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1)能量传递效率=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2)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

例: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千克的有机物体重,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设草吸收的水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

A.125

B.75

C.7500

D.12500

答案:正确选项是C

先计算鹰每增加1千克的有机物体重需要多少千克的草的有机物体重。

这可以按“食物链中每一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题目中问的是至少,所以传递效率应该取20%。鹰每增加1千克的有机物体重,那么食虫鸟的有机物重量是1/20%=5(千克)。那么当食虫鸟有机物重量是5千克时,昆虫有机物重量应该是5/20%=25(千克)。当昆虫的有机物重量是25千克时,草的有机物重量应该是25/20%=125(千克)”来计算。

再按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来换算成草光合作用所需水的质量,再计算吸水的量。

草光合作用时需要的水量为CO2+H2O=(CH2O)+O2,计算得出需要水的质量为75千克,再除以1%换算成小草从土壤中的吸水量为7500千克。

能量传递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生常因缺乏系统总结和解法归纳而容易出错。下面就相关问题解法分析如下: 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 B. 192kJ D. 960kJ 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D 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20%)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4=625 kg。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3.已知能量的传递途径和传递效率,根据要求计算相关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 例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2,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B. 解析: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相当于240÷6=40mol 葡萄糖;生产者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经过了两次传递,按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40×15%×15%=葡萄糖。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效率及其传递途径时,可在确定能量传递效率和传递途径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能量传递效率和传递途径计算。 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1.已知较高营养级从各食物链中获得的比例,未告知传递效率时的能量计算。 例4.右图食物网中,在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时,假设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从前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人的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水藻 kg。 解析:由题意知:人从大鱼和小鱼处获得的能量是相等的,小鱼从虾和水藻处获得的能量是相等的,而且,题中“至少”需要多少,应按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能量传递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 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彭邦凤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生常因缺乏系统总结和解法归纳而容易出错。下面就相关问题解法分析如下: 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D 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20%)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4=625 kg。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3.已知能量的传递途径和传递效率,根据要求计算相关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 例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2,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A.0.04 B. 0.4 C.0.9 D.0.09 解析: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相当于240÷6=40mol葡萄糖;生产者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经过了两次传递,按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40×15%×15%=0.9mol葡萄糖。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效率及其传递途径时,可在确定能量传递效率和传递途径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能量传递效率和传递途径计算。 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1.已知较高营养级从各食物链中获得的比例,未告知传递效率时的能量计算。

化工原理习题第二部分热量传递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二部分热量传递 一、填空题: 1.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500℃, 而环境温度为20℃,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厚度为240mm,λ=0.57w/m.K,此时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为____ 1140w ___。(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 2.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 q=αA△t 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 w/m2.K _____。 3.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3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____27.9K _____。 3. 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15℃和3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____ 41.6K _____。 4.热量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三种:__ 热传导___、___热对流 ____、热辐射。 5.对流传热中的努塞特准数式是__Nu=αl/λ____, 它反映了对流传热过程几何尺寸对α的影响。 6.稳定热传导是指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而改变。 7.两流体的间壁换热过程中,计算式Q=α.A.△t,A表示为α一侧的换热壁面面积_______。 8.在两流体通过圆筒间壁换热过程中,计算式Q=K.A.△t中,A表示为____________ A 泛指传热面, 与K 相对应________。 9.两流体进行传热,冷流体从10℃升到30℃,热流体从80℃降到60℃,当它们逆流流动时, 平均传热温差△tm=_____ 50℃_______,当并流时,△tm=___ 47.2℃______。 10.冷、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T=400℃,出口温度T 为200℃,冷气体进口温度t=50℃,两股气体的质量流量相同,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若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_250__℃;若热损失为5%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__240℃_。 11.一列管换热器,列管规格为φ38×3, 管长4m,管数127根,则外表面积F=__F1=127×4π×0.038=60.6m2,而以内表面积计的传热面积F____ F2=127×4π×0.032=51.1m2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专练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必

专题专练——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一、选择题 1.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 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 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 [解析]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kg)。粪便中的能量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kg)。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B 2.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 ) A.550 kJ B.500 kJ C.400 kJ D.100 kJ [解析]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5÷(10%)2=50(kJ),即丙最少含500+50=550(kJ)的能量。 [答案] A 3.右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y=90ax+10x B.y=25ax+5x C.y=20ax+5x D.y=10ax+10x

