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管理二班

吴祉鸿

1415340207

1.导语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在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严重者甚至削弱旅游资源的“重复使用性”,从而减弱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自我保护的需要,使之不受损伤、破坏,而且还涉及周围环境的保护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并视其为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要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我国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人均旅游资源却相对短缺。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但起不到无烟工业的作用,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持续理论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的永续性为目标,尽可能地推迟其枯竭时间。

2.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颁布、实施的旅游市场法律法规40多个。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中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所作的规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了保护自然文化珍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上述各项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将保护旅游资源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尽快建立强有力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资源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补偿费,即从门票收入中取出部分资金用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投入;此外,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投资。

2.2 培养资源环境意识,加强景区管理

首先,在培养熟悉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旅游专门人才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强化环保意识,真正做到政府引导、百姓配合,使旅游环境更好地同经济效益联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其次,要实现主客参与管理。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还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景区管理经验表明,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协调管理力度,是实现景区管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景区宏观管理和跨部门综合协调的法律依据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出多门,互不衔接,导致执法混乱、随意、甚至冲突,是目前大多数景区管理面临的问题。同时,景区内要配备齐全的环保设施,尤其是垃圾收集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要及时清运,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破坏环境的游客行为,景区要采取措施予以限制,如果不符合规范就给予处罚。导游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环境素质,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游客进行环境保护。

2.3实行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行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科技兴旅”战略,包括实施科技手段,使盲目的、掠夺式的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化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过程中对资源造成的破坏。

其次,保持并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以资源的文化内涵为中心的。文化内涵是科学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之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保持并尽可能地增加资源的文化含量也将成为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新的价值取向,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面。

再次,抓住时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较,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欧洲,法国的诺曼底就是以乡村生态旅游而著称的。一座座村庄由取自海边的石头垒成,房屋一般不超过两层,外表也很粗糙,根本没有使用油漆。当地有限的接待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游客的人数。在生态旅游中,人们时刻遵循“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的响亮口号,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当地的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由旅游者直接参与环境保护的乡村旅游,绿色旅游等等生态旅游形式是当今公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与环保矛盾不能共存的理想的旅游形式,是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3. 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3.1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首先是民族特色,寓民族共性于地方个性之中。那我国来说,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我们的民族共性,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是其地方个性。例如风景如画的漓江和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都有它们各自的个性。开发旅游资源必须使其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3.2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

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例如建爬山缆车时不应破坏原山景色的秀丽和雄伟;高层的现代化建筑避免建在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格建筑物旁边。更要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3.3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指的是它不产生工业“三废”,但旅游业同样会产生污染。现代旅游业中,宾馆饭店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餐厅酒楼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海滨旅游区的无度开发会导致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例如泰国芭提雅海滨度假地规定,40个床位以上的旅馆要有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海湾水域的卫生。土耳基禁止在沙滩上插太阳伞以防埋在沙里的海龟蛋受损,禁止在沙滩上开汽车及用强烈照明灯以免吓跑大海龟。

3.4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旅游资源要以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令其更有吸引力,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一定要防止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这是“杀鸡取卵”的错误做法。

4.结语

目前,我国作为旅游大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总之,旅游发展不应把自己同旅游环保敌对起来,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部门对旅游环境的宏观保护和综合治理,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陈攀峰:《欧洲生态旅游不玩虚》,载《中国环境报》2004年5月28日【2】金丽娟: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教育导刊,2005 【3】高曾伟、卢晓:旅游资源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罗斯?道林:《从环境适应性来探讨旅游发展规划》,1993

