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1、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道、儒、佛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茶道所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

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普利

万物才是人间正道。以哲学范畴的“和”为基础,儒、佛、道三家

对茶道中的和,各有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的思想。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的全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泡茶时表现

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

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在饮茶的过程

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在品茗

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朴实古雅去浮华,宁静致远隐沉毅”

的俭德之行。一个“和”字是茶事活动的宗旨,“此所谓赏天地自

然之和气,移山川石木于炉边,五行具备也,没有天地之流,品风

味于口,可谓大矣,以天地之和气为乐,乃茶道之道也”(泽庵《茶

亭之记》)。

道家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引申出“天人合一”“知和日常”等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生是阴阳之和,道是阴

阳之变。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同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人与自然

万物本为一体,应具有亲和之感。知道了“和”的内涵,就是知道“道”的根本。在处世方面道家提倡“和其光,同其尘”(《老子》

第四章),即认为好坏均可相安相处,为人不露锋芒,处世与世无争。在茶道中,道家对和的理解表现于特别注重亲和自然,追求“天人

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致清导和”的养生理念。

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杂阿含经·卷九》中引用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这是中和的哲学理

念。在《无量经》中佛陀说:“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

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这是和诚处世的伦理。在茶道中,佛教的和最突出的表现是“茶禅

一味”,这实际上是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原本土文化的“和会”。

2、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求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的必由途径。

道家的清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极其深远,其“虚静观复法”在中国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与实践。“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赵佶《大观茶论》)。中国

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

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时,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

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把“静”视为归根复命之学,天人合一之学,儒家、佛家也有相似的主张。宋代大儒程颢说得明白:“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

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态中。”(《秋日偶成》)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们都有在茶中静品得趣的感悟和体验,“静试

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类

的诗句不胜枚举。而佛教的“茶禅一味”,“禅”、的梵语直译成

汉语就是“静虑”之意,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

以静坐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儒、道、佛三家不仅都认为体道悟

道离不开静,而且还都认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也离不开静。苏东坡“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首充满

哲理玄机的诗,合于诗道,也合于茶道。古往今来,无论是道士还

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归地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道。

3、怡——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怡”者,和悦、愉快之意。在中国茶道中,“怡”是人们从事茶事过程中的身心享受。

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它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不讲形式,不拘一格,突出体现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不同地位、不

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历史上王公贵族

讲茶道,重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权势,夸示富贵,附庸风雅;文

人学士讲茶道重在“茶之韵”,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驱困提神,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养生,保生尽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讲茶道侧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腻,涤烦解渴,享乐人生。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过程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

精神上的畅适。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

根本标志之一。

4、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必然执著于“道”,追求于“真”。这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真,原是道家的哲学范畴。在老庄哲学中,真与“天”“自然”等概念相近,真即本性、本质,所以道家追求“抱璞含真”“返璞

归真”,要求“守真”“养真”“全真”。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

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

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另外,还包含了待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总之,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

环节都要求真。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

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

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

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茶艺经营方案.

