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梯度陷阱_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_刘友金

梯度陷阱_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_刘友金

梯度陷阱_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_刘友金
梯度陷阱_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_刘友金

·学术探讨·

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刘友金 吕 政

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试图通过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梯度转移,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然而,现实结果与理想预期相去甚远,东中西部地区间不仅没有发生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而且经济发展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为什么梯度转移理论在实践中失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探讨了承接地产业升级阻滞的原因,提出中西部地区要逾越产业转移梯度陷阱与产业升级阻滞,应当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

关键词:产业转移 梯度陷阱 升级阻滞 地区差异 模式创新

一、引言

产业转移是企业进行区位选择最终导致产业空间布局变化与新的区位均衡形成过程(丁建军,2011)。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30年的快速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如何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而加快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则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陈栋生,2008;庞娟,2000)。曾有研究机构预测,随着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约束增强、要素成本上升、本地市场饱和、环境压力加大,东部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2008)。总之,人们对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平衡发展充满着期待。

学者们提出上述主张和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Vernon,1966),该理论指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该理论后经威尔斯和赫希哲等人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按照梯度转移理论,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一国的区域之间,经济技术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梯度,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的地区为高梯度区,主导产业处于成熟阶段后期和衰退阶段的地区为低梯度地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并引致承接地的产业升级。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相对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是高梯度地区。根据梯度推移理论,东部沿海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既能够使东部地区腾出空间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能够使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并实现产业升级,从而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然而,几年过去了,现实的事实是:专家们所预期的沿海地区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象没有如期出现,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没有在各级

《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刘友金,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邮政编码:411201,电子邮箱:liuyoujin@vip.tom.com;吕政,中国社科院工经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邮箱:iieluzheng@163.com。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研究”(09&ZD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域产业承载系统适配性的产业集群式转移时空演替机理与调控模式研究”(41271139)和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嵌入新国际分工网络体系的集群企业契约关系及治理对策”(12CGL115)的阶段性成果。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下迅速发酵,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产业升级(陈秀山、许瑛,2008;冯根富、刘志勇、蒋文定,2010;毛广雄,2010)。现实结果与理论预期的矛盾告诉我们,依赖梯度转移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道路似乎不易走通,简单套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设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路径可能会陷入梯度陷阱,形成承接地产业升级阻滞,中西部地区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加快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二、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梯度转移理论要有效发挥作用是有其自身适应性条件的:如劳动力不能跨区域自由流动,同类产业在不同经济空间组织效率相差不大,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发达地区的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等等。否则,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就会出现障碍,存在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

(一)地区间劳动力自由流动阻碍产业梯度转移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决定于资本、劳动两要素的投入,并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单一要素边际报酬递减(Solow,1956)。这样,在一个非一体化的经济空间,如不同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后者如香港与大陆之间),劳动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市场力量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结果是,资本将由劳动成本高(短缺)的国家或地区流向劳动成本低(丰裕)的国家或地区,而资本流动通常是以产业的区域转移为载体进行,从而导致产业的跨国家或跨地区转移。但是,对于一个一体化的经济空间,如我国大陆不同地区之间,资本和劳动都可以自由流动,既可以是资本由劳动短缺的地区流向劳动丰裕的地区,也可以是劳动由资本短缺的地区流向资本丰裕的地区,直到地区间要素价格(即边际报酬)实现均衡为止。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及一国的不发达地区,初始时期往往资本稀缺劳动丰裕,或者劳动比资本相对丰裕,劳动力容易迁就资本单向流动以降低资本丰裕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从而提高该地区的资本回报率,使得资本丧失了向劳动力过剩地区流动的激励,特别是当发达地区劳动力工资和落后地区劳动力工资长期拉不开到足够的差距时,劳动的单向流动和资本的区域粘性便被锁定,表现为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产业转移则难以顺利进行(Solow,1956)。王思文、祁继鹏(2012)利用CES生产函数证明,当劳动力要素是自由流动的时候,目前导致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利用企业网络招聘工资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地区工资差距不大,而且中西部工资增长速度快于沿海地区,地区间工资差距趋于缩小,到2011年我国工资报酬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工资仅为工资报酬最低的中西部地区工资的1.28-1.33倍,而上世纪80年代香港地区出口加工业向大陆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时期,香港地区工人工资水平约为大陆地区工人工资水平的8倍以上(罗浩,2003)。显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地区间的工资差距,依靠劳动力成本差异驱动的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尚难以实现(贺胜兵、刘友金、周华蓉,2012)。

(二)产业集群粘性阻碍产业梯度转移

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并不只是寻找最便宜的劳动,而是寻找生产能力最强、效率最高同时价格也最便宜的劳动。因此,尽管劳动力成本———工资是决定转移区位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邓宁(Dunning,1988)认为,企业进行投资区位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要素禀赋所形成的优势,而且要考虑产业组织、交易成本等因素所产生的优势。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集群经济,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制造商、中间产品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对相关产业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产业集群能形成巨大的规模与需求,保证集群区域内企业获得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而集群的外部效应如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市场、分工协作网络、融资渠道、区域品牌使集群中所有企业获利。因此,企业在投资区位选择时,更趋向于往产业集群地区聚集。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具有前后向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节约交易成本(Martin &Ottaviano,1999;A.Venables,1996;T.Tabuchi,1998)。企业聚集所带来的交易成本节约,是随着集聚程度的加

