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一门以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复原、求真和致用为主要任务的专科文献学。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学科基本理论、历史文献及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史。他从属于历史学,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突出特点。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历史文献学面临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实现研究手段现代化等多重任务和发展趋向。

一、文献与历史文献

文献二字联成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篇》。该篇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气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宋学者注疏时都把?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或贤人言论。最早以?文献?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取名为《文献通考》。在《自叙》中他解释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言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从孔子到马端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特别是书写工具的改进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贤者的言谈高见很容

易见诸笔端,各种口头传说和议论也逐渐通过各种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典籍而轻视传闻,相应地?文献?也由一个联合式的合成词逐渐向偏义复合词的方向演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端临将文献的内容区分为?叙事?和?论事?两大类,并且将两者并重,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文献有记注和撰述之别,记注即历史记录,而撰述要有史识。,在发现一件不经常见的文献,往往表现得相当激动,而对于历史的撰述的重要性,往往估计不足。这是带有片面性的。今人对?文献?的理解,,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文史学界的文献概念,如郑鹤声、郑鹤春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王欣夫认为:?文献指一切历史性的材料。

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有必要考明其形制、时代和手工艺的发展情况,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

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这种意见是十分中肯的,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文献?的含义和范围。白寿彝认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可包括如下4个部分:(一)理论的部分,主要研究历史和历史文献,历史学和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作为史料的局限性,历史文献的多重性,历史文献和有关的学科等问题;(二)历史的部分,主要是研究史文献的发展过程;(三)分类学的部分,主要是研究历史文献分类的问题;(四)应用的部分,并认为这可以包含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和辨伪学等。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是中国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献整理。关于前者,我讨论了历史文献的范围、内容、体裁、取材、价值、数量,以及不同载体形式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关于后者,我讨论了其发展过程、理论思想与方法、及历代整理历史文献的成就。

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为了继承宝贵的文化遗产,历朝历代都对古籍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整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思想文化焕然一新。由于白话文的兴起,文字、语言、文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自1911 年至今的百年间,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展的古籍整理运动,是一场在文字语言、整理手段乃至刊印方式都绝然有别于古人的、史无前例的学术文化运动。古籍整理的实践又催生了古文献学学科。二者互相影响,相

得益彰,其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理应得到条理和总结。

(一)民国时期: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初兴

1919 年,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之后又系统阐述了?整理国故?的范围与方法,?第一,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第二,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第三,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整理国故的兴起是民国时期古籍整理事业发展的学术诱因。除此之外,现代印刷技术的引进与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技术因素。

这一时期的古籍整理主要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传世文献的整理,以《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丛书集成》的成就最高。《四部丛刊》是商务印书馆于1920 年至1922 年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收录古籍323 种,8548 卷。二是出土文献的整理。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文书、西北木简和内阁大档相继发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出土文献资料的整理则是开展新研究的基础工作。因此,民国年间诞生了一批相关的整理著作。如敦煌学方面,罗振玉、王国维编辑出版的《敦煌石室遗书》、《敦煌石室真迹录》等,收录了200 余部敦煌遗书。陈垣对京师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进行编目整理,编成《敦煌劫余录》。三是域外汉籍的搜访。民国时期的域外汉籍搜访集中于日本、欧美等地。较有代表性的如董康在日本对古抄本、宋元本的

搜求,孙楷第、王古鲁对古典戏曲小说的访求。在欧美,则有王重民、郑振铎等人对敦煌经卷、善本古籍的探访。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域外汉籍的搜访大抵是以经眼过目为主要任务

的。这也为当今大规模的搜访域外汉籍提供了线

索,指明了方向。

百衲本精选最佳版本,补配善本,同时加以必要的汇校,形成了注重实用性与普及性的特点。在这一点上,最重要的实践即编制索引和古籍的标点断句。索引的编制,方便资料查询,有利于学术的发展,是采用科学方法研治中国古籍中最切实用的手段。使之符合时人的阅读习惯,扩大了古籍的受众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弘扬。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受益于、当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推动学术发展的同时,也在古籍文献的普及传播上做出了新的探索。

