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讲减法的性质

第二讲减法的性质

第二讲减法的性质
第二讲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简便运算

一、减法的运算性质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无括号的加减混合或连减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一般地,a+b-c=a-c+b(a≥c) a-b-c=a-c-b (带符号搬家)

( 2)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加上差里的被减数,再减去差里的减数。

一般地,a+(b-c)=a+b-c

(3)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各个加数。(简称数减和

的性质)一般地,a-(b+c)=a-b-c(a≥b+c) a-(b+c)=a-c-b(a≥b+c)(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差里的减数。

一般地,a-(b-c)=a-b+c(a≥b a-(b-c)=a+c-b

二、借数拆数凑整

(一)627-98 278-102 623-104 156-103 260-99 257 -98 (二)、545-167-145 472-49-272 645-167-145 571-673+229 (三)、512+(188-137) 634+(453-434) 436+(564-572) 575+(368-475)(四)、87-(47-19) 92-(65-38) 367-(271-233) 652-(419-148-119)246-175+75 521-354+154 568-341+154+146 263- (165-137) (五)、615-(215+78) 3267-(462+367) 748-(88+448) 800-138-162 149-24-25 234-66-34 570-254-46 675-99-98-97-96-95

练习:

100-53-27 300-73-27 315-74-26 178-59-41 632-28-372 64-(57-36) 445-163+55-137 316-(516-684) 343+(157-61) 319+126-119 572-124+328 368-(53+147) 622-127-38-173-162 328-54-46 1500-28-272 272-36-64 72+(28-9) 65+(55-38)

78-(28+36)64-(29+24) 179+46-79+354 452+474-252+526 234-34-66 548-249-151 528-53-47 624-78-124 248-75-25 475-354-75 453-124-76 641-278-141 317- 125-75

326-157-126 475-299 325-98 347- ( 147+29) 157-102

435- ( 135+189) 279- ( 167+79) 138一( 38+79 )

248- ( 47+148 ) 512-103 456-99 423-104

四年级数学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四年级数学减法性质除 法性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 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 (2)1035-(497+235) (1) 1035-497-203 1035-203-497 (2)1035-(497+203) 二、新授 板书: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 a-b-c=a-(b+c) 小练: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 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 a×b×c= a×(b÷c) a÷b÷c=a÷(b×c) 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 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 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 小练: (1)填空: 436-236-150=436-(□+□) 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 □-(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 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三、巩固练习: P39/做一做1、2 简算:(1)1245-(245+673) (2)1275-(164+36) (3)480-82-18 (4)673-84-71-45 (5)81÷3÷3 (6)210÷(7×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减法的性质 人教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3课时减法的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4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经历运用减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比较、归纳的思想。教学重点: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对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定律,利用它们可以进行简便计算,那今天我们来研究减法是否也有规律,来使计算变得简便呢? (板书:减法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减法的性质 (1)出示课本第21页情境图,解决例4的问题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已知总页数234页,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页没看? 课件出示信息表格: (2)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1:剩下的页数=总页数—昨天看的—今天看的 234—66—34 =168—34 =134页 生2:剩下的页数=总页数—(昨天看的+今天看的) 234—(66+34) =234—100 =134页 生3:剩下的页数=总页数—今天看的—昨天看的 234—34—66 =200—66 =134页 这三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算法呢? 生:后面两种我都喜欢,因为计算起来很简单。 (3)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三个相同的数,计算结果相等 不同点: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

那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连接。 234—66—34=234—(66+34) ①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不变是巧合还是有规律呢?请你再举几个例子说明: 234—66—34=234—(66+34) 30—12—8=30—(12+8) 17—8—2=17—(8+2) 从这三个算式发现是有规律的,有什么规律呢? 生:等号左边都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 等号右边都是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归纳: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可以把这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这个数里减去它们的和。 ②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减法的性质1.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 -(+ ) a-b-c=a-(b+c) 发现用符号表示最为简单所以减法的性质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可以把这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这个数里减去它们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③如何判断一道算式能利用减法性质1,进行简便计算呢? 生:1.运算符号:是连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减数); 1.数据特点:当两个减数之和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 (4)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减法的性质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材第21页的内容及第22页练习六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探究、发现、归纳减法的运算性质,提高学生理性思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提高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应用减法的性质,灵活、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李叔叔也喜欢看,李叔叔读的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给出一共的页数和两天分别读的页数求剩下的页数,用什么

