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洲中世纪家具

欧洲中世纪家具

欧洲中世纪家具
欧洲中世纪家具

简述

中世纪家具的特点是简单而稀少。简单既指住宅内部家具陈设十分简单,也指家具形态也相对简约;稀少既指家具品类少,也指家具数量也相对贫乏。供居住之大房也只有寥寥的几件家具,墙上挂有一幅绣帷,大壁炉旁摆着一把椅子,椅子是摆设,人们常席地而坐,除了简陋的椅凳供坐外,人们还可以坐在台阶上或衣箱上,床也常常是白天当坐具使用。中世纪的居室是多功能的,大房子可能是烹调、进餐、接待宾客,或进行手工作业,或进行商贸,甚至也是晚上睡觉的地方。因而家具也必须是多功能的,如衣箱既供存放衣物,又是坐具,晚上拼起来还可以睡觉,又如餐桌既可以料理食物 ,还可以进餐 ,或作写字台 ,或

晚上供睡觉。

中世纪的家具品类主要有床类、椅凳类、衣箱类、桌类和少量柜家具。床有架子床和简易或折迭小床;椅子有直背椅、长椅和箱座椅;箱类有衣箱和珍宝箱;桌子有餐桌和写字台;柜类有餐具柜与陈列柜等。

床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家具,即使是贫穷或境遇悲惨的人,他们也会有一张床。床有带床屉的大床和不带床屉的简易小床或折叠床。完整的架子床(或四柱床)由三部分构成: 床屉、床架和床垫等床上用品。床屉内要安装床板或绳索编结的床屉软网,类似于中国的棕棚。床屉离地面要有足够的高度,以便将小床放在下面,需要时拉出来使用。为了方便移动,有的小床脚上安上了滚轮。

床面常常较高,因此要配木制的台阶,以便上到床上,据文献记载,有的大床

三面设有台阶。但也有在床的三面放置衣箱以取代台阶方便上床,同时也便于晚上看守箱内财物。

床屉底板铺有稻秆,上面再铺缝制的床垫,床垫内填充有稻秆碎料、燕麦或羊毛屑, 最高级的床垫内装有羽毛或羽绒。

床帘或顶蓬有多种形式 :帐蓬形,亭顶形、弧形华盖形、高屏半华盖形等。

床帘有时装在床头的墙面上,或安挂在天花板下的横杆上,在四柱的顶部加

横杆安挂床帘更为常见。

一居室内放几张视共居人数而定 ,一室放3~5张均为常见。中世纪的大床并非供一对夫妻使用,或许还有未成的孩子与其同床,或供几个兄弟姐妹共用,或供几个仆人共用。更多的情况是同一室内一张大床配几张小床。

尽管有大床的相对奢华,但大多穷人的床根本没有床屉和床帘,仅以填充稻秆的床垫放在厚木板上,或直接放在地板上使用。

衣箱是中世纪最重要的收纳类家具,这类产品有带基座和不带基座的两类。它普遍存在于中世纪的民宅、王宫和教堂中。即使是农舍中也有数个衣箱放于卧室之中,以便收藏重要器物、衣物和床上用品。不少地区还流行以衣箱作为嫁妆

陪女儿出嫁,其表面装饰,或雕刻或镀金或彩绘,十分精美。有些尺寸较大的衣箱在一些文献中被称之为衣柜,实际上仍在是打开上盖板存取衣物,并无柜门。虽然在12世纪也出现过带门的衣柜,但直到15世纪以后才较多出现了安装柜门的衣柜,再往后便出现了带抽屉的衣柜或衣橱。

中世纪早期的珍宝箱则尺寸较小,最古老的珍宝箱是用一根粗大的树干刳制而成, 并用铁条包扎加固。可能是用于收藏珍稀物品,所以获得了“珍宝箱”的美誉 ,其外表满布雕刻图案。

中世纪另一类收纳家具便是碗柜。其功能一是用于存放餐巾、台布等亚棉织物,其二是收纳和展示餐盘等餐具,其三是纯粹用于展示银器、水晶制品或来自东方的瓷器。碗柜常成组置放在大厅之中,是主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中世纪的坐具主要有靠背椅、箱式坐椅、长椅,以及圆凳、方凳、折凳等。

靠背椅的靠背或高或矮,但都是垂直的,毫无舒适可言,即使是宝座或主教椅也不例外。在中世纪人们关心的不是坐得是否舒适,而是关注该坐在什么地方。坐错地方或坐在不该与之并肩而坐的人身边,都是严重的失礼。不管是在大厅还是在餐桌旁都是如此。

长椅是一类供2~3个人同时坐的宽座椅, 带扶手或不带扶手,其靠背仍然是垂直的。长椅在民宅和教堂中广为流行,在当今的北欧餐室家具中仍可找到其踪影。

箱式座椅是在木箱或矮柜的基座上加装靠背和扶手,它是箱与椅的组合,既有坐的功能,也有收纳品的功能。箱式坐椅在欧洲中世纪广为流行。

台桌类家具主要是餐桌和写字台。餐桌是广泛使用的家具,有长条形、圆形和方形台面等不同形态。桌子的底座常为H形的木结构,用1~2根横杆连接两块造型丰富多样的支承花板上,桌面下常设有一抽屉式储物空间, 桌面复盖在储物箱上。

桌子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固定有两种含义,一是桌面固定在支架上,二是支架固定在地板上。移动式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桌面可以从支架上拆卸,二是支架也是可以拆卸和随便搬动的,也可以看作是现代折装家具的原型。

总之,中世纪的家简单而稀少,现存的实物更少。同样的道理,纪录中世纪家具的文献和资料也十分匮乏,因此有关中世纪家具的描述还可能存在谬误之处,还有待进一步从其史料中进行探索。中世纪家具作为欧洲文明进化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意义乃是不容置疑的。

中世纪家具特点

整个中世纪西欧的房屋在规划上都没有什么共同点,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论大小都设计了大厅。大厅是一间被所有居民当作起居室的主要房间。在许多住宅里,它是唯一可以当作卧室、工作室和厨房及家养动物棚的房间。在中

世纪早期,大厅一般造得像教堂一样有正厅和通道,目的是为了扩展空间。烟从炉火中间往上飘,并通过屋顶的烟囱出去。一个走道用作储藏区和仆人区,其他经常用作动物厩。这种类型的房屋在15世纪还存在着。

11世纪和12世纪的另一类普通房子是二至三层的双元或两单元房子。每一层都有一个厅和内房。也有许多诺曼底人的塔屋,或者城堡中的高楼,三或四层高,虽然也用来居住,但主要是用于防卫并有驻军。中世纪的住宅大厅,作为房屋中心和许多人聚集之地,需要一些靠墙摆放的,不用时可拿走和藏起来的家具。两单元房子和城堡里的大厅都是这样。另一影响家具种类的因素是诸侯家庭的流动生活。在中世纪早期,欧洲大片地方都未被开垦,土地的主人们不得不停地走动来管理他们分散的财产。他们的房子也许相隔100英里之远,并且在主人外出时几乎是空房。因此家具就变得沉重,不易搬动,并且做进墙里以防小偷,也可以是独立式的,易于拆卸,并可以搬至另一住处。

一个大家庭里也许有一百名成员。许多马和马车、马队被用来运输充塞了华丽锦缎、挂饰、垫子和床上用品的橱柜,这些是城堡和庄园的主要家居物品。家中的碟盘、珠宝和衣物,可折叠的家具,甚至是窗上的玻璃都要打包带走。因而任何脆弱的东西都易被损害,这点是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