在民国时期古籍整理事业初兴的促进下,古文献学学科也迎来了初创的机遇。首先,第一次提出了文献学学科的概念。郑鹤声、郑鹤春于1930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文献学概要》一书,是首部以文献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书中提到?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 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 5 ] 1。初步阐释了文献学的学科概念,论述了文献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全书介绍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文献学各分支学科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国古代对古籍文献进行了长期反复的整理,遗留下来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民国

时期,学者们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形成了各分支学科的基本规模,为文献学学科的正式确立开展了很多建基性的工作。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是陈垣,其所著《二十史朔闰表》是历史年代学的扛鼎之作。

二、新中国前三十年: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研究的

渐进

1949 年10 月,新中国成立,古籍整理事业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古籍整理事业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相继推出标点本《资治通鉴》,标点本四大名著等。1958 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古籍整理事业得到统一部署和安排,其目的性、系统性大大增强。

新中国前三十年古籍整理所取得的成就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古籍的整理标点,成果显著,包括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资治通鉴》和一批古典小说。1951 年,七十回本《水浒》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之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相继整理问世,?标志着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起步?。二是出版影印了大批大型古籍。其中既包括有《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散曲》等文学总集,又有《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大型类书。三是在古籍的普及和推广上做出了初步探索,出版了《史记选》、《汉书选》等多种古籍的节选本。由于注解

详细明了,便于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的阅读,在普及古代经典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就整理标点古籍的具体程式而言,在整理出版《资治通鉴》及?二十四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点校古籍的方法和范式,并为后人所遵循。

三、改革开放以来:走向繁荣的古迹整理事业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取

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第一,启动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项目。较有代表性的如?七全一海?大型断代诗文总集的编纂,包括《全唐五代诗》、《全宋文》、《全宋诗》、《全元文》、《全元戏曲》、《全明文》、《全明诗》、《清文海》。经过多年的努力,八部大型总集绝大部分顺利完成并出版。

第二,对专题文献的整理。在规划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古籍整理的目的性、系统性日趋明确,整理出版了一批专题性很强的古籍。以《四库全书》为例,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7 - 1989 年推出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200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文津阁《四库全书》,文澜阁《四库全书》也于2006年在杭州出版。

第三,古籍名著的今译成为热点。古籍今译,一方面是对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以现代语言文字代替古代语言文字的重任。近些年陆续出版了《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中国历代名著选译丛书》等,即便如卷帙浩繁、古奥难懂的二十四史和十三经等古代学术经典,也有《二十四史全译》、《十

三经译注》一类的译作问世。古籍今译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其中涉及古代汉语、古代典章制度、文化常识等内容,整理难度极高,这也对古籍整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古籍今译仍将成为古籍整理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第四,出土文献的整理蔚然成风。出土文献作为传世古籍的有力补充,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具体来说,甲骨学方面的《甲骨文合集》已于1982 年出版,是集大成性质的资料汇编,为今后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对域外汉籍大规模的搜访。域外汉籍的搜访始自晚清民国年间,前辈学人筚路蓝缕,为大规模的海外访书指明了方向,有首创之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域外汉籍的搜访大规模启动,其整理的成果主要体现为书目编制和影印出版。比较有代表性的书目包括了《日藏汉籍善本书录》、《朝鲜时代书目丛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汉籍善本书目提要》、《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志》等,影印出版了《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汇刊》。这对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学术研究有非凡的意义。

第六,古籍保护计划顺利启动。2007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就此正式启动。该计划将对全国所藏的古籍进行系统普查,摸清我国现存古籍的家底,对破损严重的古籍进行修复和保护。,一方面,

提升了古籍保护与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系统调查了我国的古籍资源,是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四、近三十年历史文献学科的发展

古籍整理事业的欣欣向荣,也推动了古文献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古文献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时间。考察古文献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可以看出学科建设的显著成就。一是古文献学学科体系正式确立,学科理论、学科架构的讨论走向深入。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文献?、?文献学?等学科概念,?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的学科设臵进行激烈讨论。