[解析]由题干中的“至少”可知,应该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a表示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则1-a表示直接从生产者(甲)获得食物所占比例,故有(1-a)x÷20%+ax÷20%÷20%=y,即y=20ax+5x。 [答案] C 4.由于“赤潮”,一条4 kg的杂食海洋鱼死亡,假如此杂食鱼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杂食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28 kg B.280 kg C.16 kg D.160 kg [解析]依题意构建食物网,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杂食海洋鱼的食物来自3条食物链,分别是①海洋植物→杂食海洋鱼,②海洋植物→草食鱼类→杂食海洋鱼,③海洋植物→草食鱼类→小型肉食鱼类→杂食海洋鱼。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由①得:4×(1/2)÷20%=10(kg);由②得:4×(1/4)÷20%÷20%=25(kg);由③得:4×(1/4)÷20%÷20%÷20%=125(kg)。故共消耗海洋植物的量为10+25+125=160(kg)。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2015·济南模拟)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的能量________ kJ。 (2)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解析](1)(6.8×109-1.3×108÷20%)×(20%)2=2.46×108kJ。(2)改变前:1 kg蛇消耗草为3/4÷(20%)3+1/4÷(20%)2=100 kg;改变后:1 kg蛇消耗草为1/4÷(20%)3+3/4÷(20%)2=50 kg,所以改变后与改变前相比节余的50 kg草可流向人。故人比原来增重了50×20%×20%=2 kg。 [答案](1)2.46×108(2)2 6.(2015·苏北四市联考)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能量转化中的效率计算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能量转化中的效率计算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要实现这种能量的转化需要一定的设备,由于设备本身的限制,不可能将一种能量全部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这就出现了设备的效率问题。笔者发现,2011年各地中考以设备的效率为载体,围绕有用的能量和总能量涉及的相关知识设置考点,试题的综合性较强,覆盖初中物理的力、热、电、能量等知识。 1.锅炉的效率 例1.(2011鞍山)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 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l07J/kg。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解析:试题以锅炉为载体,考查了吸热升温公式和燃料燃烧放热公式。要求锅炉的效率,需要清楚锅炉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水的内能,因此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能量,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总能量。 答案:(1) (2) (3)锅炉的效率

2.柴油抽水机的效率 例2.(2011荆门)今年我省出现大面积干旱,造成农田缺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为缓解旱情,很多地方采用柴油抽水机从江湖中引水灌溉。某柴油抽水机把湖水抬升4.5m流入沟渠,再去灌溉农田。已知在2h内抬升了1600m3的水,此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40%,柴油的热值为4.5×107J/kg,g取10N/kg,求:(1)此柴油抽水机2h做了多少有用功?℃ (2)此柴油抽水机工作2h消耗了多少柴油? (3)此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为多少千瓦? 解析:柴油抽水机将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通过克服重力做功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试题以此为载体,考查了质量、密度、重力、热值、功和功率等知识。 (1)虽然抽水机是将水连续地分批抽上去,我们可以想象成抽水机将全部1600m3的水一次性地在2h 内缓慢抬升4.5m,这就是等效法的应用。这样利用计算出水的质量,再用计算重力,然后用就可以计算出有用功。 (2)要计算柴油的质量,需要先计算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这就要利用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40%这个数据。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利用柴油抽水机做的有用功去乘以效率。避免错误的方法 是想清楚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总的能量,总的能量要比有用的能量数值大。应该根据,得到 。 (3)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应该用总能量除以时间计算,总能量就是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时间是2h,要注意把单位化成秒。 答案:(1)

