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 微生物学

(4)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共834题

301
不产生毒素,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细菌是

A.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02
能产生志贺样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是

A.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03
引起婴儿和旅游者腹泻的大肠杆菌是

A.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04
可产生外毒素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宋内志贺菌

E.副甲伤寒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05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宋内志贺菌

E.副甲伤寒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06
迟缓发酵乳糖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宋内志贺菌

E.副甲伤寒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07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但有动力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伤寒沙门菌

D.宋内志贺菌

E.副甲伤寒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08
宋内志贺菌感染后

A.病情多较重

B.多倾向轻型感染

C.多倾向转变为慢性

D.多倾向急性中毒性

E.多倾向无症状带菌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09
福氏志贺菌感染后

A.病情多较重

B.多倾向轻型感染

C.多倾向转变为慢性

D.多倾向急性中毒性

E.多倾向无症状带菌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10
志贺菌可引起的疾病是

A.肠热症

B.尿路感染

C.食物中毒

D.霍乱

E.菌痢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11
伤寒整个病程检查病原体均可进行

A.尿培养

B.血培养

C.粪便培养

D.脓液培养

E.骨髓培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12
可用于伤寒症辅助诊断是

A.肥达试验

B.神奈川试验

C.锡克试验

D.外斐反应

E.抗“O”试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13
肥达试验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

A.伤寒或副伤寒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

B.伤寒带菌者

C.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D.患肠热症的可能性甚小

E.曾接受过伤寒或副伤寒菌苗接种或非特异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①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②若O、H凝集效价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③若 O不高 H高,可能预防

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④若 O高 H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314
肥达试验中H凝集效价高而O凝集效价不高,可诊断为

A.伤寒或副伤寒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

B.伤寒带菌者

C.肠热症

D.患肠热症的可能性甚小

E.曾接受过伤寒或副伤寒菌苗接种或非特异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①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的可能性大;②若O、H凝集效价均低,肠热症的可能性小;③若O不高H高,可能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④若O高H不高,则可能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感染。

315
培养沙门菌或志贺菌选用

A.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B.碱性琼脂平板

C.亚碲酸钾琼脂片平板

D.SS琼脂平板

E.B-G(Bordet-Gengou)琼脂平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16
副溶血性弧菌

A.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

B.致病物质只主要是内毒素

C.致病物质可能是溶血素

D.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

E.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酶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17
霍乱弧菌

A.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

B.致病物质只主要是内毒素

C.致病物质可能是溶血素

D.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

E.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酶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18
伤寒沙门菌

A.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

B.致病物质只主要是内毒素

C.致病物质可能是溶血素

D.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

E.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酶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19
培养副溶血弧菌选用

A.琼脂平板

B.吕氏血清斜面

C.巧克力色血平板

D.高盐(含3.6%NaCl)蛋白胨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20
志贺菌可能性大

A.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B.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无动力

C.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有动力

D.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E.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无动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21
伤寒沙门菌可能性大

A.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B.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无动力

C.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有动力

D.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E.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无动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22
可能为其他沙门菌或变形杆菌

A.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B.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无动力

C.乳糖不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有动力

D.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

E.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无动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沙门菌不发酵乳糖,除伤寒沙门菌外,发

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有动力;变形杆菌是肠道非致病菌,也不发酵乳糖,是例外。其发酵葡萄糖同沙门菌。有鞭毛。两者可利用尿素培养基鉴别。变形杆菌有尿毒酶,尿素分解试验阳性。

323
常用于分离培养霍乱弧菌的培养基是

A.SS琼脂平板

B.高盐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

D.沙保弱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平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分离培养。

324
下列哪种细菌在悬滴标本中可呈穿梭运动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霍乱弧菌

E.变形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一端有一根单鞭毛,运动活泼。若取该细菌的标本作悬滴观察,可见细菌呈穿梭运动。

325
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性菌毛

E.Ig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霍乱肠毒素,是一种外毒素。是已知的致泻性毒素中最强烈的毒素,是肠毒素的典型代表。

326
哪种细菌感染后粪便呈米泔水样

A.大肠埃希菌

B.志贺菌

C.变形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霍乱弧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感染后可产生严重腹泻和呕吐,在疾病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可达1L,排出含有黏膜、上皮细胞以及霍乱弧菌组成的如米泔水样腹泻物。