方法计算? 生1:减法。 生2:不对,减法中的连减。 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减法的运算性质。(板书:减法的运算性质) 【设计意图:直接给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自主探究 1.师:通过读题,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1:已知这本书一共234页,李叔叔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 生2: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列式为234-66-34。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没看的页数,列式为234-(66+34)。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再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列式为234-34-66。)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 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论王碧梅S100030356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研究教育的本质,首先要确定本质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中外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对教育的本质做过表述。尽管他们各自的表述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都集中在一个基本点上,那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看作是感化、引导启发人的活动,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本质是对现象而言的,本质所回答的问题,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是一事物内部所含着的特殊的矛盾。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一个什么问题?它的含义是什么?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在过去的17年中(1978-1994),教育的本质研究颇受关注,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相继产生,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理论的繁荣,使沉闷多年的教育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最初是1951年期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间题》一文发后在苏联开展的。争论的焦点是教育的待点是什么、属于什么范围。争论的最后发表一篇总结,“总结”批判了认为教育同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属上层建筑。由此,教育上是层建筑的观点,便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流行起来。我国开展对教育本质的争论,是在1978年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由开封师院、华中师院、武汉师院、湖南师院和甘肃师大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材初稿讨论会上,提出了如何认识教育本质问题。于光远在1978年第3 期《学术研究》发表《重视培养人才活动》一文,对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由此,在我国围绕教育本质的争论拉开了序幕。 教育本质问题争论中的主要观点 (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之说” 80年代初期,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或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等问题展开的。“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主要围绕下面四个问题展开:(1)教育是否是社会意识形态?(2)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直接的吗?(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4)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持“上层建筑说”的认为,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看,都由政治和经济决定,又积极地为政治和经济服务,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该事物的性质,所以教育是上层建筑。早在1930年,杨贤江在其《新教育大纲》一书中认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教育是社会上层建

减法的性质教案

减法的性质 教案 班级:12级初英1班 姓名:张雅倩 学号:1218136301

《减数的性质》教案 预习自学,明确目标(环节一) (一)课前预习:有位同学在读百科全书,一共有234页,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呢? 学生演板。列出不同解答方法 ( 二)学生生汇报解题思路: 从整体中去掉两个部分的和或依次去掉两部分的两种思路。 让学生比较几种方法,思考哪种方法最简便 巩固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1) 85-8-2 (2) 126-70-26 85–(8+2) 126 – 26 – 70 学生演板。每人算一个算式,可请你的同桌来计算另一个算式。 2. 认真看一看上面的两组题的算法。想一想: (1)看看,比比都是怎样计算的,上下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由第一组的上下两题可以得出:(出示ppt) 85-8-2 ○ 85 -(8+2)(○内填>,<或=号) (3)你会用喜欢的符号语言表示吗? 如:a-b-c = (4)你会用数学语言叙述出这种计算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 ____ 两个数,等于一个数_____ 这两个数的_____ 。 3,由第二组的上下两题得出:(出示ppt) 126-70-26 ○126 – 26 – 70 你会用你喜欢的符号语言表示吗?如:a-b-c = 用数学语言叙述出这种计算规律。 一个数连续_____ 两个数,可以_____ 两个减数的位置,先_____ 第二个减数,再_____ 4,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生汇报解题思路: 从整体中去掉两个部分的和或依次去掉两部分的两种思路。 围绕两个算式的关系来分类学生分类情况: 1、将有括号的分为一类,没有括号的分为一类。 2、将算式相等的归为一类。(有、无括号、是否相等) 将两个结果相等的算式用“ =”连接起来。 从结果说是相等,从意义说是表示从整体中去掉两部分求部分,但思路不相同。

(完整版)《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5页信息窗3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会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探究发现减法的性质。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吗?小丁丁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本书共234页,他第一天看了66页,第二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能了解到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我们是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第一天看的66页,再减去第二天看的34页,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生2:我们先算出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两天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多少页没看。 生3:我们的方法和第一组差不多,只是先减掉第一天看的34页,再减去

第二天看的66页。 随学生板书:(一)234-66-34 ( =)234-(66+34)(三)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小丁丁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都算完了吗?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生:用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简便,66+34刚好是100。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的选择? 生:我选的是第三个算式,我认为第三种方法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234-34正好得200。 师:有道理。选第一种的请举手?噢,只有几个同学,“这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麻烦。” 4.比较、发现 师:前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生:两种算法都由三个相同的数组成,计算结果也相同,不同之处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一样。 师:由于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请你用数学语言读一读。 234-66-34=234-(66+34)生个别读,齐读。 5.提出猜想 师:234-66-34变为234-(66+34)后,计算结果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其背后隐藏着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只有在“234、66、34”这个三个数中有,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减的运算中都存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又必然的规律。】 6.举例验证

