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冷轧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轧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轧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轧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轧课程设计说明书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生产Q235 1×1450mm 板带钢

指导老师:

班级:

姓名:

目录

1综述

引言

冷轧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进行加热,所以不存在热轧常出现的麻点和氧化铁皮等缺陷,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而且冷轧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的性能和组织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电磁性能、深冲性能等。

冷轧的定义:

是再结晶下的轧制,但一般理解为使用常温轧制材料的轧制.铝冷轧分为板轧和箔轧.厚度在~以上的称为板,~以下的称为箔.欧美多采用3~6台连续式轧机作为冷轧设备

冷轧优点:

采用冷轧方法生产带钢优点是很多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能得到热轧方法很难得到的极薄带钢(薄达;

②能使产品具有很高且范围很广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③能保证获得高精度尺寸、厚度偏差小、沿带钢的宽度及长度方面的厚度均匀,板形良好、表面光洁的各种带钢;

④成本低、收效率高;

⑤轧制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生产率

冷轧主要工艺特点

与热轧相比较,冷轧板带生产主要有三大特点:

加工硬化

由于加工硬化,使轧制过程中金属变形抗力增大,轧制压力提高,同时还使金属塑性将低,容易产生脆裂。当钢种一定时,加工硬化的剧烈程度与冷轧变形程度有关。当变形量加大使加工硬化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继续轧制。因此,板带材在经受一定的冷轧总变形量后,往往需要软化热处理(再结晶退火或固溶处理),使之恢复塑性,降低抗力,以利于继续轧制。生产过程

中每两次软化热处理之间所完成的冷轧工作,通常称之为一个“轧程”。在一定轧制条件下,钢质越硬,成品越薄,所需的轧程就越多。

工艺冷却和工艺润滑

冷轧过程中产生的剧烈变形热和摩擦热使轧件和轧辊温度升高,故必须采用有效的人工冷却。轧制速度越高,压下量越大,冷却问题显得越重要。如何合理的强化冷却成为发展现代高速冷轧机的重要课题。

冷轧采用工艺润滑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金属的变形抗力,这不但有助于保证在已有的设备能力条件下实现更大的压下,而且还可使轧机能够经济可行地生产厚度更小的产品。此外,采用有效的工艺润滑也直接对冷轧过程的发热率以及轧辊的升温起到良好的影响。在轧制某些品种时,工艺润滑还可以起到防止金属粘辊的作用。

冷轧润滑效果的优劣是衡量工艺润滑剂的重要指标,乳化液的要求是:当以一定的流量喷到板面和辊面上时,既能有效的吸收热量,又能保证油剂以较快的速度均匀的从乳化液中离析并黏附在板面和辊面上,能形成均匀,厚度适中的油膜。

张力轧制

所谓“张力轧制”就是轧件的轧制变形是在一定的前张力和后张力作用下实现的。张力的主要作用有:1)防止带材在轧制过程中跑偏;2)使所轧带材保持平直和良好的板形;3)降低变形抗力,便于轧制更薄产品;4)可以起适当调整冷轧机主电机负荷的作用。

2 轧制

现代冷轧生产有可逆式和连轧两种生产工艺,连轧生产又有常规单卷轧制和全连续轧制(即无头轧制)两种方式,全连续轧制是当代冷轧板带钢生产的最高技术形式

我国冷轧板带钢的生产在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后,水平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只是一个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与钢铁强国仍有一定的距离,一些关键部位的钢材品种还主要依赖进口。冷轧板的生产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这次采用的就是全连轧,五机架连轧,1、5是留辊轧机,2、3、4是四辊轧机。

原料和参数选择

原料选择

要求生产产品为Q235普碳钢 1×1550mm

冷轧薄板可以不考虑宽展所以选择尺寸

所以原料选择:3×1550mm Q235普碳钢

润滑

工作辊采用乳化液润滑:浓度为1%~3%的油和水的混合物

首架轧机不润滑.

