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越南水文化 (1)

浅析越南水文化 (1)

浅析越南水文化 (1)
浅析越南水文化 (1)

浅析越南水文化

摘要:越南是一个具有鲜明水文化特色的国家,水不仅给予越南人生命,也给予了他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许多神话,生活习惯,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等都被水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越南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民俗,艺术、旅游、以及对水的利用和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特有的越南水文化。对水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对于越南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越南;水;文化

文献综述:

本文对越南水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我们知道越南水文化的内容,价值和意义,也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水文化,从而能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做到人水和谐发展。在当今文化短缺以及对文化形成扭曲与陷入误区的社会,我们更要揭示和认识水文化的基本内容,对象、范畴和一般规律,形成水文化的学科体系并阐明它在总体文化中、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吸引并激励更多的人关心水、建设水、献身水利事业,促进水利事业的兴旺发展。

在我国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水文化的研究也日益显得重要起来。然而,在当前的文化系统中,水文化又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化家族中,尚没有水文化这个成员,今天,虽然文化已经进入学术研究和社会关注的视野,但是,在各类辞书等工具书中也找不到水文化这个概念”。⑴因为关于介绍,讲解水文化的书籍和资料很少,使得很多人对水文化都不太了解,也就不会去重视和保护水文化,因此本课题在出于对越南水文化进行浅析的基础上来提高人们对水文化的重视,从而去保护它,让它给人类带来利益,而不是灾难。

其次,越南人口密度比较大,且大部分部分集中在河流密集地,经济的发展及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利用,无疑不造成了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越南,灌溉是取水很大的部门,这也加重了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浪费,不止越南,我国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为此,希望人们都能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要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再次,对于为何选定越南的水文化进行研究这一问题,我觉得只有更好地了解别国的文化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在文化方面的发展,而澜沧江与湄公河又使我国在水资源方面与越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除此,水对于越南人来说也有着特殊的含义与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越南水文化就更添了一

种特殊的意义。它将有助于我们对水文化更好的了解,让更多的人都有水文化的概念,都行动起来保护水文化。重视水文化,有助于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时,也利于中越领海争端能够合理地解决,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和平友好。有利于加强水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并有目的地逐步倡导,培养水本行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形成新时期的“水利精神”,增强水利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挖掘,整理和继承前人的宝贵财富,借鉴古今中外治水,管水的优秀精神,合理思想,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水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将为正在进行的水利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既可以为水行业这个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又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水利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也是水文化的价值和研究水文化的意义所在。

郑晓云曾在“国际视野中的水文化”中说道:“国际水历史学会的宗旨是水历史研究,但对于当代水问题的关注显得不够,尤其是当代的水文化研究和建设仅仅是学会关注的一个领域”。可见水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开展水文化研究的课题及应用到工作上来都由此提上日程。

但是,目前据众多资料来看,专门针对越南水文化进行研究的很少,所能了解到的就梁远先生而已,他曾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发表过《越南水文化研究》一文,主要研究了水文化在越南民俗与生活的体现,和越南人在神话,歌谣,语言及生活习惯中对水的特殊感情。而在越南的水利,经济及越南人的性格等与水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水文化,他没有进行分析,这就是我们在他的基础上,所要做出的努力。而针对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文章与资料相对要多一些,比如,吴明海,张代青,杨娜他们三个共同发表的《越南水资源利用与水权制度建立》,对越南水资源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是没有突出文化概念,没有在水的利用中体现文化,即没有把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再看孟亚明,于开宁所写的《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这就着重对水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没有把它与越南的生活及他们的情感联系起来,及没有写它在越南中的体现。很多的学术研讨会也都曾对水文化进行研讨过,但大多没有与越南联合起来,即没有把水文化放在越南中来考虑,这应该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努力,在借鉴他们的基础上,再把他们的不足之处都结合起来写,这无疑又能把越南水文化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一水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

(一)水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般认为水文化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三种,一种是广义的文化,它与文明相当,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种是狭义的文化,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如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文学艺术,法律,道德,习俗等。第三种的文化概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不包括物质文化的内容,仅指文化现象的另外两个方面,即精神文化和人们的活动方式。笔者认为文化就是一种多元,柔和的精神传递,是一种艺术魅力,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实力还要有魅力,而文化就是魅力的来源。

而以水为主导,围绕着水而形成水文化,它的概念,自古就没有明确的定义,可它却一直渗透于人类的历史生活中,授寻我国的文化典籍,几乎所有的史实文献都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内容”,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也一如那些被视为“永恒”的题材,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一部中国文学史,倘从“水文化”的角度去审视,说它是渗透着“水”的精髓的人类文化史卷,亦绝非是一种牵强之谈。《山海经》载“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口传文学所述,远古洪荒,洪水滔天的传说,于今天看来是一种“神话的感知”,但这种“原初层”的原始智力所独具的文化体,仍可使我们感到“水文化”的内涵。

如今学术界对水文化的观点也仍未统一,如学者孟亚明 [2] 认为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反应人与人的文化,并具有科学性,行业性和社会性。郑大俊[3] 认为水文化是以水利为主的社会成员在处理人与水关系的实践中创造出以精神成果为核心的各种成果的总和。李宗新[4] 认为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历史渊源的悠久性,丰富内容的静博性,前进方向的先进性等特点。

综合以上概念,笔者认为,水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观念,方法等物质和精神总和。

(二)越南水文化的基本内涵:

人类生存离不开水,水对于越南人来说,不只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而已,它与越南人的生活,原始宗教信仰以及一些历史故事都有着深刻的联系。由于越南地处中南半岛,又是一个位于热带地区的国家,终年高温多雨,湖泊众多,所以越南是一个与水分不开的国家,集中体现了水文化的特性。

水文化与越南人的生活,生产、经济、神话习俗、信仰、艺术都是紧密联系着的,传统的越南经济与“水”也是密不可分的。“从古代起,越南民族就逐水草而居,水稻,渔业和林产成了三大经济支柱,而这三大经济支柱的前两大支柱都是与“水”有密切联系的”。[5] 由于传统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与水有关,使得越南文化被打上了深刻的“水文化”烙印,水文化成了越南文化的重要特点和组成部分。

(三)水文化的价值:

水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隐含了河流文化,湖泊文化,海洋文化,舟船文化等,如再与中国人的具体生活特点联系起来,水文化可以进一步引申出酒文化,茶文化,汤文化,龙文化等。与越南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就形成了祭井文化,水产文化,水上艺术表演文化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可见水文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促进水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人水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水文化具有三个层面的个性价值

1哲学个性价值:

水文化的价值始于人性,重在个性。自然之物的水赋予灵性,体现人性,就成了所谓的“文化”状态,物化状态的水是否有价值就看其是否有用。水的用处自然是不用说,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它,其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利用价值的,而水文化又是由低级阶段转型到高级阶段的一个表现形式。比如说江河“水”到水库“水”,“农耕”水文明到“工业”水文明,这是一种个性发展的过程,必定是有用的东西才能被不断地推向前发展,又由于文化不断向前演进的特性使水文化的价值也不断上升。

