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道法教案下册

三年级道法教案下册

三年级道法教案下册
三年级道法教案下册

目录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1)

1 我是独特的教案 (3)

2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6)

3 我很诚实教案 (9)

4 同学相伴教案 (11)

5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14)

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 (17)

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19)

8 大家的“朋友” (22)

9 生活离不开规则 (25)

10 爱心的传递者 (29)

11 四通八达的交通 (34)

12 慧眼看交通 (39)

13 万里一线牵 (4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仍然担任三年级一班本门课程。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因此,本学期将继续遵循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某同学因为多动症越来越严重,常常不能自控,有些影响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某同学是单亲家庭孩子,而且主要是父亲、婆婆在教育,也很不到位,所以行为习惯还有很多问题。我将一如既往地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多一份关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

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安全出行。

三、教学总目标

1.学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知道取长补短;能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和他人诚实合作、交流,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自己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丽,学会和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知道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4.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四通八达法人交通和飞速发展的现代通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现代交通和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合理选择出行的方式和正确运用现代通信手段。

四、教学课时安排

1.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第一课我是独特的2课时

第二课不一样的你我他1课时

第三课我很诚实2课时

第四课同学相伴1课时

2.我在这里长wm

第五课我的家在这里1课时

第六课我家的好邻居2课时

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2课时

3.

第八课大家的“朋友”2课时

第九课生活离不开规则1课时

第十课爱心的传递者2课时

4.

第十一课四通八达的交通2课时

第十二课慧眼看交通2课时

第十三课万里一线牵2课时

机动2课时

1 我是独特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认同自我,接纳自我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难点: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分析自我,相信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手上隐藏着一个每个人独特的小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就是我们的指纹。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准备好印泥和白纸,看看我们的指纹藏着什么秘密。

(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纹,观察指纹并交流讨论。)

师: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指纹有哪些秘密?

生:我们的指纹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办理很多证件,如身份证、签证时,都要按手印或录入指纹,指纹是我们确认身份的重要依据,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同样,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独特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从指纹的秘密入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猜猜我是谁

现在我们每个人准备一张小卡片,在卡片上对自己进行描述(可以是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署名。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小卡片投入讲台的小纸箱里面,然后我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念给全班同学听,大家一起来猜猜这个小卡片里面描述的主人公是谁。

卡片一:我在我们班最高,喜欢打篮球。

卡片二:我长头发,大眼睛,喜欢做手工。

卡片三……

师:刚才只是让同学们猜,现在我继续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大家除了猜之外,还要说说你们猜到的这个同学和他卡片上所描述的自己一样吗?也可以对“他/她”的描述进行补充哦。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相信同学们都对自己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教师问学生答的互动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小卡片猜谜游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特点,但是刚才的小游戏也说明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有时候不太一样。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了解自己的特点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堂活动一—赵兴的调查结果”,完成P3内容)

师:在不同人的眼中我们的特点不一样。假如你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

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

三、展开想象,放飞自我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假如你拥有神奇的魔法,可以将自己变成你想成为的事物,你想变成什么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活动内容,参照活动内容表述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挖据自已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放飞自我。】

刚才同学们都踊跃地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那么,你们是否能从这些期望中,找到自己呢?

过渡: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中存放着自己喜爱的事物、美好的经历、特别的感受,还会有各种想法和疑问。

阅读教材第5页“阅读角”—《我独特的内心世界》。

我相信你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袋”,里面肯定五彩斑斓。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秘密吗?

四、我能做更好

生:阅读教材第6页——《我是不是很差劲呢?》

师:你是不是和小健一样,会感到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时候甚至认为自己很差劲呢?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倒翁先生”说一说吧!

师:现在请一些同学来跟大家说说你刚才和“不倒翁先生”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鼓励学生发言,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

师:你们想知道小健和“不倒翁先生”的故事吗?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8页。

生:阅读教材第8页“阅读角”——《其实,你也很棒!》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你就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懂得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断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2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怎样与‘不同’友好相处”和““不同’让生活更精彩”的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树叶。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2.学生认真观察。

3.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4.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5.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心形的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6.学生在心形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

7.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8.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有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单眼皮。

生2:我发现小新跟我一样都喜欢爬山。

生3: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

9.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二、展开想象

1.师:课本第11页有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

2.学生独立完成形象设计。

3.学生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4.教师选出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在同样的圆上作画的结果。

5.师: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却各不相同呢?

