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推理与证明专题复习

高三推理与证明专题复习

高三推理与证明专题复习
高三推理与证明专题复习

推理与证明专题复习

中心发言人:王鑫

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教学目标

推理与证明

重点与难点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教学过程

知识要点

1.推理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或性质),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或性质)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简称归纳).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演绎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真命题(或逻辑规则)导出特殊性命题为真的推理.常用模式“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数学证明

(1)直接证明:分析法和综合法是两种思路相反的证明推理方法.

①分析法:从欲证结论出发,对结论进行等价变形,建立未知结论和已知的“条件,结论”因果关系;

②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和结论出发,以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规则为工具,推出未知结论;

说明:分析法是倒溯,综合法是顺推.分析法侧重于结论提供的信息,综合法则侧重于条件提供的信息,把两者结合起来,全方位地收集、储存、加工和运用题目提供的全部信息,才能找到合理的解题思路.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是对立统一的.

(2)间接证明: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它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证明欲证命题的等价命题—逆否命题.

典例解析

例 1

()f x =

,先分别求(0)(1),(1)(2),(2)(3),f f f f f f +-+-+,然后归纳猜想

一般性结论,并给出证明。

分析:由f(x)→计算各和式→得出结论→归纳猜想→证明

(0)(1)f f +=

=

=

=

,同理可得

(1)(2)f f -+

=

(2)(3)f f -+=

证明:设121,x x +=

12()f x x +=

+

=

=

=

=

=

例2(1)证明函数2()2f x x x =-+在

(],1-∞上是增函数;

(2)当[5,2]x ∈--时,()f x 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分析:(1)证明本题的大前提是增函数的定义,即增函数()f x 满足:在给定区间内任取自变量的两个值

12

,x x 且

12

x x <,

12()()

f x f x <,小前提是函数

2

()2f x x x

=-+,x ∈

(],1-∞,

结论满足增函数定义。(2)关键是看[5,2]--与()f x 的增区间或减区间的关系. 证明:(1)

方法一:

任取

12

,x x ∈

(]

,1-∞,

12

x x <则

12212112211212()()()(2),1,20,()()0,()()

f x f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 于是,根据“三段论”可知,2

()2f x x x

=-+在

(],1-∞上是增函数.

方法二:

'

'

()222(1),(,1)10,2(1)0,()0(,1)()(,1]f x x x x x x f x x f x =-+=--∈-∞-<∴-->∴>∈-∞-∞ 当时,在上恒成立.故在上是增函数。

解(2)∵()f x (,1]-∞在上是增函数,而[5,2]--是区间

(],1-∞的子区间,∴()f x 在[5,2]

--上是增函数.

例3设P 为A B C ?内一点,A B C ?三边上的高为,,A B C h h h ,P 到三边的距离为,,A B C l l l ,则有

C A B A

B

C

l l l h h h ++=

.类比到空间中,设P 是四面体ABC D 内一点,四顶点到对面的距离

分别为,,,A B C D h h h h ,P 到四个面的距离为,,,A B C D l l l l ,则有: .

解析:面积法:

1C A B A

B

C

l l l h h h ++=;体积法:

1

C A B

D A

B

C

D

l l l l h h h h +++=

例 4 (分析法)已知非零向量,a b ,且a b ⊥

,求证:||a b

a b +≤+ .

分析:a b ⊥ ?0a b = 。同意注意,2

2a a

= ,将要证式子变形平方即可获证。

证明:∵a b ⊥ ∴0a b =

,要证||a b

a b +≤+

,只需证|a b a b +≤+ ,只需证 22222222

222

22(2),222200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

只需证,

只需证,即(),上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

例5(综合法)已知x+y+z=1,求证

222

13x y z ++≥

.

分析:利用222a b ab +≥,同时变形利用x+y+z=1,从而2()x y z ++=1可证。 证明:

222222

2,2,2,

x y xy x z xz y z yz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222.33322213()()13

x y z xy xz yz x y z x y z xy xz yz x y z x y z x y z ∴++≥++∴++≥+++++∴++≥++=∴++≥

例6(反证法)给定实数,01a a a ≠≠且,设函数1

1 ,1x y x R x ax a -?

?=

∈≠ ?-??.

求证:经过该函数图象上任意两个不同点的直线不平行于x 轴. 证明:假设1212()y y x x =

≠,即:

1212211211(1)(1)(1)(1)1

1

x x x ax x ax ax ax --=?--=----

12(1)()0

a x x ?--=.因为12x x ≠,所以120

x x -≠,则10a -=,即1a =这与已知条件相矛盾,

故原命题成立.

综合训练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A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3.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 ?/

平面α,直线a ≠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 ( A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4.实数a 、b 、c 不全为0的条件是( A )

A .a 、b 、c 均不为0;

B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为0;

C .a 、b 、c 至多有一个为0;

D .a 、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 5.自然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

1 2 5 10 17

| | | | 4 — 3 6 11 18 | | | 9 — 8 — 7 12 19 | | 16—15— 14 — 13 20 | 25—24— 23 — 22 — 21

则上起第2 007行,左起第2 008列的数为( D )

A .2 0072

B .2 0082

C .2 006×2 007

D .2 007×2 008 6.对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m 的n 次方幂有如下分解方式:

22=1+3 32=1+3+5 42=1+3+5+7;23=3+5 33=7+9+11 43=13+15+17+19 根据上述分解规律,则52=1+3+5+7+9;若m 3(m ∈N *

)的分解中最小的数是21,则m 的值为5.

7.在A B C ?中,,,A B C ∠∠∠成等差数列,其对边分别为,,a b c .求证:113a b

b c

a b c

+

=

++++.

(提示:变形为

2

2

2

1c a a c ac b

a b

a c

+

=?+=+++;060B ∠=,用余弦定理即可).

8. 若c b a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c

b a a

c c b b a lg lg lg 2

lg

2

lg

2

lg

++>+++++.

9. 若c b a ,,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a c c b b a )1(,)1(,)1(---三个数不可能同时大于4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