茶馆的经营特点 1998年以来,中国茶馆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整体处于成长期。茶馆业经营状况呈现枣核型态。即:获得超额利润的是少数,占茶馆总数的5%左右;在倒闭边缘徘徊的占茶馆总数的3%左右;多数茶馆的利润在30%至45%左右。这些情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有明显变化。 一、茶馆行业特点 1.茶馆是茶文化事业和休闲产业的重要窗口,对茶产品消费有重要拉动作用。 比如,很多有闲工夫、闲钱和闲情逸志的消费者,是在茶馆学到了科学的茶叶泡饮方法,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比如,台湾冻顶、梨山、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等高档名优乌龙茶就是从茶馆走向民间、走向大众的。通过茶馆的辐射功能,茶业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和茶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得到了加强,到茶馆消费成为休闲时尚,海内外资金和项目找到了更多的、更安全的结合点。 2.茶馆业与游业关联度较强。 现阶段,茶产业属于资源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旅游业则属于支柱型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好茶往往长在好山好水之地。如何使茶产业的重要行业茶馆业具有竞争优势?低成本扩张的方式之一,就是加强与旅游业的关联度,优势互补。很多茶产品,如茶叶、茶具、茶邮票、茶音乐CD等,完全可以包装成旅游产品,茶馆可以成为旅游景点,还可以将茶园、紫砂制造企业、茶叶博物馆、茶膳饭店等与原有旅游景点相配合,整合成茶文化旅游项目。比如,在北京可以销售精美的茶礼盒、金书茶经、景泰蓝茶具,安排周末茶膳茶艺两日游等。 3.平均利润率较高。 为什么技术含量不高的茶馆业发展速度这么快?为什么不少中产阶层人士热衷于投资茶馆业?为什么房地产商、金融家、IT业者、上市公司老板开始投资茶馆业?除了时尚的拉动作用、“(招待费)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将办公室和会客室或会议室延伸到茶馆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茶馆业的平均利润率较高。在经营管理没有大失误的前提下,可以达到30%至65%,超过了银行业11%、汽车工业25%的利润率。 4.项目开发空间较大。 现阶段,茶馆单纯打拼硬件的时期已经基本结束,服务也在逐步完善中。相对而言,影响茶馆利润的主要因素是项目和项目储备。这方面,给茶馆投资者与管理者留下了较大空间。当然,项目和项目储备不足,也会带来较多的遗憾。 5.其他。 从技术层面看,茶馆业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比如,人员流动较频繁,基本工资不宜过高而活工资不宜封顶,单间与大堂、男生与女生、店内经营与店外经营、营业额结构等比例要合理等。同样值得认真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茶馆业发展趋势 1.茶馆规模。 目前,茶馆规模大体可以分为3种。一是200平方米左右的;二是300至600平方米左右的;三是800平方米以上的。其中,现有茶馆和正在筹建的新茶馆中,三四百米的居多,约占50%左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我想,原因很多。比如,部分茶馆投资者从“试一把”开始向“多投资、多挣钱”迈进了一大步;部分茶馆投资者虽然看好茶馆业的前景,但流动资金不够充分,或者缺乏项目和项目储备,因而还不能或还不敢大投资。 今后一个时期,茶馆规模方面有两种发展趋势。 第一,一二百平方米的茶馆将开得更多。这种茶馆,硬件和价格中挡,服务一流。而且,主要开在中高档社区内或周边,融入社区文化。硬件和价格中挡,服务一流。这是基于以下消费心态:有些朋友,在办公室见面不方便,而到家里见面,关系的火候还没到。此时,在住所附近或小区内的茶馆

中国的茶文化阅读答案

中国的茶文化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的茶阅读答案】 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 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②中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 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 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 左思之徒,皆饮焉。但此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 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 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也不足为 饮茶起始之证。 ③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 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个 义项。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 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 经确立。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 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④茶能消除疲劳,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每天喝三两杯茶可抑制细 胞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饮茶也需注意,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不宜餐前睡前喝茶﹐餐前 喝茶容易刺激肠胃,睡前喝茶则容易影响睡眠品质;茶水不宜过浓, 也不宜置放太久;服用药物时,不可以茶水配服,会影响药效。 ⑤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 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 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 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

中国十位著名茶艺大师

郑纯辉太极茶道掌门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创始理事,先后被中国、韩国、日本多所大学和茶学机构聘为客座教授。 姚松涛国家资深茶道讲师、茶艺技师、高级茶道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1+N职业培训茶课程发展中心课程部主管。中外茗庄茶友联谊会副会长,国内最大型的茶叶连锁企业之一“天福茗茶”前营运主管、培训主管。从事茶行业12年,专业从事茶文化培训工作8年,入行以来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知识的普及、推广和传播工作。 傅天龙在家乡成立了天峰茶果厂,从此与茉莉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成立了专营茉莉花茶的春伦茶业有限公司。春伦公司出产的茉莉花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2010年,“春伦”茗茶入驻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茉莉花茶的清香。春伦公司也跻身“2010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第14位。

敖歌四川省峨眉派茶艺学校。创办绿茶加工企业。成功导演了《茶香中国》。创业间隙,笔耕不缀,先后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以及多篇茶艺专业论文。 吴登方被称为“最后的掺茶师”、“茶博士”,还被海外媒体誉为“中国茶道霸王”,一手盖碗茶艺在成都无人能敌。 吴锡端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中央电视台“鉴宝”茶叶鉴定专家。应邀,在人民网谈黄茶黄茶。现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著名茶叶专家。

