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组培防止灭菌的方法

组培防止灭菌的方法

组培防止灭菌的方法
组培防止灭菌的方法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中如何预防细菌污染

的技术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预防细菌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苗工厂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通对植物组织培养污染来源的分析和控制,浅析了如何在植物培养中预防何控制细菌的污染,以达到植物组织培养的最优化。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防治

前言:

植物组织培养是 20 世纪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这项技术已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年 ,不少组织培养工厂应用该技术大量生产花卉、蔬菜及特种经济植物幼苗、脱毒苗 ,使作物种植逐步摆脱周期长、完全受自然控制的分散状态 ,逐步走向集中控制、规模化、自动化、不受自然影响的工厂化生产【1】尽管组织培养方面理论研究已相当精深 ,但在预防细菌污染中还存在种种的问题,因此介绍和讨论了组织培养中的污染原因及其对策。

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组织培养各方面的技术日渐完善。但在组织培养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了解,很多学者在初代培养这一阶段,很难得到无菌苗,或者虽然在初代培养得到了无菌苗,但在继代培养时往往出现大量污染甚至全部污染。在市场竞争中,如何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组织培养中污染率的增加势必然引起组培苗成本的提高,经济损失大。因此,组织培养中降低污染率是工厂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技术环节。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污染:一类是通常所说的污染,即外植体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和培养过程中,如:培养基、接种工具、接种室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污染;另一类是内源菌污染,内源菌包括真菌和细菌,内源污染一般是指内源细菌所致的污染。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预防细菌的污染。

1细菌污染简介

1.1污染的原因

污染的原因在培养过程中污染是经常发生的。它会导致培养基和培养材料上滋生杂菌 ,最终组培失败。在科研和商品化生产种苗中 ,污染率是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指标 ,控制污染率无疑是一项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材料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探讨和重视污染在科研和生产中显得十分重要。

1.2操作污染和环境污染

操作污染和环境污染指真菌污染和细菌污染。真菌污染主要来源于环境,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接种材料及工具。此类污染可通过如下措施加以克服:

1.2.1 改善环境条件

每次接种前应对接种室的地面进行清洁卫生工作,并用75%的酒精喷雾使空气中的灰尘沉降,并用紫外线灯在黑暗中照射20~30分钟。接种前工作台面要用新洁尔灭或75%酒精擦洗,使用超净工作台对接种环境污染的控制更有成效。但它应置放在洁净的房间,窗户密封,并定期清洗过滤膜,以延长使用寿命。培养室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相对湿度太高时可以用抽湿机除湿。在接种结束时,应进行地面清洁卫生工作,即先打扫一遍,再用湿布擦过,并定期用甲醛熏蒸接种室。

1.2.2无菌操作和无菌操作技术

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子、口罩等,要经常保持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在接种前要剪除指甲,并用肥皂或洗衣粉溶液擦洗,最好再在新洁尔灭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用75%的酒精擦手,并用75%的酒精擦拭母种瓶表面进行消毒,以防把微生物带进超净工作台。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在接种时,最好不要感冒咳嗽和说话。污染中特别注意一种呈乳白色的细菌污染,这种细菌为芽孢杆菌。法国林木育种协会鉴定为迟缓芽孢杆菌,它外被荚膜,耐高温,一般消毒剂难以杀死。它可随培养材料、用具等传播;也可出现在培养基表面,或呈滴形云雾状存在培养基内,若出现时应严格灭菌,清洗和消毒用具,并更换消毒酒精。

操作人员操作动作要熟练、动作快、规范,这样可以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污染。因为有很多组织培养的失败,从材料、培养基条件等方面检查均无问题,只是由于操作技术不熟练,如脱毒培养抽取茎尖很小,操作时间长了就会使茎尖失水变干,或不慎感染杂菌,再同时接种的环境又不是绝对无菌的。

1.2.3 严查接种材料

淘汰被细菌污染过的接种材。

1.2.4经常检查消毒锅的灭菌质量

消毒锅的压力表降到零后不能马上出锅。因冷热空气作用的负压效应,使外界环境的冷空气倒吸入已灭菌好的培养瓶内引起真菌污染,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消毒后培养瓶应留在锅里,等冷却后才出锅。如果出现培养基造成的污染,就要及时地检查灭菌锅的性能或其他的问题。

1.2.5检查培养容器是否存在问题

培养容器封口多用塑料盖、胶塞、棉塞、薄膜等,塑料盖用久了易老化,密封性差,也会造成污染。同时,培养瓶在使用之前要洗净(包括瓶内瓶外),灭好菌的培养瓶不要放在空气中太久,一般出锅后1~2天内接完种最好,以减少培养瓶表面的微生物引起的污染。

2 内源性污染的控制

2.1 内源性污染的含义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由于材料内部的内生菌不能被一般的表面消毒方法所清除,随着材料进入培养过程,引起的污染称为内生性污染或内源性污染。

2.2 内源性污染的种类

从已有报道看,被鉴定的种类主要有:黄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棒状杆菌属、欧文氏菌属等。真菌主要有霉菌。目前在各种农作物及果树等经济作物中发现的内生细菌已超过129种(隶属于54个属)对于一种植物而言,从中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和内生细菌通常为数种至十种,有的还到百种之多,其主要出现在热带植物组织中。

