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爆炸品基础知识

爆炸品基础知识

爆炸品基础知识
爆炸品基础知识

爆炸品基础知识

第一章爆炸品基础知识

1.1 氧化还原反应

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供人们做饭、取暖,这是件家常便饭的事,这个过程,在化学上称作氧化还原反应。

C + O2 = CO2↑+ 热量

在本式中,C(碳)是被燃烧的物质,称作可燃物,可燃物中的“佼佼者”称为易燃物。这里的O2(氧气)叫作氧化剂;使可燃物点火燃烧的物质叫作点火源。

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称作燃烧的三要素。

一般来说,有机化合物都是可燃的,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和一些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物质,以及一些处于高氧化态的物质。摩擦、撞击、高温、静电都有可能成为点火源。

通常,氧化反应都为放热反应,放热致使体系温度升高,而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加快2~4倍,所以氧化反应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无限地加速反应,致使反应热不能迅速散发,反应产物无法及时排除,最终产生爆炸。

炸药是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物质,如果单位重量的炸药与一般燃料相比,炸药爆炸后所散出的热不比一般燃料燃烧放出的热多,如:

煤(炭):8954千焦∕千克;

TNT:4184千焦∕千克。

而1千克的煤要燃烧几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1千克的TNT只需10万分之一秒就能放出所有热量。

爆炸性物质是其本身含有氧化剂,又含有可燃剂的物质或混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含能材料;当其受到外界刺激性时,达到一定的激发,它就能快速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发生爆炸。

1.2 化学爆炸的特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热水瓶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鞭炮爆炸,甚至压缩气瓶爆炸和锅炉爆炸等;爆破工程中经常会看到炸药爆炸、雷管爆炸;战士在实弹演习或在战场上会看到手榴弹爆炸、炮弹爆炸等等,这些都属于爆炸现象。

在炸药爆炸时,可以看到火光(夜间或天黑较明显)、烟雾和听到响声,在附近能闻到一股强烈的火药味。爆炸点附近地方的压力急剧升高,临近的物质遭到破坏。当距爆炸点较

近时,还会感到猛烈的气浪(冲击波)冲击,同时炸坑的浮土灼热烫手。这是我们通过实践所感觉到的爆炸现象。

概括说来,爆炸就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作机械功的过程。当物质从一种状态“突变”到另一种状态时,它的物理状态或化学成分发生急剧地转化,使其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位能)以同样急剧的速度释放出来,并借助于爆炸前原有的或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和蒸汽的瞬时膨胀而转变为机械功,使周围的物体遭到猛烈地冲击和破坏。

前面所谈到的几种爆炸现象,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爆炸地点的周围压力骤增,而使周围的介质受到干扰,临近的物质遭到破坏,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响效应。

根据产生爆炸的原因及爆炸性质的不同,一般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核爆炸和化学爆炸三种。

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并不改变。例如,锅炉爆炸、车轮胎爆炸和压缩气瓶爆炸等都属于物理爆炸。

核爆炸由于物质的核能的释放引起的爆炸,例如原子弹、氢弹爆炸。

化学爆炸物质因得到发火的能量迅速进行分解,放出足够的能量,使气体产物具有高温、高压,并迅速膨胀作功。这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称为化学爆炸。化学爆炸的前后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爆炸性物质爆炸、炮弹爆炸等均属于化学爆炸。能够发生化学爆炸的物质就称为爆炸性物质。

化学爆炸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变化过程以高速进行,即能在瞬间完成。

(2)释放出大量的热。

(3)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爆炸的变化过程必须以高速进行。只有高速才能保证爆炸产物的体积能量密度大。煤虽然所含的热量比同样重量的梯恩梯高一倍多,但由于反应速度慢,因而不能形成爆炸。梯恩梯完全爆炸的时间仅约为10万分之一秒。在爆炸所产生的热量还来不及散失的瞬间,气体产物就被加热到2000~3000℃,压力达到10~40万大气压,因而具有极大的压缩能。

在爆炸变化过程中,必须能放出大量的热。因为热量是爆炸作功的能量来源,如果没有大量的热放出,化学变化本身就不可能继续进行下去,就更不可能形成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而膨胀作功了。1公斤梯恩梯爆炸时能产生1000千卡的热,而1公斤硝化甘油

爆炸时则可放出1485千卡的热。

爆炸变化过程还必须有大量的气体产物生成。巨大的压缩能是由于气体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压力而形成的(在极高的反应速度配合下)。因为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大的特点,因此气体是膨胀作功的理想工质。反之,如果反应产物是固体或液体,由于其可压缩性很小,所以即使变化过程是放热反应,也不可能形成爆炸。例如,1公斤梯恩梯在爆炸时能产生727.2升的气体产物,是爆炸前体积的1180倍。1公斤硝铵爆炸性物质,在爆炸时能生成908升的气体产物,为爆炸前体积的1530倍。

由上述可知:化学爆炸三因素是爆炸反应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三者同时并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是说,只有这三个因素同时存在和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爆炸,才有可能在爆炸性物质爆炸时,得到所应具有的爆炸特征。

爆炸品的化学爆炸,本质上来说是氧化还原反应,是该体系中的氧化剂与可燃物发生的瞬间快速化学反应。

1.3

爆炸品

1.3.1

爆炸品分类

爆炸品包括爆炸性物质和爆炸性制品。爆炸性制品有各种弹类,如枪弹、炮弹、石油射孔弹,各种火工品,如雷管、导爆管、导爆索、导火索以及各种含爆炸性物质的制品,如汽车安全气囊所用的点火器,电子礼花等。

1.3.2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爆炸性物质的品种很多,根据其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和爆炸性质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人们最关心的是按用途来分类。

爆炸性物质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起爆药,猛炸药和工业炸药,火药和烟火剂四大类:

a.

起爆药

它是四类爆炸性物质中最敏感的一种,受外界较小能量的作用就能发生爆炸变化,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其变化速度可增至最大(即所谓爆轰成长期短),但是它的威力较小,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单独使用,只是用来作为火帽,雷管装药的一个组分,以引燃火药或引爆猛炸药。

常用的起爆药有雷汞[Hg(ONC)2],叠氮化铅[Pb(N2)2],史蒂芬酸铅[C8H(NO2)3O2Pb]特屈拉辛[C2H3ON10],以及这些药为主所成的共沉淀剂。

b.

猛炸药和工业炸药

它需要较大的外界能量作用才能激起爆炸变化,一般用起爆药来起爆。猛炸药典型的爆炸变化形式是爆轰,常用作各种弹药的主装药和火工品中的装药。

常用的猛炸药有梯恩梯C6H2(NO2)3CH3,特屈儿C6H2(NO2)4NCH3,黑索今(CH2N-NO2)3,太安C(CH2ONO2)4,奥克托今(CH2N-NO2)4等单质炸药及以黑索和奥克托为主体的混和炸药。

工业炸药是用于采矿,建筑等爆破炸药。其种类繁多,按照物理状态分类有:粉状炸药、含水炸药、液体炸药、胶质炸药及塑性炸药。

按组分特性分类有:不含猛炸药的工业炸药,含猛炸药的工业炸药,含水炸药及含铝炸药。

按使用范围分类有:岩石炸药、露天炸药、煤矿许用炸药。

c.

火药

火药典型的爆炸变化形式是燃烧,常用作枪炮弹的发射药,也广泛应用于火工品中,常用的火药有黑火药,单基药(以硝化棉为主体的火药)以及双基药(以硝化甘油和硝化棉为主体的火药)。当用于发射火箭时称作推进剂。

d.