327
关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呈多形状,革兰阴性

B.有鞭毛,运动活泼

C.生长最适pH为7.7

D.需用无盐或低盐培养基培养

E.能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副溶血性弧菌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是嗜盐,在培养基中以含有35g/LNaCl最为适宜,无盐则不能生长。p>

328
对于霍乱毒素,不恰当的是

A.是霍乱弧菌的主要毒性物质

B.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

C.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

D.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

E.其受体是唾液酸受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霍乱弧毒素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由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GMl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329
引起第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细菌是

A.Ol群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

B.Ol群霍乱菌El-Tor生物型

C.O139群霍乱弧菌

D.O7群霍乱弧菌

E.其余选项均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引起第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细菌是O1群霍乱弧菌El-Tor生物型。

330
霍乱弧菌能黏附于宿主细胞是因为具有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K抗原

E.其余选项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霍乱弧

菌的普通菌毛是该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需的因子。

331
霍乱弧菌肠毒素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细胞内

A.cAMP含量升高

B.ATP含量升高

C.cAMP含量降低

D.cGMP含量升高

E.其余选项均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肠毒素,能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到G蛋白上,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三Gs,Gs的活化可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细胞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出现更严重的腹泻。

332
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是

A.胃溃疡

B.食物中毒

C.肺炎

D.败血症

E.脑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333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常与食海产品或盐腌食品相关,由于该菌

A.耐热

B.嗜碱

C.嗜盐

D.耐高渗

E.耐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334
一个旅游团,去舟山旅游,吃牡蛎后12~24小时后有6个人出现腹泻伴中等程度的腹痛,呕吐。大部分人出现水样便,有少数出现血便。粪便培养后镜检发现G-杆菌。引起该疾病最有可能的致病菌是

A.空肠弯曲菌

B.艰难梭菌

C.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志贺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如食用含菌的海产品因蒸煮不当或盐腌制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症状可出现严重水样腹泻,伴腹痛,呕吐或低热。艰难梭菌感染往往与之前使用过抗生素相关。多种肠道病原菌可引起痢疾症状。通常,该病人的这种情况见于志贺菌痢,但相似的症状也见于其他病原体。食用禽类有关的常见于空肠弯曲菌或沙门菌感染有关。动物是鼠伤寒沙门菌主要的传染源(禽类,蛋类,乳制品)。空肠弯曲菌也是引起腹泻的常见致病菌。大部分病例与食物制备不恰当和食用家禽有关,可表现为发热和血性腹泻。志贺菌感染后可出现典型的里急后重,并引起脓血便比较多见。

335
男性,31岁,3周前到孟加拉国旅游。回到国内第二天突然出现严重水样腹泻。在急诊室排出大量米泔水样便,呕吐数次并轻度昏迷,主诉肌肉痉挛性疼痛,头昏眼花。该患者因溃疡病正服用H2受体组织剂。引起该疾病的最有可能的细菌是

A.空肠弯曲菌

B.艰难梭菌

C.沙门菌

D.霍乱弧菌

E.志贺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1817年以后曾有8次霍乱大流行。8次中有6次席卷印度恒河三角洲,流行血清型为O1古典生物型。在第七次

大流行时则是O1 E1-Tor生物型。在第七次大流行时大量无症状携带者排出霍乱弧菌污染水源是导致流行的最重要原因。因为摄入污染的水源或食物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胃酸强度低,服用抗酸药或其他减少胃酸的药物是感染霍乱的危险因素。典型病例一般在吞食细菌后2~3天突然出现剧烈腹泻和呕吐,在疾病最严重时,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L。排出含有黏膜、上皮细胞以及霍乱弧菌的米泔水样腹泻物。引起水和电解质大量丧失,典型病例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有20%~50%的死亡率。

336
男性,31岁,3周前到孟加拉国旅游。回到国内第二天突然出现严重水样腹泻。在急诊室排出大量米泔水样便,呕吐数次并轻度昏迷,主诉肌肉痉挛性疼痛,头昏眼花。该患者因溃疡病正服用H2受体组织剂。细菌的毒素引起腹泻的机制是