在这一阶段的封建社会里,地主权力是通过仪式化的展示体现出来的——个人财产常通过视觉形式反映出来。宫廷中每个人的地位由优先权规则控制着。有关他的所有东西——他穿的衣服,使用的家具,他的行为准则以及所采用的食物——都由他的地位或财产决定。这是中世纪后期家具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表明了被特定个人所采用的某一特定家具的材料、形状、装饰及其用途都不相同。特别是椅子在优先权规则中担当了一定的角色。在主人家中,一名男子会坐在一张凳子上,但在他自己的家中,被自己的家居物品环绕着,他会坐在一张椅子上。一个贵族在他自己家中款待他的国王,他会将椅子让给国王坐,自己则坐在一张凳子上。如果其他出席的人有更大的优先权,他甚至连坐在桌边的资格都没有。

法国优先权规则发挥至极点。勃艮第(Burgtmdian)宫廷的生活是非常奢侈的,并对英国也产生了影响。从诺曼底人入侵时代开始,海峡两岸就有了密切的接触,宫廷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法国式的。法国和勃艮第时尚也传播到一些低地国家——富有的法兰德斯商人将家具的设计图带回他们根特、布鲁塞尔、布鲁吉斯和雅普鲁斯的家中,这些设计图最终变成了资产者房屋中的宁静而优雅的室内装饰品,画家凡·艾克(VanZyok~),罗吉尔·凡·德·威顿(RogierVanderWeyden)

和罗伯特·坎平(RobertCampin)都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表现了这些场景。一座房屋的室内在它的主人到来时可用纺织品将它作快速改观——粗糙的桌子和椅子

藏在织物和垫子下面,盾徽放在一处,锦缎和其他挂饰透出温暖气息和富有色彩感觉。精致的织物和皮毛创造了一个豪华气氛,并且它们也便于运输。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发明中,织物可以称为是顶级发明,并且是最昂贵的一种发明。贵重的金银碟子,无论是用在桌子上或在教堂中都是重要的身份象征。一个人的财产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趣味也反映了他的“阶级等级”,即他的社会地位。西欧家庭生活中大厅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大厅的名字也同样是房屋本身的名字——中世纪法国所谓的Salle,意大利的domus,即指大厅或者房子。在今天的英

国,许多有一定地位的房屋建筑仍然叫作大厅。在厅内,固定的礼仪桌或高桌立在一端面向屏风的台子上。这里,主人坐在尊贵的椅子上,其他家庭重要成员和宾客围坐在一起。家庭中其他的桌子放置在大厅的下方,高桌的右角。这些桌子的板面沉重,其全部重量落在支撑架上;在用餐结束时它们会被拿走贮藏起来。它们的尺寸相应地比较窄小,座椅被安放在一边,只适用于便餐。倘若不是其他的家具,那么就是高桌会首先被精致的猩红色的羊毛布覆盖着,刺绣饰边一直落到地面上。在羊毛布上面,还会盖上两层白布,但露出底布的边。自中世纪早期开始使用的切面包用的木盘被广泛推广后,餐桌上就加铺上这样的两层白布以保护底布;它们也能用作餐巾,这样手指就可以自由地用餐。重要的“盐”是放在桌上的第一也是最后才被拿走的物品。其次重要的物品是取自餐具架上的饮晶杯。人们随身携带并且使用的刀叉等餐具的使用方式在西欧发展很缓慢,直到13世纪或者14世纪才传到法国和英国。在一个良好的贵族家庭中,长板凳或柜子在厅中靠墙而立,都覆盖着毯子和垫子。欢快图案的褶布可以当作门槛嵌缝条和增加色彩感。

有一种类似于狭长餐具柜的粗糙但实用的家具也用在大厅的服务区,放在靠近屏风的地方。这种家具是一种长的当作餐具架用的碗柜,底下有橱柜,用于贮藏或者准备厅内的食物。在君主的家中会有两个厅——大厅用作宴会和大的活动,它与国王或公爵用来举行仪式的礼仪卧室连在一起。礼仪卧室内有一张被装饰得光彩夺目的礼仪床,从不睡人。有时它会被当作一张礼仪椅给人坐着,一个才出生的皇家婴儿在他的洗礼日会被放在上面。另一个较小的厅,与私人卧室相连,用作日常餐厅,起着次功能的作用。一个主人的贴身侍从或侍卫在他的房间里有张床,女仆人则睡在夫人房内。他们会用草垫或者幸运的话,是一张能贮藏在大床底下的有脚轮的矮床作为睡觉之物。在中世纪的家庭中,一个人很难得拥有一张自己的床——仆人们睡在一起,兄弟姐妹,甚至是完全陌生人也睡在一起。在旅馆里,一个人要与另一个陌生人合用一张床。没有什么掩饰——每个人都裸睡着。中世纪的卧室没有什么花样。除了床和挂饰以外,还有一只箱子,可能还有一张椅子和一根挂物杆以及挂衣竿。也可能有两根挂物杆——一根当作猎鹰的栖木。华丽的挂饰、垫子、地毯、壁画和彩绘家具给缺少家具的中世纪的居室增添了舒适感和色彩感。

这一时期的所谓床是指床垫和被褥——只有幸运者才有一个床垫。并排睡在一起对仆人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19世纪。在15世纪以前没有什么精美的床架实物留下来,我们必须借助绘画作品才能知道一点早些时候的床架风格。在画家们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12世纪的床架由四个支撑柱支撑,这四个支柱通常上升到床上用品上方1英寸,用雕刻或者螺线对其装饰,末端为球形。一个低的栏杆将床垫和被褥固定在一处。吊在床周围横栏上的布帘围成了一个以床为中心的私密小空间,这是卧室的部分,不是床的部分。13世纪,罩篷或者帐架成为卧室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它是从天花板上吊下来,与床没有直接的联系。次等级的人只配用半个罩篷。所使用的床的挂饰和褶布以及皮毛的品质也能显示等级。甚至摇床也能显示家庭的等级——高贵家庭的婴儿有两个摇床,礼仪摇床是为了给访问者观看,夜间摇床则是实用的。箱子是中世纪家具中最普通和最需要的。它有着很原始的形式,它由四块直板和一个底板组成,用钉子钉或用暗榫固定,这个结构后来得到了改进。他们在前板和后板固定的上

部用两个侧面直立部件,这样就将底板提升到潮湿的地面以上。箱子可用于贮藏物品也可用作座椅、床或者桌子。

在罗马风格阶段--10到12世纪——浮雕是箱子装饰的一个流行方法。最吸引入的是饰以建筑纹样如莲拉廊的浮雕。箱子通常被涂以缤纷的色彩,铁制金属饰件常被用来加固、连结不良的结构或增加安全性。在很多情况下制作铁饰品的工作量大于箱子制作的工作量——铁匠们常将涡形装饰转化为一种艺术晶。有一种简单的用于旅行携带的箱子,它通常有个圆顶盖以便使水流下来。旅行箱必须经受得住磨损,它们要放在马背上或者吊在马车下面。大衣橱或用作盛放食品的橱柜是中世纪时设计的与现代壁柜相类似的家具。它可能是独立的,也可能是作为建筑构造的一部分。它基本上是一个贮藏空间,在封闭的门后有搁架或者无搁架,通常表现为巨大的风格并有装饰。有些有壁龛或者抽屉以取代架子,有些有挂衣物的木杆。一种有装饰花窗的食品橱用于贮藏食物。流传下来的橱柜很少,大多数是在宗教建筑中发现的。

