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军行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稿

2011年公共基础课说课比赛稿

《从军行》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五年制高职语文第四册第四课《唐诗四首》,题目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难点突破、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其设计依据。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高职语文第四册属于文学赏析课,其中第一单元《诗歌赏析一》选材属于古代诗歌范畴,而第四课所选为唐代诗歌,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掌握部分代表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学习到古代诗歌创作和过程和方法,提高古代诗歌赏析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定位:

本课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作为唐代诗歌中的边塞诗派的一篇,本课力求要在使学生了解该诗派成因及其共同特点的知识同时,掌握王昌龄边塞诗歌的特点以及欣赏该类诗歌的方法步骤,并以崇高的精神鼓舞学生,培养高尚的情趣。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实现掌握文学、文体知识和提高鉴赏水平,以及培养高尚情操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

⑵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⑵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

⑴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⑵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确立:

1、了解诗创造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设计依据:【教学重点的确立依据教学目标中对提高鉴赏水平和培养高尚情操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本课能力目标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难点突破: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设计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分析典型环境,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通过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引发思考,激发报国热情。】

二、说教法:

1、诵读鉴赏法:该法是本课的主导教法,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设计依据:【本课通过诵读过去所学边塞诗和反复诵读本篇以及诵读新诗篇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将过去所学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准备,举一反三将本课所学运用到其它诗篇的鉴赏中,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掌握鉴赏技巧,达成教学目标。】2、情境训练法

解析具体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边塞诗的内涵,也使其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培养。

3、比较法:主要用于同类诗歌鉴赏的教学。

在学习本篇后与过去所学边塞诗比较,鉴赏其它边塞诗时运用。

设计依据:【教学中的比较是—种智力技能,实践证明,比较法是—种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因此,在课堂中我安排了比较思考练习。】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其感性印象,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

①诗歌流派及作者简介的展示;

②教学内容相关视频及图片的展示;

③相关诗歌的展示;

○4探究问题的设置。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电子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其已具有一定的诗歌基础,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及判断、思考能力。但与此同时,因生活阅历及文学积累所限,其在诗歌流派的具体了解及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等方面尚有待训练。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学生特性,特确立如下学习方法:

1、温故知新法

讨论通过诵读过去所学同流派作品,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初步掌握学习此类诗歌的方法步骤。

2、诵读法:

反复诵读对于领会诗歌的内涵与情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我校学生群体而言,语文教学要加强诵读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学生对该诗歌的理解,强化印象。

3、知人论世法

在了解历史背景、作者身世、了解诗歌发展历史脉络的的前提下分析作品。

4、问题探究法:

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可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本课的教学结构安排正是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的。

四、说教学程序:

为使学生对本诗篇的学习不感陌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新知的活动中,通过

了解学生对旧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记忆情况。

本课的课堂教学包括“复习导入”、“温故立新”、“新知新得”、“训练强化”、“总结提高”五大环节:

(一)复习导入:(3分钟)

由春天来临引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而引入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请学生回忆、背诵。

设计依据:【以学生回忆、诵读的形式导入本课,有助于在开场就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课前体验、感受,迅速走近本课所学内容—边塞诗,并为实现本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温故立新:(7分钟)

和学生一起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了解边塞诗,了解此类诗歌的欣赏技巧。

设计依据:【从以上方面对旧知进行分析,有助于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将旧有知识纳入新的框架中,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三)新知新得:(20分钟)

结合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和学习提示,使学生了解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诗体知识,在此基础上以各种形式反复诵读,以问题展开对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特色的学习、领悟。

首先,以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思考和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感情;

其次,联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归纳边塞诗的基本特点。

设计依据:【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走近作品,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意象、意境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诗歌赏析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边塞诗的特点,这样不但引导学生掌握本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也使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得以提高,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锻炼。】

(四)训练强化:(12分钟)

1、朗诵本诗。

2、练习册第5题。

3、迁移:请学生分析同类题材的诗歌。

设计依据:【朗诵能够强化学生对诗歌意境与思想感情的理解;练习题可以强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使学生举一反三,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五)总结提高:(3分钟)

结合当堂课学习的情况,总结巩固本课的重点内容,并针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对边塞诗,从而实现本课教学难点的突破。

设计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服务语言“人文性”的感悟,将对他们运用服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大有裨益,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收获与提高,从而使本课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总结:

本课的教学,以认识论、实践论等思想为指导,从学生课初的温故知新入手,到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情境分析、比较归纳、举一反三,总结提炼,形成一个

