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如《素问·举痛论篇》:“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如《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指的是胃脘痛。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现代西医学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胃痛发生常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方面,致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如《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说:“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如《沈氏尊生书·胃痛》所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气滞日久或久痛入络,可致胃络血瘀,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说:“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4.素体脾虚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何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养而发生疼痛。

二、病机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上述病因如寒邪、饮食伤胃等皆可引起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正所谓“不通则痛”。胃痛的病变部位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还与肾有关。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为痛。肝气久郁,既可出现化火伤阴,又能导致瘀血内结,病情至此,则胃痛加重,每每缠绵难愈。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以及久病正虚不复等,均能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机阻滞而为胃痛。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如脾润不及,或胃燥太过,胃失濡养,致阴虚胃痛。阳虚无力,血行不畅,涩而成瘀;或阴虚不荣,脉失濡养,可致血瘀胃痛。肾为胃之关,脾胃之运化腐熟赖肾阳之温煦。肾阳不足,脾失于温煦,脾胃虚寒,胃失温养,亦可致虚寒胃痛。

胃痛早期多由外邪、饮食、情志所伤,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如脾胃虚弱夹湿、夹瘀等。胃痛的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食积、血瘀。其基本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痛的病理变化比较复杂,病机可以演变,产生变证。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循经,或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致便血、呕血。大量出血,可致气随血脱,危及生命。若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火热内结,导致腑气不通,腹痛剧烈拒按,大汗淋漓,四肢厥逆的厥脱危证;或日久成瘀,气机壅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致呕吐反胃。若胃痛日入,由气分深入血分,久痛入络致瘀,瘀结胃脘,可形成癥积。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

二、病证鉴别

胃痛应与真心痛、胁痛、腹痛、肠痈等病进行鉴别。

1.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真心痛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论》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

发夕死,夕发旦死。”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证,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证。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证。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4.肠痈肠痈病变初起,多表现为突发性胃脘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变化,很快由胃脘部转移至右下腹部疼痛为主,且痛处拒按,腹皮佝紧,右腿屈曲不伸,转侧牵引则疼痛加剧,多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胃痛患者始终局限于胃脘,一般无发热。

三、相关检查

电子或纤维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作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粘膜脱垂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作鉴别诊断;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可查是否为Hp感染;胆红素、转氨酶、淀粉酶化验和B超、CT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腹部透视可与肠梗阻、穿孔作鉴别诊断;血常规可协助与阑尾炎早期作鉴别;心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作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兼夹证。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近,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其中,气滞者,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气虚者,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外,兼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舌淡脉弱等。在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胃痛见寒凝、气滞、食停、湿热、血瘀、气虚、阳虚、阴虚等证,但各证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互相转化和兼杂,如寒热错杂、虚中夹实、气血同病等。

二、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正虚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并举。虽有“通则不痛”之说,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须究气血阴阳”。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客胃证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证机概要:寒邪客胃,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加味。本方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的胃痛之证。

常用药:高良姜、吴茱萸温胃散寒,香附、乌药、陈皮、木香行气止痛。

如兼见恶寒、头痛等风寒表证者,可加苏叶、藿香等以疏散风寒,或内服生姜、胡椒汤以散寒止痛;若兼见胸脘痞闷、胃纳呆滞、嗳气或呕吐者,是为寒挟食滞,可加枳实、神曲、鸡内金、制半夏、生姜等以消食导滞,降逆止呕;若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

2.饮食伤胃证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滞停,胃气阻塞。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脘满不食、嗳腐吐食的胃痛证。

常用药: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

若脘腹胀甚者,可加枳实、砂仁、槟榔等以行气消滞;若胃脘胀痛而便闭者,可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以通腑行气;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见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则合用大承气汤以泄热解燥,通腑荡积。

3.肝气犯胃证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所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

常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郁金、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佛手、甘草理气和中。

如胃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嗳气较频者,可加沉香、旋复花以顺气降逆;泛酸者加乌贼内、煅瓦楞子中和胃酸;痛势急迫,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乃肝胃郁热之征,改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加黄连以疏肝泄热和胃。

4.脾胃湿热证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蕴结,胃气阻滞。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清利中焦湿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痛势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的胃痛。

常用药:黄连、栀子清热燥湿,制半夏、茯苓、草豆蔻祛湿健脾,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湿偏重者加苍术、藿香燥湿醒脾;热偏重者加蒲公英、黄芩清胃泄热;伴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橘皮以清胃降逆;大便秘结不通者,可加大黄(后下)通下导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枳实以理气消胀;纳呆少食者,加神曲、谷芽、麦芽以消食导滞。

5.瘀血停胃证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证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前方活血化瘀,后方化瘀止痛;两方合用加强活血化瘀作用,适宜治疗胃痛如针刺或痛有定处之证。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活血散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

若胃痛甚者可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壳以加强活血行气止痛之功;若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当为气虚无以行血,加党参、黄芪等以益气活血;便黑可加三七、白芨化瘀止血,出血不止应参考血证有关内容辨证论治;若口干咽燥,舌光无苔,脉细为阴虚无以濡养,加生地、麦冬以滋阴润燥。

6.胃阴不足证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前方养阴益胃,后方缓急止痛,两方使用滋阴而不腻,止痛又不伤阴,适用于隐隐作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的胃痛。

常用药: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养阴益胃,当归养血活血,川楝子理气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

若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可加珍珠层粉、牡蛎、海螵蛸或配用左金丸以制酸;胃脘胀痛较剧,兼有气滞,宜加厚朴花、玫瑰花、佛手等行气止痛;大便干燥难解,宜加火麻仁、瓜蒌仁等润肠通便;若阴虚胃热可加石斛、知母、黄连养阴清胃。

7.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有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作用,适用于喜温喜按之胃脘隐痛。

常用药:黄芪补中益气,桂枝、生姜温脾散寒;芍药、炙甘草、饴糖、大枣缓急止痛。

泛吐清水较多,宜加干姜、制半夏、陈皮、茯苓以温胃化饮;泛酸,可去饴糖,加黄连炒吴茱萸、乌贼骨、煅瓦楞子等以制酸和胃;胃脘冷痛,里寒较甚,呕吐肢冷可加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兼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可用附子理中汤温肾暖脾,和胃止痛;无泛吐清水,无手足不温者,可改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预防调护

本病发病,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注意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饥饱不匀;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粗糙多纤维饮食,尽量避免食用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等诱发因素,进食宜细嚼慢咽,慎用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西药。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也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

结语

胃痛多由外感邪气、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起病之初多为单一病因,病变比较单纯。日久常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病情复杂。胃是主要病变脏腑,常与肝脾等脏腑有关。发生胃痛的病因较多,病机演变亦较复杂。但胃气失和阻滞,胃失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胃痛初期,病变脏腑单一,久则累及多个脏腑。寒邪、食停、气滞、热郁、湿阻、血瘀等多属实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多为虚证。且虚实之间,可相互转化,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可由寒化热,寒热错杂;可因气滞而血瘀,或瘀血阻遏气机而气滞。胃痛日久可发生吐血便血、呕吐、反胃、癥瘕积聚等变证,可参照有关章节进行辨证治疗。

临证备要

这里主要谈谈慢性胃痛的治疗方法。

1.调肝理气,遣方的通用之法

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来说,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肝气本身复杂,气郁日久可化之为亢,气旺日久又可耗之成郁,两者可互相转化。所以,从肝论治胃痛不能单纯敛肝,而应调肝之用。临床上常常可以疏肝解郁与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疏敛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性调节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即所谓:“治肝可以安胃”。当

然,并不是所有胃痛都是肝疏泄异常所引起,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累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壅滞,也会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即“土壅木郁”。况且调肝之品多属于辛散理气药,理气药可行气止痛,或降气消胀,最适用于胃病之胃痛脘痞,嗳气恶心者。正所谓有“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之说。

2.活血祛瘀,遣方的要着之法

慢性胃痛的发病主要是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木郁土壅,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土壅木郁,以致胃中气机阻滞。然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胃病初起在气,气滞日久影响血络通畅,以致血瘀胃络。所以说,慢性胃痛多兼有血瘀,即“久病入络”、“胃病久发,必有聚瘀”。从症候辨证看,病人胃痛固定、持续、时而刺痛,或有包块,舌质暗红或瘀斑,瘀点等。但不少病人并无此症候特点,而是通过纤维胃镜可见到胃粘膜的凹凸不平、溃疡、出血点、息肉及胃粘膜活检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或肠腺化生,极个别还可发展成胃癌。此属于胃络瘀阻所致,治疗应重视活血祛瘀药的运用。常用药有:郁金、延胡、田七、莪术、川红花、赤芍等,在运用活血祛瘀法组方时,要根据辨证配合其他治法方药。瘀热者,配用赤芍、茜根等以凉血活血;瘀毒者,配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解毒祛瘀;气虚者,配用北芪、党参等以益气行血;阴虚者,配用沙参、麦冬等以养阴畅血。

3.清解郁热,遣方的变通之法

慢性胃痛中以溃疡病和慢性胃炎占绝大多数。但溃疡的“疡”和炎症为“炎”是否一定就属于中医的热证而从痈从热论治呢?未必尽然,因为慢性胃痛者多为病程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致脾胃受损,出现面色萎黄,胃胀纳呆,腹胀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脉弱等脾胃气虚症状,即使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在活动期,也不一定表现出中医的热象。所以,本病与热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当病人出现口干口苦,舌苔变黄之时,此不必热象俱悉,亦属郁热。治疗可适当选用清热药,如蒲公英、黄芩、黄连、柴胡等。但不能一概用清热之品,且要适可而止,因为这种热多在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气滞血瘀的基础上产生,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脾胃,弊大于利。

健脾养胃,遣方的固本之法

慢性胃痛病程长,病情绵。从起病原因看,本病多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而发。从虚实辨证看,虚多于实,因实致虚,虚证贯穿于全过程。所以,治疗本病要补虚以固本。慢性胃痛的虚证主要有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前者主症为食后饱胀,口淡乏力,舌淡脉弱,以虚寒象为主;后者主证为胃脘灼痛,口干欲饮,舌红脉细,以虚热象为主。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原则,常用李东垣的升阳益气法以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重用黄芪、党参;用叶天士的甘凉润燥法以养阴益胃,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等养阴又不过于滋腻有碍脾胃之品。临床上我们常常可发现患者可同时存在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具有气阴两虚之候。治疗上可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并举。脾气得升,胃得润降,清升浊降,出入有序,胃则安和。

