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120个全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120个全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120个全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120个全汇总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动词)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副词)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动词)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动词)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数词)

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带着)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

4.樊哙从良坐(依傍)

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介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名词)

8.欲不可从(放纵,动词)

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名词)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名词)

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名词)

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

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形容词)

1.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名词)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副词)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连词)

4.诚心诚意(真诚,形容词)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名词)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名词)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介词)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动词)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动词)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动词)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动词)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动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动词)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动词)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动词)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动词)

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词)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动词)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动词)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动词)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动词)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

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词)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合音词)

1.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祸害,危害)

2.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

3.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

4.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过千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

1.士大夫之族(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1.夫以疾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步兵,士兵)

2.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终于,最终)

4.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猝)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古代指疾行,即跑)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逃跑)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之逃跑)

4.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向)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边)

2.诸士在已之左,愈贫贱,尤益敬古代以右为尊,左为较低的地位。(较低的地位)

3.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古代车上以左为尊。(车上的尊位)

1.项王,项伯东向坐(坐着,坐下)

2.因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

3.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4.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坐落)

5.坐法去官(触犯)

1.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归附)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回,返回)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名词)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词)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形容词)

10.此言得之(对、合适,形容词)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

10.崔九堂前几度闻(量词、次、回、个)

11.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谱曲)

12.春风不度玉门关(过)

13.三言两语,把一个人度了去了(度引,指度人离俗出生死)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不,没有)

2.而墨子非之(责怪,反对)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除非,除了)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6.觉今是而昨非(不对的,错误的)

1.昭王南征而不复(返回。回来)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恢复)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再,又)

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5.王辞而不复(回答)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报复)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免除赋税徭役)

8.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盖上)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复算,追究)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使……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责通“债”)

1.日初出大如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器物上的盖子)

3.覆盖周密无际(遮盖)

4.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压倒,胜过)

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约)

6.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连接上文,表示原因)

7.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发语词,不译)

8.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

9.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肯定判断、原来是)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道,懂得)

2.君何以知燕王(了解)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感觉,感到)

4.其真不知马也(识别)

5.孰为汝多知乎(知识)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

4.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招纳,招引)

5.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

1.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人质或抵押)

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信物)

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1.故治国无法则乱(管理,治理)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

3.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4.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处置)

5.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

1.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国王)

2.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王师:朝庭的军队)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看,观察)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4.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

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

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

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

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

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

1.伯乐学相马(观察,审察)

2.儿已薄禄相(容貌,貌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丞相)

5.于是舍人相与谏曰(一起)

1.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认错)

3.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4.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7.及花之既谢(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忠诚,信用)

2.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相信,信任)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的确)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意,随便)

5.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真诚的誓言)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

8.言必信,行必果(守信用)

10.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起,发生)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发动,调发)

3.大楚兴,陈胜王(兴盛,复兴)

4.遇游僧澄源至,兴甚浓(兴致)

5.夙兴夜寐(起、起来)

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举办)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去,离开;前往)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

5.白居易的《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侥幸)

2.大王亦幸赦臣(幸而,幸亏)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

5.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

3.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4.掌修国史(撰写)

5.恐修名之不立(美好)

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应,允许)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期望)

3.高可二黍许(表示大约和数量)

4.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阳光,太阳)

3.周秦古玺,多作阳文(出的,外露的)

1.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

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3.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

4.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总之)

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适宜,合适)

2.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3.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送给,给予)

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遗踪:遗迹,旧址)

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换取)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冷,寒)

3.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影,树荫)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暗地里)

5.惟汉印多用阴文(凹入的)

6.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阴险)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右边,与“左”相对)

2.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引申为上)

3.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或两次)

1.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到——去)

2.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制作,建造)

3.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大自然)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3.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6.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7.一日,大母过余曰(看望)

1.却看妻子愁何在(哪里,代词)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什么,代词)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呵问)

4.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怎样,怎么样)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奈何:怎么办,奈-何:对——怎么办

6.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把——怎么办)

7.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多么)

8.又何间焉(怎么,为什么)

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遗憾)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

3.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1.国胡以相恤(什么)

2.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怎么)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2.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倘若)

3.云霞明灭或目睹(也许,或许)

4.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4.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3.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4.拜送书于庭(国书)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3.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4.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2.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3.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1.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通“嫉”妒忌)