2.3内源性污染的分布

内源性污染主要发生在那些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尤其是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如工业区,人口众多的城市,公路边等。

2.4内源性污染的症状和危害性

在初代培养中,表面细菌引起的污染通常在2~3天就能在外植体周围或培养基表面形成明显的如水污状、油污状、气泡或干缩的红、黄、乳白等颜色的菌落。

而在外植体培养后3~5天内并未发现细菌污染,以后则不继出现明显的或不明显的细菌菌落,就可能是由内生细菌引起的污染。

在某些植物初代培养或前几代的继代培养中存在的污染,并不形成明显的菌落而只在培养基内部形成“丝状物”,“晕状物”,不易被肉眼发现的,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视,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量不断的积累,就会在培养基上表现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背光检查法去观察发现它。

内生细菌引起的危害主要包括在早期导致培养失败,增殖效率降低,培养物生长减慢,玻璃化苗增多等。在后期导致试管苗移栽困难或死亡,有时污染也会引起培养物的遗传变异。

3细菌污染的防止措施

3.1外植体的消毒

3.2.1预栽管理

一般来说,温室内盆栽的植株比室外栽培的植株含菌少,为了能更好的降低污染率,我们要把室外栽培变为室内盆栽。要求:盆栽用土应使用不含有机质及经消毒的清洁土壤,尤其是要采集地下材料时,须用经过消毒蛭石等作栽培基质;施用无机肥,并对植物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不便移栽的,可套塑料袋,待长出新枝条后,再采样接种。

3.2.2 外植体预处理

3.2.2.1促发新枝

将田间采集的枝条用水冲洗干净后插入无糖的培养液或自来水中,使其发枝,后以这种新抽的嫩枝作为外植体,可大大减少内源菌的污染。

3.2.2.2 黄化处理

在无菌条件下,对采自田间的枝条进行暗培养,待抽出徒长的黄化枝条时取材,也可减少污染。这方法曾用于成年栗树的枝条和仙客来实生苗,减少了内生细菌的污染。

3.2.2.3热击处理

如将美丽百合的鳞茎外植体放入试管中进行43聂氏度热击处理,罗伯利槭的休眠芽进行42.5聂氏度或45聂氏度热击处理;草莓茎尖在30聂氏度处理可得到脱毒苗。

3.2.2.3用抗生素进行处理

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型,它们与细菌中的30S核蛋白体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的酸苷油酯合成,通过阻断其正常代谢途径使微生物致死。如相思树的茎段灭菌时,用皂液刷洗和75%酒精杀菌后,转入不同的抗生素溶液中,在摇床上振荡过夜,再用75%的酒精和0.1%升汞分别杀菌1分钟和15分钟,灭菌效果(如下表)其中以抑制剂ANB1和ANB2的抑制效果较好,未污染的分别为63.3%和76.7%;成活率分别为60.0%和50.0%。

不同抗生素预处理对相思树茎段的影响

3.2.3改进灭菌方法

3.2.3.1真空减压灭菌

利用真空减压抽走植物组织中的空气,使消毒剂容易侵入,从而增强杀菌效果。经对万年青茎段的实验可知道:减压灭菌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灭菌(如下表),未污染率从常规的6.7%升到60.0%,成活率从常规的3.3%升到43.3%。

常规灭菌与真空减压来灭菌对万年青茎段防止效果比较

3.2.3.2磁力搅拌、超声波振动法

为减少在外植体表面形成的气泡,在浸泡时还可采用磁力搅拌和超声波振动的方法。如对月季、苹果的枝条,用0.1升汞磁力搅拌15~20分钟,再用无菌水磁搅拌清洗,污染率有所下降。

3.2.3.3灼烧灭菌

利用火烧的方法杀死外植体表面的所有微生物,以不伤害所要使用的组织或细胞为度。如将马蹄莲的根在95%的酒精中浸泡1分子钟后,短时间内灼烧2次,比常规消毒的污染率降低60%。这种方法已用在绿色荚果、蒜的小鳞茎和银白杨芽的消毒。

3.2.3.4酸化培养基

除了欧文氏菌属外,大多数细菌在介质PH小于4.5时不能生长。在紫苑属、鸢尾属、蔷薇属植物组织中,将培养基的PH5.8降到3.9~4.3,可防止大量的细菌污染。

3.2.3.5 其他

多次消毒如先用皂液对番木瓜侧芽浸泡20~30分钟,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处理5分钟,然后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4%次氯酸钠加0.1%升汞消毒,最后用无菌水洗,污染率降低为50%左右;使用混合消毒液是用几种消毒液(如多菌灵、抗坏血酸、柠檬酸、氯霉素等混合)对外植体时行处理,以降低污染率;在培养基中加入其他抑菌剂(如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和25%甲霜灵)抑菌率也非常高。

