向东部输送,可再生能源有序接入,并通过先进的调度和控制技术,实现各种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输配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调整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高居世界榜首,这一现实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而长期以来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持续大幅度增长的能源需求,正是导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明确了要加大能源结构优化力度的能源战略举措,力求通过进一步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在上述国家战略实施中,要求联接一次能源供应和终端消费的电网系统必须具备强大的能源输配能力,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而发展智能电网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3.调整产业结构 智能电网涉及特高压、信息、储能、通信、装备制造、智能家用电器等多个

能源革命及氢能源发展

能源革命及氢能源发展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一、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 提出推动中国“能源革命” 定向转化与液体燃料制备、微藻固CO 2与制油 生物质能超级电容储能、熔盐储能、热化学储能储能水催化分解、大规模制氢氢能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效发电太阳能● 以新能源为主的先进能源系统,是能源革命的重要特征●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将使人类大大减少甚至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风力发电高性价比、高可靠性风能

能源革命背景 ?“十八大”报告: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 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 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能源技术革命,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 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能源革命发展思路 革命的要义在于根本性变革,意味着我国能源发展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技术需要颠覆性、突破性的发展。 ?实现能源革命,需要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1)能源减量革命(通过洁净和高效转化与利用,减少煤炭和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消耗) (2)能源增量革命(增加核能、非常规油气和可再生能源供应) (3)能源效率革命(通过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微网、储能技术等带动整体能源系统效率升级) ?能源新技术的突破往往蕴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实现能源革命的重要途径。 4

美国能源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能源革命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志勇] 2012年以来美国“能源独立”成为世界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页岩气开发的成功,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对于美国而言,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将有助其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成为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发挥好价格等市场手段来有效地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如何更好地推进新能源的发展等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理清的问题。 以页岩气开发为标志的美国能源革命的影响 近10年来,美国在页岩气领域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据估计其页岩气资源总储量约为187.5万亿立方米,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4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30年美国40%以上的能源将来自页岩气。同时,美国开始用新技术开采原来已经关闭的内陆和沿海油气田。从其国内来讲,不仅改变了能源供应结构,促使全国油气进口预期不断降低,对外依存度有望降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且由于页岩气价格仅相当于目前传统燃气的1/3,大大刺激了传统能源的替代应用,如在交通行业中增加压缩天然气替代石油,发电行业中增加天然气替代煤炭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页岩气大规模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对控制地下水污染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不可能完全复制美国的开发模式。 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 首先,一次能源储量不容乐观,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据估算,到2010年年底我国常规能源剩余可采储量为1600亿吨标准煤(经济可开

发),其中原煤59.8%,水能36.5%,原油3.4%。按照2010年的实际产量,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保证年限只有几十年。同时,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利用国外能源的力度,2012年煤炭进口2.9亿吨,而石油进口2.7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8%,由于世界政治局势变化的复杂性,能源安全面临很大的挑战。 其次,能源结构不尽合理,清洁能源比例偏低。我国的煤炭是以发电和直接燃烧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8.8%,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世界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到30%。核电、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偏低,我国水能资源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但很大比重是小水电,存在靠天吃饭的局面。2012年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1250万千瓦和982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 1.1%和总发电量的2%,与世界发达国家核电装机容量平均水平17%相比,我国核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风能和太阳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且其间歇性的特点使其难以承担主要负荷。 再次,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我国终端能源利用率较发达国家偏低,目前,我国总能源效率为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能源利用率的低下直接导致了单位GDP能耗的畸高,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32亿吨标准煤,意味着我国“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不得超出4.24%,相较于“十一五”6.6%的能源消费实际增长率,须降低2.3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和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

