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物评价学名词解释及习题

药物评价学名词解释及习题

药物评价学名词解释及习题
药物评价学名词解释及习题

《药物评价学》

名词解释:

第1-2章绪论

新药(中国): 指未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物。

新药(美国): 一种新的化合物。

新药(日本): 完全新的化学品;原先用于别的目的而第1次当作药用的物质; 具有新的适应证的药品;给药途径有所改变的药品;剂量有所改变的药品;以及国外药典已收载而日本未生产过的药品。

★新药评价: 指新药从发现到上市的全过程。包括:活性筛选、药学评价、临床前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临床药理学评价及上市后监督管理

★中药: 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天然药物: 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有效成分: 单一成分或单体,含量>90%.

有效部位: 一类或多类成份,含量>50%.

★ICH :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范的国际协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Requirement for Registration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CRO : 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IND : 临床研究用新药,申请临床评价用的药品,主要供临床前研究用。

★NDA : 注册新药,申请生产用的药品,主要供临床研究用。

第3章原料药的药学研究

报告限度: (Reporting 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并应报告具体的检测数据。鉴定限度: (Identification Threshold)超出此限度的杂质均应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

★质控限度: (Qualification Threshold)质量标准中一般允许的杂质限度,如制订的限度高于此限度,则应有充分的依据。

★专属性: 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鉴定、检出被分析物质的特性。属性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中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精密度: 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质供试品,经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离散程度)。取样测定次数应至少6次。精密度可以从三个层次考察:重复性、中间精密

度、重现性。

准确度: 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之间接近的程度。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试样,各测定3次,即测定9次

检测限: 系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到的最低量,但不一定要准确定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定量限: 系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

线性: 系指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量)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

涉及定量测定的项目,如杂质定量试验和含量测定均需要验证线性。至少5种浓度★

范围:系指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试样中被分析物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耐用性:系指测定条件发生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系统适用性试验:对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在进行方法验证时,有必要将分析设备、电子仪器与实验操作、测试样品等一起当作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

第4章新药药剂学研究

★生物利用

:(Bioavailability, BA) 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由血管外给药后的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与血管内给药后的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的比值,用F表示。iv,F=100%;

相对生物利

用度

: 指两种制剂(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以相同途径给药后浓度-时间下面积的比值。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 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代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临床综合疗效、药效学指

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 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认为他们是药学等效的。注:药学等效,不等于生物等效。如辅料

和生产工艺不同可能导致药物溶出或吸收行为的改变。

治疗等效性:(Therapeutic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有相同活性成分,并且临床上显示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认为两制剂具有治疗等效性。注:生物等效性评价是证实两制剂的治疗等效性的最好方

药剂等效性:仿制药品与参比药品的药剂等效性为:两制剂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相同剂型、相同规格、相同给药途径、相同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但不要求辅料和释放机制和参比制剂相同。

原创药:(Innovator Product):已经过全面的药学、毒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安全有效性并首次被批准上市的药品

★基本相似药物:(Essentially similar product):如果两个制剂具有等量且符合同一质量标准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相同剂型,并且经过证明具有生物等效性,则两面三刀制剂可以认为是基本相似药物。即同一活性成分的不同制剂

稳定性:指原料药及制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性能的能力

第5-7章新药临床前的药学研究

主要药效学

研究

:与受试物期望的治疗目的相关的活性和/或作用模型的研究。

次要药效学研究:与受试物期望的治疗目的不相关的活性和/或作用模型的研究。这些研究有时认为是一般药理学的一部分。

安全药理学

研究

:受试物在治疗范围或治疗范围以上剂量时,潜在的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影响的研究。

追加的安全

药理学研究

: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补充的安全

药理学研究

:是评价受试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外的器官功能的影响。

一般药理学研究:指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广泛药理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一般药理学=次要药效学+安全性药理学。一般药理学常叫安全性药理学,属安全性评价的范畴。

第8章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急毒试验:指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受一定剂量的受试物,动物在14d内出现的毒性反应。长毒试验:指反复多次给药(>14d),动物出现的毒性反应

最大无毒性反应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指受试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灵敏的现代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未发现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大耐受量:(Maximal tolerance dose, MTD)不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小致死剂

:(Minimal lethal dose, MLD)引起个别受试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有害物质、有毒物质或游离辐射的剂量。

第9章新药临床研究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

新药临床研

:是研究新药在人体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作出能否上市的结论。

I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II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

II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法对照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的评价,确定适应症,推荐临床给药剂量和方法。

III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受试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是治疗作用的确证性试验,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的依据。

IV期临床试验★:是指新药上市后的监测,是新药上市后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尤其是罕见不良反应。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GCP ★:药品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GSP :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规范

实验药理学研究的评估

★假阴性:临床上表现某种治疗作用,但在动物实验中未显示同样的效果。

★假阳性:药物在动物上有效,而临床上无效。

复习思考题

?新药评价的定义;

?新药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药品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近年我国的重大药害事件;

?ICH, CRO;

?按学科分,新药评价的主要内容;

?按照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注册分哪些大类?