3.2.4继代培养中污染的控制

初代培养获得的无菌材料在后期或继代培养也可能出现污染,这一方面是由于操作不慎的原因,另即是由于初代培养中使用了营养相对简单的培养基有可能使污染不易表现出来,有时继代材料在培养室则可能被螨传播的真菌污染。这类污染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防止。(1)扩大繁殖时应有合理程序。在获得的无菌培养物之后,应将其中一部分作为“原种”保存起来,分批繁殖和复检后再大规模生产。(2)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抗菌剂来防止。多菌灵用于金线莲组织培养的抑菌促生长,培养物不受微生物污染,灭菌率为98%以上,无白化苗,生长健壮,不过这种方法不能广泛使用,因为有些植物在抑菌素会受到毒害,如叶片变小、变黄和不能分化等。还有使用时要调到适合的浓度。

对植物中的内生细菌,由于它潜伏得较深,表面消毒方法无法将其消灭。有时在外植体的初级培养中,包括前几代的继代培养,往往在培养基上不易被发现,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菌量慢慢累积发展,才在培养基上显现出来。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抗菌素,降低PH值等措施防止和减少细菌等内生菌的污染。

植物材料中的内生菌,也可采用反复茎尖培养或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脱除。因致病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且是通过维管束传播的,故茎尖分生组织是不带菌的。因此,通过反复的茎尖培养和分生组织培养,既可脱内生菌又可脱毒。

3.2.5减少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

培养基中有机成分的存在是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去除有机物是减少污染的一条途径。在阿月浑子的组织培养中,除去培养基中的VB1、VB6、烟酸等(保留肌醇)有机成分,经2~3代培养后,能抑制细菌生长,对丛生芽生长增殖没有影响。原因是这些都是某些细菌生长的必须物质,去除这些有机成分后,细菌无法生长发育而慢慢死亡或减少。经试验,在罗汉果生根培养中,除去糖成分,在罗汉果苗生根时,可适当加强光照,同时在接种时,要适当地留一些小叶片,但不能让叶片接触到培养基,生根苗的生长都良好。由日本的古在丰树教授首创的无糖组织快繁技术则全部除去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输入可控制量的CO2气体作为碳源,并通过控制环境因子,促进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使之由异养型转变成自养型,因而植物长势良好,污染率明显降低。

4 总结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一般的污染较容易控制,要达到接种的无菌环境条件,无菌操作要求和无菌操作水平。而内源菌则较难控制,要求全部杀死植物表面和组织中的微生物,一般的消毒方法是不能完成的。通过先对外植体植物进行预栽管理、外植体的预处理,并在这基础上,改进消毒方法,(如真空减压法、酸化培养基、灼烧法等),也可除去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这些措施都能降低由内源菌引起的污染。当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控制污染的方法是可灵活多变的,只要能减少污染,不会发生培养物的遗传变异,实现工厂化快繁,降低成本,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即可。

参考文献:

[1]吴洪生.组织培养中的染菌及预防[J] 药物生物技术 ,2001 ,8(2):23-25

[2]周俊辉周厚高刘花全植物组织培养中内生细菌污染问题. << 广西植物>> 2003.23(1);41~47

[3] 柴向华李军张秀珊詹海洋王细燕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的控制. <<热带农业科学>> 2 003.23(6)40~43

[4]周俊辉刘花全罗慧君谢海佳黄树行玛丽安万年青茎段培养的污染防止<<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5(4);43~48

[5]林盛马崇烈胡东琼组织培养中污染的控制 <<广西农业科学>> 1994 (2)87~88

[6]周俊辉植物组织快繁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9 12(4)64~70

[7]朱广廉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32(6)444~446

《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复习题.doc

植物组织培养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 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9.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______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 11.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 法灭菌. 12. 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__________促进根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__________促进芽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13. 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 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 14.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15. 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16. 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

3M压力灭菌用生物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3M压力灭菌用生物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压力灭菌用生物指示剂1262 该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包括下 排气锅和预真空锅);通过培养基颜色变化,反应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是否存活,从而判断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结果。 1. 将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放于一标准测试包中; 2. 按照国家规范, 分别将测试包放于锅内不同位置; 3. 灭菌完毕, 取出该生物指示剂; 4. 挤破内含的安瓿, 与一支对照管一起放于56℃培养锅内培养;48小时后阅读结果。 结果阅读: 1.培养后指示管不变色(呈紫色), 表示灭菌通过; 2.培养后指示管变色(呈黄色), 表示灭菌不通过,(必须及时查出灭菌失败原因)。 3.同时培养的对照管应为阳性(呈黄色), 如阴性,可能的原因为: 培养条件不符合要求; 生物指示剂有问题; (应及时查出阴性原因)。 注意事项: 1. 灭菌完毕, 含生物指示剂的包裹很热并有一定压力; 需至少冷却10分钟以上, 否则可能引起塑料管内的安瓿破裂, 飞溅的碎片导致损伤; 2. 只有对照管为阳性, 其生物监测结果才算有效。 3. 贮存于室温: 15-30℃; 相对湿度为35-60%;避免靠近灭菌器和化学消