烟火剂

烟火剂是一类以氧化剂和可燃物为主体的混合物。其典型爆炸变化形式也是燃烧。是利作其燃烧反应所产生的特定的烟火效应,起照明,信号,光,烟幕及燃烧等作用。

1.4

部分爆炸品介绍

1.4.1

常用起爆药

起爆药受较小的激发冲能,如火焰,针刺,撞击,电能等的激发就能引爆,而且只需少量药量就可以达到稳定的爆轰。这就是少量起爆药就可起爆猛炸药的原因。它主要用于火工品,用以起爆猛炸药,或作为活性敏感成分加入火工药剂以调整药剂的感度。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起爆药:

1.4.1.1

雷汞

它是雷酸的汞盐,随其原料和制法的不同,有白雷汞与灰雷汞之分,军品用白雷汞。

雷汞的真密度为4.2-4.4 g/cm3,假密度为1.22-1.25 g/cm3,压缩性好,压缩时的密度为3-4g/cm3。

它的吸湿性小,但含水量对其爆炸性质有影响,含10%水时,它只能燃烧不能爆炸,而含30%水时就不能点燃。因此,装雷汞的器件要注意防潮,同时也应用此性质,平时将雷汞安全地存于水中。

雷汞在水中煮沸时,就可分解。它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雷汞能与硫酸钠作用生成无爆炸性化合物,得用此反应可销毁少量雷汞。

当有水分存在时,雷汞与铜能慢慢地作用生成碱式雷酸铜,此物的摩擦感度比雷汞还大,雷汞与铝能起强烈作用,雷汞是最敏感的一种,无论在冲击,磨擦或针刺下它能引起爆轰,火焰感度也很大。

压力对它的感度有一定的影响,受压49.05MPa时,可使用火焰也不能使其爆轰,这种现称为“压死”。

雷汞本身及其原料对人体有害,制造时污染环境,目前我国正积极淘汰此种起爆药剂。现在雷汞主要在混合药剂中作为敏感药剂用于组件中。

1.4.1.2

叠氮化铅(简称氮化铅)

叠氮化铅因工艺条件不同,有两种白色晶型:一种工是α型结晶(短柱状)另一种是β型结晶(长针状)。β型结晶很敏感,不稳定。

α型叠氮化铅密度为4.71 g/cm3,假密度为0.8 g/cm3,压缩性好,无“压死”现。

它不吸湿,也不溶于水,它与雷汞不同,在潮湿状态下甚至30%水分也不会失去爆炸能力。它能与稀硝酸或溶于有少量亚硝酸钠的稀醋酸作用,利用这一特性来洗涤由氮化铅所沾染的器皿,避免其发生危险。

氮化铅与镍,铝不起作用,但能与铜作用,其在有水分及二氧化碳存在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碱式氮化铜机械感度很大,容易发生危险。

氮化铅的化学安定性好,使在50 ℃下长期加热也不会改变性质。

氮化铅由于机械感度小,而起爆能力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雷管以及火帽中。

1.4.1.3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

三硝基间苯二酚铅也称为史蒂芬酸铅。真密度为3.8 g/cm3,假密度为0.99-1.0 g/cm3,呈深黄色,因流散性不好,常用沥青造粒后应用。为了克服它静电感度大的缺点,现用石墨史蒂芬酸铅产品来减小静电积累。

史蒂芬酸铅的吸湿性很小,实际上不溶于水和酒精等一般有机溶剂,常常置于水或酒精中贮存。它可被稀硫酸或硝酸分解,因此可利用这一性质销毁少量药。

它与金属不起作用,化学安定性好,加热至100 ℃时失去结晶水但不分解,可长期贮存。

它的冲击感度比较低,和其它起爆药相比,它摩擦积累静电的能力强,并对电火花感度大,它的火焰感度大,但它的起爆能力弱,因此不能单独作为雷管的起爆药使用,而是利用它的电火花感度和火焰感度大的特性,来弥补氮化铅火焰感度小的不足,作为氮化铅雷管的点火药剂。此外,它还非常适用于电发火头的分。

1.4.1.4

四氮烯

译名为特属拉辛(Tetrazene),学名为4-胍基-1亚硝胺胍基四氮,故简称为四氮烯爆起药。它是淡黄色粉末结晶,它的密度为1.65g/cm3,假密度为0.45 g/cm3,在受压49.5MPa时容易“压死”。

四氮烯不吸湿,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不与金属作用,在一般贮存条件下安定,加热么50℃时开始分解,在60℃以上的水中则强烈分解,此特性是小量药剂销毁方法的依据。

它的摩擦感度与火焰感度均较雷汞小,而其针刺感度和冲击作起爆药用。

1.4.2

猛炸药和工业炸药

1.4.

2.1

苦味酸

学名2,4,6-三硝基苯酚,俗称黄色炸药。淡黄色晶体或粉末,味苦,有毒。熔点122℃,不易吸湿,难溶于冷水,较易溶于热水,苯、硝酸和硫酸。溶于乙醇、氯仿,乙醚。有强爆炸性,是军事上最早用的一种猛炸药。化学性质活泼,易与多种重金属反应生成机械感度较高的苦味酸盐。能与有机碱生成难溶的晶体盐类,常用于有机碱的离析和提纯。又是一种酸性染料,也可用于制造其它染料和照相药品。它还可以配制成约0.1%浓度的稀溶液,用于人体生化指针测试的指示液。

苦味酸属于爆炸品(UN0154,1.1D);当含水量大于10%时,则属于易燃固体(UN3364,4.1)

其金属盐(如苦味酸钠,苦味酸铵等)也属爆炸品,但当其含水量大于一定值后,则属

于易燃固体。

1.4.

2.2

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是甘油与硝酸反应的产物。它的学名叫丙三醇三硝酸酯(或称甘油三硝酸酯),俗称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于1846~1847年间首次在试验研究中制得。但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机械感度,而未能得到实际应用。直到1862年由诺贝尔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制成代那迈特炸药后,才开始大量生产与使用。

纯硝化甘油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当含有少量杂质时,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含少量水分,则呈半透明乳白色。

热的硝化甘油受到日光的直射后,由于吸收了紫外线便产生自行分解。例如:将硝化甘油加热到100℃,然后用强度为900焦耳的紫外线进行照射,就会立即引起硝化甘油的爆炸。

硝化甘油中的硝酸酯基是不稳定的基团,所以硝化甘油具有很大的能量,很高的机械感度。例如在铁砧上放少量硝化甘油,用铁锤打击就会立即引起爆炸。

硝化甘油的机械感度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关。在铁与铁,瓷与瓷之间碰撞或摩擦均容易引起硝化甘油爆炸。而在铜与铜之间则较难爆炸,木与木,橡皮与橡皮之间则更难爆炸。

目前,硝化甘油不仅用作双基发射药和胶质炸药的组份,而且还作为高能燃料用于火箭推进剂中。

1.4.

2.3

梯恩梯

2,4,6-trinitrotoluene(TNT)目前最重要和用量最大的军用和民用单质猛炸药。学名2,4,6-三硝基甲苯。于1863年由J. 威尔布兰德首先制得,1891年开始工业生产。纯品为无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色鳞片状物。凝固点80.9℃(军品为80.2℃或80.4℃),比热容1.37J ∕(g·K)(28℃),爆发点475℃(5s)或295℃(5min),密度1.60g∕cm3时的爆热4.33MJ ∕kg(液态水);密度1.64g∕cm3时的爆速6.92km∕s,爆压16.9GPa(密度1.60g∕cm3,药柱直径20mm);密度1.61g∕cm3时的爆温约2600K;密度1.50g∕cm3时的全爆容750L ∕kg;做功能力285cm3,猛度16mm,撞击感度4%~8%,摩擦感度4%~6%。150℃下不分解,200℃下分解0.8%需385min。皮肤接触时间过长或吸入其粉尘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空气中允许最大浓度为1.5mg∕cm3。爆炸性能及化学安定性良好,机械感度较低,具有令人满意的装药工艺性能,既可压装,也可铸装;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多种猛炸药及其他物质组成为数极多的混合炸药。广泛用于装填各种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地雷、水雷、鱼雷、手榴弹及爆破器材。

1.4.

2.4

黑索今

hexogen

极重要的军用单质炸药。学名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或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又名六氢化-1,3,5-三硝基-1,3,5-三嗪,常用代号RDX。1899年由G . 亨宁首次合成。白色斜方结晶,不吸湿,室温下不挥发,纯品熔点204.1℃(伴随分解),工业品熔点201℃,密度1.816g∕cm3,比热容1.25J∕(g·K)(20℃),爆发点230℃(5s),密度1.70g∕cm3时的爆热5.42MJ∕kg(液态水),密度1.767g∕cm3时的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64km∕s和33.8GPa,密度1.80g∕cm3时的爆温约3700K,密度1.50g∕cm3时的全爆容890L∕kg,做功能力475cm3,猛度24.9mm,撞击感度80%,摩擦感度(76±8)%。190℃半分解期270min。用钝感剂(如蜡)将黑索今包覆,即制得钝化黑索今。爆炸能量高于其他单质猛炸药,而仅次于奥克托今,化学安定性良好,是当前最重要的高威力炸药之一。用于制造雷管、传爆药柱及导爆索,黑索今组成的混合炸药大量用于装填炮弹、导弹战斗部、鱼雷、水雷等,也用作火药的高能组分。

1.4.