剧、集聚区劳动力与工资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而呈倒U字型变化。当产业集聚程度处于倒U字型的左边时,即使政府推出优惠政策,也难以达到促进产业大量转移的效果;当产业集聚程度处于倒U字型的右边时,政府通过适度的政策引导,就能够促进产业的有序转移。我国目前的状况是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刘世锦,2008)。由于长期的不平衡发展,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化水平高,产业链比较完整,而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化水平较低,本地配套能力弱。而且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还处在成长阶段,产业集聚程度处于倒U字型的左边。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东部集群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将会失去根植于原有产业集群所带来的优势及交易成本的节约,这就形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的产业集群粘性。同时我们对珠三角集群地区转移到湖南省湘南地区的企业实地调查发现:综合考虑到劳动力平均工资、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企业转移前后单位产品的实际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但由于转入地的基础设施较差、当地产业配套能力弱、政府办事效率低等因素却带来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幅上升。显然,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不足,其拥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被进一步削弱,对沿海产业的吸引力也随之下降。

(三)地方政府的GDP竞争阻碍产业梯度转移

除了少数大城市之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企业规模也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理应受到沿海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的鼓励。可是,我国地方政府是利益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在GDP考核和分税制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就必然成为支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最主要动机。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劳动力就业主要还是依靠传统产业的情况下,一些本应被东部地区淘汰和转出的边际产业,由于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先进制造业和高新产业不能及时跟上,将导致地方税收减少和就业水平下降。为保证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充分就业,地方政府不仅不愿意支持本地企业向外地转移,而且还倾向于通过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向本地的次梯度地带转移(周五七、曹治将,2010)。GDP竞争使得地方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无时无刻地在干预市场要素流动,增加了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人为壁垒。如广东为促进产业区内转移,提出产业与劳动力的双转移战略,在省内欠发达地区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提供支持,鼓励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况且,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内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发达的高梯度地区有落后地带,欠发达的低梯度地区也有相对发达地带,这种情况客观上为地区内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显然,地方政府GDP竞争的结果,使得产业区内转移比产业区际转移更有动力,影响了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四)发达地区创新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阻碍产业梯度转移

按照梯度转移理论,所谓高梯度地区是指主导产业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的地区。一般认为,当处于高梯度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创新主导产业的技术溢出就会促使产业在空间和规模上拓展,从而迫使低端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成为产业梯度转移的内在动因(刘毅,2008)。因此,创新主导产业的形成是导致产业转移的内在条件,只有当创新主导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时,产业梯度转移才有可能大规模发生。否则,当创新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传统产业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形下,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是不会发生的。现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产业创新并不是特别突出,创新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如2011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7.8%,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3%,而早在10年前的2001年,韩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就已达到62%,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75%,日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更是高达83%。这说明到目前为止,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创新活动还没有积聚成推动传统产业转移的内部力量,因此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主动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梯度转移的真正时机还没有到来,大规模的产业梯度转移是难以发生的。事实上,目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因主要是来自于原材

《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对“两头在外”经营模式的影响,这是由产业外部力量拉动的一种被动的产业转移,这种被动的产业转移很难从内部成长出新型的、更为高端的替代产业,大规模梯度转移的结果将很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可见,发达地区创新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使得产业梯度转移缺乏内在动力。

三、承接地产业升级阻滞

在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均衡发展战略实践中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失灵,不仅表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梯度陷阱,而且表现在产业梯度转移后承接地的产业升级阻滞。也就是说,一方面目前我国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大规模梯度转移客观上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即使发生了沿海产业大规模梯度转移,也未必一定能够带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

(一)既有产业分工格局导致承接地生产要素低端锁定

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与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非熟练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力资本、教育与研发机构、先进制造技术等。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产业层次一般比较低,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而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产业层次一般比较高,如知识密集型产业、先进制造业。在我国,采取非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不仅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扩大,而且这一差距因为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间广泛存在的经济互补性得以长期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沿海地区可以“腾笼换鸟”,用基于高级生产要素的产业逐步置换基于初级生产要素的产业,将基于初级生产要素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为沿海地区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产业提供空间和资源支撑。与此相对应,在初级生产要素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则主要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变成了拥有的相对丰裕初级生产要素与转入的以初级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低端产业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产业分工格局,导致承接地产业的低端锁定,且这一低端锁定由于东部先进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存在的广泛经济互补性而得到强化和持续。实际上,在前些年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生转移的10个主要产业中,8个产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占转移产业总数的80%(冯根富、刘志勇、蒋文定,2010)。一个难以自然改变的状况是,历史上选择了某种产业分工格局,那么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会被定格在这种格局上。既有产业分工格局长时期难以打破,使得承接地生产要素低端锁定,带来产业升级受阻。