这时期威严的御座用石头、铁或木头做成,具有建筑风格。但X凳或折叠凳在中世纪却是最流行的不可缺少的座具。它很舒适、轻便,易于携带。流传下来的古罗马时代地方官吏使用的象牙椅其造型仍具有官方的尊严。它成为国王或重要的俗人和牧师的座椅。座椅配备有脚凳和舒适的垫子,还可能在上方加一个罩篷以增添尊严感。被错命名的“德高伯特御座”(ThroneofDagobert)毫无疑问是加洛林王朝统治者的御座。它是一张富丽堂皇的镀铜折叠凳子,有动物脚爪形状的脚,在支撑架顶端有狮子头。在12世纪,阿伯特·舒哥(AlbertSuger)对此作了变动,增加了硬靠背和扶手。因此,这种折叠凳子就进化成了扶手椅,有个固定靠背,张开的扶手和舒适的垫子。四条腿的圆凳或者长方凳很普遍,长椅和有着类似结构的长凳在城堡和商人家中也处处可见。长凳被认为是优于凳子或长椅的,有时被用作床。在宗教建筑中,石凳常常是嵌人墙中或者靠墙而造的,这在普通家庭中也可见到。在西欧,木工技术的改进非常缓慢。端与端部的联接使用大钉子,榫眼和榫的连接技术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才开始应用。13世纪随着家具制作的进步,用合钉加固榫眼和榫的连接技术变得更加普及,并且出现了鸠尾榫。在哥特时期不再需要用铁加固家具了,但用铁装饰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保留下来。橡木是整个欧洲最流行的木材;胡桃木次之,主要用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中欧用软木材。

1320年在德国发明和建造的锯木厂对中世纪后期家具制作是一大贡献。水力锯能锯木板,代替了以往用斧和锛子来劈开圆木。工匠们现在可以创造轻便的、更易于装饰的家具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一种新的木工结构技术在西欧被采用了,在这种技术中,厚重的木板被长方形框架所取代,靠榫眼和榫连接加固框架,这样很薄的镶板可以嵌入框架中。这种框架结构可以用于各种家具上,也被北欧人大量用于覆盖室内墙面,称为壁板。

中世纪家具风格

中世纪前期的家具风格以拜占庭式和仿罗马式为主,14世纪开始,哥特式家具开始风靡欧洲。

简述

拜占庭式家具,是一种由罗马和东方艺术融合而成的家具。雕刻和镶嵌装饰十分精细,并且常用象牙雕刻来装饰。装饰图案主要是花叶藤蔓,其间夹杂着基督教的圣徒、天使和各种动物纹样。

仿罗马式家具,是9—13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家具的式样。其特征是椅子和凳子的腿多由旋木制成,箱和柜采用简单的板状结构,表面涂以明快的色漆,并以金属铸件加固和装饰。偶尔略施一点简洁的浅浮雕,显出质朴无华的风格。

哥特式家具 14世纪后,哥特式建筑上的装饰纹样开始被应用于家具,框架镶板式结构代替了用厚木板钉接箱柜的老方法。出现了诸如高脚餐具柜和箱形座椅(图 3 )等新的品种。哥特式家具的主要特征在于层次丰富和精巧细致的雕刻装饰,最常见的有火焰形饰、尖拱、三叶形和四叶形饰等图案。常用的木材是橡木。

风格解析

拜占庭风格是中世纪早期欧洲家具的一种重要风格。

受到基督教影响,拜占庭家具的装饰图案常用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架符号,或在花冠藤蔓之间夹杂着天使、圣徒以及各种鸟兽、果实和叶饰图案。一件公元6世纪留存下来的拜占庭家具遗物——马克希曼王的宝座,整个宝座为直线构成,仅靠背是半圆形,横档和竖框上雕满花鸟、植物和动物等装饰纹样,座面下的嵌板上则是圣徒们的浮雕立像,雕饰的部件都采用象牙,非常精致华丽,整件家具庄重华美,表现了王的权威性。

由于当时崇尚奢华生活,拜占庭家具装饰形式与过去相比更为华美。家具在雕刻和镶嵌装饰上十分精细,常常将象牙雕刻的板面用于椅子、小箱、圣骨箱、门等重要的装饰部位,或作为镶嵌形式来点缀家具。在贮藏家具中,从收藏宝石类的小箱到可以用作凳子、床、桌子及摆放杂物品的柜,都是以木材为主,solid wood furniture,形式上精心制作,同时,金、银、青铜饰件也常见于家具的装饰表现上。

拜占庭家具除继承基督教和古希腊传统外,还融入了波斯、伊斯兰、甚至中国的影响,其特征为制作精巧的轴柱、X框架的座椅、矮脚凳、圆形或半圆形餐桌、篷盖式睡床、可开合的橱柜、后期的可拆分书柜以及精心装饰的衣箱。此外,由于丝织业的兴盛,家具的衬垫装饰和室内壁挂以及帷幔等饰物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部分丝织品以动物图案为装饰,明显地表露出波斯王朝的特异风格。

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家具对罗马风格的传承就是仿罗马式风格。

公元5世纪,来自北方和东方的日尔曼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族摧毁了罗马的奴隶制度。发展到10世纪时,封建制度已建立得十分稳固。后来由于十字军东征,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大量出现。

公元11世纪,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层出不穷。当时的建筑普遍采用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相结合形式,恢复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大型石雕来装饰,并大量采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形成一种罗马式建筑风格。可惜这种艺术的生命非常短暂,到12世纪末期就被哥特式所取代。后来史学家把公元11至12世纪时期与古罗马各种以建筑为主体的艺术统称为仿罗马式艺术。

仿罗马式家具形式受当时建筑形式影响,采用了罗马式建筑中的连环拱廊形式,形成了罗马式家具的风格。可以说,仿罗马式家具是仿罗马式建筑的缩影。它同时又融合了晚期罗马、拜占庭和蛮族 (barbarians,注:指当时西欧的日尔曼民族)的基本图案和色彩,创新性的在西欧以拉丁文化基础上继承了罗马文明。

仿罗马式家具

中世纪后期仍是基督教文化,当时生活文化中心是在教会、修道院,因此所留下的家具大部分是这些教堂的家具,还有一小部分是封建领主城堡中的家具。自此以后,家具的西方传统就成为“基督教精神”的,也成为了欧洲家具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中世纪的国王和地主的生活方式是游牧式的,一个大家庭经常要搬到新的地方,以便得到食物养活众多的家庭成员,而不是把食物带到一个固定的住处。这种流浪的生活还使土地的拥有者可以亲眼监管他的领地。因此,当时的人们要求家具必须十分坚固,可以经受长途的运输。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仿罗马式家具一般用料比较粗大,重要部位采用金属部件加固,因而常常给人笨重的感觉。

仿罗马式家具采用罗马式建筑和连环拱廊作为家具构件的表面装饰手法,最突出的特征是旋木技术的运用。其中座椅、靠背椅和凳子的骨架构件几乎都是用旋木制成的。在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山区,以及英国、法国等地仍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家具。有的家具表面附加铁皮和铆钉,镶板上用浮雕及线雕常用几何纹、编织纹、卷草纹、十字架、基督、天使、狮等常用图案。

柜子是当时家具中重要的一个种类。仿罗马式柜子体型较小,顶端多呈尖顶形式,边角处多用金属件或铁皮加固,同时又起到装饰作用,这一点可以说以后的家具装饰开辟了新的方法,尤其是青铜锻制和表面镀金技术极有成就,为后来的家具装饰开辟了新的道路。在现代家具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金属部件同时具备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双重作用。

中世纪最重要、最有原创性的家具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文化是12世纪末叶首先在法国开始,随后于13~14世纪流行于全欧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哥特(Cothic)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古代欧洲中部,今天德国境内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强悍部落的名称,本身具有“野蛮人”的意思。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崇尚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而哥特式建筑则与古代希腊罗马的风格截然不同,欧洲便总是把哥特人当作蛮族、白痴来看待,所以借此名来贬损这种建筑形式。