教育本质论

约翰.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本质论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减法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相应规律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情景导入】 1.竞赛:出示两组题,分男女各算一组,比赛看哪组同学既对又快?(幻灯片出示) 第一组(男生做)第二组(女生做) 136-65-35 136-(65+35) 362-87-113 362-(87+113) 545-149-251 545-(149+251) 根据比赛的结果提问:男同学输了,服不服气呀?你们就不想知道女同学为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2.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创设情景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新课讲授】 1.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各种算法

教育本质论

对“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一般被研究者置于“教育本质”这一范畴内展开。因此,“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与“教育本质”问题是本质问题。 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是任何一个从事教育活动、教育研究的人都无法回避的起点问题。 研究教育本质问题的视角:一是词源学分析――解决“源”的问题;二教育定义辨析――解决“流”的问题。 教育本质问题研究应克服的思维定势:追求普适的、绝对的、公认的答案。 1978-1995年我国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可见《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作者梳理出28种教育本质观。 诸种教育本质说概览 上层建筑说:“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又具有自己的专门特点;教育与生产力是有联系,但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与生产力没有直接联系,教育必须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才能发挥作用,教育不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P155)教育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为政治经济所决定并通过培养人服务于政治经济;历史性与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以上观点的依据是:(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形态)论;(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中的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之关系”的论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成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经济的集中体现。”(参《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P153-154)此中观点,在苏联,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文献是发表于《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上的《关于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的讨论总结》。在我国,从史料记载来看,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杨贤江于《新教育大纲》中对教育本质的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此观点一统天下。

减法运算性质

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 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 减去。”的含义。 2、能运用减法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验证等方法让学生发现减法运算性质。并培养学生分析、研究、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题目中数据特点,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性质地进行计算,并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理解减法运算性质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把全班学生分成A,B两队,按照原运算顺序分别计算下面两组题。 第一组第二组 382-(182+76) 382-182-76 578-135-65 578-(135+65) (1)计算比赛

宣布比赛结果,观察两组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得:各组的第一题、第二题结果均是相等的。 (2)引入新课 第二组的同学为什么能赢得今天的比赛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2.小丁丁看一本共231页的书。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1)分析题意:题目讲了一件什么事?提供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2)学生独立思考解题方法 (3)交流思考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两种不同列式方法。 231-19-21 231-(19+21) 小结:要求出还剩多少页,既可以用总的页数依次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所看的页数;也可以用总页数减去两天所看页数的和。 【策略运用说明:通过比赛,抛出“第二组同学为什么能赢得今天的比赛”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比较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初步感受减法的运算性质。】 (二)探索感悟 1、探索性质 350-64-36 350-(64+36) 228-28-57 228-(28+57) 482-75-25 482-(75-25) 452-126-152 452-(126+152) 816-253-153 816-(253-153) (1)小组合作:把两边结果相同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2)学生交流: 你发现用等号连接的几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学生谈论) 得:能连线的算式参与计算的数据相同,计算结果相同;但符号和运算顺序不同。

