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论文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摆脱逃避现实,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的观念;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各种困难,有效地预防宗教对弱势大学生的诱惑,为大学生建立起强大、坚固的内在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扶助、有的放矢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消除大学生成长中的诸多困难、困惑、障碍,是使大学生远离宗教影响的必要途径。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大学生宗教信仰是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重大社会问题,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

要内容。当前,宗教正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向大学校园渗透,导致一些学生信仰迷失,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管理措施,始终保持整个校园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总体状况

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力量在人的精神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们的力量采取了超人

间力量的形式。”[1]354从本质上讲,宗教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的认识和荒谬的解释,作为文化现象,宗教的存在价值在一定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指导教师孙忠义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11计本(3)班 姓名(学号)第一小组吴波孙毅威孙元进程绪海章记红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 关于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信仰的

特点以及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到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主要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级学生,有少数其他年级其他系的学生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①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统计结果显示,有89.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②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关于宗教的本质,6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教义,有自己的规则。1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就是愚昧迷信。另外2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宗教是什么。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 ③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46%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与迷信连在一起。1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 ④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46%大学生认为是提供心灵安慰,14%的大学生认为是帮助发展自我人格,7%的大学生认为是让人完善自我,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8%的大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 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①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有4人,其次是佛教,有3人,道教1人,其他宗教1人。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比较多元化,但还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并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中世纪又陆续传入。中国各族群、各社区的居民都以此为基础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伦理、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但佛教所倡导的思想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公认的道德标准。 ②大学生中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不多。真正的宗教徒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承认信仰宗教; ②明确信仰何种宗教;③完全认同该宗教所宣扬的基本教义;④定期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在信教大学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定期参加宗教活动,51.9%的大学生偶尔接触过宗教活动及相关资料,48.1%的大学生从没参加过宗教活动。在调查“如果您参加过宗教活动,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课题制学习参考选题 选题: 1、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情况调研报告 2、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影响力调研思考 3、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4、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5、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情况抽样调研报告 6、对农村外出务工子女现状调研报告 7、新校区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思考 8、校学风状况及建设的调研报告 9、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调研报告 10、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的调研 11、浙江实行省管县的情况调研。 12、某地乡镇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13、某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14、某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15、某地对外开放遇到的新挑战新对策调研。 16、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17、某地解决“三农问题”的先进经验。 18、某地如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问题的调研? 19、某地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调研。 20、某地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2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22、农村或城市社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研。 23、农村选举村委会状况的调查研究。 24、某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25、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研。

嘉兴学院社科部制 基 本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趋多样,各种文化观念、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像甚大,特别是宗教已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做了关于嘉兴学院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在食堂发放调查表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 宗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宗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各种宗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本文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信仰的实际调查,并进行了数据统计,力图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宗教观和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演变,了解他们的信仰原因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进而呼吁社会各阶层正视并尊重大学生的信仰。也为中国大学生宗教信仰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史料。 一、大学生信教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新教)的信仰人数发展最快。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图所示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1%,其中信仰基督教的约占信教者的62%。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大学生信仰调查报告 ——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什么不分种族、民族、地域、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程度都会有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疑,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整体性的反思。信仰也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把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倾向化为坚定的信念,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信仰是文化的灵魂,是道德的支柱它可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可以使民族有新的精神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新旧社会制度体系的交替必然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而产生一定问题,信仰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人们行为的失、异化、思想的空虚等问题。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事务,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在推进社会主义进程方面做出贡献。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2007年8月31日,我食品科学学院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大学生信仰情况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填空式的答题形式,在

我院的187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回收率高达100%。现将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信仰佛教: 36(人)占19.25% 信仰基督教: 5(人)占2.67% 信仰天主教: 2(人)占1.07% 信仰道教: 1(人)占0.53% 无任何信仰: 143(人)占76.5%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大学生中还是有不少信仰者已经存在,且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在对调查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信仰有如下特点。 1. 调查的主要情况: 1.1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感兴趣 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极为广阔,对怀有一定的兴趣。据统计,对有兴趣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3.5%。其中对佛教感兴趣的占对感兴趣人数的81.8%,对基督教感兴趣的占对感兴趣人数的11.4%,两者合计高达93.2%。认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1.9%。但有些大学生对认识程度不深,认为包含着真理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6%。认为与科学精神不违背的49%,这无疑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从这里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求知欲旺盛的大学生从各方面受到文化冲击,因此对具有一定兴趣。

