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浅谈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编号0705619

毕业论文

(2011 届本科)

题目:浅谈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系(部)院:美术学院

专业:绘画

作者姓名:杨小文

指导教师:黄建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二○一一年五月

目录

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1)

论文任务书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

论文 (6)

注释与参考文献 (11)

致谢信 (12)

附录 (13)

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16)

毕业论文情况登记表 (17)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审批表 (18)

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19)

封底

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杨小文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河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试析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杨小文

(河西学院美术学院07级6班甘肃张掖 734000)

内容摘要:潘天寿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国画大师。先生的写意花鸟画强烈的表现了壮美的艺术基调,构图推陈出新,笔墨凝练老辣,画中“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独具特色的指头画,把指画的艺术发展推向了高峰,给后人极为珍贵的艺术财富。

关键词:潘天寿写意花鸟画构图笔墨指画

写意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起步晚,后经过众多绘画艺术家提炼加工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潘天寿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大师,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一生中创造了大量写意花鸟画。潘先生在写意花鸟画中所创造出的奇迹和成就在中国写意花鸟画领域里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他的绘画之所以有很高的成就,与先生作品壮美的艺术基调;构图推陈出新;笔墨凝练老辣;“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分不开。

一.壮美的艺术基调

1.“大、重、奇、工”是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主要风格

壮美的艺术基调是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突出的特点之一,潘先生写意花鸟的主要风格特点可以用“大、重、奇、工四字来概括。大,指大气磅礴,不是小手小脚的;重,是指有分量,不轻浮;奇,指奇特,但奇而不怪;工,指工夫深,谨严精微而没有雕琢的痕迹。”

[1]见画如见其人,潘先生为人朴实刚直,不拘小节,而这“大”字正体现了他的性格。他的每一幅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和重,显得特别的有分量感,同时在“大”和“重”的基础上又突破了“奇”和“工”。比如作品《小憩》(见图1—1)一画上两只庞大的秃鹫目光闪闪,雄踞石上,有睥睨一切之概,这幅画无论是从用墨还是构图上来讲,把“大”、“重”、“奇”、“工”表现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此画是证明以上四大特点的最大有力证据,此外,像作品《松鹰》、《雄视》、《鹫石》等也可以说明这点。

2.高风俊骨是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壮美风格

用“高风峻骨”四字似乎更能恰当地概括潘天寿先生绘画的壮美基调,潘天寿绘画的这一艺术基调,可以说是传统绘画重骨气的实体,而刚劲的实体中到处贯通着生命力和对人的强大作用。潘先生画中的“骨”坚强无比,浩大而刚正,于是就形成了其作品的高风峻骨的壮美艺术基调。潘天寿绘画的高风峻骨、壮美风格,从画材的选择上就表现出来了。在潘先生的绘画中既有描绘朱荷、翠鸟、红桃、绿柳、蜻蜓、蝴蝶等情趣清新秀逸的册页小品,又有塑造雄鹰、水牛、苍松、古梅、危岩、巨石等形象粗狂、浑厚、古朴、老辣的宏篇巨作。这在作品《墨竹》、《下塘水牛》、《梅竹图》、《雄视》中一一得到证实。如在选材上,潘先生往往选取那些能体现顽强生命力的特性加以刻画和表现,他画树,往往是画多年与风霜雪雨搏斗以致树干盘曲倾斜、枝丫残折但没有倒下的老树。作品《松树图》(见

图1—2)、《墨梅》中形象有力地表现了这一点。他画石,往往是画经过亿万年风霜电袭击而仍然坚硬如铁、棱角分明、十分平板、接近方形的磐石。当然他的画里有流淌在山坳里的涓涓细流,更有腾空而下、声震山谷的飞瀑。梅兰菊竹,他固然多次描绘,而山谷那些自然生长、不大惹人注意的野草闲花,在他的绘画中更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如作品《暮色劲松》、《铁石帆运图》、《春酣》等对以上论点更有说服力