但实际上,哥特式的文化艺术应当是封建中世纪最伟大、最光辉的艺术成就,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罗马式文化艺术的更高发展。在罗马式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哥特式家具是一种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家具艺术,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水准。

哥特式家具图片

哥特式家具最早的使用者是教堂的高级神职人员、王公贵族及大商人,主要特征在于层次丰富和精巧细致的雕刻装饰。制造家具的工匠们受借鉴他们身边哥特式建筑,家具的外观常为直线型,以垂直为主,如同火焰般蹿向天际,刚直、挺拔。14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上的装饰图案逐渐被应用于家具。最常见的有火焰形饰、尖拱等图案。其中,叶子是哥特式装饰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图案,包括葡萄树叶、枫树叶、香芹和十字花科植物的树叶。雕刻师用凝固或刺透的方法雕刻窗画来装饰哥特式家具,并且临摹哥特式建筑里的大格窗,大面积地用于箱子的表面。人像、动物和鸟类在哥特式装饰中,常常被处理成幽默和夸大的效果。

哥特式建筑图片

哥特式家具主要有靠背椅、座椅、大型床柜、小桌、箱柜等家具。其最有特色的是坐具类家具。哥特式靠背椅和教堂座椅的靠背较高,大多是模仿建筑窗格装饰线脚。每件家具都庄重、雄伟,象征着权势及威严,极富特色。哥特式风格装饰性强,建筑室内竖向排列的柱间尖拱形的细花格洞口,窗口上部火焰形线脚装饰、卷蔓、亚麻布、螺形、人物等纹样装饰来创造宗教至高无上的严肃神秘气氛。室内常用深色木墙围,深色织锦挂毯,绘有独特的图案,如狮子皇冠和花卉家具带有同样的图案的雕刻。

直到16世纪,欧洲的床都是由简单的木板隔置而成的,大部分都装有床帘,一般用细绳与天花板连接。有时为装床帘还搭建轻的框架。在宫殿和城堡中的床帘通常是用昂贵的织物制成的。哥特式卧室常用深色窗帘,郁金香花型的图案的墙纸,床装床幔床架有四个粗柱子带有神话传说中的猛兽木刻,用色上喜欢深红,深紫色,深蓝和金色。

典型的哥特式高靠椅采用尖拱形的造型处理,柱式框架顶部跨接着火焰形的尖拱门,垂直挺拔向上。它是一种巨大的哥特式家具,且基本不能移动,通常在坐位与地板之间用木板固定。坐面被嵌进箱子般的方块里。它时常被放在壁炉旁,并垫上厚厚的褥垫,这是在哥特时期的英国家庭中最常见的舒适家具。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1000年,通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 s)。这是西欧封建制度从发生、发展到衰落的历史时期。西欧中世纪教育就是指这一时期的教育。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与教会学校并存的主要是世俗教育。 第一节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基督教会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在意识形态上居于独尊的地位,并且垄断了中世纪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 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教育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74)是西欧中世纪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大学教师。托马斯·阿奎那在教育和神学的关系中,把教育思想从属于神学之下,形成了神秘、系统、独特的经院主义的教育思想。 1.阿奎那的教育目的论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欧洲中世纪历史简述 概述 中世纪,传统的概念是指公元476年后至公元1453年止,是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在整个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中世纪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通的过渡时期,它是从有罗马帝国统治的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过渡,而整个欧洲历史向来是依靠封建统治的发展作为主线,所以中世纪也可以看作是欧洲封建阶级建立统治地位直到资本主义思想觉醒的一段时期。又因为在圣经中曾把这一时期指做过世界的末日,因此一些神学论者也把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称作“中世纪黑暗时代”。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一些人文主义学者也把这一时期称作“黑暗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彼特拉克把当时的欧洲历史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为人文主义者相信古罗马帝国终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复苏早期纯洁的古典时代,因此这种称为在笔者看来也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历史 自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攻破以后,欧洲大陆上兴起了很多新兴的蛮族王国,例如:法兰克,盎格鲁萨克逊等。他们总体上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再后来的世界历史中,这些民族在不断的战争和历史变迁中最终形成了现在已有的欧洲人种分支。 在中世纪欧洲历史中最先繁盛起来的是有法兰克人克洛维建立起来的墨洛温王朝,468年这支日耳曼民族的分支军队战胜了高卢人,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偶来法兰克王国不断的向外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国家。同时在大不列颠岛上,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在6世纪末七世纪初分别建立了七个国家,史称“七国时代”并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首先形成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

中世纪的教育

中世纪的教育 一、中世纪教育概述 二、中世纪教育的特征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奴隶在奴隶和隶农不断起义以及北方日耳曼部族入侵的不断打击下崩溃,西罗马帝国灭亡。这在欧洲历史上,标志着以希腊、罗马文明为顶点的奴隶制社会的的终结。此次,西欧进入了封建时代。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的一千多年,其中5世纪末至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被称为中世纪。中世纪一词最早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家比昂多于15世纪提出来,指的是西欧5世纪至15世纪那一千年。这段时间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到18世纪,中世纪一词被欧洲历史学家所普遍采用。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具体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一)等级性 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统治者占有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农奴只有小块儿土地,甚至没有土地,而被束缚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封建主和农奴是封建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他们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在封建主阶级的内部,也存在着两种重要的等级关系:世俗封建主等级关系和教会内部的关系。 世俗封建主以分封土地为基础,在大小不同的封建主之间存在着严格而明显的主从关系,形成了封建主阶级内的不同等级。其中,国王是最高的封建主,下有各级爵位的贵族,最低的一个等级是骑士。而在欧封建主内部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督教的高级僧侣,他们也可以看作是穿着道袍的封建主。早在罗马帝国末期被奉为国教的基督教这时又成为适应封建统者需要的宗教了。基督教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享有各项特权,通过征收十一税压榨农民的血汗,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在政治上教会与国王以及贵族勾结在一起,通过宗教宣传维护封建制度的利益。公元8世纪到11世纪期间,教会仿照世俗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划分,也建立起教会内部的教阶结构:教皇为最高首领,下面包括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神甫和修士(女)的巨大封建堡垒,广大农民处于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的重压之下,等级性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而也使封建教育带有明显的等级性。 (二)宗教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会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宗教神学也在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都从头做起。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起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教会作为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极力“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大约从4世纪末到13世纪期间形成的基督教神学,包括一系列虚伪的说教,教会都利用来为封建统治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进行辩护。在政治和国家的问题上,教会捏造了“君权神授说”,谎称君王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万民皆应服从他的统治。在对待人生的看法上,基督教认为人带着“原罪”来到世间,因此在今生应历尽生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死后灵魂才能上“天堂”。这样的宗教说教,其实是为了掩盖阶级剥削和压迫,麻痹人们的阶级意识和压制人民的反抗精神。教会好仇视科学文化知识,提出一切真理都已载于<<圣经>>,人的认识来源于“伸的启示”。荒谬地迫使科学和哲学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屈从于教会的权威。教会还甚至不准教徒直接阅读<<圣经>>,而只能接受教士的宣讲,并盲目服从。在这种情况子下。教会完全垄断了教育,只有僧侣为从事宗教活动才能读书识字,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也渗透着

