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2006年3月理论学刊M ar.2006

第3期总第145期Theory Jou rnal N o.3Ser.N o.145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李光红,陈学中,孙丽丽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1摘要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次人才流动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在高层次人才流动中形成的人才集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如何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及发挥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正效应,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研究管理机制创新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关系,并在分析管理机制对高层次人才集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管理机制创新体系。

1关键词2高层次人才;人才集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

1中图分类号2F240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2-3909(2006)03-0037-03

全球化的科技与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是决定组织命运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加快人才集聚有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而有效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人才集聚正效应的发挥,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促进组织的发展。

一、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效应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指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或企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或企业的过程。由于人才集聚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产生集聚效应,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加速创新和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地发展。因此,人才集聚引起了学术界、政府、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一)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正效应

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正反馈效应。一个区域构建或拥有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与条件,就会引来一部分人才,从而形成人才集聚。人才集聚的形成会使集聚地优先得到发展,而集聚地发展了,各方面的实力都会提高,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与条件就会更加优越,更多的人才流向这里,人才集聚规模更大,集聚地发展更快,如此循环下去,形成一个增强回路,产生正反馈效应。

2.引力场效应。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整个宇宙间的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着。这一定律不仅适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而且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所不同的是人类之间的引力是主动的、有选择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一起在集聚地形成一个引力中心,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中心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文明成果,这就是人才集聚的引力场效应。

3.群体效应。单个人才是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把高层次人才集聚在一起,通过群体内部的整合机制可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与替代,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成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高层次人才的价值,促进集聚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4.联动效应。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必然带来竞争,竞争使人才始终有危机感,会不断激发人才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欲望和增强创新意识,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进而使集聚地高层次人才的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高层次人才的高价值,产生联动效应[1]。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更加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层次人才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适度的危机感会促使高层次人才的知识更新加速,提高适应性和应变性,迈向更高层次。

(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负效应

高层次人才集聚也可能产生负效应。高层次人才不同于一般性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实践操作

37

能力和应变能力,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这些都增加了培养、使用和配置高层次人才的难度。负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物质资本约束下同质人才的边际效用递减、管理成本增加以及人际关系处理造成的内耗等[2]。

二、管理机制创新对人才集聚的影响

管理机制创新对人才集聚产生着重大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管理机制创新对人才使用效率和竞争力的影响

创新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能有效激励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但目前人才培养、使用、配置的不合理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要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必须改革和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形成合理的引进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退出机制等,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组织活力,达到才尽其能、才尽其用,增加人才带来的收益。要善于运用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来科学地开发人才,发现人才的潜能,使其能量充分释放,提高使用效率,促进组织的发展。

(二)管理机制创新对人才集聚度的影响

人才集聚度是指对于组织来说,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难易程度等[3]。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组织创新力的发挥有直接关系,与人才价值的肯定也有密切关系,集聚度大小影响集聚效应的发挥。但我国高层次人才集聚程度还不高,而且分布不均,东部高于西部,许多组织还没有意识到人才集聚的重要性。人才集聚度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用新的机制和方法引进需要的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激发人才活力。同时要重视改善内外部环境对集聚人才的影响力,用人才管理机制与人才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来提高人才集聚效应,使人才价值最优化和最大化,加快人才强国的步伐。

(三)减少和克服人才集聚带来的负效应

人才集聚会为集聚地带来巨大的收益,但也要看到人才集聚的负效应。因此,组织需要利用管理机制创新,在努力发挥人才集聚正效应的同时,尽量减少和克服人才集聚负效应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新机制防止同质、同层次人才重复集聚和过度集聚引起的人才边际收益递减,减少人才闲置和浪费,使人才充分发挥集聚正效应,使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管理水平及其他条件的相匹配。同时,高层次人才难配置的特点,决定了人才集聚的过程中管理难度的增加和人才群内人际关系处理的复杂性。这些同样需要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来加强人才间的协作,避免恶性竞争。

三、构建管理机制创新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人才发展和管理机制将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依据高层次人才的特征和心理特点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服务的新机制,推动人才充分涌现、不断成长,开创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创新吸引机制