末架轧机乳化油浓度为%.

其他轧机乳化油浓度有3%.

参数

轧制参数

四辊轧机

系数选择

第一道次摩擦系数由,其余四道次摩擦系数为.

张力制度:第一道次的后张力在30~50MPa.

第五道次后张力大于前张力,前张力在30~50MPa

曲线

加工硬化曲线

x、y、z 参数曲线

3轧制制度的制定

辊速的计算

根据秒流量相等得:

BHV=bhv

冷轧薄板可以不考虑宽展所以B=b 所以HV=hb

第五机架的速度在18-25 m/s 取20m/s

=1V5

=

= V2= m/s

压下规程

计算平均压力和总压力:

第一道次

由热轧原料开始轧制,压下量8.0=?h mm ,冷轧入口总压下率为0,出口总压下率为.%。求平均总压下率ε∑: ε∑=0ε+1ε=?查Q215加工硬化曲线

2.0σ=405 MPa ,≈S σ2.0σ

求平均单位张力:Q =(35+90)/2 = 故

S K σ15.1=75

.46540515.1=?= MPa

计算 5.158.0300=?=?=h R l mm

计算 477.06.2/5.1508.0/=?==h fl z 227..02

=z

C = CR=C ?300=?3

10-

查轧辊压扁时平均单位压力图解(斯通图解法)

89.1708.0/6.255.0/=?=?='u h x l mm 6.537/)1)((=--=x e Q K p x MPa

74.1490106.537155089.1741=???='=-p l B P t

第二道次

入口总压下率%,出口总压下率25%。求平均总压下率ε∑: ε∑=1ε+2ε=% 查表

2.0σ=548MPa ,≈S σ2.0σ

求平均单位张力:Q =(100+90)/2 =95MPa 故

S K σ15.1=2

.63054815.1=?= MPa

计算 845.1255.0300=?=?=h R l mm

计算 334.0925.1/845.1205.0/=?==h ul z 11.02

=z

查轧辊压扁时平均单位压力图解(斯通图解法)

21.1505.0/925.1395.0/=?=?='u h x l mm 31.656/)1)((=--=x e Q K p x t

28.15471031.656155021.1542=???='=-p l B P kN

第三道次

入口总压下率45%,出口总压下率%。求平均总压下率ε∑:

ε∑=2ε+3ε=?%+? 2.0σ=665 MPa ,≈S σ2.0σ 求平均单位张力:Q =(104+100)/2 =102 MPa

S K σ15.1=75

.76466515.1=?= MPa

计算 95.104.0300=?=?=h R l mm

计算 39.04.1/95.1005.0/=?==h ul z 153.02

=z

查轧辊压扁时平均单位压力图解

42.1405.0/4.1515.0/=?=?='u h x l mm 9.866/)1)((=--=x e Q K p x MPa

6

.1937109.866155042.1443=???='=-p l B P t

第四道次

入口总压下率%,出口总压下率%。求平均总压下率ε∑:

ε∑=3ε+4ε=%

2.0σ=715 MPa ,≈S σ2.0σ

求平均单位张力:Q =(108+104)/2 =106 MPa 故

S K σ15.1=25

.82271515.1=?= MPa

计算 71.615.0300=?=?=h R l mm

计算 2846.02.1/71.605.0/=?==h ul z 081.02

=z

查轧辊压扁时平均单位压力图解

7.1005.0/175.1455.0/=?=?='f h x l mm 5.918/)1)((=--=x e Q K p x MPa

3.1523105.91815507.1044=???='=-p l B P t

第五道次

入口总压下率%,出口总压下率%。求平均总压下率ε∑:

