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脾胃解 9

业师于子蓬,司铎〔1〕金乡〔2〕,录证来问:自来饮食不多,今止三分之一,稍多即伤食泄利,鱼肉绝不思食,食枣数枚即发热,食柿饼半枚即欲泄,陪客茶多,晚即不寐,不食晚饭十余年矣。饮食调适,终日不唾,若晚饮杯洒,略服温燥,则痰唾黏联,长如唾丝,睡即涎流,大便成粒。每晚将睡,必思登阁〔3〕,小便短少,夜醒必溺,五更水谷消化,此时更觉〔4〕溺多。晨起必渴,饮食亦甘。平素气禀如是,往时自制加减四君丸,黄芪、白术、获苓、橘皮、甘草、当归,遇脾胃寒湿,便服一二次,甚觉有效。向来不敢饮酒及食诸燥热之物,六月食凉粉,霍乱呕吐并作,八月六日食黍糕半枚,午后省牲,在明伦堂〔5“呕吐原物.自此饭后常觉气逆欲吐,左胁贴乳,上冲喉下,隐隐似痛,半月食消,方才气顺。服四君丸,发热面赤,耳后如火,两臂〔6〕酸痛,胸腹燥渴。啖黄梨半枚而愈,是后每日啖梨乃安。往日一食便泄,今止大便润湿,不似从前结若羊矢而已.吾恐饭后欲吐,将成反胃证,则可虑矣。前时腰痛腿重,此际已愈,但坐卧少久,不能遽起,是老年常景,非关病也。但有还少仙方,自当更妙,但恐不能耳。偶服六味丸,即觉腹中寒滞,服八味三剂后,更觉燥热,耳后如火,或谓附桂少故,非也,晋脏腑大概寒热俱不受,须不寒不热、不燥不湿、平中带补之剂乃可。此意与县中医士言之,为吾制兔丝丸,服之甚不佳,而四君丸平日最效,今便燥热不受。大抵渐老渐衰,甚有血虚火起之意,当用何药治之,人还即寄方来。详观平日旧证:自来饮食不多,渐老渐减,稍多即伤食作泄,此脾气之弱也.脾为太阴湿土,阳明之燥.足以济太阴之湿,则脾阳升运,水谷消磨。湿旺燥衰,中气莫运,多食不能消化.故病泄利。肉食更难消磨,过时陈宿,反伤胃气,是以不思食。食枣生热者,甘缓之牲,善滞中气,土滞则脾陷而胃逆,胃逆而甲木不降,相火上炎,是以生热,非大枣之性热也。食柿饼作泄者,寒败脾阳也。茶多不寐者,阳气收藏则为寐,收藏之权,虽关金水降蛰,而金水降蛰之原,实由戊土之降.茶多滋其土湿,阳明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故神魂升泄而不寐也.不食晚饭者,日暮阳衰,不能腐化耳。晚饮杯酒,痰生涎流者,酒助土湿,湿动胃逆,津液埋郁,则化痰涎,下行无路,是以逆行也。大便成粒。硬若羊矢者,下焦阴旺,肠窍约结,糟粕传送,不能顺下。下而辄闭,蓄积既多,乃复破隘而下。下而又闭,零星续下,不相联属。大肠以燥金主令,而手足太明,湿旺津癖,但化痰涎,不能下润大肠,是以燥结成丸,枯涩难下,实非下焦之阳盛也。晚思登涵者,阳衰湿动,肝脾郁陷也.夜多小便者,子半阳生,水谷消化也。便多水利土燥,故思饮而甘食。四君丸,术、甘补中,扶茯苓泻湿,橘皮利肺,当归滋肝,与脏气颇合,是以能效.近食凉粉吐泄,寒湿伤脾。黍糕胶黏难化,原物涌吐。阳明胃气,本自下行,屡呕气逆,因而上行。饭后中焦郁满,胃气不下,是以欲

呕。胃逆则胆无降路,亦遂上冲,胆位于左,故左胁冲喉,隐隐而痛。食消而胆胃皆降,故气顺也。平时颇宜四君丸,今乃操热不受.非药性之热,乃中气之愈衰也.归、芪、术、甘,壅滞不行,茯苓、橘皮,不能开其郁塞,君相之火,不得归根,遂生上热.与食枣发热之故,理相同也。梨以甘寒疏利之性,清其郁热,是以渴燥皆止。兔丝收敛固涩,与湿旺土郁之证,愈为助虐,甚不宜也。八味暖水滋木,与肝肾燥寒,未为相反,但以地黄入胃,留恋湿土,湿动胃逆,则附子不能下温癸水,而反助甲木上炎之火。耳后火起,少阳胆经络于耳后故也,何关桂附多少乎!六味滋湿伐阳,原属庸工妄作,更与此证相左〔1〕矣。法宜燥土暖水,疏木达郁。水温土燥,木达风清,脾旺湿消,神气渐盈,百龄易得,还少仙方,何其不能!,<素问,生气通天论》圣人服天气而通神明。阴阳应象论:能知七损八益,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年高之人,阳衰阴旺,是以易老。若以药物抑阴扶阳,本有还童之理.而愚昧以为妄诞,此下士闻道.所以大笑也。至于素禀脏气虽与人别,而寒热燥湿,一切不受,是方药之差误,非宜寒不受寒,宜热不受热也。此以肠胃柔脆,不堪毒药〔2〕,少服便效,未宜多用也.十一月初,先生又录证来间:吾十月十五生日,行香〔3〕后,使客〔4〕纷纭,颇劳酬醉,饭毕腰痛,脊骨两旁,筋急如扯,泪病复发.又因初五六日每晚饮酒数杯,湿热郁积,遂成此证。十六日大势已差,尚能回拜客,进县署。误服八味丸,腰弯不能立行,痛连脊背,乃服羌活、独活、白术、地黄、杜仲、甘草二剂,背痛少减,而不能行立如故。又服左归饮加白术、藏施,痛如前,且觉大便燥,腹内热,两膝酸热。乃服当归地黄饮加黄芋、桅子五分,晨起破腹两三次,身颇轻爽,腰微能直,火气似去,其痛乃移左胯。因往年病虐,左半伤耗,,上年腿肿,亦在左畔,此时渐轻,但不及未痛前耳。今欲去黄苓、桅子,第服当归地黄饮。昨日已服一剂,大便尚未滋润,而脾甚觉其湿,思欲空腹服之,压以干物,未审何如?前悉腰痛一证,已获康愈,今又因饮酒动湿,脾土郁陷,肝气抑遏,盘塞肾部,而生痛楚。肾位于腰,为肝之母,子气不能生发,是以腰痛也。误服八味,助其土湿,木气更遏,是以痛剧.张景岳之左归饮,眼之脾湿愈滋,木郁风生,而成燥热。归、地、桅、苓,寒湿败脾,木郁作泄,泄后郁热清利,是以微差,而肝气益陷,故痛移左胯,实明减而暗增,非药效也。前此已为误用,若今后常服,土湿日滋而脾阳日败,断不可也。大便之燥,全缘脾湿,湿去阳回,饮食消化,精华升布,津液降洒,大肠滋润,自然便调。倘以归地滋湿,变结燥而为滑搪,则脾阳亏败,为祸深矣。9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436人已读 重视中气,扶阳抑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 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 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 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

