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研究述评

政党观是指人们对政党的基本特征及其运行规则、发展趋势的总体看法和理论化认识,是关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系统的理论观点和体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执政党特点的有机统一,它是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区别。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竞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理论,认真研究其执政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新时期我国学界对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也为今后进一步开

拓推进执政党建设提供了思路。现综述如下。

一、近30年学界研究文献

的回顾与省思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主要讨论以下论域:(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性质、内涵和框架

学术界理解政党的性质,主要认为:政党是一个政治组织;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属性,是一个政党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党的建设辞典》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收稿日期:2010-02-10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研究”(08YBB144);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思想及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研究”(CX2009B088)

作者简介:

詹素平(1963—),男,江西平乐人,井冈山大学副教授,从事党史、近现代史研究;张西山(1968—),男,安徽涡阳人,深圳大学编审、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从事政党政治、政治思想和制度文明研究。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创新发展研究述评

第27卷第4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27No.42010年7月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Jul.2010

詹素平1,张西山2

(1.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江西井冈山343009;2.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竞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理论,研究它对于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加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的性质、内涵和框架、马克思主义执政观特别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执政党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中国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等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建议:增强问题意识;强化原著经典研究;加强比较政党研究;运用政治学新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创新发展;述评中图分类号:D 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 (2010)04-0052-06

前者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执政党,要实现更好执政,都必须面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这个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就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其次,由执政党的特点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是一个执政党。作为一个掌握了国家权力的党,由执政规律所决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进行社会整合。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四是坚持依法治国。

近年来有些学者如中国人民大学杨德山、中国社科院戴立兴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不仅要注重阶级性、代表性、先进性,还要强调人民性、群众性、工具性,是在阶级性基础上的先进性和群众性、领导作用与工具作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1]。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即实现了从“工具论”到“以人为本”的历史转型。如中国共产党新党章章程修订后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即关于党是“两个先锋队”的重要思想。

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所谓广义执政党理论,除包括什么是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还包括党的外在功能问题,如何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内容。武汉大学李斌雄提出了包括领导理论、执政理论、治理理论、自身建设理论等在内的政党学说逻辑框架。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王韶兴提出,人类经过神意政治、君主政治、政党政治、人民政治四个阶段,必须提升政党文明能力和水平。中央党校党建部吴辉指出,政党执政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由于政党性质、特征及执政环境不同,各国执政党的建设没有也不可能形成某种单一的模式,但这些党的建设仍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执政党建设的一般逻辑是:在现代社会,政党政治的基本架构由社会、政党、国家三部分构成。执政党的建设为党的长期有效执政服务,应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展开:一是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建设;二是执政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建设;三是执政党自身内部关系的建设。其实质是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问题。政党执政是在社会、政党、国家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中展开的,同时受到社会、国家以及政党自身的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政治过程。在现代条件下,执政党地位的合法性基础,主要体现在:政党组织的社会性、政党执政的有效性、政治关系的民主化、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利益代表的广泛性

[2]。中央党校党建部王长江提出了政党现代化思想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李忠杰指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观特别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必须有一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这个党必须把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这个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党必须把实行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原则,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机活力;这个党必须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的实际表现和作用,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等等。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也使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在俄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这包括建设一个用先进理论武装的先进性政党;党要管理国家,提升劳动生产率;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好党与群众、阶级、集体、工会的关系;党员质量和教育问题;党政分开与监察工作等思想。

马克思主义执政观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执政党理论进行了发掘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在为之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他们鲜明地指出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4](P285)“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此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

第4期詹素平,张西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研究述评·53·

(P293),以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准备条件。而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P294),这些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理论和学说就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共产党执政后的执政基础必然是无产阶级及广大的劳动群众;其执政理念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执政体制必然是与无产阶级专政相适应的国体和政体;其执政的根本任务必然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积累充分的物质文化条件;其执政目标必然是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