建立创新吸引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转变观念,加大对人才的投资。转变观念,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吸引高层次人才,形成人才集聚,就要首先在思想上重视高层次人才,认清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些地区已抢先一步,如上海主动到人才荟萃的北京抢夺人才,吸引了不少高层次人才;大连更是在2005年8月以/大连)))软件精英的舞台0为主题,在国内各大城市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招聘活动。

2.优化环境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也是实现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关键。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优化硬环境,就是要求有高标准的科研和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等,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还要改善薪酬待遇、住房条件,为高层次人才排忧解难。优化软环境,就是要求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0的管理理念,营造一种宽松氛围,吸引高层次人才。

3.扩大人才的选择面。随着国内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人才短缺的局面。其根源在于21世纪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拉动了现阶段对人才需求的急剧扩张。过去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只局限于单纯的产品竞争上,而现在则更多表现为人才等要素市场的竞争。因此,要扩大人才的选择面,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吸引本国优秀高层次人才;第二,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流;第三,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二)创新培养机制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但同样需要用人单位的配合,抓好后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成长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较长的教育周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8

而且知识积累和知识更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建立起全员培训体系,使全体员工都有不断再学习的机会,提高现有员工素质。通过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4]。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日新月异,这就决定了终身学习是必然趋势,因而组织对人才进行继续教育是知识更新的较好途径。其方式主要有:1.校企合作,产学结合;2.驻外培养;3.轮换岗位;4.互联网络培训;5.博士后工作站;6.现代远程教育,等等。

(三)创新使用机制

从管理的实践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使用机制:

1.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高层次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这对于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层次人才有自己的特征,而且不同高层次人才从性格、气质到专业、特长都有很大差别。只有合理地配置,才能实现既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又会使高层次人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既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又防止人才浪费的目标。如何配置高层次人才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组织和人才的效用都最大化。

2.有效的激励。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有激发被激励者,推动并引导其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激励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功能,有助于激发和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高层次人才往往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果可以把人才的需要导向实现组织目标的轨道上,会大大促进组织的发展,这就需要有效的激励方式。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应当根据不同对象和环境,采取适合的激励方法和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结合是普遍而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激励的方式应该多样化。

3.构建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是选人用人的基础。构建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现有高层次人才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人员招聘、考核和选拔,并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研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的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改革各类人才评价方式,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构建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4.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改变员工的个人行为,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如果一个组织内高层次人才之间关系融洽,就能够以舒畅的心情、高涨的情绪去积极工作,组织凝聚力就会加强。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四)创新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是组织保持活力、增强员工士气、增强组织创新力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人才退出机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在组织内部营造竞争气氛。适当的竞争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士气,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促进组织发展。没有压力,工作就没有动力,因而完善的人才退出机制使员工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会不断地为提高绩效而努力。退出机制也促进了人才流动,有利于人才配置最优化,有利于人才集聚的形成,加速集聚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永莲.实施优秀人才集聚战略[J].教育发展研究,

1999,(1).

[2]张体勤,刘军,杨明海.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效应与集

聚战略[J].理论学刊,2005,(6).

[3]李锡炎.人才管理创新是人才强国的关键对策[J].理论

视野,2005,(2).

[4]孙向东.浅议人才管理机制创新[J].企业经济,2005,

(4).

[5]张璞.建立留住核心人才的创新机制[J].人才资源开

发,2005,(4).

作者简介:李光红(1967)),女,山东莱阳人,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生。责任编辑:池明

39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精)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 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 (2008年9月17日 粤发〔2008〕15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提出如下意见。 一、解放思想,把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新引擎 (一用世界眼光谋划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思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围绕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型广东等重大战略部署,紧跟世界发展趋势,紧贴全省发展目标,紧盯科技发展前沿,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改善生活环境、提升人文环境、创新制度环境,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首选区、安居乐业的目的地、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局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面对国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必须以政策创新打造吸引人才新优势,以制度创新搭建培养人才新平台,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汇聚各方精英,构筑人才高地,为我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重点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范围和对象。创新和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总部

高新技术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制度

科技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人才强企和科技兴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引进工作要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条基本原则 1、根据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的原则。 2、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引进人才质量。 4、坚持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并举的原则。 5、坚持急需和紧缺人才优先引进的原则。 第四条人才引进的对象 1、引进人才范围主要限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对非核心技术业务,应严格控制引进的数量及质量。 2、引进人才的对象包括: (1)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或其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实践且收到一定效果的人才。 (2)紧缺和急需的关键操作岗位的高技能、特殊技能人才。