(二)集群网络中跨国公司战略“隔绝机制”形成技术封闭

学者们普遍认为,二战以来先后已经发生了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每一次产业转移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这三次产业转移的基本路径依次是:产业首先从欧美转移到日本和德国,接下来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再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现正在发生第四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主体是我国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早期承接的欧美、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转入的产业,现再次向中西部地区发生转移。这些产业在沿海地区经过20-30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跨国公司主导的嵌入式产业集群。与传统的内生型马歇尔式产业集群利用专业化分工深化、人力资源汇聚、技术溢出效应等获取外部经济性不同,嵌入式产业集群中跨国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依赖母公司技术,利用转入地的区位优势、廉价资源、广阔市场提升其全球生产网络的整体竞争优势。嵌入式产业集群是一种跨国公司主导的战略空间集聚,具有内在的战略性“隔绝机制”(Bell,2005)。这种“隔绝机制”通常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选择性、排斥性、封闭性,一般只向“特定”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位于该地理空间的所有组织扩散或让渡竞争优势(Rugman &D'Cruz,2000)。战略隔绝机制的存在,使得依托跨国公司战略空间集聚效应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内在的网络封闭性,集群中核心企业的升级,并不一定带来产业集群整体升级,甚至导致“升级悖论”:集群内企业沿某一特定技术路径升级越快,当地默会知识基础的生成就越困难,与当地产业关联被弱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可见,如果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内迁并让中西部地区加入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很可能陷入一种简单的循环:发达国家利用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要素禀赋后,再去掠夺中西部地区的要素资源(刘志彪、张少军,2008;周勤、周绍东,2009)。中西部地区承接这种产业,当地企业极有可能失去实现技术能力动态提升的长期机会

(王益民、宋琰纹,2007)。

(三)产业转移对象片段化挤压承接地产业技术提升空间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纵深推进,产品生产过程出现了全球垂直分离,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或工序可以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协作来完成,形成了产业链的“片段化”(Arndt &Kierzkowski,2001)。与此相对应,国际产业转移的对象由原来典型的“边际产业”和“标准化阶段的产品”转向了产品的各工序,使得产业转移对象片段化。在这种背景下,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是产业链上的低端环节或落后环节,梯度转移则成为高梯度地区衰退技术向低梯度地区的扩展,产业转移的结果不仅解决不了低梯度地区的技术落后状况,而且还会导致区域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梯度转移与技术落后的同步增长(李亦亮,2011)。从目前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现状来看,越来越呈现出研发环节和制造环节空间分离的趋势,中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但核心技术大多却留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只是沿海优势企业的“加工车间”。不仅如此,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片段”的结果,一方面使得其对沿海地区总部生产技术依赖程度更高,另一方面作为“加工车间”本身没有更多技术创新压力。因此,产业转移对象片段化,将会挤压承接地产业技术提升空间,失去在承接地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努力。

(四)转移产业生命周期处于蜕变创新阶段增大承接地产业技术升级难度

正如产品生命周期一样,产业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自从Gort &Klepper(1982)提出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G-K模型)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广泛研究。一般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分为4个阶段:即自然垄断阶段、全面竞争阶段、产业重组阶段、蜕变创新阶段(潘成云,2001)。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其对产业组织的特征要求也不同(徐莎莎、黄春兰、盛杰,2009)。承接处在生命周期前三个阶段的产业,有利于承接地的产业技术升级;而承接处在生命周期第四个阶段的产业,则不利于承接地的产业技术升级。因为,当产业进入蜕变创新阶段后,为了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使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产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在创新中蜕变。否则,如不能实现在创新中蜕变,产业将进入衰退阶段而被市场淘汰。由于蜕变创新对产业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要求很高,甚至比处在成长阶段产业的难度要大得多,往往只有发达地区才有能力做到,这恰恰是欠发达地区的劣势。现实中,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产业已基本进入蜕变创新阶段,作为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本身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很有限,加上这些地区产业配套程度低、创新人才缺乏、财力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难以实现对所承接产业进行蜕变创新。可见,蜕变创新阶段对产业升级要素投入的更高要求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要素相对缺乏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增加了承接地产业技术升级的难度。

四、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

有学者指出,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进行发展,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时机,中国的地区差距将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胡宇辰,2007)。为了加快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摆脱传统追赶路径的困惑,中西部地区应当大胆探索,超越梯度转移理论的局限,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事实上,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探索,值得总结。

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的一个成功典型是重庆对IT产业的承接。重庆用短短两年的时间一跃成为全球重要的IT生产基地,其产业承接过程是:重庆首先通过科学规划和环境改善,引进了世界前6位笔记本电脑品牌商中的3家———惠普、宏碁与华硕。这3家龙头企业不仅在渝设立运营总部,将基地的加工贸易订单和结算都放在了重庆,而且以商招商,引来了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纬创、仁宝、和硕等6家全球著名代工厂商,这些代工厂商又将300多家配套厂商带到重庆落户,形成了“3+6+300”的强势IT产业集群。这样,重庆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一条巨大的由品牌商、代工商和零部件制造商组成的产业链以惊人的速度在重庆整合,做到80%的零配件在本土生产,很快将成长为一个年生产1亿台笔记本电脑、3000万台打印机、3000万台监视器、3000多万台智能手机,有当今世界电子产业最高端