6.举疾首而相告曰(疾首:头痛)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中,而闻者彰(强、大)

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1.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等到)

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到)

4.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

5.及第:科举考试考中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

2.项伯即入见沛公(立即,马上)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当,当时)

4.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倘若,如果)

5.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登上帝位)

1.言未既(尽,完)

2.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

3.既来之,则安之(既然)

4.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

5.既而得其尸于井(不久)

6.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农历每月十六日)

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与“真”相对)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假令:假如)

1.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期间)

2.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3.间以诗记所遭(间或)

4.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6.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8.侯生乃屏人间语曰(秘密地、悄悄地)

1.事不目见耳闻(看见)

2.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4.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6.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已怎么样,可译“我”)

7.风吹草低见牛羊(同“现”,出现)

8.军无见粮(现成的)

9.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东西)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剖开)

2.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释,解答)

4.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

5.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解除)

7.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离散)

8.胡虏益解(同“懈”,松懈,懈怠)

1.金就砺则利(靠近,接近)

2.连辟公府(官名)不就(赴任,就职)

3.轲自知事不就(完成)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随即)

5.荆轲遂就车而去(上车)

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举起)

2.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举行)

4.永元中,举孝廉(官名)不行(推举,推荐)

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聚合)

6.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

1.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断绝)

2.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4.佛印绝类弥勒(极,最,非常)

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完全,绝对)

6.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7.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经得起,忍受)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能够,可以)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能够)

2.然操(曹操)遂能克绍(袁绍)(战胜,攻破)

3.克已奉公(克制,约束)

1.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类似,象)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与“达”相对)

3.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

4.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

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2.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除掉)

3.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往)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3.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4.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5.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把>——怎么办)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4.先主曰“善”(好,对)

5.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

7.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3.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1.独不怜公子姊耶?(怜悯,同情)

2.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爱)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可疼爱,爱惜)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爱戴)

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1.夜雪初霁,荠麦弥望(满,遍)

2.奉之弥繁,侵入愈急(越,更加)

1.至莫夜月明(通“暮”,傍晚)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没有谁,没有人)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能)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2.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才)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然)

4.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只,仅仅)

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就是)

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竟然,却)

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里面,与“外”相对)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3.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内心)

4.距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

5.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通“纳”,交纳)

1.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

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

3.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4.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事)

2.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请让我)

3.乃置酒请之(宴请)

4.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谒问,问候)

5.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邀请,约请)

1.失期,法皆斩(日期,期限)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希望,期望)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年:一周年)

4.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约定)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奇特的,不平常的)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4.此奇货可居(珍贵的)

5.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出人意料的)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

常见文言实词 1.爱 (1)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 (1)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2)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本 (1)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2)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3)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5.鄙 (1)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2)以……为边界(边邑)

120个文言文实词小故事(老师)

120个文言文实词小故事 一、爱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二、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三、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四、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五、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六、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七、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八、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九、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2020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 【202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问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高中文言文160个常见文言实词

高中文言文16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示例 序号例 词 词义例句出处 1 哀①悲伤,悲痛 ②声音凄清尖锐 ③伤悼,为...哀伤 ④同情,怜悯 ⑤哀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君将哀而生之乎。 杜鹃啼血猿哀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阿房宫赋 秦晋殽之战 捕蛇者说 琵琶行 2 爱①喜欢,喜爱 ②爱护 ③爱惜,顾惜 ④吝惜 ⑤吝啬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不爱珍器重宝肥绕之地。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阿房宫赋 师说 指南录后序 过秦论 梁惠王上 3 安①安定,安全 ②安适,安逸 ③使...安 ④养身,安身 ⑤安慰 ⑥习惯,满足于 ⑦哪里(代词) 哪里(副词) ⑥怎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意 予出宫二年,恬然自安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衣食父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安贫乐道;安于现状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哉?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吧十而 非邦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谏太宗十思疏 琵琶行 谏太宗十思疏 为焦仲卿妻作 前赤壁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 坐 鸿门宴 4 按①用手压或摁 ②控制,止住 ③考察 ④按照,依照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项王按剑而跽曰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 不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 诛五人 缘法而治按功而赏 活板 鸿门宴 失街亭 五人墓碑记 商君书·君臣 5 案①木制盛食物的矮脚 托盘 ②几案,短长桌 ③案件 ④文书,案卷 ⑤通“按”,考察 有心待于他举案齐眉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 召有司案图 长亭送别 项脊轩志 红楼梦 陋室铭 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