刘家坤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太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8年3月~),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2010年2月~)。 庄晚芳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栽培专家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在茶树生物学特性和根系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著有“茶作学”、“茶树生物学”等。毕业于中央大学。 俞永明茶学家、茶树栽培育种专家。长期从事茶树栽培与育种研究和管理工作。在丰产栽

万里茶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万里茶道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北茶叶与万里茶道 作者:赵云成 武汉理工大学 学号:2013357770653 与丝绸之路类似,万里茶道是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中对外交流与贸易的重要之路,万里茶道不紧是将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到欧洲,更是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万里茶道之于中国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古代,即使在现代也具有重大意义。 万里茶道的简介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起源和传播的中心。在历史上,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四条陆上“茶叶之路”:一是经过西域通向中亚、西亚及欧洲;二是经过蒙古通向俄国;三是经过东北通向朝鲜半岛;四是从西南地区的茶区直接通向南亚诸国。其中,以北越长城、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通往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俄茶叶贸易商路最为突出。它始于18世纪初,延续时间约2个半世纪。运输路线从福建武夷山下梅村起,沿西北方向穿江西、经湖南至湖北,然后自汉口一路北上,纵贯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入蒙古国境内,穿越蒙古沙漠戈壁,经乌兰巴托到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再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经乌兰乌德、贝加尔湖、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等地到达圣彼得堡。这条连接中外、跨越亚欧的茶叶之路,途径大小两百多座城市总长达1.3万公里,成为闻名于世的“万里茶路”。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据文献资料记载,晋商有多家大商号都做茶叶生意,其中祁县史大学开创的大盛魁,乔家恒隆光,汾阳牛氏壁光发,太谷曹家锦泰亨、锦泉涌,以及榆次常家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等最为著名。他们把福建、湖南、湖北等南方产茶省份作为原料基地,北上将茶叶运回山西或者在外地办厂进行加工,然后再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旅蒙晋商贩茶所向主要包括经由西口(即山西右玉杀虎口、临县碛口)和东口(即河北张家口)的两条线路,从而进入内蒙,又远赴蒙古、俄罗斯。在这条古老的茶叶之路上,最早或最重要的行商无疑是山西人。 “万里茶道”行经风光旖旎的南国水乡、山河壮美的中原腹地、气象雄浑的塞外大漠、银装素裹的雪域高原,热情浪漫的异域风情,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历史古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风土人情,不仅仅是一条堪称与汉代“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贸易通道,也是一条跨国黄金旅游线路,更是一条象征开放、文明、友谊的文化纽带。“万里茶路”文化品牌的打造,对于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调动多方力量、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中蒙俄三国沿线城市对外开放、友好合作、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旅游互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我们从各自的视角,去欣赏茶路上各种地域和气候造就的奇特的自然生态,各个时期先辈留下的宝贵的文物古迹;去体会因茶叶贸易而形成的语言、文学、艺术、宗教、建筑、习俗、礼仪等文化现象,由茶文化催生的商业交流和民族融合,就会像翻阅一本厚重而有趣的书,从中品读出许许多多新奇、丰富的内容。这时,每个人的心中便有了不同的“万里茶道”,一个载入史册并将继续成长、清晰而美丽的“万里茶道”。 一带一路战略简介 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曾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今天,丝绸之路重焕活力,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2015年,?一带一路?将继续延展铺开,从顶层战略构想步入务实合作阶段。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中国茶道基础知识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 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 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 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 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 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 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 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 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 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 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 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 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完整word版,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中国茶艺与茶文化 茶,是中国人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的一种饮品,如今也成为了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很多人爱茶,不仅仅是因为它特有的醇香,而是痴迷于茶的文化,陶醉于品茶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已不仅仅是喝茶来止渴这么简单,喝茶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艺术。 如果你想真正品到茶的味道,就得先学会如何品茶。要学会品茶,就得先了解一些有关茶的基础知识。 茶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植物分类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属——这是茶的自然科学定义。茶的分类标准很多,按生长环境可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按干茶外形分为扁平状、针状、球状、雀舌状、片状、末状;按产地划分为川茶、浙茶、闽茶、滇茶、台湾茶;按我国出口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速溶茶;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我国的七大基本茶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茶。绿茶的代表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有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红茶的代表茶有锡兰红茶、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滇红、宁红、宜红。颜色为暗红色。具有麦芽糖香、焦糖香,味浓厚略带涩。青茶的代表茶有铁观音、大红袍、闽北水仙、冻顶乌龙、武夷岩茶。颜色为青绿、暗绿,茶汤呈蜜绿色或蜜黄色,花香果

