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鹅湖城市公园暨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毕业设计

天鹅湖城市公园暨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毕业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毕业实习报告及文献翻译

设计(论文)题目天鹅湖城市公园暨现代艺术中心设计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成果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学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如果本人的成果中存在抄袭或严重不实,将自愿接受学院及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的处罚。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

标准目录与内容

1、封面

2、目录

3、实习报告内容——

第5页

①摘要

②关键字

③基地现场调研情况(基地现状,道路情况,地域文化等)

④国内同类或相关建筑类型实例调研——

第6页

·龙美术馆西岸馆

·成都兰溪庭

⑤国外同类或相关建筑类型调研情况——

第14页

·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

⑥调研结论及成果如何运用——

第18页

⑦参考文献出处

4、外文文献原稿(提供原文复印件,并应标明出处,包括登载原文的杂志或

著作名称,原文所在页码、作者姓名、出版时间、出版社等索引信息)——第19页

5、外文文献译文(翻译成中文)——

第24页

6、附件1毕业设计任务书——

第29页

注意:

1.毕业实习报告及文献翻译的内容要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吻合。

2.调研实例应根据所选设计课题,对调研对象进行综合评述,重点为总体布局与构思,功能设计(流线组织、结构类型、防火、特殊功能空间的处理),立面造型、细部构造、主要设计特点等方面。

3.调研报告的资料获取可为查阅、现场考察、访谈等方式。现场踏勘调研的同类型建筑的数量应有3个以上,并应在报告中将实地调研的建筑位置、规模、调研时间注明。

4.成果上交时间:

第四周,学生将成果交给指导教师批改。

第五周,请指导教师将批改并认为合格后的成果,交建筑系秘书归档整

理。

5.本成果要求为A4 软皮胶装文本,封面请用白色铜版纸打印。标题应为三号黑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段落间距应为1.5倍行距。

实习报告内容:

一.摘要:天鹅湖西南地块为天鹅湖周边仅存的一块尚未规划的用地,其地理环境优越。作为政务文化新区极为重要的一块空白填补,通过调研政务新区的规划特征,对西南地块进行准确地位,完成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设计,提升政务区天鹅湖周边的城市品质。

二.关键字:城市设计艺术中心景观设计城市公园

三.基地现场调研情况:

天鹅湖西南地块位于合肥市政务区翡翠路与祁门路交口,占地约为70亩,东临天鹅湖,南面为崔恺做的APG报业大厦,西边为山水名城小区,北边为天鹅湖畔小区,里面多为机关工作的国家公务员,所以西南地块内部的建筑天际线与疏密必然会对两个小区的市民产生一定量的影响。与此同时,祁门路与翡翠路是现在已经规划好的地铁三、四号线的交叉出入口所在。极为方便的交通将会使天鹅湖西南地块成为今后市民聚集、游玩之处。

1.区位优势:市政府55家机关场所在天鹅湖附近,西南地块的文化品质对于提升政务区的城市意象非常重要。同时,以政务中心——天鹅湖文化公园——奥体

中心形成了政务区一条南北向的景观轴线,而西南地块作为天鹅湖东西向轴线的收尾,自然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周边,有万达、新地、银泰中心这样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还有合肥八中,都是大量人流聚集之地,都会为西南地块带来非常大的人流冲击。

2.景观优势:西南地块依托天鹅湖,已贯穿南北的200米宽绿轴为主线,以东北——西南向城市商业带为拓展轴,以西北——东南向水系河流作为水景景观轴,景观充足,交织政务新区的用地骨架。

3.交通优势:项目位于未来地铁3号线与4号线交口,停靠站为翡翠路站。在市民公交路线上,41路,43路,162路,166路,128路都直达西南地块,四通八达的交通便利使西南地块成为黄金要塞之地。

4.区域调研得出的结论,以下几类配套相对完善:

行政办公:政府机构众多,行政办公配套齐全

商务办公:写字楼林立,商务办公配套设施完善

居住:大规模居住组团形成

商业:大型商业集中,商业配套完善

文体:合肥歌剧院、奥体中心等,文化氛围浓厚

休闲娱乐:周边配套完善,但普遍大众化,以年轻群体为主,高端特色配套缺乏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

金融: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酒店:高档的星级酒店集中

但是,政务区缺乏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交流活动的文化场所

四、国内同类或相关建筑类型实例调研

1.龙美术馆——西岸馆

建筑师:大舍(柳亦春/陈屹峰)

