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挪威的森林》中欲望的压抑与释放-精选资料

论《挪威的森林》中欲望的压抑与释放-精选资料

论《挪威的森林》中欲望的压抑与释放

弗洛伊德不仅在心理学领域,也在艺术领域,当然包括文学方面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运用《作家与白日梦》《压抑》等来分析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时,我发现《挪威的森林》中充满了欲望的压抑与满足,作者将自己压抑的欲望切割成无数面,散落在作品之中,通过作品主人公、意象、以及生死观来表现。

一、主人公欲望的压抑与释放。

1、性欲望的压抑与释放。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直子。“在年轻的女子身上,性的欲望几乎总是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她们的野心通常都被性欲倾向所同化。”[1]在这里,弗洛伊德认为年轻妇女比年轻男子更容易受到情欲的驱使,虽然这一观点后来招致女权主义批评的抨击,但是这种现象却在直子身上得到最为鲜明的体现。

①性欲望受到挫折,也就是力比多欲望的实现受到挫折。直子的恋人,也是青梅竹马之交的木月,同渡边也是好友,因而我们三个经常一起约会、出游、或者谈天说地。直子同木月“像是在无人小岛上长大的两个赤身裸体的孩子,饿的时候吃香蕉,寂寞的时候就相拥而眠”,[2]直子想“尽情地享受爱,哪怕是一次也好”然而因为身体和心理的障碍,直子同木月的欲望都无法得到满足。“只要他喜欢,我什么都愿意心甘情愿地满足他。可

就是不行。”她的力比多渴望满足与释放,然而事实却压抑着她。木月的死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他死了以后,我就不知道到底怎样同别人交往了,甚至不知道究竟怎么才算爱上一个人”她在潜意识中把自己与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这种欲望受挫与木月的死对直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创伤,使直子纵然后来与渡边在一起时“她所希望的并非是我的臂,而是某人的臂,她所希求的并非是我的体温,而是某人的体温”。在木月死后,直子从未和渡边提起过木月,而且渡边也从不提起木月。直子通过自身的自我防御机制,强制性地将这种情绪压抑下去。

②压抑处在谴责与逃避之间。“本能冲动的变化之一是在抵抗中使冲动不起任何作用。但在某些条件下,冲动便进入了压抑状态。如果问题是在于外在刺激的运作上,所采取的适宜方式无疑便是逃避。”毫无疑问,木月死后,直子同渡边的关系便是一种逃避。“我们差不多每周见面,就这样没完没了地走。她在前边,我离开一点跟在后头。” “我们专心致志地大走特走。下雨就撑伞走。”这仿佛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只有走路,没有任何对话与交流。我们都“避免谈及过去的一切,木月这一姓氏几乎从未从我们口中道出过”。这一切都是在逃避。然而,对冲动而言,逃避是没有用的,因为自我是无法逃避自己的。压抑是谴责的前期表现,处在谴责与逃避之间,而这种情况便发生在直子与渡边发生关系的那一天之后。在那以后,渡边收到的只是直子的一封信,她无法使自己得到解脱。

③压抑导致的三种必然结果:“要么本能全然压制,以至于任何它的痕迹都无法找到;要么以情感的形式出现但经过了性质上的伪装;要么转为焦虑,后两种可能性将令我们做更多的思考,即作为本能进一步变化的向情感转移,尤其是向焦虑转移。”显然,直子的压抑并未实现全然的压制,而是通过情感形式与焦虑体现了出来。直子对渡边究竟有没有感情渡边不知道。直子让渡边一直记住她,记住她曾经这样存在过,而渡边悲哀得难以自禁,因为直子仿佛连爱都没爱过渡边。渡边也许只是她的情感转移对象,一种逃避的手段。而且伴随着焦虑的增加。直子的神经渐渐有些不正常,到最后都无法给渡边写信,必须由玲子代笔。即使是在阿美寮,她的症状也没有缓解。

④压抑通过自杀得到释放。即使有玲子的陪伴,尽管渡边常常去看直子,却还是无法将直子从深渊中拉出。直子误入自己思想的牢笼,认为自己这个不健全的人无法继续存活,最后选择自杀。

2、性的欲望与野心的欲望并存。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永泽。“在年轻的男子身上,自私的、野心的愿望与性的愿望相当明显地并驾齐驱。但是,我们不准备强调两种倾向之间的对立,我们更愿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它们经常结合在一块”。永泽“睡过的女人达百人之多”并且邀请我同去“下次跟我去,保证你手到擒来”。而永泽同女孩睡觉也并非出于真心,那也不过是一种儿戏而已,尽管有女友初美,他却毫不收敛。然而欲望的满足到头来