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管理研究

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管理研究 一、引言 随着世界多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深刻影响,大学生信教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及时的关注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往往过于重视实效,急于总结出管理层面的政策手段,往往忽视了宗教问题的某些复杂和敏感的成分。因此,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文化和当前时代的特殊性,找出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以便可以形成某些新的观念。 二、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经典论述,重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与合理性 (一)马克思宗教鸦片论与20世纪的幻灭 我们关于宗教的基本认识是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所得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马克思的名言被列宁称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但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则未必确切。我国因为历史原因一听到鸦片就深恶痛绝,实际上,鸦片在19世纪时是一种精神安慰剂,马克思在指出宗教虚幻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宗教慰藉人心的社会功能。而且在鸦片之前,尚有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一句,更明确指出了宗教在充满矛盾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必然性。可以说,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并不把问题集中在宗教的毒害作用上,而是在它的虚幻性上。马克思写道:宗教批判摘去了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但并不是要人们依旧带上这些没有任何乐趣任何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们,伸手摘取真实的花朵。在19世纪的理性主义语境中,马克思着重强调了通过现实的改造,完全可以实现普遍的幸福,因此人们摆脱虚幻的花朵之后,通过改造世界必然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但在20世纪的语境中,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们对于理性主义许诺的理想世界产生了怀疑,通过改造世界进入大同世界、获得普遍的终极的幸福,也如同宗教的许诺一样遥不可及。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不能阻挡一个时代的幻灭情绪。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总体性革命道路创造理想世界,又比宗教倡导的通过个人修养和行善创造理想世界的路径,在实现难度上大得多。所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阵地的领导权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宗教的合理性与长期性。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那样: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将长期存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可以说,只要现实世界的深刻矛盾一天不消除,作为虚幻的安慰剂的宗教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二)宗教的长期性根植于集体心理,在大学生身上体现更为明显 宗教生活是一种和世俗有所区别的生活,这不仅体现在信徒对某些典章仪轨的遵守,还体现在诸多信徒之间缔结了崭新的关系。以基督教为例,它宣称信徒绝对平等,信徒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这就给大学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在三口之家中无法与同龄人交流,而这种交流的渴望,往往转化为组建团契的行为。与一般的学生社团相比,具有宗教性质的团契更具有神圣性,成员之间联系更紧密,更注重对个人修养与气质的督促,这些特征既满足了大学生的交流渴望,又对那些要求进步的大学生具有促进作用。可以说,宗教团体在一部分意义上,是神圣性的家庭,它的存在让信徒拥有了安定感、归属感,大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小于他们对神圣性和自我进步的需求。这种心理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当下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城乡之间流动日益频繁,现代人的孤独感与不安定感正逐渐形成中国人的焦虑主因,而对于负笈求学的大学生来说,出门在外的这种体验必定更加强烈。只要这种集体心理得不到适当的平抚,宗教就会对大学生展示出应有的功效与吸引力。 (三)宗教的长期性核心在于提供终极关怀,且不是科学教育所能完全取代的 传统上认为,通过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他们淡化宗教情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种看法的基础,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科学宗教相互对立的观念。的确,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者们都认为科学与宗教拥有水火不容的两种世界观,他们也乐于构建科学与宗教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 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三、调查对象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 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 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 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 实际收回187份; 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 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 和群众; 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 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 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

论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

论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与引导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信仰宗教的大学生增多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这也使当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可以说,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涉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与广阔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高校关注重视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来抓,才能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促进大学生信仰的科学化、理性化。因此,我们要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正确导向,使其成为建设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只有努力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性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才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与成因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高校近几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卓有成效,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科学健康的。应该说,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里,不存在大面积的信仰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中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如“理想缺失”“价值错位”“信仰冷漠”等已经在大学生中出现,部分大学生对信仰的理解和价值观的选择产生异化,感情寄托和精神归宿产生了移位,这样有一部分大学生开始信仰宗教。例如,1998年,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项目“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显示,北京市大学生中明确表示有宗教信仰的占13.4%。200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显示,上海市大学生中信仰各种宗教的合计为11.8%。陈安金在对温州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0名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中,