《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的产品系统,具备世界电脑产业、通信产业核心体系,销售收入过万亿元的重庆第一支柱产业。重庆在承接IT产业过程中,注重优化产业环境、降低企业交易成本。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建立了西永和寸滩两个国家级保税区;二是政府为IT产业基地内的员工建造公租房和宿舍楼,解决职工的住宿问题;三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以渝新欧铁路为平台的欧亚大陆桥,打通了重庆的物流通道。与此同时,重庆在两江新区蔡家组团,正在建设一个面积达10平方公里、基于云计算概念的离岸数据处理中心,筹划抢占云计算产业高地,以此带动重庆IT产业的全面升级。

重庆承接IT产业转移模式可以总结为“核心企业带动本土化整合的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1)集群式承接。充分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通过科学规划和配套设施完善,系统构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吸引产业链上的企业集体转移(或称“抱团迁徙”)。(2)核心企业带动。首先是创造条件吸引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转移,然后发挥核心企业关联作用与示范作用,带动配套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向集群集中。做到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3)本土化整合。通过构建产业链,使转移过来的企业与机构进行本地化整合,优化产业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再造区位优势,形成创新空间,带动本地企业群体突破,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实现整体升级与跨梯度发展。

重庆承接IT产业转移模式只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面对新一轮产业转移,还有更多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然而,不管具体表现形式怎样,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都应当实现以下几个突破:一是突破点式承接。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多承接的是制造业中的某个加工环节,是一种点式承接。点式承接使得发达地区居于价值链系统集成者地位并相互嵌套,落后地区则被分割而处于价值链的孤立环节,从而形成环节(落后地区)对链条(发达地区)的竞争,甚至是环节(落后地区)对网络(发达地区)的竞争,难以摆脱弱势地位。二是突破低端承接。全球产业分工与跨国公司主导产业内迁的结果,将会分割承接地本土产业的内部联系,俘获落后地区低端产业,弱化产业转移的前后向关联效应,技术在地区间外溢的作用被阻隔,形成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的新型依附关系,造成承接地本土企业在产业链中被低端锁定,陷入一种低级生产要素对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三是突破被动承接。梯度转移是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得到较充分发展以后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个过程往往转出方是主动的,而承接方则是被动的,这就形成承接地对转出地的依赖。其直接的结果是,承接地因被动接受转出地转入的产业而打乱原有的产业规划与产业布局,久而久之导致产业的无序发展、盲目发展、低效发展。实现上述三个突破,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的关键。

五、结语

不难理解,如果是在一个技术静态且时间无限的空间,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不仅合理而且有效。但客观的现实是,产业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则不甘长期落后,期盼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距,快速进行追赶,甚至实现赶超。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忽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我们的区域发展战略设计将会出现失误。过分强调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结果,可能导致低端初级生产要素不断向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聚集,而高端优质生产要素则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聚集,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不仅不能实现“富帮穷”,倒可能变成了“穷帮富”。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的特点与环境,揭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梯度陷阱,分析产业梯度转移后承接地的产业升级阻滞,探讨摆脱传统梯度转移困境的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其目的在于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约束条件,探索产业梯度转移的内在规律,设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效路径。这样,从理论上可以进一步拓展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研究,从应用上可以避免盲目套用梯度转移理论带来的战略失误。本文不是否定梯度转移理论,而是强调要正确应用梯度转移理论。

最后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应当看到,虽然地区间存在经济技术水平梯度差异,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不可改变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顺序。如果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能够创新承接模式,创造“局部区域优

势”,使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比较好的外部经济效应,然后向周边地区扩散,就能够跨越产业转移的梯度陷阱,实现反梯度发展。

参考文献:

丁建军,2011:《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财经科学》第1期。

陈栋生,2008:《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金融》第4期。

庞娟,2000:《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改革》第3期。

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2008:《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北产业承接的机遇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陈秀山许瑛,2008:《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0期。

冯根富刘志勇蒋文定,2010:《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第2期。

毛广雄,2010:《产业集群化转移:理论述评及启示》,《统计与决策》第6期。

刘海波李黎明,2010:《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科学决策》第9期。

王思文祁继鹏,2012:《要素流动性差异与地区间产业转移粘性》,《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罗浩,2003:《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贺胜兵刘友金周华蓉,2012:《沿海产业为何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基于企业网络招聘工资地区差异的解析》,《中国软科学》第1期。

李娅伏润明,2010:《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世界经济》第8期。

刘世锦,2008:《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五七曹治将,2010:《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壁垒与对策》,《改革与战略》第10期。

刘毅,2008:《谨防产业转移陷阱》,《珠江经济》第8期。

刘志彪张少军,2008:《中国地区差距及其纠偏: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学术月刊》第5期。

周勤周绍东,2009:《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建构陷阱:中国本土企业的困境与对策》,《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王益民宋琰纹,2007:《全球生产网络效应、集群封闭性及其

“升级悖论”———基于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李亦亮,2011:《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安徽产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宜春学院学报》第1期。

潘成云,2001:《产业生命周期规律、异化及其影响》,《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9期。

徐莎莎黄春兰盛杰,2009:《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后发区域产业引进探讨》,《中国集体经济》第9期。

胡宇辰,2007:《产业集群对梯度转移理论的挑战》,《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Arndt &Kierzkowski(2001),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Press.

Bell,G.(2005),“Clusters,network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3):287-295.Dunning,J(1988),“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Business Studies(1):1-31.