?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品的注册分类;

?概念:中药与天然药物;中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IND与NDA;

?决定新药最终结局的依据。

?新药评价的基本程序分几个阶段?

1.原料药制备工艺研究主要有哪四方面内容?

2.一般化合物化学结构确证的方法有哪些?

3.手性药物的构型确证主要有哪些方法?

4.原料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高效液相法测定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其定量方法有哪些?

6.药物质量研究工作中方法学验证内容主要有哪些?

7.名词解释:专属性、精密度、质控限度

8.晶型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9.常用含量测定方法有哪些?

10.晶型确证方法有哪些?

11.质量研究包括哪几个方面?

12.有机杂质定量分析首选方法是什么方法?HOLC

13.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首选是什么方法?色谱法:HPLE、GC

14.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首选什么方法?容量分析方法

15.某药物分子量为288,其进行负离子质谱检测时获得M-1的准分子离子峰和裂解一个水分子后的碎

片峰各为多少?

16.某药物分子量为288,其进行负离子质谱检测时获得M+1的准分子离子峰和裂解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后的碎片峰各为多少?

17.进行药物杂质检查时,对于最大日剂量小于2克或大于2克的原料药,其报告限度、鉴定限度和控

制限度分别为多少?

18.理想的有机杂质定量分析方法是什么?

19.合成路线优选时需要主要哪些考虑的因素?

20. 质量标准的阶段性包括哪三个阶段?

21.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化学药需要申报多少份资料,其中药学部分质量有多少份?

22. 《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中试量的规定是多少?

23. 质谱分析时,哪一种电离方式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

24.原料药含量测定采用容量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精密度考察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不得大于多少?

25.线性考察样品浓度至少为多少个?

26.检测限量的信噪比一般为多少?定量限的信噪比一般为多少?

1.临床前药理评价内容和目的;

2.主要药效学动物选择一般原则;

3.主要药效学选择动物模型的原则;

4.主要药效学剂量设计方法;

5.一般药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6.一般药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7.药代动力学临床前要完成的内容和采血注意事项。

1.名词:急毒、长毒、最大无毒反应剂量、MTD、MLD、LD50

2.急毒、长毒试验的目的

3.急毒试验结果要分析的主要内容

4.长毒试验的动物要求(种类、数量、年龄等)

5.长毒给药频率和期限

6.长毒的主要观察指标

7.特殊毒性试验主要包括哪些?

1.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的概念?

2.毒性反应的类型?Ⅰ、Ⅱ类反应能从哪些动物实验中作出预测?

1.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的国际协调会议(ICH)的发起组织有哪些?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2. 世界三大制药国家或地区在哪里?

1.IV期临床的定义

2.各期临床试验的内容与要求

3.临床试验前的准备内容

4.伦理委员会组成及功能

5.临床试验监查员职责和工作内容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试题精选

2007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试题精选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