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减少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一个绿色家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再过40年左右,石油将消耗所剩无几.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减少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一个绿色家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再过40年左右,石油将消耗所剩无几;再过60年左右,天然气也将宣布告竭;而煤炭资源按目前的消耗量也只能供人类使用200年左右。从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看,都迫使我们寻找其它可再生能源替代现在的常规化石能源。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是风能、太阳能、沼气、燃料电池这四种。本文介绍沼气、燃料电池等几种发电技术。 1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源源不断地从外部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和氧化剂时,它可以连续发电。依据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按燃料电池所用原始燃料的类型,大致分为氢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和汽油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洁净、无污染、噪声低,模块结构、积木性强、比功率高,既可以集中供电,也适合分散供电。使用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不需要进行燃烧,没有转动部件,理论上能量转换率为100%,装置无论大小实际发电效率可达40%~60%,可以实现热电联产联用,没有输电输热损失,综合能源效率可达80%,装置为集木式结构,容量可小到只为手机供电、大到和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相比,非常灵活。燃料电池其原理与一般电池相同。其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负极即燃料电极和正极即氧化剂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不同的是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贮存在电池内部,因此,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个催化转换元件。因此燃料电池是名副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机器。电池工作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思考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思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持续降低,消纳矛盾明显缓解,清洁替代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补贴逐步退坡及市场建设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步入后补贴时代,未来将逐步成为主导电源。 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系统梳理了近期我国新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及调整特点,提出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我国新能源发展形势分析 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3.59亿kW,同比增长22%,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9%,占世界新能源总装机的三分之一,首次超越水电。其中13个省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20%,10个省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1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电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比73%,风电装机占比仅为3%。2018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比下降到了60%,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增加到了19%,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40%。 图1 2010年和2018年我国电源结构对比情况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革命、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本质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持续降低,消纳矛盾明显缓解,清洁替代作用日益显著。2019年以来,国家

开始逐步调整新能源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包括试点平价上网项目、进一步下调新能源固定上网电价、明确补贴退坡时间节点、修订补助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等,同时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新能源发展步入后补贴时代。展望“十四五”,我国新能源发展消纳将面临以下一些形势。 一是新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还将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应达到20%,2050年超过50%。综合研判,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国家能源转型战略目标的角度来看,我国风电将保持年均2500万千瓦、光伏将保持年均3000万千瓦以上的新增装机规模;预计2030、2050年,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亿、28亿千瓦以上,逐步成为主导能源。 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消纳工作,对新能源利用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在此背景下,电网消纳能力成为新能源项目规划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近期,受消纳条件的影响,我国新能源发展重心由西部北部地区向东中部地区转移。中远期,东中部地区发展潜力有限,随着西部北部消纳矛盾的逐步缓解,新增规模可能向西部北部地区回流。 三是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进入平价时代。受关键设备价格下降、项目开发经验成熟等驱动,陆上风电发电成本稳步下降,光伏发电成本降幅显著。2019年我国风电机组投标价已降至453美元(3000元)左右,长期看风机价格下降空间有限,成本下降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非技术因素。到2025年度电成本将下降到0.035~0.045美元/kWh(0.23~0.30元/ kWh)。对于光伏来说,到2025年,度电成本将下降到0.035~0.039美元/kWh(0.23~0.26元/ kWh)。 四是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等快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清洁能源利用的多种新业态。目前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等快速发展,并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用户侧用能需求相结合,形成虚拟电厂、综合能源系统、云平台等新业态,成为新能源多元化利用的重要方式。 五是随着电力市场加快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成为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方向。201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增量配电改革、售电侧改革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实践,未来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基础将不断完善。

浅谈中国新能源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不足

浅谈中国新能源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不足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1503 李子扬 15290173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能源利用与能源储备国情探讨中国新能源发电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新能源发电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其发展,除此,浅谈了个人对电动汽车的看法。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煤炭、石油等资源的紧缺,中国能源发展将面临供需缺口不断加大,石油后备资源不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据计算,为了保证GDP年增长7%以上,中国面临能源供应保持每年递增4%左右的压力。到2050年,中国能源年消耗量将达到标煤38 亿t,相当于2000 年的3 倍,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 “挖动大半个地球”,展现了中国热火朝天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一面,但是中国的土地、空气、河流必然无法承载大半个地球的污染物,“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国正面对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因此从长远看来,中国必将逐步过渡到以可再生新能源为主的可持续能源系统。新能源不仅是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而且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既是近期重要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现状 目前,在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般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这些能源不仅可循环再生,清洁无污染,而且在中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是最具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的基石。 经过近10 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新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2012 年风电累计并网容量位居全球第一,2013 年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位居世界第二,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与欧美等先进国家相当。201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发展势头