毒剂。 1292 该生物指示剂可用以121℃下排气和13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 3MATTESTTM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快速)在与3M ATTEST 290 培养锅共用时, 通过酶活性的灭活与否,探测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是否存活,从而判断压力蒸汽灭菌结果。 使用方法: 1、在生物指示剂标签上注明灭菌器锅号, 负荷数量, 灭菌日期; 不要在指示剂的瓶或盖上另贴一个标签。将生物指示剂放于一个标准测试包内,并置于最难灭菌的位置。 2、将含有生物指示剂的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最难灭菌的位置,通常是灭菌器底层,近门或排气口上面。 3、正常装载。 4、灭菌循环完毕, 取出生物指示剂。 5、灭菌结束后,从灭菌器内取出含有生物指示剂的测试包,打开散热5分钟后才能取出生物指示剂。同时在压碎安瓿之前,让生物指示剂在培养锅外再冷却10分钟后才能压碎,然后进行生物培养。 6、检查生物指示剂标签上的化学指示剂,颜色由玫瑰色变成棕色证明生物指示剂经过压力蒸汽灭菌过程的处理。该颜色的变化并非表明该处理达到灭菌的目的,如果化学指示剂没有变化,请检查灭菌过程。 7、戴上防护眼镜,挤碎安瓿,然后培养生物指示剂。详细步骤请参阅3M ATTEST 290 培养锅操作说明。 8、每次培养须同时培养一个未灭菌过的生物指示剂进行阳性对照,阳性对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考试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根据培养的外植体材料不同,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 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般划分为洗涤室、培养基配置室、缓冲室、无菌接种室、培养室、观察室、驯化室等分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对无菌条件要求最严格的区域是无菌接种室。 4、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水分、无机盐类、有机营养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然物质、 pH 、凝固剂。 5、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组培基本培养基是 MS培养基。 6、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糖类物质,使用浓度在1%-5% 常用 3%。 7、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减少外植体的褐变。 8、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则有利于根的形成;其比值低则有利于芽的形成。 9、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__脱分化__" 10、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高压蒸汽 )灭菌,而要进行过滤方法灭菌。 11、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压片镜检法。

12、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最主要的区别是: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琼脂粉,而液体培养基一般不添加。 13、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有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14、外植体灭菌常用的消毒剂是酒精,使用浓度一般为 70—75%。 15、具有防止褐变作用的维生素是抗坏血酸(维生素c)。 16、常用防止褐变的试剂有有机酸、硫代硫酸钠。 17、组培中按照污染的对象分,常见的污染类型有细菌性污染、真菌性污染。 18、在使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先将借种器械放进超净工作台,并打开紫外线灯和风机组工作进行消毒20分钟左右。 19、配制培养基调节pH值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 20、某溶液在使用前已配制成100倍的母液,在使用时,若需要配制1/2 L的培养基,则需要吸取母液的量是 5ml 。 21、原球茎是兰科植物特有的一种快繁方式。 22、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途径有两条,分别是:器官发生途径和胚胎发生途径。 23、一般进行外植体培养时,须诱导形成新的分生组织,即形成愈伤组织。 24、在使用完移液枪后,应注意调回至该移液枪最大量程。 25、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基本过程包括材料的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驯化培养。

医院常用消毒方法

●针刺伤事件有处理登记 ●传染病、特殊感染病例报告登记 ●再生医疗器械消毒流程正确: 1.医疗垃圾需分类放置。 2.污染敷料(血液、体液)与使用后的一次性换药包 需用黄色袋。 3.非污染物(使用后的输液袋、注射器)需用兰色袋。 4.使用后的针头需锐器桶盛放,玻璃安瓿需用黄色袋。 ●中心静脉穿刺处无红肿和渗液 ●无菌物品及器械: 使用方法正确,消毒灭菌达标,标识清楚。 ●屏障隔离: 1.符合要求,隔离标识正确,物品单独使用。 2.隔离患者的物品消毒符合规范。 3.沾染了放射性、化疗药物的废弃物处理符合规范。 4.血液制品袋用后按医疗垃圾单独放置,保存24小时 备查。 ●体温表消毒方法: 1.每周浸泡用肥皂水清洗两次(周一、周四),用75%酒精浸泡,不填加,每周更换两次。 2.遇有传染病人用过的体温表,需用0.05%有效氯消毒半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放入酒精浸泡。

3.病人处不可放置体温表,随用随取,及时消毒。 4.每月监测体温表检测,并登记。方法如下:将体温表中的汞柱甩至35℃以下,放入36℃以上、42℃以 下水温中浸泡3分钟,取出后体温表中汞柱误差在 0.2之间为合格。 ●血压计终末消毒方法: 1.污染的血压计袖带使用0.05%有效氯即刻消毒,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污染的血压计用 0.05%有效氯擦拭消毒。 2.无法撤掉的要关闭阀门后,再进行消毒。 3.传染病人固定专用血压计,定时每周消毒一次。 4.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方法如下: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后晾干,再用紫外线双面消毒半小时。 ●简易呼吸器消毒: 1.接口与面罩用酒精擦拭,球囊污染用肥皂水清洗。 2.人工呼吸器使用后消毒,避污保存。 3.气管插管导丝使用后灭菌保存。 ●呼吸机冷凝水终末消毒: 1.配制0.1%有效氯装在密闭容器中,积水器中冷凝水达1/2满时倾倒,将冷凝水倒入容器中,半小时后 倒入卫生间污水系统。 2.呼吸机管路积水瓶处于直立状态,避免冷凝水倒灌