在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动下,古文献学的研究走向交叉与综合的广阔前景。具体来说,这种交叉与综合包括了若干层面。首先是研究材料上,除了传世古籍,还要结合出土文献、域外汉籍,甚至是域内西书,开展整理和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古籍资源,既可开展不同类型的文献比勘,又可为文献传播史发掘丰富的新材料。其次是拓宽研究的视野,尽量打破从文献到文献这一传统研究思路的局限,将文献学与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相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借鉴西方文献学研究的相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持文献学研究特色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领域,为文献学注入新的活力。

回顾百年来的古籍整理史和文献学发展史,可以看到社会的

稳定与繁荣是根本的保障。古籍整理的发展推动着古文献学学科的确立与建设,古文献学学科的进步又在理论和方法上对古籍整理的具体实践开辟了道路。古籍整理事业和古文学学科建设的不断进步成为百来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篇章。

文件和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文件和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文件资料的有效控制,确保工作现场使用唯一有效的文件资料,并形成统一规范的编写格式及 处理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公务文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公文:指公司在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应用文书,包括: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 复、函(电报)、会议纪要。 3.2 制度(程序):指要求公司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性文件。 3.3 办法:指公司针对某项工作依照其所需标准制定的考核奖惩性的文件。 3.4 标准:指公司对某项工作应达到的要求进行规范和约定的文件。 3.5 规章制度:公司各种制度、规定、办法的泛称。 3.6 记录:指公司对某项活动的各工作环节、结果进行记录,可供事后追溯该项活动完成质量的证据性文 件,主要为表格形式。 4 职责权限 4.1 经理负责公司制度、办法、标准、计划、记录和以公司名义下发的公文的批准。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度、办法、标准、计划、记录的审核。 4.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相关文件资料的编写、审核、打印、校对工作。 4.4 总经办负责以公司名义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作废销毁和归档,负责对各单 位文件资料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5 各单位负责以本单位名义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作废销毁和归档。 5 工作程序 5.1 文件资料的编写格式 5.1.1 文件资料的用纸标准: 公司各类文件资料的正式编印一般用A4(210mm×297mm)型纸张。图纸表格等不宜减小时,该页应按以上纸型尺寸折叠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1.2 文件和资料章、条、款的编排规则: 5.1.2.1 根据文件内容的编排划分,“章”就是一个章节,包括条和款,“条”是章的一个部分,“款”是章或条的一个 层次。章、条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5.1.2.2 “章”应左起空两格书写,如第1章用“1”标注,右侧空一格写该章的标题,标题一行书写不够时,可另起一行,这一行的第一个字与标题的第一个字平排书写。章与章之间应空一行编排。 5.1.2.3 “条”在“章”的编号右下加一个小圆点,再写该条在该章所处的顺序,如第4章第1条,用“4.1”表示,后空一格书写该条的标题。如果一章的各条根据需要再分为若干下一层次的小条,其编号表示方法同上,如第4章第2条,再分3小条,则分另表示为“4.2.1”、“4.2.2”、“4.2.3”,如果“4.2.1”再分为2个小条,则分别表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老师课件 1、什么是文献 文献本义:孔子对“文献”释义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什么是文:《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夏时》《坤乾》文字资料为文 ·什么是献:《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哪里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献者,贤也。 文与献的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来自于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很可能将来的文。(献,更准确来说,更应该是贤者、能人所说的话) ·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现代文献概念 ·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文献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如:第一章载体类别文献: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 ⑥雕版印刷文献,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 ·历史文献亦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历史文献,系指一切文献。(图书馆藏书量,《理论与方法:历史学、社会科学及其他》如身体史、表演材料)狭义历史文献即历史学科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与撰述的典籍是狭义历史文献的主题。一切文献都是过去的历史知识的记录。 文献学:以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文献学。 ·本书定义:以一切文献为对象,主要考察它的载体形式、内容类别、整理利用、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门学科,谓之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及其作用:本书论述的历史文献范围,从历史史料学角度以广义历史文献为对象,而重点突出史部文献。 第一章历史文献的载体 ·记录、保存、传播文献的物质实体,称为文献的载体。在世界历史上,泥版、纸草、牛皮、龟甲、兽骨、竹木、金石、缣jiān帛类织物直至纸张等等,先后被不同地区的人们用于书写和印刷文字,进行社会交往,从而留下了各种载体的文献。载体不同,文献的制作方式也不同。 ·以物质载体分类文献,应包括制作技术。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可区分为八大物质技术类别。八大类目是: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同一种书,抄本越多,歧义也就越多,人们的版本意识也就越强烈。);这五种不同物质载体文献,是印刷术通行前的文献形式;(文献原意,口耳相授)⑥雕版印刷文献,是以纸张为载体的雕版技术文献,也是传统版本学研究的主体;(什么是板本?P266)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也是以纸为载体的近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 印刷术通行前的文献形式 ·一、甲骨文献:以甲骨为载体的文献称甲骨文献。甲,指龟甲,包括腹甲、背甲,以腹甲为主;

