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情感教育案例集

情感教育案例集

情感教育案例集
情感教育案例集

情感教育案例集

、前言

情感是人由客观事物和客观对象的影响引起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情感”至今仍是一个含义很广而且相当模糊的概念。它的核心意义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认知不同。认知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客观对象本身,是人对客观事物、客观对象的认识。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客观对象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满足还是不满足,肯定还是否定等等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人的喜怒、哀乐、爱憎等等。

情感是最率真、最不易伪装的东西,只有率真的情感才能标志人的言行是否真诚,苏霍姆林斯基,把知识比作种子,把情感比作土地。他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唤起美的、积极的情感,创造富有情感的教育氛围,从这一点上说,任何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教育情感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情感,是一种具有肯定性的、持久稳定的,与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相联系的积极情感。它的特征,就是以同情心、爱心、责任感、美感的体验,去唤起同情心、爱心、责任感、美感。

我校位于长兴岛中部,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子女,有近1/3 是海星渔民子女。渔民子女是我校的老大难问题,他们的家庭教育薄弱,行为习惯的养成较为困难,形成更为好动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有逆反行为的出现,在教学中造成被动局面。所以老师教学思维、理念、教学手段、形式的转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本文从情感教学为突破口,试图应用情感教育案例的研究形式,揭示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探讨海岛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对此所应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情感教育案例的研究形式能够以小见大,以浅显见深邃,能从一斑而窥全貌。情感教育案例的研究形式也具有生动、形象、精微等其它研究形式所没有的特点,而成为一种独特的不可或缺的研究形式。

二、目录

1、托起明天的太阳

2、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

3、教给学生一点生存的办法

4、平视后进生

5、善待学生,以情育人

6、重塑自信,寻找真我

托起明天的太阳

--------------------------------------------- 尊重学生的人格,实施情感教育小华是我六年前的一位结对帮教对象。如今在车站或码头偶尔碰上节假日返家休息的他,

要是他不主动打招呼,我还认不出眼前这位略带几分腼腆,近一米八十个头,身体壮实

的小伙子。激动之余,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际。

一、一纸“绝命书” 九九年九月下旬的一个早晨,初一(3)班小华(化名)的母亲一早来校找我。寒暄几句后她急匆匆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又犯错误了。我对不起你们,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同学,我无脸再活在这个世界上了。我偷同学的钱请爸爸妈妈帮我还掉,我会永远感激你们的。

当你们看到我的留言时,也许我已经永远离开了你们。请让我最后一次叫声:爸爸!妈妈!

没为你们争气的小华99 年9 月X 日夜小华妈噙着泪向我诉说了昨夜发生的事:昨晚小华一人在灯下做作业,为了不影响他,我们先睡了。待我醒来,灯还亮着,却不见了小华,写字台上留下了这张纸条。我们急煞了,全家人寻找了半夜才在原生产队的一个破仓库里找到了他。昨天的事,我们也没骂他、打他,他怎么要寻短见呢?请老师-------------------- 。看着小华妈焦急的神情,我一边安慰她,一边回想起昨天发生的事。

二、教室里的风波昨天早自习时,初一(3)班一改往日的安静,教室里像油炸锅似的喧闹不停。班长小张红肿着眼正向班主任诉说着前天下午书包内120 多元公款失窃的事,其他同学正议论纷纷,似乎要当场抓出个“小偷”来。为了不影响教学,经与班主任商定,先“冷处理”为好。

经过摸底分析,初步确定“作案者”是本班的小华。为了稳定小华情绪,我先约他共进午餐,然后利用午间找他谈话。小华长得又瘦又小,咸菜色的脸上愁眉不展,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经过推心置腹的交谈,了解到小华系独生子女,父母都是农民,经济条件差,一家三代四口人至今尚住着两间破旧的矮平房。奶奶,妈妈很宠爱他,父亲脾气暴躁,动辄打他骂他,尤其当小华犯错误后更是往死里打,从不跟他讲道理。学习上无人督促,正当的需求更得不到满足,这次偷钱就是为了想买一只英语复读机和上缴预防“甲肝”的疫苗费。

“爱是理解的别名” (泰戈尔)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我既肯定了他学习的上进心,又指出他犯错误的性质,更要他放下思想包袱,只要有勇气彻底改正错误,就是个好学生。要相信老师会正确处理好这件事,决不会让你难堪的。他当时答应了我,脸部表情由阴转晴。

三、事情并非偶然

既然白天说好的,为何晚间又想不通了呢?带着疑问我又调查了小华过去的同学和老师。小华从小就有不良行为,小学阶段是“惯偷” 。每次偷了同学东西,老师就罚他当众检查,送还赃物,并向家长告状。这样屡犯屡教,屡教屡犯,始终没有改掉“老毛病” 。他一边遭受同学的嘲笑,家长的打骂,一边又恨老师的“教育”是出他的丑。他

越来越不服教育,不合同学的群,学习每况愈下。

自从进了中学,面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小华也曾想痛改前非,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然而痛苦、悔恨全在字里行间。我认识到:小华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有其自身原因,更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对其帮教刻不容缓,我决定拦下这项帮教任务。