附录4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doc

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附录 4 一、干热灭菌的操作方法 1.装入待灭菌的物品 将待灭菌的物品,如塞上棉塞的试管、锥形瓶、培养皿、吸管等玻璃仪器,用牛皮纸或干净的报纸 包裹严密后,放人干热灭菌箱。注意,物品不要摆得太挤,以免妨碍热空气流通。同时,灭菌物品也不 要与干热灭菌箱内壁的铁板接触,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 2.灭菌 关好干热灭菌箱的箱门,旋动恒温调节器,设定温度为160~170℃。当温度升到150℃左右时,保持 此温度3~4h。由于干热灭菌温度较高,操作时要注意防止烫伤。 3.降温 关掉电源,自然降温。 4.开箱取物 等温度降到70℃以下后,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注意温度未降到70℃以前,切勿打开箱门,以 免玻璃器皿炸裂。 二、高压灭菌的操作方法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平齐。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锥形瓶 与试管口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裹瓶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人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拧紧固定盖子的螺栓,注意要同时旋紧相 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不漏气。 4.加热灭菌锅,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排除锅内的冷空气。等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 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步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按照灭菌所要求的时 间,维持压力。 5.到灭菌时间后,切断热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旋 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提前打开排气阀,锅内压力突然下降,灭菌容器内的液体会冲 出容器,造成污染。 三、紫外线灭菌的操作方法 紫外线只适用于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以面积为10 m2的普通小型接种室为例,在工作台上方距地面 2m 处悬挂1~2 只30 W 紫外灯,每次开灯照射30 min ,就能达到室内空气灭菌的目的。照射前,适量喷 洒石炭酸等化学抑菌剂,可以加强灭菌效果。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消毒,它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显然经过消毒,许多细菌芽孢、霉菌的厚垣孢子等不会完全杀死,即消毒后的环境里、物品上还有活着的微生物。 而通过严格灭菌的操作空间(接种室、超净台、等)和使用的器皿,以及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都不带任何活着的微生物。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就叫做无菌操作。 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 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 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儿、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 2. 用于无菌操作的器械采用灼烧灭菌 在无菌操作时,把镊子、剪子、解剖刀等浸入95%的酒精中,使用之前取出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立即使用。操作中可采用250或500ml的广口瓶,放入95%的酒精,以便插入工具。 3.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烘箱加热到160~180℃的温度来杀死微生物。通常采用170 ℃持续90分钟来灭菌。 4. 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 一些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玉米素、脱落酸和某些维生素是不耐热的,不能用高压灭菌处理,通常采用过滤灭菌方法-防细菌滤膜。 5.空间采用紫外线和熏蒸灭菌 (1)紫外线灭菌 在接种室、超净台上或接种箱里用紫外灯灭菌。紫外线灭菌是利用辐射因子灭菌。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蛋白质和核酸发生结构变化,引起细菌的染色体变异,造成死亡。紫外线的波长为200~300nm,其中以260nm的杀菌能力最强,但是紫外线的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弱,所以只适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灭菌,且要求距照射物以不超过1.2米为宜。 (2)熏蒸灭菌 用加热焚烧、氧化等方法,使化学药剂变为气体状态扩散到空气中,以杀死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这种方法简便,只需要把消毒的空间关闭紧密即可。升汞与高锰酸钾,常用熏蒸剂是甲醛。 物体表面可用一些药剂涂擦、喷雾灭菌。如桌面、墙面、双手表面、植物材料表面等。可用70%的酒精反复涂擦灭菌,1%~2%的来苏儿溶液以及0.25~1%的新洁尔灭也可以。

最新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植物组培外植体消毒详解 外植体的消毒 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外植体大部分取自田间,表面上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这是组织培养的一大障碍。因此在材料接种培养前必须要消毒处理,消毒一方面要求把材料表面上的各种微生物杀灭,同时又不能损伤或只轻微损伤组织材料而不影响其生长。因此,外植体的消毒处理是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常用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如下表所示。理想的消毒剂应具有消毒效果好,易被无菌水冲洗掉或能自行分解,对材料损伤小,对人体及其他生物无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①酒精 酒精是最常用的表面消毒剂,以70%~75%酒精杀菌效果最好,95%或无水酒精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快速脱水凝固,形成一层干燥膜,阻止了酒精的继续渗入,杀菌效果大大降低。 酒精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杀菌效果好。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的空气,利于其他消毒剂的渗入。但酒精对植物材料的杀伤作用也很大,浸泡时间过长,植物材料的生长将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酒精杀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时间。但酒精不能彻底消毒,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消毒剂配合使用。 ②升汞 又称氯化汞,Hg2+可以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菌体。升汞的消毒效果极佳,但易在植物材料上残留,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反复多次冲洗。升汞对环境危害大,对人畜的毒性极强,使用后应做好回收工作。 ③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是一种较好的消毒剂,它可以释放出活性氯离子,从而杀死菌体。其消毒能力很强,不易残留,对环境无害。但次氯酸钠溶液碱性很强,对植物材料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④漂白粉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消毒效果很好,对环境无害。它易吸潮散失有效氯而失效,故要密封保藏。 ⑤过氧化氢 也称双氧水,消毒效果好,易清除,又不会损伤外植体,常用于叶片的消毒。 ⑥新洁尔灭