ε∑=4ε+5ε=%

2.0σ=730 MPa ,≈S σ2.0σ

求平均单位张力:Q =(45+408)/2 = MPa 故

S K σ15.1=5

.83973015.1=?= MPa

计算 48.51.0300=?=?=h R l mm

计算 26.005.1/48.505.0/=?==h ul z 067.02

=z

查轧辊压扁时平均单位压力图解

66.905.0/05.146.0/=?=?='f h x l mm 04.962/)1)((=--=x e Q K p x MPa 1440

1004.962155066.945=???='=-p l B P t

每道次压下率和压下系数分配

4校核

轧辊直接承受轧制力和转动轧辊的传动力矩,属于消耗性零件,就轧机整体而言,轧辊安全系数最小,轧辊强度往往决定整个轧机负荷能力,因此,要对轧辊进行校核。

轧辊材质为合金锻钢,许用应力[]σ=240MPa ,许用接触应力[]σ'=2400MPa ;许用剪切应力[]τ=73 MPa ;许用接触剪应力[]τ'=730 MPa 。轧辊各部分尺寸分别为:

工作辊:辊身直径

D

=600mm ,辊身长度

g

l =1700mm ,压下螺丝中心距

g

L =1980mm ;辊颈直径d =280mm ,辊径长度

gz

l =180mm 。支撑辊:辊身直径

z D =1500mm ,辊颈d=750mm ,辊身长度z l =1700mm ,压下螺丝中心距z L =2430mm ;辊头均采用扁头万向接轴辊头。

表 校核相关参数

根据五机架冷连轧机轧制力考虑,现在对第二架轧机的轧辊进行校核:

工作辊校核

和g z P P =

g

P P z

g z M M 而

P

P P g z =+KN P P g 47.365531937053===

; KN

P P z 53.190045319370525352=?==

辊身

图 四辊轧机轧辊受力图

如上弯矩图,工作辊在其中间部位产生最大弯矩,如上面计算:

m N B L P M g g g ?=??? ??-?=???? ??-=110098855.14980.1365470841;

由于水平张力差导致的弯矩为:

N T 54250155025..1104155065.1100=??-??=, m N B L T M g g ?=??? ??-?=???? ??-=

4.817185

5.1498.12542508422;

辊身中部的合成力矩为:

工作辊在最大重车后的直径D=540mm ,因此辊身中部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MPa W M g g

g 69540.01.0101.13

5

=??==σ<[]σ

所以,工作辊辊身符合要求。

辊头

由于工作辊传动,校核辊头扭转强度。

D D 105(1--=a 0~5.0(=,

MPa a

W M n n n 3.18318.0208.0208.03

3=?===

τ所以,辊头符合轧制要求。

工作辊辊头图

辊身

由上图可知,在辊身中部产生最大弯曲力矩,其大小如上面所求:

支撑辊在最大重车后的直径为D=1450mm ,则辊身中部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MPa

D M z z z 6.2445.11.035

.75067891.03

3=?==

σ<[]σ

所以,支撑辊符合要求。

辊颈

MPa d M W M d d d d 25.8275.01.01047.31.03

6

3=??===σ<[]σ

所以,辊颈轧制符合要求。

接触应力校核

工作辊与支撑辊表面接触产生接触应力,它将影响轧辊的轧制寿命,应加以校核。计算接触应力使用赫兹公式: 式中: q ——接触表面单位长度上的负荷;

21r r ,——相互接触两个轧辊的半径; 21K K ,——与轧辊材料有关的系数,

轧辊材料相同,μ=,得到:

2

121max )

(416

.0r r r r qE +=σ;

已知2701=r m ,7252=r mm ,E=200GPa ,

m

N l P q /1014.17.110937.177?=?==则:

MPa

1416725.027.0)

725.027.0(102001014.1416.097max

=?+????=σ<[]σ'

MPa 4.4301416304.0304.0max max =?==στ<[]τ' 所以,轧机符合轧制带钢时的轧制要求。

电机功率校核(以第二架为例)

轧制力矩

其中: x ——力臂系数,取;

g

P ——轧制压力;l ——接触弧长度。

摩擦力矩

m

N f d P M g g m ?=??==58.511605.028047.36511,

m N i M M M m Z m ?=+???? ??-=+????? ??-=21.1307856.158

.511614.62401197.011112η; 其中:

g

d ——工作辊辊径直径;1f ——轧辊轴承中摩擦系数,此处取;