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扶阳抑阴,方用黄芽汤: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 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滞不行,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调理中气者,才是治疗之根本。

(推荐)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脾胃解 9 业师于子蓬,司铎〔1〕金乡〔2〕,录证来问:自来饮食不多,今止三分之一,稍多即伤食泄利,鱼肉绝不思食,食枣数枚即发热,食柿饼半枚即欲泄,陪客茶多,晚即不寐,不食晚饭十余年矣。饮食调适,终日不唾,若晚饮杯洒,略服温燥,则痰唾黏联,长如唾丝,睡即涎流,大便成粒。每晚将睡,必思登阁〔3〕,小便短少,夜醒必溺,五更水谷消化,此时更觉〔4〕溺多。晨起必渴,饮食亦甘。平素气禀如是,往时自制加减四君丸,黄芪、白术、获苓、橘皮、甘草、当归,遇脾胃寒湿,便服一二次,甚觉有效。向来不敢饮酒及食诸燥热之物,六月食凉粉,霍乱呕吐并作,八月六日食黍糕半枚,午后省牲,在明伦堂〔5“呕吐原物.自此饭后常觉气逆欲吐,左胁贴乳,上冲喉下,隐隐似痛,半月食消,方才气顺。服四君丸,发热面赤,耳后如火,两臂〔6〕酸痛,胸腹燥渴。啖黄梨半枚而愈,是后每日啖梨乃安。往日一食便泄,今止大便润湿,不似从前结若羊矢而已.吾恐饭后欲吐,将成反胃证,则可虑矣。前时腰痛腿重,此际已愈,但坐卧少久,不能遽起,是老年常景,非关病也。但有还少仙方,自当更妙,但恐不能耳。偶服六味丸,即觉腹中寒滞,服八味三剂后,更觉燥热,耳后如火,或谓附桂少故,非也,晋脏腑大概寒热俱不受,须不寒不热、不燥不湿、平中带补之剂乃可。此意与县中医士言之,为吾制兔丝丸,服之甚不佳,而四君丸平日最效,今便燥热不受。大抵渐老渐衰,甚有血虚火起之意,当用何药治之,人还即寄方来。详观平日旧证:自来饮食不多,渐老渐减,稍多即伤食作泄,此脾气之弱也.脾为太阴湿土,阳明之燥.足以济太阴之湿,则脾阳升运,水谷消磨。湿旺燥衰,中气莫运,多食不能消化.故病泄利。肉食更难消磨,过时陈宿,反伤胃气,是以不思食。食枣生热者,甘缓之牲,善滞中气,土滞则脾陷而胃逆,胃逆而甲木不降,相火上炎,是以生热,非大枣之性热也。食柿饼作泄者,寒败脾阳也。茶多不寐者,阳气收藏则为寐,收藏之权,虽关金水降蛰,而金水降蛰之原,实由戊土之降.茶多滋其土湿,阳明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故神魂升泄而不寐也.不食晚饭者,日暮阳衰,不能腐化耳。晚饮杯酒,痰生涎流者,酒助土湿,湿动胃逆,津液埋郁,则化痰涎,下行无路,是以逆行也。大便成粒。硬若羊矢者,下焦阴旺,肠窍约结,糟粕传送,不能顺下。下而辄闭,蓄积既多,乃复破隘而下。下而又闭,零星续下,不相联属。大肠以燥金主令,而手足太明,湿旺津癖,但化痰涎,不能下润大肠,是以燥结成丸,枯涩难下,实非下焦之阳盛也。晚思登涵者,阳衰湿动,肝脾郁陷也.夜多小便者,子半阳生,水谷消化也。便多水利土燥,故思饮而甘食。四君丸,术、甘补中,扶茯苓泻湿,橘皮利肺,当归滋肝,与脏气颇合,是以能效.近食凉粉吐泄,寒湿伤脾。黍糕胶黏难化,原物涌吐。阳明胃气,本自下行,屡呕气逆,因而上行。饭后中焦郁满,胃气不下,是以欲