生物能量转换效率

生物能量转换效率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每台洗衣机每年可节能约1.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 对于清洁衣服,很多白领和年轻人有着很高的要求,怕染色、怕交叉感染,所以常常一堆衣服要分两三次洗完。其实,这是一种不低碳的生活方式,专家表示,如果每月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每台洗衣机每年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6千克。 读者王小姐说,冬天时,每个周六她都要花一个下午来洗衣服,贴身衣物、深色外衣、浅色外衣,至少要用洗衣机洗三次。“其实贴身衣物很小很薄,虽然衣服少,但是洗衣机不会偷懒,还是用那么多水和电,我总是觉得很浪费。现在天气暖和了,完全可以用手洗代替,不仅低碳,还更干净。”自从用手洗衣服后,王小姐说她每周的洗衣时间缩短了一个小时,而且用水量也明显减少了。“我发现洗衣服还挺累的,就当锻炼身体了!” 这里明显有个问题,科技部认为手洗是不用能量的!其实生物的能量转化效率是较低的。 一只鹰2千克要吃10千克小鸟能量传递效率2/10=20% 0.25千克小鸟要吃2千克昆虫能量传递效率0.25/2= 12.5% 100千克昆虫要吃1000千克绿色植物能量传递效率100/1000=10% 真正有用的质量只有: 20%×12.5%×10%=0.25% 而且,生物做功时,有用的质量变成机械能还要浪费大部分,分解一分子葡萄糖产生2870KJ能量,而只有1161KJ用于合成ATP,只有ATP中的能量才被用于生命活动,其余几乎都以热的形式散失了。算一算大约40%多吧。 这样看来,利用人的手工劳动以代替机器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有经验的老板总是用机器代替工人,不会像科技部那样建议手洗代替机洗的。

第三章热量传递 练习题

第三章、热量传递练习题 一、填空(10小题,共20分) 1.热流体和冷流体在列管换热器内换热,若冷流体传热膜系数远大于热流体传热膜系数, 则此时管壁温度接近于流体温度。 2.某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积为2.5 m2,传热平均温差为45 K,传热速率为9000 W,则该换热器此时的总传热系数K=。 3.由化工手册中查得常温下钢的导热系数为42 kcal·h‐1·m‐1·K‐1(原工程制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制(SI)单位,应为。 4.流体需要加热到100~180 ℃的温度范围时,最适宜的加热剂是 ; 流体需要冷却到30~80 ℃的温度范围时,最适宜的冷却剂是。 5.在规定条件下,新的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气可将流体从323 K加热至338 K。使用一段时间后,管壁出现污垢,在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换热,则此时被加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将 338 K。 6. 两种流体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逆流换热(无相变)时,若热流体进口温度T1上升,而热流体质量流量、冷流体质量流量、冷流体的进口温度及物性数据均保持不变,则冷流体出口温度将。 7.两流体在套管换热器中逆流换热, 热流体从125 ℃降到60 ℃, 冷流体从25 ℃升到80 ℃, 则其平均温度差为K。 8.多程列管式热交换器的程数多少视需要而定。工业上,常用的U形管式列管热交换器为一种程热交换器。多程列管式热交换器有利于传热,但随程数增多,流体阻力就会。 9.用饱和蒸汽的冷凝来加热冷流体,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不变,以逆流和并流两种方式进行间壁换热,逆流时对数平均温差为,并流时为,其大小为。 10.管内用水作冷却剂冷凝管外水蒸气,若要强化传热,应设法增大管侧的传热膜系数才比较有效。 二、判断题(5小题,共10分) 1.

能量转化中的效率计算

能量转化中的效率计算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要实现这种能量的转化需要一定的设备,由于设备本身的限制,不可能将一种能量全部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这就出现了设备的效率问题。笔者发现,2019年各地中考以设备的效率为载体,围绕有用的能量和总能量涉及的相关知识设置考点,试题的综合性较强,覆盖初中物理的力、热、电、能量等知识。 1.锅炉的效率 例1.(2019鞍山)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kg 的水从25℃加热到100℃,燃烧了6kg的无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l07J/kg。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解析:试题以锅炉为载体,考查了吸热升温公式和燃料燃烧放热公式。要求锅炉的效率,需要清楚锅炉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水的内能,因此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能量,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总能量。 答案:(1) (2) (3)锅炉的效率