(3)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专利、发明或专项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 (4)紧缺和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5)公司当前紧缺和急需的各类执业资格持证人员。 第二章人才引进的渠道、方式、程序 第五条人才引进的渠道 1、市场猎取; 2、内部人员推荐; 3、校园、社会招聘; 4、退休返聘; 5、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6、人才特聘。 第六条人才引进的方式 1、通过直接建立双方劳动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2、通过劳务派遣建立用工关系方式引进人才。 3、通过聘用协议等方式引进人才。 第七条人才引进的程序 1、各单位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岗位需求及定编定岗情况,编制并上报人才需求计划,明确需求人才的数量、专业、层次、要求等。 2、公司根据各单位人才需求情况确定最终人才引进计划,人力资源处依据计划制定人才引进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公司

曲阜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规定

曲阜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竞争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在设岗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第三条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设置应遵循“立足现状、着眼发展、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第四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必须全面考察、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并严格按公开招聘程序、经过审核论证进行。 第二章引进人才的条件 第五条所引进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精深的学术造诣,能胜任教学工作,有较强协作能力,身体健康。一般分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两院院士、著名学者。 第二层次: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的下列人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在国外获聘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且取得国际公认学术成果的专家、长江学者、泰山学者及同类省部级专家、获任二级及以上岗位的教授。 第三层次: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且近5年来具备下列条件的: 1.作为首位人员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奖励1项以上(自然科学

类),一等以上科研奖励1项以上(社会科学类)。 2.主持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作为首位人员在学校规定的核心A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作为首位人员出版有影响的著作2部以上。 第四层次:发展潜力大的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且作为首位人员在学校规定的核心A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作为首位人员在学校规定的核心A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并作为首位作者出版有影响的著作1部以上。 第六条其他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第三章引进人才待遇 第七条实施住房货币化政策,引进人才应利用合理借贷购买商品房。 第八条学校对引进人才给予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学校在引进人才报到工作、核实学位证书后落实待遇。 科研启动费纳入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由科研处负责;购房补贴由人事处负责。 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标准