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宗教文化热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思想。考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应当在尊重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审慎确立高校应对策略: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宗教信仰形成规律;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教育;普及宗教知识,帮助大学生认清宗教本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把握校园文化价值导向,防范、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等,确保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不至偏离正常的轨道。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应对策略。 宗教信仰文化热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升温,冲击着年轻学子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改变着他们的社会行为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亿中国人中有一亿宗教信徒,其中青年信徒占到三分之一。作为青年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关注。综合全国各地对当前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的调查结果,最高的地区在20%左右,最低也有3%。 青年大学生信仰,关系到其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了解和研究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在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合理有效的应对疏导策略,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要完成的艰巨任务之一。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原因及其心态特点。 当前,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形成,原因复杂且多元,其中,社会环境、个人精神心理状况及家庭、民族文化传统等是最主要的因素。在不同因素作用下,青年大学生在其宗教信仰形成过程中也相应地呈现出了不同的心态特点。 (一)宗教文化热的社会环境与好奇、盲从的信仰心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国家政策日益开放开明,我国社会的包容性大大增强,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市场上宗教书刊越来越多,反映宗教内容的文化作品不断增加,新闻媒介中宗教方面的信息量逐渐增大,旅游文化中的宗教成份日趋浓重。而且,中国宗教作为本国的文化形态之一,正逐步走向世界,中国宗教的对外交往也已成为民间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诸种情况显示,在日益开放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界、宗教界迎来了一股宗教文化热潮。宗教正通过越来越多样化的途径对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产生着影响。在考察青年大学

宗教信仰论文

在高校中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反应。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理论政策不断丰富完善,为认识我国宗教问题和处理我国的宗教关系、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从恢复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到确立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从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宗教关系到把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写入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理论政策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深入人心。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冲击下,大学生宗教信仰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有一些不正当的团体,开始利用宗教信仰来干预大学生的行为走向。 大学生承担着学习专业知识、传播科学理念、传承先进文化、塑造高尚精神的历史重任,是当代青年中拥有高层次专业知识的群体。但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意味着一定拥有崇高的信仰。因此,大学生信仰的养成,需要教育。 当今,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主要有:家庭的宗教背景,阅读宗教书籍,观瞻宗教礼仪,熟人、朋友的介绍,传教人士的引导。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心理动机主要是: 宗教文化的影响。宗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面对越来越多的自然和社会未解之谜,大学生有可能为宗教文化的永恒魅力所折服。 拓展人际交往空间的需求。大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与他人保持顺畅的交往。但在现实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交往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与困惑。宗教团体中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有可能使他们中的个别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寻求心理抚慰的实现。当代大学生会面对诸多需要他们独自处理的问题,当他们无法解决、无法承受而又缺少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时,常会引发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在此状态下,他们和所有人一样需要一种依赖感。宗教可以为他们提供超脱于现实之外的一种稳定心态,从而使其坦然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与磨难。 把握人生存在的意义。人是有理性的高等动物,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活跃的人群,更是经常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在对这些终极问题的追寻和探究中,宗教超越现实的崇高感、神圣感,对拥有激情并正在寻找人生意义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一,从信仰选择上看,在中国五大宗教中大学生宗教徒皈依最多的是基督教。他们往往欣赏、羡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并很容易在这种欣赏、羡慕中追寻西方文化,触及基督教。而基督教本身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比其他宗教更具吸引力。《圣经》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典籍,不仅文学性、故事性强,而且通俗易懂(佛经则晦涩深奥)。 第二,从信仰动机上看,大学生宗教徒皈依宗教大多是在追求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不是着重于某种现实性的需要。更多是出于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出于对心灵慰藉的探寻,出于对自己原有信念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什么不分种族、民族、地域、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程度都会有宗教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疑,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整体性的反思。信仰也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把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倾向化为坚定的信念,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信仰是文化的灵魂,是道德的支柱它可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可以使民族有新的精神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新旧社会制度体系的交替必然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而产生一定问题,信仰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人们行为的失范、异化、思想的空虚等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方面做出贡献。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宗教信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2007年8月31日,我食品科学学院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填空式的答题形式,在我院的187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回收率高达100%。现将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信仰佛教:36(人)占19.25% 信仰基督教:5(人)占2.67% 信仰天主教:2(人)占1.07% 信仰道教:1(人)占0.53% 无任何信仰:143(人)占76.5%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大学生中还是有不少信仰宗教者已经存在,且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在对调查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有如下特点。 1. 调查的主要情况: 1.1当前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宗教感兴趣 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极为广阔,对宗教怀有一定的兴趣。据统计,对宗教有兴趣的大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23.5%。其中对佛教感兴趣的占对宗教感兴趣人数的81.8%,对基督教感兴趣的占对宗教感兴趣人数的11.4%,两者合计高达93.2%。认为宗教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的占总调查人数的71.9%。但有些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程度不深,认为宗教包含着真理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6%。认为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0903班 学号:2009001491 姓名:季梦清