Gort &Klepper(1982),“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product inno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 92:630-653.Martin &Ottaviano(1999),“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3:281-302.

Rugman &D'Cruz(2000),Multinationals as FlagshipsFirms:Regional Business Networks,Oxford UniversityPress.

Solow,R.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1):65-94.

Tabuchi,T.(1998),“Urban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A synthesis of Alonso and Krugman”,Journal of UrbanEconomics 44(3):333-351.

Venables,A.(1996),“Equilibrium location of verticallylinked industrie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7(2):341-359.

Vernon,R.(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2):190-207.

(责任编辑:钟培华)

《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梯度转移问题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国内梯度转移问题分析 摘要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要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就要针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及区位等方面的问题,且中西部地区具有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为此我国应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加工业,改善加工贸易投资环境,加强引进和培养加工贸易人才,做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承接工作。 [关键词] 加工贸易中西部梯度转移

Abstract Currently,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was unbalanced in China,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 of China. In order to transfer the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center and western regions, it’s necessary for industrial base of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other issues, what’s most important,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the manpower, resources and other advantages. Therefore our country should give play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develop the special processing trade, improve the process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ersonnel processing trade. Do a good job for processing trad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undertaking work. [Key words] processing trade central and western gradient transfer

梯度推移理论

1、发展背景 现有梯度推移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早在1862 年, 西方产业布局理论的先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 H . Tunen ) 就开始注意到了经济生活中的梯度现象, 提出了农业圈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区逐步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达到荒野的梯度分布。后来, 阿尔弗雷德?韦伯(A. Weber ,1909又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探讨了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区域间的变化梯度, 并据此得出了工厂的最优区位, 初步揭示了产业的空间集聚机制, 从而使梯度理论进一步丰富。马歇尔(Marshell,1 961 ) 在上述理论特别是韦伯产业集聚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外部规模经济思想(external scale economies则为现有梯度推移理论奠定了雏形, 为产业空间布局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梯度推移理论最终成形于美国哈弗大学教授拉坦弗农(Ruttan Ve r n o n )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梯度转移理论被引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研究中,中国“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将中国经济发

展区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重点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在东部发展起来后,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计划,而后又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这正体现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思想。梯度推移理论的前提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梯度。实行梯度推移的目的是随着梯度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传统的梯度 推移理论(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存在静态性、反对跨越发展和不全面的局限性,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广义梯度推移理论。2、内涵及具体内容 1)狭义梯度推移理论还可以细分为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和动态梯度推移理论。 (1)静态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在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

关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途径思考

关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途径思考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受土地资源紧缺、经营成本攀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因素妨碍,部分产业急需向外找求新的进展空间,并逐渐呈现出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充分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的有效途径。 一、依托矿产资源,对接梯度转移。**县矿产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境内 二、依托林业林地资源,对接梯度转移。**县土地总面积37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59万亩,占69%,是湖南省70个重点林区县之一。依照"两型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广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整合林地资源,打造林业优势,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进展的强大动力。一是深化改革强林业。要制定详细方案,加快国有森工企业单位改制步伐,把"死"资产盘"活",变"别动"资产为"可用"资源,使现有林木、林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二是用脚政策显活力。抓住国家实行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机遇,吃透文件精神,采取有效手段,鼓舞各种社会主体经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形式参与林木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规范流转市场秩序,充分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和林地的整体效能。三是哺育品牌创效益。着重思考资源承载能力和加工原料来源,提高准入门槛,逐步淘汰生产规模小、资源白费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低的加工厂点,哺育一批市场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林木加工企业,创品牌、做特色、出效益,力争3-5年内引进几个大企业,实现税收3000万元以上。 三、依托低成本的环境资源,对接梯度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优势资源是基础,环境资源是保障,低成本的环境资源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一是融资低成本。引导银信部门强化进展意识,优化信息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落低贷款门槛,开发信贷支持"绿色通道",让想创业的人有款贷,让贷到款的人有进展,让会放贷的人别吃亏,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二是行政审批低成本。要克服"山大王"思想,力戒"本位至上"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政府部门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各类项目审批力争做到外地别能办的**能够办,外地别敢办的**大胆办,外地很难办的**容易办。三是使用土地、劳动力、水、电、交通等资源低成本。东部沿海地区急需转移产业对承接地的经营成本比较看重,这也是他们挑选转移的内在动力。**的土地、劳动力、水电价格较低,随着"3211"大交通框架的逐步形成,交通优势也日趋明显。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制造性地引凤入巢,大力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进展。

中国光电产业将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

中国光电产业将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光电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显示,以平板显示和LED产业为代表的中国光电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未来,中国光电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从沿海到内地梯度转移”的趋势。 形成四大区域和“一东一中”产业带 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光电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新型显示器件、LED等在内的细分产业都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到。 通过对2010年中国光电产业的产值分析,平板显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四大产业聚集区;而LED产业主要聚集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区域。