近年来,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国内外一些人对考茨基、卢森堡、托洛斯基、普列汉诺夫、李卜克内西等人的执政党思想进行新评价,对列宁的晚期思想研究学术界也有新突破。当然,对列宁的政党学说特别是执政党建设思想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绩,赵云献[5]、俞良早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后者拓展了列宁理论研究的领域,提出所谓“东方列宁学”[6]。

(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化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继往开来,提出了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执政观,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政党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学说。如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为人民服务、三大作风、党的团结和统一、整党整风等。这些基本思想,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开始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新探索,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提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执政观。他们在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给我们党带来的影响,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干部队伍建设和“四化”标准、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反“左”防右等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江泽民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观点是提出了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探索执政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特别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阶级性和先进性、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永远保持先进性、建设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学术界研究队伍阵容大、成果多,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校系统、高校,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等。张蔚萍、范平、周逸、卢先福[7]、宋镜明[8]、李忠杰[9]、梁柱[10]、李屏南[11]等对毛泽东思想建党、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先进性理论和执政能力建设思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武汉大学宋镜明提出了毛泽东建党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湖南师大李屏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活的灵魂、中央党校蔡霞复旦大学林尚立提出党的建设的制度特性和整合、青年学者石国亮李斌雄提出构建政党价值、赵中源提出执政资源的论点。新时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政党文化[12]、党的建设历史经验[1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14]、科学民主依法执政[15]、反腐倡廉机制、党内民主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内和谐党的关怀思想[16]、执政经验和执政能力建设[17]等,主要是北京学者如李君如、虞云耀、蔡长水、黄宗良、陈登才、王长江、梁妍慧等人。还有的学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党观、执政观、群众观、价值观、国家安全观、忧患意识、党内和

·54·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7卷

谐思想、建设学习型政党等进行了发掘。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问题研究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如何总结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执政经验,如何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是一件挑战性的工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就根据党自身时代和条件的变化,提出了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结合的新要求,并把它们看作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党学说,联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来研究。我们党借鉴他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纲领”(最高纲领与现阶段纲领)、“两个基础”(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等新论断,从而拓展了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内容,深化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总结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很有意义,学术界进行了中国60年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中央文献研究室冷溶说,建设学习型政党,要做好三方面的深入研究;石泰峰指出,中共执政60年充分自信、自省、自觉;李忠杰说:60年不是青春中国顶点而是崭新起点;李慎明提出,治党抓关键,治党关键在思想理论建设;陈登才认为,从正面经验提升和反面教训中总结党建。

十六大以来,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党建改革创新、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等研究成为热点,理论界总结了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18]。关于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要为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的。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这就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由非公有制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新的社会阶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表明,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仍然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基本的群众基础,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部分新的社会阶层是我们党应当努力扩大和团结的群众基础。有些中青年学者就此提出,我党执政党理论经历了三个转变,即由在野政党向合法政党的转变,由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党向公共服务型政党的转变。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之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概括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即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包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价值取向;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必须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大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之风;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内和谐思想、建设学习型政党等。

如何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历史转型,是一个考验和挑战。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从发展到执政60周年,领导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关键在于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要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党文明、政治文明[19]。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

第4期詹素平,张西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研究述评·55·

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0]。历史的经验和启示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建设党,尤其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不断进行党的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变革、改进和创新;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伟大创造力,同时又要最明确地维护党的领导集体的权威和作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成为新时期党的既定方针。

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瞻望

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内容上,专题断代多、系统化少;诠释多、独创少;官话多、学术语言乏。在方法论上,重历史、轻理论;重注解、轻批判;重建构、轻解构。我党的建设也存在若干理论认识误区:把党纯粹作为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忽视其群众性、人民性;把思想认识和整党整风、党的执政和国家权力、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混淆;排斥外国政党文明和执政经验等。今后要加强党的领导理论、执政理论、治理理论、自身建设理论以及政党现代化等前沿问题的研究。如何理解政党性质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定位?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如何理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建理论的贡献和特色?如何总结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执政经验?如何结合治理理论丰富党的自身建设思想?主要研究重点和路向是:探寻马克思主义执政观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源流和精神实质;研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内容特色和继承超越;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60年的经验与启示。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建议:

