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农业气象学

第一章大气

一、名词解释:

1、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气象要素;定性或定量描述大气物理现象和大气状态特征的物理量。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3、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气温降低到达水汽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4、绝对湿度;单位容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也就是空气中的水汽密度。

5、水汽压;大气所含水汽的分压强称为水汽压。

6、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称为相对湿度。

7、饱和水汽压;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达到最大含量时的水汽压强又称为饱和水汽压。

8、气温直减率;垂直方向上,高度每增加100米,温度的改变值。

二、判断题:

1、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8、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三、填空题:

1、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氩和。

2、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3、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辐射。

4、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夏天比冬天。

5、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根据大气中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8、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9、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千米。

四、简答题:

1、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臭氧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为氧原子,然后又与氧分子化合而成。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分布也不均匀。在近地层中臭氧很少且不稳定。从10km高度开始逐渐增多,在20-30km高度处达最大值,再往上,臭氧含量又逐渐减少,到55-60km 高度上就极少了。臭氧能强烈吸收大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到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同时,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大阳紫外线的伤害。少量的臭氧还具有净化

空气、消毒杀菌等作用。在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不变或微有上升,到25—30km以上,气温升高较快,到了平流层顶,气温约升至一3—一17℃。平流层的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与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并且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有关。

2、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世界气象组组根据大气温度的铅直分布、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不同性质,统一规定将大气在铅直方向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1)对流层集中了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3、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25℃,气压为1080pha,相对湿度为65%,求该气块的e、

E、d、a、T d?因为温度为25℃,由玛格努斯公式可计算饱和水汽压为E=31.8hpa,通过相对湿度公式可计算出水汽压为e=E×U=31.8×0.65=20.7hpa;d=E-e=11.1hpa;

a=289×e/T=289×20.7/288=20.8g/m3;T d=b/[(a/lg(e/6.11))-1]=18.0℃

第二章辐射能

一、名词解释:

1、辐射;物体以发射电磁波或粒子的形成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由辐射所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有时把辐射能也简称为辐射。

2、辐射通量;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射或接受的辐射能量。

3、辐射通量密度;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发射或接受的辐射能量。

4、太阳常数;当地球距太阳为日地平均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能通量密度。

5、黑体;如果物体的吸收率α=1,即射到物体上的辐射全部被吸收, 这种物体称为黑体。

6、分子散射;空气分子的直径小于射入辐射的波长并遵循蕾利散射定律,其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称为分子散射。

7、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是决定地面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的重要因素。

8、一个大气质量;当太阳位于天顶时,以单位面积太阳光来所穿过的大气柱的质量作为一个单位,称为一个大气质屋或单位气质

9、地面辐射;地面日夜不停地发射长波辐射,称为地面辐射。

10、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朝向四方,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11、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2、净辐射。指某一作用面或作用层辐射能收人和支出之差,即一切辐射的净通量。

二、判断题:

1、对绝对黑体,当温度升高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

2、白天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3、北半球热带地区辐射差额昼夜均为正值,所以气温较高。

4、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之和称为总辐射。

5、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6、对太阳辐射吸收得很少的气体,对地面辐射也必然很少吸收。

三、填空题:

1、常用的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是。

2、不透明物体的吸收率与反射率之和为。

3、对任何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是1的物体称为。

4、如果把太阳和地面都视为黑体,太阳表面绝对温度为6000K,地面温度为300K,则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是地表面的倍。

5、绝对黑体温度升高一倍时,其辐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就变为原来的。

6、太阳赤纬在春秋分时为,冬至时为。

7、武汉(30°N)在夏至、冬至和春秋分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和。

8、冬半年,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升高,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9、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称为。

10、由冬至到夏至,北半球可照时间逐渐。

11、地面温度越高,地面向外辐射的能量越。

12、地面有效辐射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随地面与空气温度之差的增大而,随风速的增大而。

13、一天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但最高气温却出现在,这是因为。

四、选择题:

1、晴朗的天空呈蓝色,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蓝紫色光________较多的结果。

A、吸收;

B、散射;

C、反射;

D、透射。

2、对光合作用有效的辐射包含在________中。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长波辐射。

3、当地面有效辐射增大时,夜间地面降温速度将____。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取决于气温。

五、简答题:

1、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阴天时天空常呈现乳白色?大气中的散射质点分为两种。一种是空气分子,它们的直径小于射入辐射的波长并遵循蕾利散射定律,其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称为分子散射。分子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谱区,其中对蓝、紫光的散射能力最强,比对红光的散射约大9倍,所以晴朗无云的天空呈淡蓝色。另一种散射质点是云滴、雾滴、雨滴和灰尘微粒等,它们的直径大于射入辐射的波长,散射就不遵循蕾利散射定律,一般称为粗粒散射。粗粒对下同波长辐射的散射能力大致相同,当大气中含有较多粗粒时,天空呈白色。

4、填表:

(1)

日期春秋二分春分至秋分秋分至春分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

六、计算题:

1、计算当冬至时在1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已知某黑体的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为0.5微米,试求该黑体的温度。

3、设地球表面温度为15℃,求其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为多少?