3.用墨、造型基调又是潘天涛花鸟画的又一风格

潘天寿用墨厚重而富有变化,在大块墨团中也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涌动。线条在他的画上具有果断、强悍、雄健、老辣、稚拙、生涩等特点。在造型上,任何形象在潘天寿的画上都以方正、厚重、刚硬为主,一出场就大大方方、堂堂正正,连癞蛤蟆和蜗牛也无卑微、猥琐之态。评论家一致认为,潘天寿的绘画艺术是力的化身、力的象征、力的变现。潘天寿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是美的、标致的,是力中见美,美中有力,力与美的结合。

二.写意花鸟画的构图推陈出新

潘天寿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构图很讲究推陈出新,所谓推陈出新也就是借古开今,“推陈”是手段,“出新”是目的[1]。“新”必须是从“陈”中推出,就是在抛弃陈旧的东西同时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有所创新和发展。“推陈”与“出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推陈”要求发扬优秀传统,“出新”要求创造与时俱进的新艺术。潘天寿先生的花鸟画在构图时不落俗套,常常给人出其不意、推陈出新的感觉,这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1.山水与花鸟巧妙地融合

山水画与花鸟画的结合是潘天涛创新的一个新路子。他的画山水与花鸟结合,在取近景时配上远景以增加画中的材料,以近景为主体,远景为客体,使之更加丰富热闹,又突出层次变化。如画鹰和鹭,远处配些峥嵘的岩石和倾泻的瀑布,如作品《欲雪》(见图1—3)就是一幅典型的山水与花鸟结合的画,在这幅画里,作者以竹子为前景,在竹子后边画了一座巨大的石山,石山上又画了几簇很有力度的兰草,又在石山顶上画了几只好像怕冷而缩着脖子的八哥,与前面的竹子相互呼应,相互衬托。这样花鸟与山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但使作品显得创意新颖,而且使画面相得益彰,很有感染力。山水、花鸟基本上是分家的,是独立的画种,而潘天寿意把他们融合一起,在花鸟画领域里开拓了一个新局面,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造。

2.构图新奇、壮阔

新奇、壮阔是潘天寿绘画作品构图的主要特点。吴弗之先生评析其画:“不论画幅大小,都从高处、远处、大处和最新处立意。”在其作品《小龙湫下一角》(见图1—4)中,潘先生只取湫下一角,通过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表现自然环境的幽深静穆,创造出“空山无人,水流花放”优美新奇的意境。再如作品《暮色劲松》(见图1—5),画面的最前面有一棵参天的大古松,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给人紧张厚重之感,但先生又在古松后面加了几座小山,画面的左下角画了一道瀑布,顿时整个画面显得松动、空旷、富有神秘感。

3.构图倾向于奇险一路

潘先生画的构图也倾向于奇险,经常采用“造险”和“破险”的手法构图。如先生在作画时,他一出手喜欢写出一块巨大的磐石,使之几乎填塞了整个画面,让他自己陷入一个险境,也给自己出了个难题,这就是所谓的“设险”。但先生胸有成竹,提笔四顾,临见妙裁,在某些地方点缀些山花野草或禽鸟虫畜,顿感整个画面柳暗花明,通过画面上物

象的位置变换、获得与众不同的新奇意境,这就是所谓的“破险”了。通过“造险”和“破险”使得整副画充满生机和活力。

4.画石的平面分割

潘先生对画石是非常讲究的,因为“平面分割的均匀,各块面的差距较弱,往往给人以平易、轻松的感觉,宜于表现江南景色。平面分割的差距较大、对比强,则往往给人以强烈、紧张、严肃、惊险的感觉。”[1]潘画的平面分割属于后一类型,如《雄视》(见图1—7)一画,有以近似不等边三角形的巨石倒立在画幅中间偏右处,且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其余的物象或空白占的面积,都无法跟它相比。因此,这一巨石就给人以惊险、强大、威力无比的感觉,加上巨石上巍然屹立着两只秃鹫,皆向不同方向虎视眈眈,韵味深刻,主题鲜明。

