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

19《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示范小学王云婵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和“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读准字词,书写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和“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你们最爱哪位家人?

一、导入

有位作家叫萧红,她最爱自己的祖父,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她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预学

1、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有二:(1)是标好自然段。(2)是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努力读正确课文,建议你先看看课后生字表。好,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开始!

2、词语积累(贴板书):

(1)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2)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3)韭菜谷穗倭瓜黄瓜

教学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下种”,明晰“蜂子、蚂蚱、倭瓜”意思。

(2)这三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大家再读读课文,找找文中是否也围绕这三组词语来描述的?

三、互学与展示

(1)齐读1-2自然段

(2)师生接读第3自然段,处理多音字“溜平”;1-2组读第4自然段,处理多音字“锄杆、当作”;3-4组读第5-10自然段;师

读第11-12自然段,推敲“抛”与“扬”;科代表读第13自然段,处理“谎花”一词;齐读第14自然段。

刚才,我们借助词组朗读了课文,看见了祖父园子里许许多多的动植物,看见了小萧红和祖父在园子劳动的情景,请问你喜欢祖父的园子吗?好,咱们就走进祖父的园子,仔细瞧瞧,请大家自读第2自然段,自己常用的符号圈圈画画,思考:这是一座()的园子?用简洁的词语写在书旁。

(3)品读

(一)走进课文第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1、美丽的园子(文本凸显了色彩美),2、样样都有的园子(文本凸显了昆虫的种类多)】

(二)祖父的这座园子是五彩缤纷的、迷人的,在《呼兰河传》里就记录着这座让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花园(板书),这个花园里不仅是动物的世界,也是植物的家园(板书),现在请你读读第13自然段,读完后,请你用简洁的词语表达内心最强烈的感受。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三)、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走进祖父的园子,发现大自然所有的动植物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自然的自由,你想想,课文里还有什么是自由的?【人的自由】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读到的自然的自由与明日读到的人的自由完美地协同起来。

就是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鲁迅先生评价她的文字是“力透纸背”,金庸读完《呼兰河传》,深恨自己未能见此才女。相信大家的褒奖一定能吸引你们,老师希望大家拥有并阅读《呼兰河传》。

四、学习报告展示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1-2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花园

3-12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乐园

13-14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家园

19《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精读全文,在祖孙二人相关联的情境中感受我的淘气以及祖父对我的宽容、引导,细致挖掘祖父言行对“我”的影响。3.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两种方法:借物抒情和叙事抒情。【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自由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看来,你们的眼睛很敏锐!老师想来考考你们的反应是不是很快?好,听口令:起立、坐下、微笑、大笑,希望在我们的课堂能听到这爽朗的笑声。

伸出你的左手,再伸出你的右手,拍一下,拍两下,想拍几下就拍几下。真诚为别人鼓掌的人是最智慧的人,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多听到这样的掌声。

我们班的学生都说在我的课堂上很自由,你认为这种自由的状态是什么样儿?是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读就大声读,倘若你不愿意也可以轻声地读。

一、回忆课文,质疑导入。

1.师:这一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生读题)这是珍藏在萧红记忆深处的大园子!再读题。

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看似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园子。课文有两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这个园子,打开课本,把它找出来。

二、互学与展示:

(一)读说想象“自然之园”。

过渡:好,让我们到园中去漫步吧!(出示第2自然段)1.同学们,读书就是欣赏,需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听老师读,看看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相机指导把话说生动。)

2.眼前的画儿活了,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会读书的人,不仅会边读边想像,而且会边读边思考,读出疑问。你们读这一段时有疑问吗?老师刚开始读到这儿时,一下子就读出了一个疑问! 我们在写作文时总挑美丽的景色去写,为什么大作家萧红把这不太好看的白蝴蝶、黄蝴蝶也写下来呢?

4.总结:原来,她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她眼中的自然状态下的园子。(板书:自然之园)

(二)、赏读感悟“自由之园”。

过渡:我们继续到园中去漫步!自由读第13自然段,你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1.读着,读着,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2.师:(引读)你们的感觉和课文中的“我”相通了!读着、读着,园子中的一切—(点红本段中心句)

3.你从哪里最能感受到自由?拿笔画下来。

根据交流相机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这几个描写自由的句子很特别,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句式整齐中还有变化。)

B、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就”字,有了它,自由的韵味全出来了,不信咱们来配合读一读,你读愿意的部分,我读就的部分。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C、是啊,这些句子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也很想读,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句式拓展朗读:不愿意……就不……)你感受到什么?