第二节痞满

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本节主要讨论以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痞满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和“否膈”等,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其病留满痞塞。”当时对痞满病因病机初步认识为饮食不节,起居不适和寒气为患等,例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填满闭塞。”《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长满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真正把本病名概念确切地提出的是张仲景,他在《伤寒论》中明析:“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而且还说:“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半夏泻心汤主之。”这既作出类证鉴别,也创诸泻心汤,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则结合病位病机对病名要领作出定义:“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故谓之否”,“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金元时代,朱震亨《丹

溪心法·痞》则简明之:“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且作了与胀满的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至明清时期,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痞满》中更明确地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并指出:“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消可散,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这种虚实辨证对后世痞满诊治颇有指导意义。

胃痞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内科学的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相似,这些疾病若以上腹胀满不舒为主症时,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可引起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生痞满。

一、病因

1.感受外邪外感六淫之邪,邪盛入里,或误下伤正,邪气乘虚内侵,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遂成痞满。如《伤寒论》曰:“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2.内伤饮食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或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阻中,气机被阻,而生痞满。如《伤寒论》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久则致脾胃气虚,纳运失职,中焦气机不利,致阳气虚之痞满;若热病后期阴伤未复,或过食辛辣香燥之品,或呕吐不止,可导致胃阴不足,濡养失职,升降失司亦成阴虚之痞满。

3.情志失调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忧思伤脾,脾气受损,运化不力,胃腑失和,气机不畅,发为痞满。如《景岳全书·痞满》言:“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

二、病机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肝气条达,则脾升胃降气机顺畅。上述病因出现,均可影响到胃,并涉及脾、肝,使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平素痰湿内盛,湿邪困脾,或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均可使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壅滞中焦,气机阻滞而致病;病理因素为气滞、痰湿为主。

痞满初期,多为实证,因外邪侵袭,食滞内停,痰湿中阻等实邪相干于胃,导致脾胃运纳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出现痞满;如外感湿热之邪,或气滞、痰湿停留日久,均可出现湿热之邪内蕴,困阻脾胃而成痞;肝郁气滞,横逆犯脾,可致气机郁滞之痞满。实痞日久,可致虚痞;如外邪侵袭,日久失治,或痰湿困脾日久,使正气日渐消耗,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者,均可致中焦运化无力而成痞;湿热之邪或肝胃郁热日久伤阴,导致胃阴亏损,阴津伤则胃失濡养,胃失和降。而实痞所以内阻常与脾虚不运、升降无力有关,脾胃虚弱,易招致实邪内侵,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因素,使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此外,痞满日久不愈,气不行血或阴不畅血,脉络淤滞,产生胃痛或积聚等变证;痞满日重,纳食不足,精微乏源,后天失养,形成虚劳。

总之,痞满的基本病位在胃,还与肝、脾的关系密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导致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胃痞的成因虽繁,但概而言之,不外虚实两端,实即实邪内阻(食积、痰湿、外邪、气滞等),虚则如脾胃虚弱(气虚或阴虚),虚实夹杂则两者兼而有之。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并有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二、病证鉴别

1.胃痛胃痞与胃痛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然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

2.臌胀胃痞与臌胀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但臌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臌胀发于大腹,胃痞则在胃脘;臌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却按之柔软。如《证治汇补·痞满》曰:“痞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胀而外亦有形,痞满则内觉满塞而外无形迹。”

3.胸痹胸痹是胸中痞塞不通,而致胸膺内外疼痛之证,以胸闷、胸痛、短气为主症,偶兼脘腹不舒。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证治第九》云:“胸痹气急胀满,胸背痛,短气”。而胃痞则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多兼饮食纳运无力之症,偶有胸膈不适,并无胸痛等表现。

4.结胸胃痞与结胸病位皆在腹部,然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拒按为特征;胃痞则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

三、相关检查

电子或纤维胃镜可诊断慢性胃炎并排除潰疡病、胃肿瘤等,病理组织活检可确定慢性胃炎的类型以及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X线钡餐检查也可以协助诊断慢性胃炎、胃下垂等,胃肠动力检测(如胃肠测压、胃排空试验、胃电图等)协助诊断胃动力障碍、紊乱等,幽门螺杆菌(Hp)相关检测可查是否为Hp感染,B超、CT检查可鉴别肝胆疾病及腹水等。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应首辨虚实,外邪所犯、暴饮暴食,食滞内停,痰湿中生、湿热内蕴、情志失调等所成之痞皆为有邪,有邪即为实痞;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或胃阴不足,失于濡养所致之痞,则属虚痞。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虚无力者属虚痞。次辨寒热,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而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还要辨虚实兼夹。

二、治疗原则

胃痞的病位在胃脘,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基本病机是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宜。所以,治疗总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基本法则。但要根据其虚、实及虚实夹杂之证,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祛邪则视具体证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三、证治分类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积较重者,可加鸡内金、谷芽、麦芽以消食;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厚朴、槟榔等理气除满;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通腑消胀;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清利湿热;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等健脾助运,化湿和中,或用枳实消痞丸消除痞满,健脾和胃。

2.痰湿中阻证

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证机概要: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代表方:二陈汤加减。本方燥湿健脾,化痰利气,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证。

常用药:制半夏、苍术、藿香燥湿化痰,陈皮、厚朴理气消胀,茯苓、甘草健脾和胃。

若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可加枳实、紫苏梗、桔梗等,或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而气逆不降,嗳气不止者,加旋复花、代赭石、枳实、沉香等;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兼脾胃虚弱者加用党参、白术、砂仁健脾和中。

3.脾胃湿热证

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前方泄热破结,后方清热燥湿,理气化浊;两方合用可增强清热除湿,散结消痞,用于胃脘胀闷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之痞满者。

常用药:大黄泻热散痞,和胃开结;黄连、黄芩苦降泄热和阳;厚朴理气祛湿;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半夏和胃燥湿;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栀子、豆豉清热除烦。

若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生姜、旋复花以止呕;纳呆不食者,加鸡内金、谷芽、麦芽以开胃导滞;嘈杂不舒者,可合用左金丸;便溏者,去大黄,加扁豆、陈皮以化湿和胃。

4.肝胃不和证

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长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气机逆乱。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代表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前者长于疏肝解郁,善解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后者消补兼施,长于健脾消痞,合用能增强行气消痞功效;适用于治疗胃脘胀满连及胸胁、郁怒心烦之痞满者。

常用药:香附、川芎疏肝散结、行气活血;苍术、神曲燥湿健脾、消食化滞;栀子泻火解郁;枳实行气消痞;白术健脾益胃,荷叶升养胃气。

若气郁明显,胀满较甚者,酌加柴胡、郁金、厚朴等,或用五磨饮子加减以理气导滞消胀;郁而化火,口苦而干者,可加黄连、黄芩等泻火解郁;呕恶明显者,加制半夏、生姜等以和胃止呕;嗳气甚者,加竹茹、沉香等以和胃降气。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司。

治法: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于治疗喜温喜按、少气乏力的胃脘胀满者。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鼓舞脾胃清阳之气;升麻、柴胡协同升举清阳,当归养血和营以助脾,陈皮理气消痞。

若胀闷较重者,可加枳壳、木香、厚朴以理气运脾;四肢不温,阳虚明显者,加制附子、干姜温胃助阳,或合理中丸以温胃健脾;纳呆厌食者,加砂仁、神曲等理气开胃;舌苔厚腻,湿浊内蕴者,加制半夏、茯苓,或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健脾祛湿,理气除胀;如虚实夹杂,宜半夏泻心汤补泻同施。

2.胃阴不足证

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亏虚,胃失濡养,胃失和降。

治法: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代表方:益胃汤加香橼。本方滋养胃阴,行气除痞,用于口燥咽干、舌红少苔之胃痞不舒者。

常用药:生地、麦冬、沙参、玉竹滋阴养胃;冰糖濡养肺胃,调和诸药;香橼疏肝理脾,消除心腹痞满。

若津伤较重者,可加石斛、花粉等以加强生津;腹胀较著者,加枳壳、厚朴花理气消胀,食滞者加谷芽、麦芽等消食导滞;便秘者,加火麻仁、玄参润肠通便。

预防调护

患者应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同时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以及凉之品。

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

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注意腹部保暖。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结语

痞满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以胃脘痞塞、满闷不痛,按之软而无物,外无胀形为主要表现。发于胃脘,责之肝脾,形成原因有食、气、痰、湿、热、虚等方面,病理改变以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宜为枢机。初病多为实证,久病不愈则耗气伤阴而为虚证,但临床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寒热夹杂之证。临证治疗以调和脾胃,行气消痞为基本法则,遵照“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总体原则,祛邪扶正,平调寒热。尽管本病病情迁延反复,但只要坚持治疗,注意饮食、情志的调摄以及体育锻炼,一般预后较好,乃至痊愈。

临证备要

一、治痞应重视醒脾健脾,调畅气机

痞满虽病在胃,与脾密切相关,脾胃同居中焦,各自患病,最易互相影响。胃病日久,累及脾脏,脾之阳气受损,运化失职,清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升降失常,不得流通,故作胃痞。所以,治胃痞应在和胃降气的同时,重视健脾益气法的运用,宜用黄芪、党参、升麻、柴胡、白术等以升清阳降浊气。脾胃虚寒者可加干姜、吴茱萸等以温中祛寒。但脾以运为健,运脾可调气。在遣方常配合醒脾运脾法,选用砂仁、木香、厚朴、陈皮、法夏等芳香辛散药。