节能减排,绿色能源

包涵四部国家一等奖作品展示 按照主人活动范围自动调整房间温度的节能型自采暖装置(国家级一等奖) 作品目的: 所设计的节能型自采暖装置通过主人在居室内的活动路径调节室温,即通过红外传感装置感应房间内人的存在与否,分别决定每一房间保温或加热,避免了所有房间大力度供暖而主人只在有限区域内活动所带来的燃气浪费,以达到按照主人的活动范围调节房间温度,实现人性化,智能化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目的。这种装置可以推广到机关、学校等自采暖的单位。据初步估算,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设计与思路: 该装置主要含有以下几个部分:人体红外传感系统(含单片机),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电磁阀,分集水器,锅炉。 1.传感器电路部分:利用含有人体热释红外检测模块(PIR)的传感器,它的有效感应距离为10 米。我们将该传感器吸顶安装在房间顶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自动持续输出高电平。人离开后,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输出低电平。目前该类传感器灵敏度高,可靠性强,且具有超低功耗,不致电能损耗过大。 2.单片机控制部分:考虑到实际中的应用情况,需实现延时检测的功

能。设延时启动时间T1和延时关闭时间T2。 (1)人进入房间不离开,则T1 时间后,该房间的供暖装置才开始工作。若人只做短暂停留,则装置并不工作。 (2)装置已工作后,人离开。则装置在T2 时间后,才停止工作。若人短暂离开并及时返回,则对整个装置工作状态不产生影响。3.继电器与电磁阀:当人的红外信号通过延时作用由传感系统输出,并作用于继电器时,继电器吸合,接通电磁阀控制回路,阀门打开,热水通过分集水器流入管道,对该管道所在房间实施供热; 反之,阀门闭合,房间停止加热。 创新点: 相比较传统的采暖装置而言,该系统不仅可以独立调节每个房间的室温,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人体红外热源作为启动信号,实现了根据主人活动范围自动调整房间温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小 组的初步设计方案具有原创性,可行性。 作品先进性: 现有的自采暖温控系统可分为按照客厅的温度进行控制、按照回水温度进行控制或利用定时器进行加热控制等几种方式。这些装置的控制原理较简单,也能够节省一部分能量。但是却无法对单个房间单独进行调温,致使房间有人无人一样供暖,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该作品利用先进的红外感应检测技术,检测房间主人的活动范围,并按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八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 八 第1题【单选题】 1819年某天,英国伦敦所有的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 ) A、史蒂芬孙 B、瓦特 C、牛顿 D、卡尔·本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交通运输工具有( ) A、汽车和飞机 B、轮船和汽车 C、火车和轮船 D、火车和汽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 B、汽车司机 C、铁路工人 D、煤炭工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瓦特 D、史蒂芬孙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在河流旁,风车必须有风才能工作,而且它们也会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针对上述问题,当时最迫切的需要是( )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 ) A、棉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采矿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方案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主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实现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路径? ?以煤为主——煤、油气、可再生与零碳三足鼎立——低碳能源? ?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跨过油气时代? ?不同的能源结构路径对应不同的终端消费侧的变革模式?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供暖方式?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与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富煤、缺气、少油”现状,石油进口60%,燃气进口35% ?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本保障,对外依存度应有上限 ?大气污染治理雾霾的需要 ?目前构成严重雾霾天气时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尾气、燃煤、燃气?燃煤和燃气排放氮氧化合物的区别 ?低碳发展,缓解气候变化 ?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上的明确态度 ?通过减排,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K ?按照2K的目标,世界全年总排放量不能超过150亿吨,目前我国年排放100亿