【5】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旅游科学》,1992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涿州三义宫为例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而涿州的三义宫就属于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一、涿州三义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 1涿州三义宫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的三义宫,始建于隋代,唐、辽、元、明、清代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明正德三年(1508年)武宗皇帝朱厚照亲赐玺书“敕建三义宫”,整座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文化底蕴丰厚。是寻千古一拜,觅忠义之魂的最佳场所。华北地区最大的木雕塑像群,宫内古柏参天,高大俊秀,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来此,徘徊瞻眺,留连往返,清代王锐新“咏楼桑”中提到“千秋正统垂青史,两字公平定紫阳,多少称王称帝者,问谁庙貌似楼桑”。遗憾的是三义宫被毁于60年代末期。 2 涿州三义宫的文化背景 一个成功的历史事实、一个人生飞越的道家圣地;一个战火连绵的时代,三个人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从这里改变了命运。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他们浓重而光辉的一笔,他们的精神为世人所共仰。千百年来,来这里拜谒的人络绎不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人们寻找忠义诚信、寄托一诺千金的地方。这里是“义”文化的发源地和三国文化之始地。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便是桃园结义故地——涿州市三义宫。三义宫(又名三义庙)三国演义从这里开篇,桃园义气到此处寻根,后人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在此桃园三结义而建。刘备、关羽、张飞从这里彻底改变了命运,奠定了一个强大的事业基础。 3 涿州三义宫的开发与保护现状 1996年涿州市旅游文物局经多方努力,按以前的建筑布局、规模又进行了修复,重建后的三义宫,采用以前明代传统三进院落布局,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正殿、退宫殿、武侯殿、少三义殿,按原有形式内塑87尊塑像。2000年12月涿州市三义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完成了对三义宫品牌的调研和策划,三义宫的发展定位,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使三义宫又重现了往日的风采,生动的再现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大部分文臣武将,满足人们对代表着"忠义诚信"故地、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要求。每年吸引来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来三义宫考察;东南亚刘、关、张、赵宗亲会曾多次组织会员来三义宫省亲祭祖。韩国LG集团、日本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从狭义上讲,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而从广义上来说,开发与保护却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地域辽阔,景区景点多在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本身可用于风景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很少且来源单一,单纯的讲保护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也无法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而重开发轻保护,短期游客量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增长较快,但一旦超过资源的环境容量,造成过度开发,就会损坏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得不偿失。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者必须慎重处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要根据资源及其环境的容量,来确定开发建设的方式和规模。无论开发还是保护,都应该以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效统一为出发点,以达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 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省五池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

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旅游资源的保护,当前要切实抓好下述三个方面,尤其是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是对景观、景点的保护。这是对旅游资源的直接保护,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顾景观、景点的承受能力,掠夺性开发,它直接破坏了旅游资源。我感觉在这方面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两方面,一是对景观和景点加强维护和维修。尤其是对人文旅游资源,要加强保护。目前还有许多珍贵的人文资源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 3、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 一般地,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历史遗迹进行发掘修复、保护,或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民俗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同时,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环境的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二、相互矛盾 1、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范围的破坏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破坏也就没有开发,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使得积极的开发也会带来破坏。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当然,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资源的严重破坏。 其次,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坏:如北京故宫很多地砖已被踏破磨平,地面下陷,增加了保护、修复工作的难度。目前国内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量进行限制,而是来者不拒。 再次,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开发从而带来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尽管旅游者与资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双向的,但事实上,外来文化、外来旅游者对资源所在地(旅游地)的冲击和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资源地 的影响。 2、过量的保护,妨碍了开发。 因开发造成破坏,为“防患于未然”,易导致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过量的保护而没有对资源的开发,就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旅游业也就得不到发展。曾经有阿拉伯商人要投资兴建清净寺,但因部分学者强调应保持清净寺的“原汁原味”而“泡汤”。这里姑且不论其对与错,但过分强调保护也就失去了开发的机会,防碍了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题目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中存在若干问题的讨论 学院林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0303413 姓名王延军 指导教师王海香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中存在若干问题的讨论 摘要:在世界上,旅游业是发展最快、最受瞩目的焦点。随着社会的进步,被誉为“朝阳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旅游业日新月异、方兴未艾,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旅游业; 资源开发; 环境保护; 旅游破坏; 环境承载力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and touris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iscussion of several problems existed in Summary: In the world, tourism is the fastest-growing, most ar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s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is known as the "sunrise industries, tourism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st powerful one of the industrie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evolves, ascendant, is becoming a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touris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 load.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管理二班 吴祉鸿 1415340207 1.导语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在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严重者甚至削弱旅游资源的“重复使用性”,从而减弱旅游资源对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旅游资源自我保护的需要,使之不受损伤、破坏,而且还涉及周围环境的保护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并视其为旅游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要不断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我国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人均旅游资源却相对短缺。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但起不到无烟工业的作用,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持续理论要求我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利用的永续性为目标,尽可能地推迟其枯竭时间。 2.合理开发与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2.1建立健全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在世界各国引起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颁布、实施的旅游市场法律法规40多个。主要有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中对风景名胜区保护所作的规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了保护自然文化珍品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上述各项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规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将保护旅游资源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因素更复杂,因此,要尽快建立强有力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资源环保管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补偿费,即从门票收入中取出部分资金用于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投入;此外,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经济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的投资。 2.2 培养资源环境意识,加强景区管理