2.柴油抽水机的效率 例2.(2019荆门)今年我省出现大面积干旱,造成农田缺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为缓解旱情,很多地方采用柴油抽水机从江湖中引水灌溉。某柴油抽水机把湖水抬升4.5m 流入沟渠,再去灌溉农田。已知在2h内抬升了1600m3的水,此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40%,柴油的热值为4.5×107J/kg,g取10N/kg,求: (1)此柴油抽水机2h做了多少有用功?℃ (2)此柴油抽水机工作2h消耗了多少柴油? (3)此柴油抽水机的总功率为多少千瓦? 解析:柴油抽水机将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通过克服重力做功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试题以此为载体,考查了质量、密度、重力、热值、功和功率等知识。 (1)虽然抽水机是将水连续地分批抽上去,我们可以想象成抽水机将全部1600m3的水一次性地在2h内缓慢抬升 4.5m,这就是等效法的应用。这样利用计算出水的质量,再用计算重力,然后用就可以计算出有用功。 (2)要计算柴油的质量,需要先计算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这就要利用柴油抽水机的效率为40%这个数据。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利用柴油抽水机做的有用功去乘以效率。避免错误的方法是想清楚柴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总的能量,总的能量要比有用的能量数值大。应该根据,得

2013-01-10能量传递中的计算题

能量传递中的计算题 1、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2,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C ) A.0.04 B. 0.4 C.0.9 D.0.09 2、下图食物网中,在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时,假设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从前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人的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水藻 975 kg。 3、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的鹰要吃10 kg的小鸟,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的昆虫,而100 kg的昆虫要吃1000 kg的绿色植物。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C ) A. 0.05% B. 0.5% C. 0.25% D. 0.025% 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B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B ) A. B. C. D. 5、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C ) A. 200kJ B. 40kJ C. 50kJ D. 10kJ 6、在能量金字塔中,如果生产者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240mol 的氧气,其全部用于初级消费者分解血糖,则其释放并贮存在ATP中的能量最多有( C )可被三级消费者捕获? A. B. C. D 、 7、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000只昆虫生活才可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鹰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 C )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 A. B. C. D. 无法统计 8、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m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D ) A. B. C. D. 9、具有三个营养级的能量金字塔,最上层的体积是最下层的( B) A. 10%~20% B. 1%~4% C. 0.1%~1% D. 1%~10% 10、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D ) A. W1>10W2 B. W1>5W2 C. W1<10W2 D. W1<5W2 11、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吨数为( D ) A. 3000 B. 1650 C. 1500 D. 不超过 300 1

生物必修三能量流动计算

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D 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20%)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4=625 kg。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专题

能量流动之 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专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能量流动 2、掌握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3、学会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引言】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在高中生物知识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等知识共同构成了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然而在“能量流动”知识中,仍存在一些易被忽视或不常见的问题,如“能量值”的表示方式、最值的计算、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稳态的关系等。 【导学探究】 一、能量流动的几种“最值”计算 由于一般情况下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 10%~20%。故在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所以,在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消耗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若求“最(至)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反之,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传递给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若求“最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这一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1. 以生物的同化量(实际获取量)为标准的“最值”计算

题1.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 B. C. D. 2. 以生物的积累量为标准的“最值”计算 题2. 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A. 200kJ B. 40kJ C. 50kJ D. 10kJ 二、能量值的几种不同表示方式及相关计算 “能量值”除了用“焦耳”等能量单位表示外,在许多生物资料中,其还可用生物量、数量、面积、体积单位等形式来表示,因而使能量流动关系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但是不管用何种单位形式表示,通常情况下能量的传递效率都遵循“10%~20%”的规律,下面结合一些例子分别加以阐述。 1. 能量(单位)表示法及计算 以能量(单位)“焦耳”表示能量值的多少是“能量流动”知识中最常见的形式。在以“焦耳”为单位的能量传递过程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不可能出现倒置。 1.1 以生物体同化量的总量为特征的计算 如题1 1.2 以ATP为特征的计算 这种形式的能量计算是建立在物质氧化分解的基础上的,它常涉及利用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1.23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1.下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h)/a 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h/b D.可通过投放消化酶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3.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焦每平方厘米年)。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111 J/(cm2·a) B.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8.4% C.在B同化的总能量中,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约占16.7% D.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 5.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N1~N4表示能量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B、C、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B.图乙中的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图乙中能量由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武汉大学热量传递过程练习题2讲解