只是一片虚无,永泽在欲望的驱使与内心的矛盾之中痛苦不堪。

3、玲子。这里着重指玲子对渡边讲述的那段经历。那“砰”的一声,是能量长期作用的结果,瞬间改变了玲子的生活。“在那以前的人生中,钢琴就是我的一切。我四岁开始练琴,生活中除了琴还是琴,此外我几乎什么都没考虑过”玲子只是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为了取得父母以及老师的夸奖,她努力练琴,只是练琴,长期忽视自己的感觉,长期压抑自己的一些本能欲望,而把意识全部放在钢琴上,这种压抑必然会以症状的形式出现,“那简直就像一个圈套或一口陷阱似的在那里静等着我”,其实,不是那口陷阱在等她,而是那口陷阱一直在她身旁,只是她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压抑导致的反压抑会使一场能量之战在她的体内开始。尽管没有后来的扯谎鬼的那个女孩,玲子体内的能量――被压抑太久的能量,必然会以症状回归,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反压抑是无法消除压抑的,反过来,它会增强压抑。所以当玲子不再压抑自己,不再为取悦别人而弹琴时,她觉得太美妙了,她最终鼓起勇气走出阿美寮,不再认为自己应该接受治疗时,玲子才真正活出了自己。

二、作品中一些事物的象征意味。

1、森林。村上春树不仅在《挪威的森林》中写到森林,在其《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以及《海边的卡夫卡》中同样写到了森林。可见,森林是村上春树常写的一个意象。《挪威的森林》本来是甲壳虫乐队的一首风靡全球的歌曲“歌中的男子感觉女

友的房间像挪威的森林一样神秘,可突然惊醒,却发现房间空无一物,更不见女友美丽的身影,房间像挪威的森林一般孤寂。昨晚的一切宛如一个美丽的梦,男子在密林深处独自品味着这种孤独”。而在作品中,直子最喜欢的音乐便是这首《挪威的森林》,那个旋律“一如既往地使我难以自已,不,比往常还要强烈地摇撼着我的身心”,让渡边觉得“似乎自己在茂密的树林里迷了路”,“一个人孤单单的,里面又冷、又黑,又没一个人来救我”。而渡边也曾与直子在“死一般寂静的松林中走着”,阿美寮的位置也是在丛林的深处。书中出现的森林都是寂静而又孤独的,正如作品开头写的那口井一般,“非常之深,深的不知有多深;里面充塞着浓密的黑,黑得如同把世间所有种类的黑一股脑儿煮在了里边”。森林因神秘、辽阔、充斥天地、永无边际、永不见底而成为孤独的代名词,成为作品中压抑的欲望的形象化的表现。

2、阿美寮。这是一个疗养院,一个很自由的疗养机构,一个与世隔绝的寂静的地方。作品中的阿美寮是一个理想世界的化身,安静、干净、自然,而且真实。在那里,所有人都敞开心扉,渡边与直子、玲子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示真正的自己,而这样的展现在“正常”的社会中显得比较病态,然而在那里却及其正常。在那里直子可以快活地生活、听音乐、吃葡萄柚,但是一旦接触到渡边,她的情绪就会变得激动,仿佛相对于阿美寮而言,我只是一个尘世中的俗物。阿美寮是一个毫无压制的欲望的化身,是一个桃花源,是一片净土,这里包容一切,尊重原欲,在

这里生活使人与自身的原欲和谐相处而毫无冲突。

三、生死观问题。

陈英芳在其《中的生死问题》中写道“《挪威的森林》是一部以生死问题为核心的作品。木月――渡边――直子、直子――渡边――绿子、永泽――渡边――初美、直子――渡边――玲子是小说中几条主要的生死链……初美象征着生死链的阴界一段,绿子、永泽象征着阳界的一段,而渡边则在生死链上摇摆不定”。木月的死、直子及其姐姐的死、绿子父母的死以及初美的死,使得生死成为小说的主题之一。木月的死让渡边明白:“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我们通过生而同时培育了死。”而直子的死让渡边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木月的死让渡边明白生本身就是死亡,而直子的死给渡边一种无力排遣的悲哀。我们领悟到的所有的哲理,在意外的悲哀面前,都显得那样软弱无力。这种生与死的关系让人陷入无穷的痛苦与矛盾中,死也无法摆脱悲哀,生中也孕育着无限的死的因素,这种生的痛苦使孤独的人更孤独,死的威胁让无助的人更无助。

总之,《挪威的森林》中呈现了村上春树的一些压抑的释放,就像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梦一样,作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写作,当由唯乐原则过渡到现实原则时,他会将自己被压抑的欲望写作出来。所以在写作时村上春树将自己的欲望被分割成无数部分,散落在作品中(他本人可能不知),并通过主人公、一些意象等

来体现出来,让读者体会那种被压抑的共通感。同时,我借助《作家与白日梦》对《挪威的森林》进行分析,其中结合了《弗洛伊德文集》中《压抑》《心理分析遇到的性格类型》等来分析这个问题,从而对《挪威的森林》有一些新的理解。

注释:

[1]选自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孙庆民译,索宇环校,长春出版社

[2]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译文

出版社,2001.以下论文所引皆引于此书,故不标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