如何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如何兼顾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如何实现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发展的相关论述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与其他经济支柱型产业一同发展,并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地区人口就业难的问题。在政府扶持下,旅游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 我国当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我个人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看法。 一、旅游资源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旅游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水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自然景观原有面貌的破坏这四个方面。水污染主要由旅游经营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产生并派出的废水造成的,旅游者在参与旅游项目如乘船、划船时不不经意间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部分有人的不文明行为入网水利人废弃物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噪音主要来自于旅游景区的交通及有课的喧哗,在大量景区分布的地方,游客众多,交通也随之变得拥挤,车辆的喇叭声也不绝于耳,汽车尾气更是造成景区内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固体废弃物阒然主要包括城市居民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景区游客抛弃废弃物污染三个方面。在旅游景区,游客自带的食物吃完后随地乱扔,造成弃物污染。 2、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单一、景区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西南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较差,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地处内陆,区位条件不如我国东部和中部,旅游交通费用大、路途时间长,致使大多游客望而止步。此外西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匮乏,旅游业起步较晚以及人们的商品经济观念淡薄

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

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 摘要: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而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因“两张皮”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珠海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利用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珠海作为全国唯一以整座城市命名的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大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大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珠海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发挥珠三角各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实际上,如果某地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珠海的旅游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以下三个网络。 首先是小网络,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西部和东部的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唐家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原唐家旧镇、共乐园、淇澳白石街、金鼎会同村等,珠海国际赛车、珍珠乐园等旅游资源也有待于整合)、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包括大学园区、南方软件园、科技创新海岸等)和南湾旅游新区(包括南屏科技工业园工业游、北山杨氏大宗祠、湾仔花卉公园、海鲜干货市场购物游等)、横琴特色旅游区。 其次是中网络。也就是“两区一岛”,即斗门区、金湾区和东区海岛的旅游开发。斗门区的白藤湖旅游区已经配套成熟;御温泉也已名扬海内外;黄杨山-金台寺旅游区正在完善之中;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金湾区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旅游开发也呈现良好势头。亚马逊热带风情园起步看好;平沙温泉由于香港中旅注资改造气势恢弘;飞沙滩也渐渐游人如过江之鲫;长达30千米的珠港大道不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工业园区,也将串联起一个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整个大西区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珠港大道、湖心路、黄杨大道构成的“U”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的保护 摘要:旅游业作为综合性的产业,所具有的创汇创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和促进经济整体进步的功能和作用是其他行业所不可比拟的。我国各地历来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是各地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影响,进而制约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且,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直接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1)、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业的创汇创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地进一步重视发展旅游业,全社会的旅游意识不断增强,产业形象渐趋鲜明。一批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边远贫困地区,通过大力开发当地的资源也走上了稳定脱贫致富的道路。 2)、资源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产品基本成型且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较成熟的旅游线路。 3)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旅游的硬件设施和旅游景点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旅游服务业,基本上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的旅游饭店服务体系。旅行社的地位和功能加强,外联内接能力日益壮大。 4)、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较低,区内发展差异较大。不发达省区的开放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 (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的破坏问题较为突出 旅游资源开发中,当地旅游部门与投资商在进行开发活动时,在经济利益目标追逐下,往往缺乏合理的旅游开发规划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式的开发,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例如:在景区内建造一些不相宜的、破坏景观的设施;大规模开山劈石,舍弃自然化的登山不道而铺设拙劣的水泥台阶;在古城中修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等。往往是建了拆,拆了建,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的是对资源的美学的价值的破坏大多是难以修复的。 2)重开发、轻管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但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资源的大量开发,环境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没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从而导致旅游环境质量下降,恶化。旅游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必然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甚至使旅游资源枯竭或消失。如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随着水库的修建,泉水干涸,温泉已不复存在;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滇池和太湖,已经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也是遍布垃圾。 3)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景区内的环境污染类型包括水、气、声、渣四个方面。风景区内的生活污水一般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体或渗入地下,致使水体受到较大程度的污染。某些地区餐饮业使用的燃料有些是高硫煤,造成景区内空气SO2含量很高,酸雨对

