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使用CK-M 多克隆抗体对肌酸激酶(CK)中CK-M同工酶的活性进行抑制后,采用德国临床化学会(DGKC)和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测定余下的肌酸激酶(CK)活性。其反应原理如下:

⑴CK-MM 型同工酶 + CK-M抗体→ CK-MM型同工酶的活性被抑制;CK-MB 型同工酶+ CK-M 抗体→ 50%的CK-MB 型同工酶的活性被抑制;

⑵剩余的50%无活性的CK-MB型同工酶 + N-乙酰半胱氨酸→有活性的CK-B型同工酶

CK同工酶

⑶磷酸肌酸 + ADP 肌酸 + ATP

己糖激酶(HK)

ATP + 葡萄糖 ADP + 葡萄糖-6-磷酸

(G6P-DH)

葡萄糖-6-磷酸+NADP+6-磷酸葡萄糖酸+NADPH+H+

式中:ADP为二磷酸腺苷;ATP为三磷酸腺苷;NADP+为氧化型辅酶II;NADPH+H+为还原型辅酶II。

在上述反应中,NADPH+H+ 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的活性成正比。通过在波长340nm 处监测吸光度值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肌

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的活性。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活性相当于1/2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的活性,将所测得的肌酸激酶B型同工酶(CK-B)的活性乘以2,即为肌酸激酶MB 型同工酶(CK-MB)的活性。

3 标本:

3.1 病人准备:无特殊。

3.2 类型:血清或肝素血浆。

3.3 标本存放:稳定性:-20℃保存稳定4周(避光保存)。

活性损失:2~8℃保存24小时或18~22℃保存1小时至少

损失10%。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血标本应尽快送往化

验室,室温下放置30―45分钟,后离心,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

血清必须吸出,转移至有盖的试管中.

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CK-MB试剂盒(沪

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

4.1.1 试剂组成

试剂1(R1):

D-葡萄糖27mmol/L 咪唑缓冲液

60mmol/L

乙酸镁14mmol/L NADP 2.7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27mmol/L AMP 7mmol/L

试剂2(R2):

磷酸肌酸 160mmol/L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20KU/L

ADP 11mmol/L 糖激酶≥

20KU/L

CK-M 抗体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

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试剂1 与试剂

2 启用后,在2~10℃避光的条件下可稳定20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

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

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稳定剂。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

肤及粘膜。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4.2 校准品:

4.2.1采用以检测用水为空白的方式进行校准。

4.2.2校准及校准频次的要求:正常情况下,应每周至少对测定进行一次校准。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如:使用的试剂批号发生改变时、使用的仪器进行维修、保养或关键部件进行更换后、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发生漂移或超出规定的范围等),应重新对测定进行校准后再对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

4.3 质控品: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5 仪器

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6.4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7 质量控制

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8 计算方法

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以U/L报告。

9 参考值范围:0-24U/L

参考值因性别、年龄、饮食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根据好的实验室经验,每个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我室参考值0-25 u/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