一.调查目的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青年只是分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将直接印象到未来中国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印象特点,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容易收到宗教影响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解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意义,研究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利害关系,并提出积极建议。 二.调查背景 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的社会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印象日渐突出,信徒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宗教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到学生的思想中。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对于宗教的认识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了解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三.调查方法 通过QQ,邮件等发送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后,分析数据,并结合调查目的讨论总结 四.调查内容及结果

14.(多选)信教的原因()

19.您是否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如果有,您想皈依哪种宗教() 20.国家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有何看法:

五.调查分析 从调查结果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无宗教信仰;在个人方面,在50%的学生认为没什么作用的情况下有50%认为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大数学生认为国家应该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积极实行宗教自由这一政策;多数人并没有加入宗教的意愿,但都不会对有信仰的同学产生偏见,表示理解而且也并不反对学校开设有关宗教的课程,可见大学生对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918653784.html,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建忠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本文总结出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31—03 高等院校普遍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在当今世界“宗教文化热”和“宗教世俗化”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较客观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心态状况,笔者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问卷设置28个问题,主要包括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对宗教的认知程度、对宗教的态度、信仰宗教的原因、参加宗教活动的方式和场所、宗教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状况以及以什么方式教育引导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对象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骨伤学院、针灸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等学院的600名本科大学生,基本涵盖我校大多数学院的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发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7份。其中:男生288人,女生279人;共青团员545人,共产党员18人,群众4人;汉族564人,少数民族3人。 二、调查的主要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定性定量分析,以下现象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 1.信仰宗教比例不高,但潜在人群难以估算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567名大学生中,118人明确表态有宗教信仰,占总数的20.8%;314 人回答“没有”,占总数的55.4%;另有135人(占23.8%)回答“半信半疑”(见表1)。但20.8%这个数字似乎有不少“水分”,因为只有11人定期到宗教场所参加宗教活动,占1.9%; 仅有17人认为自己是皈依教徒,占3.1%。可以推断,在表态自己有宗教信仰的118名学生中,大部分并没有参加经常性的宗教活动,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皈依教徒,这可能与其 信奉的教种有关。在调查中发现,在福建这样汉族人占绝大多数的地区,信奉佛教居多,占74.5%,其次才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其他教种,而佛教并不像基督教、天主教那样定期开展活动。因此,笔者认为,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真正的教徒所占比例要远低于20.8%。这个比例虽然不大,但信奉宗教的潜在人群却是比较庞大的,包括“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