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体验异域他乡的文化风情,丰富人生阅历,满足精神享受成为了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职员活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尽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假如开发与治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假如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题目越来越突出。 可持续发展为:满足现代需求而不妨碍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发展。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和世纪性的论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旅游与环境关系密切。良好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也是旅游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也是旅游与环境关系的必要前提。开发和保护关系贯穿在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但另一方面伴随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动及行为、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如下: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这些资源,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而有些资源,还存在如何开发的争议,并涉及到开发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先予以保护而后开发。此外,资源的保护还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这是由开发带来的负面效应所决定的。 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例如,泉州清净寺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大寺,而灵山圣墓是穆罕默德高徒三贤、四贤的埋骨处,是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友好交往的珍贵史迹和历史见证。只有通过合理开发,使清净寺和圣墓走向阿拉伯世界,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伊斯兰教朝圣地,才能充分体现其保护的价值。 社会发展使旅游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开发能反映民族特征的旅游资源和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管理论文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

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二、中国旅游资源的保护 凡确有价值的旅游资源都必须妥善保护。有些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一旦遭到破坏,便不能再生,因此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保护旅游资源是首要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关系到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存的重大问题,也是子孙万代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大问题。 旅游资源的保护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二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保护旅游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资源的破坏渠道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

警惕未来无“景”可旅 环境是旅游的前提,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附于环境而发展的。没有优质的环境是无法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随着全世界经济贸易的往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去世界各地观赏美丽的风景。而旅游资源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资本。有些地方为了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尽可能的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和改善生态环境已达到观赏者的期望。但另一些地方把旅游资源当成摇钱树,过度开发导致资源遭到破坏。如何做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重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各个地方有它自身的资源优势,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有可创造的旅游资源。我曾经去过西安、黄山、和西塘。但它们给我的感觉已没有历史的气息了,相反变得世俗化,而且失去了“真”的本质。感觉到的只是“假”。有些建筑都是仿名胜古迹。不管是华山还是黄山,山上有些建筑都是后人加上的,只因为原来的古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了。 很多人以为旅游资源是永久性的,可以无节制的使用,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旅游资源虽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的特点,但也具有易损坏性的特点在长期使用中容易遭到自然的或人为的迫害。比如敦煌莫高窟,室内的壁画在逐渐的氧化导致消失,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了。比如当年无极剧组去九寨沟拍摄导致当地自然风景遭到毁坏。所以我认为比起自然的破坏,很多旅游资源都是人为破坏导致的。比如破坏性的建设,由于考虑不周而进行不适当的工程。造成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破坏。为追求利润而超负荷接待。在旅游风景区充斥摊贩,商品店等。旅游者不文明的现象,这些都是伴随着游人的到来而难以避免的破坏。如何做到旅游资源的保护除了加强旅游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旅游者自身的觉悟性。只有每一个人重视资源的不可在再生性,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流失。 很多地方都是为了求利润而不顾资源的局限性。一味的开发或造假,没有为其旅游资源制定精密的计划。但反观香港,它没有驰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名山胜水,但它却成为亚洲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香港有它的特色,首先,它的现代都市风貌吸引众多旅游者前去观光。其次香港作为自由港的特殊环境使得其成为购物天堂。第三,积极经营餐饮业,使自己成为“亚洲美食”。第四,香港人造了很多休闲游乐场所,像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香港就其特色创造了旅游资源,为自己的旅游事业增添生机。而不是靠抢人文遗迹赢得资源。造就财富。 有时候不一定要为了地方特色而一味的迎合,创造性的建设也是可行的。当然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警惕保护环境,达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从某种角度而言,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开发原则不仅仅是为了旅游资源的长远利益,也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当前利益。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览观赏对象。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保护好优美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如何正确处理好旅游环境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开发与保护关系贯穿于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我是一名旅游工作着,试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角度,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一些观点,供商榷。 