2.5

奥克托今目前使用的能量水平提高、综合性能最好的单质炸药。学名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或八氢化-1,3,5,7-四硝基-1,3,5,7-四吖嗪,也称环四亚甲基四硝胺。常用代号HMX。分子式C4H8N8O8,相对分子质量296.18,氧平衡-21.6%。白色晶体,有、、及四种晶型。型为稳定型,及型为亚稳型,为不稳定型。可互相转化,但各有不同的温度稳定范围,某些物理常数也略异。一般所列性能均系指型的。不吸湿,几乎不溶于H2O、二硫化碳、甲醇及异丙醇等,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二恶烷及醋酸等,略溶于乙腈、丙酮及环己酮,易溶于二甲基亚砜、-丁内酯及二甲基甲酰胺,并能与后者生成1:1(物质的量比)的分子络合物。标准生成焓+75kJ/mol,密度 1.905g/cm3,比热容1.04kJ/(kg·K),熔点278.5~280℃,爆发点327℃(5s),密度1.80g/cm3时的爆热5.46MJ/kg(气态水),燃烧热约9.4MJ/kg,密度1.89g/cm3时的爆速9.11km/s,密度1.89g/cm3时爆压39Gpa,密度1.763g/cm3时的爆温约3800K,全爆容927L/kg,做功能力483cm3或150%(梯恩梯当量),猛度25mm,撞击感度100%,摩擦感度100%,100℃第一个48h质量损失0.05%。奥克托今化学性质稳定,但可被浓H2SO4或碱分解。

1.4.

2.6

工业炸药:又称民用炸药,它是以氧化剂与可燃剂为主体,按照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它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广泛用于工程爆破,金属加工等方面。

大多数工业炸药,按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说,是多相物质的混合体系。它们或含有高活性单体炸药(硝化甘油、黑索今、泰安等),或含有活性较小,但具有强爆炸性的单体炸药(梯恩梯)等,或含有在爆轰时活性较低,但却是重要氧化剂的物质(硝酸铵、硝酸钠),还含有不具有爆炸性质的可燃物(木粉、石蜡、紫油、铝粉等)。有时还含有在爆炸时不参加化学反应却能发生相转移的物质(水、惰性无机盐等)。

含水炸药的出现是工业炸药的一次革命。含水炸药中主要是浆状炸药和乳化炸药。

在危险品运输中,根据工业炸药组分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除了列出的成分外,也允许含有惰性成分(如硅藻土)和少量的配料,如染色剂和稳定剂。

A型爆破炸药(UN0081,1.1D)

系指含有液态有机硝酸盐的物质。液态有机硝酸盐系指硝化甘油或硝化甘油与一种或几种下列成分的混合物:硝化纤维素;硝酸铵或其它无机硝酸盐;芳香族硝基衍生物,或可燃物,如木粉填料和铝粉。这类炸药应是粉状、凝胶状、或弹性体。

本名称包括胶质硝化甘油炸药、爆炸胶和胶质炸药。

B型爆破炸药(UN0082,1.1D,UN0331,1.5D)

这种物质是(a)硝酸铵或其它无机硝酸盐与爆炸品(如三硝基甲苯)的混合物,含有或不含其它物质,例如木粉填料或铝粉;或(b)硝酸铵或其它无机硝酸盐与其它非爆炸性可燃物质的混合物。这种炸药不应含有硝化甘油、类似的液态有机硝酸盐或氯酸盐。

C型爆破炸药(UN0083,1.1D)

这种炸药是氯酸钾或氯酸钠或者是高氯酸钾、高氯酸钠或高氯酸铵与有机硝基衍生物或可燃物(例如木粉填料、铝粉或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种炸药不应含有硝化甘油或类似的液态有机硝酸盐。

D型爆破炸药(UN0084,1.1D)

这种炸药是硝酸盐化合物和可燃物(例如碳氢化合物、铝粉)的混合物。这种炸药不应含有硝化甘油或类似的液态有机硝酸酯、氯酸盐或硝酸铵。本名称一般包括塑性炸药。

E型爆破炸药(UN0241,1.1D,UN0332,1.5D)

这种炸药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高比例的硝酸铵或其它氧化剂,其中有些或全部是在溶液中。其它成分可包括硝基衍生物,例如三硝基甲苯,碳氢化合物或铝粉。

本名称包括乳化炸药;浆状炸药和水胶炸药。

1.4.3

火药

单基发射药又称硝化纤维素发射药、硝化棉发射药,简称单基药,以硝化纤维为惟一基本能量组分的发射药。为满足其弹道性能、加工工艺以及使用寿命的要求,除硝化纤维素外,单基药中还需加入安定剂、消焰剂、钝感剂、光泽剂、缓蚀剂等附加组分。单基药在制造过程中,利用具有挥发性的醇醚溶剂将硝化纤维素塑化(俗称胶化),经压伸成形、晾药、切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药粒,再通过驱溶工序驱除挥发性溶剂。因此,单基发射药也称作挥发性溶剂火药。优点是无烟、烧蚀较低、强度较高。单基药由于制造过程需要驱除溶剂,使其药型尺寸受到限制,生产周期也较长。单基发射药主要用于轻武器和火炮发射药装药。

1.4.4

烟火剂

烟火药剂和烟火装置结合起来(如纸筒等),就构成了烟花爆炸产品。烟花爆竹是多种多样的,在设计烟火具的形式时,不但要考虑所需要的效应,而且要有美的造型,并将各种烟火剂效应综合起来。烟火药剂按其作用有:动力药剂、照明剂、有色发光剂、燃烧剂、延期药剂、哨声剂、爆音剂、烟雾剂、点火剂、摩擦剂等10种。

烟火剂都为机械混合物,通常由五部分组成,即氧化剂、可燃剂、粘合剂、使火焰着色的物质及其它添加剂(如防潮剂、钝感剂等)。常用的氧化剂有高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锶、氯化钡、过氧化钡,而氯酸钾已禁用。可燃剂有铝、镁、镁—铝合金粉、炭、硫等。采用酚醛树脂、虫胶漆、浆糊等作为粘合剂。

烟花之所以这样引人入胜,是由于其绚丽多彩的光和色巧妙配合,而色来源光,烟花在燃烧时,能产生特定的带颜色的光,这种效应叫彩光效应,具有发出彩色光效应的烟火剂叫作彩光剂。

在烟花产品中获得有色火焰的办法是在烟火剂中加入某种物质,它燃烧时能把火焰“染成”特定颜色,这种物质称为使火焰着色的物质。

其中需产生红光火焰,可选用高氯酸钾和聚氯乙烯,硝酸锶等;绿光火焰,由硝酸钡,氯酸钡等钡盐产生;草酸钠和冰晶石则产生黄色火焰等。

1.4.5

爆炸性制品

1.4.5.1

电雷管

利用电能刺激而爆炸的雷管。电雷管广泛用于国防建设和民用工业。一般电雷管可认为是一个由电发火件与火雷管结合而成的。电发火件通常由脚线(电极)、电桥丝、发火药和绝缘塞组成。这种结构常称电点火头。有的为满足战术技术条件的某种特殊需要,将能量大小不同的电能不仅转换为热能,也可转换成电火花、冲击波、高速撞击的冲击片等多种形式的激发能,这种结构也称电发火装置。按电发火件(装置)的结构特点可将电雷管分为:灼热桥丝式电雷管、灼热金属膜电雷管、火花式电雷管、导电药式电雷管、屏蔽式导电药雷管、碳膜式电雷管、火—电两用雷管管、针刺—电两用雷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瞬发和高同步的需求,爆炸桥丝(或膜)式电雷管、半导体桥电雷管、微电子雷管、三防(防静电、防射频、防杂散电流)电雷管、冲击片雷管和飞片雷管等相继研制成功。

1.4.5.2

油气井用聚能射孔弹

聚能射孔弹装配在射孔枪中或装配在挂弹架上,组成射孔器用于油气井射孔。一般聚能射孔弹由弹体(壳)、药型罩、主装药三部分组成。弹体(壳)材料一般为45钢机加成型或15

号钢挤压成型;药型罩材料一般为铜基粉末或紫铜板;主装药一般为RDX、HMX、PYX为主体的炸药。射孔弹用导爆索起爆。

按弹体结构分为有枪身射孔弹和无枪身射孔弹。

按射孔性能分为深穿透射孔弹和大孔径射孔弹。

按射孔弹的48小时最高使用温度分为普通级射孔弹(小于121℃)、高温级射孔弹(121~163℃)、超高温级射孔弹(大于163℃)。

射孔弹以其特性(深穿透、大孔径)、药型罩开口直径、炸药类型、产品改型代号等内容进行命名。如DP36RDX-1表示为药型罩开口直径为36mm、主装药为RDX的1型深穿透射孔弹。大孔径用符合BH表示。

1.4.5.3

导火索

利用黑火药、延期药等药剂作药芯,用于传递燃烧火焰,达到延期点火目的的索类火工品。按用途不同分为:军用导火索及民用导火索。军用导火索中包括手榴弹导火索及金属管延期索。典型金属管延期索的包覆层为铅锑合金,外径在1.8~2.4mm,药芯为由钨粉、铬酸铅、高氯酸钾、硅藻土等混合而成的微气体延期药,这类导火索的燃烧时间精度要求高、可靠性高。民用导火索包括:普通导火索、石炭导火索、塑料导火索、秒延期导火索、速燃导火索和缓燃导火索等,它由药芯、芯线、包缠层及防潮层构成。普通导火索以黑药为药芯,外缠数层棉、麻、纸,外径约为5.5mm,药芯直径不小于2.2mm,每米燃烧时间为100~125s。石炭导火索用石炭(无烟煤)代替木炭的黑火药为药芯,燃烧速度较慢,每米燃烧时间为180~198s。塑料导火索的包缠层(或包覆层)为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导火索可用香火、点火索、点火器具、拉火管或其它明火点燃,可在兵器、航天器、导弹战斗部及引信、手榴弹中作延时传火组件,也可在无爆炸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情况下引爆火焰雷管。

Junli Chen

Manager

Special Cargo Sec.