A.阻断EF-2

B.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

C.减少细胞内cAMP浓度

D.阻断EF-1依赖的转运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E.水解VAMP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肠毒素为不耐热肠毒素,能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使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到G蛋白上,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三Gs,Gs的活化可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细胞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出现更严重的腹泻。。

337
下列病原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可见针尖状无色透明菌落的是

A.霍乱弧菌

B.大肠埃希菌

C.支原体

D.幽门螺杆菌

E.沙门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微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血液或血清,初代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加入混合抗生素,培养3-6天可见针尖状无色透明菌落。

338
下列试验中可作为快速鉴定幽门螺杆菌的试验是

A.尿素酶试验

B.吲哚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

D.外斐反应

E.菊糖发酵试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能产生丰富的尿素酶,费解尿素产生氨。从而在菌体诸位形成“氨云”——碱性物质,进而引起到缓冲胃酸的pH作用,是自己能在强酸的环境下生存。

339
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培养的描述错误的是

A.微需氧

B.生长时需二氧化碳

C.最适生长pH为6~8左右

D.营养要求简单,可在简单的培养基生长

E.37℃培养3~5天后可见针尖状无色透明菌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是很复杂的,营养要求特别高;由于幽门螺杆菌比普通菌生长缓慢,为了使培养基中的养分不被其他菌消耗掉,培养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基除需添加高营养基质外,还需添加抗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抗生素及抗霉菌的药物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340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是

A.飞沫传播

B.粪-口传播

C.性生活传播

D.虫媒传播

E.皮肤接触

传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是消化道感染菌,而消化道感染主要是以粪-口途径传播。

341
下列哪些因素与幽门螺杆菌致病无关

A.特殊的生存能力

B.能逃避胃酸的灭杀作用

C.分泌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

D.分泌溶血素

E.能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之所以能在胃酸环境下生存,是与它有特殊的生存能力、能逃避胃酸的灭杀作用、分泌SOD和过氧化氢酶、能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等因素分不开的;而溶血素在胃酸环境下很容易被降解,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毫无意义,也就更谈不上与致病性有关。

342
28岁,男性。近半年来反复上腹中部。剑突下隐痛。体型偏瘦,无黑便,疑似幽门螺杆菌感染;行胃镜观察,发现幽门周围有3个约0.2~0.3㎝浅表炎性灶,取一小块炎性区域的胃黏膜组织进行下列哪种快速诊断

A.涂片,革兰染色法

B.尿素酶试验

C.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

D.ELISA

E.检测空泡毒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幽门螺杆菌定植于胃粘膜上皮细胞间。如果患者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取其的胃黏膜组织就一定有幽门螺杆菌。由于幽门螺杆菌能产生丰富的尿素酶,而该酶的底物是尿素;所以将取出患者胃粘膜组织放在含尿素的试纸上作用几分钟,入过试纸变色,说明试纸的pH发生改变,导致其改变的是尿素被分解产生碱性物质——氨。胃内能生长繁殖的细菌只有幽门螺杆菌。

343
血平皿上形成的双溶血环的细菌是

A.产气荚膜梭菌

B.肉毒梭菌

C.炭疽芽孢杆菌

D.白喉棒状杆菌

E.鼠疫耶尔森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专性厌氧,有荚膜无鞭毛。芽胞在菌体次极端呈椭圆形,但很少形成。在血平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内环是由θ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外环是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在牛乳培养基中形成“汹涌发酵”。

344
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特点是

A.血平皿上产生β溶血环

B.牛乳培养基中产生“汹涌发酵”

C.在含亚碲酸钾的培养基中菌落变黑

D.分离培养用SS培养基

E.培养中需加入煌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平皿上β溶血环是破伤风梭菌的培养特点,在含亚碲酸钾的培养基中菌落变黑是白喉棒状杆菌的特点,沙门菌在SS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S型菌落,在培养基中需加入煌绿。

345
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

A.胶原酶

B.肠毒素

C.透明质酸酶

D.卵磷脂酶

E.θ毒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0余种外毒素,有些外毒素即为胞外酶。4

种主要毒素中,α毒素(卵磷脂酶)最重要,能分解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形成的复合物,造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溶解,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346
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

A.假膜性肠炎

B.烫伤养皮肤综合症

C.食物中毒

D.TSS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疾病为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和坏死性肠炎,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因为食入被本菌污染的食物(主要为肉食类食品)。