我国的能源现状(2016) ?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6亿tce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我国的能源现状(石油2016) ?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1亿tce ,占19%;其中进口量占油消费总量的67% 煤62% 26.6 亿tce 油19%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净进口67%5.4 亿tce 国内供应33%2.7 亿tce 油

我国的能源现状(天然气2016) ?天然气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83亿m 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其中净进口量714亿m 3,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4%?其中自产传统天然气1214亿m 3,自产非传统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155亿m 3?2017年底出现的气荒现象,仅是增加了约200亿m3的采暖需求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 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0.6 亿tce 净进口34%714 亿m 3 国内非传统天然气供应 8%155 亿m 3 国内传统天然气供应58% 1214 亿m 3 天然气

浅谈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浅谈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国电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王XX 联系方式:187XXXXXXX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一名青年及水电工程从业者,关心能源发展和未来是我们的责任。因此,笔者查证文献,分析了国内外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现状、前景,希望能对关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朋友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工业化让我们面临能源紧张的危机,能源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所以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传统能源在国际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仍然居多,但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技术的发展,把新能源技术摆在新技术革命支柱技术的重要位置,制定规划,采取措施,加大投人,积极发展,把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缓解高油价压力、应对气候变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长远战略。而在我国,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针被明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春天已经到来。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内涵 能源是整个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能源

结构先后经历了以柴薪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逐渐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谁能、核能、光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正得到广泛的利用。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与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所谓新能源,是相对而言的。现在的常规能源在过去也曾是新能源,今天的新能源将来也会成为常规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人们在自然界中能有规律地得到补充和不断再生的能源。新能源中大多属于可再生能源。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能源的基础,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有着广阔前景。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太阳能: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即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 (二)风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据有关资料推算,全球的风能资源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目前,风力发电不到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预计到2020年它将可提供世界电力需求的10%。 (三)地热能:地热是指地壳内岩石和流体(液、气相)中能被经济合理地开发出来的热能,可分为蒸气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型和岩浆型五种。地热资源开发的对象是热能,其中以热水形式存在的地热是至今利用价值较高的替代绿色能源之一。它集热能、水资源为

页岩能源革命

美国“页岩革命”将成功,“能源独立”百年无忧 值此举世惊悚传统能源告罄之际,21世纪全球实体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能源领域,特别是清洁能源的安全供应。 今年3月30日,奥巴马在乔治敦大学演讲中强调,“谁能领导21世纪的清洁能源经济,谁就能领导21世纪的全球经济。我希望美国成为这个国家,我希望美国赢得未来。” 最近两年,美国实现了一场虽不瞩目但意义重大的油、气“页岩革命(Shale Revolution)”,筑建了不同凡响的能源强势底气,为今后长期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消除了后顾之忧。有人说,这项新技术促成的资源有效利用,是推动美国经济继续前进的一项“天大的恩赐”。 全球常规能源倒计时 2010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相当于120.02亿吨标准油当量*。其中石油40.28 亿吨,天然气28.0亿吨,煤炭35.6亿吨,水电7.76亿吨,核电6.26亿吨,“可再生”能源2.12亿吨。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是人类一次能源的主体,约占消费总量87%,但储量有限,不可再生。其中石油应用最广,是重要的“第一能源”。根据2009年统计资料,全球常规石油资源可采储量1855亿吨,按2010年消费量计,只够维持46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约60年和230年。可见除了煤炭还有缓冲余地,主要传统化石燃料储藏已近枯竭,进入倒计时阶段。 一场开发新能源的技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展开。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形色色的“可再生”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以及废弃物热能等,十年来增加了三倍,但2010年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只占1.8%,全球电力消费总量中仅有1.3%来自“可再生”能源(非水电);从实用意义来说,还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真正在数量级上堪以有效取代常规化石燃料的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开发步伐极其迟缓,倘非出现奇迹性突破,很难在短期内产生飞跃。世人必须立足现实,清醒地看到当今化石燃料为主,水力和核能为辅的“旧能源”时代,与“新能源”时代之间,存在一个青黄不接、险象环生的“能源峡谷”过渡期,从现在算起,历时恐怕不止百年。 在此过渡期间,美国的总体能源战略,可以从维持政治、经济、军事强势地位,确保国际能源市场供应渠道畅通,制定资源开发优先次序,建立充足的石油储备,鼓励支持发展先进清洁、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多元替代能源和“可再生”新能源等多方面进行考察。 美国去年消耗石油8.5亿吨,占全球的21%;但本国可开采石油储量只及世界总量1.5%弱,长期以来,石油大半依靠进口。为保障国家安全,美国力图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维护本国有限的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对我国能源革命的思考 江亿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主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实现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路径? ?以煤为主——煤、油气、可再生与零碳三足鼎立——低碳能源? ?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跨过油气时代? ?不同的能源结构路径对应不同的终端消费侧的变革模式?什么是未来可持续的供暖方式?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资源与能源安全问题: ?我国“富煤、缺气、少油”现状,石油进口60%,燃气进口35% ?能源安全是国家发展建设的基本保障,对外依存度应有上限 ?大气污染治理雾霾的需要 ?目前构成严重雾霾天气时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尾气、燃煤、燃气?燃煤和燃气排放氮氧化合物的区别 ?低碳发展,缓解气候变化 ?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上的明确态度 ?通过减排,使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不超过2K ?按照2K的目标,世界全年总排放量不能超过150亿吨,目前我国年排放100亿