Cargo Sales Dept.

China Cargo Airline

TOP

陈俊里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陈俊里当前离线

UID2 积分1339 注册时间2010-6-16 最后登录2012-2-6 威望101 金钱555 贡献475 公益176

超级版主

UID2 积分1339 注册时间2010-6-16 最后登录2012-2-6 威望101 金钱555 贡献475 公益176 沙发发表于2010-7-19 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 陈俊里的帖子

第二章爆炸性物质的感度

爆炸性物质的感度是表征爆炸性物质受到外界能量作用时,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引起爆炸性物质发生爆炸的外界作用的能量也称为初始冲量,或起爆能。

外界能量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机械作用:包括撞击,摩擦,针刺,射击,碎片的冲击等。

热作用:包括直接加热,火焰,电火花。

爆炸作用:冲击波作用,爆轰波作用。

此外还有各种光照射,静电,离子,中子,核碎片,超声波等。

为了衡量各种形式的作用情况,因之相应地就有各种不同的感度名称。如:机械感度,热感度,冲击波感度,爆轰感度,光感度等。

爆炸性物质对各种外界作用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可以对某些形式的外界作用敏感,而对另一些形式不敏感。同种爆炸性物质的各种感度之间没有当量关系。而是对外界的初始冲能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随着爆炸性物质品种的不同,使用条件的不同,对爆炸性物质感度方面的研究要求上有所侧重。如火工品中的起爆药,在使用时,一般是用比较简单的起爆形式,如摩擦,电热丝,撞击等来进行引爆。而工业炸药则用雷管引爆,即用极少量的爆炸性物质的爆炸作用而引爆。对于无雷管感度的工业炸药,则要加起爆药包来进行引爆。这就要研究爆炸性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引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另外,在生产、加工,运输等方面处理爆炸性物质时,却希望保证绝对安全,而不产生激发爆炸性物质爆炸的事故。所以,对爆炸性物质感度的研究是从二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的。有人把前者叫作“实用感度”,而后者则叫作“危险感度”。

2.1 爆炸性物质的冲击波感度

爆炸性物质的冲击波感度是指爆炸性物质在冲击波作用下,爆炸性物质发生爆轰的难易程度。爆炸性物质的冲击波感度是爆炸性物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殉爆试验是测量冲击波感度的方法之一。

爆炸性物质爆轰时引起其周围一定距离处的爆炸性物质发生爆炸的现象,称为殉爆。通常称首先发生爆轰的爆炸性物质为主发爆炸性物质或主爆爆炸性物质

主发爆炸性物质装药爆轰时使被发爆炸性物质装药100%发生殉爆的两装药间的最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主发爆炸性物质装药爆轰时使被发爆炸性物质100%不发生殉爆的最小距离,称为不殉爆距离,或殉爆安全距离。

引起殉爆的原因一般有三种:a.主发爆炸性物质的冲击波引起被发爆炸性物质发生殉爆:当主发爆炸性物质与被发爆炸性物质之间有惰性介质存在,如空气,水,砂石,土壤,金属或非金属板,主发爆炸性物质爆轰时冲击波经惰性介质衰减,而其压力等于或大于被发爆炸性物质的临界起爆压力,就能使被发爆炸性物质发生爆轰。b.主发爆炸性物质爆轰产物直接冲击引起被发爆炸性物质发生殉爆:当主发爆炸性物质与被发爆炸性物质之间相距很近时,它们之间没有密实介质,如水,砂土,金属或非金属板等阻挡,被发爆炸性物质的殉爆是由主发爆炸性物质的爆轰产物直接冲击而引起的。c.主发爆炸性物质爆轰时,抛射出的物体冲击被发装药,如主发装药的外壳破片,主发装药爆轰时形成的金属射流冲击到被发装药,引起被发装药爆轰。

在实际情况下,也可能是以上二种或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介质是空气,且两装药相距较近,主发装药又有外壳时,就可能是三种因素都起作用。若两装药间被惰性介质隔开,且距离较大,则主要是第一种情况。

影响殉爆距离的因素有:

a. 主发装药的能量

主发装药的药量愈大,以及它的爆热越大,爆速越高,引起殉爆的能力也就越大。因主发装药的能量高,爆速高,药量大,所形成的冲击波压力和冲量大,

b. 装药的外壳

主发装药有外壳时,殉爆距离可以增大,这是由于阻止了爆轰产物的侧向飞散。而被发装药有外壳包装时,一般使殉爆距离增大,因为包装减弱了冲击波和产物对装药的作用。

c. 被发装药的性质

被发装药的性质,影响殉爆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被发装药的爆轰感度,它的爆轰感度越大,则殉爆能力越大。因此,凡是影响被发装药爆轰感度的所有因素(密度,装药结构,粒度大小,化学性质等)都影响殉爆距离。

2.2 热感度

2.2.1

爆炸性物质的热感度

爆炸性物质的热感度是指爆炸性物质在热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爆炸性物质受热时,促使其热分解并放出热量,并伴有升温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加,这种放热速度加快,所以温度升高的可能性也将增加。但是,分解放出的能量还有向周围环境传播和散失的过程。前者是放热过程,后者是散热过程。按照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放热过程的速度随温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而按传热学理论,散热过程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当体系的放热速度大于散热速度,在体系内有可能出现热积累,而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热爆炸。

当爆炸性物质受热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分解或分解速度很低甚至趋近于零,气体产物也很少,这个阶段叫作热分解的延滞期或感应期。延滞期结束后,分解速度加快,在某一时刻速度可达到某一极大值,这个阶段叫作热分解的加速期。有的爆炸性物质能够以极大速度进行一定时间的分解,这个阶段叫作等速期。最后,分解速度急剧下降,直到分解结束。这个阶段叫作热分解的降速期。当爆炸性物质量较多时,反应速度可以一直增长到爆炸。

爆炸性物质热分解的过程中,由于反应放热或反应产物的积累,促进反应自动加速的因素增加,这种现象是爆炸性物质热分解的重要特征。自动加速反应的历程是比较复杂的,基本类型有,热积累的自动加速反应,自由基链锁反应的自动加速,自动催化加速反应。以及局部化学反应等。试验证明,梯恩梯,硝化甘油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时,都表现出自动催化加速反应。

表征爆炸性物质热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是爆发点(5秒)。例如:;黑索今(RDX);爆发点(5秒)为230℃,而梯恩梯的爆发点(5秒)为475℃,由此可见TNT对热的安定性就远远优于RDX。

2.2.2 爆炸性物质热分解的影响因素

a. 爆炸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对于大多数硝酸酯类爆炸性物质其热分解为自动催化加速历程,所以大多数硝酸酯类爆炸性物质比硝基类爆炸性物质反应速度常数大得多。

b. 同一爆炸性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时,如晶型转变,相态变化等都影响热分解的过程。如高氯酸铵在240℃时发生转晶,由斜方晶型向正方晶型转变,出现分解速度下降。

c. 试验条件不同,如温度,装填密度,有无附加物等都影响热分解的规律和产物的组成。硝酸铵在100℃左右分解产物主要是NH3和HNO3;在200℃左右分解产物主要是N2O和H2O,当温度更高时,分解产物为NO2,N2和H2O。

2.3

机械感度

爆炸性物质的机械感度是指爆炸性物质在机械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爆炸性物质在生产、运输和使用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机械撞击、摩擦、挤压等作用。在这些作用下,爆炸性物质是否会发生爆炸,怎样才能保证爆炸性物质生产、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等,都是我们研究爆炸性物质的机械感度的目的。

按照机械作用形式不同,爆炸性物质的机械感度常遇到的有:(1)爆炸性物质的撞击感度,(2)爆炸性物质的摩擦感度;

2.4

感度的影响因素

爆炸性物质的物理状态及装药条件对爆炸性物质感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方面,我们可以控制以改善爆炸性物质的感度,因之更有实际意义。这些影响因素有:

a. 爆炸性物质的物态

爆炸性物质在液态时比在固态时的各种感度要大,这是因为爆炸性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分解速度要增大几十倍,需要吸收熔化潜热,内能增高以及蒸汽压增大等有利于爆炸性物质