黄元御

黄元御 黄元御 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昌邑市黄家辛戈村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 黄元御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祖运贞,廪贡生,侯选训导;叔祖运启,顺治戊戌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父钟,邑庠生;兄德润,增生;德淳,监生。黄元御出身于这样一个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家学影响。少年时代,其父为之延请侨寓昌邑的名儒于子遽先生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能够登科入仕,光耀门庭。黄元御也“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效其先祖黄福,做出轰轰烈烈的勋业。 雍正二年(1724),甫近弱冠之龄的黄元御考中邑庠生。雍正十二年(1734),黄元御三十岁,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左目红涩,白睛如血,不得已延医就诊。而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科举时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进之路被彻底断送。在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 黄元御凭着深厚的文化功底,苦读历代中医典籍,数年奋斗,浸浸有成,开始悬壶济世。在行医过程中他又不断总结经验,医术精进,医名大盛,时人将之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黄元御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 乾隆二年(1737),黄元御开始酝酿《伤寒悬解》一书的编著,并着手撰写《素灵微蕴》,乾隆五年(1740)九月完稿,四卷二十六篇,在该书中黄元御首次提出了“培植中气,扶阳抑阴”的诊病理论。对于中气他给予了形象的比喻:“精如果中之仁,气如果中之生意,仁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生人者,精中之气也。”有本于此,在施治中他始终贯彻了重视脾土、扶阳抑阴、厚培中气的施治原则,这是他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乾隆十三年(1748),黄元御游幕至清江阳邱,阳邱风景秀美,黄元御亦心清气廓。期间,他南游会稽山,拜谒禹陵,自谓:“身登会稽,亲探禹穴,目睹越国江山……乃有著作斐然之志。”同年四月,他开始撰著《伤寒悬解》,七月三日草成,计十五卷。八月下旬又撰成《金匮悬解》二十二卷,时年四十四岁。 乾隆十四年春(1749),黄元御初草《四圣悬枢》一书,辨析瘟疫痘疹之义。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仅草创大略篇目,因事辍笔。乾隆十五年(1750)四月,黄元御北游至京,适乾隆帝有疾,众太医萎思无策,经举荐,黄元御入宫视疾,药到病除,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青睐,亲书“妙悟岐黄”以为褒赏,并恩赐御医。从此,黄元御开始了供职太医院的生涯。 乾隆十六年(1751)二月,乾隆帝首次南巡,黄元御伴驾至杭州,期间著方

黄元御医案之耳聋解

耳聋解 4 张氏,少因半产,下血虚损.中年腹中郁满,头目昏晕,咽喉有物如草。后因媳女卒病,惊悸火发,自肩上项,升腾耳后,右耳遂聋,数日左耳亦病滞塞,怒则更甚。头面麻痒,如蜂蚁纷挠,心烦生躁,则头上汗流,膈右烦热,胶痰瘀塞,食下胸闷吐酸,项脊筋疼,饥则心空气馁,酸水浸淫,心神慌乱不寐,寐必手足麻软,醒后不能转移,腿胫骨髓空虚,筋脉酸楚,膝躁浮肿,小便赤涩。病半年矣。此缘士湿火升,清陷浊逆。阴阳应象论:北方生寒,在脏为肾,在窍为耳。耳为肾官,亦为心官,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肾藏精,心藏神,神为阳,精为阴。阳清而阴浊,清气上升,则孔窍空虚,浊气上逆,则孔窍闭塞,空虚则善听,闭塞则莫闻。而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生则浊,阳生则清,清则必升,浊则必降。盖水为纯阴而内含阳气,此气左升,则化木火,是清阳出于浊阴之中也,火为纯阳而中抱阴精,此精右降,则化金水,是浊阴生于清阳之内也.肾水之内,一阳常升,心火之中,一阴常降,七窍空虚,但有清阳布获,而无一线浊阴,稍生闭塞,是以声入耳通,钜细必闻.非水火相济,精神互交,不能如是,故耳以一窍而并官心肾。心为君火,相火者,君火之佐也。胆以甲木而化相火,随君火而交癸水,君相下根,则精温而清升,神肃而浊降。神胎于魂,魂藏于血,血统于肝,肝胆之气,表里相合。血脱则温气亡泄,魂虚木陷,不能生火化神,则心君浮动,常有升摇之意,而温泄胆寒,甲木失其培养,君相感应,亦将飞腾。其头目昏晕,咽喉梗碍者,皆甲木飘扬,根本不秘之象也,但未全逆耳。偶因惊悸卒发,君相同奔,浊气上逆,孔窍冲塞,是以重听不闻。少阳之脉,循耳后而下肩项,甲木逆冲,由经倒上,故相火升炎,自肩项而绕耳后也。君相下行,肺金敛之也。肺自右降,相火上逆,肺金被克,收令不行,故先聋右耳。胆自左升,续则渐及本位,故后聋左耳。怒则胆气更逆,是以病加。甲木郁升,浊气纷乱,故头面麻痒,如蚁动蜂飞。火能上泄,金不下敛,故头上汗流。肺被火刑,故隔右烦热。君相虚浮,故心慌胆怯,不能寐也。究其根原,总由阳衰而湿旺。太阴以湿土主令,而清气左升,则化阳魂,阳明从燥金化气,而浊气右降,则生阴魄。盖肺金藏气而含魄,胃为化气之原,气清则魄凝,肝木藏血而含魂,脾为生血之本,血温则魂见。气之清者,生水之基,故精孕于魄,血之温者,化火之根,故神胎于魂.火旺则土燥,水盛则土湿,燥济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血脱温亡,泻其化火之根,火衰水盛,精脏生寒,寒水上泛,脾土滋湿,湿夺阳明之操,牌陷胃逆,故君相拔根而肺失收藏之政也。胃土不降,浊气右填,肺津郁遏,凝为痰涎,蒸以君相之火,则胶塞不流。脾湿不化水谷,食下而中焦郁胀,肺胃更逆,故胸膈壅闷。肺气不得前下,逆而上冲,后侵太阳之部,故项脊筋疼。肾主髓,《灵枢?决气》: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是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