项目地点: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建筑面积:33007平方米

用地面积:19337平方米

调研时间:2014年10月31日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滨,基地以前是运煤的码头,设计开始时,现场有一列被保留的上世纪50年代所建的大约长110米、宽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载桥和两年前已施工完成的两层地下停车库。 (入口处)

新的设计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呈自由状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原有地下室与原有框架结构柱浇筑在一起,地下一层的原车库空间由于剪力墙体的介入转换为展览空间,地面以上的空间由于“伞拱”在不同方向的相对联接形成了多重的意义指向。机电系统都被整合在“伞拱”结构的空腔里,地面以上的“伞拱”覆盖空间,墙体和天花均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它们的几何分界位置也变得模糊。这样的结构性空间,在形态上不仅对人的身体形成庇护感,亦与保留的江边码头的煤料斗产生视觉呼应。建筑的内部空间也得以呈现一种原始的野性魅力,而有着大小调节的空间尺度以及留有模板拼缝和螺栓孔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又会带来一种现实感。这种“直白”式的结构、材料、空间所形成的直接性与朴素性,加上大尺度出挑所产生的力量感或轻盈感,使整个建筑与原有场地的工业特质间取得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接续关系。

地面以上的清水混凝土“伞拱”下的流动展览空间和地下一层传统“白盒子”式的展览空间由一个呈螺旋回转、层层跌落的阶梯空间联接,既原始又现实的空间和古代、近代、现代直到当代艺术的展览陈列,这种并置的张力,呈现出一种具有时间性的展览空间。

当代艺术展览空间

第一层

对于龙美术馆的结构和形式,大舍的柳亦春是这样说的:

建筑设计从来不是必然分析的结果,很多时候,有项目的具体情况,还有建筑师一段时间的思想,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选择。这个项目正处于我对结构从技术表现到空间作用之间状态的研究深感兴趣的时期。以结构的方式介入一个地形(场地),并与之形成一个整体的场所感,也正好和场地原有工业构筑物的一些特性相符合,所以确定结构、材料都是很快的事情。回想整个设计的过程似乎很简单,关键点就是如何将建筑的问题转化成对结构系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对场地、功能的分析是同步进行的。比如说原来场地内地下室已经造好,而

且是框架结构,现在要叠加的一个因素是美术馆,需要展览、展墙。通常的美术馆中,我们很容易想到用石膏板做展墙,但是这个时候我就想展墙能否与结构性的墙体合二为一,这会不会是一件更好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这个判断是很直接的,也正是我所希望的。所以设计的第一步就是想把原有的框架结构转换成墙体结构,以此来对应建筑由车库至美术馆的功能转换。

那么紧接着的关键问题是,上层新的墙体结构如何与下层原有老的框架结构进行转换。在这里还要解决新的墙体最终如何形成一个大空间的问题。综

合这些因素,我们可能要抽掉一排柱,然后空间被分成两跨,那么这两跨间的空间如何被覆盖?这时结构问题就又变成覆盖空间的问题,即在结构站

立的基础上再叠加一个关于空间的因素。当然这也意味着最后的结果不仅形成了覆盖,它其实还有一个架构,存在于空间之中。

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一个基于结构的技术性要素,通过空间和场地的介入将它转换成空间的要素,再进一步转换成文化的要素的过程。当然这里的

文化要素既包括建筑与原有场地的工业文明之间的延续性,也指涉整个建筑学的历史。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这种转换的思考是有意识的,不过

也只有到了最后,才变得明确。

确定了结构形式,与之力学性能以及建造方式相匹配的混凝土材料的出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个伞形结构肯定不是唯一的答案,在设计时我们也做过拱形的结构比较,结构师认为伞形结构相较拱形结构更为合理。伞形结构不过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选择,它恰好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以及建筑师对空间的诉求,不同的建筑师肯定会有不同的设计。就结构系统本身,随便什么框架结构肯定也都是可以契合场地的,但要形成现在的空间组织及其氛围,伞形结构是已经给出的答案。

2.成都兰溪庭

项目名称:兰溪庭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内

项目规模:约4000平方米

建筑师:袁烽 / 创盟国际

该项目在空间组织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江南园林建筑的全新演绎,纵深方向居所与院落的多重组合布局表达了传统园林中的空间层次性和多维性,而对山水意向的绵延起伏也由建筑屋顶的高低起伏和变化形象加以表达,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文化符号进行隐喻。