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病理学题库名词解释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适应环境的改变而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并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变性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最显著的发生部位是乳头肌和心内膜下心肌。重者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为“虎斑心”; 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 酶解性组织坏死急性胰腺炎时细胞释放胰酶分解脂肪酸,乳房创伤时脂肪细胞破裂,可分别引起酶解性或创伤性脂肪坏死,属于液化坏死范畴;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毛细血管以及增生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有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瘢痕组织(iscar tissue); 坏疽大片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使其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的颜色和气味。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三种。; 水变性细胞损伤后钠水的过多积聚; 肥大与增生: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可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也可伴有实质细胞数量增加。;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再生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修复缺损; Mallory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细胞微细胞坏消失,组织结构轮廓尚存; 干酪样坏死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坏死彻底,不见组织结构轮廓。; 核碎裂(karyopyknosis)由于核染色质崩解和核膜破裂,细胞核发生碎裂,使核物质分散于细胞质中,也可有核固缩裂解城碎片而来; 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浆水分增多,多角形细胞变大变圆,胞浆透明淡染;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栓塞性脓肿由栓塞于毛细血管的化脓菌引起的脓肿; 脓性卡他粘膜化脓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此时,中性粒细胞主要向粘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化脓;嗜中性粒细胞破坏、崩解后释放出的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 炎性肉芽肿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病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0.1.01病理学(pathology) 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病因学(etiology) 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 0.1.06尸体解剖(autopsy) 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0.1.08细胞学(cytology) 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四、问答题 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 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 0.1.13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病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 ◆名词解释 1、风湿小体:是一种特殊的肉芽肿性病变,对风湿病有病理诊断意义。它的中心为纤维蛋白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周围有风湿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 2、动脉瘤:病变较严重的动脉壁,由于中膜平滑肌萎缩而变薄,在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下局部扩张膨出,形成动脉瘤 3、室壁瘤:梗死区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血液压力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更常见于愈合期。 ◆问答题 1、简述动脉周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和继发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3期 1. 脂纹期 (1) 肉眼:淡黄色条纹,位于主A分枝开口处,呈帽针头大小,稍隆起 (2) 镜下 ①泡沫细胞(foamy cells) 多为巨噬C源性, 少量肌源性②SMC及较多细胞外基质③少量TC、WBC 2. 纤维斑块期 (1) 肉眼:灰黄色,蜡滴样,隆起斑块 (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SMC+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 ②深层: 脂质+增生SMC、Mφ、泡沫C+基质 3. 粥样斑块期 (1) 肉眼: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 ②深层: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脂质、胆固醇结晶) 底部及边源:肉芽组织 外周:淋巴细胞+ 泡沫细胞 ③中膜:不同程度萎缩→变薄 4. 复合性改变及后果 (1)斑块内出血:大量→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如冠状A→心肌梗塞) (2)斑块破裂:常见于腹主A下段、髂A、股A 后果:血栓形成、梗死(3)血栓形成:动脉腔阻塞→相应器官梗死 (4)钙化:动脉壁变硬、脆 (5)动脉瘤形成:破裂→大出血 (6)血管管腔狭窄缺血性病变 继发病变 1. 主动脉粥样硬化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3.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小动脉瘤) 4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2、何谓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常见部位、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有哪些? 概念: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完整版)心理学题库第三章思维

思维-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思维、2、间接思维、3、概括性、4、想象、5、直接思维、6、灵 感、7、定势、8、分析、9、综合、10、比较、11、抽象、12、创造想象、13、幻想、14、理想、15、创造思维、16、再造想象 二、填空 1.思维是()对客观现实()反映。 2.思维的心智操作主要包括(),(),()和()。 3.以思维的凭借物维度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4.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和()。 5.思维的创造性维度划分,思维可以把分为()和()。 6.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和()。 7.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 8.根据目的性划分,想象可以分为()和()。 9.根据想象是否依靠现成的描述划分,可以分为()和()。 10.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中的思维活动可分成(),(),() 和()。 11.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心理因素(),(),(),(),(),()和()。 12.创造思维的基本阶段(),(),()和()。 1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和()。 14.语言是思维的(),没有脱离()的思维,也没有脱离()的语言。 15.梦是()想象。

16.思维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17.每一种概念都有其()和()。()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 性,()是属于这一概念的一切事物。 三、判断与改正 1.思维的概括反映是指反映一切事物的各种属性。() 2.默不作声,低头沉思说明思维与语言没有直接联系。() 3.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没有什么联系。() 4.知识经验都是有用的,故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5.思维从解决问题开始,因此越是困难的问题,越能引起学生思维。() 6.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 7.想象表象是超越现实表象,因此它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幻想是空想,因而只有消极意义。() 四、判断题 1.灵感是创造的源泉。() 2.幻想不是理想,因为幻想是一种消极的想象。() 3.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智慧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灵感是天生的。() 5.做梦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一定的作用。() 6.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这是思维

病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1、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 2、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肉眼见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3、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4、栓塞(embolism):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栓子)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的过程。 5、再通(recanalization):指血栓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结构,使血栓上下的血流可以部分复流。 6、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在分娩过程中,羊膜破裂或早破、胎盘早期剥离、胎儿阻塞产道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增高,可将羊水压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引起广泛的微血栓形成,称为羊水栓塞。 7、梗死(infarction):任何原因出现的血流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1.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 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部位。 3.脓肿(abscess)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由