论述教育本质的论文

论述教育本质的论文 《教育本质的追问》 摘要:通过中国要派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要学习中国尊师 重教的传统两则新闻的简单对比,分析教育中存在的机会均等、就业等问题,突出教育本 质在资本的逻辑中发生了异化,使塑造人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培养的对象只能满足资本需 要的工具,而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大写的主体消失,用福柯的话说“人死了”。 关键词:教育;资本的逻辑;就业;需求;增补 2021年3月6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加大对中小学校长培训和大学校长培训,未来将派遣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1]。 这条新闻给我很大的震动,震动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不落后于美国的基础教育。2021年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参加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节目《今日》时表示,和 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学生的教育正在落后,整个国家的未来岌岌可危。他表示赞同延长学 生在校时间,清除不合格教师。此外,他还称美国应该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2]。其 实针对中美不同的教育模式、理念和传统,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早就说: “今天中国的科技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中国今天的经济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这 有很多的背景。不过其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新中国的一个大贡献:就是现在 教育非常之普及。昨天我跟长春市一位领导人谈了,我说今天在长春市10岁到15岁的孩子,有多少人是文盲?他想了想,他说也许有少数孩子因为有疾病或者有非常特别的缘故,他想不出来有什么文盲。这一点跟世界大多数的国家是不一样的,就拿美国来说,如果你 问美国纽约市10岁到15岁的孩子还有多少人是文盲,至少有20%,而且另外还有20%不 算是文盲,因为他可以认识一个一个字,可是他不能念一个文章。这也许听了很奇怪,因 为美国的义务教育是12年,12年的义务教育怎么还搞出来这么多的文盲呢?这回答很简单,是因为那些小孩上学他不念书。这个普及教育我想是中国的传统,加上中国的领导人的政 策实行了几十年,达到了今天这个情形。而这样普及的至少在城市里边的普及的教育的情形,我认为是中国经济能够高速成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这样子,又中国有无数的非常 聪明的青年,所以我想,今天我们预言在三四十年以后,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将 要大大提高,要达到世界领袖的地位,我觉得是完全可以支持的想法。”[3] 他还说: “中国这个有很大的好处,因为中国这个哲学所培养出来的年轻的人,他是一层一层 的学上去,所以他这个根基比较稳固,那么他一到美国去念书的话,跟美国同学一比,美 国同学浮在上边的知识知道的非常之广,因为美国重视启发性的教育,有种种的渠道,你 可以得到一些新的信息,可是这个的一个缺点呢是漏洞很多,这个漏洞很多的一个结果呢 就是一般的中国同学到美国与同学去一块上课,一堂小考下来,就觉得中国的学生比美国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推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对于教育的本质抓得非常清楚。什么叫「教」?中国东汉许慎编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把每个字的义理开显得非常精辟,而且都是一句话就开通,所以我常常看古书都会打从心里佩服圣贤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我常常说,以前的读书人是志在圣贤,现在的人读书志在赚钱。圣贤跟赚钱差很多,赚钱是都为了自私自利,所以这样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善人,这样育出来的方向是偏颇、是错误的。当方向不正确的时候,应该赶快迷途知返,要拉回来,所以这个拉回来的动作是刻不容缓。 而中国的教育政策绵延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过,甚至于连元朝、清朝入主中国的时候都没有改。为什么元朝、清朝都已经入主中国,也没有改中国的教育政策?因为他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深远影响,所以他们不动,知道好。我们看一下清朝盛世的时候,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最喜欢中国文化的皇帝,所以他们是深入研究中国圣贤教诲,知道这样的教育政策能够让家庭和乐、社会安定昌盛,所以他们才没改。 结果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拚命改,而且说实在的,改的人知不知道他要改到哪里去?可能又有新的理论又出来了,他又拿来参考一下,而这些理论都源自于西方思想,西方思想观念已经主导了这个世界一、两百年的时间。我们不是不愿意让人家站在前面让他们引导,我们是要冷静下来,到底引导到哪一个路上去了?诸位朋友,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整个社会跟世界状况,是不是就是这一条路?确确实实是。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孩子很会竞争,竞争之下的心量特别狭窄,人的心量一狭窄,日子就会很痛苦,每天都是患得患失。竞争到最后,对人就有攻击性,就变成战争。 所以我们每天打开新闻,必然有战争的报导。假如战争真正能解决事情,那我们也可以接受,问题是战争有没有解决问题?甚至于把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美国所带动的战争,有没有好结果?没有好结果。美国曾经管过的战事,没有一件是好的收场。当然我们对美国人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老祖宗,没有几千年圣贤的传承,甚至于因为没有学过《弟子规》。《弟子规》当中有一句话,他听懂了,学会了,他就不会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哪一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你用权势、武力去压迫别人,人家的心怎么样?「不然」,绝对一有机会马上就起来报复你。「理服人」,你用真正做人的道理去对待他,去替他设想,去关怀他,他就能够打从心里佩服你,进而与你和睦相处。你看这么样重要的一句话,就在我们中国圣贤教育里面第一本童蒙的书里面就教到了。所以美国现在带动了很多的战事,全世界也都卷入了战争的阴影之下。而美国这样的表现对他的下一代是什么影响?好还是不好?不好的影响。所以刚刚说的「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上面的假如施的是好的,他会学好的;上面教的是坏的,他学坏的。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摘要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美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构建起庞大的教育理论体系,力图改造传统的学校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美国社会的工业化和民主化。他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的思想深邃而广博,对其思想的研究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着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集中阐释了杜威教育思想中关于论教育本质的三个教育命题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组或改造”。通过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三个主要命题,批判继承其思想并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笔者本人的专业学习体会,对学前教育准教师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经验教学