四、约法各三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了教育好小华,我与家长约法三章:1、家长要多关心小华的生活和学习,尽量满足他正当合理的需求,配合学校做好对小华的转化工作。2、今后无论如何家长再也不可殴打小华,尤其是气愤时更要克制自己,多与孩子讲道理。3、家长及时处理好小华的赔款事宜,以利他安心学习。。

我负责做到三方面:1、对小华帮教至少三年(至初中毕业)。2、不定期对小华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任何时候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尊重其人格;学习上请各任课教师多加辅导;生活上多关心、照顾他,并将其列入学校帮困对象。3、正确处理好小华的犯错事件,不造成负面影响。

我要求小华必须做到:1、深刻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保证以后不再犯。2、努力学习,不断上进,碰到困难找老师。3、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把自己融化到集体中去。五、成功的喜悦古人云: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荣,则令人振奋;耻,则使人压

抑。

在对小华整整三年的帮教中,各方按约办事,各负其责。对他的教育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 。几年中,小华曾多次患病,均是我们几位党员教师及时送其上医院治疗。令我最高兴的,就是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了小华的“偷窃事件”,有效的保护了小华的自尊心。此后几年中他再也没犯过“老毛病” 。更可喜的是,小华“路拾千金归失主”的事迹还上了《宝山报》。几年中,看着小华一天天健康成长,我的心里像注入了蜜。顿悟到:师德是平凡的,平凡得无足挂齿;师德又是伟大的,她哺育着一个个生命,正在托起明天的太阳。

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

——情感教育案例读罢《心之育》,感触良多。有一个片段人沉思:“有人问毛老师是怎么搞好班级

集体的,又如何教育好学生的?”她除了傻笑之外,什么经验也说不出来。

毛老师从教数十年,是一个经验丰富、治班有方的行家。为什么“什么经验也说不出来” ?是不是她谦虚谨慎,不敢枉言?还是她存有私心、保守专利呢?其实都不是。教师职业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隐性的东西在里面。即便是老教师,有时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常常不能深思熟虑,面面俱到后,才去处理班级事务,更多的是凭直觉。

那么,教育是不是道不清、说不明的东西呢?毛老师随后的阐述道出了背后的真谛:后来上级教育部

门派了一些搞理论的专家深入她班,总结出一条条经验。说她在促进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视情感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成为激励因素。专家们认为她所带的班在师生之间的心理效应极大地影响着德育进程。

毛老师的课为什么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能使顽劣的学生也被感化,再乱的班级也能井井有条?因为她用爱心,编织着情感的绵绵密密的网,感染着她的学生,牵引着学生一路同行。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一个充满细心、耐心和爱心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我不想赘述《心之育》中毛老师与学生交心的故事。但我回想起一个我班的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那是某周二的第8 节课,在这样的补差课中,我一般都采用协商式的教学手段:成绩智力较好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完成任务回家;剩下的学生我逐渐降低难度,巧妙地让他们过关,最后只剩下几名学生。但令我奇怪的是,平时成绩不错,学习也较努力的小朱同学也在其中。而且,他既不读,也不写,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发楞。最后,我只好把他叫到办公室。

“朱同学,你把课文背给我听,行吗?”我问。

“我不会读。”他有点茫然地回答。

“以前的课文你都能背出,为什么这一课不行?是不是回家没有复习背诵?” 我有点生气。

“是”。

“那好,你过来,我教你读两遍。”

“我不会,反正我学不会。”

我的火气上来了,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转念一想:平时老实听话的他为什么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其中必有缘故。

“为什么反正学不会?”我冷静地问。

a ”

“你坐下,老师一向认为你是比较好的学生,这几天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这星期我一直不在读书,我妈说我反正学不好英语的,何况我的成绩一直不见有进步。”他终于说出了真相。

青春期的少年一般都很敏感,父母的话在他身上起了很大的暗示作用。自己的先天学习条件不足,也使他困惑。他的学习心理出现了问题。

“你一向很努力,成绩却提不高。因此父母失望,自己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是不是?” 他点点头。

“学习如逆水行舟,进步也是点点滴滴的。你不可能使英语成绩一日千里,立竿见影地提高。但你的努力不会白费的,假以时日,你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老师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再说,其他同学也在进步,你跟他们横向比,好象没什么进步。但你纵向比比看,你的英语单词量比上学期多了好多,口语水平也有很大提高,48 个音标也都掌握了,是不是?” 他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那好,你答应老师,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行不行?”

“好的。”他的眼神终于有了光泽。

第二天早上,他将课文背了出来。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粗心大意,将会使一个学生的生存轨迹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如果不注意学生情感心理的动向,不用心去教,将会造成多大的后果!