5.对画面四边、四角的安排新颖、别致

在画面四边、四角的安排上潘先生也很讲究。画的四边及四角与全幅画承转合互相关联,因此对画的四边及四角的处理,是不能马虎的。如《微风燕子斜》(见图1—8)一画,先生在画面上安排了三种题材,即柳树、梅和燕子。上下两枝梅花都从画面的右边斜出,而上面的一枝梅花和柳树伸出了画外,给人以无限遐想,同时在画面的左上角添加两只燕子弥补空白,左上角的燕子和右下角的梅花形成了呼应之势,让人觉得很舒服。

6.运用对立、统一辩证法去安排、处理构图

潘先生的画哲学意味极强。如他说:“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艺术之常,源于人心之常,艺术之变,发于人心之变,常其不能不常,变其不能不变,是为有识,常变之到,终归于自然也。”[2]他主张常与变的对立统一,所以潘先生主张运用辩证法去安排画面,也就是说画画必须要有变化,要有节奏感。而作画所说的对立统一是具象的指“大小搭配”、“疏密组织”、“粗细交错”、“左右平衡”、“上下掩映”、“干湿浓淡”等等,用“对立统一”辩证法安排和处理构图,才能使绘画表现的更自然、和谐。

三.凝练老辣、雄浑奇崛的笔墨技巧

1.潘先生的写意花鸟画以墨线为主要手段

潘先生的笔墨与其他大家相比,显得凝练老辣、雄浑奇崛、劲道有力。先生喜欢用墨线为主要手段去创作,就笔与墨来说,先生称说过:“笔不能离墨,离墨则无笔,墨不能离笔,离笔则无墨。故笔在才能墨在,墨在才能笔在,盖笔墨两者,相依则为用,相离则具毁”。[2]比如他画的《雁荡山花》(见图1—9)几乎是白描着色,即使用淡墨,也会留下用笔的痕迹。所以绘画过程中,用笔是非常重要的,用笔就相当于人的骨架,而墨则就是人的血肉,色乃是饰物,没有了骨架,何谈血肉和饰物。

2.用笔功力多来自他的书法

潘天寿先生绘画上的用笔功力,多来自书法的功力。他曾说过:“我国绘画用线的好坏与书法用线的好坏可说是完全一致的。”他甚至说:“画好画,先的书法好。”[2]潘天寿先生不但在绘画方面造诣很高,而且在书法上工夫也很深。先生经常临摹碑帖,兼通各种书体,尤其是行书和隶书。对于各种不同的书体他吸收融合,这对他后来的画画有了很大的帮助。先生的《行书赴广州诗卷》,气势磅礴,遒劲有力,富有震撼力。

3.用墨丰富多变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这在潘先生的每一幅作品里运用得特别

到位,在做画时,先生很注重墨色的变化,画到干笔时就想到湿笔,由浓想到淡,由黑想到白,时刻注意对立统一的变化,所以他的每一幅作品墨色丰富多变,耐人寻味。作品《秋酣》(见图1—10)很灵活地表现了用墨丰富多变的特点,先生先用淡墨画出大片的叶子,最后用焦墨勾叶筋,远处用淡墨加了几笔篱笆,使整个画面显得有精神和韵味。

四.潘天寿先生写意花鸟画中“诗、书、画、印”四者巧妙的融合

1.诗与画的巧妙结合

潘先生的大多数画里把“诗”、“书”、“画”、“印”四者巧妙的融为一起。他说:“诗画是同源的,是姐妹关系”,因为华中所表现的都是客观事物的形象,体态的变化,以及美丽的色彩、韵味、情味第。画中的每一种形象都是经过作者的思维,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加工而成的。诗与画区别主要是诗是用文字来表现的,而绘画是用笔墨和颜色来表现罢了。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不但说明了王维诗画的境界之高,更说明了诗画之间密不可分的道理。

2.书法与画的巧妙结合

“书画同源”意思是书法和画的根源是相同的,他门的关系可以互利共生,可以取长补短,可以相得益彰。古人强调“书法用笔”,这其中也说明了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亲手画出的一幅画觉得构图不太理想,但你的书法写的好,你可以选择在恰当的位置进行落款,这样可以弥补你画面构图的不足与缺陷。