6.师点拨:因为大家的想象力、想法、喜欢的事物不同,所以画得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同一个圆上作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进而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三、与“不同”友好相处

1.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点,结果会怎么样呢?(翻到教材12页“周同同日记”。)

2.师生共同观看。

3.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

5.班内交流意见,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师注意做正面引导。

6.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有与你“不同”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7.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8.师:孩子们,有些同学和“不同”的同学相处,心里会有一些小疙瘩。怎样才能解开这些小疙瘩呢?(教师出示教材13页的3个事例,让学生分别讨论。)

9.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方法。

10.教师出示教材14页提示的与人相处的好经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11.师:孩子们,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不同的树叶在同一棵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那么,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就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会学生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引导学生与“不同”友好相处。】

四、“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1.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出示教材15页的两幅图。)

2.师生共同欣赏。

3.师: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4.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生1: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2: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庄稼精彩纷呈。

生3: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散发着不一样的果香。

生4:大自然中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5.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五、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3 我很诚实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哪些是诚实的行为;能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子、讲故事、作比较等方法,学会分辨是非,用诚实的行为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诚实;能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

难点:能分辨是非,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入《狼来了》的故事,说说大家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一:诚实与说谎

师:阅读教材Pl6三幅图内容。图中这些同学的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生1:我赞成李东的做法。他做错事了勇于承认,还主动道歉。

生2:张敏的做法是错的,她说谎了。

生3:邓彬的做法是对的,他很诚实。

师:你认为哪些行为体现了一个人诚实的品质?把你想到的行为写在下面的空格里。

生完成教材Pl6空格内容,师可进行指导、补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说谎是不好的行为。】

生阅读教材P17页“故事屋”《明山宾卖牛》。思考问题:有人认为,明山宾太傻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发言。

师: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本。明山宾的故事对于今天那些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以假混真的投机者和造假的经营者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理解故事主人公的行为,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话题二:请你帮他出主意

师:阅读教材第18页内容,思考教材问题。

1.小文为什么说家里养了金鱼?

2.设想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3.同学们会怎么看小文?

4.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师:有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说谎话,也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说谎。请你判断一下,下面两位同学各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说实话。你能帮他们摆脱困境吗?

展示教材第19页图片。

生:阅读教材图片内容,思考后完成教材卡片内容。

师:你是否也因为某种原因而说过谎?说谎以后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你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生:自由发言。

展示教材第21页图片内容,学生阅读。

思考:图中的两位同学都对别人说了谎话,你认为两人的“谎话”是否有区别?说说你的看法。

生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

师:我们前面一直在说,诚实是一种美德,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芳芳和爸爸的例子告诉我们,对于生活中一些善意的“谎言”,我们应该给予理解。有时候为了他人的利益着想,我们也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

【设计意图:教材第21页的问题前置,使本课教学在内容、知识点的连接上更加连贯,通过不同问题情境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教学难点。】

但是,同学们应该清楚,那些因为恐惧、胆怯、虚荣好胜、恶作剧等原因而说谎的行为都不值得提倡。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说谎带来的后果。说谎不仅使我们的内心感到羞愧、自责、难受,还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甚至还会损害别人的利益,总之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让诚实伴随我们成长。那如何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张强同学是怎么做的。

话题三:让诚实伴随我成长

生:阅读教材第20页小故事,思考问题:你怎样看待张强的行为?

师: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要做“张强”。如果你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出示教材20页下面内容:该怎么做?