大学生宗教信仰

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成因及对策 ——以Q大学为例 【摘要】当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化,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宗教升温”的现象,高校大学生信仰的比例亦呈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本文以Q大学为例,进行了抽样问卷调研,揭示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转型,宗教信仰已经成为人们多元化信仰的一种选择,在社会范围内也出现了令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校园内的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课题组成员对山东省Q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随机的抽样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方法。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为97.2%,其中有效问卷为462份,占回收问卷的95.1%。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17.0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对象是Q大学1-4年级的在校生。男女比例分别是53.7%和46.3%。其中70.3%来自农村,29.7%来自城镇。在调查对象中93.3%是共青团员,3.7%的党员,群众和民主党派各占 1.5%。从民族构成来看,汉族学生占97.6%,少数民族的学生占2.4%。样本中,农科专业的学生占19.3%,工科占41.3%,理科占17.5%,经管类占10.2%,文科和其它专业的学生占11.7%覆盖Q大学所设的各个专业。此外,还采取了访谈法,主要是对大学生面对面的访谈,掌握了大学生关于宗教认识的第一手材料。 二、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对Q大学的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总体上是理性而客观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整体呈良性发展状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不信教与部分大学生信教和潜在信教现象并存 依据统计数据,发现有约90%的大学生表示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有约10%的大学生信仰某种宗教。但当被问道是否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时,有86.4%的大学生表示没有这种想法,有13.6%的学生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比目前信仰某种宗教比例的学生稍高。在有皈依某种宗教想法的学生中,以佛教、基督教为主。 表1 从数据与访谈中发现,在大学生中,信教的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具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呈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也说明了目前的大学生对于某些宗教团体、宗教知识、宗教行为有一定的兴趣,比较好奇。访谈中也发现,具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对于宗教知识并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基本处于模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很容易接受某些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观念,从而倒向“宗教信仰”。 (二)部分大学生对待宗教态度暧昧 虽然在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信教徒,但调研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待宗教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在调查关于“您是否认同宗教”这个问题中发现,49.8%的大学生认为宗教这个问题不好说,态度暧昧,有10.4%的认为宗教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好说。在调查关于“您是否相信有神/上帝”这个问题时,有39.2%的大学生选择“不相信”,有14.7%的选择“相信”,有6.5%的选择“不知道”,有16.2%的选择“在特定情况相信”,也有23.4%的选择“说不清楚”(见表1)。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知识了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模板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模板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 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XX年11月25日——XX年12月05日 (一) 调查概况: 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87份; 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 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和群众; 4、本次调查从XX级至XX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 (二) 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 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 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 可以相互并存的。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宗教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北京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现状及成因分析,是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观、加强高校理想信仰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此次调查发现,在现状上:第一,大学生信教人数占一定比例,并有升温趋势;第二,信仰的宗教类型以佛教、基督教、道教为主;第三,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具有低度相关。在成因上:第一,以家庭为主的人际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极大影响;第二,大学生好奇心强、对具有神秘感的宗教容易产生兴趣;第三,宗教的部分道德美和艺术美迎合了大学生对道德和艺术的探索需要;第四,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压力和矛盾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诸多变化:社会急剧转型,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发展中面临诸多竞争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困惑,甚至诱发心理问题;全球化趋势加强,传统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价值理念的生根发芽;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多,内容丰富,鱼龙混杂。以上种种均影响着大学生宗教信仰。大学生是个具有高学历、求知欲和学习能力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了解大学生在此关键阶段的信仰情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民族的未来。了解大学生在此关键阶段的信仰情况,也是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观、加强高校理想信仰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于2009年7月—10月对福州三所不同高校的650名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力争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做参考。 一、样本和资料 (一)样本设计 此次调查的总体是北京市所有高校在校大学生,样本由650名大学生组成。考虑到调查的样本隶属于不同生源地、学校、专业、年级、民族背景等,为了增加样本的代表性,首先,笔者在学校的选取中,主要以“文理特点”和“学校级别”(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一般大学)为参照标准,选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人民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为调查单位;其次,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中,采取多段抽样的办法:第一阶段,在每个学校中先按文史、理工的学生比例选出不同学科性质的调查人数;第二阶段,在文史、理工内部按各个年级比例分配调查人数,最后年级内部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取,得出的名单构成调查样本。 (二)资料收集和分析 本调查由社会学调查协会的会员实施完成,其成员都是经过培训的社会学专业学生。资料收集采取自填问卷法调查,当场发问卷,当天完成,当天回收问卷,填答时间约为10分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18份,有效回收率为95.1%,完全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对资料的分析借用的是spss 分析软件,以定量分析为主。 样本构成情况如下表1所示。表中资料显示,从性别来看,调查对象中男生

大学生宗教信仰回执记录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回访记录 一、调查背景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 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 三、回访对象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四、回访方法 1、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 2、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回访时间

2017年9月21日——2017年10月1日 六、回访内容及分析 (一)概况: 1、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 2、本次调查从2016级至2017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二)关于内容的分析: 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 总结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回访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被回访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可以相互并存的。 在当今社会这个思想开放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们可以从各个渠道去获取有关宗教的信息,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去了解读关于宗教的历史、思想、文化。在他们眼里,宗教早已不再是神秘莫测的领域,虽然很多人远不至于信仰某个具体的宗教,却也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宗教的文化和思想。比如说宗教故事、宗教典籍,等一系列宗教文化的经典案例,因为这些文化早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学生会对宗教有所思考,却没有深入的原因。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们在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情况下,多数能够理性的看待宗教,正确的认识宗教和科学的关系,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曲阜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系别: 年级/专业/班级: 小组成员: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2016年5月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青年只是分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将直接印象到未来中国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印象特点,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容易收到宗教影响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解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意义,研究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利害关系,并提出积极建议。 调查地点:曲阜师范大学 调查时间:2016.5.1——2016.6.3 调查方法及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到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主要对象为行政管理14级学生,有少数其他年级其他专业的学生参与。 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等的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它是统摄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支配并集中体现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状况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大学生信仰的特征、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重建工程。

二实验调查概述与分析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①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统计结果显示,有89.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②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关于宗教的本质,6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教义,有自己的规则。1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就是愚昧迷信。另外2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宗教是什么。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 ③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46%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与迷信连在一起。1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 ④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46%大学生认为是提供心灵安慰,14% 的大学生认为是帮助发展自我人格,7%的大学生认为是让人完善自我,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8%的大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 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①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有4人,其次是佛教,有3人,道教1人,其他宗教1人。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比较多元化,但还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并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