浅析《伤寒论》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奠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伤寒杂病论》在脾胃学说继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下文就《伤寒论》中关于脾胃学说的内容作个简要的分析。 一、重视保护脾胃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故仲景非常注意保护脾胃,以免损伤。 祛邪依据脾胃盛衰。患者脾胃素虚,仲景或先补后攻,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条),或禁汗如“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条),或禁攻下如“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条),或根据胃气盛衰而减少易伤胃气之药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条)。 祛邪不忘保护脾胃。仲景在祛邪时或在方中配伍护脾胃之药如中白虎汤,方中之粳米、甘草能使阴寒之石膏不损脾胃;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之用粳米,皆旨在培补脾胃元气。或用护脾胃之药送服峻药,如十枣汤中用大枣(肥者十枚),就是为了避免峻药伤及胃中之津液。大枣,甘温,归脾胃经,《本经》云:“安中养脾……补少气、少津

液……”[1]。其次,在《伤寒论》112方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甘草、生姜、大枣。甘草、生姜、大枣都是补脾胃之品。 二、重视脾胃的枢纽作用 脾胃居中央而运四维,心肺之降、肝肾之升,皆有赖脾胃升降斡旋之力。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则气机升降失常,则病由生。黄元御在论“厥”时说:“平人阳降而交阴,阴升而交阳,两相顺接乃不厥冷。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则生逆冷,不顺而逆,故曰厥逆。足三阳以下行为顺,足三阴以上行为顺,顺行则接,逆行则阴阳离析,两不相接。其所以逆行而不接者,中气不运也。”故《伤寒论》中多有从中土治疗疾病治病。如“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陈修园曰:“此一节言少阴水火之气,皆阳明之水谷以资生,而复交会于中土。若上吐下利,则中土虚矣。中土虚则气不行于四末,故手足逆冷;中土虚不能导手少阴之气而下交则为烦,不能引足少阴之气上交而为躁,甚则烦躁欲死。方用吴茱萸之大辛大温,以救欲绝之阳;佐人参之冲和,以安中气;姜枣和胃,以行四末。师于不治之证,不忍坐视,专求阳明,是得绝处缝生之妙……”[2]另外仲景治疗脾胃气虚,寒热错杂于中焦之痞证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也是着重于调理脾胃,用黄芩、黄连清热,人参、生姜、大枣、甘草、半夏补中和胃。我校伤寒大家俞长荣教授,就善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之胃病,可谓深得仲景之术。 三、善于从脾胃疗疾病

少阳老师黄元御先生临证经验谈:脱发

20100327少阳老师黄元御先生临证经验谈①:脱发病案 刚才传的这三个图,大家能看到吗? 好吧,我想今天先就讲这三个图形,老不画图,画了一上午,还专门去买一个圆规(笑)。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来就是讲讲我个人吧,这几年知识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对黄元御这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大家可以看第一张图。 图一 第一张图,这个图是从《四圣心源》这本书里把他的用药,按照《四圣心源》用药的频繁程度和特点,我以前学习的时候画的这么一张图,如 果按照标准的,咱们的河图啊洛书啊,一气周流这个画图呢,应该金和木的位置要对调才对,我这么画是为了方便自己想象啊,假设一个病人在你对面站着,那么他左侧气升,右侧气降,左木右金,是这样的。在这个金木水火土,这个五行之中,中央是土,常用的药是黄芽汤,是人参、甘草、干姜、茯苓。在这个最中间用药范围之外,外层一圈是这个,是芍药、黄连,桂枝、丹皮,附子、川椒,杏仁、陈皮;完全是按照《四圣心源》黄芽汤的这么一节这么写出来的,但实际运用上可能,远远要比这个灵活。再外一圈,每个方面,每一个

象限,都有它的一些常用的药。这些药一共是40味左右,因为有些药在有些地方是有重复的,这40味药就基本上能涵盖到我们常见病里面的,这个使用频率的话,能涵盖到百分之十,这个可以做到的。 这个说到用药呢,应该是具体每一味药的,去寻找它的最标准的,它的作用,我们还是应该以《神农本草经》啊,以及后来的《明医别录》这些个专门研究本经为主的书,去看这些,以《神农本草经》为主。咱们今天主要讲的黄氏理论,所以啊,按照黄元御《四圣心源》里的用法以及呢,他的书里面的《长沙药解》、《玉揪药解》是这么给它做这么些规划的,这些药的分类是这样的,但是呢,历朝历代以来,各家各派,往往每个人到了一定的程度,都有自己对药的理解啊、运用啊,并不限于这个图形,我拿这个图形呢,方便自己学习,这是最主要的。我觉得图一就是这样的,具体每味药的作用,大家可以去看书就成了。然后拿出一个《四圣心源》里面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想讲什么的时候,一翻书,正好就看到了它这个病,精遗这方面的病,这是图二,《四圣心源》对精遗的辨证、治疗还有它的图解,是这样的: 图二

【名医临证经验】黄元御麻瑞亭与下气汤

【名医临证经验】黄元御、麻瑞亭与下气汤 黄元御(1705年~1758年),名玉路,字元御,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四库全书》收录黄氏医籍十一部,计一百零一卷,近二百万字。近年来其医学著作受到重视,学术思想与经验亦得到传播与应用。其中《四圣心源》一书,最受青睐。 他将中土脾胃列为阴阳之气的枢纽。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一旦中土不安,胃土当降而不降,脾土当升而不升,就会出现阴阳五行乖乱之局。这种土踞中央,枢运四旁的认知,可以追溯到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列中央为五行之土,土为中轴,木火金水顺次位于东南西北四位。黄氏云:“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四圣心源·天人解篇》)中气之分,脾为湿土,胃为燥土,湿气过则伤阳,燥气过则伤阴。 而黄氏认为,“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四圣心源·六气解》)又说:“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四圣心源·六气解》)