“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系统学习过程。并且,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生的文学常识得到了巩固,鉴赏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通过反复诵读,情境分析,人物分析,学生的人文情怀得以熏陶。最终有效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②, 孤城③遥望玉门关④。 黄沙百战穿⑤金甲⑥, 不破楼兰⑦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③孤城:代指青海湖北戍边之城。 ④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⑤穿:磨破。 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⑦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 《从军行》原是汉代乐府旧题。王昌龄沿用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

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然而王昌龄却用来表现征戍者强烈的的爱国感情,而艺术成就也充分证明了王昌龄不愧为“七绝圣手”。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两句展开了东西数千里广阔的长卷,是对当时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也描绘出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湖与玉门关呢?唐代西北边陲的强敌,一是吐蕃(bō),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诗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身任务的自豪,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开阔而又迷蒙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决心。 楼兰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国名可能来自牢兰海(即罗

从军行(其四)_教案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背景资料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感,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过程】 一、铺垫渲染,引入新课 1、(1)当代诗人石祥曾写过一首歌《十五的月亮》,听过吗?这首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遍大江南北。这是其中的几句歌词,谁来读一下。 你感受到了什么? (2)家人在思念着边关的亲人,那身在征途的将士们又作何感受呢?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也曾写过一首饱含深情的《长相思》 指读,感受 2、一首《渔家傲》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感人致深。像这样描写边塞风光与军民生活的诗歌称为边塞诗(课件指名读) 3、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 学生简介王昌龄解释诗题 4.小结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奔赴唐朝的边塞,去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的作战情况吧。 二、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请大家认真读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一读,指导:注意节奏和停顿 3.师生接读 大家已经读得比较有味道了。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此外,学习古诗的方法还有哪些?(看注释、查背景资料|、看插图、想象画面) 4.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方法,试着理解诗意。

三、品悟诗情,体会诗境 1.你从诗中读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青海湖,雪山) 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 雪山指的是祁连山,(课件)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 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化大,气候恶劣; 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 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 2.还有什么景物?一座孤城,玉门关 这孤城正是将士们戍守的营地,与之遥遥相对的玉门关,至今仍留有遗迹。(课件解释说明) 你积累的诗句中,有和玉门关有关的吗? 羌笛何须——你感受到什么? 春风都吹不到玉门关,那里实在太荒凉,太偏远了。 明月出天山—— 劝君更尽一杯酒—— 想到这几句诗,再读诗句,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孤) 3.引读 *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 *茫茫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孤寂、苍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之地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生活——孤寂。真是——4.可是将士们要面对的仅仅是这些吗? 还有频繁的战事,总是要打仗的!诗中怎么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哪能看出来战事频繁? “百战”真的是一百次吗?不是,形容多,“百”字在这里只是一个概数,大大小小的仗不计其数。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说课稿 --、说教材 《从军行》是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首,即唐代诗人王昌龄边塞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这首古诗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守边将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决心打败入侵之敌的英雄气概。诗的前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气氛,点出了凄凉艰苦的环境,表达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诗的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铁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是多么艰苦激烈,把所有的战斗生活,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三、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大意,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节课的重点;感受边塞战场环境的荒凉,体会守边将士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朗读感悟法和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唐军对抗突厥军的视频。 2、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刚刚同学们看了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找学生回答,及时点评。) 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背景知识导入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

王昌龄从军行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译文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 的王昌龄从军行译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从军行七首 唐代: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 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 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 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 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 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 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才还在交战, 现在就 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 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 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 那里山深林密, 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 踪影了。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从军行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稿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从军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军行》是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即唐代诗人王昌龄边塞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这首古诗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守边将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决心打败入侵之敌的英雄气概。诗的前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气氛,点出了凄凉艰苦的环境,表达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诗的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铁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是多么艰苦激烈,把所有的战斗生活,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三、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大意,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节课的重点;感受边塞战场环境的荒凉,体会守边将士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朗读感悟法和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唐军对抗突厥军的视频。 2、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刚刚同学们看了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找生回答,及时点评。)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背景知识导入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谁来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王昌龄,唐代着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他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时被杀害。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学生回答时老师适当点评,讲解一些写作背景。)今天学的《从军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在边塞生活很多年,他与战士们情同手足,所以他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 (设计理念:学习古诗前让学生先了解诗人,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三)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然后小声跟着读。