文件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文件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文件管理,规范文件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文效率,充分发挥文件上传下达的作用,确保公司政令畅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文件资料的管理. 2.2 本制度指的文件资料包括公文、管理制度、计划、外来文件和资料等。 3职责权限 3.1行政办负责以公司名义上报、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归档和销毁。 3.2 其它各部门负责以部门名义上报、下发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管理,行政办负责文件资料审查、打印、校对工作。 3.4各部门的对外文件,经行政部文字格式的审核,上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4 术语定义 4.1 公文——指总公司在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应用型文书,包括: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4.2 管理制度——指要求公司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工作、达到一定标准,并进行考核的文件。 4.3 计划——指总公司为完成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任务,而事先做出安排的文件。 5 工作内容及程序 5.1 文件资料的编写格式 5.1.1 文件资料的用纸标准 型纸张。图样表格等不宜减小时,该页必须按以上尺寸折叠装订。 一般用型A 4 5.1.2 文件和资料章、条、款的编排规则 5.1.2.1 根据文件内容的编排划分,章就是一个章节,包括条和款,条是章的一个部分,款就是章或条的一个层次。 5.1.2.2 章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章就用“1”表示,以下按顺序依次类推。“章”应左起空两格书写,右侧空一格写该章的标题,该标题一行书写不够,可另起一行,但这一行的第一个字与该标题的第一个字平排书写。章与章之间应空一行编排。

公司文件和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公司文件和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对公司文件资料的有效控制,确保工作现场使用唯一有效的文件资料,并形成统一规范的编写格式及处理程序。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公务文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 3.1 公文:指公司在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应用文书,包括: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电报)、会议纪要。 3.2 制度(程序):指要求公司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性文件。 3.3 办法:指公司针对某项工作依照其所需标准制定的考核奖惩性的文件。 3.4 标准:指公司对某项工作应达到的要求进行规范和约定的文件。 3.5 规章制度:公司各种制度、规定、办法的泛称。 3.6 记录:指公司对某项活动的各工作环节、结果进行记录,可供事后追溯该项活动完成质量的证据性文件,主要为表格形式。 4.职责权限 4.1 经理负责公司制度、办法、标准、计划、记录和以公司名义下发的公文的批准。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度、办法、标准、计划、记录的审核。 4.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相关文件资料的编写、审核、打印、校对工作。 4.4 总经办负责以公司名义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作废销毁和归档,负责对各单位文件资料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5 各单位负责以本单位名义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作废销毁和归档。 5.工作程序 5.1 文件资料的编写格式 5.1.1 文件资料的用纸标准:公司各类文件资料的正式编印一般用a4(210mm×297mm)型纸张。图纸表格等不宜减小时,该页应按以上纸型尺寸折叠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1.2 文件和资料章、条、款的编排规则: 5.1.2.1 根据文件内容的编排划分,“章”就是一个章节,包括条和款,“条”是章的一个部分,“款”是章或条的一个层次。章、条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5.1.2.2 “章”应左起空两格书写,如第1章用“1”标注,右侧空一格写该章的标题,标题一行书写不够时,可另起一行,这一行的第一个字与标题的第一个字平排书写。章与章之间应空一行编排。 5.1.2.3 “条”在“章”的编号右下加一个小圆点,再写该条在该章所处的顺序,如第4章第1条,用“4.1”表示,后空一格书写该条的标题。如果一章的各条根据需要再