二、久痞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者,治宜温清并用、辛开苦降

以上各法所用之品,多为甘温辛燥,属于温补法范畴,仅适用于虚寒之痞。而对于萎缩性胃炎之痞,可因病久郁而化热,热可伤津,致病人出现胃脘痞满、疲倦纳呆、口苦而干、舌质淡而苔微黄腻等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等症侯。对此,应效法仲景诸泻心汤法,加用黄芩、黄连等以温清并用法、辛开苦降。温补辛开可健脾运脾,苦降清泄可解除郁热。辛药多热、苦药多寒,辛热与苦寒药配伍组合,则一薄一厚,一阳一阴,开散升浮,轻清向上,通浊沉降,重浊向下,清热而不患寒,散寒而不忧热,二者相反相成、相激相制,从而平衡阴阳,斡旋气机,开结消痞。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痞满相关性之密切疾病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其感染率以中医的脾胃湿热证型最高,故可认为该菌是一种湿热之邪。苦寒药能清热祛湿,消除湿热之邪,中药药理学实验也证实抑杀Hp的药,以黄连、黄芩、大黄等最强。此外,幽门括约肌功能、胃排空功能的异常也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辛温的补益理脾降气药确有调整胃肠动力的作用,如党参、干姜、法夏、厚朴、木香等都对缓弱的上消化道有促动力作用。只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辨病遣方用药,灵活运用温清并用、辛开苦降法,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则湿浊除、气机通、中气旺、化源充而痞满消。

三、治痞宜顾及胃阴

在治疗实痞时,常用辛温燥湿之品,用量太过则易伤胃阴;湿热蕴结、或肝气郁久均易化火伤阴,故在用砂仁、厚朴、陈皮、法夏等甘温辛燥药治疗时,谨防用药太过,伤及胃阴;对于胃阴亏虚者,选用理

气消痞的药物时,宜予轻清为原则,可适当选用枳壳、佛手、竹茹、川朴花等理气消痞;滋养胃阴,用药不可过于滋腻,以防阻滞气机。

第三节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故合称为呕吐。

呕吐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论述甚详。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外感六淫之邪,均可引起呕吐,且因感邪之异,而有呕酸、呕苦之别。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呕吐的脉证治疗阐述详尽,不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剂,如小半夏汤、大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而且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的反应。如《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亦说:“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时治疗,不应止呕,应因势利导,驱邪外出。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吐候》指出:“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说明呕吐的发生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篇指出;“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刘元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喘呕》指出:“凡呕吐者,火性上炎也,无问表里,通宜凉膈散。”《丹溪心法·呕吐·二十九》曰:“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用人参、黄芪、白术、香附之类。大抵呕吐以半夏、橘皮、生姜为主。”龚廷贤《寿世保元·卷三·呕吐》则认为是:“有外感寒邪者,有内伤饮食者,有气逆者,三者皆从藿香正气散加减治之;有胃热者,清胃保中汤;有胃寒者,附子理中汤;有呕哕痰涎者,加减二陈汤;有水寒停胃者,茯苓半夏汤;有久病胃虚者,比和饮。医者宜审而治之也。”告诫医者在治疗呕吐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及证型,使用不同方药。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呕吐可以出现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中,如神经性呕吐、急性胃炎、心源性呕吐、胃粘膜脱垂症、幽门痉挛、幽门梗阻、贲门痉挛、十二指肠壅积症、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尿毒症、颅脑疾病以及一些急性传染病早期,当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呕吐病因是多方面的,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禀赋不足均可影响于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一、病因

1.外邪犯胃: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由于感邪之不同,又有寒呕与热呕之分。

2.饮食不节: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每易引起食滞不化,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亦可因脾胃素虚,运化无力,水谷易于停留,偶因气恼,食随气逆,导致呕吐。

4.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病后脾弱、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滞胃中,上逆成呕。

二、病机

呕吐的原因虽较复杂,总的发病机理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病变脏腑主要在胃,但与肝脾胆有密切的关系。其病理表现不外虚实两类,实证因外邪、食滞、痰饮、肝气等邪气犯胃,以致胃气痞塞,升降失调,气逆作呕;虚证为脾胃气阴亏虚,运化失常,不能和降。其中又有阳虚、阴虚之别。从临床情况

来看,一般初病多实。若呕吐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可由实转虚。亦有脾胃素虚,复因饮食所伤,而出现虚实挟杂之证。

临床上呕吐的发生,还与心脾肝肾有密切的关系。若心阳不振,阴寒内盛,痰饮内生,阻碍胃阳,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形成痰饮内阻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形成肝气犯胃证;患病日久,伤脾失运,致脾气亏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则成脾胃气虚证,久则气虚及阳致脾胃阳虚证;脾胃阳虚不能滋养先天,久则致脾肾阳虚。因此说呕吐是全身多个脏腑功能失常,影响于胃,致胃气上逆的外在表现。

暴病呕吐一般多属邪实,实者治疗较易,预后良好。惟痰饮与肝气犯胃之呕吐,则每易复发。久病呕吐,多属正虚。故虚证或虚实挟杂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较为难治;若呕吐不止,饮食难进,易变生它证,预后不良;如久病、大病之中,出现呕吐,食不能入,面色白光白,肢厥不回,脉微细欲绝,此为阴损及阳,脾胃之气衰败,真阳欲脱之危证。正如《中藏经·脏腑虚实寒热》所说:“病内外俱虚,卧不得安,身冷,脉细微,呕而不入食者,死。”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甚。

2.初起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则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

3.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呕吐与反胃的鉴别

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呕吐因胃气上逆所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临诊之时,是不难分辨的。

2.呕吐与噎膈的鉴别

呕吐与噎膈,皆具有呕吐的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梗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佳。

3.呕吐物的鉴别

呕吐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别,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及气味,也可以帮助鉴别。若呕吐物酸腐量多,气味难闻者,多属饮食停滞,食积内腐;若呕吐出苦水、黄水者,多由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若呕吐物为酸水、绿水者,多因肝热犯胃,胃气上逆;若呕吐物为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气逆犯胃;若呕吐清水,量少,多因胃气亏虚,运化失职。

三、相关检查

呕吐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胆有密切关系。所以可用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了解胃粘膜情况及贲门、幽门口关闭情况及十二指肠粘膜的改变。若呕吐不止,伴有腹胀、矢气减少或无大便,应做腹部透视及腹部B超,以了解有无肠梗阻。若病人面色萎黄,呕吐不止,伴有尿少、浮肿,应及时化验肾功能,以排除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所致呕吐。若病人暴吐,呈喷射状,应做头部CT或核磁共振,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也可以做腹部B超,了解胰腺及胆囊的情况,必要时结合化验血常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若呕吐不止,需化验检查电解质,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育龄期妇女,应化验小便,查妊娠试验。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据其病因,应首辨虚实。如《景岳全书·呕吐》指出:“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证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臭味。虚证多属内伤,有气

虚、阴虚之别。呕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症。

二、治疗原则

呕吐总的病机因胃气上逆所致。故治以和胃降逆为原则。结合具体症状辨证论治。偏于邪实者,治宜祛邪为主,邪去则呕吐自止。分别采用解表、消食、化痰、解郁等法。偏于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分别采用健运脾胃、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兼挟者当审其标本缓急之主次而治之。

三、证治分类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

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该方以芳香化浊,散寒解表为主,并具理气和胃降逆之功。适用于寒湿之邪犯胃,中焦气机不利,浊邪上逆之呕吐证。

常用药:藿香、紫苏、白芷芳香化浊,散寒疏表;大腹皮、厚朴理气除满;半夏、陈皮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甘草化湿健脾;桔梗开肺气,助藿香解表之功;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和胃止呕。

伴见脘痞嗳腐,饮食停滞者,可去白术、甘草、大枣,加鸡内金、神曲以消食导滞;如风寒偏重,症见寒热无汗,头痛身楚,加荆芥、防风、羌活祛风寒,解表邪;兼气机阻滞,脘闷腹胀者,可酌加木香、枳壳行气消胀。

2.食滞内停证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该方以消食和胃为主,兼有理气降逆之功效,适用于饮食停滞,浊气上逆的呕吐证。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和胃;陈皮、半夏、茯苓理气降逆,和中止呕;连翘散结清热。

若因肉食而吐者,重用山楂;因米食而吐者,加谷芽;因面食而吐者,重用莱菔子,加麦芽;因酒食而吐者,加蔻仁、葛花,重用神曲;因鱼、蟹食而吐者,加苏叶、生姜;因豆制品而吐者,加生萝卜汁;若食物中毒呕吐者,用烧盐方探吐,防止腐败毒物被吸收。

3.痰饮内阻证

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证机概要:痰饮内停,清阳不振,胃气上逆。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前方以祛痰化痰为主,适用于呕吐严重者;后方则可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适用于呕吐清水,舌苔白腻,脘闷不食者。

常用药:半夏化痰饮和胃止呕,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化湿;桔梗温化痰饮。

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者可去白术,加苍术、厚朴以行气除满;脘闷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化浊开胃;胸膈烦闷,口苦,失眠,恶心呕吐者,可去桂枝,加黄连、陈皮、胆南星化痰泄热,和胃止呕。

4.肝气犯胃证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失通降。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汤加减。该方具有理气宽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适用于因肝气郁结,气逆犯胃的呕吐证。

常用药:苏叶、厚朴理气宽中;半夏、生姜、茯苓、大枣和胃降逆止呕。

若胸胁胀满疼痛较甚,加川楝子、郁金、香附、柴胡疏肝解郁;如呕吐酸水、心烦口渴,宜清肝和胃,辛开苦降,可酌加左金丸及山栀、黄芩等;若兼见胸胁刺痛,或呕吐不止,诸药无效者,舌有瘀斑,可酌加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

证机概要: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该方具有健脾益气,祛痰和胃止呕之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恶心呕吐,舌苔薄白腻者。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半夏祛痰降逆,和胃止呕;陈皮、木香、砂仁理气降逆。

若呕吐频作,噫气脘痞,可酌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镇逆止呕;若呕吐清水较多,脘冷肢凉者,可加附子、肉桂、吴茱萸以温中降逆止呕;若呕吐伴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可酌加升麻、柴胡、生黄芪以补中益气。

2.脾胃阳虚证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汤加减。该方具有健脾和胃,甘温降逆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呕吐,症见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四肢不温等症。

常用药:人参、白术健脾和胃;干姜、甘草甘温和中。

若呕吐甚者,加砂仁、半夏等理气降逆止呕;若呕吐清水不止,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温中降逆止呃;若久呕不止,呕吐之物完谷不化,汗出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脉沉细,可加制附子、肉桂等温补脾肾之阳。

3.胃阴不足证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胃阴不足,胃失濡润,胃失和降。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代表方:麦门冬汤加减。该方滋阴养胃,降逆止呃,适用于呕吐反复,或时作干呕的阴虚证。