(一)增强问题意识

总结世情、国情、党情给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注重总结和借鉴国外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要科学总结苏联东欧亡党亡国的教训,并且科学总结一些执政几十年的老党、大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从中吸取和借鉴有益的经验来警示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21]。我们要常吹“廉政风”、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

(二)强化原著经典研究

随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集、文集被整理、编纂,一种旨在面对原始文本,回到马克思当年的历史语境,重新阐释其思想的研究趋势正初露端倪,走近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才能超越马克思或推进马克思主义[22]。

(三)加强比较政党研究[23]

对党建理论影响较大、应用较广泛的是比较分析方法,王长江新著《政党论》的出版,是2009年国内政党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此书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是关于政党的概论性著作,它对政党本体、政党体制、政治体制中的政党进行了阐述,比较适合研究政党的入门者阅读。另外,比较研究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方向[24]。政党执政存在一些共性,比如追求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等,在这些方面可以相互借鉴;比较研究李大钊、蔡和森、陈独秀、孙中山、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政党观的成果日益增多。

(四)运用政治学新方法

当代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方式,结构—功能主义、控制论、博弈论等等,在党建著述中大多有所体现。今后如何结合治理和善治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政治合法性、政治流通理论[25],丰富党的自身建设思想,推进政党政治学[26]研究,如何把党的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研究还需深入开展。如学习型党组织是现代管理理论在党建中的运用,它强调一种组织的功能,强调整体协调的能力,强调内在的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德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学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社,2005.

[2]吴辉.用世界眼光看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趋势[N].北

京日报,2009-10-22.

[3]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56·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7卷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赵云献.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8.

[6]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

社,2001.

[7]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建党思想

[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3.

[8]宋镜明.毛泽东建党科学体系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1998.

[9]李忠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新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6.

[10]梁柱.执政条件下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新发展[J].政治学研

究,2008,(1).

[11]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6.

[12]赵理富.政党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3]蔡长水,叶梧西,梁妍慧.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与热点研究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4]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5]杨绍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执

政方式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8.

[17]梁妍慧.执政60年来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N].河

北日报,2009-09-25.

[18]虞云耀.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大进展[J].求是,2007,

(13).

[19]黄宗良,黄南平.党的执政能力与政治文明[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8.

[20]习近平.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习

时报,2009-09-28.

[21]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22]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3]黄宗良.书屋论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4]中联部研究室.外国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M].北京:当

代世界出版社,2003.

[25]阎健.民主是个好东西——

—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26]柴宝勇,王刚.政党政治学:概念、框架与方法——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J].理论探讨,2007,(3).

【责任编辑:珞咖】

A Review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Constructing a Marxist Ruling Party

ZHAN Su-ping1,ZHANG Xi-shan2

(1.College of Humanities,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nggangshan,Jiangxi,343009;

2.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518060)

Abstract:The competitions on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today’s world largely depend on the competitions of ruling abilities and skills of the parties.Marxist theory on the ruling party’s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and kernel theory of Marxist theories on party construction.Studies in this area have academic values,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guidance in further summarizing the governing law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abilit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ince the opening and reform,domestic scholars have been researching on the nature,connotations and framework of Marxist ruling party’s theories and theories of Marxist ruling conception,especially Lenin’s theory of the new proletarian governing party,the Chinazation of the theory of Marxist ruling party and the governing experienc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new era.Some suggestions on further research:increasing the awareness of problems;intensifying studies on the original classics;strengthening comparative studies on different parties and employing new methods in political studies.