1、已知φ= 40°(在北半球) δ=20°根据公式得

h=90°-|φ-δ| = 90°-|40°-20°|=70°

2、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知:λmax T=2884μmK 即T=2884/0.5=5768 K

3、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知:λmax T=2884μmK 即λmax=2884/(273+15)=10.0μm

第三章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

一、名词解释:

1、热容量;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每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容积热容量,简称热容量。

2、导热率;指1m深度的土壤,温差为1℃,1s钟通过1m2横截面的热通量。

3、导温率;单位体积的物体,由于流入(或流出)数量为λ的热量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数值。

4、土壤热通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热交换量,就是土壤热通量。

5、温度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6、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

7、感热通量;地面与大气间,在单位时间内,沿铅直方向通过单位面积流过的热量称为感热通量。

8、干绝热递减率;这种在干绝热升降运动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干绝热递减率,以r d表示。

9、湿绝热递减率;这种在湿绝热升降运动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湿绝热递减率,以r m表示。

10、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稳定的程度。

11、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组或整个学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

12、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是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

13、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二、填空题:

1、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时,最低温度出现时。年变化是最热月在,最冷月在月。

2、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3、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水的导热率(λ)比空气。粘土的热容量比沙土的要,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

4、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C干松土

5、土壤温度的日铅直分布的基本型有:白天为型;夜间为型;上午为型;傍晚为型。

6、在对流层中,若1000米的温度为16.5℃,气温铅直梯度是0.65℃/百米,到2000米处,温度应是℃。

7、温度的非周期性变化,常由而造成。多发生在季节。

8、当rd =1℃/100米,r =0.9℃/100米,则此时的大气层结对干空气是的。

9、我国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

10、土、气日较差,以土温,气温。

11、某地某月1~6日的日均温分别是10.2,10.1,9.9,10.5,10.0,10.2℃,若某一生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则其活动积温为℃,有效积温为℃。

三、判断题:

1、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2、我国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是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3、寒冷时期,灌水保温,是因为水的热容量大。

4、紧湿土壤,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均比干松土壤要慢。

5、干绝热直减率:rd =0.5℃/100米;湿绝热直减率:rm=1.0℃/100米。

6、因为太阳辐射先穿进大气,再到达地面,所以地面上最高温度出现的时刻比空气的要稍后。

7、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8、正午前后,土温随深度加深而升高。

四、选择题:

1、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 。

A、早上过渡型

B、受热(日射)型

C、放热(辐射)型

D、傍晚过渡型

2、地面温度最高时,则是( )时。

A、地面热量收支差额等于零

B、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小于零

C、地面热量收支差额大于零

D、地面热量收支差额不等于零

3、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

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

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

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

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

五、简答题:

1、地面最高温度为什么出现在午后(13时左右)?正午时虽然太阳辐射强度最强,但地面得热仍多于失热,地面热量贮存量继续增加,因此,温度仍不断升高,直到午后13时左右,地面热收入量与支出量相等,热贮存量不再增加,此时地面热贮存量才达到最大值,相应地温度才出现最高值。

2、试述什么是逆温及其种类,并举例说明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的类型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农业生产中,常利用逆温层内气流铅直运动弱的特点,选择上午喷洒农药和进行叶面施肥以提高药效及肥效。逆温层对熏烟防霜冻也有利。特别是晴

天逆温更显著,贴近地面温度,可比2米上的气温低3~5℃,故冬季对甘薯、萝卜等晒干加工时,为防冻应将晒制品搁放在稍高处。

3、离地面200米高处的气温为20℃。此高度以上气层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平均为0.65℃/100米,试求离地面1200米高处的气温。若1200米处空气是未饱和状态,当气块从此高度下沉至地面,其温度为多少?已知Z1 =200米,Z2 =1200米,t1