一、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因开发而带来的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伴随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动行为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开发与保护这对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红原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特别是湿地草原、安多游牧文化独一无二。这些自然的、人文的旅游资源,就目前的客观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而有些旅游资源,还存在如何开发的争议,并涉及到开发后带来的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先予以保护而后开发。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例如,麦洼寺是川西北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的藏传宁玛派大寺,是外界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窗口。只有通过合理开发,使之走向世界,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佛教圣地,才能充分体现其保护的价值。随着 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们对的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开发能反映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品,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目前,红原大草原就有这方面的旅游产品供游客挑选。 3、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对旅游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还有就是旅游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以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人文旅游资源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同时,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地的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意味着保护。红原县申报了红原大草原AAA景区,制定了《红原县旅游经营管理办法》、《红原县牧家乐管理办法》,这些措施,就是对红原大草原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的第一道保护网。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例 黄石国家公园简介: 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简称黄石公园,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黄石公园位于美国中西部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并向西北方向延伸到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积达8956平方公里。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但因美国探险家路易斯与克拉克的发掘,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它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黄石国家公园旅游资源以及开发利用: 黄石国家公园的资源主要为自然资源,故而大部分的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同时黄石国家工作主要是开发为自然旅游为主的各种自然景观,如地热景观和黄石大峡谷,同时公园内的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都十分丰富。黄石国家公园还是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和著名的野生动物园,这里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包括60多种哺乳动物)、18种鱼和225种鸟。灰熊、美洲狮、灰狼、金鹰、麋鹿、白尾鹿、美洲大角鹿、野牛、羚羊等2000多种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可以说,黄石公园具有优厚的自然资源可以提供人们开发与利用,同样,如何在不破坏这个优秀的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去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困扰黄石国家公园进一步的开发的原因之一。参考黄石公园的管理以及开发利用模式,公园为游客带来各种各样的与公园特色景观、资源有关的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来公园进行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同时,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也适合不同品位的形形色色的旅游者,吸引来自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游客。可以说,黄石国家公园充分利用了其景区的优势来开发各种旅游项目,通过开发这些旅游项目,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黄石国家公园的文化,见识自然的伟大等等。 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黄石公园是世界上国家公园管理的典范,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为我国的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的管理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与黄石公园相比,不难发现,在当下中国的个个旅游景区看似很火爆,但是,却忽视了对景区人数的规划以及控制,不但造成了人们对景区的正常游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某些景点的破坏。同样,因为我国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有很多旅游资源还不能真正的开发利用,所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是能够对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帮助的。在我国,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实我们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亟待我们去发现、修补、完善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对各种旅游资源开发甚至保护工作。 黄石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保护 首先要明确,黄石国家公园管理的首要使命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该公园的的所有员工都会参与到公园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同时公园管理者还会安排员工负责监督资源状况从而确定游客们对资源的影响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让这种影响降至最低点。同样公园有相关的负责人教育游客如何去保护公园的资源,当地政府加强法律来为公园的政策实施提供保障。接着,公园对野生动物、本地植物、地质资源的保护也是不遗余力的;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除了有狩猎、捕鱼限制外,还会禁止给野生动物投食等,给野生动物投食这现象在中国的各大动物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在本地植物保护方面,公园整治有安全隐患的树木以及消除外来动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危害;在对地质资源保护方面,黄石公园花费大量金钱精力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结合人文资源开发特色旅游资源,从而形成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旅游景观及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美化资源环境,创造收益,改善民生,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与景点布局 齐齐哈尔作为全国湿地风景旅游区正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就是旅游环境容量的扩容。对此,我们应如何确定扩容的方向、内容、层次、深度,以达到既有内涵的提升,又有外延的扩展。在扩容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本人认为,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特色性原则。