(完整版)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消毒和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 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 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 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 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1].1.doc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1].1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 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 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组培防止灭菌的方法

浅谈植物组织培养中如何预防细菌污染 的技术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预防细菌污染是植物组织培养苗工厂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通对植物组织培养污染来源的分析和控制,浅析了如何在植物培养中预防何控制细菌的污染,以达到植物组织培养的最优化。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污染防治 前言: 植物组织培养是 20 世纪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这项技术已在科研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年 ,不少组织培养工厂应用该技术大量生产花卉、蔬菜及特种经济植物幼苗、脱毒苗 ,使作物种植逐步摆脱周期长、完全受自然控制的分散状态 ,逐步走向集中控制、规模化、自动化、不受自然影响的工厂化生产【1】尽管组织培养方面理论研究已相当精深 ,但在预防细菌污染中还存在种种的问题,因此介绍和讨论了组织培养中的污染原因及其对策。 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组织培养各方面的技术日渐完善。但在组织培养中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了解,很多学者在初代培养这一阶段,很难得到无菌苗,或者虽然在初代培养得到了无菌苗,但在继代培养时往往出现大量污染甚至全部污染。在市场竞争中,如何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组织培养中污染率的增加势必然引起组培苗成本的提高,经济损失大。因此,组织培养中降低污染率是工厂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技术环节。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两种类型的污染:一类是通常所说的污染,即外植体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和培养过程中,如:培养基、接种工具、接种室消毒不严格或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污染;另一类是内源菌污染,内源菌包括真菌和细菌,内源污染一般是指内源细菌所致的污染。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预防细菌的污染。

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日常消毒方式方法,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清洁消毒,并加强通风。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如楼梯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或位置):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mg/L)用喷洒或拖布湿式拖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三)、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比水为1:100 比例稀释。(2)、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5-10%):按消毒液比水为1:200 的比例稀释。 配置的溶液需要搅拌混匀后使用。 2、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含84 消毒液) (1)、含氯消毒剂有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比例加水稀释后方能使用。 (2)、含氯消毒剂配置和使用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工作服或一次性防护服,严禁儿童触碰。 (3)、含氯消毒剂不能和酒精、碱性活洗剂(洗衣粉)、洁厕剂等混存混用。(4)、含氯消毒剂有漂白作用,不可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表面以及彩色织物的浸泡,对金属表面也有腐蚀,消毒后要擦拭干净。其中84 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5)、含氯消毒剂需加盖保持容器密闭,并存放在避光阴凉处,否则会造成氯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普通喷雾消毒法 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 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μ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作用30~6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 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 (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 (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 (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四、浸泡消毒法 指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进行消毒的 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实施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清洗消毒和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昭平县中医院院感科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的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洗cleaning 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 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1.1 冲洗flushing 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

物的过程。 3.1.2 洗涤washing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3.1.3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3.1.4 终末漂洗end rinsing 用软洗、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处理的过程。 3.2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 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3.3 清洗消毒器washer-disinfector 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3.4 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3.5 密封sealing 包装层间链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3.6 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3.7 包装完好性package integrity 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3.8 植入物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3.9 湿热消毒moist heat disinfection 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八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对比

八种消毒方法的对比 之前,有网友一起讨论,空气消毒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其实没有 所谓的最好,只是看看哪种最适合您。为此,我整理了8 种空气消毒方法,主要从消毒原理已经消毒效率进行评价,供各位朋友参考选择:常见应用方法: 1、臭氧消毒法: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分解产生的氧原子可以氧化并穿透细菌细胞壁而杀死细菌。但不能除尘,室 内必须没有人,并容易损坏一些易氧化的物品,对表面微生物作用较小。臭氧对人的呼吸道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应用广泛,但越来越多的报导不 主张使用臭氧消毒方法。消毒效率在91~92%之间。 2、紫外照射法:如果应用在空调系统中效果非常差,因为空气流速高,细菌受照的剂量非常小,不能除尘。WHO 和欧盟GMP 都已经宣布其 为通常不被接受的方法,更不能作为最终灭菌。消毒效率在 82~84%。 3、甲醛熏蒸法:甲醛是一种化学试剂,已经宣布致癌,消毒效率大 概在77~78%。 4、超低阻高中效过滤器:这是一种物理阻隔的方法,常规风口上的 阻力是粗效的三分之一,但效率很高,对于大于0.5 微米的效率可达

80%,重量轻,安装方便。消毒效率在92~98%(一次通过的除菌效率) 5、高效过滤器:也是物理阻隔,没有副作用,卫生部消毒规范指出洁净室空气灭菌只用空气净化过滤方式。这种消毒效率可达99.9% 甚至更高(一次的效率) 由于细菌不会单独存在,都需要附着在粒子上,因此,高效其实是最好的消毒,控制好人员的规范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消毒只是一种辅助。 除此之外,再汇总几个消毒方法,供参考吧: 6、等离子法:这种方法是在气体在加热或者强电磁场作用下产生高度电离的电子云,其中的活性自由基和射线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效率很低70%以下。 7、电子灭菌灯:一种物理方法,没什么破坏,消毒效率平均85%。 8、负离子法:在电场、紫外、射线和水的撞击下使空气电离而产生,可吸附尘埃粒子变成重离子而沉降,缺点是有二次扬尘,在空调系统中不会使用。消毒效率73%左右