=20℃r=0.65℃/100米r d =1℃/100米

设1200米处气温为t2,气块下沉至地面时的温度为t0。

(1) (t2-t1 )/(Z2-Z1 )=-r

t2 =t1-r(Z2-Z1 )=20°-0.65℃/100米×(1200-200)米=13.5℃

(2) (t2-to )/Z2 =r d

t o =t2 +r d Z2 =13.5℃+1℃/100米×1200米=25.5℃

4、何谓绝热变化?地面受热不均或在外力推动下,可引起空气块的铅直运动。如气块在铅直运动中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也就是既无热量输入,也无热量输出,则称气块运动是绝热的。在绝热条件下,上升的气块因外界气压减低,体积膨胀,此时气块对外作功,作功所消耗的能量以气块内能减少来补尝,从而使气块温度降低,这种气块因绝热上升而降温的现象称为绝热冷却;反之,当气块作绝热下降运动时,由于外界气压增大,气块体积被压缩,外界空气对气块作功,从而使气块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种气块因绝热下降而增温的现象称为绝热增温。气块在铅直运动中所发生的绝热冷却和绝热增温的变化称为空气的绝热变化,这个变化过程称为绝热过程。实际上,气块在作铅直运动时都不是绝热的,

但是在短时间内,铅直运动的气块与外界空气间的热量交换远小于气块内能的变化,所以可近似看成是绝热的。

5、何谓大气稳定度?如何判断大气的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稳定的程度。它与气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即大气的温度层结有密切的关系,是空气铅直运动或对流是否发展的内因和判据,并和许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有关。大气中某高度上的气块,当它受到外力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时,如果气块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高度的趋势,这时大气是稳定的;如果气块加速运动并有远离原高度的趋势,这时大气是不稳定的;如果气块被外力推到任意高度,并在该处停止下来,这时大气处于中性状态。

当r

当r>r m>r d时,不论空气是否饱和,大气都是不稳定的,称为绝对不稳定。

当r d >r>r m时,未饱和空气是稳定的,对饱和空气是不稳定的,称为条件性不稳定。

当r=r d时,大气层结为中性平衡。

6、已知500m、1000m和2000m高处的气温分别为12.0℃,8.0℃和2.0℃,试判断500m~1000m和1000m~2000m这两层空气的稳定度。由公式r=—dt/dz 可知500—1000m的r=—dt/dz=—(8-12)/500=0.8/100m

1000—2000m的r=—dt/dz=—(2-8)/1000=0.6/100m

再进行比较判断:γd=1℃/100米而γ<γd∴在500~1000米的气层和1000~2000米中,对干空气块是稳定状态。若为湿空气块γm=0.5℃/100

米而γ>γm∴在500~1000米的气层和1000~2000米中,对湿空气块是不稳定状态。综合起来看为条件性不稳定。

7、通常,地气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式有哪些?在土壤和空气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热量过程。除分子热传导、辐射和对流这三种方式外,还存在着平流、乱流和因水的相变而引起的热量转移形式。这些过程对土壤和空气层热状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8、何谓温度的铅直梯度?它和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有什么不同?温度的铅直梯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高度每增加100米,温度的改变值。它与干湿绝热递减率的区别为:定义不同在干(湿)绝热升降运动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干(湿)绝热递减率,以r d、r m表示。r为气块周围环境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是一变量,针对空气块而言的。r d、r m为空气块的温度变化,是一常量,针对气层而言的。

第四章水分

一、名词解释:

1、蒸发;只要蒸发面上空的水汽压未达到当时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就会产生蒸发现象。

2、植物蒸腾;从植物表面蒸发的大部分水分,是流经植物体内服的水分。这些水分由根毛吸收,通过维管组织到达叶子或其它器官,经过气孔或角质层从植物体散逸到周围空气中。这种经过植物体的水分蒸发过程,叫做植物蒸腾。

3、蒸散;在有植被的地方,既有土壤蒸发及植物表面截持水分的蒸发。又有植物蒸腾。蒸发与蒸腾之和,

称为蒸散。4、降水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水或融化后的固态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聚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5、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其单位为mm/h或mm/d。

6、辐射雾;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导致接近地面的空气层冷却降温而形成的雾。

7、水分循环。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由地球水陆表面蒸发变成水汽,水汽在上升和输送过程中遇冷凝结成云,又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地表,水分进行这种不断的往复过程,叫做水分循环。

二、填空题:

1、低层大气中的水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

2、蒸发量是指一日内由蒸发所消耗的。

3、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温度的日变化。

4、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的主要冷却方式有冷却、接触冷却、冷却和冷却。

5、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多,露点温度越。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则相对湿度是。

三、判断题:

1、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饱和差则等于零。

2、相对湿度在一天中,中午最大,早上最小。

3、甲地降水相对变率较乙地同时期的相对变率大,说明甲地降水量比乙地多。

4、形成露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上,出现霜时的露点温度在零下。

5、当干燥度小于0.99时,为湿润,大于4为干燥。

四、选择题:

1、当饱和水汽压为8hPa,相对湿度为80%,则水汽压为( )。

A、6.4hPa,

B、4.6hPa,

C、8.0hPa,

D、4.0hPa

2、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 )。

A、气温高于露点,饱和差=0;