2社会个性价值:

水文化天然就具备“和谐社会”意义,水德的文化个性本就体现“柔情,宽容,谦卑”等至高至上的品质,有利于缓解矛盾,解决冲突,构建和谐的社会,具有文明和谐的现实价值。

3经济个性价值:

水文化的经济价值不仅在于它对农业,水运和电力等基础产业的天然贡献,还体现了它对文化旅游产业和休闲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无论是哪里的旅游胜地,缺少了水文化的个性在里面,就失去了灵性,失去了色

彩,例如沿海,园林旅游,哪一个不是重点突出水文化的个性价值。一个休闲企业如果在文化理念中突出水文化的个性,将会使人过目不忘,给人带来良好的感受。

二越南水文化的具体体现

(一)水与越南民俗:

1水与“祭井”的民俗:

“祭井”在越南北宁地区是非常普遍的,各乡社边均设有祭坛。越南是一个与水有着密切联系的国家,因此在村社中,水井是比较常见的,自古以来,水井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们心中对水井也存在着感恩的心,民间相信井里是有神的,因此对井神要加以祭祀,特别是在缺水的地区,对井神的信仰更是普遍流行。“祭井”就是祭祀,传说中井神是一童子,因溺水而死。为了寻求平安与得到保护,人们习惯性地去祭祀井神。每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每家每户都要举行祭井仪式,人们担着水桶,带着香纸,馒头和油果子等物品到村头的水井去祭祀井神。烧香,叩头完了之后就将馒头,油果子等仍到井里,等一会之后,打水时就顺便将这些东西捞出来带回家中,大家分着吃完,认为这是可以防止疾病和治病的。但坐月子的人是不能去水井的,说是这样会破坏水井的灵性,如果一个人的出生年月里是缺水的话,即缺阴柔,那么就得到水井去祭拜一下井神,取的名字也要带“井”或者“水”字。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到神的庇佑了,以求得平安长寿。对井的祭祀,还可让井神保护水井的清澈干净,常年有水。不仅在越南有“祭井”这一习俗,在中国“祀井”是古代“五祀”之一。东汉王充《论衡·祭意》有云:

五祀: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具祀之。[6]也由此可以看出,越南的一些习俗文化与中国的一些习俗文化是有相似之处的。对水井的祭祀,现在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比如云南,贵州等地的乡村地区也还是比较普遍的,水井边时常都能看到人们祭祀时留下的,红鸡蛋壳,香和纸等祭祀品。由此也可以看出,越南的一些习俗文化与中国的一些习俗文化是有相似之处的。

2水与岁时习俗:

越南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是受中国宗教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国家,从公元前111年中国的西汉时代起,儒教、佛教、道教就开始从中国传入越南,对越南人的意识形态起了很大的影响。除此,还受欧洲一些国家宗教文化的影响,15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就开始到越南传教,把天主教传入越南,可见天主教传入越南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也因为受到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影响,越南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自古以来,越

南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所以,越南宗教文化也是外来文化与越南当地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的产物。越南不止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也是一个信仰广泛的国家,宗教信仰在越南是相当普遍的越南南部的西宁、迪石等地的京族农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该教的全称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为吴文昭、黎文忠于1926年创立。该教将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揉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圣道)、老子(仙道)、释迹(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荤,不能使用纸马,要忌杀生、忌贪欲、忌荤、忌色、忌粗口,每日6点、12点、18点、24点要焚香诵经。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东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该教为佛教的变体,由越南人黄富楚创立于1939年,因黄富楚居住的村子名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义为孝和交好。与佛教一样,该教也讲慈悲、博爱、大同和因果报应,信徒多为农民,又被称为"农民佛教"。和好教设僧侣,但不建寺庙,用一块红布代替神佛的图像,信徒早晚供佛两次。越南人

在对佛祖,神灵等进行祭拜时,祭祀礼仪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水在越南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水的神圣性,使水成为各种祭祀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越南的和好教中,祭祀祖先时,都会供上鲜花和水,对于越南人来说清水表示神圣纯洁,是用来祛除秽气的,鲜花代表了坚贞,所以在祭祀时,供上一杯清水和一束鲜花,就足已代表他们的心意。

在丧葬习俗中,古越时还有水葬的习俗,如《越绝书》卷8所说:“江东中巫葬者,越神巫无杜子孙也,死,勾践于中江而葬之”。[7] 后来这种习俗没有在此地得到流传。此外,还有瓮葬,即把死者送到海边积薪焚化,再将骨灰放到瓮中沉之于海,他们相信灵魂所在,放入海中能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不止傣族有泼水节,在越南南部的原住民占族和高棉族等民族中泼水节也颇为流行,对他们来说泼水节凸显出了水的吉祥意义,人们被水泼到会特别的高兴,认为象征吉祥,祝福的水能驱邪除魔,保佑自己幸福平安。除夕时,越南人也会用清澈的水来沐浴,觉得这样能祛除污垢,洗去身上的邪气。除此,端午节人们也会用赛龙舟来表示对水的热爱,利用端午时节来举行龙舟竞渡,凸显龙的威信,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作物丰收。

(二)水与越南神话:

越南众多神话都是与水有着紧密联系的,越南人把水看成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越族早起就出现以水环境为背景的神话,即大禹治水的神话,这个神话由于汉族的迁移而成为全国性的神话。在越族的后期,又出现了一个影响很大、

流传甚久的地方性神话,而他的背景同样也是这个地区的水环境。许多古籍都记载了这个神话。以《水经·渐江水注》引《吴越春秋》为详。《水经注》说:

“江川急,兼涛水昼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余,《吴越春秋》以为子胥、文种之神也。昔子胥亮于吴而浮尸于江,吴人怜之。文种诚于越有伏剑于山阴,越人衷之,葬于重山。文种既葬一年,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扬波者,伍子胥;后重水者,大夫种”。

水神是越南人一直信奉的三神(天神,地神,水神)之一。他们对水有着复杂的心理,即对水是又爱又惧怕,他们对水神即信仰又崇拜,希望水神能给他们消去灾难,给他们带来福泽。有关越南民族起源的传说,据越南《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一《鴻庞纪》记载,越南民族的先主雒龙君原为“眼底神农氏”四世泾阳与洞庭君龙王之女所生。属“龙种”为“水族之长”,后来,他娶了“仙种,地上之人”呕姬为妻,生有百男,即为“百越之祖”。[8] 越南人一直认为自己是“龙子仙孙”,起源于鴻庞氏,然而,在他们的理解中,“鴻庞”就是一种大的水鸟,“庞”就是大,“鸿”就是水鸟的意思。龙的原形之一是水域常见的蛇,而仙则是由“鸟”演化而来的。[9]也有一种说法是“呕”可能是从远古就与江河生活的一种鸟的后代,至于“雒龙君”的“雒”也是鲤鱼的后代。无论是“天鸟”还是“鱼”都是在水里生的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水”就是产生原始生物的地方,所以他们把水看成是具有神性的灵物