其中,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大连、济南等城市为核心的光电产业聚集区,这一区域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环境,为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智力保障。 长三角地区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光电产业集群,在研发、制造、应用等各个产业链环节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全国最大的液晶模组产业基地分布在苏州、上海、南京等地。在LED领域,长三角是中国较早发展LED的区域之一,拥有上海、扬州两个国家级的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重要的电子整机生产基地,特别是在LED领域,珠三角是全国最大的LED封装基地,目前,广东LED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约占全世界的50%,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同时,中西部地区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南昌、合肥、武汉、成都等产业基础好、发展较快的城市具备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转移的天然优势,光电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机构分析认为,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资源的日趋紧张,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光电产业在国内的空间转移也持续加快,目前基本形成了“一东一中”两带的产业布局,即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1242904.html,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作者:梁云刘银国闻帅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2期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产业转移现象在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国内有关外产业转移研究的情状,总结了目前针对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国内研究具体地域产业转移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龙型模式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就成为比较典型的国际经济现象之一,对产 业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概况 迄今为止,国外理论界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其中,形成了著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雁行发展模式。第二,建立模型,引入空间因素,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一些学者用“模拟动态”的方法分析了以两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模型(如Paul Krugman 和Anthony Venables,1995;Diego Puga 和Anthony Venables1996);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更为一般性的多国多产业的产业扩散模型(如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 和Anthony J.Venables,2001)。 二、国内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方面的研究: 1.产业转移模式 贝毅、曲连刚认为大多数跨国公司在进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时,总是把与知识相关的核心技术部分留在本国,而把硬件和非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生产,形成了“大脑—手脚”的梯度转移模式(贝毅,曲连刚,1998)。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级差的存在,落入“替代—落后—再替代—再落后”或“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之中,发展中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谭介辉,1998)。后发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技术,使国内产业获得发展。张洪增认为移植型模式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后发劣势。该模式存在四大缺

梯度推移和辐射理论案例

梯度推移理论 案例一:经济发展必须遵循梯度理论 对于江苏的划分,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以长江为界的,江南即苏南,江北即苏北,这和人们对中国的划分也基本一致。虽然严格从地理和气候上说秦岭、淮河一线才是大致划分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但在一般人概念里,长江就是划分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江南是南方,江北是北方。江苏省人民政府把江苏从理论上划成三块:苏南为江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为江北沿江三市(扬州、泰州、南通);苏北为江北其余五市(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 苏南苏北的发展战略长期以来是以梯度理论为指导的,这在改革开放早期具有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和我国市场经济机制日臻完善,梯度发展理论的局限性逐步显现,甚至成为阻碍苏北经济发展的羁绊。实践中,国际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多是优势产业的转移,其目的一是规避关税,二是降低劳动力成本,三是占领市场。但从国内产业转移的实践看,与上述目的相去甚远,多是一些没有优势的落后产业向落后地区的转移,其后果往往是若干年后拿出更多的资金去解决后遗问题。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为了构筑国际大都市,抓住时机进行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主动实施“壮士断腕”式的传统产业大转移,后果都不理想,包括从苏南和苏北的实践看,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活”到现在。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钱志新说,欠发达地区在现阶段的战略选择上,不能再沿袭“梯度理论”的思路,被动地接受产业的转移,而应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利用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的契机,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 案例二:近代的苏州与上海、亚洲“四小龙”等 开埠前(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开埠),上海只是苏州的一个外港。当时经海路运抵上海港的南北货物,还需再运至苏州后集散到长三角各地。如果按照梯度发展理论,上海似乎应当永远以苏州为“大树”。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随着上海港内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上海就取代了苏州,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机遇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做得到的。结论:梯度理论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缺陷,欠发达地区应走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案例三: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 纺织产业最早兴起于工业革命之后的欧美国家,随后逐渐转移到“亚洲四小龙”,接着又转移到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这是一个典型的梯度转移过程。我国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开放战略,让沿海地区率先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推移,这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案例四:富士康在我国的梯度转移 1988年,富士康从海外挥师大陆,并迅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代工厂。富士康最早从台湾转移到深圳,看中的就是深圳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大陆廉价而又丰富的劳动力。进入21世纪后,由于外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富士康开始布局深圳以外的地区,从最初的沿海城市逐渐向中部、西部地区扩展,目前已经在大陆拥有近20座大型工业园区,员工总数超过80万人之多。此次富士康的大规模内迁,富士康在深圳只留下10万人左右的代工“苹果”的生产线,大部分业务将转移至内地。对于富士康来说,则意味着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能够得以延续;对于河南、重庆等内陆地区来说,无疑是一次绝好的加快农业向工业转变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的机会;对于深圳而言,则是喜忧参半,喜得是富士康这种低水平的代工模式终于离开了深圳,正符合了产业升级、低附加值项目向内陆转移的目标。但短期来看,面对突然大规模的企业搬迁,也许“千军万马下广东”的场景将不再重现,本地的财政税收以及房地产、餐饮、娱乐等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较大的冲击。 辐射理论 案例一: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河北小城镇分布概况小城镇环中心城市密集分布。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河北省小城镇大多分布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周围。其中,环京津的镇79个;环石家庄市30公里范围内有41个小城镇,环唐山