常用药:人参、麦冬、粳米、甘草、滋养胃阴;半夏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和中。

若呕吐较剧者,可加桔梗、竹茹、枇杷叶以和降胃气;若口干舌红热甚者,加黄连、连翘清热止呕;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火麻仁、白蜜以润肠通便;伴倦怠乏力,纳差舌淡,加党参、山药益气健脾。

预防调护

1.起居有常,生活有节,避免风寒暑湿秽浊之邪的入侵。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对肝气犯胃者,尤当注意。

3.饮食方面也应注意调理。脾胃素虚患者,饮食不宜过多,同时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凉药物。若胃中有热者,忌食肥甘厚腻、辛辣、香燥、烟酒等物品,禁服温燥药物。

4.对呕吐不止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服药时,尽量选择刺激性气味小的,否则随服随吐,更伤胃气。服药方法,应少量频服为佳,以减少胃的负担。根据病人情况,以热饮较益,并可加入少量生姜或姜汁,以免格拒难下,逆而复出。

结语

呕吐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实证多见于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痰饮内阻。前两种证型多表现为突然发病,后两者则反复发作。虚证多见于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及胃阴不足,多见于呕吐时作时止,伴有恶寒怕冷,或口舌干燥,或倦怠乏力等不同,虚实之间常可互相转化或相互兼挟。

治疗呕吐,当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一般暴病呕吐多属邪实,治宜祛邪为主。久病呕吐多属正虚,治宜扶正为主。一般来说,实证易治,虚证及虚实挟杂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较为难治。

临证备要

1.半夏为止呕之主药:故《金匮》治呕吐,有大小半夏汤。朱良春认为“半夏生用止呕之功始著。”因半夏传统的加工方法,先用清水浸泡十数日,先后加白矾、石灰、甘草再泡,不唯费时费功,而且久经浸泡,其镇吐之有效成份大量散失,药效大减。半夏生用,久煮,则生者变熟,所以,生半夏入汤剂需注意单味先煎30分钟,至口尝无辣麻感后,再下余药。若与生姜同捣,然后入药煎效果更好。所以仲景书中,半夏只注一“洗”字,洗者洗去泥沙耳,故仲景所用半夏,皆生半夏(详见《金匮发微》)。且呕吐病人食入白矾加工过的半夏,食之则吐。同时也可配合山药作粥,借其稠粘留滞之力,药存胃腑。因山药在上能补肺生津,与半夏相伍,不虑其燥,在下能补肾敛冲,则冲气得养,自安其位。故用于呕吐剧烈者尤宜也。

2.大黄、甘草愈呕吐:食入即吐一证,以常法治之多不愈,《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云:“食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原文只12字,药仅大黄9g、甘草6g两味,每能收到很好的疗效。临床应用根据“食入即吐”为主,不必拘于热象有无。因大黄气味苦寒,能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故以为君,臣以甘草浸其中,使清升浊降,胃气顺而不逆,不治吐而吐自止。临证此方用尿毒证所致呕吐,必立见其效。

3.针灸止呕效果佳:治疗呕吐可配合针灸及穴位封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体针多选用具有止呕作用的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耳针应配选胃、肝、交感、皮质下、神门,每天取2-3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用于神经性呕吐,也可应用维生素B61ml内关穴两侧同时封闭,每日一次,效果更佳。

4.顽固呕吐须明诊断:对于顽固性呕吐,若配合钡餐透视或腹部透视诊断为肠不全梗阻者,应注意查明原因。若服用中药汤剂有困难,可配合胃肠减压,同时配合静脉滴注药物治疗,并注意查明造成梗阻的原因,密切观察大便、腹胀、矢气情况,了解病情变化,以明确诊断。临床上呕吐还可因脑病引起,如脑肿瘤、脑水肿等,须做脑部CT检查。心脏功能衰竭的病人,可以呕吐表现为主证,须做心功能检查明确诊断。尿毒症病人,常可因毒素在体内蓄积而致呕吐,可做肾功能检测、尿常规、尿放免以明确诊断。急性胆囊炎的病人,若以呕吐为主症,须做B超、血常规检查。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以呕吐为主症,须做肝功能及相关病毒学检查来明确诊断。故临床上见到呕吐的病人,须结合其它症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不可见呕只止呕,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5.呕吐日久变证多:顽固性呕吐日久,多伤津损液耗气,引起气随津脱,或脑失濡养等变证。结合临床实际,可进行补充液体,或静脉推注生脉注射液,口服淡盐水等治疗,必要时结合西药进行救治。

第四节噎膈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梗噎不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往往以噎膈并称。表现为饮食吞咽之时,梗噎不顺,食物难下至胃,甚则格拒不通,食入即吐。

《内经》虽无噎膈之名,但在许多篇章里,对噎膈的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等皆有原则性的论述。

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灵枢·四时气》篇有“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的记载。隋·巢元方首先按病因分类,他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噎膈详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忧、恚、气、寒、热五膈。《太平圣惠方·卷第五十》认为:“寒温失宜,食饮乖度或恚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不和,胸膈痞塞,故名膈气也。”对其病因进行了确切的描述。关于病机历代医家有不同认识。如《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提出“脘管窄隘。”《景岳全书·噎膈》论述较为全面,他认为“噎膈一证,……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并指出“少年少见此证,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证治要决·痞塞》:“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反为痰所隔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医宗必读·反胃噎膈》曰“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膈所由成也。”《医学心悟·噎膈》指出:“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字。”《类证治裁·噎膈反胃》篇所说:“噎膈初起,多因忧恚悲悒,以致阳结于上,阴涸于下。”

根据噎膈的临床表现,包括西医学中的食道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管憩室、食道炎、食道狭窄等。可参照本篇内容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噎膈的病因复杂,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年老肾虚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热毒互结,食管狭窄而成噎膈。

一、病因

1.七情内伤:因情志因素而致噎膈者,多由忧思恼怒而成。忧思则伤脾,脾伤则气结,水湿失运,滋生痰浊;恼怒则伤肝,肝伤则气郁,气郁则血停,瘀血阻滞食道而成噎膈。

2.饮食不节:因饮食原因而致噎膈者,多为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辛香燥热之品,致使胃肠积热,津液耗损,痰热内结;或饮食过热,或食物粗糙,或常食发霉之物,损伤食道脉络而致。

3.年老肾虚:因年老肾虚而致噎膈者,多因房劳过度,纵欲太甚,真阴亏损,阴亏液涸,食道干涩,遂成噎膈之病。

二、病机

噎膈的形成虽有上述种种因素,但其基本病变与发病机理,总属食管狭窄,津液干涸而致。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三脏之经络皆与食道相连,从而影响食道的功能。如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年老肾虚可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脾之功能失调,健运失司,水湿聚而为痰;肝之疏泄失常,则气失条达,可使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肾阴不足,则不能濡养咽嗌,致气滞、痰阻、血瘀,使食管狭窄,津液干涸失濡而成噎膈。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所谓本虚,系指阴津损伤以致阴津干涸,严重者为气虚阳微。标实乃为痰、气、瘀阻塞食道,故噎膈以吞咽困难为主证。因饮食不节,生湿凝痰,阻滞气机于食道,为痰气交阻证;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血互结,则形成瘀血内结证;因年高体虚,或热盛津伤,津亏不能滋润食道,而形成津亏热结证;久病阴亏,阴损及阳,脾肾脏腑功能减退,阳气不足,则成气虚阳微证。本病虽然有轻重之别,但本虚标实这一病理环节贯穿着整个病变过程,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虚与标实有主次之别。本病初期,以标实为主,由痰气交阻于食道,故吞咽之时梗噎不顺,继则瘀血内结,痰、气、瘀三者交互搏结,胃之通降阻塞、上下不通,因此吞咽格拒,饮食难下。久则气郁化火,或痰瘀生热,伤阴耗液,病机由标实转为正虚为主,病情由轻转重。

本病的预后,与病情发展有关。如病情始终停留在噎证的阶段,只表现为吞咽之时梗噎不顺的痰气交阻证,不向膈证发展(不出现胸膈阻塞、饮食不下),一般预后尚好。由噎转膈者,发展快慢不同,治疗效果也有差异。其发展快而治疗效果较差,可在短时间危及生命。如病情发展慢而治疗见效者,可延缓生命,少数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轻症患者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紧缩感。

2.重症患者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梗阻即吐,吐出粘液或白色泡沫粘痰,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背部肩胛区持续性钝痛,进行性消瘦。

3.病人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年老肾虚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噎膈与反胃的鉴别

两者皆有食入即吐的症状。噎膈多系阴虚有热,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阻塞不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反胃多属阳虚有寒,主要表现为食尚能入,但经久复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如《医学读书记·噎膈反胃之辨》说:“噎膈之所以反胃者,以食噎不下,故反而上出,若不噎则并不反矣。其反胃之病,或迟或速,自然吐出,与膈病何相干哉?”