(三):水与越南民间艺术:

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台戏,也是越南所独有的将水面作为木偶的舞台来演出的一种艺术形式。这项自越南前黎朝时期(公元980—1009年)即开始的艺术表演,源自于湖泊,河流遍布的红河三角洲一带。李朝时期,水上木偶戏是一种向皇帝祝寿的艺术礼仪,后来这项技艺逐渐流传到民间,在十八世纪,达到全盛时期。越南史书还记载了每年八月在红河上演出木偶戏的盛况:有金龟游于河上,四足摆动往前游,仰首观岸上,目光炯炯。

越南的江河与自然湖泊自古以来就是水上木偶戏最佳的表演场地,如:陶淑访的水亭,柴山寺龙池上的古水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水上木偶戏的传统戏房一般都坐落于寺庙或村亭前边的一面池塘上。木偶戏时刻体现着水的特点,在百戏类的表演中,田间地头,灶间炕上,池塘井边都是演出的背景,如《捕鱼》、《耕地,戽水,插秧》、《乘船捕鱼》等都是这样,其中《耕地,戽水,插秧》是劳作戏最有代表性的节目。节目在农民互相叫喊的声音中开始,他们叫道:“姐妹们啊!我们快去耕地种田吧!…”然后音乐奏起,随着歌声从戏房里走出来一群农民,男的耕地,女的戽水和插秧,个个勤苦工作。可见水不仅影响越南人的

生活,甚至对农作物的耕作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水上木偶戏不仅是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对佛教崇拜的体现。如《鸟叼佛旗》节目中,鸟木偶把佛旗放到哪里,哪里就有佛的圣地,那儿的人也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10]

越南木偶戏是一种大众文化,生长于乡村,服务于乡村的本土艺术,它打上了越南人诙谐幽默乐观朴素的烙印,有着浓厚的乡村气息,是越南乡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凸显了越南水文化的特色。

(四)越南饮食中的水文化:

越南沿海盛产海产品,所以饮食中主要以水产品为主。历史上越南人民便以水产品为主要的肉食来源,特别是鱼类食品。因此,以水产品加工和制作的食品和菜肴至少占据了越南的半壁江山,到了越南,如果要接触饮食文化的主流,就不得不品尝一下该国的水产品了。他们水产品制成菜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煮、炒、煎、炖、焖、烤、油炸等都有,除此之外,越南人还常把水产品制成干的食品,如咸鱼干,干虾等这些食品还成为越南出口欧洲的重要商品之一。历史上,越南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因此,饮食也难免受到法国饮食的影响,使得越南的海鲜大餐融合了东西方的特色。如奶油海鲜就很有名。在越南的中部和南部渔场,近年来,除了捕捞外,水产养殖也成了水产品的一大来源,所以,从长远来看的话,越南不会出现水产品供应不足的情况,越南人的饮食文化将会是长久与“水”密切相关的。

三越南水文化的影响:

(一)越南水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郑晓云说过:“水是流动的经济,水与经济互动发展是水文化最古老的话题,因此,水与经济的关系最密切,水与经济互动发展所产生的文化,一直贯穿着水的发展历史。水与现代经济互动发展的过程中对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等,都需要现代水文化、以现代的开放性思维予以关照和总结”。[11] 而越南水文化就是以开放性的思维关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1水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又带动了越南经济的发展,所以,水文化在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越南是一个以“水”立国的国家,文化是以“水”文化为重要特征的文化,这就决定了“水”文化对越南的旅游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越南的地理和地形条件决定了其比较适合发展旅游业,渔业,农业等,由于其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比较快,其中水文化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越南属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湖泊众多,因此,山水旅游是越南的重头戏,这就属下龙湾最为著名了,它曾被国家旅游组织评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海洋山水之美,一种“海洋文化”。除此,越南还有很多有关水文化特色的民俗和艺术,吸引各地游客前往。如越南国粹—水上木偶戏,这是越南人最引以为豪的民间舞台戏,如今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此,还有划船戏、婚丧嫁娶、节日习俗和海水浴等对游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水文化影响下的旅游业为越南赢得了高额的外汇收入,吸引着众多的外来投资者,共同推动越南的经济发展。

2经济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环境的保护,在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中,是不能先经济后环境的,要同时兼顾同时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越南水文化的发展就要求人们重视水资源的管理,注重水环境的保护。如今,水污染相当的严重,长期以往将会出现严重的缺水现象。今天,水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话题,虽然人类已经逐步行动起来对水进行保护,各项水利制度,工程建设以及水管理的法律法规都在积极地被推进,但是水问题仍然在加重,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忽视了水文化在当代水治理中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到认识到水在人类生存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尊重不同地区,民族,文化背景中水文化的价值,发展与社会相适应的水文化,只有把环境搞好了,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对于越南,中国,甚至是全世界而言,经济的发展是万万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反而要加强生态建设,水利建设,搞好水环境。有了良好的社会,自然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水文化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所以越南的水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重要性。

五越南水文化对越南人性格特点的塑造:

阴柔中的执着:“水”有着一种柔性之美,也是阴柔的象征,长期生活在被水包围的环境里,人的性格不仅被塑造得温柔,越南人也是因为受到水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性格都有着明显的东南亚人的阴柔,执着的特点。

越南人大多敏感,多情,随意。“水”不仅能使人充满智慧,而且还能使人具有灵性,正因为越南人温柔,细心且有灵性,所以使他们有了比较敏感的性格。他们的敏感体现在能精确地理解他人的敏感,绝不是使人陷入难堪。他们非常地灵敏,对事情的了解往往别人清楚。除此,“水文化”还塑造了越南人多情,随意的性格特点,在胡志明市有条街叫“恋爱一天街”,举世闻名。凡是到过这条街的外国人,没有不参观这条街的,恋爱是那里的一道风景,情侣们都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温柔乡里,从中你能看出越南人的浪漫与多情。蒋子龙说“作为外国作家代表团到越南时,他们很热情,又灵活,灵活到随意的程度,从中还能看到

他们性格上的幽默”。可见,越南人给予人的感觉是,他们不止温柔执着,还多情,敏感,幽默。

六结束语:

对于越南人民来说,水作为越南自然环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因素,与越南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着。因此,在越南人眼里,水有着特殊的含义,它不仅是他们的生命所需,更是他们的灵魂所托,它不仅给予了越南人生命,也给予了他们无穷的智慧和想象力,越南人民就在以水为主导下创造出了越南民俗中有特色的水文化。越南水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对它进行了解与研究,并以此作为起步来对世界水文化进行了解。

参考文献:

[1]越﹒黎崱南安志略海外记事 [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孟亚明,于开宁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63—66

[3] 郑大俊,王如高,盛跃明传承,发展和弘扬水文化的若干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2009(8)39—44