B、气温=露点,饱和差大于零;

C、气温=露点,饱和差=0;

D、气温低于露点,饱和差小于零。

3、中午相对湿度变小,主要因为气温升高,从而使( )。

A、e增大,E不变;

B、E比e更快增大

C、E减小,e更快减小;

D、蒸发量增大,E降低。

五、简答题:

1、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如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相反。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最小值出现在14~15时。年变化一般是冬季最大,夏季最小。但若受海陆风及季风影响的地方,其日、年变化,有可能与气温相一致。

2、何谓降水变率?它与旱涝关系如何?降水变率=降水距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它表示降水量变动情况,变率大,说明该地降水量距平均值的差异大,即降水量有时远远超过多年的平均值,这样就会出现洪涝灾害;相反,有时降水量远远少于平均降水量,则相应会出现严重缺水干旱。

3、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形成露和霜?为什么?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和地面物体日辐射冷却而迅速降温;接近地面很薄的气层也随之降温。当下降到露点时,气层中的水汽便达到饱和,再继续降温,多余的水汽就会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凝结。若露点高于

0℃,则凝结物为水滴,称为露;若露点温度低于0℃,则凝结物为白色的冰晶,称为霜。

4、影响蒸发的因子有哪些?如何影响的?蒸发的快慢与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气象因子有: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道尔顿蒸发定律:q(蒸发速度)=A v (E-e)/P

(1)温度温度较高时,液体分子运动的动能愈大,分子愈易脱离液面,因此蒸发愈强。

(2)风速风速增大,空气的乱流交换增强,带走潮湿空气,带来干燥的新鲜空气,所以风速愈大,蒸发愈强。

(3)气压气压愈高,密度愈大,能够阻挡水分子脱离蒸发面,即蒸发减弱。(4)湿度水温一定时,E为定值,湿度愈小,e愈小,则E-e愈大,蒸发速度愈大。

5、形成降水的条件和水汽凝结的条件各为什么?水汽凝结的条件:(1)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2)凝结核。

降水形成的条件:水汽条件;(2)垂直运动条件;(3)云滴增长条件。

6、降水按照划分观点不同的种类有哪些?按照降水原因来分: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气旋雨。

按照降水性质来分:连续性降水、阵性降水、毛毛雨状降水。

按照降水强度来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

7、简述人工降水的原理和方法。人工降水就是根据自然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须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并与其它云滴碰撞合并而增大形成降水。对于不同的云,需采用不同的催化方法。

目前,在冷云内人工产生冰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向冷云中撒播人工冰核,如碘化银、碘化铅等。碘化银等的晶体结构与冰晶相似,具有冰核作用,水汽可以在其表面上直接冻结或凝华,而形成冰晶。另一种方法,是向冷云撒播致冷剂,如干冰等。

暧云的人工降水,是人工提供大水滴,在暖云中撒播吸湿性物质的粉末,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铁等。吸湿后形成溶液,加速凝结增长,很快形成具有碰并能力的大水滴。或直接向暖云喷撒大水滴,催化暖云降水

8、试述雾的种类及成因根据空气冷却降温的方式不同,可将雾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和锋面雾等。最常见的是辐射雾和平流雾。

(l)辐射雾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导致接近地面的空气层冷却降温而形成的雾。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与形成辐射逆温的条件基本相同,所以辐射雾多形成在近地层的辐射逆温层中。辐射雾出现的水平范围一般不大,垂直厚度也只有数十至数百米。

辐射雾有明显的季节性及日变化,一年中多出现在冬半年,一天中以黄昏、夜晚和清晨最多见。日出后逐渐消散或抬升为层云。

(2)平流雾是暖湿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而形成的。如冬季热带气团向高纬寒冷地区移动,海洋气团向寒冷大陆移动,或暖季大陆气团向洋面移动时都会形成平流写。平流雾的范围和厚度广而深,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出现,只要有暖湿气流来,平流雾就可持久不散。夜间平流露常因地面辐射冷却而加强,这种由暖湿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雾,称平流辐射雾。

除辐射雾、平流雾之外,还有冷空气移到暖水面上时,暖水面向冷空气蒸发而形成的蒸发雾又名水烟。常见于河面以及在锋面附近形成的锋面雾等。

六、计算题:

1、当饱和差为1hPa,相对湿度为80%,求饱和水汽压是多少?

2、当气温为15.0℃时,饱和水汽压为17.1hPa,在气温为26.3℃时,饱和水汽压为34.2hPa,现测得气温为26.3℃,水汽压为17.1hPa,试求相对湿度和露点是多少?