1.从商店买东西回家后,发现售货员多找了几元钱,我该……

2.测验时一道题难住了我,正好可以看到同桌的答案,我该……

3.不小心打碎了亲戚家的花瓶,我该……

出示21页图片,学生阅读。

师:图中的两位同学都对别人说了谎话,你认为他们的“谎话”是否有区别?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相互交流看法。

小结:现实生活中的谎话是复杂多样的。在特定条件下,我们可以理解某些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善良的,是以维护他人利益为目的的,我们对此行为应持理解的态度。

4 同学相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游戏和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列举一些故事或例子,让学生学会体会他人的需要和心情,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品质。

(2)从小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同学相伴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来玩两个游戏。

学生活动:玩游戏1——蒙眼画脸谱

游戏方法:

1.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圈,作为脸的轮廓。

2.选出三组同学,每组五人,分别承担画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和嘴巴的任务。

3.另外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4.每组同学排好队分别站在三个圆圈的前面,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并让监督员检查。

5.老师宣布开始后,学生依次走近黑板开始画五官,画完的同学就可以摘下蒙眼布。

6.游戏过程中,老师和监督员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

7.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画的五官位置最准确、最好看。

师: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感受引出主题“同学相伴的快乐”。)

师:你还与同学们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说一说你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吧。

生1:课间和同学们一起丢沙包。

生2:和同学们一起跳绳、玩老鹰捉小鸡。

生3:……

师:有同学相伴,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可以展开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多人游戏导入课题。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问题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乐趣。】

师: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有的“小朋友”却认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这种想法对吗?我们先来

欣赏一首歌。

播放音频—《Do-Re-Mi》

师:这首歌好听吗?这首美妙的音乐正是由这7个可爱的音符组合在一起演奏出来的。

生:阅读《七彩音符》,并思考: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呢?你想对“1”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1”离开了,那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便不再完整,也就不再美妙动听。而孤独的“1”,没有了大家的帮助与配合,它自己也演奏不出动人的旋律。这告诉我们,离开了集体,我们将会孤立无援,我们应该积极融入集体,参与集体活动,因为有同学的相伴,我们的学习、生活才会充满乐趣。.【设计意图:“阅读角”设置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采用欣赏教学法,播放音频文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

二:不让一个人落下

师: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还要懂得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接下来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

学生活动:玩游戏2——海岛逃生

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游戏背景、游戏方法和游戏要求。

师:现在我们把参加游戏的同学分成四组,每组5个人。注意游戏要求哦,游戏中只要有人“落水”了,那么这组成员“海岛逃生”就失败了。

采访获胜小组的成员:请分享一下你们的获胜经验,不让任何成员“落水”的秘诀是什么呢?

获胜组成员分享经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游戏设置旨在让学生懂得在集体活动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游戏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任何一个小伙伴“落水”。可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时却会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排斥或者忽视了某些同学。

出示教材第26页图,学生阅读并思考:

1.你觉得班上的同学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王浩、陈欣和张晓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3.你认为班上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请你演一演。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上台进行表演,教师进行评价。

师:看到图中这些同学的行为和表现,我们再来看看“大雁”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美文欣赏”——《温情的大雁》。

1.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时,为什么会有其他的大雁留下陪伴它呢?

2.想一想,从大雁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小结:今天的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学会了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不仅如此,我们还学会了在集体生活中要体会同学的需要和心情,懂得关爱他人,不冷落、排斥或忽视某些同学。一个好的集体就是一片沃土,让我们在这片沃土中一起茁壮地成长。

5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

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

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

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说说自己的家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

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

很爱自己的家。

师: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

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

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活动二:我想说

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全班内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邻里之情的温暖与可贵,引导学生珍惜邻里之情,与邻居和睦友好相处。】

活动三:我能做点什么

师: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教师举例提问:

小区垃圾没人管,你会怎么做呢?

水渠遭到破坏,你会怎么做?

生活区道路被占,你会怎么做?