3.印章与画的巧妙结合

印章与绘画的结合也是潘天涛绘画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印章在一幅画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补充空白,使画面显得协调、平衡、有分量感。因此,潘先生很注重画面的盖章,他的作品迎合了“诗”、“书”、“画”三大载体,这是他写意花鸟画的一大特色。只有“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才能使绘画达到艺术欣赏的视觉要求,受到大众的欢迎与喜爱。先生的作品《盆兰墨鸡图》(见图1—11)最能证明这一点。

五.独具特色的指头画

1.潘先生的指画别具一格

指画,始于清初之高且园其佩,指头作画与毛笔不同,有其优点,亦也有其缺点,特点在指头之运墨运线,具有特殊之性能情趣,形成其特殊风格,非毛笔所能代替,其缺点在运用指头时,欲粗欲细,欲浓欲淡,大不如运用毛笔为方便,但潘先生能够运用自如。先生作指画时,每画一指,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先生的画取材平凡,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

2.潘天寿发挥指头的优势创造出了大量惊人、杰出的作品

潘天寿先生发挥指头的优势创造出了大量震撼、杰出的作品。比如《灵芝》、《磐石墨鸡》、《鹫石图》(见图1—12)、《小憩》等。这些作品的问世,对后人学习中国画的影响很大。

六.总结

综上所述,展示了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高深造诣和独特之处,我们要从中吸收营养,把潘天寿先生的绘画精神和思想运用到我们自己今后的国画创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去。潘

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在绘画上所创造出来的巨大成就是我们一生受用的财富。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不但主动地肩负起了发展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使命,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其中,继而为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他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因为在他的画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把一棵棵让人不起眼的野花野草都表现的生机勃勃,很有生命力;并且在他进行国画创新之时,面对西画对中国画造成的剧烈冲击,他不去吸取“外来”,而坚持完全在中国画传统基础上创新,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说潘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尊严,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在全世界面前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增了光!这也正是他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吧。潘先生在文革中含冤去世时,才以无比眷恋的心情,带着永远的遗憾,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学讲坛。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现在对他除了倍感怀念之外,只能更好地传承、发扬他的绘画思想和艺术精神。

注释:

[1].杨成寅.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潘天寿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出版.[2]潘公凯.潘天寿画论[M].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参考文献:

[1]杨成寅.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潘天寿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出版.[2]潘公凯.潘天寿画论[M].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3]潘天寿.潘天寿画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3-29出版.

[4]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

致谢

首先,我衷心感谢黄建老师多日来孜孜不倦的指导和帮助及对本论文提出的极富价值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使我在论文写作时遇到的困难一一化解,以前我对论文的写作构思和知识积累方面很欠缺,但通过这次的论文写作和老师的辅导,是我收获了许多以前未学到过的知识,掌握了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使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且圆满的完成;

再次,我要感谢我所有的老师对我多年来的辛勤教导导和帮助;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所有给过我帮助的人。

附录

图1—1《小憩》图1—2《松树图》

图1—3《欲雪》图1—4《小龙湫下一角

图1—5《暮色劲松图》1—6《清秋》

图1—7《雄视》图1—8《微风燕子斜》

图1—9《雁荡山花》图1—10《秋酣》

图1—11《盆兰墨鸡图》图1—12《鹫石图》

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

河西学院美术系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情况登记表

河西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表

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浅谈中国画笔墨(精)