3、温度为20℃,水汽压为17、1hPa的一未饱和气块,从山脚海平处抬升翻越1500m 的高山,求该气块到达山背风坡海平面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已知r d =1℃/100米,

r m=0.5℃/100米,且温度为10℃,15℃,20℃,25℃时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12.3,17.1,23.4,31.7hPa,忽略未饱和气块升降时露点的变化)。

4、温度为25℃,水汽压为22hPa的空气块,从迎风坡山脚处向上爬升,已知山高1500米。试求空气块到达山顶处的相对湿度、凝结高度和山顶处的温度。气温为19℃和25℃的饱和水汽压依次是22.0hPa和31.7hPa,忽略空气上升时露点的变化。

1、已知d=E-e =1hpa U = e / E=0.8 则:e = E-1

又(E-1)/E=0.8 ∴E= 5 (hPa)

2、∵U = e / E×100%,据题意当t =26.3℃,

则:E=34.2hPa,e =17.1hPa

∴U =17.1 / 34.2×100%=50%

又当t=15.0,则E=17.1hPa,此时t=td (露点温度)

3、∵e=17.1hPa 当t =15℃时,

则水汽饱和:E15 =17.1hPa

凝结高度为:Z d =(20-15)×100=500米

t2000米=20-(1.0×500/100)-0.5(1500-500)/100=10℃

∴t山背脚=10+1×1500/100=25℃

U = e/E×100%=17.1/31.7×100%=53.9%

4、(1) U = e / E×100%=22.0 / 31.7×100%=69.4%

(2) t o =25℃t d =19℃r d =1℃/100米(td -to )/Zd =-rd

凝结高度为:Z d =(to -td )/rd =(25°-19°) /(1℃/100米)=600米

(3) 已知r m =0.5℃/100米

(t山顶-t d )/(Z-Z d )=-rm

t山顶=t d-r m (Z-Z d )

=19°-0.5°/100米×(1500-600)

=19°-0.5°/100米×900米

=14.5℃

第五章气压与风

一、名词解释:

1、低气压;又称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闭合气压系统。

2、高气压;又称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闭合气压系统。

3、大气环流;地球上各种规模的气流的综合,称为大气环流。

4、行星风系;指全球范围内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

5、热力环流;由于温度的差异,形成了上空空气自暖地流向冷地,地面自冷地流向暖地的空气环流。这种环流是由于纯热力原因产生的,故称为热力环流。

6、海陆风;在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样一种昼夜风向转变的现象。

7、山谷风;在山区,白天风从谷地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山谷这样一种以日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8、焚风;气流越山后在山的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的干而热的风。9、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自由大气层中,风平行于等压线吹,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在近地层,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则相反。

二、填空题:

1、按照三圈环流理论,北半球有、、、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

2、季风以为周期,海陆风以为周期,且海风陆风。

3、作用于空气运动的力有、、和;其中在高层大气中,力可以忽略;而空气作直线运动时,力可以忽略。

4、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是风,夜晚,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是风。

5、风向规定为风的向,由南向北运动的空气,风向为。

三、判断题:

1、顾名思义,季风就是季节性的风,如春季为春季风,夏季为夏季风等。

2、高大山体的迎风坡,云雾往往比背风坡多。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 A)UNIVAC-I B )EDVAC C )ENIAC D )IBM650 【答案】C) 【解析】1946年2月15日,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诞生,名称为ENIAC。 2.第一台计算机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哪位科学家的两点改进意见()。 A)莫克利 B )冯·诺依曼 C )摩尔 D )戈尔斯坦 【答案】B) 【解析】众所周知,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其两点改进意见:一是采用二进制运算;二是将指令和数据存储,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运行。 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继电器 B )晶体管 C )电子管 D )集成电路 【答案】B) 1958~1964年)是晶体管时代。IBM7000 系列是影响最大的第二代计算【解析】第二代 ( 机的代表。 )。 4.硬盘属于 ( A)内部存储器 B )外部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 D )输出设备 【答案】B) 【解析】PC常用的外存是软磁盘(简称软盘)和硬磁盘(简称硬盘),此外光盘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 5.显示器的什么指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A)对比度 B )亮度 C )对比度和亮度 D )分辨率 【答案】D) 【解析】分辨率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6.下列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字的对照中,正确的一个是()。