小区绿地被占,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

小结:不论你是生活在村子里,还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区里,人们都需要和谐相处,

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不断改善不完美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舒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小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学完这一课,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自己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该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

2.生回答。

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活动一: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

1.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出示教材35页图片)师: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设计意图:以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活动二:感受邻居间的温暖

1.阅读课本第36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图1: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

图2: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

图3: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

师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

活动三:邻里互助,生活和睦

(出示教材37页图片)

图1:小明帮李叔叔家收西瓜。

图2:下雨了,小丽帮小毛家收晾晒的玉米和衣服。

图3:小红搀扶王爷爷下楼。

师:图片中的同学,都主动帮助邻居。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请大家思考,你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38页《垃圾不见了》这篇文章。

师:你认为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懂得了邻里互助、生活和睦的道理。邻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我们也应该为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四:不给邻居添麻烦

(出示教材39页图片)师: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

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邻里之间怎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平时多为邻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调小一点儿;不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

师:大家有谁搜集了历史上有关邻里之间谦让、体谅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师:如果自家受到伤害时,要怎么处理呢

(出示教材41页图片)师:当你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结:当邻居伤害到自家时,要先去找邻居积极友好沟通,给邻居讲道理;如果邻居不理睬,也还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而不能粗暴解决。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当与邻居发生矛盾时,应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

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3、了解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并抱以感激、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猜我的家乡在哪里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有几位同学要介绍他们的家乡,通过他们的描述,你能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生1: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生2: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生3: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生4: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回答:区号是010的地方是北京,第一位同学的家乡是北京;江苏简称“苏”,第二位同学的家乡是江苏;广西桂林有美丽的漓江,第三位同学的家乡是广西桂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紫荆花,第四位同学的家乡是香港。

师: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

请大家在教材43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找一找,然后描出它的轮廓。

(1)学生描出轮廓后,小组进行展示

(2)同学们仔细观察河北省的轮廓像什么?

生:像耳朵、像问号……

师:请你在地图上找一找家乡的邻省。学生找出后回答。

二、我是家乡小导游

假如有远方的朋友要去你的家乡游玩,你愿意做他的导游吗?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咱们来做一个比赛吧,比一比哪个小组介绍得最精彩。

(1)小组合作整理收集来的资料。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89页~91页,例1~例2的内容及教材94页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3、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播放微课《秋游野餐》,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并思考(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把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齐答) (设计意图:引导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这也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2)现在,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得多少?(抽答)“一半”能用我们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数字来表示“一半”。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我们也可以 把其中一份叫做是这个月饼的1 2,而1 2 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们——几分 之一分数中的一位,于是老师引出课题(板书:分数:几分之一)(设计意图:这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

对新知识探索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一):教学例1 活动1.看一看,理解1 2 的含义。 出示主题图,flash: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两人一人一半,一半可以 用1 2来表示。(板书写法:1 2 )再指着板书引导学生齐读: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 两份,每份是它的1 2,写作:1 2 。 请学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二分之一是怎么产生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内有两个1 2 ) 活动2.分一分,理解1 4 的含义。 Flash:出示一个平均分成4份的月饼的主题图,提问:其中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抽答) 师讲解: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 4(板书写法:1 4 )再指着板书引 导学生齐读把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 4,写作1 4 。 活动3. 涂一涂,归纳分数概念。 让学生动手操作,涂一涂圆的三分之一,涂一涂长方形的五分之一。进行 观察得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像1 2、 1 4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活动4. 撕一撕,强调“平均分”。 师提问:把一张圆形纸片撕成三份,其中一份是这个圆的1 3 ,对吗? (同桌相互交流后,抽答,并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 针对回答对的学生,老师演示撕成三份的纸片,再次提问一张圆形纸片撕 成三份,其中一份是这个圆的1 3 ,对吗?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错误,此时,老师再强调讲解要“平均分”) 活动5. 读一读,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以1 3 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并集体明确。 (二) :教学例2 活动1:折一折,表示1 4 。

三年级下道法教案

1.我是独特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同自我,接纳自我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难点: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分析自我,相信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手上隐藏着一个每个人独特的小秘密,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就是我们的指纹。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准备好印泥和白纸,看看我们的指纹藏着什么秘密。(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纹,观察指纹并交流讨论。)