浅谈中国画笔墨 王千 中国画能够独秀于世界画坛,除了它的收敛众景、计白为黑的构图法则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通过丰富多彩、诡谲变幻的笔墨语言表达出独有的画面效果。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本文认为笔墨主要有技法和精神气韵两个层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对于笔墨来讲,意象是第一位的,笔墨从属于意象。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无论是写意花鸟画笔墨发展的历程或是中国画家个人笔墨的修炼过程,也都体现着笔墨精神的重要性。经过历代画家对中国画的研究,尤其是笔墨书法化、绘画的终极境界便不再是以优秀的笔墨创造去展现逼真的造型对象,而是以优秀的笔墨创造去抒写适意的主体精神。 笔墨是传统水墨画的主要技巧方式。它原出于对媒介材料的把握,在历史过程中积淀为高度成熟的视觉“语言”。它具有灵活的结构性,稳定的程式性,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笔墨不同于“肌理”。笔墨受制于造型又超乎造型之外,是手段亦是目的。画史上,笔墨高于并重于色彩。笔墨有高下优劣之分,其衡量标准是有传统共识的。不同的笔墨形态、风格与不同的艺术品位和精神(人格)品位相关联。由这种关联体现的笔墨品质被称为“格调”。它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笔墨的最高要求。笔墨对于绘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种表现主题的媒材,更重要的是一种带有观念和文化指向的语言,中国画借助线、墨、色等手段,在绘画中表现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王原祁传统文人笔墨重性情化到现代实验水墨画家徐冰笔墨中的表现性和抽象性的呈显,笔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从而使绘画的抽象性与具象性之间存在着"似与不似"的美学观念。“游”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力量以及审美情操之间的一个中介,艺术的魅力也全在一个“游”字上。游则动,动则灵,则有生命力,中国艺术的最本质的因素就在于表现人的生命精神、哲学精神。正是在“游”这种美感心态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渊源下,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才那么韵味无穷,那么轻松、自然、豪放。“观万象达于心而后立象”,“游心”于笔墨,表现出来的才是画家所要塑造的艺术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 2~3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赏析要点 本课知识点、结构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出示:《五牛图》。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是不是人物画?那是不是山水画?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是花还是鸟?(都不是)。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1、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中国花鸟画能够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五牛图》。[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能够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 A、画法和艺术风格: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笔画、一类是写意画。(这种结构严谨、用笔工整细腻、设色艳丽、渲染精到的为工笔画;这种简练概括、粗放洒脱的画法为写意画。)下面我们来看两幅作品,哪一幅为工笔画,哪一幅为写意画?这是从技法的不同分为工笔和写意。 B、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 我们再从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可分为:出示:色彩划分的种类。(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和没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是相对“白描”来说的着色中国画;水墨花鸟画是指以墨色或以墨色为主加少许颜色的花鸟画;泼墨花鸟画是指纯以水、墨来表现水墨淋漓的那种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指纯以线条勾勒而不着色的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是相对勾勒着色视线条形象为骨来说的,是不采用勾勒,全依靠晕染和色彩对比来实行造型。] 我们由上面所欣赏的作品能够看出,中国古代花鸟画自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但更重要的是与这体系相适合的是它独特的艺术传统,那么(出示:艺术传统)这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拖物言志为目的的传统。[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并不是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所以,这里所说的写生,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那么,所谓借物抒情、拖物言志:原指什么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学生回答)[原指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例如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莆,当他处于国破家亡之时,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事实上作者这就是在?(借物抒情)(学生回答)。再如李白身处逆境之时,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表明他远大的抱负,这实际上作者是在?(托物言志)(学生回答)。]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并不是硬加在作品上的,就是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而给以突出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花鸟画家喜欢表现的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出示:梅、兰、竹、菊作品。这里说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说课稿(新)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_ 号考生。今天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谈一点我个人关于美术教学的观点和理解。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部分包括五方面内容,分别为: 1、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2、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中华博览第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本课分2课时,此为第1课时。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3、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一年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小学学校,接受美术教育参差不齐,很多的美术课只是临摹课本图片或自己来画画,所以,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接触的较少,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三个层次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5、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着初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一间、课件制作、挂图等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那么如何执教呢?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法是: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2、直观演示法:利用挂图或是图片等手段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懂得知识结构并获得正确的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镜像。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说学法