欧洲中世纪简史第六章

c 第六章分裂、入侵及重建,约800—1000年 导读 查理曼的帝国,从来没有跟拜占庭和伊斯兰竞争过它的伟大。在800到1000年这段时间,他的邻居兴旺繁荣时,他的帝国却崩溃了。在拜占庭,有着几个世纪的荣光,标志性的事件有保加利亚屠杀者巴希尔的征服,圣西里尔和圣米赛迪乌斯两兄弟(the sainted brothers Cyril and Methodius)使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还有拜占庭的影响延伸到罗斯等事件。在巴格达,阿巴斯王朝仍统治着一个广阔的阿拉伯帝国,一个闪闪发光的宫廷,以及一种非常棒的精神和艺术文化。诚然,这个曾经一统的阿巴斯帝国在十世纪分裂成了几个哈里发国家,但即使是这些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按照西方标准来看仍然是巨大而且运转良好的。 西方就不那么幸运了。查理曼帝国的内在隐患随着814年老迈皇帝的去世而浮现出来,而内部分裂和外部入侵造成的毁灭性结果也迅速成为新的隐患。在公元843年,查理曼的帝国被他的孙子们分裂,而后来的继承人们的分裂只能使加洛林世界脆弱的政治联系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与此同时,西欧还受到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的锤打:东方的马扎尔人,南方的穆斯林,以及北方的维京人。查理曼关于一个统一的基督教欧洲的梦想仍将存在,不过正如时间表6.1所示,那是在他的帝国分裂,并且这些入侵者的力量能建立起一个不同的政治新格局以后的事了。这个政治新格局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英格兰王国,西部法兰克一群自治的公国和郡县,东部法兰克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意大利半岛上各个强有力的城市。 分裂:加洛林王朝晚期 像一个不错的法兰克人那样,查理曼安排的政治格局是要把他的帝国分裂给他的几个儿子们,但是,很凑巧,他只有一个合法儿子,虔诚者路易(公元814—840年),在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所以,完全是出于巧合而不是计划,查理曼的帝国完好无损的传给了唯一的继承人。 虔诚者这个名字对路易来说很不错。他把查理曼的小妾都驱逐出了帝国宫廷;他全心全意支持阿尼埃尼的本尼迪克进行的教会改革;而比他那顽固的父亲走得更远的是,路易本人致力于实现那个统一基督教欧洲——一个由上帝带到地球上来的城市——的梦想。不过路易缺乏资源来维持他父亲查理曼,他的祖父矮子丕平,以及他的太祖父查理马特赢得的这片广大疆域的团结一致。他既不像他的先祖们那样精于政治,也不像他们那样军事成功。甚至,随着征服的战争变成防守的战争,他已经没有什么土地和财宝做礼物赠给他的那些贵族追随者了。随着皇室厚恩的衰减,大土地所有者们——他们许多人通过皇室过去的慷慨奖励而占有许多土地——开始撇开君主,寻求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过对路易最大的威胁之一靠近了这个家庭:不快乐的儿子们。在他统治早期,他准备把他的皇权给他的长子,给他另外两个儿子两个大小合适的王国。这些年轻一点的儿子对他们哥哥得到的巨大遗产很不高兴,而他们的不高兴随着路易的第四个儿子的出生而加重,因为还需要准备一份给这个小弟弟的遗产。最终,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们公开背叛他,并且使帝国陷入内战。甚至路易本人也被俘虏,并被废黜。 路易的儿子们之间的仇恨愈来愈深,但他们的竞争也利用了帝国人民之间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差异。在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当其中一个儿子用古德语而另一个儿子用古法语各自盟誓时,他们为了照顾各自第一语言不同的士兵们所做的让步(互相用对方的语言宣誓)就是利用语言差异的一次实际行动。今天,斯特拉斯堡誓言似乎跟实际意义一样有了象征意义,因为那誓言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在欧洲的政治统一中从未被抹去过(Today, the

欧洲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汇总

欧洲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 并 对《弗拉基米尔圣母像》作详细的图解说明 一、早期基督教美术 公元一世纪中叶正值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在西亚巴勒斯坦一带诞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基督教,它是从犹太教的一个教派演化出来的。 早期的基督教宣扬平等,道德完善,鄙夷富人,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博得了下层人民的拥护,传播十分迅速。基督教不崇拜罗马众神,也不敬仰罗马皇帝,因此基督教在最初的二、三百年间受到罗马统治者的的残酷压制,基督教徒不能公开建教堂,他们的宗教仪式也只能在私宅或埋葬基督教徒的地下墓室进行。在这些地下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上他们画满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这些墓室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窟,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堡大帝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后,教徒们才开始在地面上兴建基督教堂,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包括墓室壁画和建筑。 地下室壁画的题材多取自圣经,采用隐喻性和象征性的手法,例如鱼和善良的牧羊人表示基督,鸽子表示圣灵,孔雀代表永恒,心象征博爱等等。这些墓室壁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试图用新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灵魂和对宗教的虔诚,而不在乎所画的形象是否真实生动,故有的作品显得抽象怪异,不够自然和谐。看来他们还没有找到恰当的艺术形式,而且也未能完全摆脱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影响,所以往往作品中借用古典艺术的形象,甚至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情节。 早期的基督教堂中都有壁画和镶嵌画作为装饰,5世纪后镶嵌画逐步成为教堂主要的装饰形式。圣康斯坦察教堂拱顶就采用了华丽的玻璃马赛克作装饰画,获得极佳的效果。圣马利亚教堂也有以圣经为题材的镶嵌画。 二、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美术”不仅是对东罗马帝国美术的称谓,它同时亦指一种样式,即君士坦丁堡的宫廷美术样式。在美术史上,这一样式直到6世纪初的查士丁尼时代初现风采。而拜占庭美术与早期基督教美术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可明确标定的分水岭,强烈的传统感贯穿了拜占庭美术的发展史。 查士丁尼在为时期是拜占庭踢过的黄金时代,不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艺术上,都领到着整个基督教世界。在拉文纳的圣维塔里教堂保存着《皇帝查士丁尼与他的亭沉闷》和《皇后狄奥多拉与她的侍从们》。拜占庭美术的独特个性于此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表达。高度提纯的色彩与明暗关系强调了人物作为物质的精神性存在其形式上的抽象性,程式化的人物造型则向我们展示了欧洲艺术中一种新的人向美的理想:瘦高的身材纤巧的双足,尤其是杏仁形的小脸和凝神谛视着的大眼睛,小嘴、弯眉以及窄长的鼻子——这种理想的相貌将在此后的拜占庭美术中反复出现。扁平的人像“悬浮”在金色的背景前,没有动作,没有表情,时间与深度空间的维度在这里都不存在了,于是尘世中流逝的现象(生命及权力)就被升华成了天国永恒的存在。

中世纪各个时代的欧洲地图

中世纪各个时代的欧洲地图 公元1年的欧洲地图 经过长期的无数的战争,古老的地中海世界诸国,接连被新兴的罗马灭亡,整个地中海,空前绝后地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内湖 ========================================

由于地中海气候的恶劣,农业耕种的错误,地力的过度消耗,罗马国力的衰弱,政局的混乱,帝国西部出现了普遍的衰退,公民权的贬值,对雇佣军的依赖,也在缓慢腐蚀着帝国,在戴克里先时代甚至更早,帝国的中心已经悄然向东迁移,那里依然富裕,戴克里先同时对基督徒和共和制的残余进行残酷的打压,基督徒遭到严重迫害,元老院权利进一步被架空,皇帝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皇帝的努力并未完全成功,元老院虽然一蹶不振,但基督徒仍在发展壮大,到君士坦丁时期,基督徒横跨罗马所有阶级,不断从东向西扩散,最终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合法,并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君士坦丁大帝,另一有巨大影响的行动,就是在拜占庭的城址上,建立第二罗马,也就是后来的君士坦丁堡。 ============================================