味,滋味醇厚回甘。白茶的代表茶有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绒毛,茶汤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黄茶的代表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黄叶黄汤,香气清纯,滋味甜爽。黑茶的代表茶有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颜色是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为黑茶,汤色却不一定是黑的。陈香,味醇厚回甘。 品茶时,茶具也是很重要的。茶具的种类有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一套茶具包括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以及其他。常用茶具中,紫砂壶是泡茶、饮茶的主要用具;茶海(茶盘)用于放置茶具;公道杯用于均匀茶汤浓度;茶漏用于滤取多余细小的茶叶,不影响茶汤的滋味;品茗杯用于饮泡好的茶汤;杯托是茶杯的垫底器具;闻香杯闻留在杯里的香气,是乌龙茶专用;盖碗又称三才杯,泡茶专用也可单杯品用;茶叶罐是装茶的罐子;茶荷用于置茶和赏茶;茶巾擦水,辅佐茶具;茶道组包括茶匙、茶针、茶夹、茶斗和茶拔。我想拥有这么一套完整的茶具是泡好一杯茶的点睛之笔。而且茶具本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品茶的过程自然也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了。泡茶的过程是取茶→赏茶→温壶→温杯→温盅→泡茶→奉茶→赏茶底→整理茶具归位。具体而言,取茶:以茶则在茶仓中取适量茶叶置于茶荷中或以茶仓置适量茶叶于茶荷中(取一次的泡茶量);赏茶:以茶荷

2017.4长宁高二地理等级考二模卷附答案

高二地理试卷 共6页 第1页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等相应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依据月相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地观测时间段为 A. 农历上半月黄昏 B. 农历上半月黎明 C. 农历下半月黄昏 D. 农历下半月黎明 2. 2016年10月19日,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 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时,最可能干扰“天宫二号”实验室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太阳活动 C .流星 D .太阳辐射 3. 根据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中某地两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及两至日的昼长时 间,可以判断观测者所在城市可能是 A. 上海(31°N ) B. 南非开普敦(34°S ) C. 北京(40°N ) D. 阿根廷别德马(40°S ) 4. 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 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的花岗岩景观。该景观岩体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慢 ②岩浆冷却较快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 海岭和海沟 B . 岛弧和海沟 C . 海岭和裂谷 D . 岛弧和裂谷 6. 旧金山(约37°N )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海港城市。旧金山政府严格规定:所有楼房外面都要有 救生梯,以连接不同楼层的阳台,方便居民逃生。这种救生梯最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A . 地震 B . 飓风 C . 洪涝 D . 雪灾 7. 受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影响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都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8. 科学家们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尘土从撒哈拉沙漠向亚马孙流域转移的现象, 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中国茶艺的四大分类 世间万物,每一个物种都是不一样的。就如喝茶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清饮,也可以调饮或药饮;可以热饮,也可以冷饮;可以“独品得神”,也可以“对啜得趣,众饮得慧”,中国的茶艺亦是如此。以下是结合前辈所整理的四大茶艺类别。 1、表演型茶艺:它的目的是吸引传媒聚焦,征服大众眼球,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达到宣传茶文化的目的。同时企业可以用表演型茶艺提升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 其特点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允许夸张,充分发挥舞台美学的作用,让受众从一杯茶中品味出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品味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味出当代中国茶人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2、生活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和推广的重中之重,目的是丰富六大茶类的品饮方法,提升品茗乐趣,使品茗的方法更加简便,以便更好地以茶自娱或待客。 企业可用生活型茶艺引导消费,培育市场。其特点是道法自然、简单实用、注意品茗空间的营造,注意把茶与相关生活艺术结合,在此基础上引导大众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 3、营销型茶艺:这是茶艺研究的重中之急。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但营销滞后,成了产业发展的瓶颈。营销型茶艺是解决茶叶销售的“临门一脚”,即以高超的泡茶技巧充分展示茶叶商品的“保障因素”(色、香、味、滋、气、形)并巧妙地和客人沟通,介绍好自