写意花鸟画教案

课题:中国画——樱桃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的含义。 2、学习使用转笔,完成一个球体。 教学重难点:中锋用笔和蘸水方法。 课业类别:绘画习作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示范法。 教学工具:范画、大、中、小白云笔。 课时:8课时(2015年9月) 教学过程: 1、侧锋用笔:侧锋顾名思义就是将毛笔倾斜,毛笔笔尖的中心位置偏于侧面。其特点是:用笔变化丰富,有强力的用笔张力,爽快中显山露水。缺点是比中锋用笔显得单薄浅显。但侧锋在花鸟画中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反映出另一种心境下的审美需要。 2、樱桃的画法步骤: 大白云笔浸水后蘸曙红色按两下,笔尖向右落笔,中锋行笔向左,慢速向下、向右转弯,画多半个圈,再从右向左画半个圆与左半圆相接并重叠一小部分,完成一个球体。 盘子外边的几个安排要有前后、左右、聚散、浓淡的变化。这就产生了构图 也就是国画中所说的经营位置。 小笔弄干,蘸浓墨,中锋勾长把,点蒂。注意笔上水分的含量,注意方向要有变化。 成堆的樱桃也要画出疏密关系,前后可遮挡。 大白云蘸淡墨勾画盘子。学生观察总结出前面的颜色深,后面的颜色淡。此时老师要学生多观察范画,加深印象,学会变化。用中锋蘸浓墨画弧线,增强立体感。 落款,教师要强调,字不要大,写工整。 3、樱桃的绘画步骤:

课题:中国画——菊花 教学目的:1、学习侧锋用笔的理论知识 2、了解菊花的生长规律,掌握菊花的画法步骤,及用笔用色方法。教学重难点:侧缝表现牵牛花的画瓣。 课业类别:绘画习作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示范法。 教学工具:范画、大兰竹、大、中、小白云笔。 课时:8课时。(2015年10月) 教学过程: 1、中锋用笔:其实就是将笔锋垂直的用笔方法,其要点是把笔锋裹入毫中,在笔的运行过程中,画长线条要旋转笔管,以保持笔毫挺直。中锋用笔的好处笔毫不散,线条圆润有力。中锋用笔在行笔时,要体味出一种阻力的气感,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用笔旋转挑拨,笔笔藏锋,意意不断,气不使绝,让胸中形成回荡之气。其实中锋用笔贵在一个中字,将气、力蓄入毫中,锋用八面,适当的转折边锋,保持笔锋的挺括力。否则,必为笔所累,线墨呆板而无生气。 2、菊花的画法步骤: 先画一个椭圆,花心。 再钩花瓣,墨色不要一样,有浓有淡 用中锋画上花枝,注意中间有转折,不要一笔下来 画上两片叶子,注意两片叶子浓淡不一。 用藤黄染在花瓣上。 用藤黄加花青调成绿色点花心,完成。 3、演示菊花的绘画步骤: 课题:中国画——金鱼 教学目的:1、学习侧锋用笔的理论知识

中国写意花鸟画方法技巧

中国写意花鸟画方法技巧 中国写意花鸟画方法技巧 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 一、教学目的 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另外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 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最后应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 (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如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人物夔凤图》等,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 进入成熟阶段。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主张笔墨 为主,设色为辅,墨迹与色彩互不相遮盖。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遂 形成五代以后花鸟画工整和粗放的两种风貌。 (4)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宝贵”之风,工笔花鸟画 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 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风格,才使宋初埋 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得以光大。(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顶峰)。自此以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 这与文人画出现不无关系。 (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 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他们主 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 寓意抒情。可以说水墨梅竹是文人画理论的实践。因此水墨梅竹一 经出现,立即被士大夫掌握,作为感事抒情的艺术形式而迅速地发 展起来。 (6)到了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 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特别是画竹,名家之多,作品流派 之广,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元赵孟頫标新立异,主张以书入画,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的“书画同源”理论, 为其后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 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 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同时,墨法已备,艺术技巧也达到了 足以适应这种表现的要求。不再取悦于工丽,以清淡的水墨写意为主,是元代花鸟画的一个特点。 (7)明清两代是中国写意画真正确立和大发展的时期。明代沈周 的花鸟画强调笔精墨妙,擅用水墨淡色。继而有陈白阳在其水墨写 意基础上以生宣纸作画,使水墨韵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