分崩离析的帝国,终于于395年正式分LIE,此时西部帝国已经逐渐崩溃,不具备抵抗蛮族的能力,大土地主和基督教早已毁掉了罗马的财政,公民权的贬值,元老院地位的下降,也已经毁掉了罗马过去引以为傲的精神,教义争端毁掉了罗马的团结,长期腐化的生活,对雇佣军的依赖,也在毁掉罗马的军事力量,阿德里安防御体系最终终于崩溃,法兰克占领了北部高卢,西哥特人占领了西班牙和阿奎丹,汪达尔人占领了北非,罗马城也惨遭劫掠,西部帝国在蛮族的入侵下风雨飘摇,不过,影响后世至今的将宗教和世界帝国结合起来的世界社会学说也已建立。 得益于东部对君主制的适应,得益于东部气候条件的优越,得益于东部的富裕,东罗马帝国得以维持繁荣,尽管同样也受到萨珊波斯和蛮族的一定冲击。 =============================================== 西罗马终究灭亡了,权柄又交回东罗马皇帝的手里,意大利被东哥特人占据,东哥特在意大利维持着温和的统治,但由于宗教和民族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当地权贵的充分支持,法兰克人皈依了基督教,并接受罗马的册封,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仍旧信仰阿利乌斯教派,507年,法兰克人夙愿得偿,通过战争,击败西哥特,获得了阿奎丹地区,东罗马帝国则在抵御波斯的入侵,并为收复失地作准备。 ======================================= 罗马再次复兴,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贝里撒留率领罗马军队,在击败入侵的波斯后,远征北非灭亡了汪达尔王国,收复了迦太基,随后又从西哥特统治下的西班牙那里,收复了南部地区,在此之后,经过漫长的战斗,终于灭亡了意大利的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读书笔记:《欧洲中世纪史》 欧洲中世纪是从罗马帝国覆灭到现代民族国家兴起 的中间1000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即从更大的范围、而不是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层面来看现代欧洲的形成,因为现代民族国家仅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在这片土地上更长的时间内是没有明确国家的,教皇国、英法之间的烂账、南法和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的糊涂账。 因此这本书站在了更高的全局的角度,虽然在历史脉络上按照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和中世纪晚期来分别阐述,但是依然着墨了诸多核心线索,天主教与东正教、西欧与拜占庭的分合、教皇与世俗国家的权力争夺、教会的内部变革、欧洲的社会性变革等等。400多页描绘了1000年的历史,信息量大却又不显松散。 初探中世纪,大部分人会想到的第一个词是“黑暗”,正如我们想到国民政府的第一个词会是“反动”一样。“黑暗”并不是中世纪的正确概念,或者说漫长1000 年中,在整个欧洲大陆上,人们所想象的黑暗只是很小、很短的一部分。中世纪有战乱的纷争、有相对和平的时代、有

宗教黑暗但是孕育了繁盛的时代。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欧洲文化的复兴来自于16世纪后的文艺复兴,称霸全球前年的中华帝国跟欧洲在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逐步拉开差距。但种子的萌芽在中世纪早已经种下。在1100年时,欧洲已经有非常多的学生和教师,1200年时第一批重点学习医药、哲学和法律的大学已经在欧洲各地发展起来:这批大规模的教育普及运动造就了大量的地方学校、教会学校和大学。而在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地方语言的发展基础教育也开始繁荣。说到教育,这也是我看好越南市场的原因,越南的人均GDP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但是其成人识字率相当于9年前的中国。经济未动,教育先行。 历史的发展有着必然性,但是也充满着偶然。英国首创君主立宪的政体成为民主的标杆,离不开征服者威廉在每次获得一片土地的时候都会分给他的领主们,因此每个领主最终得到的土地都散落于全英各处,迫使每个领主都从全国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决定了英国未来的贵族议政的政治形态。 从更高的层面看,欧洲缺乏大一统的稳定性。一方面,有教皇权力制约世俗权力,1122年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标志着教权和君权在俗世授职方面的妥协,腓力四世后来抓捕卜尼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名词解释 封建庄园制中古西欧封建主剥削农奴的基本组织,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曾在 一定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种组织。在西欧,封建化过程完成后,国王、教会和封建主的庄园分布各地。他们大多先侵占公有地,后逐户蚕食,直到吞掉一个或几个农村公社,所以形成的庄园大小不等。大庄园有一个或几个村庄,小的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庄园完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分离。农民生产是为满足自己家庭生活的需要和为封建主提供消费资料,不是为了交换。封建主还有审判和惩罚农奴的权力。农奴虽然受到沉重的剥削,但毕竟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比奴隶有更多的劳动兴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2、13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大批兴起,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农奴改纳货币地租并逐渐取得人身自由,领主自营地消失,庄园解体。 采邑制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查理·马特时期改革土 地制度,分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以后大封建主纷纷效仿国王,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促进了自由农民农奴化,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 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索贡巡行罗斯大公以武力征服邻近地区。除了掠夺财物和奴隶外,还强迫被 征服的部落称臣纳贡。每至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大队亲兵到各地征收贡物,收取毛皮。蜂蜜、蜂蜡及粮食和奴隶,史称“索贡巡行”。这种制度构成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特征。 《罗斯法典》基辅罗斯及封建割据时期古罗斯的法令汇编。来源于东斯拉夫 人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和法院判例,约在11~12世纪编成。法典明文规定:破坏田界、偷盗牲畜、纵火焚烧庄园或打谷场、杀害王公贵族及官员者,都要处以重罚;将债农、奴仆、斯美尔德(农民),置于封建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废除血族复仇习俗,代之以罚付“血款”,即杀人者偿付被害者家属40格里夫那,杀死领主等显贵,加倍偿付,封建主杀死一个农民则只付5个格里夫那的偿金。它们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具特点的法律文献。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就离开军队谋求另一种职业。在很久以前我读到柏杨的书说中国战争之多,以至于中国人养成不会笑的传统,因为中国人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欧洲的战争只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领主和领主之间的战争,公国和公国的战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宗教组织发动战争,只怕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少享有和平的机会。 提到宗教,不能不谈,中世纪也离不开宗教,没有基督教会就没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史》谈到了宗教的影响,包括哲学、艺术、建筑、文学等等方面直到人的精神层面。作者对教会作用的肯定,如前面提到,不单因为它承接着现代西方文明,也因为道德的原因。关于前者,作者也毫不掩饰提到中世纪未期伊斯兰文化对西方的启蒙,包括哲学、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方面,但教会人士自己对伊斯兰文明的吸收和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后者,也是我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比较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点: 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主要功能在于塑造礼拜像,利用偶像来引导他们的信仰,成为宣传教义的“石头圣经”。基督教美术还作为装饰美的表现,它不仅是为了满足视觉的审美,更重要的是为了显示出教堂内部空间的神秘化,使信徒们宛如身临一种超现实的天国之中。实际上基督教美术只是宗教教义的图解,所以面对文盲的广大信徒必须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产生精神的感染,这就形成了中世纪美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超现实的精神形象符号,充满非自然的神性而无人性。中世纪美术是西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它改变了希腊美术、罗马美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成为特定时期人们生活、观念、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的表现。 中世纪美术属于基督教美术。作为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这种艺术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强调所谓精神世界的表现。为此,它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序列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 中世纪的绘画,人物形象呆滞、画面中充满了神学思想,缺乏真实的科学性和人类本身的自然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并富有科学的理性。是真正的自然与人的融和。 强调人性崇高与身心的全面完美,重视世俗的现实生活,反对神学权威和封建特权。 新美术创作的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丰富的现实情景,就最能体现这种思想, 产生最为广泛和强烈的反应。文艺复兴美术作为西方近代美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 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 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在风格 和技法上它和东方艺术以及一切近代之前的艺术有本质区别。 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 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在社会身份和专业教育方面,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也经历了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的演变。

