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槛(kǎ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翻译】

栏杆(槛在这里念kǎn,栏杆的意思)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

象含着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

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

“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彩笺,这里指题诗的诗笺;尺素,指书信。两句

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相应,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增加曳不尽的情致。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蝶恋花晏殊情感

蝶恋花晏殊情感 导语:《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 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蝶恋花晏殊情感,欢 迎借鉴! 【原文】 蝶恋花⑴ 槛菊愁烟兰泣露⑵,罗幕轻寒⑶,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⑷,斜光到 晓穿朱户⑸。 昨夜西风凋碧树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⑺,山长水阔 知何处?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 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 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 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 彩色的信笺。 尺素: 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 通常长约一尺, 故称尺素,语出《古诗 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 作“无”。 【白话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 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 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 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 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 在何处。 【情感赏析】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 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 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 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 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 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 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 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 迹较显, 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 但借外物抒写心情、 渲染气氛、 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 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 但充满哀愁、 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 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 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 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 而且心理上也荡 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 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 物, 它不了解离恨之苦, 而只顾光照朱户, 原很自然; 既如此, 似乎不应怨恨它, 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 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 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 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 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 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 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 “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 景既萧索, 人又 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 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 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这是从“望尽”一词中 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

(完整版)《蝶恋花》(晏殊)教案

发现宋词之美 ————晏殊《蝶恋花》 教学目标: 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计:课时:1节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关于作者: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情因诗而高贵,诗因情而流传 ——闲话情诗 一、言情诗词(学生选择): 1、【张晨曦】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欧全思】&【陈恺语】&【潘泓熹】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张睿】&【罗子浩】&【江晓彤】&【李嘉怡】&【陈梓健】 木兰花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4、【林依彤】&【欧颖诗】 白头吟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5、【苏芫】&【徐洁】&【萧咏琦】&【简嘉宏】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马恩泓】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7、【黄旭东】 柳枝五首李商隐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8、【黄倬熙】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9、【黄伟杰】&【黄熙姿】 点绛唇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一剪梅李清照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赏析|全诗 |原文翻译 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 原文 蝶恋⑴ 槛菊愁烟兰泣露⑵,罗幕轻寒⑶,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⑷,斜光到晓穿朱户⑸。 昨夜西凋碧树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⑺,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 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2-3] [4]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3] 鉴赏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及译文注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及译文注 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及译文注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一作:双来去;离恨苦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译文 栏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好似默默饮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思念的人究竟在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注释 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

词牌。《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离别:一作“离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凋:衰落。碧树:绿树。 彩笺:彩色的信笺。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作“无”。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赏析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学实录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学实录 《蝶恋花》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把握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情感。 2 对比赏析,体会诗歌炼字之妙。 [教学方法] 1 反复诵读,体味词情。 2 透析意象,感悟词意。 3 对比解读,把握词境。 [教学过程] 师:南朝江淹在其流传千古的《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啊,我们的生命总会经遇一些我们虽不愿但却让我们永远无法逃避的伤心之事,譬如离别。千百年来,凡俗的人们不得不为离别的无限愁恨所困,那百转千回的情思融入文字,便成了曲曲哀婉悱侧的绝唱。晏殊的《蝶恋花》正是其中之一。(投影晏殊《蝶恋花》词作) 师:好,下面先请同学自由地、轻声地朗读这首词,注意体会词作的情感。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有意识地听,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点拨) 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词。注意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诵读给大家传达出来。读完后,我们再请其他

同学作简单的点评。 (甲、乙两个学生朗读,甲读得断续,引起学生低笑,乙则很流畅,并且语速柔缓,学生听得很安静) 师:有同学主动来点评一下吗? 生1:我觉得乙同学读得好。很流畅。 师:只是因为流畅? 生1:也很有感情。 (学生笑) 师:可以给我们具体说说吗? 生2:老师,我来说。我觉得比较这两个同学,乙读得算不错的,有一种离别的哀伤感,但还不够。 (学生些微地热烈起来,有人低声要求生2朗读) 师:不如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2稍顿,点头,又沉吟片刻,然后闭目低诵,诵毕,其余学生默然,稍顷,掌声如雷) 师:我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学生会心而笑)。其实我还想问一问这位同学,你看,大家都很认可你的诵读,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2:我觉得我能懂得她的心情。 师:她?她是谁? 生2:主人公。她在想念远方的……情人吧,一个人,寂寞地想念,我能懂她的心情。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注释】 槛:栏杆。 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晏殊《蝶恋花》赏析】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