发生爆炸。

如梯恩梯在20℃,25cm落高爆炸百分数为11%,在81℃以上为熔融态,感度显著增大,而在100℃时早已成为液态,落高25cm时,其爆炸百分数为25%,落高30cm时,爆炸百分数为63%,此数值超过了特屈儿在18℃,25cm落高时的爆炸百分数。

浆状爆炸性物质等含水爆炸性物质,由水及胶凝剂等的作用而形成膏状或糊状,有的甚至可以流动,这和含水量多少有关。水的存在降低了各种感度,但当水分逐渐丧失,爆炸性物质变硬或成为固态,此时感度会有所增加。

b. 爆炸性物质的初温

随着爆炸性物质初温的提高,爆炸性物质的能位也提高了,容易发生反应,则所需激起爆炸反应的外界初始冲量也小,即感度增大。

c. 爆炸性物质的晶型

同种物质在不同结晶条件下,所得结晶的形状是不同的。如硝酸铵在不同温度下结晶,可以得到五种晶型:正方形、α菱形、β菱形,斜六面体和正六面体。这些结晶的晶格能是不同的,晶格能大且较稳定,感度较低。奥克托今的四种晶型的撞击感度的次序为γ型>α型>δ型>β型,一般经常使用的为β型结晶。

d. 爆炸性物质的晶体尺寸和颗粒度

颗粒度对爆轰感度影响比较明显,爆炸性物质的晶体尺寸或颗粒度愈小,其爆轰感度愈大,因为爆炸性物质的晶体或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所接受爆轰产物的能量也越大,形成活化中心的数目越多,因而容易引起爆炸反应,有利于爆轰的传播。

e. 装药密度

一般的粉状爆炸性物质的装药密度大,火焰感度和爆轰感度则会降低,因为爆炸气体产物不易渗入激起反应。另外,孔隙少,爆轰波压缩所含气泡形成热点的机会也很少。尤其是对于混合爆炸性物质,当装药密度过大时,则会出现“压死”现象,而失去了被引爆的能力。如粉状梯恩梯装药密度为1g/cm3,用8号雷管就能可靠地引起爆轰。而当密度增大到1.5g/cm3时,引起它爆轰就需要传爆药柱。对于混合爆炸性物质,适当的装药密度更为重要。2号岩石粉状铵梯爆炸性物质的密度控制在0.95~1.10g/cm3。

浆状爆炸性物质由于采用气泡敏化,气泡量大,密度下降,而感度增加。但气泡大小和数量也要有一定限制范围的,不能使密度下降得太多,否则将影响浆状爆炸性物质的爆轰性能。而梯恩梯敏化的浆状爆炸性物质,感度随比重增加而提高。浆状爆炸性物质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2~1.4g·cm-3,仍高于一般工业粉状爆炸性物质的密度,所以它们的体积作功能力是较高的。

f. 附加物对感度的影响

附加物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增感,另一方面可以钝感。

对于机械感度,这种影响是很明显的。当附加物的硬度大于爆炸性物质时,在这些杂质颗粒附近容易形成热点,而使爆炸性物质机械感度增加,也有人认为应从附加物的熔点来考虑,其熔点高于爆炸性物质热点的临界温度才具有敏化作用,象泰安和黑索金,附加物熔点在430~450℃,才有敏化作用,若附加物熔点高于爆炸性物质热点临界温度,则附加物硬度大者要比硬度小者越增感作用。

若附加物的硬度小,熔点低,属于软的塑性物质,如胶布石墨,石蜡,凡士林和油脂类的物质都能使机械感度降低。这类物质称为钝感剂,它可以附着在爆炸性物质晶粒的表面形成一柔软的膜,减少爆炸性物质之间和爆炸性物质与其它物质之间的摩擦使其不易形成热点,而且它还可以吸收能量使已形成的热点不易扩展。

Junli Chen

Manager

Special Cargo Sec.

Cargo Sales Dept.

China Cargo Airline

TOP

陈俊里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陈俊里当前离线

UID2 积分1339 注册时间2010-6-16 最后登录2012-2-6 威望101 金钱555 贡献475 公益176

超级版主

UID2 积分1339 注册时间2010-6-16 最后登录2012-2-6 威望101 金钱555 贡献475 公益176 板凳发表于2010-7-19 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 陈俊里的帖子

第三章

爆炸品的爆炸作用

3.1 杀伤作用

带壳体装药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对目标的破坏作用称为杀伤作用。炮弹等主要利用破片的杀伤作用来杀伤、摧毁各种目标。破片命中各类目标后对目标杀伤、破坏可以有三种作用:击穿作用,引燃作用和引爆作用。击穿作用对各类目标都起作用,引燃作用和引爆作用仅对带有燃料和爆炸物的目标才起作用。

3.2

聚能效应

有人曾做了这样一个试验,铸装的由TNT∕RDX(50∕50)药柱,直径30mm,长度100mm,将此药柱直接放在中碳钢的钢板上,引爆该药柱后,板上炸出一个浅浅的凹坑。当使用同样尺寸的同种材料的药柱,在其下端挖一个锥形孔,引爆后,在钢板上炸出一个6—7mm深的坑。可见,当药柱下有锥形孔后,炸药量虽然减少了,但穿孔能力却提高了。如果在锥形孔内放一个钢罩(称为药型罩),就能炸出80mm深的孔。若实验时,使带药型罩药柱在离钢板70mm处爆炸,则炸孔深达110mm,约为无罩时所得孔深的17倍。利用装药一端的空穴提高局部破坏作用的效应,称为聚能效应,这种现象称为聚能现象。

3.3

炸药的作功能力与猛度

炸药在爆炸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能对周围介质产生强烈地冲击和压缩作用,使与其接触或接近的物体产生变形、破坏和运动。这种作用属于炸药爆炸的直接作用。另外,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的强烈冲击压缩,将在介质中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能够在离爆点较远的距离上产生破坏作用,这种作用属于炸药爆炸的间接作用。炸药对周围介质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统称为炸药的爆炸作用。炸药对介质的爆炸作用通常可用炸药的作功能力和猛度来描述。

3.3.1

炸药的作功能力

炸药的爆炸作用都是以对介质作机械功的形式来体现的。炸药爆炸作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介质的变形和破碎,飞散和抛掷以及形成冲击波和震动等。

炸药爆炸所作的各种功的总各,称为炸药的作功能力。

3.3.2

炸药的猛度

炸药爆炸时粉碎和破坏与其接触的物体的能力称为炸药的猛度。

炸药的威力决定炸药爆炸总体破坏的能力,而猛度则是决定炸药爆炸局部破坏的能力。局部破坏作用也称为爆炸的直接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炸药爆炸局部破坏作用的例子很多,如杀伤弹丸爆炸形成破片,聚能装药破甲弹的破甲作用,爆炸驱动物体高速运动,爆炸切割,爆炸焊接,以及工程爆破中对矿体、岩体、土壤、混凝土等的破碎。

Junli Chen

Manager

Special Cargo Sec.

Cargo Sales Dept.

China Cargo Airline

TOP

陈俊里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陈俊里当前离线

UID2 积分1339 注册时间2010-6-16 最后登录2012-2-6 威望101 金钱555 贡献475 公益176

超级版主

UID2 积分1339 注册时间2010-6-16 最后登录2012-2-6 威望101 金钱555 贡献475 公益176 地板发表于2010-7-19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3# 陈俊里的帖子

第四章

爆炸品的分项和配装组

4.1

爆炸品的分项

4.1.1

爆炸品按其危险性特征分为六项,见表4-1。

表4-1

爆炸品分项

项别

危险性特征

1.1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其混合物)和制品

1.2

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其混合物)和制品

1.3

有燃烧危险并兼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之一或兼有这两种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

包括:可产生大量辐射热的物质和物品;或相继燃烧产生局部爆炸或迸射效应或两种效应兼而有之的物质和物品

1.4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或其混合物)和制品。包括运输中万一点燃或引爆时仅出现小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其影响主要限于包件本身,并预计射出的碎片不大、射程也不远,外部火烧不会引起包件内全部内装物的瞬间爆炸。

爆炸品基础知识

爆炸品基础知识 第一章爆炸品基础知识 1.1氧化还原反应 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供人们做饭、取暖,这是件家常便饭的事,这个过程,在化学上称作氧化还原反应。 C + O2 = CO2↑+热量 在本式中,C(碳)是被燃烧的物质,称作可燃物,可燃物中的“佼佼者”称为易燃物。这里的O2(氧气)叫作氧化剂;使可燃物点火燃烧的物质叫作点火源。 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称作燃烧的三要素。 一般来说,有机化合物都是可燃的,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和一些分子结构中含有氧的物质,以及一些处于高氧化态的物质。摩擦、撞击、高温、静电都有可能成为点火源。 通常,氧化反应都为放热反应,放热致使体系温度升高,而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加快2~4倍,所以氧化反应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无限地加速反应,致使反应热不能迅速散发,反应产物无法及时排除,最终产生爆炸。 炸药是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物质,如果单位重量的炸药与一般燃料相比,炸药爆炸后所散出的热不比一般燃料燃烧放出的热多,如: 煤(炭):8954千焦∕千克; TNT:4184千焦∕千克。 而1千克的煤要燃烧几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1千克的TNT只需10万分之一秒就能放出所有热量。