2.噎膈与梅核气的鉴别

二者均见咽中梗塞不舒的症状。噎膈系有形之物瘀阻于食道,吞咽困难。梅核气则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无吞咽困难及饮食不下的症状。如《证治汇补·噎膈·附梅核气》所说:“梅核气者,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状如梅核。”即咽中有梗塞不舒的感觉。无食物梗噎不顺,或吞咽困难,食入即吐的症状。

三、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食道、幽门、胃体的情况,以了解有无肿瘤及炎症、溃疡、狭窄等,若有肿瘤可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病性。X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直接观察到食管的蠕动情况、管壁舒张度、食管粘膜改变,充盈缺损及梗阻程度等。CT检查,可了解全食管壁的结构情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以帮助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早期轻症仅有吞咽之时梗噎不顺,全身症状不明显;病情严重则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加重,甚则胸膈疼痛、滴水难入。临床应辨标本主次。标实当辨气结、血瘀、痰阻三者之不同。本虚多责之于阴津枯槁为主,发展至后期可见气虚阳微之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应权衡本虚标实的程度,酌情处理。初期重在治标,宜理气、消瘀、化痰、降火为主;后期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为主。然噎膈之病,病机复杂,即使在疾病初期,阴津未必不损,故治疗当顾护津液,其辛散香燥之药不可多用,以免变生兼证。后期津液枯槁,阴血亏损,法当滋阴补血。但滋腻之品亦不可过用,当顾护胃气,防滋腻太过有碍于脾胃,胃气一绝,则诸药罔投。

三、证治分类

1.痰气交阻证

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痰湿交阻,胃气上逆。

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代表方:启膈散加减。本方有理气化痰解郁,润燥和胃降逆之功效。适用于气滞痰阻之噎膈证。

常用药:郁金、砂仁壳、丹参,开郁利气;沙参、贝母润燥化痰;茯苓健脾和中;杵头糠治卒噎,荷叶蒂和胃降逆。

嗳气呕吐明显者,酌加旋覆花、代赭石以增降逆和胃之力;泛吐痰涎甚多者,加半夏、陈皮以加强化痰之功;津伤较甚,大便艰涩,舌红少津者,可加生地、玄参、白蜜等,以助增液润燥之力;若心烦口干,气郁化火者,加山豆根、栀子、金果榄以增清热解毒之功效。

2.瘀血内结证

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细涩。

证机概要:蓄瘀留着,阻滞食道,饮食不入,肌肤失养。

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代表方:通幽汤加减。本方有滋阴养血,破血行瘀作用,适用于瘀血内阻,食道不通,饮食不下,生化乏源,气血不能充养肌肤之噎膈。

常用药:方中生地、熟地、当归滋阴养血;桃仁、红花破结行瘀;升麻升清并能使药达病所;甘草和中而调和诸药。

瘀阻显著者,酌加三棱、莪术、炙穿山甲、急性子同煎服,增强其破结通络之力;呕吐较甚,痰涎较多者,加海蛤粉、法半夏、瓜蒌等以化痰止呕;如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含化玉枢丹以开膈降逆,随后再服汤药。

3.津亏热结证

食入格柜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矢,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

证机概要:气郁化火,阴津枯竭,虚火上逆,脏腑失润。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本方有滋阴养血,润燥生津的作用,适用于阴津枯竭,燥热内结之噎膈。

常用药: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滋阴养血;甘草,甘守津还,调和诸药。

方中可加竹茹、芦根清热除烦,和胃止呕;胃火偏盛者,加山栀、黄连清胃中之火;肠腑失润,大便干结,坚如羊矢者,宜加火麻仁、全瓜蒌润肠通便;烦渴咽燥,噎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吐物酸热者,改用竹叶石膏汤加大黄泻热存阴。

4.气虚阳微证

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面浮足肿,面色白光白,形寒气短,精津疲惫,腹胀,形寒气短,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肾阳虚,中阳衰微,肾阳不足,温煦失职。

治法:温补脾肾。

代表方:补气运脾汤合右归丸加减。该两方具有补气健脾,温肾滋阴的作用。适用脾肾阳虚,中阳衰微之噎膈证。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砂仁、茯苓、甘草温补脾气;陈皮、半夏、生姜、大枣,降逆祛痰,和中养胃;熟地、山药、山萸肉、附子、肉桂补肾阳、滋肾阴;鹿角胶、当归补精养血;枸杞子、菟丝子、杜仲温补脾肾。

胃虚气逆呕吐不止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者,可加石斛、麦冬、沙参滋养津液;噎食不下,肢体倦怠,动则气喘,脉大无力者,可加升麻、柴胡、陈皮升提中阳之气。

预防调护

1.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酒,应避免烫食,吃饭太快,咀嚼不足以及喜食酸菜、酸奶等。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如霉花生、霉玉米等。管好用水,防止污染,减少水中亚硝酸盐含量。

2.及时治疗食管慢性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疤痕性狭窄、憩室和食管溃疡等,防止癌变。

3.加强营养,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联合应用肝油、干酵母、核黄素及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亚硝胺的致癌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六味地黄丸及冬凌草蒸馏液对食管上皮增生症及癌前病变有

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4.加强护理,嘱病人每餐进食后,可喝少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以冲淡食管内积存的食物和粘液,预防食管粘膜损伤和水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戒烟酒。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帮助病人克服悲观、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关心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

5.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结语

噎膈之病是以吞咽困难,梗塞阻滞为主要表现。病因虽有多端,但主要责之于情志内伤,酒食不节等因素,致使痰、气、血、火郁结食道,狭窄不通,故饮食难下,吞咽梗阻。继则郁火伤阴,生化乏源,而成阴津枯槁之证,病情由实转虚。终则阴损及阳,气虚阳微,病情危笃。

由于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时当分本虚与标实之别。初期属标实,症见痰气交阻、瘀血内停、火郁热结,久则以本虚为主,见阴亏、气虚、阳微。若病情只停留在噎证的阶段,其病轻,预后良好。若由噎致膈,其病重,预后皆为不良。在治疗方面,应根据具体病情立法遣方,并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情绪,少思静养,避免不良刺激,禁食辛辣刺激食品等。

临证备要

1.“噎膈”与“食道癌”不能等同:噎膈之病,症状表现与西医的食道癌症状相似,但两者不能完全等同。因噎膈是根据症状命名的,它还包括了贲门痉挛、食道炎、食道狭窄等疾病,它的范围比较广。而食道癌是根据局部病理命名的,症状表现只是诊断的一个方面,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又类似于噎膈,因此说它属于噎膈的范畴,是噎膈范围中的一个疾病。

2.治疗勿伤津损胃: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除根据具体病情立法用药外,还必须注意顾护津液及胃气。因误伤津液,会致病情更趋加重,过于滋腻,碍其中土,胃气更伤,则诸药罔效。所以用药应注意养阴选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等,不能用生地、熟地之辈,以防腻胃碍气,并配合生白术、生山药、木香、砂仁健脾益气,芳香开胃。

3.祛邪应重痰瘀气热毒结:噎膈之病病机复杂,多兼有瘀血、顽痰、气滞、热郁诸多因素,阻碍胃气。单一证型出现的机会很少,所以在治疗时应打破分证治疗的框框,统筹兼顾。若久病瘀血在络,活血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宜配合虫类药物搜络祛邪。方中可加用全蝎、蜂房、蜈蚣、壁虎等搜剔削坚,散结避恶解毒;若顽痰凝结,宜咸味药,故可加用海藻、昆布、海蛤壳、瓦楞子等以化痰消积。若气机阻滞,胸膈痞满者,可加用枳实、厚朴、柿蒂、刀豆子等开胸顺气、降逆和胃。若津伤热结者,可加白花蛇舌草、拔契、冬凌草、山慈姑、半枝莲、山豆根、白英等清热解毒、和胃降逆。

4.及早检查,确定病性:噎膈的病变范围较广,故应及早作相关检查,明确疾病的性质,因为食道痉挛属于功能性疾病,治疗以调理气机、和胃降逆为主。食道炎、贲门炎属于炎症性疾病,治予清热解毒,理气和胃之法。食道癌、贲门癌则为恶性肿瘤,早期无转移及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药益气扶正、化痰活血、解毒散结。因为这三种情况疾病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转归也不同,须把握病性,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5.久病则变证百出:噎膈病证日久,则伤津耗气损阳,胃气亏虚,可变生它证。如病人吞咽困难,纳食减少,久则水谷精微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而成津血亏虚证,出现头晕失眠、视物昏花、面色苍白等;若久病胃气衰败,则形体消瘦,倦怠无力,丧失劳动能力,变证百出,预后不良。

第五节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内经》无呃逆之名,其记载的“哕”即包含本病,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胃为气逆,为哕。”该书已认识本病的病机为胃气上逆,还认识到呃逆发病与寒气及胃、肺有关,如《灵枢·口问》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且认识到呃逆是病危的一种征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病深者,其为哕。”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三种简易疗法,如《灵枢·杂病》说:“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呃逆分为三种:一为实证,即“哕而腹满,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二为寒证,即“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三为虚热证,即“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为后世寒热虚实辨证分类奠定了基础。本病证在宋代还称为“哕”,如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哕逆论证》中说:“大体胃实即噫,胃虚即哕,此由胃中虚,膈上热,故哕”,此指出呃逆与膈相关。元代朱丹溪始称之为“呃”,他在《格致余论·呃逆论》中说:“呃,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明代张景岳进一步把呃逆病名确定下来,如《景岳全书·呃逆》说:“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嗽逆也。后人但以此为鉴,则异说之疑可尽释矣。”并指出大病时“虚脱之呃,则诚危之证”。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呃逆论》把本病分外感、内伤两类,颇有考价值。清代李中梓《证治汇补·呃逆》对本病系统地提出治疗法则:“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滞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挟热者,当凉补”。至今仍有一定导意义。

西医内科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而其他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胸腹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之呃逆,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呃逆的病因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等所致。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是呃逆的主要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当进食太饱太快,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寒气蕴蓄于胃,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导致呃逆。或过食辛热煎炒,醇酒厚味,或过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生,腑气不行,气逆动膈,发生呃逆,如《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逆气动膈;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职,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逆气挟痰浊上逆动膈,发生呃逆。如在《证治准绳·呃逆》有“暴怒气逆痰”而发生呃逆的记载。

3.正气亏虚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损伤胃阴,胃失和降,发生呃逆。甚则病深及肾,肾气失于摄纳,浊气上乘,上逆动膈,均可发生呃逆。如《证治汇补·呃逆》提出:“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证者,皆病深之候也。若额上出汗,连声不绝者危。”

二、病机

胃居膈下,其气以降为顺,胃与膈有经脉相连属;肺处膈上,其主肃降,手太阴肺之经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胃之气均以降为顺,两者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肺之宣肃影响胃气和降,且膈居肺胃之间,上述病因影响肺胃时,使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逆气上冲于喉间,致呃逆作。胃中寒气内蕴,胃失和降,上逆动膈致胃中虚冷证;燥热内盛伤胃,甚至阳明腑实,腑气不顺,胃失和降致胃火上逆证;肝失疏泄,气机不顺,津液失布,痰浊内生,影响肺胃之气致气机郁滞证。此外,胃之和降,有赖于脾气健运和肝之条达,若脾失健运或肝失条达,则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亦成呃逆。肺之肃降和胃之和降,还有赖于肾的摄纳;若肾气不足,肾失摄纳,肺胃之气,失于和降,浊气上冲,挟胃气上逆动膈,亦可致呃。总之,呃逆之病位在膈,病变的关键脏腑在胃,还与肝、脾、肺、肾诸脏腑有关。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病理因素不外有气郁、食滞、痰饮等。

胃肠疾病试题 (1)