D、还有谁想来读的?想读的就一起来读吧!这次你要听清楚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哟!(句式拓展朗读:愿意在地上爬……愿意开两朵谎花就……愿意结一堆黄瓜就……)自由吧!4.同样是自由,植物和昆虫的写法还有变化呢!谁来读出蝴蝶的自由(ppt出示蝴蝶那一句)

A、你们看,作者认为不太好看的黄蝴蝶、白蝴蝶又出现了,这一次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总结:这园子里不管是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ppt 出示: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

A、同学们,你们注意到“睡醒”这个词了吗?如果把它改成惊醒行不行?

B、师生配合总结:是的,别小看了这个睡字啊,自然地睡醒才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花儿愿意睡到什么时候,就……鸟儿愿意怎么飞,就……一切都是活的,一切都是……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6.是啊,园子里的一切景物都活了,都是自由的,来,我们一起再来配合着在音乐中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7.同学们,读书还要联系上下文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

们描绘了一个萧红眼里看到的自然之园。第十三自然段又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鲜活的、自由之园。(板书:自由之园)其实,园子里的植物、动物本无所谓自由,为什么在我的眼里是如此自由呢?(是啊,我的心里自由,看到什么都是自由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叙事抒情的表达方法

1.古人说境由心生,高兴时看什么都好,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什么都觉得自由。原来,这儿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发我心中的自由之情!

2.课文又是怎么表现我的自由的呢?默读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许多自由的画面。概括地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画面?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读……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5.我真的是在拔草、铲地、浇水吗?(瞎闹)文中有几个特写镜头,你觉得哪个镜头最有趣,让你有一种想和她一起玩的冲动?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三)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

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三、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孩子们,走进《呼兰河传》,你会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读到不一样的滋味!

四、完成学习报告:

1、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

2、自主设计练习题‘

3、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板书设计】

自然之园

19.我和祖父的园子自由之园

爱之园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_ 十__册_语文_(科目)教案设计课题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读8个生字,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能力目标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以及“园子”对我蕴含的精神意义。 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本课清新活泼的笔调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定会对祖父的园子产生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开篇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顺应了学生当时有话要说的心理,而且,对整体把握全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A.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朗读课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理清思路,想象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朗读,感悟作者想象的奇妙,鲜活的写法。 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好课题,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 1.读题,介绍作者。(萧红,三十年代文坛上非常有才华的女作家。) 2.认读词串。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韭菜谷穗倭瓜黄瓜(谎花) 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读,正音。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的说法),黄瓜开谎花就是开假花不结瓜。 ——三组词串有规律,你们发现了吗? (1)第一组:动物(昆虫)第二组:植物(谷穗是粮食)第三组:农活(2)第一、二组:园子里有什么。第三组: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3.整体把握课文。 ——哪几自然段写园子?哪几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给文章分分段。 小结:读读词串,你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园子、我和祖父;抓住直接写园子的两段,你们就理清了课文的段落。这就是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2、13自然段,想象园子的生机,品味作者语言的独特。 1.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2.出示:第2自然段。大家一起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为什么想到这个词? ——大园子。(不是我们家的院子,北方的后园很大,可以种花草,种树木,种蔬菜,甚至种粮食,很开阔,活动空间很大。) ——样样都有。(花香菜香,引来了这些飞舞的小精灵,使得园子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白、黄、大红、金、绿。) ——有趣极了(引读:瞧,蜂子……) ——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走进园子,看到了蜂飞蝶舞。这真是一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 板书:好大、好多、好看、好玩 再读读,把自己读进园子里去。进园子了吗?没进的同学再读,一定要自己读进园子里去。 3.出示:13自然段“太阳在这个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自由读。 ——这一段也是写园子一共11句话,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哪句? ——“一切都活了”花活了吗?怎么活?鸟活了吗?怎么活?虫子活了吗?怎么活? 这个“活”怎么理解?(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倭瓜怎么活?黄瓜怎么活?玉米怎么活? 植物在祖父的伺弄下长得多好啊!这个“活”还有长势旺盛的意思。 ——这个“活”还有什么意思?蝴蝶……(引读)自由啊!随性啊! 只有天空蓝悠悠的……(悠闲惬意) 板书:一切都活了 4.谁来读读,读出那个活劲!(选择句段读) 5.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啊?就在课题旁,写几个词。比比谁写得快写得多。(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 6.萧红写得多好啊!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上个世纪初的这个园子。让我们心生羡慕。 ——出示两段话,比较阅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蜂子蝴蝶蜻蜓蚂蚱都是有翅膀、有腿的的活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的颜色,即便写蜂子飞,最后也让它落到花上不动了,胖乎乎的。 ——倭瓜黄瓜玉米都是静物,可作者却写它们疯长,写它们上架、上房、上天。 ——萧红的描写非常独特: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7、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小学五年级语文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案例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情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园子。 1.自由朗读第一段,边读边想: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把描写色彩的有关词语画出来。 蝴蝶:白黄大红 蜻蜓:金 蚂蚱:绿 2.是呀,园子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像园中情景。 3.指名读——齐读。 ●二、交流趣事,想象朗读。