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轻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孟郊《古怨别》:“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怅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正是从同一方向去发掘明月这一意象的丰饶而复杂的内蕴。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这样,“凋碧树”又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文+赏析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槛(kǎ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翻译】 栏杆(槛在这里念kǎn,栏杆的意思)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

象含着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此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 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

“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晏殊的《蝶恋花》拼音版

晏殊的《蝶恋花》拼音版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 篇之一, 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晏殊的 《蝶恋花》 拼音版, 欢迎大家阅读。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 处。 《蝶恋花》拼音版 kǎn jú chóu yān lán qì lù 。luó mù qīng hán ,yàn zǐ shuāng fēi qù 。 míng yuè bú ān lí hèn kǔ 。xié guāng dào xiǎo chuān zhū hù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 户。 zuó yè xī fēng diāo bì shù 。dú shàng gāo lóu ,wàng jìn tiān yá lù 。 yù jì cǎi jiān jiān chǐ sù 。shān zhǎng shuǐ kuò zhī hé chù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 处。 《蝶恋花》注释 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 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 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 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 上承屋角, 下临阶砌, 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赏析 多阅读古诗词,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人的思维和感情色彩。下面给大家带来《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鉴赏。希望大家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题: 11.试分析上片“草色山光残照里”一句的意境。 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此词,说说这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1“草色烟光”写春天景物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这本是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象,但加上“残照”二字,整个意境便带上了一层感伤的氛围。

12.“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附鉴赏: 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蝶恋花柳永》阅读答案附鉴赏阅读答案“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

《蝶恋花》练习及答案

<蝶恋花>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晏殊(991-1055),_____著名词人。字____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曾以枢密副使出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清新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浣溪沙》中“__________ ,_________ ”二句,传诵颇广。 2.解释词语。 槛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尺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默写。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二、语段精读 4.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如何理解“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案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案范本 引导语:《·槛菊愁烟兰泣露》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名篇,更是中学生日常学习必须背诵的之一。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那么关于这首词,应该怎么讲解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范本。欢迎大家参考改正。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案范本 教学目标: 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课时:1节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 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答: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答: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答: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答:“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2019《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学实录语文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教学实录《蝶恋花》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情感。 2对比赏析,体会诗歌炼字之妙。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体味词情。 2透析意象,感悟词意。 3对比解读,把握词境。 [教学过程] 师:南朝江淹在其流传千古的《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啊,我们的生命总会经遇一些我们虽不愿但却让我们永远无法逃避的伤心之事,譬如离别。千百年来,凡俗的人们不得不为离别的无限愁恨所困,那百转千回的情思融入文字,便成了曲曲哀婉悱侧的绝唱。晏殊的《蝶恋花》正是其中之一。(投影晏殊《蝶恋花》词作)师:好,下面先请同学自由地、轻声地朗读这首词,注意体会词作的情感。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有意识地听,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点拨) 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词。注意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诵读给大家传达出来。读完后,我们再请其他 同学作简单的点评。 (甲、乙两个学生朗读,甲读得断续,引起学生低笑,乙则很流畅,并且语速柔缓,学生听得很安静) 师:有同学主动来点评一下吗? 生1:我觉得乙同学读得好。很流畅。

师:只是因为流畅? 生1:也很有感情。 (学生笑) 师:可以给我们具体说说吗? 生2:老师,我来说。我觉得比较这两个同学,乙读得算不错的,有一种离别的哀伤感,但还不够。 (学生些微地热烈起来,有人低声要求生2朗读)师:不如你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2稍顿,点头,又沉吟片刻,然后闭目低诵,诵毕,其余学生默然,稍顷,掌声如雷) 师:我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学生会心而笑)。其实我还想问一问这位同学,你看,大家都很认可你的诵读,你是怎么做到的?生2:我觉得我能懂得她的心情。 师:她?她是谁? 生2:主人公。她在想念远方的……情人吧,一个人,寂寞地想念,我能懂她的心情。(有学生说了一句“你有经验吧”,其余学生微笑,但神情若有所思)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即使这体验并不完全同于词作里的主人公,但也足以让他与词作产生共鸣,所以他能够很好地把握词作所要表达的情感。 生3:老师,我觉得不一定要调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就当自己是词里的主人公,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然后再去读,效果也会很好。 师:对极了。这位同学其实说到了我们在阅读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始终在以局外人的身份来面对这些文字? (学生默然而思,微微颔首)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古诗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古诗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①槛:栏杆。②罗幕:丝罗做的帷幕。③朱户:朱红色的门户,指富贵人家。④彩笺:彩色精美的字纸,借代书信。尺素:一尺长的白绢,因古人常用以写信,故亦借代书信。 (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中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恨 苦的?(3分) (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包含了抒情主人公怎样复杂的情感?( 3 分)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一句有人认为它有“无理之趣”。请联系作品简述其“无理之趣”。(4分) 参考答案 (1)①词人采用拟人手法,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 移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②用燕子的双飞,反衬人的孤独,从而有力地写出自己的离恨之深。 (2)①只身独处的孤独寂寞;②渴望所思之人归来的急切盼望之情;③不见所思之人的空虚怅惘。 (3)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主人公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惘。 (1)“槛菊愁烟兰泣露” 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 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