胃肠疾病试题 1、腹外疝疝囊的主要结构是 A腹壁肌肉B壁层腹膜C腹壁皮肤D.腹壁筋膜 E.脏层腹膜 2、区分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 B.嵌顿机会的多少 C.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 D.疝块外形 E.外环是否扩大 3.关于腹股沟直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B.疝块经海氏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C.压住内环不能阻止疝块的突出D.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E.少发生嵌顿 4.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是 A.易复性疝B.滑动性疝C.难复性疝D.绞窄性疝E.嵌顿性疝 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6.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有无腹痛B.腹痛程度C.疝块大小 D.疝内容物是否能回纳E.有无疝内容物血运障碍 7.腹外疝术后错误的健康指导是 A.积极治疗便秘B.积极治疗排尿困难C.积极治疗慢性咳嗽 D.术后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E.术后注意休息 8.腹外疝的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位B.疝囊颈部C.腹膜薄弱或缺损处 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 9.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10.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小肠B.盲肠C.乙状结肠D.膀胱E.大网膜A2型题 11.患者,男,50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护理上应密切观察 A.血压B.体温、脉搏C.排便情况D.尿量E.腹膜炎表现 12.患者,男,42岁,5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哪项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伴有明显腹胀C.疝块紧张发硬有压痛 D.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E.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A3型题(13~15题共用题干) 程先生,55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2年。4小时前,抬重物时突感疝块明显增大,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准备急诊手术治疗。 13.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B.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C.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D.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E.股疝,绞窄性疝 14.术前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禁饮食B.胃肠减压C.备皮D.排空膀胱E.灌肠 15.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腘部垫枕B.术后6~12h进流质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D.局部沙袋压迫24小时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模拟题

[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 A3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 五个备选答 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25 岁,突然上腹部疼痛,喜温拒按,遇寒加重,欲加衣被,蜷卧,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第 1 题: 其应辨证为 A. 脾胃虚寒 B. 饮食伤胃 C. 肝气犯胃 D. 寒邪客胃 E. 痰气交阻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 2 题: 宜选何方 A. 附子理中汤加减 B. 黄芪建中汤加减 C. 少腹逐瘀汤加减 D.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女,38 岁,曾患崩漏经治已愈,现患者自觉腹中空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难以形容,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第 3 题: 其应辨病辨证为 A. 胃阴不足胃痛 B. 胃阴不足痞满 C. 湿热阻胃痞满 D. 胃热嘈杂

E. 血虚嘈杂参考答案:E 1 答案解析: 第 4 题: 其治法为 A.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B.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 清热化痰和中 D. 健脾益胃和中 E. 益气养血和中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 5 题:应首选何方治疗 A. 益胃汤加减 B. 一贯煎加减 C. 温胆汤加减 D. 君子汤加减 E. 归脾汤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男,20 岁,患者于一天前出现恶寒发热,继之腹痛,泻下赤白脓血便,肛门灼热。现病人已无寒热症状,腹痛剧,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第 6 题: 应以何方为基础治疗 A. 白头翁汤 B. 芍药汤 C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D. 葛根苓连汤 E. 不换金正气散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 题:若病人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应加 A. 地榆、丹皮、苦参 2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试题

◎<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 ◎<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 ◎<答案> ※<标题一> 一、A型选择题 1.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那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肝肾 B.肝脾 C.胆肾 D.脾肾 E.心肺2.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隐痛 B.灼痛 C.胀痛 D.暴痛 E.刺痛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 4.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 A.血府逐瘀汤 B.桃红四物汤 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小陷胸汤 E.理中汤 6.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 A.心痛 B.胃痞 C.胁痛 D.胆胀 E.腹痛7.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8.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 B.气怯 C.气陷 D.气滞 E.气逆9.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 E.疼痛的诱因 10.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三章脾胃系病症 第一节胃痛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最早记载胃脘痛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2.胃痛是由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A.肺肝肾 B.心肝肾 C.胃肝脾 D.脾肝肾 E.肺脾肝 3.下列哪项不是胃痛病的病因() A.感受外邪 B.饮食所伤 C.情志抑郁 D.脾胃虚弱 E.房劳过度 4.因情志所伤引起的胃痛,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下列哪种疼痛()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5.下列哪项是胃痛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 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胃痛的治疗原则()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7.下列哪一项不是胃痛的证型() A.脾胃虚寒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8.因寒邪犯胃引起胃痛年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9.因肝气犯胃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0.因脾胃虚寒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1.因胃阴不足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2.因瘀阻胃络引起胃痛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 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A2型题】 13.某患者,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其主要病机为() A.寒邪犯胃,胃气不通 B.饮食停滞,胃失和降 C.肝气郁滞,胃失和降 D.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E.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14.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或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15.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弦。其治疗首选取方为() A.良附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16.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其主要病机是() A.夏令暑湿浊气,动扰胃腑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2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2 (总分:6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30,score:6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肝气犯胃型胃痛主症的是【score:2分】 【A】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B】胃脘胀满,痛连两胁 【C】胸闷嗳气 【D】舌苔薄白 【E】脉象弦数【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肝气犯胃型胃痛多因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克脾伤胃,其主要有气滞表现,而无热象,脉象当弦,而非弦数。 2.治疗胃痛瘀血停胃证的主方为 【score:2分】 【A】保和丸加减 【B】丹参饮加减 【C】血府逐瘀汤加减 【D】桃红四物汤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瘀血内停证胃痛治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当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3.痞满的基本病位在 【score:2分】 【A】肝脾 【B】脾胃 【C】胃脘【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心肾 【E】肝胆 本题思路: 4.治疗痞满痰湿中阻证的主方是 【score:2分】 【A】二陈平胃汤加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保和丸加减 【C】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D】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E】枳实消痞丸加减 本题思路:痞满痰湿中阻证治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平胃汤加减。

5.治疗痞满肝胃不和证的主方是 【score:2分】 【A】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D】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枳实消痞丸加减 本题思路: 6.呕吐的病因不包括 【score:2分】 【A】外邪犯胃 【B】饮食不节 【C】情志失调 【D】病后体虚 【E】跌仆损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呕吐可因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等因素致病,而无外伤因素。 7.下列选项中,不属胃阴不足型呕吐主症的是【score:2分】

脾胃系疾病试题题库

脾胃系疾病试题题库 一、A型选择题1.胃痛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 A.心肺 B.肝脾 C.脾肾 D .胆肾E.肝肾 2.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 A.心痛 B.胃痞 C.胁痛 D .胆胀E.腹痛 3.将胃痛与心痛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A .汉代以后 B .隋唐以后 C .宋代以后 D .清代以 后 E .明代以后 4. “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此语出于何书?() A . 《医学入门》 B . 《医学真传》 C . 《医学正传》 D . 《医学心悟》 E . 《医宗必读》 5. 外邪犯胃型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D .湿邪E.热邪 6. 胃痛的病机关键是()。 A.气虚 B.气逆 C.气滞D .气陷E.气短 7. 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 .胃失温养 B .胃失濡养 C .气机不畅 D .胃腑积 滞E.瘀血内停 8.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要点是()。 1 A .疼痛的部位 B .疼痛的性质 C .疼痛的持续时间 D .疼痛的兼症E.疼痛的诱因 9. 寒邪客胃型胃痛的性质是()。 A .胃痛暴作 B .胃痛隐隐 C .胃脘刺痛 D .胃脘胀 痛E.胃脘灼痛 10. 肝胃郁热型胃痛的性质是()。 A.隐痛 B.胀痛 C.灼痛D .剧痛E.刺痛 11. 寒邪犯胃之胃痛的脉象多为( )。 A.浮脉 B.弦脉 C.革脉D .浮紧脉E.弦紧 脉 12 .下列哪一项不是阴虚胃痛的主证?() A .胃痛隐隐 B .口燥咽干 C .口不渴 D .舌红少苔 E .脉弦细 13.患者廖某某,女,35 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疗方剂宜选用()。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痢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痢疾 一、A1 1、关于痢疾基本病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络受伤 B、腐败化为脓血 C、邪滞于肠 D、气血壅滞 E、肠道传化失司 2、下列哪一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 A、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黏冻 C、完谷不化 D、腹痛 E、大便次数增多 3、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 A、有无里急后重 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引 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 D、有无脓血便 E、有无腹痛肠鸣 4、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

A、补气药 B、升提中气药 C、养血药 D、活血药 E、理气药 5、治疗寒湿痢首选的方剂是 A、驻车丸 B、真人养脏汤 C、芍药汤 D、不换金正气散 E、白头翁汤 6、若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首选的方剂是 A、《活人》败毒散 B、香连丸 C、葛根芩连汤 D、藿香正气丸 E、芍药汤 7、下列关于痢疾治疗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 B、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C、忌过早补涩

D、热痢清之,寒痢温之 E、分利小便 8、疫毒痢的治法是 A、清热和中化湿 B、清热除湿调气 C、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D、清热化湿和中 E、温中燥湿调气 9、痢下白多赤少,一般多重用 A、温药 B、寒药 C、气药 D、血药 E、补药 10、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湿热痢的主症 A、腹痛,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相兼 C、肛门灼热 D、小便短赤 E、苔白腻,脉濡缓 11、寒湿痢的表现是 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

B、痢下鲜紫脓血 C、痢下纯为白冻 D、痢下赤多白少 E、痢下脓血黏稠 二、A2 1、患者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微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C、清热凉血,和胃利湿 D、清肠和胃,利湿解毒 E、清胃利湿,和胃通降 2、某患者,下痢2天,现下痢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葛根芩连汤 B、白头翁汤 C、连理汤 D、芍药汤 E、以上都不是 3、患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

《中医诊断》试题

《中医诊断》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证候 2、噫气 3、谵语 4、壮热 5、里急后重 二、填空题(10分) 1、舌青紫,苔润主证。 2、舌质淡白,舌体瘦小多见证。 3、面色黄主、。 4、按虚里可测知、、。 5、缓脉主、、。 6、少气又称,指呼吸、,言语无力的症状,属诸虚劳损证,多为内伤久病体虚和肺肾气虚。 7、心火亢盛证是以,等有关组织器官出现的症状为审证要点。 8、半表半里证指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 9、营分证侯以、的病变为其特点。 10、痰饮证的饮水特点是。 三、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心烦失眠,躁扰不宁,打人毁物,胡言乱语,此属() A、痰上火扰证 B、肝火上炎症 C、痰蒙心神证 D、心脉痹阻证 2、胸胁脘腹胀痛,食欲减退,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诊断为