A)URL——用户报表清单C)USB——不间断电源 B D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RAM——只读存储器 【答案】B) 【解析】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PS——不间断电源, ROM——只读存储器。 7.下列关于 ROM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ROM中的信息只能被CPU读取 B)ROM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 C)不能随时对 ROM改写 D)ROM一旦断电信息就会丢失 【答案】D) 【解析】ROM为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RAM是随机存储器,其所存内容一旦断电就会丢失。 8.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A)十进制数可用10个数码,分别是1~10 B)—般在数字后面加一大写字母B表示十进制数 C)二进制数只有两个数码:1和2 D)在计算机内部都是用二进制编码形式表示的 【解析】基数是指某种数制中,每个数位上所能使用的数码个数。如十进制:可用0~9,基数为10。二进制:可用0或1,基数为2。一般在数字后面用大写B表示二进制数,用H表示十六进制,用K或不加字母表示十进制。 9.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B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 )编译系统和办公软件 【答案】B) 【解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0.按操作系统的分类,A)批处理操作系统C) 分时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 ( B D )。 )实时操作系统 )单用户操作系统 【答案】C) 【解析】按操作系统的分类,UNIX操作系统是分时操作系统。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 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 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 A.唯理论和经验论 B. 唯物论和唯心论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世界观和方法论 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8.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 10.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 12.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 13.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A.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 B .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D.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

第一章 练习题(1)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日常用的交流电是( )交流电。 A.正切 B.余切 C.正弦 D.余弦 2、当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大于()时,接地处具有多余的电感性电流称为过补偿。 A.接地电容电流 B.接地电感电流 C.接地电阻性电流 D.接地电 容电流和接地电阻性电流 3、判定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通常采用( )进行判定。 A.左手螺旋定则 B.安培环路定理 C.右手螺旋定则 D.楞次定律 4、在纯电容的交流电路中,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的比值为()。 A.电阻 B.阻抗 C.感抗 D.容抗 5、电场中某点A的电位等于单位( )在该点所具有的电位能。 A.电子 B.正电荷 C.负电荷 D.以上都正确 6、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用于已知磁场的方向来判断()。 A.电磁力的方向 B.电动势方向 C.电场的方向 D.产生磁场的电 流方向 7、三相对称交流电源作△形连接时,线电流IL与相电流Ip的数值关系为()。 A.IL=0.5Ip B.IL=Ip C.IL=2Ip D.IL=3Ip 8、用于分析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关系的定律称为()。 A.全电路欧姆定律 B.电磁感应定律 C.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9、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会产生()。 A.感应电动势 B.电流 C.磁场 D.电感 10、表示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