Key words:Marxist governing party;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review

第4期詹素平,张西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研究述评·57·

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考试专用)

1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精神的党政关系应把握的原则1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2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政之间的关系三、坚持依法执政。总揽全局——就是各级党委要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解决好带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各方——就是党委要从推动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协调好党委与同级各种组织的关系及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 2执政党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首先必须保证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3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1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发展党内民主3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4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5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4“三个规律”关系?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 5执政党的基本特征?1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2党的目标和任务发生了变化3党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4国家权力与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5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6执政党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7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意义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反映了执政党建设实践的客观要求1这是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2这是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8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求我们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五个统筹”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9如何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1必须在尊重保障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2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3要重视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 10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执政党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2体现了我们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3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式新任务的全面把握4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 11党的执政能力的内涵?所谓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也是治党治国治军的本领。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1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五种能力”既各有特定内涵,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13什么叫执政党意识?主要内容有哪些?所谓执政党意识,就是明确地认识到执政党的地位和任务,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从“我们是执政党”这个前提出发。简单地认为执政就是掌握权力和运用强制性力量,就是党来法号施令,都是错误的。,主要包括:1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2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3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和;4依法执政的法制意识。 14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主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影响和制约:一是政治制度因素;二是政治文化的传统因素;三是经济制度因素。分析——一是政治制度因素;中国执政后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二是政治文化的传统因素;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中,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封建主义的 影响根深蒂固,民主法治传统很少,市场经济不发达,决定了中国缺少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治文化基础。 三是经济制度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反映出来的政治文化传统,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15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内涵的差异。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法制只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2价值取向的差异。法治强调人民主权、法律平等、权力制约和人权保障;法制则不预设价值取向。3在与人治的关系上,法治明确地与人治相对立,有人治无法治,而法制可以与人治共存,可以有“人治下的法制”4在配套环境方面,法治需要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环境,法制则可以在各种经院政治、文化体制中存在。可以说,法治是具有特别价值内涵的法制,即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精神的法制秩序。 16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关系1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领导:推荐干部,发挥党组织,党员的作用。思想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2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政治领导是核心,是解决方向、道路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 17如何依法执政一要充分发展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研究;二由党中央郑重提出建议。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修改宪法,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8我们党的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的功能受到挑战1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新阶层的出现,对执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提出新要求2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化,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3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挑战和社会阶层意识的相对独立. 19什么是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实质,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就是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 20如何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1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要建立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3完善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4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智囊机构,多方面听取专家学者的一件 2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主要包括: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 导,制定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对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检查监督。与群众公认的原则不矛盾,不能把党管干部原则理解为由党组织直接任命管理所有的干部。必须有群众参与 22建立党员队伍建设新机制主要包括 1立足于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而不是靠突击式的、集中搞运动的办法2立足于制度化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之中,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每一个党员3立足于加强党内监 督,并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紧密结合。 2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作风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2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亲民作风3树立亲民的形象,是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为基础的。 24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有哪些?1在反腐败斗争中形成一整套新的理念2注重法制和制度创新3及时总结和把握反腐败斗争的基本规律和特点4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机制。5逐步形成了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三项工作格局。 25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1以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构建权力运行机制2把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作为体制创新的重要一环3加强法治建设,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4完善各项具体制度,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落到实处5要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与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1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重点

(1)马克思有哪些主要理论贡献。 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创立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否具有必然性。 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观条件回答 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为科学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 基础及其发展动力提供了可能。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急剧变革的社会 发展为人们打破形而上学观念,确立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提供了可能,促使人们认识到社 会历史的发展进步性,及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在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暂时的、相对的和有 条件的。这为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回答历史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奠定了基础。 2.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暴露。 3.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近代无产阶级。 4.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思想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主观条件: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理解)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5)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何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大致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事物 的本源归结于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它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但将复杂的事物 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事物的本源归结于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的特点。 ②旧唯物主义没有坚持“全面,发展,矛盾”的方法看问题,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 法看问题。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发展,矛 盾”的方法看问题。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