己商品的“魅力因素”(珍稀度、名贵度、品牌美誉度、品质独特的个性……)促使客人实施购买行为,甚至产生“惠顾购买”心理。 4、养生型茶艺:即加强茶叶药饮的研究,加强“以茶养身,以道养心”的功法和心法普及,并且把饮茶与芳香疗法、音乐疗法、饮食疗法、沐浴疗法、少林八段锦、道家导引术以及国际科学养生新成果相结合。 明白了这四类,我想大家或许都会同意茶艺也可以和各种娱乐活动相结合。喝茶的同时进行表演又是很自我、很随意的事,就如你自己的那杯茶,爱怎么喝就怎么喝,没有必要去排斥甚至攻击自己不习惯、不喜欢的喝法。你喝你的茶自得其乐即可,别人怎么喝且随他去。

中国茶道--答案

本次得分为:38、00/40、00, 本次测试得提交时间为:20180312, 1单选(2分)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处? A、大观茶论 B、封氏见闻记 C、茶经 D、饮茶歌诮崔石使君2、00/2、00 2单选(2分)陆羽写得第一部关于茶得著作就是 A、《茶录》 B、《茶经》2、00/2、00 C、《吃茶养生记》 D、《大观茶论》 3单选(2分) 陆羽亲自设计得技术之道就是 A、茶艺之道 B、茶园生产、茶叶加工、贮藏保管、饮用方法等2、00/2、00 C、泡茶之道 D、喝茶之道 4单选(2分) 日本茶道以为核心思想 A、与 B、禅2、00/2、00 C、道 D、敬 5单选(2分) “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出自于当代茶圣 A、林语堂 B、庄晚芳 C、陈宗懋 D、吴觉农2、00/2、00 6单选(2分) 关于“茶道”一词描述不正确得就是 A、茶道就是含丰富文化内涵得茶饮质量技术标准 B、唐代皎然首次提出了以“精”为技术标准,以“俭”为道德规范得茶道理念2、00/2、00 C、茶道就是一种以茶为媒得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得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有益身心得与美仪式 D、茶道包括技术之道、仪礼之道、修身之道 7单选(2分) 日本茶道得四规就是 A、与、敬、俭、真 B、与、敬、清、寂2、00/2、00 C、怡、清、与、真 D、清、敬、怡、真 8单选(2分)下面四个选项中那一个不属于茶得物质属性? A、解渴之饮。

C、有益健康。 D、风味天成。 9单选(2分) 庄晚芳先生倡导得茶德就是? 得分/总分 A、廉、洁、与、美 B、廉、美、与、敬2、00/2、00 C、敬、俭、美、与 D、俭、洁、美、与 10单选(2分) 下面那个不就是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提出得关于“茶道”概念? 得分/总分 A、饮茶有道 B、描述了茶道下得物质形态 C、表述了茶道下得精神享受 D、饮茶礼仪2、00/2、00 11多选(2分) 茶渗透在百姓生活得方方面面,具体表现有 A、以茶待客0、50/2、00 B、以茶馈赠0、50/2、00 C、婚嫁喝茶0、50/2、00 D、祭祀茶礼0、50/2、00 12多选(2分) 《茶经》中主要在哪些部分描述涉茶所用器具得分/总分 A、七之事 B、二之具1、00/2、00 C、四之器1、00/2、00 D、三之造 13多选(2分)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在形式上得不同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得分/总分 A、所用烹茶器具该题无法得分/2、00 B、中日茶道参与者不同该题无法得分/2、00 C、所选环境得不同该题无法得分/2、00 D、在表现形式上该题无法得分/2、00 14多选(2分)对于人们在茶事活动中“静、净、敬”得描述正确得就是 A、“净”,净则清,清则明,指器具得干净,内心得洁净0、67/2、00 B、“静、净”得品茶会让人不思进取 C、“静”既指环境,又指内心。“茶中静品”就是怡养心灵得理想方式0、67/2、00 D、“敬”对自然、生命心怀恭敬,才能不虚度年华,珍惜分秒0、67/2、00 15多选(2分)中国茶道包括以下那些方面? A、冲泡之道。 B、仪礼之道。0、67/2、00 C、修身之道。0、67/2、00