我国的能源现状(2016) ?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3.6亿tce 煤62% 26.6 亿tce 油19% 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我国的能源现状(石油2016) ?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8.1亿tce ,占19%;其中进口量占油消费总量的67% 煤62% 26.6 亿tce 油19%8.1 亿tce 天然气6%2083 亿m 3 一次电力12%1.8万亿kWh 其他能源1% 0.6 亿tce 净进口67%5.4 亿tce 国内供应33%2.7 亿tce 油

新能源发电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题目:燃料电池的利用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5 年春季 学号: 学生: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7 年 1 月 12 日

2016年9月份《新能源发电》课程设计 燃料电池的利用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被称为继水电、火电、核电之后的第四代发电装置。国际能源界预测,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最有吸引力的发电方式之一。 一.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及原理 1. 燃料电池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都将大型燃料电池的开发作为重点研究项目,企业也纷纷斥以巨资,从事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在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使得燃料电池即将取代传统发电机及2内燃机而广泛应用于发电及汽车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要的新型能源可以大大降低空气污染及解决电力供应,电网调峰问题。燃料电池的发展创新将如百年前内燃机技术突破取代人力造成工业革命,又如网络通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的信息革命,燃料电池的高效率,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易维护及成本低潜能将引爆21世纪新能源与环保的绿色革命。如今,在北美,日本和欧洲,燃料电池发电正以急起直追的势头快步进入工业化规模应用的阶段,将成为21世纪继火电,水电,核电后的第四代发电方式。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外的迅猛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现在它已是能源,电力行业不得不正视的课题。 2. 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是藉由电池内发生燃料燃烧反应而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负极除作为燃料与电解质的共同接口,并对燃料的氧化反应作催化;而正极则为氧气与电解质的共同接口,亦对氧的还原作催化。燃料电池因电解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有磷酸型( PAFC,phosphate fuel cell )、 熔融碳酸盐型( MCFC,melt carbonate fuel cell ) 与固态氧化物型( 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 ) 与质子交换膜型( PEMFC,对于以氢氧作燃料的燃料电池反应如下所示,而其于碱性溶液中的电极反应为: 正极1/2O2 + H2O + e- -------> 2OH- 负极H2 + 2OH- -------> 2H2O + e- 全反应1/2O2 + H2 -------> H2O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