武汉大学热量传递过程练习题(2) 一、填空(7小题,共12分) 1.两种流体通过间壁进行换热的过程,包括间壁的导热和间壁两侧的对流传热的过程。 2.某工厂根据工艺要求,热流体进口温度应为300 ℃,出口温度应为200 ℃,冷流体进口温度应为80 ℃,出口温度应为200 ℃。显然,在此工艺条件下, 不能采用并流传热操作。 3.在夹套式、套管式和列管式三种热交换器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最小的是夹套式热交换器,最大的是列管式热交换器。 4.在间壁换热器中要实现恒温传热,则间壁一侧输入的必定是高温饱和蒸气,另一侧输入的必定是低温饱和液体。 5.热流体和冷流体在列管换热器内换热,若冷流体传热膜系数远大于热流体传热膜系数, 则此时管壁温度接近于冷流体温度。 6.为强化传热,人们设计了管外加翅片的换热器。它适用于管内传热膜系数大,而管外传热膜系数小的情况. 7.某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积为2.5 m2,传热平均温差为45 K,传热速率为9000 W,则该换热器此时的总传热系数K= 80 W·m-2·K-1。 二、判断题(3小题,共6分) 1当选用多种绝热材料时,在耐热性等条件允许时,为提高保温效果,应将导热系数大的包扎在内层。(错)2.冷热两流体经间壁进行定态换热,若间壁两侧流体温度均沿壁面而变化,且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保持不变时,则逆流操作的传热平均温度差比并流时的传热平均温差大。(对) 3.传热速率(也称为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传热速度(也称热通量或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对热交换器而言,前者是表达该热交换的传热能力,后者是表达该热交换的传热强度。(对) 三、选择(6小题,共12分) 1.在下列换热器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最大的通常是(C) A、套管式换热器; B、夹套式换热器; C、板式换热器; D、管壳式换器。 2双层平壁的定态导热,壁厚相同,各层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1和 2 ,其对应的温度差分别为 1 和 2 , 若 1> 2 ,则 1 和 2 的关系为(A )A、 1 < 2 ; B、 1 > 2 ; C、 1 = 2 ; D、无法确定。 3.在对流传热公式中,的物理意义是(B) A、冷(或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差; B、固体壁面与冷(或热)流体的温度差; C、固体壁两侧的壁面温度差; D、冷热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 4.在一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却列管内的CO 2 气体,就整个换热过程而言,热阻主要存在于( C ) A、CO 2气体的流动主体中;B、金属管壁中;C、CO 2 气体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 D、水流与管壁间的层流底层中。 5.在下列管壳式换热器中,没有降低或消除由温差引起的热应力补偿措施的换热器是( D) A、U形管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 C、壳体带有膨胀圈的管壳式换热器; D、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6.体现流体流动状态对管内流体强制对流传热过程影响的特征数(无因次准数)是(C ) A、努塞尔数; B、普朗特数; C、雷诺数; D、格拉晓夫数。 四、计算问答(7小题,共70分) 1.在传热面积为28 m2的列管式换热器中逆流换热。热流体进口温度为373 K, 出口温度为323 K。冷流体流量为1.8 kg·s-1, 比定压热容为4.18×103J·kg-1·K-1, 进口温度为293 K, 出口温度为333 K。试求:(1)传热平均温度差;(2)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能量传递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相关计算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在营养级 上的差别,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 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或20%来解题。 (1) 设食物链A T B T C T D,分情况讨论如下: ①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k (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 =Mk(10%)3。 ②已知A营养级的能量为N,贝U D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 N X (20%)3;最少能量=N X (10%)3。 (2) 在食物网中分析: 如在A T B T C T D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还应遵循以下原 则: 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消耗的能量越少,如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 为M,计算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应取最短食物链A T D,并以20%的效率进 行传递,即等于M k 20% ;计算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时,应取最长的食物链A T B T C T D,并以10%的效率进行传递,即等于M k (10%)3。 (3) 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 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 的是() A ?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 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 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2. 如图为一个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 (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 的关系可表示为() A . y = 90ax+ 10x B . y= 25ax + 5x C . y= 20ax+ 5x D . y = 10ax+ 10x C C 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X109kJ , 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X108,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 A. X10 8 kJ B. X10 7 kJ C. X107 kJ D . X107 kJ 2、在一个高产的人工鱼塘中同时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