() A、肝气郁结症 B、脾胃病弱证 C、肝脾不调证 D、肝胃不和证 3、咳嗽日久,气短而喘,动则益甚,痰白量多,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脉细弱,此属() A、肺气虚证 B、风寒犯肺症 C、肺脾气虚证 D、痰湿阻肺证 4、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的共同症状是() A、脘腹坠胀 B、肢体浮肿 C、便溏肢倦 D、舌淡而胖 5、太阳中风症的主要脉证是() A、恶寒发热,头痛汗出,脉浮缓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 C、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 D、发热恶风,头痛无汗,脉浮紧 6、烦热躁扰,谵妄,衄血,斑疹,角弓反张,舌绛而干,其病机是() A、肝经热盛,引动肝风 B、气分热盛,肝风内动 C、血分热盛,肝内内动 D、气分热盛,虚风内动 7、下列最少见的证侯是() A、表证入里 B、实证转虚 C、寒证化热 D、热证转寒 8、下列哪项不是形成血瘀证的常见原因()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1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1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胃阴不足型呃逆,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分数:2.00) A.丁香散加减 B.沉香散加减 C.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D.苏子降气汤加减 E.丁香透膈散加减 解析: 2.感受寒邪引起腹痛的病机为 (分数:2.00) A.气滞血瘀 B.寒凝气滞√ C.寒凝血瘀 D.寒凝痰瘀 E.气滞痰瘀 解析:解析:寒邪凝注或积滞于腹中脏腑经脉,气机阻滞而引起腹痛。 3.瘀血内停型腹痛,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分数:2.00) A.血府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复元活血汤 D.失笑散 E.桃红四物汤 解析: 4.湿热壅滞型腹痛,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分数:2.00) A.血府逐瘀汤加减 B.大承气汤加减√ C.复元活血汤加减 D.失笑散加减 E.桃红四物汤加减 解析: 5.寒邪内阻腹痛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2.00) A.腹部胀痛,攻窜不定 B.腹痛绵绵,时痛时止 C.饥则痛甚,得温稍减 D.腹痛急暴,得温痛减√ E.腹中刺痛,固定不移 解析: 6.泄泻在《内经》中被称为 (分数:2.00) A.下利 B.下痢

C.滞下 D.飧泄√ E.肠湃 解析: 7.下列各项,与泄泻发病部位无关的是 (分数:2.00) A.肠 B.脾 C.胃√ D.肝 E.肾 解析: 8.湿热伤中型泄泻,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分数:2.00) A.藿香正气散加减 B.葛根芩连汤加减√ C.参苓白术散加减 D.四神丸加减 E.痛泻要方加减 解析: 9.痢疾的病位在 (分数:2.00) A.胃 B.肠√ C.脾 D.肾 E.肝 解析: 10.下列各项,不属痢疾的主要病机变化的是(分数:2.00) A.脾虚湿盛√ B.湿热壅滞肠中 C.肠道传导失司 D.气血壅滞肠中 E.寒湿滞留肠中 解析: 11.治疗虚寒痢应首选的方剂是 (分数:2.00) A.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B.芍药汤加减 C.连理汤加减 D.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 E.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解析: 12.便秘的病理关键是 (分数:2.00) A.热盛伤津,肠道津枯 B.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C.气机阻滞,胃肠障碍

中医试题(含答案)

中医考试试题姓名成绩 一、A1/A2型题(50分) ()1、不属于养生基本原则的是 A.“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B.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C.突出精神心理健康 D.“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守中思想 E.辨证论治 ()2、据《素问·六节藏象论》,五脏中其华在发的是 A.肺 B.心 C.肾 D.肝 E.脾 ()3、据《素问·举痛论》,惊则 A.气上 B.气缓 C.气乱 D.气结 E.气泄 ()4、不属于六腑生理功能特点的是 A.天气之所生 B.其气象天 C.泻而不藏 D.象于地 E.受五脏浊气 ()5、《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治温病用凉药,服药宜 A.凉而行之 B.温而行之 C.冷而行之 D.热而行之 E.冷热饮之都可 ()6、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肉痿 B.骨痿 C.脉痿 D.筋痿 E.痿躄()7、《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心其华在 A.面 B.骨 C.筋 D.血 E.发 ()8、《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A.取之热 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 E.取之营()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留者”病证的治疗宜采用 A.削之 B.除之 C.散之 D.攻之 E.润之 ()10、据《素问·五藏别论》六腑的功能是 A.藏精气而不泻也 B.泻而不藏 C.传化物而不藏 D.满而不能实 E.以上均不是 ()1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男子衰老始于 A.四七 B.五七 C.四八 D.五八 E.七八 ()12、不属于奇恒之腑特点的是 A.地气之所生 B.藏于阴而象于地 C.藏而不泻 D.泻而不藏 E.非常重要而又不等同于一般的脏腑 ()13、既属腑,又归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髓 C.骨 D.脉 E.胆 ()14、不属于谷食精气输布运行过程的是 A.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B.精气上输于脾 C.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D.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E.浊阴归六腑 ()15、《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A.下先受之 B.上先受之 C.脏先受之 D.腑先受之 E.表先受之 ()16、不属于“阳盛则外热“机理的是 A.上焦不通利 B.皮肤致密 C.腠理闭塞 D.热气熏胸中 E.卫气不得泄越 ()17、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者,中之守也”是指 A.五脏内舍五气 B.五脏内舍五志 C.五脏内藏气血 D.五脏内守中气 E.五脏内藏精气 ()18、不属于“阴盛则内寒“机理的是 A.厥气上逆 B.寒气积于胸中 C.血凝泣 D.脉不通 E.卫气不得泄越 ()19、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A.泻下之法 B.泄热之法 C.发汗之法 D.涌吐之法 E.和解之法 ()20、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梦哭”是由于 A.肺气盛 B.肺气虚 C.肾气盛 D.肾气虚 E.心气虚 ()21、《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肾气热可致 A.肉痿 B.痿躄 C.脉痿 D.肌痿 E.骨痿 ()22、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精明之府是指 A.目 B.耳 C.头 D.髓 E.心 ()23、据《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当以 A.厚药 B.薄药 C.无毒药 D.针石 E.食治 ()24、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A.寒变 B.痎疟 C.飧泄 D.痿厥 E.洞泄 ()25、据《素问·举痛论》,喜则气 A.上 B.缓 C.消 D.下 E.结 二、A2型题(40分) ()26、某女,32岁。下岗后心情不好,近半月自感胃脘痞满,嗳气时作,纳谷不香,胸闷喜叹息,舌正常,脉弦。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肝气郁结证 B.肝气横逆证 C.肝胃不和证 1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

中 入院记录 姓名:郑×职业:保安 性别:男工作单位:常州市奇丰机械电子厂 年龄:23岁住址:江苏省金坛市社头镇前春村委芦巷村28号婚姻:未婚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入院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6:45时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7:00时 发病节气:秋分后“” 主诉:胃脘隐痛1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中旬饮入凉啤酒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药物后缓解(具体不详)。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雷尼替丁胶囊、香砂养胃丸后缓解。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加重。于xx年xx月于xx医院行胃镜示:;病理示:。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及中药汤剂症状可缓解,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住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畏冷恶风,食后胀满,无恶心呕吐,纳可,夜眠安,二便可。 既往史:双膝关节骨质增生xx年,左膝稍重,外敷药物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等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居住环境一般,无潮湿之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7.5℃,P:67次/分,R:18次/分,BP:118/72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步行入院,步态正常,查体合作,语声正常,无异常声音如呻吟、呃逆等,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无异常,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正常,甲状腺血管无杂音,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两肺语音传导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正常,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六)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痞满的症状表现包括 A.心下痞塞 B.胸膈胀满 C.触之无形 D.按之柔软 E.压之无痛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2题: 以下何项为《内经》对呃逆叙述的内容 A.病因为"寒气" B.病机为胃气上逆 C.病危的征兆 D.与胃、肺有关 E.提出3种简易治疗方法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3题: 《丹溪心法》对痞满与胀满鉴别描述为 A."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B."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 C."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 D."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E."满者,胀满不行之谓"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 第4题:

关于呕吐与噎膈,不正确的是 A.均有呕吐症状 B.呕吐进食顺畅、吐无定时 C.噎膈进食不顺、或食不得入 D.均病情轻、病程短、预后好 E.均病情重、病程长、预后欠佳 参考答案:DE 答案解析: 第5题: 呃逆的主症为 A.喉间呃呃连声 B.声短而频 C.难以自制 D.有声有物 E.嗳气,善太息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6题: 呕吐最常见于何病 A.急性胃炎 B.心源性呕吐 C.幽门梗阻 D.尿毒症 E.颅脑疾病 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 第7题: 腹痛所涉及器官经络包括 A.肝、胆、脾、肾 B.大小肠、膀胱 C.胃、三焦 D.足三阴、足阳明经 E.足少阳经,冲、任带脉 参考答案:ABDE

答案解析: 第8题: 胃脘痛治疗属于广义"通"法的包括 A.散寒、消食、泄热 B.理气、化瘀 C.温运脾阳 D.益胃养阴 E.通因通用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9题: 以下何项与噎膈发生关系较疏 A.外感时邪 B.饮食不节 C.七情内伤 D.久病年老 E.劳力过度 参考答案:AE 答案解析: 第10题: 腹痛实证常见何证型 A.寒邪内阻 B.湿热壅滞 C.饮食积滞 D.肝郁气滞 E.瘀血内阻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11题: 张仲景把呃逆分为3种分别是 A.实证 B.虚证 C.寒证