1.自由读课文3—12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一件最有趣?画出有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讨论: ①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 ②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3.全班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①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就像祖父的“影子”,走到哪里,跟到哪里。) ②祖父做什么,我就跟着模仿,小姑娘太好奇、天真、可爱了。 (2)种小白菜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①想像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两句话。 ②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我很贪玩、自由;也说明了祖父对我很疼爱) (3)铲地。(第4自然段)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爬上地上,乱勾一阵) ②如果是你这么做,会招来什么的后果?

我和祖父的园子 (2)

《我和祖父的园子》评课 《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是萧红的作品,全文充满浓郁的乡村气息,散发出诱人的泥土芬芳,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童年的自由与快乐。文章辞藻朴实到“咸菜就着窝窝头”般的简单,但,恰恰是口头的大白话,把幼儿心中的畅快淋漓地再现出来,使人读了,仿佛童年就在眼前,欢笑就在耳边。 许老师的教学风格如同萧红的笔风一样,简洁而凝练,朴实而风趣,智慧碰撞智慧,激情擦出火花。下面将听课感受梳理如下,如有异见,恳请指正,以便共同提高。 一、教者求同——享受自由 虽然,本次教研的形式讲究“异构”,但是许老师却抓住了文章的灵魂“自由”一词构筑执教理念。许老师老师紧紧围绕“寻找想揍揍顽皮的萧红的原由”这个话题,让学生读中体会园子中的趣闻趣事,让学生感受祖父的包容与疼爱,从而找到令萧红自由的真正的原因;许老师破题的着眼点放在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先从园子中的动植物说起,通过朗读了解到园子带给诸如“黄瓜”“蜂子”“蝴蝶”“倭瓜”“玉米”等生物的自由,转折到,人在这个自由的环境中也同样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景与情交叉在一起,物与人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这个专属于祖父和我的世界中,神马都是开心的、美丽的、充满童话情节的。

许老师努力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地逐层推进,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你们将体现“自由玩闹”的段落读到哪,我们的课堂就推进到哪,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而是学生驾御着老师的课堂在行进。可以先读最后一段,也可以先读中间一段,还可以前后轮流转换着读,一切的一切,看似混乱,却乱中有序,章法遒劲。这就是民主里集中,集中里民主。 二、教者存异——读悟品文 最大的区别在于,许老师老师拎住“最感兴趣的段落是什么”这根主线,顺藤摸瓜,将自由与爱联结在一起,让学生在快乐的语言文字中品味萧红对住在呼兰河城中的祖父的怀念,而许老师紧抓园子不放,通过反复朗读有关园子的语句,品味园子的生机勃勃。二着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个园子,一个叙事,一个写景,参照物迥然不同,而效果却惊人的一致,这就是殊途同归。 在品读“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那一段,许老师老师下足了工夫,充分地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篇课文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