师:现在我们请一些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指纹有哪些秘密? 生:我们的指纹有大有小,形状各不相同。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办理很多证件,如身份证、签证时,都要按手印或录入指纹,指纹是我们确认身份的重要依据,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同样,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独特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从指纹的秘密入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猜猜我是谁 现在我们每个人准备一张小卡片,在卡片上对自己进行描述(可以是性格、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署名。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小卡片投入讲台的小纸箱里面,然后我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念给全班同学听,大家一起来猜猜这个小卡片里面描述的主人公是谁。卡片一:我在我们班最高,喜欢打篮球。 卡片二:我长头发,大眼睛,喜欢做手工。 卡片三……师:刚才只是让同学们猜,现在我继续抽取几位同学的小卡片,大家除了猜之外,还要说说你们猜到的这个同学和他卡片上所描述的自己一样吗?也可以对“他/她”的描述进行补充哦。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入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及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对“面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

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历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结合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面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3 篇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和 能力。

(word完整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法制教学工作总结 董干镇马龙小学陈明菊本人承担了三(1)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德育成绩 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通过本期教育,学生整体有所提高。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

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1 三、对学生的评价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2

三年级道法培训心得体会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详细解读。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认识到新教材基于儿童发展的课程理念 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所以,《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偏低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真实道德需求和道德困惑的诊断。反思《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我们让学生学习书中的内容,一直接受成人的观点,成为道德说教的工具,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有时还会起到逆反的作用,这种教学存在不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而《道德与法治》提倡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的差异,关怀儿童的独特个性。也就是说,课程理念由学生被动说教转变成学生亲近学校,家庭和社会,“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体验活动,这要比教师闭门灌输讲解效果更好,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体会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道法课程的积极性。新教材解读与使用讲座提纲,对象是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教材兼顾儿童特点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维含量。涉及的领域1、安全健康成长;2、我的家庭生活;3、我的学校; 4、我们的社区生活; 5、我们的国家。单元主题指向四个问题领域: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庭是温暖的地方。每个单元问题域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快乐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我们的学校(爱学校、爱老师)、安全护我成长(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家庭是温暖(爱父母、爱家庭)。教材编写以“学”为主线,“教”隐含在学习活动之中。从教材的特点,单元主题的指向,教材栏目的组成及法制教育的体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大概的轮廓,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怎样才能将活动园、交流园、故事屋、阅读角、美文欣赏、知识窗、小贴士等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道法教学过程中。这对我今后的日常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认识到联系实际,紧扣主题,灵活使用教材的实效性 教学组织和实施建议:1、将活动“蓝本”植入教材,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2、以多种栏目来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3、以卡通儿童来激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活动,表达情感共鸣,进行总结提示。4、教材以大量的留白给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单 位进率。 2.能够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3.能选用适当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估测出具体实物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题目渗透统计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调动感官参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品质,在合作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 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热爱求知,增强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学生尺及文具。 五、教学过程 1、认识毫米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师: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100厘米)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你知道你学习的最亲密伙伴是谁吗?(书、文具盒、削笔刀、橡皮、铅笔等)你知道他们身高是多少吗?他们有多厚吗?现在请你为他们建立一个小档案。用直尺测量它们并且将记录写在本上。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三年道法第三单元教案(3)

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 7生命最宝贵 教学目的: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3)怎样理解人的生命具有的独特性。 (4)懂得生命的珍贵,知道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常用的一些应急电话。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述能力,模仿、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生存能力教育(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每一个生命都会给许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板书标题:7生命最宝贵 (二)讲授新课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生命,人生的一切无从谈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必须有生命这个基本载体。只有有了生命,你才能享受权

利、履行义务,才能奉献他人和社会。活动一:读一读想一想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什么呼喊“生命之火万岁” ?(生命、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讨论回答后阅读教材最后一段教材)板书: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活动二:看一看谈一谈(体会生命的欢乐、美好)请你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体会生命的美好。(指导学生看图,讨论回答问题)板书: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当然,生命中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是正常的。欢乐和痛苦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生活。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板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活动三:算一算,想一想(讨论回答)板书: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讨论:人生命的可贵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资料: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板书) (1)学会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师: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大家对相关法律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的法律知识)因此,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賦予我们的权利,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2)增强自我保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板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无论遇到怎样的