[4] 李宗新.浅议中国水文化的主要特性[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11—112

[5] 杨然. 略论越南的“水文化”东南亚纵横,2012,12

[6] 赵玉兰. 《从比较大视觉透析越南神话》 [M]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04年

[7](出自陈桥驿的越文化与水环境浙江学刊 1994年第二期)

[6] 赵玉兰. 《从比较大视觉透析越南神话》 [M]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04年

[9] 张涛. 《从动物角度透视越南文化》 [M] 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 2004年

[10] 聂心蓉.周玉宁《越南水木偶戏表演艺术》

[11] 郑晓云. 国际视野中的水文化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水文化论坛

越南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越南产香菜饼”。 越南的饮食文化: 越南民族的饮食表示越南的文化特征。热闹的气候使越南有很多丰富的产物。越南人常吃的主要粮食是:米、糯米、各种青菜,豆、水果与越南各地区的山珍海味特产,越南食品名单从简单点心如:各种米粉、粉丝、面汤、糯米饭、糖水至在家庭饭中有各种:红烧、汤、炒、盘凉之菜等;还有许多野餐与高级饭店的各食品名单。越南饮食是个有文化性之艺术,很相近综合天然,使人觉得很有兴趣。 在春节,每个家庭里都有“五果盘”如天地的精华,如:西瓜、柿子、桃子、橙、桔子、莲雾、黎子、芒果、凤梨、葡萄、苹果;夏天有:荔枝、龙眼、香蕉、柚子、草莓等;秋天与冬天有很多水果与糖果。 纵有深绿田野、水果园之乡村至北部中游、东南部、宽阔无边水河之下六省等。越南水果于四季里都有开花结果。 越南风味名小吃最丰富,尤以河内的螺狮粉、鸡粉、牛肉粉、虾饼、肉粽最为价廉物美。其它还有:越式灌肠、炸春卷、绿豆糕、酸汤、烤鳅鱼。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常可看到摊贩推着小车,沿街兜售烤鱿鱼,这也是胡志明市面上小吃的一大特色。鱿鱼放到炭火上烤得焦黄后,再用铁制的压延机拉压成又长又大的薄块,然后涂上黄皮酱、辣椒酱等佐料卷起来吃。青菜生吃也可以称得上越南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青菜主要有洗净的空心菜、生菜、绿豆芽,此外还有各种香菜,如芜荽、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佐料,主要是鱼露、酸醋和鲜柠檬汁。越南地处热带,气候炎热,表菜处吃有处津津有味降火的作用,且有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 越南的口味是酸甜为主,鱼露是越菜的灵魂,城市吃的比较淡,农村吃的很咸(因为以前穷,只有咸才下饭,菜少也能吃)。越南人做菜都有定式的,我们的中餐就哪点东西可以作出千变万化来,只要好吃就行,越南不行,哪些是用来做汤的,哪些是用来炒的;什么鱼只能烧,什么鱼只能煮;红烧肉一定要用胡椒烧的;猪肚只能用胡椒煮汤吃炉再加木耳菜的;鸭子只能煮粥的;烧鸡一定要烧香茅的;牛肉羊肉一般用来吃炉的,如果要烧,就只能放很多咖喱和糖,再带一点汤用来蘸面包吃的;吃羊肉炉就要配芥菜和韭菜,吃鱼炉就要配那三种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吃鱼丸炉就要放苦瓜的;粥只有三种,鸡,鸭,还有就是猪小肠、猪肝加肉片。夹面包一定要放烤乳猪、生黄瓜、和其它一些东西;辣椒一定不能放到菜里,只能放在鱼露或酱油里蘸着吃;还有,在外面吃个饭,每个人面前都放满了蘸料,不同的菜要蘸不同的料。 越南人喜欢吃生的,现在的蔬菜农药这么多,这样吃很可怕的,生菜、黄瓜和西红柿是生吃的,还有各种香菜和豆芽基本就在汤里泡一下吃,越南人喜欢吃各种香菜可能源自法国,这些香菜就是一些香草,比如罗勒,也就是台湾人喜欢用来烧鱼的九层塔,迷迭香,法国餐里用这种香味比较多,紫苏叶,包着烤肉吃,还有薄荷叶、茴香叶、柠檬草,这些香草在国内才刚引种不久,只有在盆栽花卉市场才有卖,而在越南菜市场一块钱两斤。柠檬也是越南餐里必备的,大概2块一公斤。

常德城市水文化

常德城市水文化 曹先辉 水,是生命的依托,她与人类文明素有难以割舍的情缘。这篇《常德城市水文化》将围绕水讲述常德的故事,诠释桃花源里的城市水的神韵! 人说:“张家界的山,常德的水。”其意是玩转常德的水后,其他地方的水都不要去玩了!因为常德是座水资源十分富裕的城市。据《武陵区志》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含柳叶湖)24949.1公顷”,其中“水域8760.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35.5﹪。境内共有大小河流8条,最大的河流沅江发源于贵州东南,它从河洑平山脚下入境后将城区切割成两个自然区。南岸系雪峰山余脉丘陵岗地,俗称前河。这里毗邻著名的“桃花源风景旅游区”。北岸系滨湖平原区,俗称后河。常德主城区就坐落在这里。这里有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的“柳叶湖风景旅游区”。流经城区的还有渐河、马家吉河、三闾港、穿紫河、新河、邵花河、花山河。这些河流与柳叶湖和沾天湖相连贯。此外,这里遍布着沟渠、港湾和塘堰,它们通过水水相连,编织成一张绿悠悠、湿漉漉的水系网络。给这座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和有力的排渍容泄能力。也给常德打造了厚重的水文化。 常德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常德的水文化博大精深,她包含了水文明,水精神,水哲学,水文艺,水教育,水法规,水管理,水经营,水技术。据明、清《常德府志》和清同治《武陵县志》记载: 常德老城区除了外有太阳山、河洑平山、德山和城内的大高山、小高山外,还有类似杭州西湖的柳叶湖、沾天湖和城内的东湖(現上、中东湖巷); 有类似苏州小桥流水的玉带河、便河和城内的许多水道、古桥; 有类似济南名泉的许多水泉; 有类似重庆朝天门的许多水岸码头; 更有那星罗棋布的许多水井,如現存的丝瓜井、四眼井、葵花井。《常德城市水文化》将逐一阐释它们的神韵和风采。 常德城市内古代有许多河流、湖泊、塘池。清嘉庆《常德府志·山川考》记载:“玉带河:府西北一里,自火星池(人民路华云宾馆)流至西水关出城外。宋端平间,太守龚颕尝篆“秀水斗门”四字。有仙人海蟾翁曰:‘此秀水河乃武陵一條玉带也,他年必应’。”果然离西水关不远的丝瓜井,就是美丽传说中的刘海居住处。;“便河:在县北界外。合七里桥水,入柳叶湖。《旧志》: 元都监哈珊以民艰于输运,乃从北门外起至潜水十五里,开河以便之,岁旱因以溉田,民甚赖。”;“三闾港: 府东二里,昔屈原游此,故名。”;“东湖:在城内,旧有铁船庙。”;“明月池:府城天庆覌左(現丝瓜井南),旧称放生池,有桥。”;“柳映池:城东报恩观。以杨柳交荫堤上,故名。”;“龙坑(現屈原公园):府西清平门(大西门)外西。”; “火星池(現华云宾琯):府学后。昔传有火星坠其中。”;“龙池:府治前。《武陵记》: 宋谢承为守时有黄龙见郡东水中。承拜表称贺,因以名。”; “白鹤池:府治内。”; “玉斝池:府学东。”; “三雅洞: 在府西。”。此外还有“白马湖”、“乌龙港”、“沙港”、“罗卜港”、“沙河”、“蔡家堰”、“上老鸦池”、“下老鸦池”、“五花洞”、“溷眼洞”等。 古代常德曾是一座泉城,如今却鲜为人知。清同治《武陵县志·卷之三》记载:“双柏泉: 府治内,戒石亭左。明知府杨瑛凿井植双柏故名。”;“清白泉:府堂西北。”;“冽清泉:庆丰坊西。”,“果行泉:大善寺前。”;“圣惠泉: 修真观前,同知吴寅凿。”;“濯剑泉: 修真观内。”;“得一泉: 天庆观前,其水澄澈甘美。”;“江信泉:城西涵碧亭东。”以及“莱公泉”、“竹根潭”等。 据方志记载: 北宋元丰五年(1082),鼎州(常德)主簿李湜在古城墙设置三个斗门,上在清平门(大西门)内后营处(今葫芦口西北)。中在武陵县学(今泮池街)右侧。下在卫署(职业技术学院附二医院)后面(今工人文化宫)。并开有沟渠(护城河)自西向东绕城背和水关相连通,减排城中渍水泄入城濠。迄至清末,它们一直是城内的主要排泄渠道。另有城内东湖(現上、中东湖巷处)在古城墙下建有一隐蔽涵口,供宣泄东湖积水至沅江。其濠沟上建有一座桥,它就是闻名遐迩的“仁智桥”。