这是他强调五脏之病以湿病为多的理论依据,所以他在“劳伤解”篇中指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麻氏在其《医林五十年》中,开篇所言“阴阳五行”“天人相参”等,基本是黄元御《四圣心源》的简化篇,但阐述的更直接、更明白。湿浊盘踞中焦,必碍气机之运行,故祛湿必健脾,亦必调理气机;湿浊运化,气机运行,中焦升降有序,四旁自然转动不息,人的生生之气如环无端,病患自然逃遁。方义析义《伤寒论》361条云:“少阴负趺阳者为顺。”少阴为肾水,趺阳为胃土。中土健旺,则土能克水,中气不败,则生生之气不绝,故为顺。黄氏云:“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四圣心源·六气解》)麻瑞亭则云:“伤寒如此,内伤杂病十之八九,亦属少阴负趺阳为顺。所以治疗内伤杂病,首在调中健中,旁及四维,随证施治。中土健运,升降复常,气血畅旺,经脉调和,则病剧者可瘥,病轻者可愈。”(麻瑞亭《医林五十年·治疗大法篇》)基于五行之中,以中土为轴;中土致病,以胃气不降,湿盛为患,所以黄氏特立下气汤为治疗胃气不降、气滞湿阻之主方。是方君药为半夏与茯苓,半夏专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痰嗽,降阴浊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胀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黄氏认为,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序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电子版序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为医者,所行乃生人之事。是以医不患病 多,而患法少,亦不患法少,而患不能顺从天地好生之德。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天地之间,故岐黄君臣答问,始以恬淡 以保天真,继以顺时四气调神,推论阴阳五行,教化顺应天地,以成《素问》。此亦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意,顺天从道,无有极时者也。而后人不解,黄帝哀之属有疾病,乃先立针经以为《灵枢》,以求久而不绝,易用难忘,此顺天之德,不用毒药之原也。 上古圣贤,悲天悯人之心,于文字间流露无遗。然众生难化,忘躯 循物者多,恬淡虚无者少。是故仲景撰用先贤经论,为《伤寒杂病论》 十六卷,方药以祛疾,不得已而求其次者也。 仲景而后,知医者愈寡,流派纷争,去古愈远。昌邑黄元御,因医 废目,遁入医门。其论空明洞见,振聋发聩,先圣遗旨,一线承传者也。黄氏之书,传世出版者凡十一种,而《四圣心源》为诸书之会极。 其论一气周流,囊括天地,通达鬼神,阐顺天之道,而不遗祛疾之方, 古圣先贤之心,俱得无遗。仲景而后,中医之学,一线绝传,不堪问矣,至黄氏而复明,至幸至幸。 黄氏立论高远,激扬文字,诟病诸家,为人所忌,故其书所传不广。 近贤麻瑞亭、孙洽熙二前辈,广搜博求黄氏遗书,将黄氏医书十一种整 理完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分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济世。黄氏之书由此得以大白于天下,广为流通,麻老孙老真乃黄 氏之功臣,众生之福祉也。 南阳泥巴匠,去仲景故居不远。热爱中医,心系苍生,为发扬推广 黄氏学术计,乃倡议整理黄氏医书电子版。一呼百应,众志成城,经春 至冬,其稿终成。泥巴匠复精心排版,以成其美。十一种文字在列,方 便检索,便于流通,参与整理的仁人志士,其于黄氏学术之传习,功岂 小哉? 是《黄元御医书十一种》电子版,非正式出版物,部分内容亦与黄 氏原著有明显的差别。如《伤寒悬解》与《伤寒说意》二书,凡黄氏引 用仲景原方处,皆替换为仲景原文,此不伤黄氏之意而严遵仲景之旨者。《长沙药解》诸药,多补入《本经》原文以为参正,此推原见委以佐证 黄氏之论者。至于其排版之详尽美观,皆黄氏原著所无,全为方便研读 者也。 该电子版虽经尽心整理,然疏误之处必不可避免。且电脑文字浏览, 终不若捧卷而思之妙。目前《四圣心源》已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与人民 军医出版社两个单行本出版发行,《伤寒悬解》与《伤寒说意》合编的单行本,两家出版社也即将分别推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还将在近期推出《长沙药解》与《玉楸药解》合编的单行本,以及《素灵微蕴》与《难 经悬解》合编的单行本,其对《黄元御医学全书》的重新校订工作,也 已经展开,预计年内可以上市。 另外,黄元御未经出版的《道德悬解》抄本已经面世,其已经失传 的医案专著《玉楸堂稿》已有线索,黄氏的女科资料《妇人方》清抄本 已联系到,《周易悬象》也在网上露出了抄本的线索。这些著作一旦核实,都有可能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纳入《黄元御医学全书》之内,以成黄氏

黄元御的“下气汤”

黄元御的“下气汤”解析及其加减应用 下气汤,载于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原方为: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贝母6克(去心)、五味子6克、芍药6克、橘皮6克,治气滞在胸膈右胁者。 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子)、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化裁为: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之剂,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解析:云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杭芍、丹皮、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八味和合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尢著者。病机为中气

不健,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子寒湿。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加减应用: 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克易茯苓,建泽泻易甘草。 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克或猪苓皮9—12克易茯苓。 厉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克—30克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甘草。 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以炒白术9—12克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易之)。 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着,以生薏仁15—20克易甘草。 胆胃上逆,甲木上火,口苦咽干,头塘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芩炭9—12克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 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陷,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木6—9克易杭芍,暖肝以助升发。