王昌龄的从军行有几首

王昌龄的从军行有几首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从军行到底有几首呢?下面 请看小编为您解答。 从军行一共有七首,下面是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白话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 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 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 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 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 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 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才还在交战, 现在就 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 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 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 那里山深林密, 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 踪影了。

从军行王昌龄诗意

从军行王昌龄诗意 本文是关于王昌龄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诗意是什么呢?王昌龄的代表作《从军行》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作,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从军行七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赏析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

王昌龄的七首从军行

【名称】从军行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乐府古体诗 【出处】《全唐诗》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昌龄”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 从军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①,黄昏独坐海风秋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③,无那金闺万里愁④。 注释 ①烽火:又称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昼报警燃烟,称为燔燧,因常用薪草及狼粪,故又称狼烟;夜晚则燃火,称为“烽”。 ②海:指青海湖。

③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关山月: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戍边生活。 ④无那:无奈。金闺:古时称年轻女子的居室为闺房。 从军行(其二) 【原文】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 从军行(其三) 【原文】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 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 龙荒:荒原.

从军行(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从军行(其五) 【原文】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 1.大漠:指广阔无边的沙漠

《从军行》说课比赛稿

《从军行》 田海凤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五年制高职语文第四册第四课《唐诗四首》,题目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难点突破、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其设计依据。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高职语文第四册属于文学赏析课,其中第一单元《诗歌赏析一》选材属于古代诗歌范畴,而第四课所选为唐代诗歌,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掌握部分代表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学习到古代诗歌创作和过程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古代诗歌赏析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定位: 本课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作为唐代诗歌中的边塞诗派的一篇,本课力求要在使学生了解该诗派成因及其共同特点的知识同时,掌握王昌龄边塞诗歌的特点以及欣赏该类诗歌的方法步骤,并以崇高的精神鼓舞学生,培养高尚的情趣。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实现掌握文学、文体知识和提高鉴赏水平,以及培养高尚情操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 ⑵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⑵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 ⑴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⑵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确立: 1、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设计依据:【教学重点的确立依据教学目标中对提高鉴赏水平和培养高尚情操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本课能力目标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难点突破: 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设计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分析典型环境,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通过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引发思考,激发报国热情。】 二、说教法: 1、诵读鉴赏法:该法是本课的主导教法,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从军行精品教案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从军行》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的基础上,体会其昂扬蓬勃、奋发豪迈的情感以及三、四两句实而不拙,五、六两句虚而不浮的艺术效果。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教学过程】 一、杨炯《从军行》 (一)朗诵诗歌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旧唐书》本传谓其有文集30卷,《郡斋读书志》著录《盈川集》20卷,今均不传。明万历中童□搜辑汇编有《盈川集》10卷,附录1卷。崇祯间张燮重辑为13卷。 (三)诗歌鉴赏 1.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2.说说诗人是如何描写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情景的? 诗人没有去写书生投笔从戎的具体细节,而是抓住这一过程中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断进行概括性的描写,是一种跳跃性的结构,突出了军情的紧急和战斗的激烈。 3.具体分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古诗《从军行》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②, 孤城③遥望玉门关④。 黄沙百战穿⑤金甲⑥, 不破楼兰⑦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③孤城:代指青海湖北戍边之城。 ④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⑤穿:磨破。 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⑦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 《从军行》原是汉代乐府旧题。王昌龄沿用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然而王昌龄却用来表现征戍者强烈的的爱国感情,而艺术成就也充分证明了王昌龄不愧为“七绝圣手”。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两句展开了东西数千里广阔的长卷,是对当时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也描绘出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湖与玉门关呢?唐代西北边陲的强敌,一是吐蕃(bō),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这两句诗点

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身任务的自豪,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都融合在这悲壮、开阔而又迷蒙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二字,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表达了身经百战的将士们豪壮的决心。 楼兰在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其国名可能来自牢兰海(即罗布泊),东晋孝武皇帝太元元年(公元 376年)以后,就在历史上消失了。有人认为楼兰城的消失是由于战争的破坏,或因塔里木河改道断了水源所致,也有人认为是气候变迁的结果,众说纷纭。唐代时候已无楼兰国。王昌龄借来代指敌人,表达了爱国的激情,也反映了维护丝绸之路平安的艰难。 这首诗借荒漠、雪山作背景,恢宏壮阔,有力地陪衬出战士们抗击顽敌的决心,至今读来,犹有黄沙扑面之感。 王昌龄生平介绍 王昌龄( 698—约757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727 )进士,为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 734 )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故世称王江宁。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 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二、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