η—— 粘性系数,取; i ——传动比,取。

m N M i M M m m m ?=+=+=

17.683272.3077856.196.1164921;

空转力矩

m

N M M H k ?=??==8.53021038.8806.006.03;

式中:H M ——电机额定转矩,所以传动轧辊电机轴上所需力矩为:

H k m z M m KN M M i M M

64.98.530268.29957856.114.240;

所以电机功率符合要求,其他各架轧机轧制力均小于此架,电机功率动能符合要求。

咬入角校核

轧机要能够顺利进行轧制,必须保证咬入符合轧制规律,所以要对咬入条件进行校核。

)cos 1(α-=?D h βα≤ 式中: D ——工作辊直径

h ?——轧件的压下量; α——咬入角 β——摩擦角

原料在第一架轧机咬入比较困难,所以对第一架进行咬入能力的校核。校核如下:

由公式,得到:

已知mm D 600=,08.0=f ,mm h 8.0=?,所以: 而βtan =f ,得到:

由于?=≤?=57.40.3βα,因此,第一架轧机可以实现带钢顺利咬入。

5结语

这次课程设计,通过这次对冷轧板带的压下规程计算,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下完成,对轧制力的计算,轧辊的校核,电机的校核,

都有了进一步掌握。并对生产车间以及一些设备,技术要求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的帮助非常大。

6 参考资料

1 轧制工艺学康永林冶金工艺出版社 2006

2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温景林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

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设计_图文

]

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 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 4)用分析计算法计算车站通过能力; 5)编写设计说明书。 1.3 初步分析 1)从图1可知,D站的车流来源于A、B、C三个方向,必须考虑折角车流问题,即D 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问题。 2)从○2和○3给出的站坪长2200米和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的数据,并结合表2可确定 本区段站的车站布置形式应当为单线横列式区段站。 表2 不同车站站坪长度 车站种类车站布 置形式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度(m) 1050 850 750 650 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双线单线 会让站、 越行站 横列式1450 1700 1250 1500 1150 1400 1050 中间站横列式1600 2000 1400 1800 1300 1700 1200 区段站横列式2000 2500 1800 2300 1700 2200 1600 纵列式3500 4000 3100 3600 2900 3400 2600 3)由○4可知各衔接方向机车类型一致,结合○3中,限制坡度均为6‰,到发线有效长 为1050米,可知在D站不需要变换牵引重量,无需增减轴作业,则不需要加挂补 机。 4)根据○5可知,在D站需要定期对机车进行保养、维修,需要在D站设立站修所和机 务段。 5)根据○8可以确定D站第三方向C的衔接位置、到发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 6)根据○8和○9的综合考虑可以确定机车走行线的数量,机车出入段线的数量。 2 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2.1 车站类型的确定 设计车站为单线铁路区段站,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的有关规定,单线铁路区段站应选择横列式布置图型,在有多个方向接入且运量较大时,可以预留或采用纵列式图型。设计车站衔接三个方向,运量适中,根据规定选用横列式布置图。

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 任务书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 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 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 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 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 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主要任务 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 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 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规范(参考) 一、编写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必须用A4(210mm*297mm)白纸打印。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印。每一页上方留25mm,左侧留25mm,下方和右侧分别留20mm。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左侧装订。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构成: 封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前置部分摘要 关键词 目次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引言 1章 2章 2.1(条) 2.1.1(款) 2.1.1.1(项) 2.1.2 正文 2.2 主体部分 2.2.1 2.3 2.3.1 2.3.2 3章 3.1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部分附录B 附录C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封面包括设计题目、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等几项内容。 2.目录: 目录是课程设计的篇章名目,要按顺序写清楚设计构成部分和章、节的名称。要求列至二级目录。 3.摘要:摘要是说明书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