龙华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

龙华区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A类人才认定申报材料清单 申报单位: 申请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序号材料名称 1《龙舞华章计划高层次人才确认申请核准表》(收原件) 2身份证或护照(验原件,收复印件) 3任期内的《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证书》或《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证书》,国(境)外人员还需提交《外国专家证》、《外国人就业证》或《台港澳人员就业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4申请人与区用人单位签订的三年及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社保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在区用人单位社保缴纳证明及完税证明等,其中国(境)外专家或从区外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引进到区首次进行产业化的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深圳市孔雀计划团队主要成员和不超过3名骨干成员,以及市孔雀计划A类、国家级及以上领军人才作为带头人的创新创业团队不超过3名主要成员,可不提供区用人单位社保缴纳证明,但须提供在区用人单位履行合同条约的有效工作证明材料,企业的申请人还需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验原件,收复印件) 5在职工作证明(收原件) 6受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确认材料(验原件,收复印件) 注:1、申请表涂改无效,单位意见栏需填写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龙舞华章计划高层次人才确认申请核准表 申报单位:法人代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 姓名性别证件类别 户籍所在地出生年月证件号码民族政治面貌婚姻状况 学历(学位)毕业院校和时间 所学专业技术职称从事行业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街道 行政职务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层级 和认定时间 工作关系转入 现单位时间 缴交社保的单位 申报人联系方式 手机办公电话通信地址 申请确认高层 次人才类型 □龙舞华章计划A类人才□龙舞华章计划B类人才□龙舞华章计划C类人才 申请确认方式□直接认定 申请直接认定 符合的标准条件□评审认定 申请评审认定 相关标准条件 主要业绩、成果 和贡献(300字 以内) 注:1、申请表涂改无效,单位意见栏需填写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集团公司管理系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数量逐年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加快各类人才培养、选聘、使用等方式和机制创新,建立了培养引进的开发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集团公司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2006年3月理论学刊M ar.2006 第3期总第145期Theory Jou rnal N o.3Ser.N o.145高层次人才集聚与管理机制创新 李光红,陈学中,孙丽丽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1摘要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次人才流动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在高层次人才流动中形成的人才集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如何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及发挥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正效应,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要研究管理机制创新与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关系,并在分析管理机制对高层次人才集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管理机制创新体系。 1关键词2高层次人才;人才集聚;管理机制;制度创新 1中图分类号2F240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2-3909(2006)03-0037-03 全球化的科技与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是决定组织命运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加快人才集聚有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而有效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人才集聚正效应的发挥,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促进组织的发展。 一、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效应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指人才由于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或企业流向某一特定区域或企业的过程。由于人才集聚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人才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产生集聚效应,使集聚地获得先行发展的机会,加速创新和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地发展。因此,人才集聚引起了学术界、政府、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一)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正效应 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正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正反馈效应。一个区域构建或拥有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与条件,就会引来一部分人才,从而形成人才集聚。人才集聚的形成会使集聚地优先得到发展,而集聚地发展了,各方面的实力都会提高,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与条件就会更加优越,更多的人才流向这里,人才集聚规模更大,集聚地发展更快,如此循环下去,形成一个增强回路,产生正反馈效应。 2.引力场效应。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整个宇宙间的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引力存在着。这一定律不仅适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而且同样适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所不同的是人类之间的引力是主动的、有选择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一起在集聚地形成一个引力中心,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中心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文明成果,这就是人才集聚的引力场效应。 3.群体效应。单个人才是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把高层次人才集聚在一起,通过群体内部的整合机制可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与替代,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成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体现高层次人才的价值,促进集聚地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4.联动效应。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必然带来竞争,竞争使人才始终有危机感,会不断激发人才的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欲望和增强创新意识,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进而使集聚地高层次人才的水平都得到进一步提高,真正实现高层次人才的高价值,产生联动效应[1]。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技更加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层次人才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适度的危机感会促使高层次人才的知识更新加速,提高适应性和应变性,迈向更高层次。 (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负效应 高层次人才集聚也可能产生负效应。高层次人才不同于一般性人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实践操作 37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省实施意见精神,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优化我市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所称高层次人才是指持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的广州市杰出专家(以下简称“杰出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以下简称“优秀专家”)和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以下简称“青年后备人才”)。 二、保障内容 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分为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创新创业服务等五类。 (一)住房保障。 持有A证、在本市未享受过购买政策性住房待遇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本方案享受住房补贴或入住高层次人才公寓等待遇。持有B证、属于我市急需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参照以下标准享受住房保障待遇。 1.住房补贴。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住房补贴,分5年等额

发放。具体标准为: (1)杰出专家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1000万元,其他杰出专家500万元; (2)优秀专家200万元; (3)青年后备人才100万元。 2.入住高层次人才公寓。不选择住房补贴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免租入住高层次人才公寓,免租期限累计不超过10年。认定后在穗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并取得我市户籍的杰出专家,可无偿获赠所租住房;认定后在穗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并取得我市户籍的优秀专家和青年后备人才,可继续免租入住高层次人才公寓10年。具体标准如下: (1)杰出专家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约200平方米,其他杰出专家约150平方米; (2)优秀专家约100平方米; (3)青年后备人才约85平方米。 3.其他事项。 (1)夫妻双方都属高层次人才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层次较高一方应享受的标准解决住房问题;

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修改次数:0 发行版本:页码: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的范围、职责、原则、管理程序、待遇等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2 职责 2.1 人事是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制定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组织招聘、办理引进的相关手续、落实相关待遇、开展业绩考核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具体管理工作。 2.2 公司所属各单位人事(组织)部门是本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出需求计划,制定岗位职责,报公司人事处;负责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日常管理。 3 管理工作流程图 公司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流程

4 管理内容 4.1 引进原则 4.1.1 按需引进。围绕全面建设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特色地区能源公司的需要,重点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4.1.2 柔性引进。实行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4.1.3 择优引进。严格执行引进条件,突出专业对口和专业经验要求,公开、公正,择优录取,宁缺勿滥。 4.1.4 统筹引进。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由公司人事部门超前谋划、统一部署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4.2 引进范围与条件 4.2.1 引进范围 4.2.1.1 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及本行业、本系统的知名专家、学者,能够负责公司重大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具有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 4.2.1.2 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管理专家,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4.2.1.3 掌握核心技术,能够解决理论研究方面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的技术专家,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10年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 4.2.1.4 具有高超技能水平、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及解决关键技能难题、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操作技能专家,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4.2.1.5 所学专业与公司常规煤层气勘探开发、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储气库群建设项目等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有关,能够承担课题攻关任务,具有很