919.我和祖父的园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两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则没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尾巴。 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飞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作品的愿望。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我和祖父一天里在园子里都做些什么呢?(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等。) (二)趣事体乐 1、祖父在园子里劳作,我在园子里也在劳动吗? 从文中找出关于我在园子里的描写,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几句话,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抓住“瞎闹、乱勾、乱闹”三词体会作者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同学们,羡慕作者的生活吗?喜欢他的生活吗?喜欢、羡慕他的什么?板书自由、快乐的我。 对于我在园子里的举动,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后生评,相机指导。 2、祖父对我的顽皮举动是什么反映呢? 观察插图,从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语句,通过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宽容。 填一填: 当我把菜种踢飞了,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当我,祖父笑了,他仿佛在说:“。” 板书:宽容、慈爱的祖父 正是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我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三)借景抒情 文章中除了写我的自由,还写了什么也是自由的? 迅速浏览13自然段,找出中心句。齐读。 这一段作者怎样将事物的自由描写出来的呢?请先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感受。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动植物仿佛也变得具有灵性,生动活泼起来了。 指名有感情读。 出示:我就是倭瓜,我愿意爬山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我就是,我。 学生练读,试读排比句。 引读: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倭瓜,黄瓜,玉米。蝴蝶。所以,作者说:一切。 作者仅仅是想写景物的自由吗?他是想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快乐、自由的心境,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板书:爱园、乐园。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长大以后,历经了许多坎坷与不幸的萧红,常常会回忆起呼兰河城,因为这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出示:(师配乐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完整版)《祖父的园子》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句进行学习,想像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二、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明确步骤 1、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板书课题。 2、读课前连接语,明确学习步骤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2、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的朗读。 (四)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师: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的作者我在园子做的哪件事最有趣?边读边在旁边写出感受。 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 2、交流: 重点抓住以下几件趣事: ⑴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你体会到什么?淘气、调皮。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男女生赛读 ⑵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体会天真,傻的可爱。) ⑶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意境,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情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园子。 1.自由朗读第一段,边读边想: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把描写色彩的有关词语画出来。 蝴蝶:白黄大红 蜻蜓:金 蚂蚱:绿 2.是呀,园子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像园中情景。 3.指名读——齐读。 二、交流趣事,想象朗读。 1.自由读课文3—12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事?你觉得哪一件最有趣?画出有关的句子,用心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讨论: ①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

(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 ②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 3.全班交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①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就像祖父的“影子”,走到哪里,跟到哪里。) ②祖父做什么,我就跟着模仿,小姑娘太好奇、天真、可爱了。 (2)种小白菜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①想像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两句话。 ②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我很贪玩、自由;也说明了祖父对我很疼爱) (3)铲地。(第4自然段)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爬上地上,乱勾一阵) ②如果是你这么做,会招来什么的后果? 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0自然段,注意描写祖父的一个细节,用笔画下来。(笑) ④祖父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还耐心地教“我”区别狗尾草和谷子。你觉得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宽容、和蔼、慈爱、爽朗) (4)读第11自然段。 边读边想:一连串的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2 祖父的园子

2 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9个生字,会写“蝴、蝶”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晃”,能正确读写“蝴蝶、蚂蚱”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父园子的特别之处,感悟作者表达方式。 3.体会作者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父园子的特别之处,感悟作者表达方式。 难点: 体会作者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萧红的资料,《呼兰河传》片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我们上节课感受了古时候乡村儿童自由闲适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作者简介,自由谈谈从课题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生字:蝴蝶蚂蚱樱拔瞎铲割承拴瓢逛 3.教师相机指导正音。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提示易错字:“拔”的右边是“犮”,不要写成“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 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好玩、充满快乐、美丽、自由…… 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 2.理清课文顺序和脉络,划分段落。(除第一自然段外,其余按时间顺序记叙) 第一段(1-3)对园子的印象;第二段(4-15)“我”和祖父在院子里的趣事;第三段(16-20)自由自在的园子。 3.默读课文,交流印象深刻的情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根据课文,说说对园子的印象。(昆虫丰富多彩,非常可爱,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二、深入学习,感受情感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2)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的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萧红记叙了在祖父的庇护下在园中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以及对祖父的深深怀念。 在这样的园子里,满眼是儿童的世界。围绕“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园子里的花草树木,都“活动”了起来,园中的一切在孩子的心里都变成了精灵。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作者通过自由洒脱的文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尽情地享受“园子”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 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3、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感悟作者萧红童年的快乐、自由。 2、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 爱和温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温故互查 1、齐读课题,强调这是我和祖父的园子。 2、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考一考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 蝴蝶草帽瞎闹铲地毛嘟嘟 谷穗随意割掉抛开呼兰河 锄头蚂蚱嗡嗡啃咬胖圆圆 蚌壳倭瓜水瓢玩腻圆滚滚 韭菜阴凉樱桃溜平小白菜 (先两人小组相互读,再四人小组合作齐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设计意图:以小组相互帮助的方式复习巩固本课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学习能力。】 二、设问导读 (一)、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领读)“我家有一个大园子……(生接着读)”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19.我和祖父的园子(相关资料)