浅谈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评论

浅谈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评论 音乐可以说是由节奏、旋律或者是和声的人声或者是乐器等配合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古代有《礼记·乐记》,其中说道: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就是对音乐最初的解释,是人们用有组织的乐音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人类的社会音乐起源于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产生语言之前,就已经学会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体现感情和意思。伴随着人类劳动的一步步发展,渐渐形成了统一的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和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就是最初的音乐模型。音乐体系的逐步发展与形成、壮大,离不开音乐文化传播,尤以音乐评论为重,对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音乐文化和传播的重要性 1. 作为一种声音符号,音乐反映了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音乐不是空洞的,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当中暗含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也可以借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音乐反映了社会的审美功能,也可以体现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音乐可以看作是以生动有趣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感悟生活的艺术,表现了人们崇高的审美标准、审美兴趣和审美理想。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相互交换生活感悟和感受别人的情感。音乐给了人们美的体验,同时它也能提升人们的审美标准,洗涤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兴趣,培育高尚的理想。音乐属于社会行为,它可以表现社会生活,又会对社会产生深重的影响。 2. 音乐文化传播能够使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取得关于社会、自然、生活等方面的知识。音乐文化传播是实现社会音乐功能健全的基本要素。音乐文化传播是唯一能够保存和流传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的技术手段。正是有了音乐文化传播,音乐才可以一直传承下来,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并作为人们继承艺术、改革创新的依据。 3. 音乐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期刊之家QQ2742238827人们通过音乐艺术中的声音和歌词,产生自己的想象并感同身受,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产生审美满足和心情上的愉悦。音乐文化的艺术美体现在声音、形式、感情等方面,它的美感强度和深度都深深的影响着音乐艺术品的传播和流传。 4. 音乐文化传播同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应从小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人们通过对音__乐作品的欣赏中取得有利的教育和启迪,从而更进一步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好的音乐作品能够反映作者想要传达的人生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很多方面的内

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摘要: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色彩。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饮食文化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想通过本文浅谈一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从中反映俩个地区具有的不同文化特色。 注释:“名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味:就是味道,味蕾。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味道的重要性。 世界因差异而美。因为差异,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自然而言,中西方国家也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饮食文化。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成就了多姿多彩的中西文化。 下面本人就从五个不同的方面的中西饮食习惯浅谈一下中西方的文化。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中西方对味和营养的追求是明显不同的,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国家视营养为吃的首要标准,视营养为“吃”的上帝。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

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这一饮食观念与西方的文化背景脱离不了联系。西方文化起源与大洋文化,崇拜上帝,而行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活力,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凡事具有两面性,开放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某些事物的发展,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将就用量,将就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除了装饰的改变实质却无艺术可言。

水文化资料

水文化资料 一、关于水: 1、老子在《道德经?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他认为高尚的人好像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看不上眼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具有崇高美德的人,像水那样避高趋下善居人后,不计地位卑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对人善于真诚相待,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无为而治,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只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以水论道,以“水德”养“人德”,是老子得“道”之道。 2、流水滋润着大地的一切生命。 《管子·水地篇》: “水者何也?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从高山流水,小桥流水到门前流水,落花流水,水无时不在丰富着这个世界。以盘古开天地为始,潺潺的流水就伴着时光吟唱着春花秋月,似水流年,沉舟侧畔,橘子洲头,人生长恨水,双溪舴艋舟…… 水具有的大概品质:恩泽万物的博爱精神------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善利万物的奉献精神------恩施天下,无欲无私;以柔克刚的坚定精神------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浮天载地的包容精神------淡泊名利,胸怀宽广;碗水端平的公平精神------无私无欲,公正公平;志存高远的求知精神—博采众长,矢志不移;荣辱与共的团结精神------聚细成河,众志成 城;道法自然的管理精神------少管多理,以文化人… 二、校园文化之水文化 1、水文化系列 水的成语:顺水推舟 水到渠成 水泄不通 杯水车薪 车水马龙 滴水穿石 跋山涉水 似水流年 细水长流 行云流水 如鱼得水 萍水相逢 2、水文化系列 水的歇后语: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冬天吃冷水——滴滴在心头; 竹篮打水——一场空 电线杆子挂暖壶——水平(瓶)高

