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docx

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docx

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docx
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docx

文化生态下绣球文化研究

绣球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历经上千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与文化内涵。它既可以是一种竞技工具,也可以是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的爱情信物,还可以是承载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艺术品及“非物质文化”担当者的绣球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品鉴上都没有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其发展甚至面临不知所措的茫然。在此情境下,从文化生态视角审视绣球文化的产生与构成,或可为绣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绣球文化的历史意蕴

文化生态视角是指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性出发研究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文化起源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特有的文化形貌和模式予以阐释。文化生态视角下,绣球制作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特色、民俗意义逐步突显,成为靖西的文化标识,乃至成为“让世界了解XXX,让XXX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在时代的变迁中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意蕴。

1.起源与发展:不同时期承载不同的时代内涵关于靖西绣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它起自原始社会,最初源于竞技活动,后发展为爱情信物。另一种说它自产生之日起,就是求偶传情的信物。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反映了靖西绣球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关于XXX 绣球文化的产生,何卫东等学者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投绣球的雏形是壮族古代的‘飞砣’”[1],至今已有20XX年的历史。之所以

如此认为,是因参考了XXX崇左地区的花山壁画及其相关史料。有史料记载,这种飞砣是当时XXX一带人们在作战和狩猎中经常使用的投掷性武器,由青铜铸造,类似于今天的链球。后来,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及生产力的发展,铁、镍等金属先后成为制作飞砣的材料,以石材和木材制作的飞砣也不鲜见。及至绣花布囊成为制作飞砣的材料时,其用途发生巨大变化,由作战和狩猎中的竞技衍变成了茶余饭后的娱乐抛接,后又成为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信物。吕屏、彭家威等学者则认为,绣球在宋朝乍一出现就是壮族青年男女求偶传情的信物,并引用宋人周去非的记叙加以佐证“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男女目成,则女受而男婚已定”[2]。抛开具体的起源时间之争,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种起源说法,都是XXX靖西先民铸剑为犁心声的体现,承载着人们在不同时代的要求: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娱乐,不要杀戮;要婚姻,还要爱情。在深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的时代,也是一种美好、进步要求的体现。

2.花色与样式:彰显靖西地区农耕文明特色靖西地区是传统的农耕地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壮族先民对农业的重视之情,在绣球的花色与样式上,乃至在填充物上都有所体现。传统的靖西绣球通常为四色十二瓣,分别代表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像廿四节气之于农业生产的意义一样,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印记。为了突显季节含义,有的绣球瓣上还会绣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图案,用特色花卉标识春夏秋冬。至于其他图案,也多以祥瑞为主,

和农耕社会人民的祈愿息息相关。如石榴、葡萄等植物纹样,意喻多子多福;鲤鱼、金鱼等动物纹样的,意喻生活富裕;龙凤、鸳鸯、喜鹊等纹样,意喻婚姻幸福美满。一般来说,除中间四瓣选图案没有特殊要求外,其余则一般是“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因为对农业的重视,壮族先民在各种节日、祭祀、祈年的仪式中,都以农作物种子以及播种、耕种等生产劳动形式为主题。比如造屋架梁时会上挂稻穗、墙角撒稻谷,老人做寿时会送粳米作礼物,体现在绣球文化上就是以农作物作为绣球的填充物。XXX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填充物就有豆粟、棉花籽、谷物,有祈求“五谷丰登”之意;而对于担当爱情信物的绣球来说,以农作物的种子为填充又意喻青年男女成家立业后多子多孙,有生殖、繁衍、兴旺之意。可见,绣球以一己之身,包揽了整个农耕社会的典型内涵,承载了壮族先民的所有美好愿景。

3.制作技艺: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绣球作为XXX地区特色文化的代表,以自己的用材与制作技艺承载了上千历史积淀,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有专家考证,最早的绣球是用青铜材料制造,铁、镍等金属材料使用得较晚,把其代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就会发展这正与当时的金属冶炼水平乃至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步。及至后来使用绣花布囊材料,其用途也由竞技工具变成装饰信物,但其刺绣手法仍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目前的制作技艺来看,绣球的刺绣手法有堆绣、平绣之分。堆绣是历史遗存的典型体现,绣球在XXX又被称为“堆绣绣球”也是因为这一复杂又古老的刺绣工艺。堆绣绣球为纯手工制作,采用复线刺绣的方法缝制,层次鲜明,图形

生动、立体。但因其制作时间长、工艺要求高,传承这门技艺者并不多见,目前在靖西绣球之乡旧州古镇只有中华巧女黄肖琴及其女儿懂得这一技法。反之,平绣则是市面上比较普及的刺绣手法,由于有机器参与生产,技术难度水平较低、简单易行。平绣采用单线刺绣,与堆绣相比虽缺少立体感,但因其工艺要求低,出产成品快,倒成为市面上的主流产品。这里不难看出,平绣这种刺绣手法的出现本身就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体现,因为有机器这种现代工具介入了生产。只不过,这种介入,这种以机器为载体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一种传统文化来说,带来的未必都是好处。

二、从文化生态视角看靖西绣球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文化生态视角审视靖西绣球文化发展,就会发现依托于机器生产之上的平绣技艺的普及,其作用就像科学技术一样,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会使绣球产品大量面世,扩大这种文化遗存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会因其对堆绣刺绣手法的排挤、替代而影响绣球文化的历史韵味。

1.从绣球的花色与样式看,文化内涵苍白化自从使用机器生产绣球的方式普及以来,绣球产品貌似丰富了,花色与样式也多了些,这是好事,但若从文化内涵来看,其意义反倒有些萎缩了,自身特色被日渐弱化。机器生产的介入使靖西绣球的制作成为一门产业。当地政F部门为此在靖西旧州古镇打造“旧州绣球一条街”,沿街建筑都被仿古翻新,镇里全方位、无死角地被加入绣球元素,有供游客参观的景观景点,也有专门建造的博物馆。还有一些村民平日就坐在门口,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