19.《我和祖父的园子》相关资料 作者生平 一、早年生活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二、求学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第一女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的。 三、结识萧军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裴馨园、萧军等人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

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 师:请看我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板书:萧红)。你们说这个人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萧红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的作者。 师:你能不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一样。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 师:老师有个习惯,当看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就会去关注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是萧红写的,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师:请再看我写——(板书:《呼兰河传》),这是一本书,所以蒋老师加了书名号,这本书与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是《呼兰河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生:《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这本书。 师:蒋老师要写的第三个词是——(板书:回忆)。你们能说说“回忆”的意思吗? 生:“回忆”就是一个人想起以前的事。 师:那么,你觉得这个词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回忆自己以前的生活。 师:是啊,呼兰河,很好听的一个名字,那是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那是萧红长大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了她小时候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 师:在《祖父的园子》这个“片段”里都回忆了什么呢?先读读这篇课文。(生自由朗读)师:刚才蒋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这篇课文,我刚刚读完。有的同学早就读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有七八个学生举手),蒋老师不是要表扬你们,而是想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偏快了,这样快地读书,你没时间停下来想,停下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但是,也有的同学还有三段没读完呢。有吗? (有五六个人举手)蒋老师要提醒你们,你们读得太慢了。(众笑)你们以后啊,上课前应该把课文读读熟。 师:下面,没读完课文的继续把课文读完,已经读完的,自己再选择其中几段读一读。(生读书) 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萧红都想起了什么? 生:她想起了在园子里和祖父一起拔草。(师生板书“拔草”) 师:在园子里,“我”和祖父一起还做了哪些事? 生:“我”和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板书“栽花”)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园子的自由、生机。 3、结合“我”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感受其中的“趣”,体会园子带给了我自由和快乐,祖父给予了“我”爱。以此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1、结合“我”在园子里学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感受其中的“趣”,体会园子带给了我自由和快乐,祖父给予了“我”爱。以此感悟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破题入手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3、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我”主要回忆了什么? ——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 4、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在这个园子里究竟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让“我”时隔那么多年都难以忘怀。让我们先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进“我”魂牵梦绕的园子,去感悟作者蕴含的情感,去欣赏作者自然质朴的语言。 二、进入文本,品味“生机”与“自由” *园子里的生机、自由 【第二自然段】 1、过渡:先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这园子的? 2、自由读一读这第二节,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园子?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3、汇报交流 (出示):“我家有一个大圆子……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五彩缤纷的(美丽的)园子

(1)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园子? (2)——五彩缤纷、多姿多彩…… (3)从哪儿体会到它的多彩?(读读颜色的词语)【美在哪儿?】这么多的颜色,真美!想到那个四字词语?老师奖励你把这个词语写到黑板上。 (4)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极其简单的语言,就构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园子。 @充满生机的园子 (1)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园子?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生机勃勃的呢? ——昆虫多:蝴蝶、蜻蜓、蚂蚱、蜂子“样样都有” 师:这么多昆虫飞舞其间的园子多么热闹,真是生机勃勃。老师也要奖励你把这个生机勃勃写到黑板上。 (2)引导:这一段中,除了概括地略写的昆虫外,作者还关注了一个特别可爱的小昆虫,它是——蜂子。你们喜欢它吗?喜欢它的什么?——“小毛球似的”、“胖圆圆的”,“嗡嗡嗡地飞着”。 师:胖圆圆的(小毛球似的),一个简单的词语,一句生动的比喻就把蜂子的可爱展现了出来,为这园子增添了生趣。 4、这就是“我”眼中的园子,五彩斑斓又充满生机。你们向往吗?那就通过朗读来表达吧,谁来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那五彩缤纷的、充满生机的园子。(配乐朗读)