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 (1)①拟人;(1分)②清冷(哀愁)。(1分) (2)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 分)(3)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分)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阅读答案-2012“华约”联考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 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 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①槛:栏杆。②罗幕:丝罗做的帷幕。③朱户:朱红色的门户,指富贵人家。④彩笺:彩色精美的字纸,借代书信。尺素:一尺长的白绢,因古人常用以写信, 故亦借代书信。 1.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七个字点明了地点、时间、景物,勾勒出环境和人物的情绪、感觉。 B.词人怪明月不谙“离恨”,实际写出了作者被离别折磨,极端痛苦的心理。 C.“独上”句凸现出人的孤独;“望尽”句说明凭空眺望茫无所见的怅惘之情。

D.这首词以秋天为背景,抒写了离别相思之情,意境深远,笔力豪放飘逸。 2.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 经过三种境界。”本词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第一境界,其余的两种境界分别是什么? [解析]译词: 蝶恋花 晏殊 栏杆边上,菊花笼在愁绪似的雾霭,兰草挂着泪珠 般的晚露, 丝罗帷幕,渗透过轻轻的寒意,燕子已经成双成对 飞翔离去。 明月不理解离别的怨恨愁苦,拂晓时月光斜照穿透 朱红门户。 昨夜西风吹得绿树凋零。独自登上高楼,久久眺望 天边远路。 想寄上彩纸和素帛的书信,山势绵长水势空阔怎知 寄往何处? 参考答案: 1.D(“笔力豪放飘逸”不恰当,这首词的表达“缠绵婉约”。B项也不恰当。) 2.

晏殊《蝶恋花》阅读训练及赏析

晏殊《蝶恋花》阅读训练及赏析 原文: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 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 处? 字词解释: ⑴蝶恋花 :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乐章集》《张 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 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槛(jiàn):古建筑常于轩斋四面房基之上围以木栏,上承屋角,下临阶 砌,谓之槛。至于楼台水榭,亦多是槛栏修建之所。 ⑶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⑷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 。谙:熟悉,精通。离恨:一作“离别”。 ⑸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⑹凋:衰落。碧树:绿树。 ⑺彩笺: 彩色的信笺。 尺素: 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 通常长约一尺, 故称尺素,语出《古诗 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兼:一 作“无”。 翻译: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 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 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 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

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 在何处。 阅读答案 : 试题: (1) “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2 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4 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1)(2 分)①拟人;(1 分)②清冷(哀愁)。(1 分) (2)(4 分) 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 分)②暗示主人 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 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 情。(2 分) (3)(4 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 凄清;(1 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 分)刻画了一位 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2 分) 赏析: 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 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 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 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全词深婉 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 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 愁; 兰花上沾有露珠, 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 (象 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 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 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 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 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 但在充满哀愁、 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这里, 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 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 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 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

蝶恋花晏殊译文

蝶恋花晏殊译文 导语:《蝶恋花 》 是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曲, 本采用于梁简文帝: “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以下是小编整理蝶恋花晏殊译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 考。 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 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 罗 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 何处。 赏析: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 温婉的格调、 谨严的章法, 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 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 “槛菊愁烟兰泣露”, 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极 凄 室内。 “轻寒”, 即是作者身之所感, 也是作者心之所感。 “燕子又飞去”, 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 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 “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 映衬。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之物。如张九龄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孟郊 《古怨别》 : “别后唯所思, 天涯共明月” 。 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多情只有春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 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 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当是从另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