最新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一般培养室控制的温度是25±2℃,培养基常选用的pH值是5.6~6.0。 2、在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常用湿热法灭菌,不耐热物质用过滤法灭菌。 3、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是_植物组织全能性、植物组织再生性_和根芽激素 _。 4、1962年,Murashige 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设计了MS培养基,其特点是无机盐或离子浓度较高,且 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5、愈伤组织形成大致要经历启动期、分裂期和分化期。 6、6-BA / NAA 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时分化芽_,比值低时分化__根_。 7、培养脱毒苗的两种常用方法是_温汤浸渍处理__和_热空气处理__。 8、单倍体植株培养的方法有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 9、植株再生途径包括无菌短枝型、丛生芽增殖型、胚状体发生型、原球茎发生型、 器官发生型 5种类型。 10、培养架一般设 4~5 层,高度为 2 米,层间距为 0.3 米,架宽 0.5~0.6 米。 11、根据培养基的态相不同,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12、配制培养基时,一般先配制母液,其目的在于节省___时间______,保证配制的_ 准确 ___性和配制 时的方便移取,同时便于培养基的低温保存。 13、培养基中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肌醇、天然提取物、维生素、 铵基酸。常用的生长素类有 2-4 D 、 IAA 、 NAA 、 IBA ,其中 2-4D 活性 最强,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 6-BA 、 ZT 、 KT 、 2-ip ,其中 6-BA 活性最强。 14、一般配制激素母液时,生长素用少0.1mol/L NaoH 或 KOH 溶解,细胞分裂素用少量1mol/L HCL 加热溶解,然后用蒸馏水定容。 15、_茎___是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外植体。 16、组培时发生按污染的来源可以分为真菌污染和细菌污染。 17、子叶期以前的胚胎培养称为幼胚培养。 18、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湿热灭菌,接种器械通常采用干热灭菌,而无菌水采用高 压蒸汽灭菌。 19、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应选择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的材料。 20、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三大难题是褐化,污染和玻璃化现象。 21、愈伤组织根据其质地可分为坚硬型和疏松型两种类型。

消毒灭菌方法

严格的消毒灭菌对细胞与胚胎工程研究与应用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一)消毒灭菌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 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 oC~150 o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 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 kg/cm2,维持20~30 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3.射线灭菌法 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灭菌时间为30 min。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 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

组培实验室消毒剂选择推荐

植物组织培养是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植物不同提供特定的培养条件。组培可以使植物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平均成本低,能快速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和脱病毒种苗。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十分苛刻的无菌环境进行,组培实验室的环境和空气消毒十分重要,要做到杀孢子的级别(杀灭芽孢和孢子),否则实验室环境中的微生物极易使植物染菌,培养失败。 一.组培实验室常用消毒方式 组培实验室常用消毒方式有酒精、升汞、次氯酸钠、漂白粉(次氯酸钙)、新洁尔灭、硝酸银等,虽然这些传统消毒剂各有特色,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往往造成灭菌不彻底或其它问题,主要有如下情况。 ●杀菌率低,不能杀灭芽孢、霉菌孢子等高抗性微生物; ●易产生耐药性,需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毒性和刺激性,传统消毒剂对操作人员健康有极大危害; ●有残留,传统消毒剂对植物危害较大 二.高效、生态的奥克泰士消毒剂 Oxytech/奥克泰士作为过氧化氢银离子的倡领者,是多组分杀菌剂,协同微动作用,使用的氧化剂为过氧化氢,结合稳定剂形成复合溶液,作为催化剂添加的痕量银离子可以持久抑菌的效用。过氧化氢与银结合形成强大的消毒杀菌与抑菌剂。 研究显示,Oxytech/奥克泰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抑菌剂和消毒杀菌剂,具有长久的效用,不会产生任何令人不愉快的外观、气味或味道。 更重要的是,奥克泰士-过氧化氢银溶液没有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或其它有毒物质,其作用后完全分解为氧气和水。

三.奥克泰士用于组培实验室消毒的优势 ?高效杀菌剂,杀局率大于99.999%,属于广谱消毒剂,能够杀灭细菌、真菌、 霉菌、病毒等目前所知的所有类型微生物,且能够杀灭芽孢、霉菌等传统方式难以杀灭的微生物。 ?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安全可靠,荣获国际专利的生态安全环保型消毒剂。 杀孢子剂对材料的兼容性很好 ?杀菌性能稳定,不易受环境HP、温度及光照的影响,彻底杀灭微生物不会 产生耐药性。 ?杀菌作用迅速,3-5分钟可以杀灭芽孢,大大节约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的生 产效率。 ?一般在制药无菌车间、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检疫、细胞实验室等等地方使用。 ?基本无腐蚀,金属、塑胶、丝织物等材料都可以使用。 四.奥克泰士应用范围 奥克泰士可用于各类洁净区、实验室物表消毒和空间消毒;各类设备、操作台表面消毒。可以应用于不锈钢、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 ●实验室墙壁、地板、天花板; ●空气; ●仪器、器皿、设备表面、操作台面等物表; ●循环水处理,杀菌灭藻,保持水体洁净无菌; 五.奥克泰士检测认证 奥克泰士/过氧化氢银离子自从1978年研发至今,已通过国内外超过300多个检测结构、大学、行业协会的检测验证,确定其高效且安全的效用。 ?DIN EN ISO 9001认证(德国&欧盟标准); ?DIN EN ISO14001认证(德国&欧盟标准); ?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 ?EMAS/欧盟生态审核认证; ? A.I.S.E/欧盟家居护理协会认证;