胃肠疾病的试题

胃肠疾病的试题 1、慢性胃炎的诊断措施用下列哪种最为准确? (单项选择) A.X 线检查 B.胃镜检查,粘膜活检组织检查 C.应用五肽胃泌 素后做胃液分析 D.通过放射免疫检测胃泌素 E.粪便检查胰蛋白酶及脂肪酶 2、急性胃炎治疗包括哪些方面? (单项选择) A.针对病因治疗 B.抗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 C.止吐药物和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可选用抗菌药物 E.以上都是 3、诊断直肠癌最好的筛选法是下列哪一个? (单项选择) A.直肠指诊检查 B.直肠涂片检查 C.粪便作联苯胺试 验 D.粪便检查脂肪 E.血测定胃脂蛋白 4、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单项选择) A.上腹不适,饱胀 B.恶心呕吐 C.嗳气 D.反 酸 E.节律性上腹部疼痛 5、胃部癌前病变主要是指: (单项选择) A.肠上皮化生 B.假幽门腺化生 C.胃腺体萎缩 D.胃 腺体增生 E.胃黏膜不典型增生 6、急性肠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其表现为下列哪项? (单项选择) A.腹泻 B.腹痛 C.可有呕吐 D.发热 E.以上都 是 7、下列哪些是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 (1)结肠有压痛;(2)粪便直径粗大;(3)排便时伴痉挛性疼痛;(4)夜间腹泻影响睡眠;(5)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请选择 以下正确的答案组合 (单项选择)

A.只有1、3、5正确 B.只有2、4、5正确 C.只有4正 确 D.只有5正确 E.以上所列举的情况都正确 8、抗幽门螺杆菌(HP )治疗哪种疗效为高? (单项选择) A.H2受体拮抗剂+二种抗生素 B.质子泵抑制剂+二种抗生 素 C.胶体铋+二种抗菌药 D.质子泵抑制剂+一种抗菌药 E.胶体铋+一种抗菌药 9、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下列哪项检查最为重要? (单项选择) A.胃肠道钡餐检查 B.结肠镜检查 C.钡剂灌肠造 影 D.肠粘膜活检组织检查 E.粪便做联苯胺试验 10、胃酸增多最明显的疾病是 (单项选择)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萎缩性胃炎 D.胃 癌 E.恶性贫血

中医内科学 脾胃疾病

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司二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其液为涎。胃与脾同属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和降为顺,与脾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胃中阴液充足,有助于腐熟水谷和通降胃气。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泄泻等病症;若胃受纳腐熟水谷及通降功能失常,不仅影响食欲,还可因中气不能运行,而发生口臭、胃痛、痞满及大便秘结,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致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证。 脾胃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脾虚化源不足,五脏之精少而肾失所营;肾阳虚衰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致泄泻;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利其疏泄,肝郁气滞易犯脾胃,引起胃痛、腹痛等。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我们将胃痛(吐酸、嘈杂)、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便秘等归属为脾胃病证。上述病证虽归属于脾胃,但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临证中应注意脏腑之间的关联,随证处理。 此外,脾胃为人体重要脏腑,气血、津液、湿痰饮等方面的病证多与之有关,如便血有因脾失统摄所致,脾失转输,水津敷布失常,水湿停聚,可致痰饮或水肿等,但从编排、讲授角度着眼,分别将其归属气血津液及肾的病证等。至于脾虚生痰、上渍于肺之咳嗽,脾胃气虚、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停聚之臌胀等病证,依据其病证整体相关性,分别属于各个脏腑系统。 第一节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如《素问·举痛论篇》:“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如《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指的是胃脘痛。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曰:“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二十二》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曰:“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医学正传·胃脘痛》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说:“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现代西医学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试题

脾胃系病 ◎ ◎<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 ◎<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 ◎<答案> ※<标题一> 一、A型选择题 1.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那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肝肾B.肝脾C.胆肾D.脾肾E.心肺2.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隐痛B.灼痛C.胀痛D.暴痛E.刺痛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B.胃失濡养C.气机不畅D.胃腑积滞E.瘀血内停 4.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A.血府逐瘀汤B.桃红四物汤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枳实导滞丸D.小陷胸汤E.理中汤 6.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A.心痛B.胃痞C.胁痛D.胆胀E.腹痛7.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B.暑邪C.寒邪D.湿邪E.热邪8.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B.气怯C.气陷D.气滞E.气逆 9.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A.疼痛的部位B.疼痛的性质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E.疼痛的诱因 10.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藿香正气丸 D.半夏泻心汤E.保和丸 11.胃脘疼痛,或有热感,口粘而苦,口干而不欲饮,小便色黄,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 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25岁,突然上腹部疼痛,喜温拒按,遇寒加重,欲加衣被,蜷卧,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第1题: 其应辨证为 A.脾胃虚寒 B.饮食伤胃 C.肝气犯胃 D.寒邪客胃 E.痰气交阻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题: 宜选何方 A.附子理中汤加减 B.黄芪建中汤加减 C.少腹逐瘀汤加减 D.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女,38岁,曾患"崩漏"经治已愈,现患者自觉腹中空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难以形容,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第3题: 其应辨病辨证为 A.胃阴不足胃痛 B.胃阴不足痞满 C.湿热阻胃痞满 D.胃热嘈杂 E.血虚嘈杂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4题: 其治法为 A.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B.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清热化痰和中 D.健脾益胃和中 E.益气养血和中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5题: 应首选何方治疗 A.益胃汤加减 B.一贯煎加减 C.温胆汤加减 D.君子汤加减 E.归脾汤加减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男,20岁,患者于一天前出现恶寒发热,继之腹痛,泻下赤白脓血便,肛门灼热。现病人已无寒热症状,腹痛剧,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第6题: 应以何方为基础治疗 A.白头翁汤 B.芍药汤 C.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D.葛根芩连汤 E.不换金正气散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若病人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应加 A.地榆、丹皮、苦参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常考病证汇总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常考病证汇总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执业医师和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占分值最多的科目,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中的脾胃病证都有哪些重要疾病呢?哪些是常考的知识点呢?医学教育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胃痛 1.寒邪客胃证 代表方:良附丸加味。本方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暴作、喜热恶寒的胃痛之证。 2.饮食伤胃证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停滞,胃痛胀满,嗳腐吐食的胃痛证。 3.肝气犯胃证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治疗胃痛胀闷、攻撑连胁之证。

代表方:清中汤加减。本方具有清化中焦湿热的作用,适用于痛势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的胃痛。 5.瘀血停胃证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前方活血行瘀,散结止痛,治血瘀内阻之胃痛。后方调气化瘀,治胃痛因气滞血瘀所致者。 6.脾胃虚寒证 代表方:黄芪建中汤加减。本方甘温补虚,缓中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喜温喜按之脾胃虚寒证。 7.胃阴亏耗证 代表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痞满 1.饮食内停证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二陈汤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利气之功,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证。 3.湿热阻胃证 代表方:连朴饮加减。清热燥湿、理气化浊。 4.肝胃不和证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有疏肝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腹痛走窜,牵引少腹或两胁之证。 5.脾胃虚弱证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健脾益气,升举清阳,用于治疗喜温喜按、少气乏力的脘腹胀满者。 6.胃阴不足证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本方滋养胃阴,行气除痞,用于口燥咽干、舌红少苔之脘腹不舒者。 呕吐

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应用四君子汤的分析

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应用四君子汤的分析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已获取 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在临床治疗长时间应用中,延伸出多种加味方,提高药物的针对性,扩大应用范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患者脾胃脏器的正常功能,促使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在临床治疗中需进一步提高药方的应用价值,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1]属于我国临床治疗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具备诱因多、病机复杂等特征。脾胃气虚证以年龄、心思重、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为主要诱因,患者常表现出精神状态不好、腹胀、舌苔发白、呃逆、消瘦、面色发黄、脉搏无力等,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疾病、厌食等并发症。在传统治疗中多以中西医结合、西医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未具备明显的针对性,因此多数患者的临床疗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患者并发多种并发症,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中医中,脾胃属于五脏的根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重视患者的脾胃。四君子汤[2]属于脾胃气虚证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方剂,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1 四君子汤的概述 1.1 四君子汤组方 四君子汤在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最早被提及,主要包括四种药材,其组方如下:去皮茯苓:15 g、人参:15 g、白术:15 g、炙甘草:6.1 g,上述4种药材需水煎12 h,口服用药,并可在口服过程中,增加白汤或者是食盐少许以用于调味。 1.2 四君子汤功能与作用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四君子汤,主要是因为其具备益气健脾功能,在脾胃气虚证的临床治疗使用较为普遍。四君子湯在运化、纳谷乏力、脉弱、食少等患者的治疗中适用。脾胃虚弱的患者普遍存在气短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语言低微等情况;脾胃失调的患者会出现食欲降低、湿浊内生等症状。在传统中医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中焦脾胃气虚患者普遍存在脉虚弱、舌淡等症状。而四君子汤中的人参属于常用的一种强壮滋补的药物,以人参多糖、人参皂苷为主要成分,具备提高免疫力、健脾养胃、安神益智、补脾益肺等的功能,充分发挥甘温益气的作用,属于君药,在失眠、心悸等症状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普遍,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白术以维生素A、苍术酮、苍术醇、挥发油等为主要成分,具备增加食欲、止汗、燥湿利水、健脾和胃、安胎、化痰、补脾益胃等的功能,属于臣药,在食欲下降、虚胀、小便不利等症状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普遍;炙甘草性平、味甘,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练习试卷2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练习试卷2 (总分:9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19,分数:76.00) A.消食和胃,行气消痞B.养阴益胃,调中消痞C.温中健脾,和胃降逆D.补气健脾,升清降浊E.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分数:4.00) (1).痞满之胃阴不足证的治法为(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2).痞满之脾胃虚弱证的治法为(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A.黄芪汤加减B.润肠丸加减C.增液汤加减D.济川煎加减E.以上皆非(分数:4.00) (1).气虚秘宜用(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阴虚秘宜用(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A.疏肝解郁,和胃消痞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顺气解郁,和胃降逆D.养胃生津,降逆止呃E.滋养胃阴,降逆止呕(分数:4.00) (1).呃逆气机郁滞证的治法为(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2).呃逆胃阴不足证的治法为(分数:2.00) A. B. C.

E. 解析: A.葛根芩连汤B.芍药汤C.白头翁汤合芍药汤D.清中汤E.四神丸(分数:4.00) (1).湿热痢宜用(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2).疫毒痢宜用(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A.少腹部B.脐以下部位C.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D.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E.以上皆不准确(分数:4.00) (1).胃痛的部位在(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2).腹痛的部位在(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A.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B.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C.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D.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不逆E.寒蓄中焦,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分数:4.00) (1).胃痛,寒邪客胃的病机为(分数:2.00) A. √ B. C. D. E. 解析: (2).腹痛,寒邪内阻的病机为(分数:2.00) A. B. √ C. D. 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