A.磁通 B.磁力线 C.磁感应强度 D.电磁力 11、在闭合电路中,当电源电动势大小和内阻大小一定时,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源端电压的数值()。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一定 12、有一台电动机功率P为1.1kW,接在U为220V的工频电源上,工作电流I 为10A,则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cosφ为()。 A.0.45 B.0.5 C.0.7 D.0.9 13、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各为() A.32.3W, 6.82A B.35.3W, 8.82A C.42.3W, 9.82A D.47.3W, 14.82A 14、某直流电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0Ω,其电流为()A。 A.1.8 B.4.4 C.5.5 D.8.8 15、某对称三相负载作三角形(D)连接,接在线电压为380V的电源上,测得三相总功率为6KW,每相功率因数0.8。则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值符合下列选项()。 A.11.4A,6.58A B.6.58A,11.4A C.6.58A,6.58A D.11.4A, 11.4A 16、将一根导线放在均匀磁场中,导线与磁力线方向垂直,已知导线长度L 为10m,通过的电流I为50A,磁通密度为B为0.5T,则该导线所受的电场力F为( ) N。 A.50 B.100 C.200 D.250 17、有一额定值为220V、1500W的电阻炉,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则电阻炉被连续使用4个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kWh。 A.3 B.4.5 C.6 D.7.5 18、一额定电流In为20A的电炉箱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求该电炉的功率P及用10h电炉所消耗电能W值,其值符合下列选项()。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A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 2.[答案]ABCD [解析]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植物新品种权属于我国知识产权的范畴,但动物新品种权不属于。 3.[答案]B [解析]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某教材的版式设计、录音录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是邻接权的保护对象,属于文学产权的范畴。手机的外观设计是发明创造的一种,属于专利权的保护对象。 4.[答案] ACDE [解析]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动物品种既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保护,也不受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剧本、动植物的生产方法、商标和地理标志分别受到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地理标志权(也可能是作为商标保护)的保护。 5.[答案]ABCD [解析]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其类型、内容均由法律设定,不能通过合同约定,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现代各国并不讳言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或私人财产权利的基本属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在其序言中强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时,要求各缔约方确认知识产权是一项“私权”。 6.[答案] ABCD [解析]知识产权虽具有非物质性特征,但它总要通过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其表现形式的物化载体所对应的是物权而不是知识产权。 7.[答案]ABD [解析]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民法物权的本质特性。 8.[答案] BCD [解析]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主要表现为专有权人排斥非专有权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9.[答案] ABCD [解析]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除国家之间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重要补充。国民待遇原则使得一国承认或授予的知识产权,根据国际公约在缔约国发生域外效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集合与函数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 1.函数y ==x 2-6x +10在区间(2,4)上是( ) A .递减函数 B .递增函数 C .先递减再递增 D .选递增再递减. 2.方程组20{=+=-y x y x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 ) A .)}1,1{( B .}1,1{ C .(1,1) D .}1{ 3.已知集合A ={a ,b ,c },下列可以作为集合A 的子集的是 ( ) A. a B. {a ,c } C. {a ,e } D.{a ,b ,c ,d } 4.下列图形中,表示N M ?的是 (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0{=? B. }0{?? C. }0{?? D. }0{∈? 6、设集合A ={x|x 参加自由泳的运动员},B ={x|x 参加蛙泳的运动员},对于“既参 加自由泳又参加蛙泳的运动员”用集合运算表示为 ( ) A.A∩B B.A ?B C.A ∪B D.A ?B 7.集合A={x Z k k x ∈=,2} ,B={Z k k x x ∈+=,12} ,C={Z k k x x ∈+=,14}又,,B b A a ∈∈则有( ) A.(a+b )∈ A B. (a+b) ∈B C.(a+b) ∈ C D. (a+b) ∈ A 、B 、C 任一个 8.函数f (x )=-x 2+2(a -1)x +2在(-∞,4)上是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 ) A .a ≥5 B .a ≥3 C .a ≤3 D .a ≤-5 9.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8 B. 7 C. 6 D. 5 10.全集U = {1 ,2 ,3 ,4 ,5 ,6 ,7 ,8 }, A= {3 ,4 ,5 }, B= {1 ,3 ,6 },那么集合 { 2 ,7 ,8}是 ( ) A. A B B. B A C. B C A C U U D. B C A C U U 11.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x y = B .x y = C .2x y = D .13+=x y 12. 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f (x )=2×2-3|x |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_______. 14.函数y =1 1+x 的单调区间为___________. 15.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1,,{a b a ,又可表示成}0,,{2b a a +,则=+20042003b a M N A M N B N M C M N D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专项训练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第一章国际收支练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练习一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提法是否正确,如正确请在题后写“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国际收支是指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完全系统的记录。错误 ?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的概念。错误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记录本国资产的增加、本国负债的减少。错误 ?4、国际收支盈余是指自主性交易项目的贷方金额大于借方金额,即收入大于支出。 正确 ?5、由于经济周期进程的更替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失衡。错误 ?6、由于国民收入因素造成国际收支平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错误 ?7、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含义是指在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错误 ?8、外汇缓冲政策是指用调整政策来抵销超额的外汇需求与供给。错误 ?9、货币的法定升值是指用法律明文规定提高本国货币的黄金平价,降价外币汇率。 正确 ?10、直接管制政策是属于全面性的控制工具。错误 ?11、由于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能正好收支相抵,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终差额绝不会为零。错误 ?12、理论上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但对自主性交易的统计较为困难。正确 ?13、国际收支是流量的概念,国际储备是存量概念。正确 ?14、对外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当计入资本与金融项目内。错误 ?15、经常帐户和资本与金融帐户都属于自主性交易帐户。错误 ?16、当一国出现经常帐户赤字时,可以通过资本与金融帐户的盈余或者是动用国际储备来为经常帐户融资,因此无需对经常帐户的赤字加以调节。错误 二、单选题或多选题 1、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BD )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2、《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划分的国际收支一级帐户有:(ABD ) A.经常帐户 B.资本与金融帐户 C.储备帐户 D》错误与遗漏帐户

国际金融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第四版)xxxx第一章答案 5.(1)1.6910(2)1.6910(3)1.6900 6. 1.6403 英镑/美元即1英镑美元[间接标价] 卖出美元价:1.690(卖出1.690美元可以买(得)回1英镑,即卖出时,1英镑兑1.690美元),买进美元价:1.6910(1英镑可买进1.6910美元,即买进时,1英镑兑1.6910美元)(1)中国银行以什么价格向你买进美元?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要买进美元,卖出英镑,则卖出英镑的价格越高越好,因此选1.6910(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入英镑?上课的时候有个男生举手说得对,其实这一题跟上一题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一样。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卖出英镑,获得美元即买进美元,则卖出英镑价格越高获得美元越多,因此还是选1.6910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多少?站在银行的角度相当于获得英镑即买入英镑,付出美元即卖出美元,也就是说花越少的美元得到英镑越好,因此选1.6900 6(1)7.8010(2)7.8000(3)7.8010 7. 1美元港元上课的时候我说应该始终站在银行角度,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在外汇市场上中介就无利可图,这不符合逻辑,因此我们还是要看题目是在哪个立场。 在本题中,我们是在中介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利可图,按照这个立场才能作出正确的价格选择。(1)该银行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 在我的角度,银行向我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我要赚钱,当然要选贵的价格,所以是7.8010 (2)如果我要买进美元,按照什么汇率计算?