加快人才集聚措施

加快人才集聚措施 高端人才是实现基本现代化最紧缺的资源、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最迫切的需要、是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最根本的保障,切实增强推进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主动结合魏都发展特色,围绕重点产业招引人才,发挥规模企业、上市企业的引才主力军作用,重点引进一批高级技术人才,要大力创新高端人才引进的“新思路”,精心打造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的“好载体”,要积极优化人才落地生根的“软环境”。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企业在自身发展中,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对引进的人才及其随迁父母、配偶、子女,均可在魏都区落户。对引进人才配偶的就业问题,原则上由引进单位负责解决,确有困难的,由产业集聚区人才服务中心参照其配偶工作个人工作意愿和用工形式协助妥善安置。其子女在辖区入学就读的,由教育部门负责安排,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 二、鼓励企业自身引进高成就人才。对引进到集聚区企业工作的高端人才,5年内给予一定的安家补贴和生活补贴,进行科研院项目、教育、卫生、等工作的,全额享受安家补贴和生活补贴。凡引进的人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服

务期合同,明确双方职责、权益和违约责任。 对符合两种以上标准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享受;对于难以界定标准的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采取“一人一策”的方法,经确认后比照上述标准执行。 鼓励企业以项目服务、业余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打破身份、户籍、人事劳动关系接转等制约因素,引进人才来济创业或提供智力服务。对于同一年度在集聚区工作时间达3个月以上的,经核实批准后,可按实际工作时间享受同等条件人员的生活补贴。 三、高端人才激励政策。产业集聚区要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技能拔尖人才在产业集聚区工作期内可给与津贴,其津贴额分别为6000元、4500元、3000元;连续三届被评为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另外一次性奖励10000元。 四、高端人才的政治待遇。产业集聚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适当增加优秀高层次人才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名额,优先推荐优秀高层次人才参加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评选,并积极做好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党员发展工作。 五、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魏都产业集聚区要设立人才服务中心,经常到各企业走访、调研,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构建人才

湘南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湘南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大国(境)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我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优化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引进人才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按需引进;保证重点、统筹兼顾;注重能力、德才兼备;科学评价、择优引进。 二、引进人才的类别 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引进人才的岗位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学骨干。 三、引进人才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团结协作精神强;所从事学科的领域符合我校专业调整和学科发展方向,为教学科研工作所需;服从我校的工作安排,并愿为我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身心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承担主要核心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及主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二)具体要求

(1)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其他条件相当的知名学者、专家。学科带头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近四年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或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大)项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过省级(指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重大科技奖励的优秀专家;其他条件相当者。学术带头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50周岁。 (3)学术骨干:具有博士学位、有高校工作经历的副教授;国(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博士后出站人员;学校紧缺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业绩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教学骨干:学校紧缺的有8年以上高校工作经历的副教授或具有其他行业背景的副高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四、引进人才的待遇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大规模培培训干部的决定精神,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大养力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养善高层善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养法。法 第二条培养管理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工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区经济发展、社为 会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步供供人才服务。 第三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项项目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凡符合本争办办法各项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人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不同经本济济成份的组织。 第二章培养范围、形式 第五条条培养范围为高层次专业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项目和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人选。选 第六条压滤机滤布厂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布才才培养开发项目包括紧缺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型养与开发、专业技术养 人员高级研修班、有示范作用高的的培训。 ,一,紧缺实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项目用是指各级人事部是 门、业务主管部门、企业依托高等主院校、高新技术项目、科院技技园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站等,采取多种形式,对经济发展经中高新技术产业、、支柱型产业、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国化 1 / 5