水墙的设计源于对水这一灵动自然意境的一次数字化转译,设计之初我们运用算法试图捕捉其在时间维度上趋于静止时的瞬时动态,而设计转化为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实体的建筑语言的表述。最终我们选择了青砖这一传统建筑材料和极为普遍的错缝砌筑来对其转化,但特殊的空缝砌筑模式实现了动态水流的视觉效果和厚重墙体轻盈通透效果的表达。设计的重点除了建筑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施工建造方式,现有的技术和施工条件不允许我们使用机械臂这类数控加工设备来对不同错缝尺寸的砖进行精确的表达,所有的青砖砌筑都必须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而且必须与苛刻的工期安排相符合。我们预先设计了5种青砖砖缝模板,通过对5种模板数值的排列归类实现砖隙的渐变效果,同时将砌筑模式加以概括。而实际建成的效果也印证了光影下砖的纹理所具有的水的流动感。这一数字化设计结合低技建造方式实现数字化建造效果的思路正是我们将数字技术与本

土建造材料和建造模式的结合。

五.国外同类或相关建筑类型调研情况

1.智慧的晶云-- 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 蓝天组

里昂汇流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公共的智慧的桥梁,她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宙斯神殿”,她激发了人们对于城市的思考,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客厅。

建筑基地位于里昂市罗纳河和索恩河汇合处,这个特殊基地环境激发了蓝天组对于城市空间的思考,水晶和云,这两个特殊的建筑单元在此重叠。云结构浮于柱之上,是由一系列不透光的黑盒子组成的序列空间,成为建筑最有灵活性的

设计展示空间。

与云空间对比的水晶体,面对城市的一面缓缓升起,作为一个透明的城市雕塑。面对城市吸引着人们来此。

同时,蓝天组在这个建筑上选择这个设计理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希望在空间上将两个单元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环形步道将水晶和云的另一端连接起来。这样各个展示空间之间的的连接变得不再生硬直接,而是更加圆滑,神秘莫测。

为了将基地岛南侧的公园扩展开,蓝天组在一组动态的空间序列中设计了一条景观坡道将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以此来扩展城市空间。而在建筑内展示空间的空间结构中同样也延续了这个设计手法。

硬空间-软空间

水晶就像是一个城市广场,欢迎全世界的参观者并向人们准备着博物馆的体验。她有着精确的晶体轮廓但却又变幻莫测,指引着世界不断变化发展。这个自然地晶体形式来自于她玻璃与钢的结构,大块的玻璃面板镶嵌在钢结构上,由于整体形式的非曲化,晶体折叠的表面显得很反射。

重力井是整个结构的核心元素,它为这个透明的雕塑造型的成功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云空间则像是一个巨大的展示空间,将时间和空间暂时储存于此。在建筑三层有10个展览空间,其中三个是永久性美术展览馆,另外7个是临时性展览空间,4层是办公管理空间。所有的这些空间通过“连接空间”串联起来,成为一个空间网,为博物馆技术学科服务。

六.调研成果及运用

天鹅湖地块是一块极其重要也相对敏感的基地,在这里,我们不仅要考虑地块上的建筑与天鹅湖的景观是否融洽,是锦上添花还是格格不入,还要考虑其地域特色,是否有独特的建筑造型来营造不一样的建筑意象?以及是否需要特殊的结构来支撑。

在龙美术馆的调研中,其特殊的伞状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浇制,墙体——结构实现了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独特的空间氛围,让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意象感受。

在兰溪庭项目调研中,其“水墙”看似普通的砖砌技艺其实是由强大的参数化设计作为技术支撑,在其所处的文化遗址公园中表现地域特色至关重要,但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手段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了变异,可理解为一种传统风格的突破。

而蓝天组的里昂博物馆则为更为夸张的抽象思维的具象化,其思路与国内的设计手法不太相同,夸张的结构和立面造型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以上这些无疑都是我们本次毕业设计设计中所要学习以及运用的地方!

七.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博物馆》;刘克成编;李婵译

2.《关于西岸龙美术馆形式与空间的对谈》;《建筑学报》2014年06期

3.《兰溪庭,成都,中国》;《世界建筑》2014年07期

4.《文化建筑设计》——王其钧;王谢燕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