越南莲花

越南莲花 夏天是花香果甜的季节,也就是莲花开得最美的季节。自古到今为了描写莲花的美丽,诗人已经费了不少纸默。花香迷人、出泥不染,莲花不愧为美丽、清洁的象征。为了能更加了解这种美花的特点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它的构造吧! 莲花为多年水生植物。花躲有很多种花型:单瓣、复瓣、重瓣等,花色也有很多:白、粉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但在越南常见的还是白莲花和粉红色莲花。花瓣里面就是黄色的花蕊,花蕊又包围着花托,花托表面上具有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它受精后可以逐渐膨大成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叫做莲子,莲子里面是个小小的绿芽叫莲心。莲叶状圆形,叶盾是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扶着莲花和莲叶是花梗,园柱形,密生倒刺。莲根茎长在泥中,肥大多节,莲藕也长在泥中,有白颜色。莲花开的最美的月期是从6月到9月。早上站在莲池面前就会感到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芳香阵阵,真是醉人。 莲花不仅是色香俱全的一种花而且它还有很多的作用,他全身皆宝,可以用来做食品还可以用来入药。在医学莲花可以治很多种疾病,莲花性温味苦甘,能活血化瘀、解暑,去热毒,可用于治疗摔伤,或者治疗风湿病。莲花的每个部分都是各有用处。 用来入药: 花蕊味苦、无毒。可以止血,用于治疗吐血、流鼻血。 花托味又苦又涩嘴。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下血,腹痛。 莲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盛夏之时用鲜莲叶煮粥货主差是之。可以防止中暑。 用来做食品: 莲子可以用来做莲子蜜饯 莲蕊用来做莲花茶,莲心做安神茶。 莲藕和莲根茎可以用来做一些好吃的菜。 莲叶用开水烫一下,再用凉水漂凉,可以用来包鸡、包肉。还可以采用上等大米,再加上虾肉、叉烧肉、鸭肉、鸡蛋、香菇等共同蒸煮,可制作莲叶饭。其味清香可口,能增进食欲。 莲花真是又有香有色,又有很多作用的一种美丽的花。清洁无瑕,出泥不染,它是我们越南人民圣洁和高尚品质的象征。虽然想把莲花当成越南国花的事还没被通过,但在我们越南每个人的心中都早已把莲花视为了我们越南的国花。 Nhóm 4: 阮氏云英 农氏映 范梅商 阮越英 黄氏海燕

滨水城市的水文化品质的塑造与提升

四川建筑 第29卷6期 2009.12 滨水城市的水文化品质的塑造与提升 张贵贤,刘福智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摘 要】 阐述了水文化的概念及其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滨水城市水文化的埋没与退化甚至破坏,提出塑造滨水城市水文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塑造和提升水文化的具体措施,现代城市千篇一律的现状应提起人们的注意,将营造滨水文化作为滨水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水文化; 城市; 文化品质; 塑造; 提升 【中图分类号】 T U984118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8-12-25 [作者简介]张贵贤(1981~),女,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 1 水文化的概念 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 义两个方面来理解水文化的基本含义。广义的水文化就是与水有关的文化,或者说是人们在水务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水务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生产能力和产品,是人们对水务活动及其与社会活动各方面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的社会意识。本文所讲的水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水文化。 2 中国城市的水文化历史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告别蒙昧时代走向文明时代城市就出现了。纵观中国城市的发展史均可以发现除了个别军事重镇外,几乎所有城市都是临江滨河而建,这主要是为了城市生产生活取水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又是河流养育的骄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峰,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都城。据考证,这些都城无不依江河而建。齐都临淄,建在淄水之滨,又在淄水和济水之间开凿了淄济运河以便交通;鲁国国都曲阜建于洙泗二水之间;燕国下都易,其城北临易水,南靠中易水等等。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也都位于江河之滨。 古代的都城均依水而建,现代的城市莫不如此。万里长江干流两岸有大小几十座城市,上游临江的城市有宜宾、重庆、秭归、宜昌等;下游临江的城市有安庆、芜湖、南京、扬州、上海等。其中上海通江海之利居水利要津,经历了一个从黄浦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会的历史过程。 古今城市不仅滨临水系而且城市内也往往水系纵横,故古人有“水系是城市的血液”的说法。城市因水而活。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水息息相关,水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水、顺应水和治理开发水资源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水文化发展的历史。纵观世界历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无不与水息息相关,其中非洲 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的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华夏民族则视黄河为母亲河,它与长江等大江大河一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抒发胸臆。因而传统文化也与水有着不解之缘,赋予水以不同于其它要素以独特的文化。在留存至今的优美诗文中就有很多赏水抒情的佳作,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复回”;《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登高》中“无端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有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些诗句无不成为借水抒情的千古绝唱。 古文献中还有大量的警句、格言、成语等,借水表达深刻的哲理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的警句,将民众心声的表达比喻为河中水流的自然流动,不得随意阻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格言,将连绵不断的历史比喻为滚滚不息的长江水,形象而富于理性。而与水有关的成语就更为常见,无一不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的与水有关的文字,都是我国古代水文化的具体展现。 3 水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农耕经济,决定了其与水的不解之 缘。水首先为人们生活饮用,给农耕灌溉提供保障。据史籍记载,最早的城墙是用作防洪作用的堤坝,后来进一步发展,由防水转而“防人”,防御外敌入侵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墙。可见传统文化中的防御思想也是因水而来。水也曾一度成为都城设的一道重要防线。这种防御思想进而延伸了中国人封闭保守,安天知命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进而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奠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 1?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莲文化的魅力之-对莲的科学探究

课题:莲文化的魅力之 ——对莲的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词:(播放《采莲曲》,学生背古诗 《长歌行》《野望》《送友人》《早寒江上有怀》 宣布上课:板书课题,莲文化的魅力之对莲的科学探究 导入阶段: (第一组同学展示)并讲解要求 在进入新课之前我给同学们出三则谜语,这三则谜语都是猜一种水里植物,而且是根据植物不同部位的特点作谜面的,看看你们能猜得出吗?(分的《的的确良别出示大屏幕》这种植物的名字叫什么呢?(第一组同学展示,用多媒体)教师:莲不仅是画家的爱物,也是文学作品觉的题材,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莲花自况,借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看来莲文化的魅力实在无穷,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踏上莲之旅列车,揭开莲文化之一隅————对莲的科学探究!(出示大屏幕,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整体探究: 师语:请同学们把手中搜集到关于莲的资料准备好,让我们随着你手中的资料一同来认识莲。刚才同学们在猜谜语的时候会发现莲又叫荷,看来莲的名称有好多种,首先我们来认识莲的名称。 (师:由第2组的同学来展示) 师语:这些富有诗意的名字是根据莲的外形特征、生长习性、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出的。同时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哪些同学能说一说名称由来的故事? (师:由第3组的同学来展示) 师语:通过这些美丽的传说可以想向莲这种植物存活至今应有着悠久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莲的历史。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 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 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宗旨应该改变学生中存在的音乐等于唱歌、演奏、作曲的狭隘观念,重新认识音乐学习的文化属性。并且,学生关于音乐学习的考核,也应该有相应的改善。音乐人类学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 中的音乐来看待的。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人类学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 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 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 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一、从人类学看音乐文化音乐和文化并不是新名词, 但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却是近五十年以来的论题, 是人类音乐思 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促使这个思想或观念转折的动力并不是来自音乐领域本身, 而是人类学。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域产生不同的音乐, 不同时期有不一样的音乐, 那都是因为不同的社会时空和传统经纬中的不同文化所致。音乐人类学学科建立 之初, 音乐文化的研究受到了人文学科的影响, 如人类学、民族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进化论、比较音乐学、文化相对主义、田野工作和参与者观察、文化区域和音乐文化、传播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心理人类学、行为主义、文化变迁、文化生态学、新进化主义、都市人类学、认知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演奏经验及交流、反思论的人类学, 此时, 音乐成了文化。音乐与文化合为一个词语成为“音乐文化”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复合 行为, 而事实上是体现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或者更严格地说是“ 回 归自我”的过程。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 但它代表 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中国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性,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文化积淀,它们为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时至今日,通过存活的传统音乐,我们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穿越数千年历史传递给我们的所有关于音乐的信息,仍然那样富于活力、息息相通、连绵不断。沉潜久远的中国音乐,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蕴藏着丰厚的音乐资源、繁复的题材、多样的风格,犹如千百年来堆积而成的无际矿藏,供世人开采挖掘,进发出璀璨的音乐之光。我国音乐一方面贪婪地吸取着一切可触及的外国音乐,一方面又显示出自身磅礴的气势,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巨大融合性。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音乐和世界各国音乐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始终不曾止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和融合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这不仅是历史潮流的推动,也是顺应时代的大势所趋。二、从人类学看音乐教育当今的音乐人类学采用当代人类学的视角, 其 研究对象包含从人类生涯开端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人类社会的音乐行为。将音乐教育与人类文化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人类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相交融的一种文化。英国