际商务、旅游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我区急需的实用施型型人才开展的培训项目。 ,二,高级研修班是指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中对青青年专业技术骨干进行的高高层次继续教育,围绕经济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题和生产、科研的技术难点,学习新理论、高新点 技术并进行研修。术 ,三,有示范作用的培训项目是有指在培养理念、模式、指 方向、培训方法、内容等方向面有创新和指导意义的培面训训活动。 第七条高层次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对象为国家级有突出为 贡献的中青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府特殊津贴和自治区人民政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家自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才自治区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自主主持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干。 第八条培养采取进修、访问学者、学术活进动动、参加高级研修班或主持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持具体方式由各用人单具 位确定。定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九条各市、各部门根据据自治区人才培养计划,具具体申报通知另发,,将培培养项目及人才培养人选于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自治区人事厅。区第十条申请请单位和个人在申报时分别别填写《高层次专 2 / 5 业技术人才培养经费资助申报表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才培养项目经费资助申报表》,附后,,签注单位表意见并送主管部意 门审核后,,报自治区人事厅审批。 属科研项目资助的要同时时提供国家、自治区等有关关部门的科研项目批复。

广州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申请指南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申请指南 一、发布依据 《关于印发〈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方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方案〉和〈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方案〉的通知》(穗组字〔2017〕98号) 二、适用范围 本指南所称高层次人才,是指持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A证、B证(管理期内)的广州市杰出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和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经认定的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年满45周岁后可保留荣誉称号,青年后备人才年满45周岁的次月起,有关部门不再受理其配偶就业相关申请。 三、申请指引 持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A证、B证(管理期内)的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当前不在广州地区就业,或处于非就业状态的,由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各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协调解决。 (一)高层次人才配偶原属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且愿意到我市继续从事相关工作的,由高层次人才引进单位(含广州合作单位,下同)所隶属区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所隶属的市直主管部门统筹推荐和安排。

1.常规程序 (1)引进单位按其隶属关系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市直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配偶属公务员的,提供《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A证或B证(管理期内)原件及复印件、配偶个人简历、结婚证、公务员登记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登记表、任职文件材料;配偶属广东省内事业单位人员的,提供《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A证或B证(管理期内)原件及复印件、配偶个人简历、结婚证、原事业单位“三定”方案、个人入编原始材料、现聘岗位的聘任材料。引进单位隶属关系在南沙、从化、增城三区,且配偶属公务员的,向上述三区区委组织部提出申请。复印件须加具“与原件相符”意见。 (2)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市直主管部门根据配偶个人情况、单位编制情况,商接收单位后,推荐和安排到我市相关单位工作。其中,原属于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的,应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广东省政府令2009年第139号)第三条(四)款“事业单位间经费来源相同的岗位之间和财政核拨经费的岗位向财政核补的岗位以及非经费自筹的岗位向经费自筹的岗位流动的人员”的规定,商接收单位安排。 (3)接收单位按照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规定办理增员手续。

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

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人才服务水平,并为开展各项重点人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现就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制定本办法。 一、政策内容 根据《合肥市人才分类目录》(见附件),对我市培育或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 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高级人才(E 类)进行分类认定。 二、申报对象和条件 在我市用人单位工作,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符合《合肥市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 A、B、C、D、E类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所在单位,申请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 中央、省属驻肥单位需要申请人才分类认定的,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三、办理流程 分类认定工作通过“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11964313.html,)-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管理系统进行。 (一)申请对象本人和用人单位通过申报管理系统,在线填 — 1 —

写《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并上传相关附件材料(用原件扫描制作成PDF格式文档)。 (二)相关材料在用人单位公示无异议后(公示期 5个工作日),单位人事部门通过申报管理系统报送材料,打印《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并加盖单位公章,与相关附件材料原件一并送相应受理部门。 (三)受理部门负责核对相关信息。材料不完整或上传的相关附件材料与原件不一致的不予受理。材料完整且上传的相关附件材料与原件一致的予以受理,并退还原件;通过申报管理系统报送审核部门,并将《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归档保存;待核准部门核准后通过申报管理系统打印《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结果》。 (四)审核部门对照《合肥市人才分类目录》进行条件审核工作。对未通过审核的材料,系统将向认定申请人反馈;对通过审核的材料,由申报管理系统报送核准部门。 (五)核准部门核准并经公示无异议后(公示期5个工作日),将相关数据信息保存到高层次人才分类数据库,通过申报管理系统将认定结果反馈给认定申请人,同时向社会提供查询。 四、办理部门 (一)受理部门。市直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申报材料由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受理;县(市)区、开发区所属单位申请人员材料按属地原则,由所在地组织人事部门受理;中央、省属驻肥单— 2 —