三年级上道法第一课教案

第1 课学习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父母 师长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感受与体会无论大人与孩子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 收集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写在书上。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学习本领的途径有很多,关键在 于我们要善于观察和积累。教育学生知道做事也能长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成长离不开学习的理念。 2.感受大人为什么也要不断的学习。 3.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学习,敢于战胜困难。 4.明白遇到困难要解决困难,克服畏难情绪,体会战胜困难后的快乐。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学习本领的途径有哪些、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父母 师长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感受与体会无论大人与孩子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 念,并 收集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写在书上。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学习本领的途径有很 多,关键在 于我们要善于观察和积累。教育学生知道做事也能长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成长离不开学习的理念。 2.感受大人为什么也要不断的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成长离不开学习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让我们 追 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二、探索新知 1.交流园请同学思考一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都学会了那些 本领。

2.小组活动: (1)我们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2)我们是怎样学习走路的; (3)我们是怎样学习整理的; (4)我们是怎样学习跳舞的; (5)我们是怎样学习礼仪的; (6)我们是怎样学习手工的; (7)我们是怎样学习写字的;??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将自己成长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示,等等。 三、应用实践 1.大人们已经学会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呢?阅 读教材第4、第5页,看看大人们都在学什么。 2.小调查(出示调查表)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1)学什么 (2)为什么 学我的发现: 写一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的话。 四、总结拓展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 都要不断学习新本领、新技能、新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 代需要。 板 1.学习伴我成 长 书成长离不开学 习 设孩子、大人要不断学习 作课前作 :问问爸爸妈妈自己是如何学会说话、走路等的业 业 课后作业 设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 学设计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3篇 引导语: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下册《搭配中的学问》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在搭配活动中,初步掌握搭配的规律,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掌握搭配的方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搭配。 1、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的家乡位于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脚下,碧波荡漾,溢彩流光的黑龙江畔,郁郁葱葱、层峦叠翠的森林里。这里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有春季的雪中花,夏季的清凉池,秋日的五花山色,隆冬的洁白世界。这里物产丰富,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师:老师就来自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吗? 师: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老师的家乡看一看。 2、感受搭配。 师:为了避免同学们在旅途时饥饿,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可口的食物要想在旅途中即不渴又不饿,我们把这些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请同学们比较这几种搭配方法,哪一种更好一些,为什么? 生:说理由。 3、引出课题:他这样搭配即做到了按一定的顺序,又不重复,不遗漏。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搭配中的学问。 二、动手操作、探索搭配。 1、服装搭配。 既然是一个班级去旅游观光,在穿着上就即要整齐美观,又要舒服。这是老师为你们精心准备的五件服装。我们同学能够把所有的不

三年级道法教案下册

目录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1) 1 我是独特的教案 (3) 2 不一样的你我他教案 (6) 3 我很诚实教案 (9) 4 同学相伴教案 (11) 5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 (14) 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 (17) 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19) 8 大家的“朋友” (22) 9 生活离不开规则 (25) 10 爱心的传递者 (29) 11 四通八达的交通 (34) 12 慧眼看交通 (39) 13 万里一线牵 (4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仍然担任三年级一班本门课程。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因此,本学期将继续遵循沙区“‘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某同学因为多动症越来越严重,常常不能自控,有些影响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某同学是单亲家庭孩子,而且主要是父亲、婆婆在教育,也很不到位,所以行为习惯还有很多问题。我将一如既往地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多一份关爱。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