347
治疗气性坏疽可使用

A.高压氧舱

B.注射TAT

C.口服利福平

D.肌内注射链霉素

E.静脉滴注庆大霉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性坏疽是由厌氧芽胞梭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发生在肌肉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气性坏疽病程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病人常丧失肢体,甚至死亡。故一旦确诊,应立即积极治疗。高压氧治疗使血液和组织中的氧含量提高15倍,能部分抑制厌氧菌的生长。

348
肉毒毒素的特点是

A.可被肠道蛋白酶水解

B.可引起肌肉强制性收缩

C.引起肌肉大块坏死

D.主要经过消化道吸收

E.细菌生活状态下释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肉毒毒素的特点:①嗜神经性毒素,通过胃肠道吸收后,经流血作用于外周胆碱神经,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迟缓性麻痹;②经内化作用进入细胞内的小泡中,不会从外周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突上行,而是留在神经肌肉接点处;③毒素产生方式与其他外毒素不同,现在菌体内形成无毒的前体毒素,细菌死亡自溶后,前体毒素游离出来;④前体毒素对酸和消化道酶均有较强的抵抗力,经胃液作用24小时也不被破坏,故可被胃肠吸收。

349
肉毒梭菌的作用部位是

A.脊髓前角

B.脊髓后角

C.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

D.呕吐中枢

E.血管内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肉毒毒素的特点:①嗜神经性毒素,通过胃肠道吸收后,经流血作用于外周胆碱神经,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迟缓性麻痹;②经内化作用进入细胞内的小泡中,不会从外周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突上行,而是留在神经肌肉接点处;③毒素产生方式与其他外毒素不同,现在菌体内形成无毒的前体毒素,细菌死亡自溶后,前体毒素游离出来;④前体毒素对酸和消化道酶均有较强的抵抗力,经胃液作用24小时也不被破坏,故可被胃肠吸收。

350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是

A.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

B.阻碍乙酰胆碱释放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与抗体Fc段非特异结合

E.破坏CD4T细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肉毒毒素主要抑制神经末梢释

放乙酰胆碱,引起肌肉松弛麻痹,特别是呼吸肌麻痹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351
下列细菌不能再土壤中长期存活的是

A.产气荚膜梭菌

B.破伤风梭菌

C.肺炎链球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枯草杆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肺炎链球菌为兼性厌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故选C。产气荚膜梭菌和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芽胞梭菌属,主要分布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中。炭疽芽胞杆菌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中易培养,易繁殖。只要掘取一点泥土,防砸水里煮一会,接种在加了血液的培养基上就可以了。枯草杆菌广泛分布在土壤及腐败的有机物中,易在枯草浸汁中繁殖。

352
无芽胞厌氧菌的特点是

A.形态特征有鉴别意义

B.只能用抗酸染色

C.主要引起外源性感染

D.在肠道内数量是需氧菌的1000倍以上

E.菌体内形成异染颗粒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无芽胞厌氧菌既生瑜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构成人体的正常菌群,包括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球菌和杆菌。在人体正常菌群中,无芽胞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其数量是其他非厌氧性细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1000倍以上。

353
一名6岁男童不幸跌倒,左足跟部被铁钉扎伤4小时入院。患儿2年前曾注射过DPT,为预防破伤风,此次应

A.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

B.注射破伤风类毒素1ml

C.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注射青霉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发生创伤后,为预防破伤风,常需要注射1500~3000U的TAT紧急预防,其目的是中和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致病外毒素。破伤风病人或疑似破伤风病人应注射TAT。对开放性外伤,特别是创口深、污染严重、有感染破伤风危险者或受伤前未经全程免疫者,除注射类毒素外,可酌情在另一部位注射TAT。

354
某患者食物中毒后,取剩余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培养检测结果为:G+大杆菌,菌体呈汤勺状,有鞭毛,无荚膜。判断病原菌最可能是

A.破伤风梭菌

B.肉毒梭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炭疽芽胞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食物中毒以及培养物检测结果为:G+大杆菌,菌体呈汤勺状,有鞭毛,无荚膜。初步判断为肉毒梭菌。