黄元御医案之带下解

带下解 3 李氏,夏病赤带,内杂白沙如豆,并下紫血。食不甘味,入口作苦,咽干胸燥思饮,而内实不渴,大便泄利,小便淋浊,溺前作痛,溺后作痒。此缘脾土湿陷,风木疏泄。精藏于肾,其性封蛰,而肾水蛰封,由于肺金之收敛。收则生燥,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戊土燥降,收敛得政,阳蛰九地之下,则癸水温暖而不泄。阳明之燥夺于太阴之湿,则戊土不降,肺金失收效之令,相火升泄,于是癸水莫藏。肾主蛰藏,肝主疏泄,己土湿陷,抑遏乙木生发之气,郁怒生风,竭力疏泄。木能琉泄而水不蛰藏,其在男子,则病遗精,其在女子,则病带下。《灵枢?五灌津液》:阴阳不和郡水火不交。则使液盘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即遗精带下之证也。女子带下,精液流溢,五色不同。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水失藏,五脏陷流,一脏偏伤,则一色偏下。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各有本色,是以不一也.风木郁泄,相火不秘,甲木之火逆,则胸隔烦热,三焦之火陷,则膀胱热涩。风力郁冲,而木气遏陷,不能畅泄,故搜溺淋漓,梗阻难下。木以疏泄为性,水道不开,势必后冲谷道,以泄佛郁,水谷齐下,则成泄利。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水之润下,莫过于海,故海水独咸,一经火煎日晒,则结咸块,白沙成粒者,相火陷于膀胱,煎熬波溺而结,与煮海成盐之义正相同。膀胱热撼,精溺蹇塞,木气郁碍,’是以作痛,精溺既下,而木郁未达,是以发痒。风木陷泄,肝血失藏,离经瘀郁,久而腐败,故紫黑时下。其病于夏暑者,湿旺木郁,非关热盛。秋凉则愈者,燥动而湿收也。然木郁热作,是病之标,而火泄水寒,是病之本.推其源流,则由奇经之任带二脉。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为诸阴之长,水寒血冷,任脉凝冱,阴气传结则为疝瘕,阴精流注则为带下,无二理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居中焦之位,处上下之间,横束诸脉,环腰如带,所以使阳不上溢,阴不下泄。土败湿滋,带脉不束,督升任降,阳飞阴走,故精液淫溢而不收也。《金匮》:妇人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此病属带下。曾经半产,癖血在少腹不去。以瘀血凝结,阻水火升降之路,则火逆而生热烦,水陷而为带下,此带证发作之因也。此当温操脾肾,琉木达郁,以荣风木。后之庸医,或用清利,或事固涩,阳败郁增,则风木愈泄,是决江河之流而障之以手也,不竭不止吴。男子淋浊遗精,女子崩漏带下,病悉同源.而庸工不解,其所制各方,无可用者。李氏用操土温中、疏肝清下,蛰火敛精之法,数日而廖。3

清代名医黄元御运用调理中气学术思想治疗七类病症

清代名医黄元御运用调理中气学术思想治疗七类病症 重视中气,扶阳抑阴。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调理中气者,才是治疗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扶阳抑阴,方用黄芽汤: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滞不行,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第四单元带下病 一、A1 1、治疗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内补丸 B、完带汤 C、知柏地黄汤 D、止带方 E、五味消毒饮 2、完带汤治疗带下过多的适应证候是 A、肾阳虚证 B、阴虚夹湿证 C、脾虚证 D、湿热下注证 E、热毒蕴结证 3、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内补丸 B、完带汤 C、知柏地黄汤 D、止带方 E、肾气丸 4、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的带下特点是 A、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稀薄 B、带下黄绿如脓,臭秽难闻 C、带下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 D、带下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 E、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 5、下列各项,属带下过多脾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A、腰酸如折,畏寒肢冷 B、带下赤白相兼,有气味 C、烘热汗出,失眠多梦 D、四肢倦怠,纳少便溏 E、烦热头晕,口苦咽干 6、带下过多者,治疗以 A、除湿为主 B、益气养血 C、治本调经 D、疏肝养肝 E、调理冲任 7、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理性带下的是 A、月经期前后带下量多

B、排卵期带下量多 C、妊娠期带下量多 D、绝经前后白带减少 E、带下黄绿色 8、肾阳虚带下过多的主证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终日淋漓不断 B、腰酸如折,小腹冷感 C、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 D、畏寒肢冷,面色晦黯 E、烘热汗出,头晕耳鸣 9、下列哪一项不是热毒蕴结带下过多的主证 A、带下量多,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 B、带下黄绿如脓,臭秽难闻 C、面部烘热,烦热头晕,午后尤甚 D、小腹疼痛,腰骶酸痛 E、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10、脾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健脾益气,固涩止带 B、健脾益气,清热止带 C、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D、健脾益气,清热利湿 E、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11、肾阳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温肾健脾,固涩止带 B、温补肝肾,固涩止带 C、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D、温补肾气,固涩止带 E、温补肾阳,固涩止带 12、阴虚夹湿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养阴清热,除湿止带 B、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C、滋肾养阴,清热止带 D、滋阴降火,清热除湿 E、滋肾养肝,清热止带 13、湿热下注带下过多的治法是 A、清利湿热,佐以止带 B、清利湿热,佐以祛风止痒 C、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D、清利湿热,佐以止痒 E、利湿止带止痒

黄元御《四圣心源》代表方剂配伍分析

黄元御《四圣心源》代表方剂配伍分析 2015 年09 月第35 卷第5 期Sep.20 15 V o1.3 5 No.5 现代中医药Modem Tr a dit i onal Chinese Medicine · 99 · 黄元御《四圣心源》代表方剂配伍分析李 博文王聪杜娟高长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摘要:《四圣心源》乃黄元御“ 诸书之会极” ,为黄氏一生医学经验的总结,堪为祖国医学之精髓。黄氏自拟方剂配伍精当,匠心独运,药少力专,效若桴鼓。现将《四圣心源》7 首代表方剂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黄氏 之学弘扬光大。关键词:黄元御;《四圣心源》;方剂配 伍中图分类号:R 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71(2015)05—0099—04 DOI :10.13424/j.cnki.t o tem.2015 .05 .041 《四圣心源》乃黄元 御“ 诸书之会极” ,是黄氏根据祖国医学典籍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述其临床见解和治法、方药的代表著作,为黄 氏一生医学经验的总结,堪为祖国医学之精髓。黄氏尊古而不泥古,应用古方治病的同时,又擅组创新方。其自拟方剂配伍精当,匠心独运,药少力专,效若桴鼓。现将《四圣心源》代表方剂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黄氏之学 弘扬光大。1 创黄芽汤定培土大法【组成】人参三钱,甘草三钱,炙,茯苓二钱,干姜二钱。【释名】本方名取义