120文言文实词 1、爱: 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答案:?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答案:??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常见文言实词归纳

传记文学中常见文言实词归类 一、官位升迁、任免 (1)辟:征召(2)迁:升官(3)拜:任命,授给官职(4)举:举荐(5)擢:提拔选拔(6)调:调任(7)累迁:多次提升(8)徙:改任(9)拔:提拔(10)除:任命授职(11)转:改任(12)摄:代理(13)署:委任、代理(14)典:主管(15)知:作某地的知县(16)相:作某国的丞相(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二、有才能被看重(不重用) (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3)异:认为才能奇特(4)见知:被人所知。 三、遭嫉妒或受迫害 (1)害:嫉妒(2)短:说某人的坏话(3)隙:与某人有隔阂(4)刺:指责。(5)衔:恨(6)疾:憎恨、嫉忌(7)劾:弹劾,揭发罪状(8)贾祸:招来祸患 四、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 (1)坐:①因犯错而定罪②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2)案(按):考察、审问(3)论:判罪(4)当:定罪(5)狱:案件(6)牒:文书 五、要求辞官回家 (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2)致仕:请辞官回家(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六、与政事相关 (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2)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七、时间 (1)表瞬间、一会、不久: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以后: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尝,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一)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俄:顷刻、片刻,一会儿。《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姑:暂且,姑且。《勾践灭吴》“请姑无庸战。” 且:暂时。《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聊:姑且、暂且。《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旋:不久,一会儿。《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 寻:不久。《虎丘记》“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暂:暂时。《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2、双音节词语 刹那:一念之间,一瞬间。白居易《和梦游春》“愁恨憎衹长,欢荣刹那促。” 俄而、俄顷:不久、顷刻,一会儿。《咏雪》“俄而雪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俯仰:表示时间短暂。《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既而:不久。《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汇总 1爱(爱护)(喜欢,爱好)(爱惜,吝惜)(爱慕,欣赏)(恩惠)(通“薆”。隐蔽,躲藏) 2安(安稳)(安全)(安逸)(安抚,抚慰)(安置、安放)(哪里)(养生)(使---安) 3倍(通"背",背叛,违背)(一倍,加倍)(通“倍”,增加)(越发、更加) 4被(蒙受,遭受)(表示被动,助词)(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通“披”,披散)(被子)(覆盖) 5本(草本的根或茎干)(根本。基础)(本来,原来)(版本,稿本)(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天赋的善心)(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推究本源、考查)6鄙(边界地方,名词)(庸俗,浅陋,鄙俗,形容)(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轻视,动词) 7兵(兵器,军械)(士兵,军队)(用兵策略,战略)(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疾病,名词)(困苦,困乏,形容词)(毛病,缺点,名词)(担心,忧虑,动词)(损害动词)(责备、羞辱,动词) 9察(仔细看,观察)(详审)(了解,弄清楚)(察察,洁白的样子,形容词)(看清楚)(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朝见,朝拜)(朝廷)(朝代)(朝政)(zhāo早晨)(对、向,动词) 11曾(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曾经,副词)(竟然,副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名词)(通“增”,增加,动词) 12乘chéng(驾车,坐车,骑马)(趁着,凭借)(冒着,动词)(登上)(shèng四,数词)(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13诚(诚心,诚意,名词)(实在,的确,副词)(果真,如果,连词)(真诚,形容词) 14除(台阶,名词)(清除,去掉)(整修,修理)(拜官授职)(门屏之间,名词) 15辞(言词,言语)(文词,文学)(藉口)(推辞)(告别,辞别)(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计较)(辞令,应酬的言辞)(辞谢,婉言道歉)(命令) 16从(使…跟随,带着)(听从,顺从)(向---学习)(依傍)(由,自,介词)(参与)(随从的人,名词)(放纵,动词)(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名词)(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名词)(从事,官名,名词)(办事)(从容,舒缓,不急迫,形容词) 17殆(危险,形容词)(几乎,副词)(大概,恐怕,副词)(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18当(对着,面对,介词)(抵,相抵,动词)(阻挡,抵挡,动词)(执掌,主持,动词)(承担,动词)(应当,应该,动词)(恰当,适合,合宜,动词)(判处,判罪,动词)(阻,拦,动词)(占据、把守,动词)(值,在,正在,介词)(必然,必定、一定)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归纳 本文是关于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归纳,感谢您的阅读!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归纳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 八、病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二)