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探讨

中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探讨 摘要: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形成地区协调梯级发展的态势,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中部地区 加工贸易在我国已经走过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推动了外资的利用,增加了出口创汇,而且在社会就业的创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形成有利于地区协调的梯级发展态势,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加工贸易总量逐年上升,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 75051亿美元,增长了约34517倍。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也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6年的472%,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并成为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我国的加工贸易基本集中在沿海区域,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多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这些区域的加工贸易量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量的978%,其中广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的加工贸易出口均超过50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为42%、197%、125%。由此可见,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对外开放之先,抓住了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和跨国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靠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殊措施,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中、西部地区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看,都与东部存在较大差距。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国际市场交往便利,既是我国内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结合部,又是我国的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与世界市场双向流动的通道。因此,我国东部沿海沿边地区发展加工贸易,具有广大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头阵地、加工贸易发展的先行地区,东部沿海沿边地区也已经积累了人才、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然而,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基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际比较优势。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机会成本也逐步提高,这意味着东部沿海地区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失去。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不仅在加工贸易上,而且在经济总

产业梯度转移中开发区的制度创新与案例分析

产业梯度转移中开发区的制度创新与案例分析 王德禄 2004-04-20 阅读次数:503 产业梯度转移中开发区的制度创新与案例分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梯度转移 1. 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探讨 传统的均衡增长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由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区域的经济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区域内部、外部资源的自由流动达到自然资源的均衡从而得到消除,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缺陷:没有考虑到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极化效应。 均衡增长理论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市场主体在短期利益和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优质资源往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区域积聚,而反之很少。最终的结果是核心区的水平越来越高,边缘区愈来愈边缘化,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缺陷:没有考虑社会分工及区域之间存在的比较优势。 2. 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与梯度转移理论 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构成了该区域的“二元 经济结构”。产业技术与经济在核心与边缘区、中心与外围区之间存在一定顺序的梯度递减关系。 技术水平高的区域在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就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和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老化的现象,其相应产业就会按照梯度的递减关系逐渐向边缘地区进行转移,带动边缘地区的技术水平提高。这就是梯度转移学说。 优点:考虑政府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所应该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 3. 梯度转移的几种表现形式 同心园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以若干距离为半径向周边地区扩展。半径越小的区域经济活力越强,技术水平越高,购买力越低,市场成熟度越差;半径越大的区域经济活力越弱,技术水平越低,购买力越高,市场成熟度越好。(例如北京城区与郊区) 带状: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区域在区域的一端,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不高的区域在另一端,处在中间的是经济基础、技术水平均介于两者之间的区域。(如中国经济的三大地带)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脉络 区域经济学是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以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理论为两条主线,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出发就是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的区位理论,在中观和宏观上就是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是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虽然传统经济理论将时间变量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里,但是空间变量尚未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 (1)杜能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理论假定为主的区位理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收益递减、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等。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由土地位置不同,即距离城市市场远近的不同,导致农业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从而对地租发生不同的影响。这是著名的位置、地租和土地利用三者关系。之后的学者龙哈德、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费特尔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廖什利发展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论。 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其先驱者是龙哈德,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了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他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区分界线的抽象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此后胡佛修改了韦伯的体系,考察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艾萨德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洛什把工业区位分析的对象推至多种产业,并分析地区中的城市规模和类型,从而得出生产的空间集中在没有资源、人口分布相同的情况下是由规模经济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差异所导致的结论,贝克曼发展了洛什的研究,他认为对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的规模。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定受到很多批评。区位的地理特征自然造成信息的空间不对称,并且经济人在很多情况下做出非完全理性行为。也就是说,经济行为的特征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静态性,而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行为科学学派以归纳的方式在经验的道路上研究了企业在区位决策方面实际上的使用,考虑到企业在合理规划的能力以及可拥有的资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别,进而研究企业的实际行为和所运用的决策原则。戈林赫特强调个人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行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而,区位因素应该包括成本因素、需求因素、收益因素、个人成本因素、个人收益因素等。赛默恩也认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区位决定行为就是有限合理性的行为,并且在理性合理性条件下,经济人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有限合理性约束

雁行理论与梯度转移理论的区别

雁行理论与梯度转移理论的区别 一、雁行理论又被称之为产业结构的候鸟效应。 1、雁行理论指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东亚国家是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雁头,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包含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即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接着亚洲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一产业。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同样地,当亚洲四小龙在该一产业发展成熟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又转移到相对更落后的国家发展。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升级,呈现出有先后秩序的发展。 2、雁行理论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第一,重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结构。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坚持出口导向战略,包括向外地区提供商品,积极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三,依靠本地区内部积累,适当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 第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政府调控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 二、梯度转移理论 1、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2、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条件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应性应包括这样的条件。那就是: (1)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完成; (2)发达国家新产业所创造的新的市场需求,和剩余的夕阳产业所创造的剩余市场需求之和必须大于“原来产业”所创造的市场需求,否则产业梯度转移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进行。用公式表示就是: D1+D2>D3 (D1表示新产业的市场需求,D2表示夕阳产业的市场需求,D3表示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 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如果D3足够大,如纺织业这样的产业就是这样,当D1一定时,D2也较大。如果此时将产业全部转移,也就是D2=0,那么就会出现等式左边<等式右边,这样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会缩小,他们就会阻挡产业的转移; (3)在混合经济的今天,夕阳产业的转移必须考虑政府的因素; (4)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如果这四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不会或不能转移出去。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究_基于_雁行理论_的视角