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三、练习题、答案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是第二首,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解析: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总是关山旧别情”,征戍者哪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 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结句以景结情,月照长城应当是很美的,但对于长年戍边的将士来说,年年如此,月月如斯,那景色多么单调,哪有美感?那生活多么枯燥乏味,只有悲凉,这会让将士们生出多少思念、怀想和渴盼?种种忧怨情怀尽在不言中,融合在这幅画中。 答案: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从军行》说课稿

《从军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军行》是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即唐代诗人王昌龄边塞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这首古诗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守边将士们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决心打败入侵之敌的英雄气概。诗的前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气氛,点出了凄凉艰苦的环境,表达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诗的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铁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是多么艰苦激烈,把所有的战斗生活,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三、说教学重难点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大意,合理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是本节课的重点;感受边塞战场环境的荒凉,体会守边将士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朗读感悟法和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播放唐军对抗突厥军的视频。 2、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刚刚同学们看了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找生回答,及时点评。)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背景知识导入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更好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以及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谁来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他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时被杀害。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

王昌龄从军行其六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 的《从军行》共七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其六,欢迎阅读。 【原文】 从军行·其六 王昌龄(唐)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翻译】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 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 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赏析】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和勇武雄姿, 次句转写边塞之景, 意在营造 和烘托气氛, 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 时时准备奔赴边塞, 保境安民。 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和边地景色, 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 又意在蓄势, 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 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 出了部队攻城拔寨的神速, 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和军力的一种自信 和自豪心理。 【拓展延伸】 篇一:《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唐)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篇二:《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唐)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篇三:《从军行·其三》 王昌龄(唐)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篇四:《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篇五:《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篇七:《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唐)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

王昌龄《从军行》全文赏析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 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边塞诗人王 昌龄《从军行》赏析及阅读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边塞诗人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五)》赏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 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 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 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 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 失惊。 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 马到中军, 云长提华雄之头, 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 ,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 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 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 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这首《从军 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词 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 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 起时, 飞沙走石。 因此, “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 并不是指天色已晚, 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 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 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 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 支劲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

从军行说课稿

2011年公共基础课说课比赛稿 《从军行》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五年制高职语文第四册第四课《唐诗四首》,题目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难点突破、教学过程的实施及其设计依据。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高职语文第四册属于文学赏析课,其中第一单元《诗歌赏析一》选材属于古代诗歌范畴,而第四课所选为唐代诗歌,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唐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掌握部分代表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学习到古代诗歌创作和过程和方法,提高古代诗歌赏析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定位: 本课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作为唐代诗歌中的边塞诗派的一篇,本课力求要在使学生了解该诗派成因及其共同特点的知识同时,掌握王昌龄边塞诗歌的特点以及欣赏该类诗歌的方法步骤,并以崇高的精神鼓舞学生,培养高尚的情趣。 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实现掌握文学、文体知识和提高鉴赏水平,以及培养高尚情操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我国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体例; ⑵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⑵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 ⑴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⑵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确立: 1、了解诗创造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设计依据:【教学重点的确立依据教学目标中对提高鉴赏水平和培养高尚情操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本课能力目标的有效方式。】 (四)教学难点突破: 1、理解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技巧;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设计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分析典型环境,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通过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引发思考,激发报国热情。】 二、说教法: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 诗人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其中《从军行》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以下是 小编整理的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从军行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 黄昏时分, 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 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 吹奏的是 《关山月》 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 调时, 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 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边城 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 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

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 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 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 遮暗了整个祁连山, 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 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 回还。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 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 刚 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 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 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 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 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 烽火台遍布 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 看不见踪影了。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人物生平 诗人王昌龄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 年) , 约卒于 玄宗天宝十五年 (756 年) 。 早年困于农耕, 年近而立, 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又中博学宏辞, 授 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 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 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 边塞所作边塞 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诗人王昌龄集》。 诗人王昌龄的籍贯, 有太原、 京兆两说。 《 旧唐书》 本传云诗人王昌龄为 京 兆(即唐 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 别李浦之京》诗 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而《新唐书 文苑传》称 其为 江宁人, 或为误会。 殷璠 《河岳英灵集》 又称"太原诗人王昌龄"。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 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河岳英灵集》为唐 人 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诗人王昌龄为太原人, 《 唐才子传》也认为诗人 王昌龄为太原人。 诗人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汜水 尉校书郎),后贬 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诗人 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诗人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 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