文件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文件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文件管理,规范文件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文效率,充分发挥文件上传下达的作用,确保公司政令畅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文件资料的管理. 本制度指的文件资料包括公文、管理制度、计划、外来文件和资料等。 3职责权限 行政办负责以公司名义上报、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归档和销毁。 其它各部门负责以部门名义上报、下发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管理,行政办负责文件资料审查、打印、校对工作。 各部门的对外文件,经行政部文字格式的审核,上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4 术语定义 公文——指总公司在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应用型文书,包括: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管理制度——指要求公司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工作、达到一定标准,并进行考核的文件。 计划——指总公司为完成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任务,而事先做出安排的文件。 5 工作内容及程序 文件资料的编写格式 5.1.1 文件资料的用纸标准 型纸张。图样表格等不宜减小时,该页必须按以上尺寸折叠装订。 一般用型A 4 5.1.2 文件和资料章、条、款的编排规则 5.1.2.1 根据文件内容的编排划分,章就是一个章节,包括条和款,条是章的一个部分,款就是章或条的一个层次。 5.1.2.2 章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章就用“1”表示,以下按顺序依次类推。“章”应左起空两格书写,右侧空一格写该章的标题,该标题一行书写不够,可另起一行,但这一行的第一个字与该标题的第一个字平排书写。章与章之间应空一行编排。 5.1.2.3 “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开章的标题另起一行,先左起空两格,书写该条所处章的编号,后加一个小圆点再写该条在该章所处的顺序,如第“4”章第一条,就用“4.1”表示,右侧空一格书写该条的标题内容。一章的各条根据需要再分为若干下一层次的小条,其编号表示方法同上,如第4章第2条,再分3小条,则分另表示为“4.2.1”、“4.2.2”、“4.2.3”,如果“4.2.1”再分为2个小条,则分别表示为“1.2”;条一般只划到第三层次,即只以4位数字表示为限,下一层次的内容用“款”的形式进行叙述。一章的各条和下一层次再分的条有无标题,原则上应一致,

文件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最新版】

文件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文件管理,规范文件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文效率,充分发挥文件上传下达的作用,确保公司政令畅通,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文件资料的管理. 2.2 本制度指的文件资料包括公文、管理制度、计划、外来文件和资料等。 3职责权限 3.1行政办负责以公司名义上报、下发执行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编号、发放、收回、归档和销毁。 3.2 其它各部门负责以部门名义上报、下发的各类文件资料的管理,行政办负责文件资料审查、打印、校对工作。

3.4各部门的对外文件,经行政部文字格式的审核,上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4术语定义 4.1 公文--指总公司在处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应用型文书,包括: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4.2 管理制度--指要求公司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工作、达到一定标准,并进行考核的文件。 4.3 计划--指总公司为完成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任务,而事先做出安排的文件。 5工作内容及程序 5.1 文件资料的编写格式 5.1.1 文件资料的用纸标准

型纸张。图样表格等不宜减小时,该页必须按以上尺寸折叠装订。 一般用型A4 5.1.2 文件和资料章、条、款的编排规则 5.1.2.1 根据文件内容的编排划分,章就是一个章节,包括条和款,条是章的一个部分,款就是章或条的一个层次。 5.1.2.2 章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章就用“1”表示,以下按顺序依次类推。“章”应左起空两格书写,右侧空一格写该章的标题,该标题一行书写不够,可另起一行,但这一行的第一个字与该标题的第一个字平排书写。章与章之间应空一行编排。 5.1.2.3 “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开章的标题另起一行,先左起空两格,书写该条所处章的编号,后加一个小圆点再写该条在该章所处的顺序,如第“4”章第一条,就用“4.1”表示,右侧空一格书写该条的标题内容。一章的各条根据需要再分为若干下一层次的小条,其编号表示方法同上,如第4章第2条,再分3小条,则分另表示为“4.2.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