355
一名28岁女性牙痛就医,经诊断为牙周脓肿。应该考虑予以何种抗生素治疗

A.利巴韦林

B.青霉素肌注

C.口服头孢霉素

D.克林霉素

E.红霉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芽胞厌氧菌在人和动物体内,构成人体额正常菌期。牙周脓肿主要由厌氧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其中核酸杆菌和普雷沃菌属占主导地位。要正确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95%的菌株对青霉素有抗性,一般选用

克林霉素和甲硝唑进行治疗。

356
可引起食物中毒

A.猩红热毒素

B.白喉外毒素

C.霍乱肠毒素

D.破伤风痉挛毒素

E.肉毒毒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57
可引起肽链延长因子的抑制

A.猩红热毒素

B.白喉外毒素

C.霍乱肠毒素

D.破伤风痉挛毒素

E.肉毒毒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58
可引起气性坏疽的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59
烧伤患者常见的感染菌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60
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的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61
分支杆菌属细菌最显著的特点是

A.生长迅速

B.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

C.抵抗力弱

D.不容易变异

E.有芽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与其他菌属相比,分枝杆菌属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可达菌体干重的40%左右,一般用抗酸法染色,为其显著特点。

362
以下微生物中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最慢的是

A.麻风分枝杆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大肠埃希菌

D.布鲁氏菌

E.破伤风梭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约12~24小时繁殖一代,接种后培养3~4周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麻风分枝杆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363
结核分枝杆菌脂质中比重较大,并引起慢性肉芽肿的是

A.磷脂

B.脂肪酸

C.蜡质

D.硫酸脑苷脂

E.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的脂肪酸在脂质中比重较大,与分枝杆菌的抗酸性有关。其中6,6-双分枝菌酸海藻糖具有破坏细胞线粒体膜,毒害微粒体酶类,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和吞噬,引起慢性肉芽肿的作用。

364
下列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感染说法错误的是

A.多见于儿童

B.可形成特征性的原发综合佂

C.不随淋巴、血流扩散

D.原发灶大多可纤维化和钙化而自愈

E.为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原发感染时首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多见于儿童。随着机体结核免疫力的建立,原发灶大多可纤维化和钙化而自愈。有极少数免疫力低下者,结核分枝杆菌可经淋巴、血流扩散至全身,导致全身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365
下列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原发后感染说法错误的是

A.大多数为外源性感染

B.多见于成年

C.感染的病灶局限一般不扩散

D.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E.病变常在肺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原发后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大多为内源性感染,极少由外源性感染所致。原发后感染的特点是病灶局限,一般不累及邻近的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形成结核节,发生纤维化或干酪样坏死。病变常发生在肺尖部位。

366
郭霍现象可用来说明

A.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免疫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主

B.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免疫体液免疫和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C.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免疫以产生超敏反应为特征

D.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免疫为有菌免疫

E.结核杆菌感染机体免疫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性与致病性均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诱发机体产生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两种免疫应答反应相关,即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细胞免疫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此可用郭霍现象说明。人类的原发性肺结核,原发后肺结核,严重而恶化的肺结核相当于郭霍现象的三种情况。

367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速发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会发生迟发型超敏(Ⅳ型超敏反应)反应。将一定量的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则在注射部位出现迟发型超敏反应炎症。

368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学检查法,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样本

B.样本不能用酸碱处理

C.如果查到抗酸杆菌,报告“查到抗酸杆菌”

D.分离培养需要较长时间

E.敏感实验动物为豚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类型,应采取病灶部位的适当样本,若镜检找到抗酸性杆菌,可能是结核分枝杆菌,但通常应报告:“查到抗酸性杆菌”,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分离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常用豚鼠或地鼠鉴别疑似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物以及进行毒力测定。由于细菌含有较多脂质,抵抗力强,可耐酸碱,故可用4%NaOH或3%HCl处理。

369
关于结核病疫苗说法错误的是

A.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有效措施之一

B.我国规定新生儿出生后就接种卡介苗

C.卡介苗又称“BCG”

D.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

E.卡介苗不需要复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广泛接种卡介苗能大大地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我国贵姓新生儿出生后即接种卡介苗,7岁时复种,在农村12岁时再复种一次。皮内接种卡介苗后,阳性反应可维持5年左右。BCG为卡介苗英文全程间写。卡介苗是牛分枝杆菌减毒后的