最新中国茶道--尔雅答案

第一章习题 1 【单选题】 7、“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出自于当代茶圣( B ) A、张天福 B、吴觉农 C、陈宗懋 D、庄晚芳 2 【单选题】 10、茶道中的修身之道,是指以茶为载体,融入(B )的“内省修行”思想,陶冶情操,怡养品德,感悟生命的真谛。 A、佛、道、释 B、道、儒、释 C、佛、道、墨 D、儒、释、墨 3 【单选题】 8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具有哪种品德( A ) A、性俭 B、忠贞 C、长寿 D、仁和 4 【单选题】 3、陆羽写的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是(c ) A、《大观茶论》 B、《茶录》 C、《茶经》 D、《吃茶养生记》 5 【单选题】 12 、千利休的子孙与学生们所传播的日本茶道主要来自于(B ) A、唐朝煎茶 B、宋朝点茶 C、日本点茶 D、日本抹茶 6 【单选题】 5、极富盛名的日本茶道源于(D) A、印度 B、英国 C、斯里兰卡 D、中国

7 【单选题】 4、陆羽亲自设计的技术之道包括( A ) A、茶园生产、茶叶加工、贮藏保管、饮用方法 B、茶园生产、茶叶加工 C、贮藏保管、饮用方法 D、茶叶加工、贮藏保管、饮用方法 8 【单选题】 6、日本茶道以(C )为核心思想 A、道 B、和 C、禅 D、敬 9 【单选题】 2“茶道”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处(B ) A、封氏闻见记 B、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C、茶经 D、大观茶论 10 【单选题】 11、日本茶道的四规是( C ) A、和、敬、俭、真 B、怡、清、和、真 C、和、敬、清、寂 D、清、敬、怡、真 11 【单选题】 9、关于“茶道”一词描述不正确的(D ) A、茶道是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茶饮质量技术标准。 B、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和美仪式 C、茶道包括技术之道、仪礼之道、修身之道。 D、唐代皎然首次提出了以“精”为技术标准,以“俭”为道德规范的茶道理念。 【单选题】 茶道起源于哪个国家?(中国) 12 【多选题】 17、下列属于中日茶道的相同点(AB ) A、中日茶道都是“礼”的重要表达形式

中国的茶道精神

中国的茶道精神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 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国茶道精神只是中国民 族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背景下的 一个分支。 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唐代陆羽强调“精神俭德”的人文精神,注 重烹瀹条件和方法,追求恬静舒适的雅趣。佛教茶礼讲究安寂,幽 静是品茶、修禅的共同文化情韵;宫廷茶道富丽多彩,政治色彩尤为 鲜明;民间茶事由南到北普及与兴盛,使茶道呈现多极化走向,极具 深刻的内涵。 茶道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 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 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怡”是欢乐怡悦。“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饮 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一、“和”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实践万物皆有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普利万物才是人间真道。陆羽在《茶经》中对此论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陆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个字来描述它设计的风炉。指出,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的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的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是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俭德之行。 二、“静”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 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动中明心见性?如何通过茶道的修习来澡雪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个——静。

茶道研究

茶道研究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对比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茶原产于中国,野生茶树在云贵川均有发现,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这大概可追溯到原始 社会,距今约五千年的历史。古书上和民间传说等等,有神龙尝百草、以茶解毒之说。对茶的利用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神龙本草》, 其中就写道:“神龙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广 为流传。一直以来,对于茶文化,相较与现在国内更具表演性的所 谓“茶道”。一向称中国茶道为“茶艺”,而称日本茶道为“茶道”,是因为在中国,饮茶,更多功利性,而日本茶道则更朴素一些。事实上,日本茶道在很多人看来非常刻板,一举一动一丝不苟,跟中国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不重形式重精神的传统不同,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丝不苟,才形成日本独有的茶“道”。详细 点说,中国的茶之所以是“茶艺”,因为茶在中国,虽然也形成了 一个庞大体系,但这个体系更多体现在“茶”本身,既,茶是一种 饮料。茶文化说穿了,更多的是怎样种好茶怎样让茶泡得更好喝, 如此而已。然而在日本,茶才真正上升到一个文化的层面,追求一 种精神。喝茶,在中国,只是喝茶,最多也只是一种风雅的点缀, 而在日本,喝茶,是一个审美过程,是在追求一种境界。 总的来说,中日茶道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健康向上的精义。两者之间有颇深的渊源。而说到区别,则有以下几点: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哪 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 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 “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 精神标准。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张“和、