2020—2021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精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6-87页例1、例2和“想想做做”第1—5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长度和人民币的单位,利用直观,认识一位小数的的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并根据十分之几可以写成相应的小数,认识小数各个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在获得小数初步认识的过程中,感受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间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比较、分析、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拓展,感受数学的功能;能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初步体会小数在生活里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性,提高学好数学的责任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1. 同学们,星期天百乐超市发布一些商品优惠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商品实物图)和相应价格。彩笔单价1.2元,橡皮单价0.2元,书包单价25元,文具盒单价3元,铅笔单价0.3元,日记本单价2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这些商品的价格,你能给它们分分类?根据学生分类,出示课件演示分类。 2.引入新课 提问:左边这列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右边这列数你们知道是什么数吗?引入:像右边这样的数是小数。我们今天就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究,感知小数 (一)、探究小数零点几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中你知道课桌桌面的什么条件?(板书:4分米宽5分米)师:4分米怎样写成米做单位的分数?5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结合回答,出示课件米尺示意图,明确1分米是1米的1/10,是1/10米,4分米是4/10米,5分米是5/10米,并在直尺示意图下的对应位置课件出示4/10 5/10 ) (2)4分米还可以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其他数来表示吗?5分米呢?(学生交流)讲解:4分米还可以写成0.4米,5分米还可以写成0.5米。这里的0表示什么?这里的4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5表示什么? (3)学习小数的读写,介绍小数点并规范小数点的书写。

部编北京三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因此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要从生活中的角来抽象出我们数学中的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发展数学思维。 学情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二年级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教学时应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再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角的的表象认识。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2.学会用尺子画角。 (二)数学思考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问题解决 通过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四)情感态度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1.通过比较操作体会角大小跟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用重叠法,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不规则的纸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生:喜欢! 师:是呀,我们的校园越来越漂亮了,所以我们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尤其是要爱惜我们教室里的每一件东西。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另一个美丽的校园。(出示学校的校园图片)仔细观察,你能在校园里找到哪些图形? 生:大楼的窗户是长方形的;老师手中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操场上的球门是长方形的;钟面是圆形的;

三年级下册道法计划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新民镇中心小学韩瑞瑞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因此,本学期将结合本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安全出行。 三、教学总目标 1.学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知道取长补短;能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和他人诚实合作、交流,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感受自己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丽,学会和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知道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4.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四通八达法人交通和飞速发展的现代通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现代交通和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合理选择出行的方式和正确运用现代通信手段。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 《数学好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小小设计师》 二、设计理念:本节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类图案或徽标,在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各类图案或徽标,自己设计徽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作品,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徽标的过程中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这样就建立了轴对称图形与新知的联系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徽标的设计和绘制。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引导学生在活动后对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进行有效地反思、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展现个性的同时反思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 运用对称、平移、旋转规律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2、[教学难点及关键]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六、教学课时(本教学内容共设2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绘图工具方格本 八、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3分)

最新三年级下册道法第二单元教学提纲

一、择优录取。 1、我们生活的社区里你发现了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 ) 。 A、小区绿地被侵占种菜B生活区道路被私家车当成停车场 C东东领养了小区的一块绿地每天给绿地浇水D、以上三种都是 2、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可为什么人们依然喜欢到井边来( )。 A、因为这里的水比自来水好喝 B、人们可以在这里快乐的聊天 B、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快乐的游戏D、这口并是全村人的大客厅 3、我为社区尽一份力( )。 A清洁社区环境B、领养社区里的. 块绿地 C、铲平绿地让爷爷奶奶种菜 D、垃圾分类 4、假如你社区的道路坑坑洼洼,你应该( )。 A.反正已经坏了,我再挖几个坑B、也不光我一个人走,无所谓 C、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尽我最大所能帮助大家 5假如你的邻居半夜跳舞打扰到了你的休息,你应该( )。 A ,我也跳舞,声音比他还大B怒气冲冲找邻居理论 C.耐心和邻居讲道理.希望他能声音小点 6、邻居之间发生了小矛盾,要( )。 A、及时报警 B、毫不在乎C及时调解D、避开对方 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扫公共楼梯B、要下雨了帮邻居收衣服 C帮助邻居拿信D、半夜放音乐,而且音量很大 8、河北省有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有号称"天下第一. 关”的(),有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大型圆弧式石拱桥( ),有赵武灵王为休息娱乐和观看操练兵马兴建的( )。A、山海关B承德避暑山庄C、赵州桥D、邯郸丛台 9、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猜出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 我的家乡的电话号码的区号是010( ); 我的家乡简称是苏( ); 我的家乡有美丽的丽江( ); 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 A、江苏省 B、北京市 C、香港 D、云南省 10如果我们来当小导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我们家乡的资料图片等制作成家乡手册,可以用作客人的导游手册 B、把家乡的美景用文字记录下来,让游人来阅读 C、可以把自己熟悉的地方画下来并写.段导游词 D、把游客领到商店尽情购物 11、不同的地方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方面往往会不同,比如:山西人爱吃( ),重庆人喜欢吃( ), 四川人爱吃( ),蒙古族人喜欢( )。A、喝奶茶? B、辣椒C、刀削面D、火锅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3、在操作与交流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通过测量等活动,知道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能力。 5、培养乐学、好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太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从最近比较红的少年歌星王俊凯的个人简介中找出我们学过的长 度单位。 身高1米73厘米 2、引导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3、米与厘米的字母表示法,它们之间的关系 4、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例子;比划一下1厘 米有多长,举例生活中用厘米作单位的例子。 5、如何测量物体? (二)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值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 探求新知 (一)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把结果填入表数学课本 估算(厘米)长 宽 厚同桌两人快点行动起来 吧!先估测再精确测量 精确测量(厘米) 2、组织学生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长:26厘米多 宽:18厘米多 厚:不到1厘米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引出毫米:当我们测量的物体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3、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外,还有小的刻度线。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 国际单位:mm 4、学习1厘米=10毫米 提问:从刻度0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