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300字;外文摘要不少于20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略多。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之间空二格。 (二)主体部分 1.引言: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2.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基本观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必要的数据和图表,以及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对结果的讨论等。 (1)文中所用的符号、缩略词、制图规范和计量单位,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或本学科通用标准。作者自己拟订的符号、记号缩略词,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 (2)图:课程设计中的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所有的图应编排序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如图1、图2……,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3)表:所有的表应编排序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如表1、表2……。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的数字或文字。 (4)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5)计量单位: 课程设计说明书中的量和单位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2 第二章机构系统方案的拟定。。。。。。。。。。。。。。。。。。。。。3 第三章传动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1 第四章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12 第五章机构运动总体方案。。。。。。。。。。。。。。。。。。。。。。。13 第六章所设计的机构尺寸计算。。。。。。。。。。。。。。。。。。。15 第七章执行机构动作分解图。。。。。。。。。。。。。。。。。。。。。18 第八章主方案动力传递分析。。。。。。。。。。。。。。。。。。。。。19 第九章工作循环图。。。。。。。。。。。。。。。。。。。。。。。。。。。。。21 第十章自编的主程序和子程序。。。。。。。。。。。。。。。。。。。22 第十一章计算机画出的主要曲线图。。。。。。。。。。。。。。。。。28第十二章课程设计小结。。。。。。。。。。。。。。。。。。。。。。。。。。。30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平压印刷机运动方案和主要机构设计。 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平压印刷机是一种简易印刷机,适用于印刷八开以下的印刷品。它的工作原理:将油墨刷在固定的平面铅字版上,然后将装了白纸的平面印头紧密接触而完成一次印刷。其工作过程犹如盖图章,平压印刷机中的“图章”是不动的,纸张贴近时完成印刷。 平压印刷机需要实现三个动作:装有白纸的平面印头往复摆动,油辊在固定铅字版上上下滚动,油盘转动使油辊上油墨均匀。 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实现印头、油辊、油盘运动的机构由一个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系统使其具1600-1800次/h印刷能力。 2)电动机功率N=0.75kW、转速n电=910r/min,电动机可放在机架的左侧或底部。 3)印头摆角为700,印头返回行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K=1.118。 4)油辊摆动自垂直位置运动到铅字版下端的摆角为1100。 5)油盘直径为400mm,油辊起始位置就在油盘边缘。 6)要求机构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易于制造。 7) 4 设计任务 a)确定总功能,并进行功能分解。 b)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c)进行印头、油辊、油盘机构及其相互连接传动的选型。 d)按选定的电动机及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e)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A) f)对执行机构进行尺寸综合。 g)*对往复摆动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A) h)编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题目: 中间站设计 专业: 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 签章) 年月 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 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 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 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 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 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 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 信号机的布置, 警冲标的布置, 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 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 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2) 2塑件的工艺分析 (3) 2.1塑件原材料分析 (3) 2.2塑件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 2.3塑件的体积与重量 (5) 2.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 3拟定成型方案 (6) 3.1分型面的选择 (6) 3.2确定型腔布置 (7) 3.3浇注系统的设计 (8) 3.3.1主流道的设计 (8) 3.3.2浇口设计 (8) 4.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9) 4.1凸模、凹模、型芯设计与计算 (9) 4.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的计算 (10) 5.脱模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12) 5.1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2) 5.2脱模力的计算 (12) 6.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3) 7.注塑机的选定与相关参数的校核 (14) 7.1注塑机初步的选定 (14) 7.2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14) 8.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5)