··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究 ———基于“雁行理论”的视角 曾贵1,李宏祥2,田华荣2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2.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但地区分布严重不均。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水平低、市场环境较差等问题,因此,应借鉴东亚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经验,在“雁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以便形成更为合理而高效的“雁行”格局。关键词:加工贸易;雁行理论;梯度转移;比较优势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93-05 2011年1月第25卷第1期经济与管理 Economy and Management Jan.,2011Vol.25No .1 ●百家点经 收稿日期:2010-11-25 作者简介:曾贵(1980-),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生,研 究方向为加工贸易;李宏祥(1977-),男,山东济宁人﹐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交易模式及成本。 自1978年珠海市签订全国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快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 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8503亿美元,增长322倍。然而,我国加工贸易地域分布严重不均,2010年前5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同期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仅为3.9%①。要缩小地区差距和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必须把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梯度转移,东部做高端、中西部做中低端”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思路。因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加工贸易科学、合理而有序地进行梯度转移,成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二、相关文献综述 “雁行理论”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影响深远的产业经济理论。1932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首提“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 ),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指出日本的产业发展通常要经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等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这四个阶段在图表上呈倒V 形,酷似飞行中的雁阵(胡俊文,2000)。也有国内学者指出,赤松要是在1936年以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产业跨国梯度转移时提出了“雁行发展形态 说”,从而奠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罗建兵,2009)。后来,小岛清把赤松要的雁行形态进一步区 分为原形和两种引申形(如图1)(车维汉,2004)。引申形A 表示不同产品的“雁行”进口、生产和出口,即国内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引申形B 表示产品在不同国家的“雁行”进口、生产和出口,即产品的跨区域梯度转移。后来,山泽逸平通过对东亚经济圈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完善了赤松要和小岛清的雁阵阶段划分,提出了东亚各国产业的发展普遍要经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孙高洁,2007)。“雁行理论”提出后,经大来(Okita ,1985)、Vernon (1966)和小岛清(Kojima ,2000)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融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体系(蔡昉,2009)。从内涵上来看,“雁行”理论主张结合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谋求一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跨越式发展;主张根据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行地域分工,把边际产业向外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董洁,2006)。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得出,“雁行理论”最初以一个形象的“经济比喻”的面貌出现,通过后来学者充实和拓展后,成为了一种产业转移理论。在宏观上,“雁行理论”能为国家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在微观上,“雁行理论”能指导企业根据比较优 93

产业转移理论及模式评价

产业转移理论及模式评价 秦尊文赵霞 2008年第11期——他山之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产业转移主体的多元化,产业转移层次的高端化,雁行形态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模式等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解释力下降,国内一些新的理论解释应运而生。 我国学者关于产业国际转移理论的研究时间较长,但对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20年来出现的新理论新观点 1、梯度转移理论和“反梯度”理论。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种理论——梯度理论,认为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梯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尔后有人从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制度层面拓展广义梯度理论,把梯度推移理论从单向度发展为多向度。根据这一理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多属于高梯度地区,中部地区多属于中梯度地区,西部地区多属于低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梯度理论出现不久,也有人提出了反梯度理论,认为梯度理论阻碍落后地区技术革命和建设,也是同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总目标背道而驰的,技术革命将会给落后地区带来超越发展的机会,不要以为在落后地区发展新的生产就是经济效益低,或没有接受能力的。落后的梯度地区,只要经济发展需要和条件具备,也可直接引进新技术,实现超前发展,然后反过来实现反梯度推移。 2、区域分工和产业区际转移理论。该理论以陆大道、陈秀山为代表。他们认为,各区域在依靠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区域分工协作,使区域经济有机耦合成一个统一、协调的经济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加快产业的区际转移,既符合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也能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区际转移的客观结果就是推动产业的集中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该理论强调,一个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并不是说在这个产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具有优势,而是将优势集中在特定的产品或产业环节上。该理论强调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应当是区域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 3、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认为产业转移的效应主要是整合升级效应,不仅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 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据此,区域经济学家们把它深入到国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领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费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取出

产业转移格局中的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老稿)

产业转移格局中的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区域经济学江朦朦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寻求最有力的生产经营地点,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国内地区之间,都出现了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趋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产业承接方的承接能力,试图构建一组指标,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衡量。 关键字: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转移承接力主成分分析法 一、问题提出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寻求最有力的生产经营地点,降低生产成本,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国内地区之间,都出现了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趋势。 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其前提是不同地区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即处于不同的梯度,高梯度地区的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往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的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投资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从微观看,产业转移无疑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从宏观上看,它对转入区和转出区将产生不同影响,而这种影响既可能是有利的,也有可能是不利的。在现实经济中,为争夺各种有利资源,吸引企业迁入或防止企业迁出,各地区招商引资的竞争近年来也日趋激烈。 国内的学者认为我国地域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当是: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由先进技术地带东部逐渐到中间技术中西部地带。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发达地区的产业可以通过梯度推移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缩小两地区差距。 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产业承接方的承接能力,试图构建一组指标,对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区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衡量。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刘易斯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观点,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论”还有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焦点都集中在全球范围、洲际范围、国际范围的产业转移大方向上。 我国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除了一部分关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外,更多的研究聚焦于国内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目前关于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因、效应以及模式,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