中国茶艺课程心得体会感想心得

<中国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作为院拓所接触到的第一门课程——中国茶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只知道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只知道喝茶有很多保健功效,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认识了。在学习了整整一周的茶艺课程之后,我对茶具、茶的种类,泡茶的基本流程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门课和其他科目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更注重的是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中间换了几位老师,但老师们都很耐心负责。老师一开始先是对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接着让我们看视频,然后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门课,所以我对这些茶具都特别感兴趣。 我家不是那种经常喝茶的家庭,在家几乎没有泡过茶。很多工具是上了这门课之后才认识的。例如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漏;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一扁平弯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 茶艺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它包含有知、情、意的部分,是综合的学科,也是整合的科学。学习了茶的相关知识之后,各种体会也慢慢随着茶知识的提高而产生。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也让我们知道了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工作和细心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里喝上香气扑鼻,热腾腾的好茶。它们的加工方法让我大感茶的复杂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些都蕴藏着高尚的品质。自从知道了茶的加工工艺是如此的麻烦之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茶香醇厚是如此的可贵。 后来,还学习了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技巧,泡好一壶茶的技艺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泡茶用水的温度,第三是浸泡的时间。用量就是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时间等。 在科技发达、工作繁忙的社会,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泡上一杯清茶,品味它苦中带甜,饮后回甘的滋味,闻一闻它清淡怡人的香气是何等让人心灵沉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位老师的教学下,让我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风尘仆仆了一天,不妨用些许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品茶吧! 14****27 马*君 旅游管理1班(拓展)

[茶道入门三篇]茶艺基础知识

[茶道入门三篇]茶艺基础知识 茶艺基础知识——泡茶用水的选择 一、古代人对泡茶用水的看法 最早提出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他在《大观茶论》中写道:“水以清、轻、甘、冽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后人在他提出的“清、轻、甘、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活”字。 古人大多选用天然的活水,最好是泉水、山溪水;无污染的雨水、雪水其次;接着是清洁的江、河、湖、深井中的活水及净化的自来水,切不可使用池塘死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是说用不同的水,冲泡茶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有佳茗配美泉,才能体现出茶的真味。 二、现代茶人对泡茶用水的看法 认为“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才称得上宜茶美水。 其一,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其二,水体要轻,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比重最轻,故被御封为“天下第一泉”。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0.1ppm时,茶汤发暗,滋味变淡;铝含量超过0.2ppm

时,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达到2ppm时,茶汤带涩,而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铅离子达到1ppm时,茶汤味涩而苦,且有毒性,所以水以轻为美。 其三,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所谓水甘,即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三、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1.感官指标 色度不超过15度,浑浊度不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臭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 ph值6.5~8.5,总硬度不高于25度,铁不超过0.3毫克/升,锰不超过0.1毫克/升,铜不超过1.0毫克/升,锌不超过1.0毫克/升,挥发酚类不超过0.002毫克/升,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超过0.3毫克/升。 3.毒理指标 氟化物不超过1.0毫克/升,适宜浓度0.5~1.0 毫克/升,氰化物不超过0.05毫克/升,砷不超过0.05毫克/升,镉不超过0.01

《中国茶道》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茶道 (1)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 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 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 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2)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 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3)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 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 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4)“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 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 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5)“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 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 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 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6)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7)“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 “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 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等,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 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

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的关系

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的关系 中国茶道的历史需借鉴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 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还远未 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 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中国茶道的“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 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中国茶道的“点茶道”,明朝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中国茶道“泡茶道” 的诞生。 中国茶道精神内涵厚重,博大精深。中国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饮茶和茶艺中贯彻的一种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 华之一。 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即:“廉 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往往是指煮茶之道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 领悟之道。后来,有人还说茶道也就是商道,二者有着本质上的联系,认为从根本而言,茶道的潜在意志,就是人道和商道的基本内涵,也是人道和商道的艺术和美学。