塑料饭盒注塑模设计 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塑料饭盒的注塑模具设计,该塑料饭盒材料为无毒PP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塑件产品。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的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饭盒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塑件的具体结构,该模具是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具。 关键词:注塑模,塑料饭盒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Student: Tutor: Abstract: This topic mainly aims at potted molded plastic lunch box's mold design, this plastic lunch box material for the non-toxic PP material, is in the daily life the common one kind models a product. Through to models to carry on the craft the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designs a note mold finally. This topic from the product mix technology capability, the concrete mold structure embarks, to mold's gating system, the mold formation part's structure,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oic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simultaneously and simple establishment mold's processing craft.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is to model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an institute requests.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s primary mission is the lunch box injection mold's design, is also designs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models a product,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o raise the output. In view of models a concrete structure, this mold is the runner duplex profile injection mold.. Key word: note mold , plastic lunch box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VIP专享】中间站站场课程设计

题目:中间站站场设计专业: 年级: 姓名: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桥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2010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辅导教师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教研室主任 一、课程设计题目 中间站站场设计 二、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2、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 3、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4、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

三、原始资料 某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红梅镇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如下图所示。 1、限制坡度6‰; 2、内燃牵引,东风型机车; 3、到发线有效长750m; 4、轨道为次重型,正线及站线皆用50 kg/m钢轨; 5、运输要求:每天直通货物列车15对,摘挂列车1对,零摘列车1对,旅客列车2对;本站货物装卸量较小,且以下行方向为主; 6、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形一机构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 7、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8、货物线满足一次可装卸5辆车; 9、正线外轨超高h为150mm,站线无外轨超高。

四、方法步骤及进度安排 1、布置站型及确定各项主要设备(0.5周) (1)确定站型; (2)确定客运设备; (3)确定到发线数量及布置位置; (4)确定货运设备; (5)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6)绘制车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7)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平面计算(1.5周) (1)确定设计线间距; (2)曲线要素计算; (3)货场平面计算; (4)确定车站信号机、警冲标位置; (5)坐标计算; (6)有效长计算; (7)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铺轨长度及道岔数量计算(0.5周) (1)确定铺轨长度 (2)确定道岔数量 4、绘制红梅站车站布置详图(0.5周)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湖北文理学院 班级学号:2013279129 学生姓名:张亮 班级:机电1321 2015年11月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 ×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 (1)系统的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 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 本设计采用了及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 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

(3)X-Y工作台的传动方式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 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V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 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要求(参考)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要求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组成与装订 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 A.封面; B.课程设计任务书; C.目录; D.正文; E.参考文献; F.附录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左侧装订,装订顺序为: 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目录根据正文内容自动生成。 正文内容可根据课程自行安排。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的格式要求(参考) 1、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采用A4幅面纸张打印。打印格式要求: a.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右空2cm(靠装订线一侧增加0.5cm空白用于装订)。 b.字体和字号 一级标题(1.1):四号黑体、20磅行距、段前18磅、段后12磅、左对齐; 二级标题(1.1.1):13磅黑体、20磅行距、段前后12磅、左对齐; 三级标题(1.1.1.1):小四号黑体、20磅行距、段前后6磅、左对齐; 正文部分:宋体,小四,20磅行距、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页眉、页码:页眉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宋体,五号,居中排列;页码居页面底端居中。页眉页码均从目录后开始设置。附录中图纸、原文复印件等可不设置。 2、插图必须精心制作,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图注与说明用小五号宋体字。 3、参考文献 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信息工程系 2012-5-22

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中间站设计 业:铁道运输 级: 名: 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导教师 语 绩 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6 道岔数量确定

.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1章绪论 .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四工位专用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超详细)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 1 按工艺动作过程拟定机构运动循环图 2 进行回转台间歇机构,主轴箱道具移动机构的选型,并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选择 3 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进行机械传动方案的拟定 4 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设计 5 在2号图纸上画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要求: 1 从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位置,快速移动送进了60mm后,在匀速送进60mm(5mm刀具切入量,45mm工件孔深,10mm刀具切出量),然后快速返回。回程和工作行程的速比系数K=2。 2 生产率约每小时60件。 3 刀具匀速进给速度2mm/s,工件装、卸时间不超过10s。 4 执行机构能装入机体内。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根据专用机床的工作过程和规律可得其运动循环图如下: 机构运动循环图