花鸟画

花鸟画 中国画的一种。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参见“四君子”。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可分为大写意花鸟画和小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第一课时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 2.自然界中的植物

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高渠中学电子教案(课时教学设计)

组长(教导处)签字:

中国花鸟画说课稿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针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概括及其艺术特点作系统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掌握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本课以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为主线,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及发展概况有更深了解。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重点分析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同学们对中国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作为三大题材之一的花鸟画在绘画手法上、艺术形式上较之前者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认识它的艺术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作品欣赏 3、难点分析掌握对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感知和分析 要通过对“形”的认知深入到对“意”的理解,但意境往往较为抽象,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画家通过不同的物象所表达出来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理想追求都各不一样,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我把如何理解花鸟画中的“意”,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讲授法以及教师设问学生讨论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不断地采用欣赏——设问———讨论——启发——回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在探讨中感受到乐趣,既培养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又使学生在审美中获得快乐。

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

写意花鸟画技法 一.麻雀的画法及步骤 麻雀的画法:画头用中等大小的笔调赭墨颜色,侧锋一笔点出头部,画成椭圆形,不能尖。见下图: 画双翅和背部,用赫墨画翅和背,用笔由实到虚,最好出现飞白。见下图: 画飞羽和尾羽在赫墨中再加一些墨,画飞羽和尾羽,画飞羽不可画平、画直,要保持两个弧形。见下图:

画胸腹用淡墨顺腮往下隔过翅膀画出胸、腹部。见下图: 用浓墨点嘴、眼和腮斑嘴、眼的位置在头部前下方,麻雀脖颈两侧(腮部)各有一个黑色斑点,要趁湿点出。见下图: 画爪和背部的斑点,麻雀飞行时爪子要收起,背部有大小不等的斑点,也要趁湿点出。见下图: 麻雀的动态规律:“一头多身法”和“一身多头法”与小鸡的动态规律一样,以脖颈为轴,可以任意变化出很多动态。

范画欣赏:

二.小鸡的画法 画小鸡一定要画出毛茸茸的感觉,用大白云笔蘸中等墨色,侧锋一笔点出小鸡的头部,接着画出背部、双翅,呈八字形,由于小鸡翼短,且未长出尾羽,

因此,尾部与胸部都是绒毛状圆形,蘸淡墨画出胸、腹、臀部,用笔要松动灵活,再按体位点出腿部,最后用小狼毫笔,蘸焦墨勾点嘴、眼、短翼羽、脚爪。

三.紫藤的画法 紫藤为多年生藤本花卉,落叶,豆科。春天开花,花有紫、白两种,白色的叫银藤,蝶形花,花落后,结一种荚形果实。叶互生,呈复羽状,藤干虬形盘曲,附着缠绕,可达数百年不死。紫藤花的画法画一朵花:用大白云笔蘸紫色(曙红调花青),笔锋上蘸白粉,侧锋斜势,左右两笔画出上翻花瓣,然后在此瓣下左右各厾两点,似飞舞的蝴蝶,中间点绿晕,再点上藤黄花蕊即成。画一串花:紫藤花串为圆锥形,前部花色淡,两边花色逐渐加深,三朵为一组去画,用藤黄调白粉疏密有致地去点花蕊,花的下面是花苞,蘸深紫色,藏锋点垛,注意疏密错落,高低变化;花柄用汁绿,笔锋少蘸胭脂去画,从花串中间穿出,根据花朵和花苞的分布,点上花托,勾上花柄,一串紫藤花就画完了。花簇由数串紫藤花组成,各串花的排列要有主次之分,每串花的花形

抒情与写意反思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熟,唐初画鹤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三)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设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其间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徐熙风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共同把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七年级美术 中国写意花鸟画欣赏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欣赏 写意花鸟教案 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课时1 课型欣赏造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 知识与技能:学会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教师:挂图、课本、教参、影像资料图片 学生:写意花鸟画图片,书,绘画工具和材料 板书设计 1、花鸟画悠久的历史 2 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一:导入 同学们都了解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 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写意花鸟画的方法和技巧。 二、新授: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 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 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第一课时)