活疫苗。

370
关于麻风病,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慢性传染病

B.流行地区人群多为隐性感染

C.形成肉芽肿病变

D.潜伏期长

E.自然条件下很多动物均可感染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麻风分枝杆菌可以引起麻风病。该病是一种满习惯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流行。流行地区的人群多为隐性感染,幼年最为敏感。潜伏期长,平均2~5年,长者可达数十年。自然状态下麻风分枝杆菌只侵害人。

371
麻风的传染源最有意义的是

A.麻风病患者

B.麻风分枝杆菌携带者

C.带菌犰狳

D.带菌小鼠

E.带菌黑猩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自然界中只有人感染麻风,因此,传染源知识麻风患者。麻风分枝杆菌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由飞沫传播,如细菌随患者鼻分泌物、痰、汗液、乳汁、精液或阴道分泌物排出,感染他人。

372
与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性有关的是

A.磷脂

B.分枝杆菌

C.索状因子

D.蜡质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73
能引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磷脂

B.分枝杆菌

C.索状因子

D.蜡质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74
可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于溶酶体融合的是

A.磷脂

B.分枝杆菌

C.索状因子

D.蜡质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75
不能在人工培养集中生长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淋病奈瑟菌

C.霍乱弧菌

D.麻风分枝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76
可引起人兽共患疾病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淋病奈瑟菌

C.霍乱弧菌

D.麻风分枝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77
用抗毒能进行治疗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淋病奈瑟菌

C.霍乱弧菌

D.麻风分枝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78
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应选

A.罗氏(Lowenstein)培养基

B.鲍-金(Border-Gengon)培养基

C.吕氏(Loeffler)培养基

D.庖肉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79
培养淋病奈瑟菌应选

A.罗氏(Lowenstein)培养基

B.鲍-金(Border-Gengon)培养基

C.吕氏(Loeffler)培养基

D.庖肉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80
初次分离培养百日咳日鲍特菌应选

A.罗氏(Lowenstein)培养基

B.鲍-金(Border-Gengon)培养基

C.吕氏(Loeffler)培养基

D.庖肉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81
培养厌氧菌应选

A.罗氏(Lowenstein)培养基

B.鲍-金(Border-Gengon)培养基

C.吕氏(Loeffler)培养基

D.庖肉培养基


E.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82
鉴定是否产生毒白喉棒状杆菌的实验是

A.结核菌素试验

B.Widal test

C.神奈川试验

D.Schick test

E.平板独立试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83
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的方法是

A.结核菌素试验

B.Widal test

C.神奈川试验

D.Schick test

E.平板独立试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84
肥达反应原理是

A.皮内中和试验

B.定量凝集试验

C.皮内迟发超敏反应

D.Ⅰ型超敏反应

E.体外中和试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385
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是

A.皮内中和试验

B.定量凝集试验

C.皮内迟发超敏反应

D.Ⅰ型超敏反应

E.体外中和试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86
抗链O(ASO)实验原理是

A.皮内中和试验

B.定量凝集试验

C.皮内迟发超敏反应

D.Ⅰ型超敏反应

E.体外中和试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87
用B型菌株荚膜多糖菌苗预防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88
用减毒活疫苗预防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389
加强水源和输水管道消毒处理可防止扩散的细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90
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结核分枝杆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391
下列对流感嗜血杆菌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是革兰阳性杆菌

B.是流感的病原体

C.不能形成芽胞

D.有鞭毛

E.可以发酵乳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感嗜血杆菌是黏膜感染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因在早期人类借助放大工具还只能观察到细菌时,对病毒一无所知。在人流感流行时,从患者鼻咽部只分离出细菌,研究者以为这就是流感的罪魁祸首,因此命名为流感嗜血杆菌。随着显微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显微镜的问世,当人们再次遇到流感流行时就从患者鼻咽部分离出比细菌还小的生物——病毒,这时人类才恍然大悟,原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立杆嗜血杆菌是流感流行时引起呼吸道继发感染的细菌,因称呼已久,人们已习惯这样称呼,所以也就沿用至今。

392
下列对流感嗜血杆菌培养条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需氧或兼性厌氧

B.培养时需要X因子和V因子

C.在巧克力平板上培养后可产生溶血现象



D.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皿上共培养可产生“卫星现象”