于《周易参同契》中“ 阴阳之始,玄含黄芽” 之意L1】,黄是中土之色,芽乃生机之萌,“ 黄芽” 即涵土生万物之妙思,也说明阳气在阴阳之始,有生机萌发时的启动作用,体现了黄氏天人合一的学术思想。【方解】本方为《四圣心源》开篇第一方,为书中群方之祖,坐镇中皇而运四旁,并充分体现黄氏非常重视中气之学术思想。中气虚衰,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脘腹胀满。脾虚生湿,湿邪下注,则大便溏薄。脾失健运,精微不能输布,营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象虚弱等一系列证候。方中以人参为君,味甘微温,气质淳厚,直走黄庭,可“ 人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 l2 J ,以达补益中土之气之效;臣以干姜,辛热性燥,温运中土,以助诸药温胃之阳,燥脾之湿。人参配干姜,崇阳补火,意在阳升。佐以茯苓,甘淡而平,甘能补脾,淡能利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利水燥土,功标百病,效著千方。炙甘草为佐使,甘温培土补虚,固守中土,兼以调和诸药。茯苓配甘草培土泻水,旨在阴降。四药合用,人参补益虚弱之中气,甘草使之固守于中,干姜使之运转于内,而茯苓则淡渗利湿,引湿气外出。如此则中气得补,湿气得去,中土得以斡旋,升降自能自如,诚如黄氏所论:“ 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

罗大伦:黄元御的圆圈理论

罗大伦:黄元御的圆圈理论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不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圆圈呢在这个圆圈里,脾胃一阴一阳,就是中心的轴, 一切都是围绕着它们来转。 话说这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医认为,其功能也有方向,这些脏腑所引导的气机是处于动态中的。 这个图画我给大家描述一下。

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中医说肾脏是水中含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我们就明白了,那一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么啊火生土,也就是说,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温暖,那么脾是负责什么的呢是负责把胃吸收的营养(中医叫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的。这脾有个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为有一部分营养还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 各位可记住了,中医认为,脾脏之气,是从左边向上升的。 肾脏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说,在水的滋养下,木气也开始得到了营养,要发展了,它发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树一样,这个肝脏之气也是从左边往上升的。随着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句话,叫“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是说的这个。 好多人说,这中医的肝怎么在左边啊,解剖可是在右边,中医说的是肝气,是肝的功能,是一个功能系统,不单是那个脏器实质。 所以,左边身体有病,有时要考虑到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四季配春季,象征着万物生发。 此时各位看到了,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这火配五脏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点其实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脏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是属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肃降,甭管夏天多热,遇到秋天,气机就开始往下降了。这心火本来是要上升的,但是因为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着往下降,直降到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过寒,温暖肾水。而肾水随着肝木上承,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叫“水火既济”。 有的时候,这个往下降的过程被破坏了,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会看到上面热,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红,口舌生疮,可下面的腿还是凉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嘴里吃入的东西进入了胃,然后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气要下降。在中医里,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才对。

清代名医黄元御学术思想

清代名医xx学术思想 2009-02-16 22:09:16|分类: 医道求真|标签: |字号大中 小订阅 一、重视中气,扶阳抑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 1、xx的治疗: 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 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xx的治疗: 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 甘草、xx、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 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 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第五代传人麻瑞亭一辈子用“下气汤”加减治百病,效验传奇。)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 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胁下疼兼胃口疼》:

治胁疼两方中皆用桂枝而不用柴胡,……柴胡能舒肝气之郁,而不能平肝木之横恣,桂枝其气温升(温升为木气),能舒肝气之郁结则胁疼可愈,其味辛辣(辛辣为金味),更能平肝木横恣则胃疼亦可愈也。惟其性偏于温,与肝血虚损有热者不宜,故特加龙胆草以调剂之,俾其性归和平而后用之,有益无损也。……方之要旨,不外升肝降胃,而桂枝之妙用,不但为升肝要药,实又为降胃要药。] 4、血病的治疗: 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 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 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 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 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 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 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 xx抑阴,方用xxxx: 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33)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33)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33)3月29日四诊:仍有恐惧感,自认为有人控制自己,不时欲用刀子自杀,头昏。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炒枣仁15克、朱砂粉1.5克(睡前一次冲服),5剂,水煎温服。4月3日五诊:药后神志稍清醒,精神好转,胡言乱语减少,有时头昏。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炒枣仁15克、朱砂粉15克(睡前一次冲服),5剂,水煎温服。6月24日其妻来诉:上药服30余剂,基本痊愈,已经上班。3月29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再未来诊。例2:白某:女,24岁,西安市人。1979年元月l 2日初诊。其母代诉:1968年患精神病,经治疗好转。1979年12月25日,因生气夜间开始哭闹不休,说笑失常,近一周加重,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患者乱动,不配合,无法诊脉察舌。辨证:中气不运,内脏失凋,脾虚肝郁,胆胃上逆,二火不藏。诊断:癫证。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理气,蛰火潜阳。处方: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大熟地9克广橘红9克全瓜蒌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15克生龙骨12克牡蛎粉12克草蔻仁6克石菖蒲9克朱砂粉2克(睡前一次冲服),3剂,水煎温服。元月16 日复诊:患者未来诊,其母代诉:患者