同时,茶道也是养生之道,既是健身之道,也是道德修养之道。唐朝时,茶传入日本后,日本茶祖荣西禅师认为饮茶是养生之道,长寿的妙药,大力提倡茶饮,创立了日本茶道。 在中国,唐末刘贞亮把饮茶的好处总结为"十德": (一)以茶散闷气, (二)以茶驱睡气, (三)以茶养生气, (四)以茶除病气, (五)以茶利礼仁, (六)以茶表敬意, (七)以茶尝滋味, (八)以茶养身体, (九)以茶可稚心, (十)以茶可行道。 刘贞亮明确提出了"以茶可行德"之说,提倡饮茶可以推行公德,提倡饮茶对品德的修养。由此可见我国早就有茶道的思想墓础。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1)四大中国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四大中国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1、和——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和”是道、儒、佛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茶道所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保合太和”的意思是指 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要素构成,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普利 万物才是人间正道。以哲学范畴的“和”为基础,儒、佛、道三家 对茶道中的和,各有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的思想。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的全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泡茶时表现 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 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在饮茶的过程 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在品茗 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朴实古雅去浮华,宁静致远隐沉毅” 的俭德之行。一个“和”字是茶事活动的宗旨,“此所谓赏天地自 然之和气,移山川石木于炉边,五行具备也,没有天地之流,品风 味于口,可谓大矣,以天地之和气为乐,乃茶道之道也”(泽庵《茶 亭之记》)。 道家从“和”这一哲学范畴引申出“天人合一”“知和日常”等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生是阴阳之和,道是阴 阳之变。还认为人与自然界万物同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人与自然 万物本为一体,应具有亲和之感。知道了“和”的内涵,就是知道“道”的根本。在处世方面道家提倡“和其光,同其尘”(《老子》 第四章),即认为好坏均可相安相处,为人不露锋芒,处世与世无争。在茶道中,道家对和的理解表现于特别注重亲和自然,追求“天人 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及“致清导和”的养生理念。 佛家提倡人们修习“中道妙理”。《杂阿含经·卷九》中引用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这是中和的哲学理

“万里茶道”与内蒙古

“万里茶道”与内蒙古 “万里茶道”是一条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繁荣约两个半世纪的国际古商道。这条古商道从中国福建武夷山起,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内蒙古,一路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蒙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然后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继而通往欧洲和中亚各国,全长1.3万公里。 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借道汉水北上,过河南,进山西,越大漠,至今俄蒙边境的恰克图,继而经莫斯科、圣彼得堡,贯通亚欧,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清咸丰初年,晋商在恰克图卖出的茶叶总额达到600万卢布以上,占中国所有输出到恰克图商品的98%。从17世纪到19世纪,晋商与俄商交易的重点在茶叶贸易上,所以当时的中俄贸易之路被称为茶路一点都不为过。中俄“万里茶道”由晋商开辟,在19世纪中叶之前,绵延万里的茶叶之路也一直由晋商主导。 中俄茶叶贸易之路,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持续了近200年,为推动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及我国内地种茶业、茶叶加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中原地区和俄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深了中俄文明

的交流。数百年历史中,茶叶之路一直起着亚欧大陆之间交通线和融汇点的作用,亚欧两大洲的人民正是通过一件件商品的交换,使双方的文明得到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漫漫茶路驼铃声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茶路运输贯穿中俄,在中国境内经过八省,山西茶商把能够运用的交通工具用到了极致。遇到水路,就雇船装载;遇到旱路,就靠牛、马、骆驼运输。夏秋两季以牛马为主,据当时资料记载,从张家口到库伦,马队行进40天以上,牛车需要60天;冬春两季运输就要靠骆驼,大约35天抵达库伦,之后渡河到恰克图。茶叶贸易繁盛期间,茶路上驼队繁多,一队队的骆驼、一个个的商队形成了非常壮观的景象。 茶路的起点――福建武夷山,那里的茶叶经由晋商带到俄罗斯,使武夷山闻名国际;茶路的终点――俄罗斯恰克图,从普通的要塞发展为当时的大城市;茶路途经的下梅、归化、库伦等地无不成为熙来攘往的集贸中心。晋商所经之地,商业、金融、物流无不繁荣。在产茶地,茶农们对晋商翘首以待;在俄罗斯,从沙皇到贵族再到平民,都兴起饮茶之风。 这条贸易通道,促进了当时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还推动了沿线城市带的兴起与发展。近年来,中俄两国学者们兴起了重走“万里茶道”的热潮,茶路文化的影响延续到今天,追思历史文化的潮流方兴未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