中世纪历史简介

意大利中世纪历史背景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意大利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根本就是地理概念,无所谓王朝什么的。所以我只能给你列出在现在意大利国境范围内存在过的王国。 东哥特王国493-555,被优士丁尼大帝给灭了,意大利基本上从此就陷于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时间不长),北方是伦巴德王国(后来被查理曼在774年给征服了),罗马附近则因为丕平献土的原因属于教皇的势力范围。而西西里地区则更是几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占领。 后来,查理曼死后,根据凡尔登条约,他的三个孙子平分了他的领土,长孙罗退尔既得到了大概可视作“意大利”地区的土地,而且继承了皇帝的称号。罗退尔死后,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视作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在整个的中世纪,意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国(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等。同时,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国,公国割据一方:北方有萨伏依家族统治的萨伏依公国、米兰公国,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后来的两西西里王国。近代之后,经过意大利复兴运动,以撒丁王国为中心完成了意大利统一,这才基本上产生一个统一的王朝---萨伏依王朝。而意大利历史上好像也只有这一个统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之后被推翻。 宗教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希求确立对整个欧洲的统治。不过世俗的皇帝和君主们是不甘心充当教会走卒的。他们对教会的支持与合作,说到底,无非是个利用。所以,一旦他们感到教会势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便要采取断然措施相抗衡,以至于不惜诉诸武力,总之,在中世纪,教会权(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是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二者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是五至八世纪的酝酿期;第二阶段是九到十三世纪,教权高涨,与政权形成对垒之势,期间教权达到颠峰状态,随后便开始由胜转衰;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和谐)民民族意识的萌发,王权逐步得到加强,教权节节败退,王权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San Francesco di Assisi 圣方济各又称亚西西的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 (生于1182年意大利亚西西,卒于1226年10月3日) 成立方济会又称"小兄弟会"。他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 (照约旦·卡塔尔拉尼的记载是1209年), 玛窦福音第十章第九节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使他决定终生要神贫. 那段福音的故事是耶稣告诉他的信徒要他们出去宣扬天国的来临, 他们宣扬时不需要带钱, 连走路的拐杖都不用带, 而且他们也不要穿鞋. 他穿著粗布衣服, 赤脚, 而且照著圣经的说法连拐杖也没有, 四处呼吁大家要反省悔过. 很快的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 而在一年内陆

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

亨利?皮朗的《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郭方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重版了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朗(1862―1935年)的《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这本书对于我们好似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史学一个繁荣时代,尤以德、法、英三国成就最为突出。皮朗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学习研究这些国家中世纪制度史、经济史专家的著作与讲授,并参与了法、德等国史学的研究和编纂项目。但生长于三大国夹缝之间的比利时(中世纪称为法兰德斯Flanders地区),皮朗治学的方法和着眼点又与这些学派的传统不同。他更为重视体现与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的城市、商号、行会、社团、家庭等经济、社会原始文献,而不限于国家、教会等反映政治法律制度与上层人物的“官方”文献。本书是皮朗在晚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方法和主要观点进行概述的总结之作。 他首先从地中海这个连结欧、亚、非洲古代文明与经济社会交往的中心入手,认为阿拉伯人在七世纪对地中海西部的控制与封锁是西欧地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庄园制、领地制、封建制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形成的,所以“没有穆罕默德,查理曼帝国就不会存在。”皮朗这个观点在当时史学界可谓独树一帜,少有赞同。但皮朗从对中世纪史的长期发展趋向的探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使人们想到了数十年后“年鉴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名作《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与“长时段”观点,而皮朗在晚年对于刚刚创办的《年鉴》期刊和年鉴派创始人布洛克的著作给予很高评价,这在本书的注解中就表现了出来。皮朗对在这种闭锁的状态下在西欧形成的庄园制、农奴制和教会为适应这种社会建立的鄙视经商谋利的意识形态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而使这种状态开始发生改变的、从全欧洲的视野而言还是起因于地中海。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以拜占廷帝国为跳板逐步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是打破这种僵化经济社会形态的发端。而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的波罗的海与北海,北欧诺曼人的海上与沿河流的冒险而刺激起来的商贸活动从另一个方向打破了僵局,并且越过大西洋和大陆与地中海和意大利的海上冒险与商贸活动连接起来。法兰德斯作为这两个地区间的海陆交往枢纽,成为欧洲商业和加工业繁盛发展的又一个中心。这样欧洲商业复兴的格局就初步形成了。 商业复兴要有巩固的基地即城市,皮朗对中世纪城市的起源主张“商业移民社团”说,认为商业移民聚集在有防卫设施的城堡周围并逐步建设起自己的防卫设施,这些新来者最终占据了优势并取得了对城市的控制权,商人移民吸引了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口进一步聚集。其中包括逃亡的农奴。市民(burgess)这个词即源于“堡”(burg)。在这些商业性移民初步有了防卫的能力后,就要建立一套不同于封建法、教会法的法律体系来保障他们的自由、安全与财产,在争取到了司法自治后又争取到了行政自治,出现了大批自治城市以至城市国家。但皮朗也指出市民此时已成为一个排外的、剥削四周农村民众的特权等级,因而如果没有外来商贸活动的不断冲击,城市市民等级是不能突破中世纪经济社会的框架的。因而他又进一步分析11、12世纪商业与城市复兴后全欧洲商贸活动的几个重大发展:即交通与安全设施的改进,全欧洲性的国际集市与港口的形成,适应国际贸易的货币的大量铸造与流通,汇兑、借贷的广泛发展,合伙投资

中世纪欧洲城市(资料和描述)

世界城市史之中世纪欧洲城市 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 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 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完全可以说,近代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其源流不能不溯之于中世纪时代的工商业城市;也可以说,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西欧城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普遍而又迅速地兴起,原因当然有许多,几个世纪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行的说法有“手工业起源说”和“商业起源说”。 10世纪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不仅能满足农民及封建主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粮食和原料给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促使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之达到了专门化的水平;商业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商品的交换。这样在主教驻地、城堡周围、修道院附近和一些交通便利、比较安全,能够获得廉价原料与可以顺利出售产品的港口、交通要道等地,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脱离封建庄园,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其后人口逐渐聚集,来往商人增多,于是城市兴起。城市居民大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奴,他们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成为城市市民。“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这种发展方式即是称为城市的“手工业起源说”。 西方史学界主要流行的则是“商业起源说”,它是由皮雷纳提出的。他的基本思想是:8世纪时,由于阿拉伯人的征服,导致商道堵塞,造成地中海贸易的衰落;到11世纪,随着商道的畅通与商业的恢复,最早城市便作为商业据点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尤其是意大利;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城市得以兴起。他写道:地中海的全部商业活动,东面通过威尼斯,西面通过热那亚、比萨汇流到伦巴底,伦巴底异乎寻常地蓬勃发展起来了。在那个令人神往的平原上,城市像庄稼一样茁壮成长。商业促使那里工业的出现,随着商业的发展,所有古罗马的“城镇”、“自治市”,重新出现了新的生气,比之它们在古典时代更加蓬勃。他又描述北欧的城市兴起:像威尼斯的商业很快将伦巴底卷入它的活动之中一样,斯坎的纳维亚的航海活动激起佛兰德尔海岸的经济觉醒。佛兰德尔的地理位置确实使之成为北方商业最好的中转站。佛兰德尔还有一项传统的呢绒工业,1000年左右,在伦敦市场引人注目的是佛兰德尔的呢绒。这样商业和工业的结合使得佛兰德尔地区自10世纪起经济越来越活跃,在11世纪时,佛兰德尔所取得的进步是惊人的。最后,他得出结论:商业的扩展发端于两个地方(威尼斯和佛兰德尔),像一种健康的时尚传遍整个欧洲大陆。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最早从9世纪就开始了;10世纪时是大规模地、普遍地开始,12、13世纪达到了高潮。与国际贸易相联系,城市最早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依次有影响的城市有阿莫菲、威尼斯、比萨、佛罗伦萨、热那亚以及伦巴底城市,