三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复习试题

三年级道法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是天生就有的吗? 答:这些本领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我们通过学习后天形成的。我们通过不停地向周围的人学习,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现在聪明能干的小学生。 2、我在学习中获得的本领有哪些? 答:从入学到现在,我在学习中获得的本领有很多。比如,我能写很多字了,还能读文字书了;我还学了礼仪,会使用礼貌用语了;在美术课上我学会了做手工;我还知道怎样上网查阅资料等。 3、大人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呢?客: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本身的知识储备已经难以应付社会的变化了,为了不被发展的社会淘汰,就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新知识,所以大人们要不断学习。 4、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 答:学习的途径有:在学校学习;向他人请教;现察大自然;上网查阅资料;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图书馆查阅资料等。 5、玩耍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说说自己在玩耍中学到什么。 答:在与朋友的玩耍中我学会了人与人之间如何友好相待;

在野外玩耍时我学会了观察大自然;参观博物馆时我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在和小朋友踢球时我学会了团结合作等。6、好书很吸引人,读书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我们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课外阅读的(快乐)。 7、经过刻苦练习,我写毛笔字的水平提高了,我体会到了(进步)的快乐。 8、面对困难我们不应该(害怕),更不应该(逃避),而是要(想办法),并努力(战胜困难)。 9、好书很吸引人,读书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你能与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课外阅读的快乐吗? 答:提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例:周本,我读了(窃读记)这篇文章,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这篇文章以窃读为线索,小作者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他藏身于顾客中读书;借雨天读书从作者描绘出的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我感受到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看书。 10、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这几位同学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你能帮他们出出主意思吗? 答:赵子华同学你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脾气,遇到难题要先冷静,想不出答案可以去问老师或者出去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再回来思考问题;刘丽同学你要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张辛顺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代县枣林镇西留属小学 张辛顺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97页及其相关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师:昨天我们来到文具店,在解决购物问题中,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看看,小丽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课件出示第97页情境图和例4的问题。) 师: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出题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二)通过写一写、说一说、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

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1、通过写一写、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纸上尝试着写一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教师巡查,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暴露资源,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序暴露学生资源,组织研讨,重点要让学生读懂其他同学的想法。 (1)预设1: ①生:先求出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3.2元。再求出买1个笔记本和1支不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1元,因为剩下的3.2元大于需要的3.1元,所以小丽的钱够;而要买1个笔记本和1支带橡皮的铅笔共需要3.7元,因为剩下的3.2元小于需要的3.7元,所以小丽的钱不够。 ②师:你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指第一步) 生:10元减6元8角等于3元2角,也就是3.2元。 ③师:这步呢?(指第二步和右边的第一步) 学生结合竖式的过程,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预设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