杜威是现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将实用主义哲学同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杜威教育思想中论教育本质所提出的三个主要命题,并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笔者本人的专业学习体会,对学前教育准教师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长”是杜威侧重于个人因素或心理学的角度表述教育本质的一种说法。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上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不断发展、生长,如习惯、冲动、智慧等。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他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他受到卢梭有关思想的深刻影响,实际上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充了“生长”概念的内涵。他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并引用生物学的“生长”概念加以发挥。杜威还指出:“教育就是各种自然倾向和能力的的正常生长。”生长并非儿童所特有的现象,成人也在不断地生长。但是儿童的生长有自己的方式。儿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可塑性”,因而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但是,儿童的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汇报: (1)1035-235-497 1035-497-235 (2)1035-(497+235) (1)1035-497-203 1035-203-497 (2)1035-(497+203) 二、新授 板书: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 a-b-c=a-(b+c) 练习: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 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 a×b×c= a×(b÷c) a÷b÷c=a÷(b×c) 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 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 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知识讲解 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

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 问题导入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过程讲解 1.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条件:①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②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 所求问题:还剩多少页没看? 2.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 (1)方法分析:还剩的页数=总页数-昨天看的页数-今天看的页数。 (2)列式解答: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二 (1)方法分析:还剩的页数=总页数-(昨天看的页数+今天看的页数)。 (2)列式解答:234-(66+34) =234-100 =134(页) 方法三 (1)方法分析:还剩的页数=总页数-今天看的页数-昨天看的页数。 (2)列式解答:234-34-66 =200 -66 =134(页) 答:还剩134页没看。

3.对比算式,发现性质 (1)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100 =134 =134 234-66-34=234-(66+34) 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 234-66-34 234-34-66 =168-34 =200-66 234-66-34=234-34-66 发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4.应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 234-66-34 =234-34-66 ? =200-66 =134 归纳总结 1.减法的运算性质:(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即a -b -c =a -(b +c)。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即a -b -c =a -c -b 。 2.应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当被减数减去与它不相邻的数正好得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时,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论文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摘要:素质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三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的提出并受到重视,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为寻找改革出路所作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在理论上还不很成熟。素质教育理论尚需研究的课题诸多,其中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本质研究又是最基本的,目前理论界尚无一致的看法。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它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教育模式,其中概念提了三十多年,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无论是对“素质”概念的内涵和“素质教育”范畴的含义、层次、特征,还是“素质教育”的操作、实施等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研究中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偏重“素质教育”本质论问题的追溯,而缺乏对“素质教育”价值基础的有效反思,即“素质教育”究竟何为?它的本质是什么?探讨“素质教育”问题不能拒斥“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的难题。长期以来,人们针对这一问题的论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曾对此作过统计,认为当前教育理论界至少已出现九类十五个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大凡研究“素质教育”问题者,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给“素质教育”以界定。所述各种定义,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思潮,认为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应当以育人为其根本尺度,所以应对儿童、青少年实施全方 位素质教育;或把“素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模式,认为“素质教育”不仅影响着基础教育领域,而且逐步波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甚至幼儿教育领域,并将成为我国20世纪末期的一种主流教育模式;或把“素质教育”当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整数的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 教学设计: 四年级第二学期“整数的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是建立在 学生已初步掌握和理解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 生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 去的计算方法,以使学生较为灵活地对某些计算采用变式,使计算达到简便 的效果,为学生合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打下基础。 教材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数学工具(计算器) 进行主动探究,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学 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帮助学生把多种分散、局部性的 认识,进行聚类、清晰化的处理,形成相对完整的、丰富的概括、提炼和抽 象出“减法运算性质”的结论表述和字母表达式,增强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 的特点把握,增强学生对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巧算所需前提条件的敏感度,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 2、经历使用计算器参与探索计算过程,感受计算工具的功能。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4、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减法运算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性质抽象的概括。 教学准备: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出示多媒体: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2、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2、通常两种情况: 231-19-21 231-(19+21) =231-21-19 =231-20 =210-19 =191 =191 3、分别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生:反馈解题思路。 4、观察这两种算法,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数字和计算结果相同;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不同。 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来连接?等号 板书:231-19-21=231-(19+21) 5、像这样的情况是数字上的一次巧合,还是藏着怎样的规律呢?请小组间尝试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并记录在书P6的表格中。 6、小组间举例。 7、你们发现什么规律,尝试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概括: 师加以提炼: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 板书:减法的运算性质。 8、尝试用字母或符号来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板书)★-?-■=★-(?+■)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