爆炸性物质是其本身含有氧化剂,又含有可燃剂的物质或混合物,是一种不稳定的含能材料;当其受到外界刺激性时,达到一定的激发,它就能快速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最终发生爆炸。 1.2化学爆炸的特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热水瓶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鞭炮爆炸,甚至压缩气瓶爆炸和锅炉爆炸等;爆破工程中经常会看到炸药爆炸、雷管爆炸;战士在实弹演习或在战场上会看到手榴弹爆炸、炮弹爆炸等等,这些都属于爆炸现象。 在炸药爆炸时,可以看到火光(夜间或天黑较明显)、烟雾和听到响声,在附近能闻到一股强烈的火药味。爆炸点附近地方的压力急剧升高,临近的物质遭到破坏。当距爆炸点较近时,还会感到猛烈的气浪(冲击波)冲击,同时炸坑的浮土灼热烫手。这是我们通过实践所感觉到的爆炸现象。 概括说来,爆炸就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作机械功的过程。当物质从一种状态“突变”到另一种状态时,它的物理状态或化学成分发生急剧地转化,使其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位能)以同样急剧的速度释放出来,并借助于爆炸前原有的或爆炸时产生的气体和蒸汽的瞬时膨胀而转变为机械功,使周围的物体遭到猛烈地冲击和破坏。 前面所谈到的几种爆炸现象,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爆炸地点的周围压力骤增,而使周围的介质受到干扰,临近的物质遭到破坏,同时还有一定的声响效应。 根据产生爆炸的原因及爆炸性质的不同,一般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核爆炸和化学爆炸三种。 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现象称为物理爆炸。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并不改变。例如,锅炉爆炸、车轮胎爆炸和压缩气瓶爆炸等都属于物理爆炸。 核爆炸由于物质的核能的释放引起的爆炸,例如原子弹、氢弹爆炸。

预防瓦斯爆炸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672 预防瓦斯爆炸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预防瓦斯爆炸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斯派尔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属于高瓦斯矿井,所开采的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涌出量大,在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如遇违章、放炮火焰、明火、电器火花、煤炭自燃、金属撞击或摩擦火花等都可能引起瓦斯燃烧、瓦斯爆炸和人员窒息,因此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瓦斯聚集、和放炮的管理工作。 一、瓦斯爆炸事故 瓦斯是一种能够燃烧和爆炸的气体。瓦斯爆炸就是一定浓度的瓦斯与氧气在高温火源的作用下,进行的剧烈氧化反应。这种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种热量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迅速膨胀,开成高温、高压,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冲击,形成冲击波从而产生动力现象,这就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的主要危害表现在三个方面:瓦斯爆炸产生的爆炸温度可达1850∽26500C,不仅烧毁设备、烧伤人员,还能点燃可燃的木质支架、煤尘、引起火灾和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灾情。瓦斯爆炸后的气体压力是爆炸前气体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引言 本篇消防基础知识部分全篇共分为四章十五节。 其中,燃烧基础知识一章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燃烧产物等内容;火灾基础知识一章主要涉及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爆炸基础知识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爆炸极限,爆炸危险源等内容;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一章主要介绍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内容。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 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与燃烧过程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知识点:燃烧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加火源条件就产生了)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氧化剂) 引火源(温度)

燃烧发生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 一、可燃物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按其所处的状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二、助燃物(氧化剂) 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 三、引火源(温度) 引火源——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可燃物只有达到一定能量才能引起燃烧。常见的引火源: (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击穿,导线短路,绝缘导线外绝缘层损坏,开断感应电路产生拉弧现象。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成的。 (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炸药爆炸的基础知识

1炸药爆炸得基础知识 1、1 炸药得爆炸 ?爆炸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得现象。例如超新星得爆发、小行星或陨石得高速碰撞。在我们地球上见到得闪电、火山爆发、原子弹与氢弹得爆炸、车胎放炮、锅炉胀裂、燃放鞭炮等都就是爆炸。爆炸就是某一物质系统在有限空间与极短时间内,迅速释放大量能量或急骤转化得物理、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伴随有强烈得放热、发光与声响等效应。爆炸得基本特征表现在速度高、威力大与破坏作用强等方面。从安全角度出发,爆破时还应考虑爆炸得副作用,如爆破地震效应、冲击波、飞石、有毒气体、噪声以及其她对相邻物体、构筑物与人身得影响等. 1。1。1 爆炸现象 按照爆炸发生得原因,自然界各种爆炸现象可归纳为物理爆炸、核爆炸与化学爆炸三大类. (1)物理爆炸。爆炸过程就是一个物理过程,即爆炸前后物质得化学成份没有发生质得改变,只就是物态发生了变化。例如,当蒸汽锅炉内压力过大,超过了锅炉所能承受得抗压强度,使锅炉突然破裂,并发出巨大得声响,就就是典型得物理爆炸.物理爆炸还包括电爆炸、激光与其她强粒子束照射以及物体高速碰撞等引起得爆炸。大自然中得雷电属于物理爆炸现象,其能源为电能。带有不同电荷得两块云彩,当距离比较近时,发生强烈得放电现象。电位差在μ s数量级时间内拉平,使放电区达到极其巨大得能量密度与数万度得高温,导致放电区空气压力急剧升高,并在周围空气中形成强烈得扰动。 (2)核爆炸。某些物质得原子发生核裂变(U235得裂变)或核聚变(氘、氚、锂得聚变)等链锁反应时,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使裂变或聚变产物形成高温高压得气体而迅速膨胀做功,造成巨大得破坏作用,称为核爆炸。原子弹、氢弹得爆炸属于核爆炸。原子弹就是用铀235或钚239得裂变来实现得。核裂变时,铀235或钚239得原子核在中子得作用下分裂成为较轻得原子核,放出大量得核能。氢弹就是用氘、氚或锂得聚变来实现得。核聚变时,氘、氚或锂得原子核在极高温度得条件下结合成为较重得原子核,也能放出大量得核能。1g铀235全部进行核裂变放出得能量相当于2×l07kg梯恩梯得能量,1g氚全部进行核聚变时放出得能量相当于1、1×108kg梯恩梯得能量。核爆炸时原子核反应区得温度达到107K,压力达到1010Pa以上,在这样高得温度与压力得作用下,其能量以冲击波、光辐射与贯穿辐射等形式表现出来,对外界产生极其严重得破坏作用。因此,核爆炸就是更加剧烈得爆炸现象.核爆炸过程释放得能量,可以达到普通炸药爆炸能量得几百万倍,具有强烈得爆破作用,但由于目前在工业上没有得到广泛有效得应用,其利用及安全问题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3)化学爆炸。爆炸过程就是急剧得化学反应过程,放出足够得热能,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并对外界膨胀做功。爆炸后物质得化学成份与性质与爆炸前物质得化学成份与性质相比已经发生了质得改变。瓦斯爆炸与炸药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如铵油炸药就是由硝酸铵与柴油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示范文本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我矿主要采用炮采工艺,煤层瓦斯含量赋存不均衡, 矿井生产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因此,必须坚持“安全第 一”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 通风安全工作,以防止瓦斯聚积,发生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 (2)高温热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的引火感应期; (3)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 其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在生产矿 井中是始终具备。 瓦斯爆炸产生的特点及危害: (1)产生高温,可达1850℃-2650℃;

(2)产生高压,爆炸后的空气压力平均为爆炸前的9倍;若连续爆炸,压力会更大; (3)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浓度可达2%以上; (4)产生冲击波,造成冒顶、摧毁巷道、摧毁设备等。 由于瓦斯爆炸后,在爆源形成半真空状态的低压区,附近瓦斯逸散来,如积聚达到爆炸浓度,且火源未熄灭,则产生二次爆炸。因此,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应包括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即隔爆措施。 一、防止瓦斯爆炸措施 (一)防止瓦斯聚积与超限 所谓瓦斯聚积是指局部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的现象。 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聚积,瓦斯聚积时必须及时处理。通风异常与瓦斯涌出异常