附录4 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

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附录4 一、干热灭菌的操作方法 1.装入待灭菌的物品 将待灭菌的物品,如塞上棉塞的试管、锥形瓶、培养皿、吸管等玻璃仪器,用牛皮纸或干净的报纸包裹严密后,放人干热灭菌箱。注意,物品不要摆得太挤,以免妨碍热空气流通。同时,灭菌物品也不要与干热灭菌箱内壁的铁板接触,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 2.灭菌 关好干热灭菌箱的箱门,旋动恒温调节器,设定温度为160~170℃。当温度升到150℃左右时,保持此温度3~4h。由于干热灭菌温度较高,操作时要注意防止烫伤。 3.降温 关掉电源,自然降温。 4.开箱取物 等温度降到70℃以下后,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注意温度未降到70℃以前,切勿打开箱门,以免玻璃器皿炸裂。 二、高压灭菌的操作方法 1.首先将内层灭菌桶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平齐。 2.放回灭菌桶,并装入待灭菌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锥形瓶与试管口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裹瓶口的纸而透入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人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拧紧固定盖子的螺栓,注意要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不漏气。 4.加热灭菌锅,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排除锅内的冷空气。等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步上升。当锅内压力升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按照灭菌所要求的时间,维持压力。 5.到灭菌时间后,切断热源,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如果提前打开排气阀,锅内压力突然下降,灭菌容器内的液体会冲出容器,造成污染。 三、紫外线灭菌的操作方法 紫外线只适用于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以面积为10 m2的普通小型接种室为例,在工作台上方距地面2m处悬挂1~2只30 W紫外灯,每次开灯照射30 min,就能达到室内空气灭菌的目的。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抑菌剂,可以加强灭菌效果。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常见消毒方法优劣比较 组培实验室是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建设中必备的实验室。组培实验室的消毒是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组培实验的成功与否和组培幼苗的质量高低。组培实验室的消毒一般又可分为环境消毒、培养基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培养基的消毒主要是在高压灭菌锅中进行,在此不再赘述。环境消毒和外植体的消毒则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使用不当时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为此,笔者特对这些典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组培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1 组培实验室的环境消毒 保持组培实验室的空气清洁度是减少组培污染的重要条件,用于实验室消毒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法、甲醛熏蒸法、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溶液)法等,比较新的方法有中草药消毒法。 紫外线照射法 紫外线是波长在10-400 nm之间辐射光的总称,能引起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的翻译,导致病菌或病毒死亡。此外,紫外线辐射所产生的臭氧和各种自由基可损伤蛋白质和酶分子,导致功能改变。紫外线消毒具有广谱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各种微生物。紫外消毒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且由于未使用化学药剂,消毒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副产物。该技术运行维护简单,费用较低。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消毒灯的数量为每平方不少于1. 5 W,照射时间不少于30 min。但需要指出的是,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乃至致癌作用。紫外线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症状。过量辐射会诱发皮肤癌。紫外辐射对眼睛的损伤特别明显,严重时可能诱发白内障。因此,当组培实验室在用紫外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不要呆在正消毒的空间内,切忌用眼睛注视紫外灯。特别的,如超净工作台内的紫外灯打开消毒时,应避免将手长时间暴漏于紫外灯下。 一般在接种室用紫外线消毒后,不要立即进入接种室,此时室内充满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尤其是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应在关闭紫外线灯15-20 min后再进入室内。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健康教育资料 家庭常用消毒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消毒卫生,消毒剂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由于一些人对消毒剂的性能和危害不甚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达不到真正的消毒效果,甚至出现个别人误服误用消毒剂而出现意外伤害事例的发生。因此,开展家用消毒剂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一、家庭消毒原则 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 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的方法,如蒸煮、暴晒。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 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不

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还会腐蚀管网,带来后患。 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 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 二、家庭用消毒剂选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我国把消毒剂分为灭菌剂、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消毒剂杀菌能力越强,相应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强;一般家庭中没有病人时,也就没有很明显的致病微生物,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剂就可以了,如75%酒精,0.5%碘伏等。84消毒液为高水平消毒剂,由于浓度相对较低,为家庭常用消毒剂。 2.选择安全的消毒剂。“安全”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对人体健康安全,对消毒对象安全,对环境安全。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有些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很强,会使金属腐蚀、橡胶老化、织物褪色,购买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重点了解注意事项的内容,根据需要消毒对象的特性选择消毒剂。为安全起见,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漂白粉精、优氯净、过氧乙酸、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不适宜家用。 3.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很多消毒剂不稳定,存放一定时期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