能量流动计算题

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物考试中一般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部分知识。下面就常见的一些类型进行归类,总结该类题的解题技巧。 一. 求能量传递效率 求能量传递效率= 例1. 下表是对某一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其中A 、B 、C 、D 分别 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 为分解者。pg 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 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Pg=Pn+R ),R 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请分析回答。 1. 能量流动是从A 、B 、C 、D 中的那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解析:(1)因为B 营养级的能量最多,储存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也最多故B 是生产者。 (2)已知E 是分解者,按照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为 B → D → A → C 。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为(0.9/15.9)×100﹪=5.7﹪ (3)因为在该生态系统中,输入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870.7,输出的总能量=13.1+501.3+0.6+79.1+191.4=785.5,870.7>785.5。所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输出的总能量之和。 答案(1)B 因为B 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2)5.7﹪ (3)增加。因为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输出的总能量之和。 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 ×100%

例2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千克要吃10千克小鸟,小鸟增重0.25千克 要吃2千克昆虫;而昆虫增重100千克要吃1000千克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率为( ) A 0.05﹪ B 0.5﹪ C 0.25﹪ D 0.025﹪ 解析:能量传递效率在各营养级之间不一样,逐步计算。或以植物为基准,在食物链的基础上推出2.5/1000×100%=0.25% 二 求营养级的生物量 (一) 已知能量传递效率求生物量 例3在植物 昆虫 鸟 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量为( ) B A Y X D C X X X Y Y Y

种群数量和能量计算问题归纳

如何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引发的“连锁反应” 由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营养关系,导致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与其相关的其他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连锁反应。现将分析连锁反应导致的种群变化要点归纳如下: 1 单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 单条食物链中的生物,因只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故其数量变化关系容易确认,即若食物方(被捕食者一方)减少则天敌方(捕食者一方)也减少;食物方增多,天敌方也会随之增多。同理,若天敌方增多,则食物方减少;天敌方减少,则食物方会增多。 例1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多,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种群数量增加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所占有的能量越多;反之,营养级越高,所占有的能量越少。据此可以推出甲、乙、丙、丁4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由上述变化规律可知,乙种群数量的增加,则其前一营养级甲种群的数量必然下降,后一营养级丁种群的数量必然增加,而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丙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D。 2 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 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中,当某种群生物困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时,对另一种群生物数量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其连锁反应的结果,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2)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3)分析时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时,应从高营养级到低营养级依次进行。 例2 试根据图2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能量传递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生常因缺乏系统总结和解法归纳而容易出错。下面就相关问题解法分析如下: 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D 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20%)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4=625 kg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3.已知能量的传递途径和传递效率,根据要求计算相关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 ,若能量传递效率例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 2 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 A.0.04 B. 0.4 C.0.9 D.0.09 解析: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相当于240÷6=40mol葡萄糖;生产者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经过了两次传递,按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40×15%×15%=0.9mol葡萄糖。 答案:C

高二生物能量传递计算题

能量传递计算 例1.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若流经此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则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0.8%,0.032% 例2.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开始,若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2124.7KJ ,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71.7KJ ,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生产者,≈12.8%) 例3.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若增加 1克体重,至少要消耗_______克植物。(125克)。 例4.若人的食物二分之一来自植物,四分之一来自小 型食肉型动物,四分之一来自牛羊肉,则人增重1Kg 时最 多消耗植物_________Kg 。(280) 例5.如右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若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同一营养级的每种生 物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 KJ 7102 ,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6.05×104) 例 6.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属种(如久负盛名的中国鸽子树--珙桐)均分布于此。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 2·y )。 (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营养级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_________。(2分) (4)试分析相关泥石流带对该区域熊猫繁殖造成的可能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生长的压力(表述合 理即给分)(2分)(2)5×103kJ/m 2·y 较高 (3)15.6%(2分) (4)熊猫生活领地受到地震的影响分隔,雄雌相遇完成生殖的机率下降,出生率下降,导致种群密度下降(或地理隔离导致繁殖率降低)(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