曲阜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规定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曲阜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平、富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竞争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在设岗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第三条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设置应遵循“立足现状、着眼发展、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第四条引进高层次人才必须全面考察、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并严格按公开招聘程序、经过审核论证进行。 第二章引进人才的条件 第五条所引进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精深的学术造诣,能胜任教学工作,有较强协作能力,身体健康。一般分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两院院士、著名学者。 第二层次: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的下列人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在国外获聘教授专业技术职务且取得国际公认学术成果的专家、长江学者、泰山学者及同类省部级专家、获任二级及以上岗位的教授。 第三层次: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且近5年来具备下列条件的: 1.作为首位人员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奖励1项以上(自然科学类),一等以上科研奖励1项以上(社会科学类)。 2.主持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作为首位人员在学校规定的核心A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作为首位人员出版有影响的著作2部以上。 第四层次:发展潜力大的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且作为首位人员在学校规定的核心A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作为首位人员在学校规定的核心A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并作为首位作者出版有影响的著作1部以上。 第六条其他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第三章引进人才待遇 第七条实施住房货币化政策,引进人才应利用合理借贷购买商品房。 第八条学校对引进人才给予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学校在引进人才报到工作、核实学位证书后落实待遇。 科研启动费纳入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由科研处负责;购房补贴由人事处负责。 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标准 第九条科研启动费、购房补贴按引进人才报到时确定的类别予以兑现,以后不再因本人的职务、职称等的变动而调整。 第十条第二至第四层次人员人事关系应转入我校,并全职工作。 因特殊原因人事关系暂时不能全部转入我校(但必须全职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也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协作组 发布专题论文之六 浅谈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员管理组 摘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状况,代表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国际及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全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努力培养和建立适应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为例,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专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应对措施 中国加入WTO后,人才的全球化竞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人才相对短缺的环境下企业只有更好地吸引、保留和发展其所需人才,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而立于不败之地。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那么如何选拔、培养和管理好高层次人才这一最有效的资源,使之成为引领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代表公司最高科研水平,产生最有效利润的资源,这是企业能否顺利成长、是否具有后力的关键。公司确定的

“2356”人才工程,即“五年内培养20名行业知名专家,30名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50名熟悉国际惯例的国际项目经理和600名具有执业资格的专门人才”的目标,就是为了建设一支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推动公司持续协调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以公司三级专家队伍建设情况为例,就培养和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公司专家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公司现有员工2817人,专业技术人员1902人,占员工总数的67.5%,根据公司2356人才工程计划,公司在2004年建立了由54人组成的公司一、二、三级技术专家队伍。 (一)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

钱江人才计划-浙江高层次人才项目管理平台

附件2 2015年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C、D类 项目清单 序号年份 类 别 单位姓名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备注 1 2015 C 浙江外国语学院吴桐法语形式句法基础理论研 究 QJC1502001 2 2015 C 浙江外国语学院朱晓凡田中角荣对华外交思想和 政治手法的研究 QJC1502002 3 2015 C 浙江大学董文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 施评价研究 QJC1502003 4 201 5 C 中国美术学院石可当代艺术中的人机互动、 全息影像与机器人表演研 究 QJC1502004 5 2015 C 湖州师范学院翟帅浙江金融业战略调整与实 体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QJC1502005 6 2015 C 浙江大学王超“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国 际经济法问题研究 QJC1502006 7 2015 C 浙江师范大学徐微洁现代日语“女性标记词” 语义内涵研究 QJC1502007 8 2015 C 中国计量学院霍艳丽投资时间不确定情况下的 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 QJC1502008 9 2015 C 浙江工业大学胡俏工作重塑网络学习干预模 式探索 QJC1502009 10 2015 C 浙江工商大学董科古代琉球医药疾病文化史 研究 QJC1502010 11 2015 D 杭州霆科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 王晓东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 携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 统的开发与产业化 QJD1502001 12 2015 D 杭州增跃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 何晓 “云筛”--基于分子3D 结构对接的药物筛选(设 计)云计算软件平台 QJD1502002 13 2015 D 金华芯谷科技有 限公司 刘雄 先进40/100G光通信系统 核心芯片 QJD1502003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