《心之育》的灵魂就在于“将心比心,将心交心,将心育心” 。教师只有运用情感策略,随时准备以美好的心灵去塑造美好的心灵,才是教育的真谛。

教给学生一点生存的办法

情感教育案例

2002 年11 月的一天,高老师兴冲冲地走进初一(3)班教室——那是一节有趣的政治

课。

刚上课没几分钟,高老师发现一位女同学趴在课桌上,以为她身体不舒服,就走过去低声问她是不是身体不好,要不要去卫生室。这时,后面的几个男生议论开了:“她不是身体有病,是心理有问题;这个怪头怪脑的……”还没等高老师反应过来,只听这位女生大吼一声冲出教室,向东操场跑去,好象要把积压在心里的郁闷到大自然去倾吐一样……。

教室里顿时乱成一锅粥:“老师,快去把她追回来!”“老师,她心里有毛病,跑到外面会去寻死的!”几个男生站起来跃跃欲试。怎么办呢?高老师果断地宣布:“谁也不许离开座位,先看书,老师想办法。”

走出教室,高老师看见工会主席邢老师和黄春红老师在谈话,请求她们帮助,尽快找到这个女生……

十分钟左右,这位女生被黄春红老师送到教室,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几个同学又开始议论,这位女生回骂了一句,继续趴在课桌上。

高老师处理完讲课内容,让学生自我阅读课文,把这位女生叫到了东边走廊里。

“你叫什么名字?” “姚佳莉” ,平时不起眼的她,声音也很低。“刚才你为什么随便冲出教室?”“心里不开心。”“什么事?”“刘燕他们一直骂我。”“上课时刘燕可没有骂你呀!你上课随便跑出教室对不对?” “不对。”“那你当时怎么想的呢?” “心里很难过,她们一下课就骂我。”高老师想:看来她对班级、同学、生活和学习的兴趣都降到了很低的程

度——初一学生之间的争吵虽都是鸡毛蒜皮的,但在她们看来都是大事,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学生的心里抑郁加剧,甚至导致心理障碍等疾病,影响其一生。“如果你姚佳莉信任我

高老师的话,我们找个时间谈谈这个问题,我教你一点对付刘燕她们的办法。”高老师最后说。姚佳莉点点头。

课后高老师找到了班主任王炜岚老师,了解到:姚和刘是死对头,两帮人经常互相告状。刘是班干部,在争吵中处于优势。姚佳丽处于复杂的关系中,内心极其痛苦。

当天中午,高老师到初一(3)班找到刘燕几个,这是一群心直口快的女孩,她们几

个快嘴快舌地数落姚佳莉的不是:她心理有毛病”;“她经常在背后骂我们”;“班里没有几个和她好”…。高老师及时教育道:“你是个班干部,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好班级工作,作为班长要‘宰相肚里好撑船' 。姚佳莉即使有心理问题,你们也应该同情她,帮助她。”刘燕她们点点头,一会儿又嘻嘻哈哈谈别的事了。

第二天中午饭后,姚佳莉来到办公室。高老师让她找个空位坐下,先问了一些家庭的基本情况,切入正题后,姚佳莉告诉高老师:这学期以来,刘燕她们在各种场合找茬骂我,我被骂得心烦意乱,看见她们就心理难受;告诉妈妈之后,妈妈说不能饶了她们,也去骂她们,以牙还牙!

高老师向姚佳莉指出:她们骂你的事实是存在的,但你自己的多疑也加重了心理压力,她们几个人在一起谈谈话,你就以为她们是在骂你了,是不是有“疑人偷斧” 的因素在里面?你妈让你和她们对着骂是不对的,这样怨怨相报何时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矛盾,自己也感到更痛苦。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昨天的政治课肯定听不进多少吧?(姚佳莉点点头)如果你在语文、数学、英语课上也是这样的精神状态,那受损失最大的还是你自己,你说是不是?(她又点点头)我教你一个办法:刘燕她们骂你,你就只当没听见,不要去理睬她们。三个星期后,刘燕如果还来骂你,老师找她去算帐,你看怎么样?(她迟疑了一下,但露出同意的神色)回去后把老师的办法告诉你妈妈。好不好?(她答应了)。

一段时间后,高老师找到了姚佳莉,问她现在刘燕还骂你吗?她说不骂了。“你妈妈怎么说的?” “她说这样蛮好。”说完,她回报发一个甜甜的笑。

高老师体会:这是一个性格内向,有较强自卑感的孩子,任何不公正的小事都有可能使她受伤。有时在成人眼里看来理所当然的经验,在她而言并非那么简单。在有些孩子,生存教育是必要的和含有深远意义的。

通过以上情感教育案例,可以看出: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又是心与心的交流,没有真心的交流就没有人对生活对真理的追求。

进入21 世纪又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都在呼吁教

师对学生关爱。什么是教师的爱?教师的爱与父母的爱又有什么不同呢?教师的爱不同于父母的,是一种更加崇高而且理智的爱。教师应该如何实施这种爱?这种爱又应该体现在哪里呢?

1、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教师不仅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人生观方面的引导,而最重

要的是要以自

己高质量的教学,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高尚的人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解决“立什么志,做什么人,向什么方向努力” 的问题。

2、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往往决定他们今后在社会上能否成功。因此教师不仅要知道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3、教会学生“如何做事”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