中华博览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第一课时)本章内容及教学思路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本章内容的课时安排总2课时 正阳中学七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提问:什么是花鸟画?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二、展示图片《芙蓉锦鸡图》宋朝皇帝赵佶 1、你了解宋朝皇帝赵佶吗? 2、整幅作品的色彩有何特点? 3、画面表现了那些内容,有何寓意? 4、构图有何特点? 小结:色彩富丽堂皇、用笔工致细丽。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三、鸟类在自然界中有哪些? 展示麻雀、禅、蜜蜂等照片 提问:你想看看古代画家是怎样描绘他们的吗? 展示《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 此图为手卷,是黄筌传世的重要作品。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划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两只乌龟是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显示了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令人赞叹不已。 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何感受? 你能画出来吗?怎样做才能画出来? 画家黄筌注重写生,家里养了很多的鸟,长期观察写生。欣赏图片,自学 课本p1-7,说说 作品中表现了那 些内容? 讨论:什么是花 鸟画。 学生说画家画的 逼真、细致、富丽 堂皇 学生讨论其艺术 特点 学生仔细观察, 总结他们的各自 特点 学生观察、理解 作品 学生讨论、举例 逼真、细致、写 宋朝皇帝赵佶及作品背 景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 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 造诣极深,吹弹、书画、 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 研,堪称一代大家。平生 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 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 图》、《池塘秋晚》、《四 禽》、《雪江归棹》等图。 有词集《宋徽词》。 黄筌及作品背景 黄筌(?-965)五代后蜀画家。 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 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 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唐天 复(901-903)年间,花卉画家 刁光胤入蜀,黄筌师从之。 但他善于多师广取,花卉并 取法滕昌佑,山水松石学李 升,鹤师薛稷,人物龙水学 孙位等,博取众长,自成一 家。作品多描绘宫廷内的异 卉珍禽,画鸟羽毛丰满,画 花浓丽工致。

初中美术:写意花鸟画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写意花鸟画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reehand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教案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一中学黄万辉 概要: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翎毛画法;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画麻雀的步骤: 褐黑点头背,浓墨画眼嘴。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

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口诀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口诀,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

第课抒情与写意花鸟画赏析修订版

第课抒情与写意花鸟画 赏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 2~3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赏析要点 本课知识点、结构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典雅中的寓意 示例作品:《芙蓉锦鸡图》 基本信息:《芙蓉锦鸡图》轴,北宋徽宗赵佶绘,绢本,设色,81.5厘米×53.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内容: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眸。 构图:画幅左侧安排了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 用笔: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工笔花鸟画赏析;第二课时:中国文人花鸟画赏析(写意作品赏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阅读、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绘画技巧及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并掌握四种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和美术专业语言来评述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情境中思考、讨论、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花鸟画的艺术美,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3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花鸟画赏析。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自主学习和讨论,有合作学习意识。但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能评述相关作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和博大精深。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4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美术鉴赏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和美术专业语言来评述作品。 5教学过程

《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

初二美术下册《写意花鸟画》 教学设计 中山中学 汪俊芳 2012-06-13

课题:写意花鸟画 教材;人教版初二美术下册 时间;2012-06-13 执教;汪俊芳 课时:1—2课时 课业类型:绘画习作课 学习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 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学习重点 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学习难点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2、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图片欣赏、示范演示、讲授、讨论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不同题材的写意花鸟画小品与这些花鸟画小品题材相同的景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图片;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学具——课本;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画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阶段: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

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展示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2、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3、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4、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二、新课学习: 1、作品欣赏: (1)幻灯片展示写意花鸟画小品的居室图片让同学们感受运用写意花鸟画小品装饰居室的效果。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 (2)结合同学们的直观感受引入花鸟画小品的介绍,侧重讲述其人文特色,如独特的内容和诗、书的结合等。并以静物画、动物画相对照,请同学们结合居室装饰的特点谈谈自己的观点。 (3)结合同学们的观点,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分析写意花鸟画小品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异同。 2、技法学习: 结合演示,介绍几种写意水墨画的章法特点和用笔用墨方法。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