[执政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 新型政党建设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执政需要。我国执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与其他任何政党或者组织最大的区别。阶级社会将统治阶级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第一出发点,而中国共产党作为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成为具有先进性与时代性的政党。在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政党刻不容缓。①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政权都要取决于民心向背,离开民众的支持,执政党是难以持久坚持下去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满含中国特色,是我国国情的真实体现,所进行的一系列思想、体制上的革新都带有中国符号。中国共产党带着广大群众的期望,在历届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依靠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步入正轨。 时代是发展的,新的时代形势向中国共产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许,要求执政党坚持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发展道路进行到底,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永远凝聚在一起。执政党要不断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充实政党内涵,建设研习思维、服务方向、创新体制紧密联系,把自己建设成更优秀、更成功的政党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政党探索的道路上,凝聚了众多的智慧,例如“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成为我党今后工作及学习的标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工作的本质和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执政的宗旨,在执政党的工作和相关政策上都得到了验证,从本质上解决了“为谁执政、为什么执政”的难题。②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出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真真切切为人民谋福利,踏踏实实带领人民走上更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议案更深入民心。在党的历届重大会上,都对这一问题提出重要报告。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强化主人意识,对建设创新学习、创新服务、创新型提出了新的期望;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提上议程,深化强调了建设新三型政党的关键性。 时代发展要求。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是现代化社会的必要,一成不变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化的社会发展要求,学习、服务、创新也是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我国执政党也要顺应这一发展步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作为思想武装,将研习方法、服务思维、创新途径用到我国政党建设的基调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时代性、先进性的新型政党,必须将中国特色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做指导、用实践来论证,以证明创新学习、创新服务的政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进步执政党前行的必然。社会实践是历史的,是发展的。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属于先进的东西,有可能成为一种落后,先进的理念也可能成为发展桎梏,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保持持久战斗力。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在新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发表时间:2012-04-05 来源:新华社 花繁枝秀香已馥潮平风正扬帆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综述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隋笑飞)教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基础性任务,是工程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社会学概论》《西方经济学》《文学理论》《新闻学概论》《宪法学》……40多种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出版,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由中宣部、教育部等主管单位精心组织实施的,是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办公室、教材编写课题组深入研讨、反复修改,与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学术精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工作深入推进、成果丰硕,一个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各学科领域最新学术进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加强领导矢力推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基础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教材编写工作始终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 2004年4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决定组织全国最强的学术力量,编写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其中包括40余种重点骨干课程的专业基础教材,形成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成果,体现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最高水平的重点教材体系。 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问题,决定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必修课调整充实为4门必修课,将新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07年8月,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对教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确立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编写原则和工作机制。 2004年以来,中央召开的每一次全会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重点教材高度重视,从教材编写提纲到教材书稿的审定、批准,都亲自审改和把关,对教材编写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工程专门设立由3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各学科领域权威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对工程成果进行政治和学术把关;工程教材编写工作以课题组形式进行,集中了国内各学科领域,包括老中青各个层次的骨干力量,为完成教材编写任务提供了队伍和人才保证。 许多参与工程教材编写的专家表示,“中央通过实施工程组织编写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重视程度之高、调动力量之多、编写规模之大是很少见的”。他们深深感到,每一本工程教材的编写,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离不开咨询委员的认真审议和严格把关,离不开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许多一线教师的潜心研究攻关和默默奉献,离不开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大力支持。 机制科学精益求精 质量是工程教材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

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课程论文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宫学林 学号:1032011003035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 指导教师:邹雯娟 徐州师范大学 2011年12 月10 日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55年的执政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同时党的执政能力也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由此本文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角度,论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并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政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党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党执政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更是渗透到党和国家的方方面面,成为我党执政的思想来源,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总结了55年来的执政经验,首要一条就是“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彰显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也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彰显党的执政能力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国家逐渐走向强盛,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都取决于我们在国家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党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并解决了实际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 第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我党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体现了我党在执政的关键时期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刚走出“十年浩劫”的全国人民看到了曙光,但这时华国锋同志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就意味着中国将继续走“文化大革命”的道路。在这一复杂形势下,邓小平同志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旗帜鲜明地坚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思想理论界逐步提出研究历史、判断路线是非和理论是非究竟应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最终诞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着名文章,从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给予根本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在当时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得到真正的贯彻,使我党恢复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促进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这直接的体现出了我党的执政能力。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体现了