爆炸基础知识.docx

爆炸基础知识 爆炸由于破坏力强,危害性大,往往还伴随着火灾及其它灾害的发生,因而需要引起消防工作者的特别重视。本章主要介绍爆炸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爆炸极限、爆炸危险源等知识。了解爆炸发生的条件和机理,是理解和应用防火防爆技术的必要理论基础,对于防范爆炸发生、处置爆炸事故尤为重要。 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火灾过程有时会发生爆炸,从而对火势的发展及人员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爆炸发生后往往又易引发大面积火灾。一、爆炸的定义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动能,有高压气体生成或者释放出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随之做机械功,如移动、改变或抛射周围的物体。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这是由于构成爆炸体系的高压气体作用到周围物体上,使物体受力不平衡,从而遭到破坏。 二、爆炸的分类 爆炸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

常见。 (一)物理爆炸 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 (二)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爆炸速度快,爆炸时产生大量热能和很大的气体压力,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化学爆炸能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特别是后一种爆炸几乎存在于工业、交通、生活等各个领域,危害性很大,应特别注意。 1.炸药爆炸 炸药是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氧,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点火源引起。其爆炸一旦失去控制,将会造成巨大灾难。 (1)炸药爆炸的特点。炸药爆炸与属于分散体系的气体或粉尘爆炸不同,它属于凝聚体系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在万分之一秒甚至

仓库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仓库管理 1 、物料的基本知识: 1.1 、物料的分类: 1.1.1 、依物理化学性质来分:如五金、塑胶、线材、电子元件等。 1.1.2 、依形态来分:原料、部品、半成品、成品。 1.1.3 、依重要性来分:主料、辅料(如包装材料)。 1.1.4 、依危害性来分:如化学品仓等。 注 1 :物料的分类各种各样,依工厂的规模、行业特点、仓库的规划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有些电子厂还会分防静电物料仓等。 注 2 :仓库的分类基本上依据物料而定如:原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等。故在下面就不再对仓库的分类进行特别的阐述了。 1.2 、物料的承认程序: 1.2.1 、承认之范围:新产品、供应商变更、产品特性 ( 如结构、性能等 ) 的变更、客户或市场的需要等。 1.2.2 、承认之程序:新供应商评估(采购、工程、生产技术、品管等部门参加) ------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 ------- 提供生产基本技术资料(如图纸、样品等)给供应商(采购) ------- 送样(若需开模的话则双方应谈好条件在开模,然后试模,完了才送样) ------ 产品特性的测定 ------- 部分产品试装 / 试做 ------- 起草书面承认资料如承认书。 注:有的工厂在承认新产品的过程中会连同品质标准、潜在失败模式等一并进行确认。 2 、仓库的管理: 2.1 、仓库的基本规划(硬件): 2.1.1 、仓库的定置(地里位置): 2.1.1.1 、对外:考虑远离易爆易燃高温等场所。 2.1.1.2 、对内:一是要考虑方便物料的进出如一般的仓库要分进出口,且不能在同一面;(物流的方向相反或交叉操作会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二是要考虑将同类仓库尽量放置在一起;辅助材料、边角废料、不良材料等最好单独规划仓库或区域放置,因为废包装物和空箱及使用物料在同一场所堆放等都会使仓储效率不高

煤矿防止瓦斯爆炸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防止瓦斯爆炸措施(标准版)

煤矿防止瓦斯爆炸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了规范安全技术审批工作,落实技术审批责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称技术审批,是指设计、措施、作业规程和临时措施的审批。 2、设计、措施、作业规程和临时措施依照本制度编制和审批。编制、审批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沙河李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3、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报省级以上煤矿管理部门审批的,如“三下采煤”安全措施和开采设计,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已留设的防水煤柱需要变动时新编的设计等,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按程序上报沙河李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4、经批准的设计、措施、报告,如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的通风设计、安全措施,矿井瓦斯等级、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报告,沙河李

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结果等,报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 5、煤矿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采区设计方案、“三下采煤”的方案设计、矿井反风演戏计划、沙河李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采区水文地质勘查设计、“带压开采”安全措施等,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按规定的程序报县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6、其他由矿井审批的,如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勘查老空的安全措施,修改采掘作业规程、沙河李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补充安全措施、巷道贯彻措施、采掘工作面采用串联风的安全措施、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的停风措施等,由矿主要技术负责人审批。 7、采区设计方案,采区、采煤工作面设计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的编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沙河李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行业技术规范要求。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应符合采区设计和工作面设计。 8、设计、规程和措施应当符合实际,内容全面、沙河李家庄煤矿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技术措施具体、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安全可靠的原则。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讲义

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精讲班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第一节燃烧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自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一、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三、引火源(温度)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 (3)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高温是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自燃引火源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完整版)第六章爆破基础知识

第六章爆破基础知识 第一节爆破原理 一、炸药及爆炸的一般特征 1、炸药及其主要特征 炸药是在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进行高速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和热量。炸药的主要特征是:(1)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化学爆炸性。 (2)在微小的体积中蕴藏有大量能量。 (3)能够依靠自身的氧化实现爆炸反应。 2、炸药爆炸及其三要素 (1)反应过程中能放出大量的热。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爆炸进行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2)炸药反应速度快。反应速度快是是形成爆炸的必须条件,也是爆炸反应的特点之一。 (3)能生成大量的气体立物。炸药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还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这些气体在膨胀过程中,能对周围介质发生破坏,把炸药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总之,炸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三者又是相互相系的。所以,高温、高压高速是炸药爆炸的重要特点。 二、炸药爆轰理论基础知识 (一)炸药的起爆和感度 1、炸药的起爆 炸药在未受外界能量作用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利用炸药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由外界给予足够的能量,使炸药的局部活化,失去平衡,发生爆炸反应,使炸药局部失去相对稳定状态到开始发生爆炸反应的过程称为起爆。 井下爆破工程常用的起爆能有爆炸能和热能。 2、炸药的感度 炸药材料在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引起炸药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感应度。炸药的感应的必须适中,以6号和8号雷管能够起爆为宜。 (二)炸药的殉爆 炸药(主爆药)爆轰时引起与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受爆药)爆轰的现象称为殉爆。 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100%的最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对一定量的炸药来说,殉爆距离越大,表明爆感度越

煤矿矿井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煤矿矿井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防范瓦斯爆炸事故,就是消除引发爆炸的基本条件,即防止瓦斯的积聚和点火源的出现。 (一)防范瓦斯积聚的措施 煤矿井下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地点是采掘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场所,所以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保持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瓦斯积聚。 1、所有没有封闭的巷道、采掘工作面和硐室必须保持足够的风量和风速,足以稀释瓦斯到规定界限使瓦斯没有积聚的条件。 2、应保证采煤工作面风路的畅通,对每个掘进工作面在开始掘进前都应构造合理的进、回风路线,避免形成串联通风。 3、对于瓦斯涌出量大的煤层或采空区,在正常采用通风方法处理瓦斯不合理时,必要情况下应采取一些特殊方法进行处理。 4、严格按照《金源煤矿局扇安装管理制度》的要求管理好局扇。局扇要指定专人管理,严禁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凡是发生局扇无计划停电停风,必须按事故进行分析处理。 5、局扇必须使用“两闭锁”即风电闭锁与瓦斯闭锁 6、巷道恢复通风或启封密闭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金源煤矿瓦斯排放制度》的规定执行。

7、在进行工作面机电设备的检修或局扇的检修时,应特别注意安全,严禁带电检修。 8、局扇风筒的出风口距掘进当头距离煤巷不得超过5米,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 9、局扇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新鲜风流中,距回风口的距离不小于10米,安设局扇的进风巷所通过的风量要大于局扇吸风量的1.2倍,以保证局扇不会吸入循环风。 10、严格井下各地点的瓦斯检查制度,瓦斯员必须严格按照《洪塘煤矿巡回瓦斯检查制度》的要求进行瓦斯检查。 1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安装瓦斯监测装置,并确保监测装置稳定运行。 12、回采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防治与处理 (1)回采工作面的倾向长度应控制在70米以内,在采面设计(或回采)时严禁下行通风。 (2)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必须超前采放,超前采放的范围以走向两控、木支3控,倾向5米为宜,放顶与超前回采同步。 (3)工作面要采直,使整个工作面断面基本一致,减少采面局部通风阻力,对采空区局部未来顶的地段(体积大于10立方米)要采取挡风或其它封闭性措施。 (4)如上隅角瓦斯积聚,则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处理上隅角瓦斯积聚常用的方法有:风障引流、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基础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基础 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一、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 (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二、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 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燃烧类型 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 火和爆炸。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

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 一、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二、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三、固体燃烧: 蒸发燃烧——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 分解燃烧——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表面燃烧——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熏烟燃烧(阴燃) 动力燃烧(爆炸) 第四节燃烧产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3、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____。 (A)分解燃烧 (B)表面燃烧 (C)扩散燃烧 (D)蒸发燃烧 4、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直接燃烧 (C)沸溢燃烧 (D)喷溅燃烧 5、下列燃烧产物中,____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C02 (B)CO