钻 头 头进 匀速 60° 快钻 0°240° 进 钻 头 快 退 工 作 台 转 动 307.4° 位 销 插 入 定 定 位 销 拔 出 工 作 台 静 止 凸 轮 钻397.4° 该专用机床要求三个动作的协调运行,即刀架进给、卡盘旋转和卡盘的定位。其工作过程如下: 机床工作运动模型 要确保在刀具与工件接触时卡盘固定不动,刀具退出工件到下次接触工件前完成卡盘旋转动作。几个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并按照一定规律运动。 机械总体结构设计 一、原动机构: 原动机选择Y132S-4异步电动机,电动机额定功率P=5.5KW,满载转速n=1440r/min。

二、传动机构: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i=n/n6,其中n6为圆柱凸轮所在轴的转速,即总传动比为1440/1。采用涡轮蜗杆减速机构(或外啮合行星减速轮系)减速。 三、执行部分总体部局: 执行机构主要有旋转工件卡盘和带钻头的移动刀架两部分,两个运动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相当精度的协调。因此,在执行机构的设计过程中分为,进刀机构设计、卡盘旋转机构和减速机构设计。而进刀机构设计归结到底主要是圆柱凸轮廓线的设计,卡盘的设计主要是间歇机构的选择。 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要满足相应的运动速度,因此首先应该对于原动机的输出进行减速。下面先讨论减速机构传动比的确定:由于从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位置,快速移动送进了60mm后,在匀速送进60mm(5mm刀具切入量,45mm工件孔深,10mm刀具切出量),然后快速返回。要求效率是60件/小时,刀架一个来回(生产1个工件)的时间应该是1分钟。根据这个运动规律,可以计算出电机和工作凸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440/1。两种方案的传动比计算,参考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下面讨论执行机构的运动协调问题:有运动循环图可知,装上工件之后,进刀机构完成快进、加工、退刀工作,退后卡盘必须旋转到下一个工作位置,且在加工和退刀的前半个过程中卡盘必须固定不动,由于卡盘的工作位置为四个,还要满足间歇和固定两个工作,于是选择单销四槽轮机构(或棘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与定位销协调)解决协调问题,具体实现步骤参考“回转工作台设计”。由于进刀机构的运动比较复杂,因此要满足工作的几个状态,用凸轮廓线设计的办法比较容易满足。廓线的设计参考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EDA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晓丽职称助教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两格字符) (空二行换行) 空4格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 关键词:(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ABSTRACT ①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②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③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Key words :aaa;bbb;ccc

目录(3号,黑体,居中) (空1行,以小4号黑体设置字体及大小,行间距22、字间距标准) 1 XXXXXX………………………………………………………………………… 1.1 XXXXXX……………………………………………………………………… 1.2 XXXXXX……………………………………………………………………… ┇ 2 XXXXXX………………………………………………………………………… 2.1 XXXXXX……………………………………………………………………… 2.2 XXXXXX……………………………………………………………………… ┇ 3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附录……………………………………………………………………………………

(完整版)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中间站设计 专业: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为彭山站,车站中心坐标为成昆线K076K+884处。上行方向衔接青龙场站,区间里程为11.172Km,下行方向衔接太和站,区间里程为8.522Km。本站为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彭山县凤鸣镇新村路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见附件车站布置图;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850m;运输要求:车站作业量见附件;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柱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货物线设计以附件图为基础进行设计。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轮胎型号:225/60R16。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 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 [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

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 9月 18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0 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 2.1鼓式制动器 0 2.2盘式制动器 (2) 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 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 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 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 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 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 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 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即q=,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 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 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四、传动方案:

五、设置参数: 原始数 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运输带拉力F (N)250 230 220 210 210 200 220 260 245 240 运输带 速度V (m/s) 1.8 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 滚筒直 径D (mm) 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 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

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 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 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 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 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 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设计时间:2011年5月25 设计过程 一、电动机的选择 计算说明和计算过程计算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