执政党建设问答题答案

简答题 1、邓小平新时期建党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邓小平建党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制定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 第二、深化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第四、提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新课题。 第五、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干部队伍。 第六、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七、提出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八、开创了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 2当代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答: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3毛泽东建党思想产生的历史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历史特点:1、毛泽东建党思想是在正确解决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成分在党内占多数的情况下、在农村环境中,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进政党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2、是在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有联和斗争的复杂关系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3、长期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环境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4、在抵抗、反对把共产国际指示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斗争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主要内容:1、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2、着重从思想上建党3、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理论4、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5、把党风建设提高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6、丰富了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理论4判断党的性质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答:江泽民指出,看一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党的性质只要体现在党的理论和纲领上。其次,党的性质还要体现在党的实际行动上。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统一的? 答:党的纲领规定了一个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路线。工人阶段政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既有最低纲领,也有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完成党在现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实现最高纲领,既共产主义的必须阶段和步骤;而共产主义理想有指导着共产党人更好的实现当前的目标和任务。 因此既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现阶段的每项工作。 6试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决定的。这个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生产力发展了,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必须导致经济的、社会的深刻矛盾和危机,资本主义本身无法克服这个矛盾。同时,资本主义又造就了自身的掘墓人——强大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7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离不开群众及其实践。 8简述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 答:总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9为什么必须坚持从严治党? 答: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是我们党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的紧迫需要。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党才能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5年09月18日18:08卢婷婷点击:[308]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编码:S0305202 学分:2总学时:36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修读基础: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本科课程。 主讲教师:建屯(副教授)、晓辉(讲师、博士)、卢婷婷(讲师、博士)。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 该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高度,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科学规律,使学生清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在统一性,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信念。

2.课程主要容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课程的主要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和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 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学生能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涵;学生能够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趋势。

党建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党建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卢先福 现阶段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必须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研究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具体地说,党建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党建基础理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大力推进党建理论创新,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党建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在,党建领域中的有些工作还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对党的建设客观规律还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对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些突出问题难以从理论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因此,我们在加强实践探索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党建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设理论。 比如,在对待马列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上,目前党内外有许多不同看法,有的甚至不屑一顾。如何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阐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价值,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仍需要努力。又如,我们虽然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包含的党建思想分别作了些研究,但如何把这些理论创新成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进行系统研究,全面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很不够。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执政党建设思想,实为必要。再如,这些年在党的建设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如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党的建设科学化等等,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究竟是什么关系,也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说明。特别是,我们党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对外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鉴于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深入研究党的执政条件、执政环境深刻变化及其对党的建设影响,为化解执政风险、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进行前瞻性、战略性思考和谋划,做到未雨绸缪。 总之,要通过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为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深入研究总结党的建设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也是一个老党。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过失误的教训。认真总结和用好党加强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对党治国理政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明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要结合开展纪念活动对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要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以求得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并不断增强善于运用这些规律的本领。 例如,我党长期以来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形成了哪些特点和优势,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怎样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执政党建设经历的曲折,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吸取?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金融危机后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其他执政党比较有哪些异同,如何合理借鉴国外政党的有益经验?这些问题尽管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然还要不断深化。 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实际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着力点和衡量标准。因此,必须把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当前党建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