服一剂药后即清醒,二剂药后能下地活动,现已能干轻度家务活。上方继服,3剂,水煎温服。元月20日三诊:患者神志已完全正常,自诉:心慌,头昏,两手发麻,脚心痒,睡眠差。脉细濡、右稍涩、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去朱砂粉,加赤丹参9克,3剂,水煎温服。再未来诊。例3;高某,男28岁,西安市人。1986年6月21日初诊。其父代诉:患精神分裂症5年,经治疗,明显好转,犯病次数减少。近又犯病,失眠,骂人,多怒,大便干,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濡数、两寸关大,舌苔白厚腻、边尖红。辩证:内脏失调,肝胆郁滞,君相不藏。诊断:狂证。治则:健脾疏肝,和胃平胆,潜降二火。处方:云茯苓9克炒杭芍9克炒杏仁9克生龙骨9克缩砂仁5克建泽泻9克黄芩炭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牡蛎粉15克北沙参12克肉苁蓉15克炮干姜4克朱砂粉1克(睡前一次冲服)6剂,水煎温服。10月14日复诊:药后效不显,加之天气热,仍狂躁不安。在陕西省精神病医院住院三个月,今天出院。自诉:头木不适,他无明显感觉。脉细濡、左关尺右关寸大,舌苔白腻。上方去黄芩炭、肉苁蓉、炮干姜、朱砂粉,增生龙骨为12克,加银柴胡9克、炙米壳3克、补骨脂6克,6剂,水煎温服。10月22日三诊:药后头木已愈,睡眠好转。骑自行车来诊。脉细濡、稍弦、右关尺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炒杭芍、肉苁蓉、炮+姜,增生龙骨为12克,加银柴胡9

黄元御用药精选

黄元御用药精选 对药性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更多的广度。 1、蛇床子:味苦、辛,微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暖补命门,温养子宫,兴丈夫玉麈痿弱,除女子玉门寒冷。 2、苍术善行,白术偏入戊土,而纳粟之功多,苍术偏入己土,而消谷之力旺。脾胃双医,则宜苍术、白术并用。 3、肉苁蓉滋木润燥,善滑大肠,而下结粪。其性从容不迫,未至滋湿败脾。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暖腰膝,健筋骨,滋肾肝精血,润肠胃结燥。 4、何首乌,味甘,性涩,气平,入足厥阴肝经。养血荣筋,息风润燥,敛肝气之疏泄,遗精最效,舒筋脉之拘挛,偏枯甚良,瘰疬痈肿皆消,崩漏淋漓俱止,消痔至妙,截疟如神。何首乌滋益肝血,荣舒筋脉,治中风左半偏枯之病甚佳。辅以燥土暖水之味,佐以疏木导经之品,绝有奇功,而不至助湿败脾,远胜地黄、龟胶之类。 5、延胡索、蒲黄、续断、茜草这些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都入足厥阴肝经。 6、锁阳、丹参、泽兰、益母草等等,这些都是入足厥阴肝经的,足厥阴肝体阴用阳,你有些时候很难定性,总的来讲,它还是偏温一点,水中生木,木生的火,既为火之源,肯定有点温热之性。 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也就意味着有相似的作用,但各有千秋,能掌握到这点,就能一切惟你所用。 7、三棱、莪术、钩藤、苍耳子、羌活、天麻、荆芥、秦艽、菊花、青蒿、龙胆草、夏枯草等,这些入足厥阴经的也可以放到一起来谈一谈。这是一种整体的认识,这些药物都会与肝发生点关系,也是通过调肝发挥相应的价值,但又各有不同。 析:肉苁蓉、何首乌滋补而不腻,不助湿败脾。四物汤,生地、川芎、白芍、当归,这四味儿药都是调肝经的,也就是足厥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几味儿,以后思路可以更扩展一些了,加上了首乌,入肝经,而且还有扩充性的作用,药物与药物,真是得一味儿一味儿地把玩。这样才能用药如神。不在于多,在于精,抓住药物的精髓。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 六气之标本从化(黄元御先生著 黄小云先生解)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六气之标本从化(黄元御先生著黄 小云先生解) 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六气之标本从化(黄元御先生著黄小云先生解) ---顺从自然 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症,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 太阳寒水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小云:手足太阳标阳而本寒与手足之少阴为一周天也,太阳含卫阳之气而布护于表也,因表恶寒既表证而至小便不利或利者,从阳则在经之标而热证现也。从阴则在经之本而寒证起。两阳经之证不除则可在其小周天中干扰它经而现少阴经之证也,少阴经也有表里之分。可据经气的阴阳而分辩之。)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小云:离之阴午时与夏至之时生才有降,如果不生则无降矣。此为从阳求阴也,即肾水不足者补血可生精,如若不行则可降天道之气兼补其母肺金而肾水可生也。阳中求阴之意即离

之用在阳位也,此也含阴从天降之意。)水降于火,(此水从离降也。)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小云:三焦应腠理毫毛,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本就藏有少阳相火,三焦为阳气之父也。三焦为手少阳与足少阳气相同也。)水得此火,应当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小云:癸水壬水一阴一阳,癸水属肾,壬水属膀胱;膀胱者,洲都之官,精液藏焉,气化才能出。此既证明膀胱本就藏有少阳相火,不然无气化可言也。而膀胱寄左肾含相火可使肾精不寒。女子胞寄于右肾,女子以血养胎得右肾命门之火而血则温可养胎也。左肾属阴,右肾属阳,一司小便,一司大便,所以五更泄从肾阳治以四神丸也。三焦膀胱同主腠里毫毛,由此可知太阳少阳与肺之气合而护表而统称卫气也既卫阳之气也。)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小云:此理甚是,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此既余阳用阴,阴用阳之意也。)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小云:木火主里,此理未明。木乃水所生,但必须有少阳生生之温湿之气方可生也。其少阳生气由命门而出太过则现湿热之气,不及则寒湿可见也,能识此则病易调也。当然此湿气实属水气非太阴土之湿气也。治则一除肝胆湿热,一温肾利湿。一泻子,一补母。然肝阴肝血亏者也从补肾阴治者而谓虚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