我买进美元,意味着越低的价格越好,因此汇率是7.8000 (3)如果你要买进港元,汇率多少? 我买进港元,卖出美元,卖出美元的话当然是要卖贵价,所以选7.8010 8.(1)0.7685(2)0.7690 9.(1)1.2960(2)1.2940(3)1.2960 10.(1)1.4110(2)1.4100(3)1.4100 11.(1)7.8067(2)经纪人C , 美元兑港币汇率,客户要以港币向你买进100万美元 (1)我是银行立场,客户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所以要卖贵一点,选7.8067(2)如果我想买回美元平仓,当然是想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我们首先排除了A、B两个经纪人。 由于我们是买回美元,站在经纪人的角度是卖出美元,他们要有利可图的话,给我们的价格自然是高的那个价格,即后面的那个价格。C、D经纪人一对比,就知道C更便宜,且价格为7.8060 13.以英镑买入日元的套汇价是1英镑=134.8336日元 解:(1)英镑和日元的标价方法不同,应当同边相乘,即1英镑=103.40× ×1.3050日元=日元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 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134.8336日元★(公司卖出1英镑,收取银行134.8336日元★)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135.3285日元 (2)银行买入1美元,支付公司103.40JPY②银行卖出1美元,收取公司103.70JPY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1.3040USD①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1.3070USD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步骤:①公司卖出英镑,收取银行美元(银行买入英镑,支付公司美元)公司卖出1.0英镑,收取银行

国际金融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国际金融第一章练习题 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国际金融(第四版)陈雨露第一章答案5. (1)(2)(3)6. 英镑/美元10即1英镑=10美元[间接标价] 卖出美元价:(卖出美元可以买(得)回1英镑,即卖出时,1英镑兑美元),买进美元价:(1英镑可买进美元,即买进时,1英镑兑美元) (1)中国银行以什么价格向你买进美元?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要买进美元,卖出英镑,则卖出英镑的价格越高越好,因此选(2)你以什么汇价从中国银行买入英镑?上课的时候有个男生举手说得对,其实这一题跟上一题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一样。 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卖出英镑,获得美元即买进美元,则卖出英镑价格越高获得美元越多,因此还是选 (3)如果你向中国银行卖出英镑,汇率多少?站在银行的角度相当于获得英镑即买入英镑,付出美元即卖出美元,也就是说花越少的美元得到英镑越好,因此选 6(1)(2)(3) 7. 1美元=10港元上课的时候我说应该始终站在银行角度,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在外汇市场上中介就无利可图,这不符合逻辑,因此我们还是要看题目是在哪个立场。在本题中,我们是在中介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利可图,按照这个立场才能作出正确的价格选择。(1)该银行向你买进美元,汇价是多少? 在我的角度,银行向我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我要赚钱,当然要选贵的价格,所以是

(2)如果我要买进美元,按照什么汇率计算? 我买进美元,意味着越低的价格越好,因此汇率是 (3)如果你要买进港元,汇率多少? 我买进港元,卖出美元,卖出美元的话当然是要卖贵价,所以选 8.(1)(2) 9.(1)(2)(3) 10.(1)(2)(3) 11.(1)(2)经纪人C,12.7.8900/40 美元兑港币汇率67,客户要以港币向你买进100万美元 (1)我是银行立场,客户买进美元,相当于我卖出美元,所以要卖贵一点,选(2)如果我想买回美元平仓,当然是想买最便宜的价格,所以我们首先排除了A、B两个经纪人。由于我们是买回美元,站在经纪人的角度是卖出美元,他们要有利可图的话,给我们的价格自然是高的那个价格,即后面的那个价格。C、D经纪人一对比,就知道C更便宜,且价格为 13.以英镑买入日元的套汇价是1英镑=日元 解:(1)英镑和日元的标价方法不同,应当同边相乘,即1英镑=××日元=日元公司需要卖出英镑,买进JPY 银行买入1英镑,支付公司日元★?(公司卖出1英镑,收取银行日元★)银行卖出1英镑,收取公司日元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 B.引流 C.加速反应 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1023 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1023个氢原子 C.含有×1023个分子 D.含有×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 H2SO4 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 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 D.75mL 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L MgCl2溶液 B.200mL L CaCl2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 A.道家 B.发家 C.墨家 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裴斯泰洛齐 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 __________。卢梭 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____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 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____教育。学校教育 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____教育。制度化 6. ___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立法 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非制度化 8.《教育漫画》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洛克 三、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