很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6300509003 潘洁口腔医学院09级 很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这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看了那个西餐礼仪的视频后让我颇有小感,原来仅仅是吃饭就有那么多的不同与讲究,当然中西餐的差异远远不是那么简单,自然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就让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是饮食观念的不同。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但同时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

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也会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再次是饮食对象的不同。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最后饮食方式的不同。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

城市风貌视角下的水文化景观建设——以漳州市为例

福 建 建 筑 Fuioan Aechoieciuee& Consieucioon 2019年第09期总第255期 No 09 - 2019Vot - 255 城市风貌视角下的水文化景观建设 — —以漳州市为例魏翔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摘要:水系是城市建设的基底和重要资源,由城水、人水关系衍生出的水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漳州市“水 城”规划为例,总结水文化建设对水城风貌的重要性,提出并阐释城市风貌视角下水文化景观(载体)建设的实施步骤, 即现状分析与水文化挖掘、空间重塑与水文化筛配、载体优化与水文化呈现,控制与引导更具有整体性和可行性的水 文化景观分类建设,激活城市现有水体及其文化载体的潜力。关键词:漳州水城规划;城市风貌;水文化;载体;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135(2019)09 -0046 -05 The Const^uction of Water Culthrr Landscape from the Peupectbe of Cityscape ------Taking Zha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WEI Xiangyan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ac , Zhangzhou 363105 ) Abstract : Water system is the basic and significant resour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water culture deriv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water or human and water is the unigue cultuel connotation of such c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impoWance of water culture for building the cityscape of water cities. Taking the Planning of Zhangzhou Water City as an example ,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irnplementation steps to construct the water culture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yscape , including situation analysis and water culture excavation , space remolding and water culture screening , carrier optimization and water culture presentation. Th supposed to start from the long - term water culture and rich water culture resources of the water city , coordinate the landscape with the layout of reaion , space and function , make the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water culture carriers such as architecture , plants , revetments and bridges to form a harmonious and chaecteCstic cityscape. The studs airns at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landscape more ho- listio and feasible , as welt as activating the potential of existing water areas and its cultuel carriers. Keyworls :The planning of zhangzhou water cie ; Cityscape ; Water culture ; Carrier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 引言 从中国的城市建设史来看,发达的水系是城市格 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诱因,既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带 来限制与隐患。城市扩张倒逼水系导致各种水问题 重复上演,原本特色鲜明的水城风貌也趋于同质化。 因此,打造“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 的城市”-1.,打造具有“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 基金项目:福建省建设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编号(2017-K-100)… 作者简介:魏翔燕(1992.1 -),女,助教。 E-maii : weSyR xuje. com 收稿日期:2019 -06 -13 的独特城市风貌和聚居环境”的新时代“水城”迫在 眉睫。而在发挥本底优势,重塑城市风貌的过程中, 水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城市风貌中的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 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水城是水文化的宏大载 体,水文化是水城风貌塑造的灵魂所在,两者皆因水 而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江南水城苏州为例,它在唐代形成水陆双棋盘 式城市格局-3]。明清时期,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巷和淡 雅灵秀的水院园林,既是城市风貌特色,也是由多种

莲花的意义

莲花 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以圣洁的形象。莲花亦称荷花。它那一茎双花的并蒂莲,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莲花主要象征着美、爱、长寿、圣洁. 2 荷花,中国人的六月花神,迎着夏日骄阳正展示着她的绝世秀色,“轻轻资质淡娟娟,点缀园池亦可怜”:拙政园“四壁荷花三面柳”,艺圃池中香暗度,怡园正绿香红舞、拥莲媛三千,退思园也有冷香飞上诗句……晴日里,好似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吐彩莲,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古人云:“游莫美于春台,花莫盛于芙蓉”,诚不虚也。 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等,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花色品种极多,花色红、白、绿、紫和杂色皆有,品种有一梗两花的并蒂莲、一枝四花的四面莲,乃至一茎十花的“十面观音”,还有花小如枣的碗莲,千姿百态。 李渔称荷莲具“三可”之妙,一曰可目: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茎叶日上日妍,有飘摇之态、袅娜之姿。菡萏成花,娇姿欲滴。花之即谢,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二曰可鼻: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三曰可口,莲实与藕,皆并列餐盘,互芬齿颊。即使霜中败叶,亦可摘而藏之,备终年裹物之用。故曰“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闲情偶寄》)。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三教共赏之物。《群芳谱?荷花》云:“花生池泽中最秀。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表,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成为美丽、纯洁、坚贞的代表。《诗经》有“灼灼芙蕖”,美其形,屈原“制芰荷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取其洁。 魏晋以降,荷花渗入了佛教意蕴。佛教创自干旱、酷热的印度,印度人的绿荫碧水情结与生俱来,自然喜爱那绿叶如盘的出水芙蓉,相传婆罗门教的大梵天即是坐在莲花上出生的。佛教迎合大众的爱莲心理,借以弘扬佛法。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片秽土污泥,而佛教则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所以用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为喻。 相传摩耶夫人坐于莲花座上生下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池中生出千叶莲花。所以,莲花成为佛的坐床,称为“莲花座”,座势叫“莲花座势”。据《观音菩萨授记经》,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也都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中国东晋高僧慧远创白莲社,后之净土宗亦叫“莲宗”,荷莲成为佛教的象征。 佛教有步步生莲的传说,据《佛本行集经?树下诞生品》载,释迦牟尼在兰毗尼园“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花”。另有鹿女步步生莲的传说。《杂宝藏经?莲花夫人缘》记载说,在雪山边学仙的婆罗门提婆延,“常石上行小便,有精气流堕石宕。有一雌鹿,来舐小便处,即便有娠。”足月后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称“鹿女”,长大“即能行来,脚踏地处,皆莲花出”。鹿女后为乌提延王王妃,生五百子,皆成“辟支佛”。