自考学前心理学名词解释题

自考学前心理学名词解释 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名词解释题目录 .心理 .学前儿童心理学 .观察法 .测验法 .作品分析法 .年龄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最近发展区 .手眼协调动作 .五指分工 .注意 .定向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注意的选择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感觉 .知觉 .视觉敏度 .颜色视觉 .弱视 .色盲 .触觉 .适应现象 .对比现象 .记忆 .幼年健忘 .记忆广度 .工作记忆 .表象 .延迟模仿 .机械记忆 .意义记忆 .保持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干扰说 .想象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思维 .客体永久性 .类比推理 .“展开式” .语言 .言语 .内部言语 .语音意识 .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情绪丰富化 .情绪深刻化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从整体到局部规律.首尾规律 .近远规律 .大小规律 .无有规律 .坚持性 .意志行动 .外部障碍 .内部障碍 .个性 .自我意识 .需要 .动机 .兴趣 .气质 .性格 .能力 .智力分化论 .智力复合论 .智力内容变化论 .社会性发展 .亲子关系 .性别角色 .性别行为 .男女双性化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 .社会性 .挫折 .生理成熟 .早期隔离(剥夺)实验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二因素论 .相互作用论 名词解释题答案 .心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体现在:(1)心 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 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 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 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 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 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 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 展的规律和特征。 .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 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 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 的差异。 .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 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年龄特征: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 型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儿童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 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 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 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 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 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 化的情况,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 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 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儿童学习某种知 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 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的 形成:(1)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期有关;(2)与儿童心 理发展本身的状态有关;(3)与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 有关。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 时期,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语言 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最近发展区: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 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 差距。最近发展区大小是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 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 刻都存在,同时又不断变化,因人而异。 .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 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 到的东西。 .五指分工: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活 动时采取对立方向,坐爬动作有利于它的发展。 .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 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 能动的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两个特点。 .定向性注意:由婴儿与生俱来的定向性反射发展而 来,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 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 小,但不会消失。 .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 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 象。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 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 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 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 反映,使儿童在一定的时刻选择重要的或符合需要 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映,它的发展依赖于生理 的成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 及兴趣、情绪有关。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 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它是 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 决于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 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 是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 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的状 态都有关系。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 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 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基 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 是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 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 觉等。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 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 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它反映刺激 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 觉会有所不同。 .视觉敏度: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

病理学模拟试题

《病理学》测试一 一、名词解释 1、早期胃癌 2、卫星现象 3、炎性假瘤 4、冷脓肿 5、假小叶 二、A型题(每题1分,50题,共50分) 1、下述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中,哪些可能癌变 A.代偿性肥大 B.鳞状上皮化生C.过度增生 D.肠上皮化生E.萎缩 2、下述哪种情况不属于化生 A.柱状上皮改变为移行上皮 B.移行上皮改变为鳞状上皮 C.胃黏膜上皮改变为肠上皮D.纤维母细胞变为骨母细胞 E.纤维母细胞变为纤维细胞 3、肾盂积水的病变属于 A.肾囊肿 B.失用性萎缩 C.营养不良性萎缩 D.压迫性肾萎缩 E.以上都是 4、光镜下见细胞核缩小,染色质凝聚,呈深蓝色的是 A.核碎裂 B.核分裂 C.核固缩 D.核溶解 E.凋亡小体 5、下列哪项是伤口二期愈合的特点 A.创面小 B.创面不洁、伴感染 C.手术切口 D.肉芽组织少 E.形成瘢痕小 6、淤血器官 A.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增强,温度降低 B.色苍白,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减退,温度降低 C.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降低 D.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减退,温度降低 E.色苍白,体积缩小,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升高 7、心衰细胞见于 A.左心衰竭时肺泡腔内 B.右心衰竭时肺泡腔内 C.肺水肿时肺泡腔内