16.从 吾从而师之。 译: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我对她已经失恩断义,当然不能答应你。 弟走从军阿姨死。 译:小弟参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 樊哙从良坐。 译:樊哙就挨着良坐下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沛公第二天让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译:迎亲的随从人员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来到郡府门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 译:在这时候,合纵解散,盟约失效,争着割地去贿赂国。 17.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懂得自己又懂得对方,打一百次仗都不会失败。 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译:有个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计遭受四次水灾,竟能没被烧毁,大概有神灵保护吧。 且燕,处革灭殆尽之际。 译:况且燕国和国是处在国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 18.当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译:在阁子前面又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周围砌上一道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译:估计大王的军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项王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译: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也不能把它攻开。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不惜肝脑涂地,死后也要结草报恩。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人的君主手握国家重权,统治着广大的天地。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译:我知道欺骗大王应得死罪。 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译: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译:不久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接你回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倘若和国较量,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出来。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译:准备献给官府,但又担忧恐怕不合心意。 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地,臣请往如楚。” 译:仪知道后,就说:“用我一个仪就能抵一带地方,还是请让我到楚国去吧。” 19.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译:长安西面的太白山阻绝了入蜀的道路,仅有一条鸟飞的路线。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蠢。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填空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助记【既可以有效记忆词语,又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一)1、爱 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氏之风独爱()菊,众人爱()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而不见。 2.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闲之地,得旦夕安()寝,常与邻国相安(),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发被()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衣,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 武陷匈奴,不倍()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思亲。 5.本 柳宗元本()求宦达,而谪;近自然,植木本(),反其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即今日所见本(),以本()其当日心境。 6.鄙 晋之鄙()有二人,临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人曰:“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人。 7.兵 涉初起之时,用兵()之道不及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以疲惫之兵(),遂灭。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其友,勿劝。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入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9.察 郡守察〔)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然帝以为密品之察察(),乃众人之,于是令其郡守察()孝廉,足见帝之察()。 10.朝 邹忌旦日朝()服衣冠,于朝()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谋臣所景仰。 (二)11.曾 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12.乘 渊明手握《左传》,乘()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 ,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化以归尽。 13.诚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足见国之诚(),而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相如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后诚()如此。 14.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其东屋之除〔)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其官职,令其刺王。荆轲曰:“除()吾死,不然事定成!”

120个文言实词总结

120个文言实词总结 爱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安 安置土石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被发行吟泽畔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焉用亡邻以倍郑 本 2盍亦反其本矣 3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4孔子鄙其小器 5肉食者鄙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3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史记?伯夷列传》

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朝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坐南朝北(对、向)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曾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乘 1乘犊车,从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彼垝垣 诚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

4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辞 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3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借口)《赤壁之战》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从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 4樊哙从良坐(依傍) 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 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 9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0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1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语言举止适度、得体)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 当 1木兰当户织 3有大石当中流 4北邀当国者相见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爱,ài 动词 ①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④吝惜,舍不得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珍惜,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⑥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奉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导读:素,sù (1)名词 ①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 ②白色的衣服,丧服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 ③平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2)形容词 ①白色的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到了春冬季节,那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②朴素的,不加修饰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 ——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作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③没有文采的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殽之战》) ——秦穆公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驻扎,面对着被放回来的将士痛哭。 (3)副词 ①表情态,空,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那些正人君子啊,可不是白白吃饭的啊。 ②表时间,从来、一向、平素、素来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汤,读音一:tāng 名词 ①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仆人用热水浇洗。 ②汤药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我侍候她服用汤药,不曾停止、离开。 ③同“烫”,热敷 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病在皮下,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好。 ④殷商的建立者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五蠹》) ——近古的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汤王、武王起兵征伐他们。 读音二:shāng 汤汤:水大流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洞庭湖)含着远山,吞下了长江,水势浩大,宽广得没有边际。 83.涕,tì (1)名词,眼泪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姓蒋的人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 (2)动词,流眼泪,哭泣 儿涕而去。(《促织》) ——儿子哭着走开了。 徒,tú (1)名词 ①指服劳役的犯人 (陈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 ②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