《执政党建设概论》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06高起本《执政党建设概论》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简述当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考验。 一是执政党的地位带来的挑战:执政党的地位,党内容易滋长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危险,容易使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使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党的领导方式的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提高党拒腐防变的能力的问题、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的问题等。 3、判断党的性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首先看党的理论和纲领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否代表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其次看党的实际行动,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强调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以及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使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党势在必为而又势在可为的重大政治课题。 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四,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离不开群众及其实践。 6、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一是要解决好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认识问题。二是要解决好权力为谁服务的问题。三是要解决好主人和“公仆”的关系问题。四是要不断解决好善于领导的问题。 7、什么是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果显著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8、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我们自己的实际,用中国化的语言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出的科学概括。 9、简述中国共产党干部标准和干部路线。 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任用干部,就是我们党的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的干部路线。 10、怎样看待干部的资历和能力? 干部的资历,是干部革命实践的记录。干部资历的深浅,一般可以反映出他们工作经验的积累程度。但是,资历和能力不能画等号。因为干部的能力不完全是资历本身带来的,而是同他们的革命事业心、工作积极性,以及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密切联系着的,是主观努力的结果。看干部不能单纯地看资历,主要是看革命化的程度和文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批判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

兰州大学 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 >>是马克思在 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 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 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发生了异化, 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 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 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 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 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 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复习提纲

《执政党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复习提纲 1、党的历史方位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2、执政党、革命党的不同之处?——是党所处的地位、任务、社会基础、活动方式不同。分析: 一是党所处的地位不同(执政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党,这是执政和没有执政的最基本的区别)二是党的任务不同(革命党是要破坏旧世界,执政党是要建设新社会) 三是党的社会基础不同(执政党不仅代表所属阶级的利益,还要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以赢 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四是党的活动方式不同(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 3、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详见四中全会) 一是世情的变化给党带来机遇和挑战;二是国情的变化对党提出新要求;三是党情的变化与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4、社会、党政、国家的关系? 政党政治的基本架构由社会、政党、国家三部分组成。 公民党委政府——政党关系、党群关系 5、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精神的党政关系应把握的原则:(知识点) 一、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二、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政之间的关系 三、坚持依法执政 总揽全局——就是各级党委要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解决好带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协调各方——就是党委要从推动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协调好党委与同级各种组织的关系及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 6、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关系多样化和社会阶层结构出现的新变化,作为执政党,必须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创新党对社会的管理方式,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在服务群众中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加强和改善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促进他们更好地为各自联系的群众服务,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建立完备的制度和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7、执政党的基本特征?(重点) A执政党的一般特征: 一、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二、党的目标和任务发生了变化; 三、党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 四、国家权力与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五、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政党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利益表达功能;二是利益综合功能。 B执政党的显著特征: 一、由革命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政治关系中被统治者对统治者、被领导者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2016年度重大项目计划书 课题名称 主管单位 第一首席专家 填表日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2016年9月制 课题负责人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计划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合作单位均已征得对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课题主管单位和第一首席专家承担全部责任。本人承诺以本《计划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研究课题实施办法,遵守国家社科基金管理规章,遵循学术规范,恪守科研诚信,扎实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计划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第一首席专家(签章): 年月日 目录 一、基本信息 表1.数据表 (3) 二、各首席专家情况 表2.首席专家学术简历 (5) 三、课题设计论证 表3.研究状况和课题意义 (6) 表4.总体框架和研究设想 (7) 表5.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 (8) 四、研究计划 表6.研究进度和任务分工...... (9) 五、研究经费 表7.经费预算表.................. (10) 六、审核意见 表8.主管单位审核意见......... (11) 一、基本信息

二、各首席专家情况 三、课题设计论证 表4.总体框架和研究设想

注:1.除规模较大项目外,子课题一般不超过5个。请自行复制本表之二、之三、… 2.本表第二、三项所填内容须征得子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同意和确认,子课题负责人须签字。 四、研究计划 五、研究经费

注:1.经费预算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编制,须注明开支细目。2.研究周期长、经费投入大的项目可分年度单独编制经费预算细目;如有其他经费来源,请提供出资单位证明材料,附在本预算表之后。 3.大型数据资料调查和境外调研经费须单独编制详细预算计划,附在本预算表之后。 六、审核意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