浅谈音乐文化的影响

浅谈音乐文化的影响 音乐文化由来已久,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使人们的生活娱乐更加丰富多彩,附有传奇色彩。可以说没有音乐的人生是残缺不完美的,没有音乐千种声音一个腔,无抑扬高低,万种语言一个调,无轻重缓急。同时也没有了田间小曲、劳动号子和伟大的革命历史歌曲。更别说什么卡拉OK、音乐晚会。整个世界只剩下同一高低的噪音嗡嗡响个不停。那时世界是多么荒凉单调,乏味!这样的人生难道可以完美无缺吗?我想肯定不会了。正因为有了音乐我们的世界才会五彩缤纷。所以我们大家要更加努力让音乐文化融入我们心灵深处让世界更加文明和平。 从某一方面来讲,音乐文化能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要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时他们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必须品外有比较多的剩余用来消遣娱乐。音乐文化在人们不断消遣娱乐中逐渐发展起来。通过音乐文化的不断熏陶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了。从而使这个国家在国内外有了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本国旅游欣赏观光等,使该国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该国在国际上的也可能因此被认可或提高。对于一个民族亦有同样的效果。可见发展音乐文化对一个国家也好民族也好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清朝末年,国外音乐文化已经发展的相当稳定成熟了。而在中国只有少数留学生对音乐文化有比较专业的知识并认识到音乐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是重要不可缺少的。西方乐器在国外都得到了很好的销售而在中国销售一架钢琴都是很困难的事,当时的中国一片混乱,国库空虚,经济也萎靡不振,很多人的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更别提购买一些对于贫苦人民来说是很奢侈的娱乐物品。只有少数皇室和贵族可以买得起也用的着,而中国的丝绸等物品在国外销售的异常好。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发展情况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该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相当落后,人民生活艰难异常,导致中国的音乐文化在这段期间内发展十分缓慢。在1987年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国门打开了,我们开始对外贸易了,经济才逐渐发展起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也有了剩余。人们开始利用剩余消遣娱乐,中国的音乐文化才得到改善与发展。迄今为止,中国音乐文化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由此看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影响着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音乐文化也作用于国家民族,两者是同进步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建设与进步的今天音乐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位置。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音乐的认识大大扩展了,人们通常以为音乐这是精神范畴上的东西,其主要作用就是表现心情与情感。其实,人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刺激了内在的身心健康,其包括了心里和生理两方面。人们欣赏音乐实际上是心里和生理结构与音乐文化的协调。音乐是一门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手段,塑造出音乐形象,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人格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育人于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也就是说音乐绝不仅是单纯为了娱乐,而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来完成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生命,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音乐教育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美妙的音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它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地融汇在一起,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教养的音乐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德智体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同学们团结一致、奋

越南菜的特点

越南菜 以鱼露为本,添加其他调味品而成的菜肴。原料上除广用热带蔬果外,在做法上倾向 天然清爽,口味较重酸、甜。特点为清淡不油腻,添加蔬菜的比例高,以保存菜料的原味 为原则,颇受健康饮食派的推崇。生牛肉河粉、越式春卷、鸭仔蛋、酸皮肉丝等均为名菜。此外,饮品亦富特色,如冰冻润喉的椰青,色泽艳丽的三色冰和珍多冰等。 越南人承自中国饮食阴阳调和的饮食文化,烹调最重清爽、原味,只放少许香料,鱼露、香花菜和青柠檬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佐料,以蒸煮、烧烤、熬焖、凉拌为主,热油锅 炒者较少。即使是一些被认为较“上火”的油炸或烧烤菜肴,也多会配上新鲜生菜、薄荷脑、九层塔、小黄瓜等可生吃的菜一同食用,以达到“去油下火”的功效。 越南菜偏酸辣,吃起来特别令人开胃。越南特色檬、蔗虾、越南春卷是特色菜,越南 檬配上薄荷叶和酸辣酱别有一番风味。蔗虾就是用果蔗把虾肉串起来烤,上碟后连同配菜 用烘干的米汤皮蘸水包起,再包上生菜蘸着酸辣酱吃,即香口又不腻,再加上自己动手包,别有一番风味。春卷外脆内香,包上生菜更觉得清香可口。饭后不妨试试越南咖啡,等待 着它慢慢地滴入杯中,再配上炼奶,细细品尝它的香滑。 越南菜比不上湘菜辣得那么狠,似乎是刚刚才品出点辣意来,那感觉又匆匆过去了, 如若有若无的微风似的。酸辣汤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并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一种当地 出产的酸子,酸子是一种当地出厂的形如刀豆的豆科植物的核,带有酸味。酸汤中除酸子外,还放入斑鱼、豆芽、番茄和香菜等,煮出来的汤味道辣中有酸,酸中有鲜。 越南菜最重要的秘诀是桌上那一碟鱼露配料,鱼露用纯天然的方式用长时间来腌制, 集中鱼的精华,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鱼露虽然是其貌不扬,不过在蘸上食物后送入口时, 却有种说不出的鲜美,所有浓、腻、化不开的菜,若放少许鱼露便有清新的风味。据说还 是越南妇女身材窈窕的秘方,鱼露相当滋阴,妇女长期服用可永葆青春体态。 越南咖喱粉口味比较适中,不会有特别刺激的感觉,和越南椰奶、青柠檬、椰丝一起 调成咖喱汁,口感清淡,椰香味浓;印度咖喱所用咖喱粉有很重的香料味,而泰国的咖喱 膏口感辣味很重。 与印度香料最大的区别在于,越南的香料都是用新鲜的植物来做的,香茅,是越南菜里最常用到的一种调味的佐料,会闻到一股浓郁的花香;柠檬草、罗勒、薄荷、芹菜给越 南菜增色不少;洋葱、青葱、欧芹又为越南菜带来异国情调。在做法上通常把肉类用香料 腌制后再烹调,这样使到金不换的香味“逼“入肉质里,咀嚼之间口舌生香。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论文

Hunan Information Science V 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ion Thesis Subject: A Comparison of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Name: Tang Wen Student No.: 1103020239 Specialty and Class: Business English,Class 2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Hunan and Arts Supervisor: Fang leiyi Date:2014-3-16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1.Introduction to Diet Idea (2) 1.1Diet Idea in Western Countries (2) 1.2Diet Idea in China (3) 2.The Differences of Diet Object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3) 2.1Materials of Food (3) 2.2Differences of Diet Object (4) 2.2.1Chinese Food Advocates.. Vegetarianism (5) 2.2.2Western Food Pay Attention to Nutrition (5) 3.The Different Method Of Diet (6) 3.1Dinning Way (6) 3.2 Table Ware (6) 3.3 Dinning Etiquette (7) 4.The Future Prospec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8) Conclusion (9) Bibliography (10) Acknowledgements (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