E.长期的人工培养物中通常会丧失荚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流感嗜血杆菌是导致呼吸道感染,说明它对氧有特殊的要求;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是细菌合成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呼吸酶的辅基,而“V”因子是辅酶Ⅰ或Ⅱ,在细菌呼吸中起递氢体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所以两菌一起培养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比较好,菌落相对比较大,所以两菌一起培养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比较好,菌落相对比较大,看起来像卫星。细菌只有在生长环境特别好时(如营养丰富、气体充足、温度适宜,pH适中等),才会向菌体周围分泌一层黏液状物体——荚膜,人工环境(如人工培养)远不如人体环境所以从人身上刚分离出的细菌有荚膜,待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数代后,荚膜就丧失。该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内毒素和IgA蛋白酶等,无溶血素,所以培养时不会产生溶血现象。

393
以下哪种不是流感嗜血杆菌的致病物质

A.荚膜

B.菌毛

C.内毒素

D.IgA蛋白酶

E.外毒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菌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内毒素和IgA蛋白酶等,无外毒素。

394
下列哪种结构是流感嗜血杆菌分型的依据之一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芽胞

E.核糖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细菌分型一般都是以菌体表面成分来分,也就是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表面抗原作为分型依据。流感嗜血杆菌主要表面抗原是荚膜多糖抗原和菌体抗原。荚膜多糖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根据此抗原,可将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f6个血清型,其中b型致病力最强,也是引起儿童感染最常见的菌型。

395
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时需要“X”因子,是因为它在合成下列哪种酶时需要

A.白细胞酶

B.核苷酸酶

C.血红蛋白酶

D.细胞色素酶

E.色素分解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于该菌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X”因子存在于血红蛋白中,是血红素及其衍生物,可耐高温,120℃,30分钟不被破坏,是细菌合成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呼吸酶的辅基。

396
为什么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小,是因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Ⅰ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之故

B.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

的Ⅱ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之故

C.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Ⅲ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之故

D.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Ⅳ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之故

E.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Ⅴ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之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由于该菌氧化还原酶系统不完善,生长时需要“X”和“V”两种生长辅助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时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并弥散到培养基里,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所以两菌一起培养时,在周围的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比较好,菌落相对比较大,而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V因子含量少,导致流感嗜血杆菌菌落比较小,全景看起来像卫星。

397
下列哪种菌不能引起肺炎

A.白假丝酵母菌

B.肺炎链球菌

C.痢疾杆菌

D.b型流感嗜血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白念珠菌、曲霉、放射菌等)、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等)、理化因素(放射性、胃酸吸入、药物等)。

398
2岁幼儿,38.5℃,咳嗽5天,咳嗽时嘴唇青紫,哭闹,双肺下部有湿啰音,X线片双下肺有阴影,肺门淋巴结未见异常,WBC1.4×103/μ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7%,余未见异常。如果做病原学检测,下列哪项实验是错误的

A.咽拭涂片、革兰染色行细菌检查

B.咽拭培养、镜检细菌

C.ELISA检查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

D.反向血凝查细菌的抗原

E.X线胸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小孩是肺炎高发人群。该患儿:①体温升高,伴有咳嗽,咳嗽时有缺氧现象,表示呼吸系统病变较重,影响到肺泡换气功能;②听诊时可闻及湿啰音,表示肺泡内有渗出液,这也是影响肺泡换气的主要原因;③X线片显示双下肺有阴影,说明孩子有肺炎;④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该患儿血项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炎症的表现),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感染现象),淋巴细胞正常(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升高),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综述上列信息,该患儿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可能性较大,所以做细菌学检测时正确的。细菌学检测包括:细菌形态检测(涂片、染色、镜检、培养)、系菌抗原检测、机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等,胸片只能显

示组织的病理改变,不能做病原学检测。

399
可产生芽胞的动物源性细胞是

A.鼠疫杆菌

B.炭疽杆菌

C.布鲁氏菌

D.蜡样芽孢杆菌

E.枯草芽孢杆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400
布鲁氏菌感染人体后,使机体的热型呈波浪式是因为

A.内毒素的释放

B.反复形成菌血症

C.细菌进入血液

D.细菌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E.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