D.肝淤血时肝脏内 E.脾淤血时脾脏内 8、右心衰竭可导致 A.肝细胞透明变性B.槟榔肝 C.肝出血性梗死 D.肝贫血性梗死 E.坏死后性肝硬化9、混合血栓见于 A.毛细血管内 B.静脉血栓的尾部C.动脉血栓的起始部 D.静脉血栓的体部 E.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瓣膜闭锁缘上 10、脾、肾梗死灶肉眼检查的主要特点为 A.多呈地图状、灰白色,界限清楚 B.多呈不规则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C.多呈楔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D.多呈地图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E.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 11、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脑 D.肠 E.脾 12、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据 A.肿瘤有出血 B.肿瘤有坏死 C.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瘤细胞原始、幼稚 D.肿瘤有溃疡形成 E.老年人、进行性消瘦 13、淋巴结转移性肿瘤首先出现于 A.中央窦 B.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 C.淋巴结门部 D.边缘窦 E.淋巴结副皮质区14、肿瘤血道播散的最常见部位是 A.肝、肾 B.肝、脑 C.肺、脾 D.肝、肺 E.肺、脑 15、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根本区别是。 A.有肿块形成 B.细胞生长活跃 C.有核分裂象 D.生长快 E.细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1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有以下特点,除外 A.多发生于原有病变的瓣膜上 B.赘生物单个或多个,呈息肉状或菜花状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试题库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 (专科起点升本科)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份,共60小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小题)。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双盲控制:在有些心理学研究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就是双盲控制,它有利于排除实验者的期望或偏好作用。 3.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2分),它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2分)。 4.创造性:创造性也称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3分),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1分)。

5.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6.感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人类所独有的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8.恐惧:恐惧是一种基本情绪,是在准备不足、而又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可怕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9.流体智力:是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2分),它主要表现在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2分)。 10.关键期: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及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关键期是儿童发展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展适当的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1.技能:由一系列动作所组成。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 12.自陈量表法:自陈量表法又称自陈问卷,是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2分)。自陈量表法是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验试题,让被试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鉴这项特征(2分)。 1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14.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15.智商:智商又称IQ,即智力商数,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16.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 17.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有好坏之分,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18.气质: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气质无好坏之分,具有较多的先天性。 19.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效果与材料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的一种现象(2分),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更容易回忆(2分)。 20.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的中枢神经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无论是简单还是

病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 细胞水样变性 干酪样坏死 肉芽组织 再生 化生 炎细胞浸润 增生 血栓栓塞 脂质小体 10. 淤血: 二、填充题 1. 细胞内变性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细胞外变性有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既可以表现为细胞内又可以表现为细胞外的变性是 ⑥___________,本质为坏死的变性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纤维素性炎好发于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3. 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处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①___________,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②______________,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例如③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4. 在肉芽肿性炎时,巨噬细胞可转化为①____________细胞和②____________细胞。 5. 病理学常用的观察方法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数十年建立的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技术将历来的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 6. ①____________及②____________决定修复的方式、愈合的时间及瘢痕的大小,因此对损伤的治疗原则应是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 7. 炎症时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二种炎细胞。 8. 胃肠粘膜上皮缺损后通过①___________修复,纤维组织的再生是通过②___________修复,毛细血管以③___________方式再生,心肌损伤破坏后一般发生④___________修复,皮肤附属器损伤后发生⑤___________修复。 9. 作为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反应的炎症过程,其核心是①____________反应,从而带来 ②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渗出性变化。主要特征④________,重要标志 ⑤__________。 10.炎症的全身表现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11. 脓肿形成中,脓液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脓肿膜由③____________ 组成,它的作用为 ④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列举四种细胞生长因子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抑制上皮增埴,促进间质细胞增埴的生长因子为⑤_________________。 13. 纤维素性炎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①___________为特点。 14. 不同损伤因素可导致多种不同的物质在细胞和间质内异常沉积,沉积物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16. 血栓的结局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理论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理论知识复习题 库及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 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变化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 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 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 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 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起的。 11.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 肝癌。 14.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 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 僵硬,官腔缩小。 16.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 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18.Granuloma:肉芽肿,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 节状病灶。 19.Nephrotic syndrome: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 血症。 20.Pseudoutubercle:假结核结节,血吸虫感染时形成的慢性虫卵结节,由坏死物质、类 上皮细胞及异物巨细胞等组成,形态上类似结核性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 21.红色梗死:常见于肺、肠等具有双重血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和组织结构疏松的器 官,并伴有严重淤血的基础上发生,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呈红色,故称出血性梗死,又称红色梗死。 22.渗出物:验证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做渗出,而这些渗出的成分称为渗出物。 23.肿瘤的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道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 位继续生长,称为肿瘤的转移。 24.角化珠:在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中,镜下可在癌巢中央见层状角化物,称角化珠或爱 珠。 25.向心性肥大:高血压病时,左心室壁肥厚,心脏体积增大,但心腔扩大不明显。 26.脑软化:类似软化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