(完整版)《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运用拟人、排比,语言整齐而优美。 【设计理念】 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呼兰河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叙事抒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原著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祖父的园子》,本文作者萧红(PPT 出示萧红图片)。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呼兰河传》的开头(PPT出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读----)二、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去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走了一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随着萧红那清新自然的笔调再次踏进《我和祖父的园子》!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快速地找一找。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园子的景色?哪些自然段记叙了“我”在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描写园中景物的自然段是2和13自然段。记叙园中趣事的自然段是3—12自然段。) 三、赏读,看景物之自由

师:同学们找得真准,真是用心读书的孩子,那让我们走进这个园子,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师:读了这段,你们脑海里蹦出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园子? 出示句式 师:【课件出示句式】“这是一个----的园子。” 生: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 生:五彩缤纷的园子。 生: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板书美丽园)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读书要用心去体会,开始吧! 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你来说。 生: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师:对呀!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园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体会出来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自由的句子。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肖红为什么要写这些动物植物的自由呢? 生:他写动物植物的自由是为了突出他自己的自由。 师:写事物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一种(板书借物抒情)师:这种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方法.就叫生接----借物

祖父的园子阅读答案

祖父的园子阅读答案 九、课外阅读。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前说: “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解释词语。 异想天开: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缘故( ) 茂盛( ) 捉弄( ) 恐惧( ) 照样( ) 3. 文中多处写到了“笑”,使人感到了主人公的快乐。你能写出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4.“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形容想法很离奇。 2、缘故(原因) 茂盛(茂密) 捉弄(戏弄)恐惧(害怕) 照样(照旧) 3、开怀大笑皮笑肉不笑哈哈大笑奸笑冷笑 4、意思是祖父的园子、祖父的慈爱给了作者自由快乐,而作者的天真、稚气也给祖父带来了快乐、幸福,表达了作者的幸福快乐之情。

19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

《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赵凤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情趣、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体会祖父的宽容和慈爱,感悟“我和祖父的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清新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体会文字的意蕴,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景”的自由,体会文中小姑娘自由快乐的生活和祖孙情深。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让我们先听一首歌。(播放《童年》)。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吗?(《童年》)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我们难忘。 2、大作家萧红也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她最难忘的是她和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二、布置要求,引导预学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初学课文后,你又产生了那些疑问? 三、预习反馈,诊断查学 1、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2、教师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四、目标引领,探究导学 过渡:为什么一个园子能让她如此留恋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还可以作批注,写下所感所想。 (一)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园中景物的呢? (2和13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个自然段,你认为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为什么? (好大—园子大;好多—动物种类多;好看—颜色多而且鲜艳;好玩—有趣……)(2)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个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园子吧。(出示课件)。(3)漂亮吧,这一段主要是写园子里面的什么呢?(小动物)请喜欢小动物的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13自然段。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园子里的小动物,那13自然段主要写的是园子里的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13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园子里的什么?(庄稼) (3)这一段里出现了两个词“倭瓜”和“谎花”分别指什么?

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南园小学:叶琴教学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予作者的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现在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阅读有一定深度的文章了。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文章中有许多地方是对园子里的动物和植物进行描写,学生应该从中感受一它们的自由,如果结合一些资料背景的话,应该能够感受到这是在借景抒情,更多的是表现作者是自由的,尽而在分析园子里的快乐时,可以体会到这一切都是祖父给他带来的,也正因为此,作者在祖父去世后,十分怀念祖父,体会文章中心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作者起题的用意和中心,而在对文章的学习中,也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2.作者介绍和《呼兰河传》介绍 3.检查预习: 出示:学生发现分别为动物、植物和人做的事三方面的词。 (再由同学补充一个) A: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蛐蛐) B:玉米、倭瓜、韭菜、谷穗。(黄瓜) C:拔草、下种、铲地、浇菜(栽花) 二、初读课文,概览大意。 导语: A:萧红曾在《呼兰河传》的结尾这样说:“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指导读好: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出示课件) B: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怎样的园子呢? 1.师指导生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在课题旁边用词语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