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达开与太平天国

石达开与太平天国

石达开与太平天国
石达开与太平天国

石达开与太平天国

---------天平天国之魂

在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不乏这一类人物,诸如洪秀全,杨秀清。他们作为最高领袖,胸怀天下,腹容权谋与帝王思想,能够驾驭群众,使民众甘愿为他们献身。但我更欣赏那些为运动献身,其不在乎名利,其身心之悲苦让后人感动。

在天平天国运动中,石达开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他的身影贯穿这个过程。我认为他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灵魂人物,虽不如洪、杨的话语决定了运动的方向,也不如他们的身影覆盖了整个运动,但是他的精神,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真善美的存在。

一.石达开的的出山

1831年,石达开出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石达开幼年丧父,八、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习武修文不辍,十三岁时处事已有成人风范,因侠义好施,常为人排难解纷,年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

道光年间,官场腐败,民生困苦,石达开十六岁那年,正在广西以传播基督教为名筹备反清起义的洪秀全、冯云山慕名来访,邀其共图大计,石达开慨然允诺,三年后毁家纾难,率四千余人参加金田起义,被封为左军主将。

二.天平运动的发展与内讧。

从1851年1月到1853年3月,石达开随太平军转战数省,战功卓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石敢当”。(曾国藩的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事迹就是与石达开有关。)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定都之后,诸王享乐主义抬头,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当时在这是很难得的)。

过去,太平天国没有基层政府,地方行政一片空白,石达开到安徽后,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又开科举试,招揽人才,建立起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的规模;与此同时,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这体现了政治家的风范。)

在天京事变中,韦昌辉利用洪、杨矛盾,奉洪秀全密诏杀死杨秀清,又趁机杀掉杨秀清部众及其家属二万余人,给太平天国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天京亊变后,洪秀全鉴于北王韦昌辉民愤极大,不得不下令处斩韦昌辉,贬其封号为“北孽”。为了维护洪氏集团的统治,他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使这两个草包兄弟,干预国政,以牵制、压抑石达开。破坏了他自己制订的非金田首义、建有特勋者不封王爵的规定。在挟制、架空石达开的同时,还要夺取他的兵权,“终疑之,不受以兵亊,留城中不使出”,甚至发展到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而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处处以大局为重,而洪秀全的表现却令人失望。曾经有这几条路让他选择:取而代之、解甲归田、叛变投敌、朿手待毙、率军远征。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而他最终选择了出走。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石达开辗转各地,尽管军队被辅王杨辅清所带走,却牵制了大量清军,为太平军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达开孤军远征,充满了悲情,他离弃了天王,却放不下天国使命,虽自领一军,却未

自立门户,而是以高度想象力的运动战,呼应天京。退出湖南,他游击于湘桂边,一退再退,回到起义的原点。

在他接下来一系列的事件中,进四川,谋取蜀地,为天国的存亡争取机会。在大渡河旁,面对几十万清军,他不屑一顾,弹指间,灰飞烟灭。但天意如此,没想到,山洪突发,河水暴涨。强渡几次,未能成功,数十万清军挡不住他,河水挡住了他。在重赏与河水的阻拦下,他为了保全全军,带领入石达开为了数万人的生命,舍帅保“卒”,只身领着五岁幼子投身敌营,由于清军的背信弃义,最终被杀死。

1863年10月25日,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凌迟处死。1872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

四.精神远扬,后人永敬。

在行刑时,从第一刀开始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被割了一百多刀,始终没有哼一声,没有皱一下眉头。行刑的刽子手,手脚发抖,无法进行,连换数批,个个如此最后骆秉璋下令将刀挿入心脏……

记得有位历史学家说过,重要的历史事件,往往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在他第二次西征的过程中,红军模仿这过程,游击于闽浙赣和湘赣边,试图建立根据地。悲剧虽然失败,但有着更高的审美价值,令人叹息。他的悲剧,是人格悲剧,也是命运悲剧,以人格悲剧——“出走”始,以命运悲剧——“洪水”止。临江悲叹“大江横我前,临流曷能渡,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为了拯救将士,他一人去接受凌迟……

石达开的事跡在川、黔、滇广泛流传,大都以石名誉组成反清组织,这些组织一直延伸到辛亥革命以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