鲜明的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旅游经济本身就是注意力经济,要注意旅游景点之间的差别性,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实质就是要寻找、发掘和利用旅游资源的特色。经过开发的旅游资源,不仅应使它的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同时,还应使其原由特色更加鲜明和有所创新和发展,绝对要避免在开发后的旅游资源使原有的特色遭到破坏。 (二)共生性原则。就是这一旅游项目与另一旅游项目之间是共生的。旅游项目是外部性很强的项目,有正向和负向外部性之分。所谓正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容的、互补的、协调的,看了这一景点之后,有一种再去游览另一景点的渴望。所谓负向的外部性是指旅游项目之间是相克的、类同的,而不是呈现合作形态。旅游资源的共生性,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源之间的共生性现象,而且不同的旅游项目,其共生现象是不同的。如展览馆与宾馆、商场、交通设施、自然景点、人造景点相互之间是共生的。所以,要注意各种旅游景点在某一小区域内的协调。 (三)网络化原则。旅游业是一个扩大化了的网络,是自然网络。在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上,我们经常强调要有大珠三角的观念,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要有独特性的旅游亮点,即使人为阻止也是不行的,游客还是会千里迢迢去游览,会千方百计解决道路不畅、住宿饮食不便等问题。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旅游景点有没有形成亮点,有没有形成网络,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大区域范围内有没有产生互补效应。从旅游实际情况看,即中心城区旅游景点的大扩容。我们要考虑景点之间的共生性,要强调内涵的挖掘,包括实施市区旅游大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古村镇文化旅游景区(昂昂溪古遗址,将军府遗址)现代教育科技文化旅游景区,大学园区、和甘南兴十四农业科技园,雅尔赛新村旅游区。 其次努力开发旅游项目。自然温泉资源,生态农业游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挖掘。使旅游开发呈现良好势头,串联起一个新的旅游区,但目前的旅游线路安排还是单向的,没有形成环线。我们应将单一的“I”字形结构变为“O”字形结构,使之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小的闭环,将湖光、寺庙、温泉等山水景观和文化景观、城市景观串联起来,而后向外辐射。旅游项目的开发尚待挖掘,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待加强,突出特色旅游环线。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以上观之,要实现旅游景点的特色性、共生性。自身的核心景点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们许多旅游景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这关键在于景点扩容的思路、设计理念和开发主体上存在着问题。从设计理念上讲,自然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有独特性,同时还要强调资源开发上的文化内涵。景区也是这样,要突出文化内涵,特别是民族和地方特色。小尺度的自然景点开发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内涵,就不会令人流连忘返。有些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29卷第1期湖州师范学院学报V ol. 29No. 1 2007年2月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丁水平1 ,2 摘要 :在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缺乏对资源的、系统认识缺乏对旅游地环境容量的合理评价、缺乏大旅游概念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试结合部分实例,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采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探求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提出在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树立大旅游观念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可持续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新经济增长点地位的确定,许多旅游地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这样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可再生性,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质量,造成景观衰退,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 . 1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 1多重利益,多头管理,盲目重复建设 许多旅游资源依据其资源的状况,可以分别划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文物、宗教、地质、水利、旅游等部门中多个部门共同行使管理权,更多的则可以按行政区划分行使管理权限,但这样做往往造成在同一景点景区内出现条块分割、各据一方的问题.比如,作为世界遗产的庐山,竟然出现了海拔800米以下归星子县管理,海拔800米以上归庐山管理局管理的尴尬局面.而且各地方、部门和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源实施各自的开发和管理,但由于部门之间工作性质和目的的不同,在开发和管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经常出现分歧,甚至发生冲突,使得景点、景区难以实现理想化的管理总目标,导致各种管理目标相互妥协,最后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甚至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貌似建设、实为破坏,名为保护、实为垄断的现象,开发和保护无从谈起. 1. 2缺乏客观、合理的环境衡量体系 在处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行为上缺乏较为客观、合理的衡量体系 ————环境容量的评价[2] ,导致在其演进过程中理论导向性不足,出现非良性发展.纵观各地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失误,多数是没有处理好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开发之初为了谋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生态效益,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了吸引游客,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者虽然会注重环境保护,一些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原生景观也会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环境状况也显得非常好,但随着游客的不断进入和增加,景区的自然资源和旅游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开发者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又管理不善,导致游客人数超过景区环境容量,给景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退化.如大量的游客涌入增加了对景区土地的踩压,从而使得土壤裸露面积增加,土地出现板结,土壤渗透功能减弱,古树枯死;游在山地爬山登踏、挖掘土石,破坏了在长期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殖层,造成了水土流失,使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游客对旅游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而旅游管理企业的环保工作又不到位,经常出现游客破坏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的现象;旅游地的投资力度不够,生态保护设施严重超载,大量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入自然环境中,导致自然环境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随意在景区修建一些配套性的基础设施,占用大量土地,降低了旅游地的环境质量,也破坏了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 2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其危害 2. 1开发者的个人利益驱使 各开发主体在开发中只顾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是造成对旅游资源系统认识不足的根本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