摘要:高校高层次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其所在院校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类型多种多样,其核心特征是高学历、高职称与高水平,同时具有事业上的高进取性、科研上的高创造性、需求上的高稀缺性和地域上的高流动性等一般性特征。关键词: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特征高层次人才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因素。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场所,研究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概念,界定其范围,揭示其类型与特征,对把握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析高层次人才队伍状况,创新高校人才政策和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内涵的不同界定高校高层次人才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界及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不同地域、不同省市、不同层次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一)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上的讲话指出:“高校教师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水平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也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一支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一支生力军。”“要进一步构建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重点支持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带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周济部长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是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根据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实施的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以及1998年通过《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可以看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人才发展战略正在构建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这一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主,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于1998年共同筹资合作实施的,该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构成两院院士的一支后备梯队。第二层次是以“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为主,扶植一批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点和博士学科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已取得突出成果的优秀青年人才。设立于1999年的“高校青年教师奖”与1993年开始实施的“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彼此衔接,并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相配合,其宗旨是立足国内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拔尖人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这支队伍将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后备梯队。第三层次是以“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为主,吸引、稳定和培养一批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前身为1987年设立的“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是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第一块馒头”。“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为支持和鼓励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创新的优秀人才计划。“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设立于2002年,凡获得博士学位,在外留学三年以上(获国内博士学位在外留学一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回国后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均可在回国后一年内提出申请。(二)国内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国内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标准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高校都是从两大方面来制订相关标准。一是硬件——工作资历与学术水平。主要内容包括:(1)学历: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个别边缘学科定位为硕士以上;(2)职称:副教授以上;(3)外语水平:有熟练的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和撰写论文及学术交流的英语能力或熟练掌握其它外语;(4)专业研究水平:发表sci、ei、istp、cssci论文1-10篇不等,著作1-2部,

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一、办理条件 1.身体健康; 2.符合本市计划生育相关规定; 3.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 4.经我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定并取得相应证书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下简称“高层次专业人才”),且年龄不超过该类人才认定标准规定的最高年龄。 二、提交材料 (一)《深圳市在职人才引进呈报表》 此表在人才引进系统填报信息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表中所填内容须真实准确,拟引进人员在“本人承诺”处签名。 1.单位申办的,由在深工作单位和呈报单位的法人代表(负责人)和人事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2.个人申办的,由人才引进代理机构的法人代表(负责人)、人事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已婚人员的配偶和子女信息须如实填写,在申请人或其配偶入户深圳时,公安部门会核对已有信息。 (二)《深圳市在职人才引进审查表》 此表在人才引进系统填报信息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在户籍地有正式工作关系及完整人事档案的,需由调出单位及调出审批(主管)单位的法人代表(负责人)、人事经办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此表一式三份,一份存入原工作单位,一份存入个人档案,一份报送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三)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证书(验原件、留复印件) (四)学历证书(验原件,收复印件) (五)本人及配偶户口簿、身份证(不验原件,收复印件) 1.户口簿(收首页及相关人员信息页复印件,复印同一张纸上)。 2.身份证(正反面复印在A4纸的同一面上)。 3.属集体户且无法取出原件的,须提供集体户口簿中相应户口页复印件(须加盖公安部门公章),或提供其户籍地所在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

4.身份证号码曾有变更的(正常升位的除外),须提供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户籍证明须说明出现两个不同身份证号的原因、变更时间,并须明确一个有效身份证号。 5.如配偶为外籍或者香港、澳门、台湾人士,须提供配偶的护照或其他身份证明(不验原件,收复印件)。 (六)随迁子女证明材料 根据我市子女随迁政策规定,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在申办人才引进业务时申请子女随迁: 1.本人生育且抚养权归属本人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大中专院校在校生除外); 2.随迁子女需与本人在同一户口本上,且同为城镇户籍或同为农业户籍;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 业等级资格且申请人与随迁子女户口性质一致的(同为城镇户籍或同为农业户籍),可申请办理异地随迁。 3.本人不存在超生情况的。 4.材料要求: (1)所有随迁子女均须提供户口簿(验原件,收复印件,首页及相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