(C)H20 (D)灰分 6、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____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A)毒害性 (B)减光性 (C)扩散性 (D)恐怖性 7、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____。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8、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_着火___。 (A)燃点 (B)闪燃 (C)着火 (D)爆燃 9、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0、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1、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____。 (A)>28℃ (B)<280C (C)≥28℃ (D)≤28℃ 12、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 (B)<60℃ (C)≥600C (D)≤28℃ 13、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____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14、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____。 (A)闪燃 (B)阴燃 (C)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正式 版

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防止瓦斯积聚。必须管好井下所有通风设施,合理通风,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加强对易积聚点(如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及回风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风速低的巷道中的顶板附近、停风的盲巷,机采工作面采煤机附近的涡流区等地点)的管理,通过加大通风量等措施避免瓦斯积聚;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搞好瓦斯监测,使井下各处的瓦斯浓度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2)消除引爆火源。要防止出现明火、电火花、电弧、摩擦火花、爆破

火焰、静电火花、井下火灾和隔爆设备失爆现象等。在瓦斯浓度较高的地点,必须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引爆火焰,在瓦斯超限地点,必须切断电源,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排放瓦斯时,回风流流经区域必须切断一切电源。井下进行电焊、爆破、割煤等作业时,必须事先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浓度下不超限的情况下,方可作业。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煤尘爆炸及预防基础知识

工矿建筑系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尘爆炸及预防基础知识 所属系别:工矿建筑系 专业班级:煤开(2)班 姓名: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撰写日期: 2014年5月17日

摘要 多的事故就是煤尘爆炸引起的。沉积煤尘必须形成一定浓度的煤尘云才可能发生爆炸,这是煤尘爆炸所必须的三大要素之一,防治沉积煤尘形成煤尘云而参与爆炸对于煤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有瓦斯爆炸诱导的情况下,如何抑制沉积煤尘参与爆炸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寻找合适的抑爆途径,就必须弄清沉积煤尘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煤尘云的机理过程以及瓦斯爆炸诱导沉积煤尘爆炸的传播规律,所以对瓦斯煤尘爆炸特性与传播机理的研究,能够解决煤矿及其它工业部门亟待解决的安全生产问题,对制定预防、控制及减小爆炸灾害的技术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本文主要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煤尘爆炸的机理,以及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参与爆炸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诸多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尘爆炸;预防;知识

目录 1煤尘爆炸的机理及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煤尘爆炸的机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煤尘爆炸的特征 (2) 2煤尘爆炸的条件 (3) 2.1煤尘的爆炸性 (3) 2.2悬浮煤尘的浓度 (3) 2.3引源燃煤尘的高温热 (4) 3爆堆自然现象的机理 (4) 4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5) 5预防措施 (5)

燃烧与爆炸理论复习大纲及复习题

《燃烧与爆炸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bustion & Explosion Theory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热工学 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深入地掌握燃烧与爆炸基础理论,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使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技能锻炼,使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得以充实与提高。 教学要求: (1)掌握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理论; (2)掌握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以及化学爆炸三要素; (3)掌握不同燃烧和爆炸形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计算液体闪点、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方法; (5)掌握并运用可燃性图表进行工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化工生产的特点 2.事故的分类及特征 3.事故致因理论 4.事故的预防 基本要求: 掌握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以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熟悉化工生产的特点、轨迹交叉论及能量转移论;了解安全工程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及事故预防的“3E”措施。 重点: 事故的特征、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及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第二章燃烧基本理论 1.火三角及燃烧条件 2.燃烧的形式及种类 3.燃烧极限的计算 4.热自燃理论 5.燃烧机理 6.可燃气体的燃烧 7.可燃液体的燃烧

8.可燃固体的燃烧 基本要求: 掌握燃烧发生的条件及燃烧机理,燃烧形式及燃烧过程,气、液、固燃烧特点及基本理论;掌握燃烧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可燃性图表的使用;熟悉燃烧的过程及种类;熟悉热自燃理论。 重点: 燃烧三角形、燃烧四面体、燃烧条件及燃烧机理。 火焰在预混气中的传播形式及特点、火焰传播的热理论及扩散理论、重质油品的沸溢及喷溅、阴燃结构及发生条件。 燃烧极限的计算。 难点: 热自燃理论。 第三章爆炸基本理论 1.爆炸及其分类 2.爆轰 3.粉尘爆炸 4.喷雾爆炸 5.蒸气云爆炸 6.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 7.爆炸温度与压力 8.爆炸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掌握爆炸温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熟悉燃烧与爆炸的区别;了解爆炸的定义及其分类,了解爆轰的形成过程。 重点: 各种爆炸形式发生的条件、发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燃烧与爆炸的区别。 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的计算。 难点: 爆轰的形成过程以及爆轰波与普通冲击波的区别。 BLEVE的发生机理。 第四章防火防爆技术 1.静电的预防 2.火灾及爆炸蔓延的控制 基本要求: 掌握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熟悉静电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静电积聚的影响因素;了解静电的产生。

组长必备基础知识1

培训基础知识 目录 一.认知教育----------------------------------2 二.人员管理----------------------------------4 三.物料管理-----------------------------------7 四.作业方法管理-----------------------------9 五.机器管理-----------------------------------10 六.品质各知识--------------------------------11 七.异常的处理--------------------------------12 制定:王常军 第一章.认知教育

1. 班组长的定义 班组长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管辖生产线的作业员并运用现场的作业人员. 材料设备作业方法生产环境等生产要素, 直接指挥和监督,以达成企业的各项管理目标,并对其生产结果负责的人.2.班组长的使命 为了达成所属集团(公司.部门等)追求的目的,根据现有的条件,高效率地达成自己应承担的组织的目标或者被分担的任务 3. 班组长的任务 * 指挥工作,即保质保量完成具体的工作(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 领导人员.提高部下及同事的能力.创造有工作意义的劳动环境. 4.班组长应有的精神准备: * 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 * 经常留意革新 * 具有不被既定观念约束的柔软性 * 基于高敏度的信息管理下的先见性 * 根据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解决问题 * 具有与其他人一起运营组织的影响力 * 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 * 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被人信赖的人品 5. 自我角色的认知 1). 对企业来说 班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员, 直接管理作业人员,是Q(quality品质) C(cost成本) D(deliver交货期)指标达成的最直接的责任者. 2).对主管人员来说 班组长是主管人员命令,决定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同时对自己的某方面工作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并且在对现场管理过程中,班组长既是精神传播的窗口,又是主管与作业人员沟通的桥梁。 3).对作业员工来说 班组长是直接的领导,并对其进行作业指导,评价其作业能力及作业成果。 4).对班组长来说 对班组长来说其他班组长是同事,是工作上的协作配合者,同时又在晋升方面形成竟争关系。 班组长在企业、公司、员工、同事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赋予其不同的价值。 首先,班组长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创造者,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最容易被忽略。 其次,班组长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左右手,是“左右手”而不是“左右脑”,表示工作的重点是具体实施,即以最好的方法贯彻上司的指示和命令,具体安注意的以下几: *是辅助上司工作,而非设计主导. *协助上司开展工作,与上司形成配合和互补关系. *指出上司不足时要注意方式*原则上只按受直接上司的工作指令,只向直接上司负责和报告工作. 再次,班组长是作业人员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最后,班组长是同事之间的战友和兄弟. 6.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1. 专业能力2目标管理能力3.问题解决能力 4. 组织能力5.交流交际能力6倾听的能力 7.幽默的能力8.激励的能力9.指导员工的能力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972-74 防止瓦斯爆炸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矿主要采用炮采工艺,煤层瓦斯含量赋存不均衡,矿井生产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因此,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通风安全工作,以防止瓦斯聚积,发生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 (2)高温热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的引火感应期; (3)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 其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在生产矿井中是始终具备。 瓦斯爆炸产生的特点及危害: (1)产生高温,可达1850℃-2650℃; (2)产生高压,爆炸后的空气压力平均为爆炸前

的9倍;若连续爆炸,压力会更大; (3)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浓度可达2%以上; (4)产生冲击波,造成冒顶、摧毁巷道、摧毁设备等。 由于瓦斯爆炸后,在爆源形成半真空状态的低压区,附近瓦斯逸散来,如积聚达到爆炸浓度,且火源未熄灭,则产生二次爆炸。因此,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应包括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即隔爆措施。 一、防止瓦斯爆炸措施 (一)防止瓦斯聚积与超限 所谓瓦斯聚积是指局部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的现象。 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聚积,瓦斯聚积时必须及时处理。通风异常与瓦斯涌出异常是造成瓦斯聚的根本原因。因此,防止瓦斯聚积的根本措施是避免这些异常的发生,或者一旦出现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在未造成事故或灾害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