欧洲中世纪艺术风格

中世纪欧洲—艺术风格的特征 巴罗克风格 巴罗克艺术的开始首先是以意大利的罗马为中心,继而传向西班牙、德国、澳洲、法国和英国。巴罗克艺术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巴罗克风格的盛行是在1620年间,由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首先拉开序幕。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巴罗克家具最负盛名,跃居欧洲各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巴罗克风格的经典范例。其他如英国的雅各宾式、威廉玛丽式及美国早期殖民地式的家具亦较具影响。 巴罗克风格中常见的雕饰图案有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在法国,巴罗克风格的桌类家具还常常运用人体雕像来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巴罗克家具在表面的装饰上,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古代埃及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丰富的物产以及温暖而肥沃的土地,使得古埃及人民早在公元前2650年就建造了宏伟的宫殿、庙宇和堪称奇迹的“金字塔”。 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过活”,就象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他们的统治者,威力永无穷的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就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以及装饰华丽的棺匣和墓室--牢固的金字塔。 出于对死后复生的信念,古埃及的王公贵族们把坟墓看作是永久的“住宅”,必须布置得与死者生前情景一样,放上必备的家具、食品、饮料、兵器、首饰及化妆品。不过,家具在这个环境,它是为统治者的等级观念而设计的,尤其是椅子,被看作宫廷权威的象征,这其中较具代表性,是从18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361-前1352)陵墓中发掘出的一把御用的金椅。椅背上的贴金浮雕,表现了国王生前的生活情景。王后正在为国王涂圣油。背面的人物服饰用彩色陶片和宝石镶成。其他的家具如现存最早的椅子是从第四王朝赫特菲尔斯陵墓中出土的黄金扶手椅和黄金床等。他们同当时的建筑一样,都具有安定庄重、威严华贵的特征。在形象上,多将家具的腿雕刻成牛蹄、马脚和狮爪状;材料上,用芦苇编织小桌子和装饰台,用皮革、灯芯草和亚麻绳做叠凳、椅和床的蒙面料。装饰手法多为豪华的金银、象牙及宝石镶嵌和丰富的纹样彩绘与雕刻。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家具创作灵感多来源于自然形态的特征。有一块描述森那凯里布(公元前704-681年)大帝进攻敌城堡的浮雕中所表现的椅子,用松塔圆台装饰椅子腿,将征战的俘虏作为支撑椅子的框和横木,还有高高的踏板以及异常高的坐面等。通过椅子中人物的形象描绘,炫耀东方统治者权威的特征。 另一块表现阿瑟巴尼帕尔(公元前668--631)国王和王后进餐的石刻中,真实的描写了古代亚述式家具的式样。国王随心所欲地半卧在床上与一旁端左的王后正在一边进餐一边交谈。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人类历史的三阶段 古代、中世纪、近现代 ·中世纪: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第五章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学习重点: ·掌握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掌握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及特征 ·掌握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及其意义 (一)基督教的产生 ·公元一世纪 ·小亚细亚、巴勒斯坦 ·犹太教的一支 ·313年“宽容敕令” ·392年定为国教 ·教阶制度 三级:主教、长老和执事 ·管理机构: 罗马教廷、主教区、堂区 遍布各地的修道院 基督教的信仰 ·信仰上帝:全知全能、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信仰原罪:亚当夏娃

·信仰耶稣基督:救赎人类 ·信仰灵魂不灭与世界末日:天堂和地狱 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是怎样的呢? (1)教会学校的类型 ·修道院学校 修道制度: 圣·本尼迪克“内修生”、“外修生” 课程: 读、写、算、宗教知识、“七艺” 教学方法: 抄写、背诵、严格的纪律、体罚、深思 ·主教学校(大教堂学校) ·堂区学校(教区学校) 封建制度的确立: ·封建制的确立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国王——贵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农民 Q: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有何不同?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还是有区别的。 第一,经济基础不同 中国封建制度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而西欧实行的是土地领主所有制,这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正因为土地制度上的差异,才导致中国的封建社会始终以统一或局部统一为主导,而西欧自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再也没统一过。 第二,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地方军队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无法私自招募、调动军队。而西欧的贵族诸侯在自己领地拥有行政、财政、军事等所有权力。可以招募私军,爵位也是世袭继承,可以自行

【史料及解析】欧洲中世纪

欧洲中世纪 中世纪一般是指欧洲封建制时代。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比较典型,所以这一名词主要适用于欧洲。西欧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公元5~11世纪是封建经济的形成时期;11~15世纪是封建制度的统治确立和鼎盛时期;16~18世纪是封建经济瓦解,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期。 一、欧洲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14、15世纪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 14~15世纪,欧洲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步。英国、尼德兰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开始采用耕地的轮种制。一般是二圃轮作制和三圃轮作制。二圃制是将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种作物,一部分休耕,逐年替换;三圃制是将耕地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播种冬季作物,一部分播种夏季作物,一部分休耕,每年轮换。这种轮作法是保持耕地肥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原始农业耕作是一大进步。铁犁耕作和施肥日益推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许多国家还大量垦荒,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农产品的产量也增加了。在英国,1200~1249年,小麦、大麦、燕麦等四种谷物的种子与收获量的平均比例是1∶3.7;1250~1499年,增加到1∶4.7。果园、菜圃和农产品加工等,也有新的进展。 随着欧洲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产品剩余的增多,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手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与手工业密切相关的动力技术的进步极为显著。14世纪,以上击式水车为代表的新的动力设施的发明和改进,使水力的使用更为普遍。上击式水车靠流水的降落冲击叶轮,这使得水车的使用不必局限于江河溪流之畔,只要用渠道引水,造成一定的落差,即可驱动叶轮,获得较大能量。14世纪的德意志、意大利等逐渐在采矿业中利用水力鼓风、排水和提升矿石,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增加了采掘深度。在冶金工业中,由于出现了由水力带动的鼓风机,使风量加大,炉温升高,就能在大熔炉中直接炼出熟铁和钢,并能熔化铁水,进行浇铸。在金属加工业中,出现了用水力驱动的加工工具,如拔丝机、压延机等,以及重达1吨以上的水力锤。在纺织业中,已广泛使用水力漂洗。水力也日益普遍地应用于鞣皮、造纸、玻璃制造等行业。动力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纺织业中,生产工具也有改进和发明。十四五世纪,手摇纺车普遍推广;15世纪末,又开始使用自动纺车。这种纺车把纺线和缠线过程合二为一。漂洗呢绒的技术也有了改进,以前用人力搓洗,这时改为用水轮牵动大木槌,打净漂洗中的呢绒。 此外,15世纪以后,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在欧洲广泛传播,也促进了欧洲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从13世纪起,欧洲人开始使用指南针。中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4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就利用火药制造大炮和毛瑟枪。最初毛瑟枪是用引火线来点燃的,只有放在特制的支架上才能射击。到16世纪,出现了较轻便的、装有燧石扳机的毛瑟枪。枪炮的广泛使用,是军事技术上的一次革命。中世纪时披盔戴甲的骑士在枪炮面前失去了意义,城堡也不再是封建割据势力的可靠保障了。 社会分工的扩大 生产力的增长,扩大了社会分工。欧洲一些大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业迅速增加。14世纪末,巴黎的手工业行业已达350种;德意志法兰克福的手工业行业从1387年的92种增至15世纪的190多种,其中专门从事制铁的手工业行业就有18种。每种行业里具有专门技术的工序也在增多。15世纪,呢绒制造已由不少于20种具有专门技术的手工业者分工完成。分工的发展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