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平梯田设计报告

水平梯田设计报告

水平梯田设计报告
水平梯田设计报告

梯田断面设计

一、已知基本资料

1.土壤为粉质壤土,内聚力c=m2,内摩擦角φ=21°,湿容重r=m3,地面坡度θ=4°,埂坎坡度α=70°

2.设计暴雨量48mm ,径流系数α=。 二、设计任务要求 1.确定梯田类型;

2.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坡角及田埂尺寸;(<200平方米/亩)

3.计算土方量和用功量;

4.按比例绘制设计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一、 确定梯田类型

因土壤为粉质壤土,地面坡度θ=4°,为缓坡,则设计梯田为水平梯田。

二、 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坡角及田埂尺寸

根据机耕耕作及灌溉要求,结合经验,取田面宽度B=30m ,田坎坡角α=70°。因此田坎高度H=2.15m 。

三、 计算土方量和用功量

① 单位面积(每亩)土方量

=?=

B

BH V 7

.66681==×=(m 3

) ② 每亩梯田的用工量

四、 按比例绘制设计图

五、 设计说明书

1、

梯田设计标准

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一般采用10年一遇3~ 6 h 最大降雨。在干旱、半干旱或其他少雨地区,可采用20年一遇3~ 6 h 最大降雨,也可根据各地降雨特点,采用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暴雨量为48mm ,径流系数α=。

2、

田面宽度设计

设计原则:便于机耕,利于灌溉,土方量、用功量小。 缓坡地(坡度在5度以下) 根据机耕和灌溉要求

中坡地(坡度在5度-15度)15~2米,山坡顶部10~15米 陡坡地(坡度15度-25度) 7~10米

其他情况坡地,可根据地形特点和耕作条件调整。

在本次设计中,地面坡度θ=4°,属于缓坡,再考虑到土方量和用工量,取田面宽度B=15m 。

3、

田坎设计

主要设计坡角α及田坎高度H 。

在一定土质和坎高条件下,埂坎外坡缓,其稳定性好,但埂坎占地和用工量大;外坡陡,埂坎占地和用工量小,但稳定性差。埂坎外坡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条件下,保证埂坎稳定,并尽可能少占地,少用工。

)(06.358470

cot 4cot 305.55cot cot 5.553

22m m B W a ?=-?=-=?

?βθ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田坎外坡为β=90°。

田坎高度H为

H=

式中

H--田坎高度

B--田面宽度;

θ--地面坡度;

β--田坎外坡;

则有

H==1m

埂坎高为H`

H`=H+h拦+Δh

式中

H`--更坎高

h—田坎高度

h拦—拦蓄坎高

h拦=kf

K—径流系数

f—设计最大暴雨量

Δh—安全加高,取—0.30m

h拦=48×=19.2mm

H`=H+h拦+Δh=1.3m

4、梯田稳定性分析

泰勒稳定数图

式中

γ---土的重度(KN/m)

H cr---临界高度(m)

C ----土的粘聚力(KPa)

在本次设计中,田坎外坡β=90°,内磨擦角ψ=21°。由泰勒稳定数图可查的其N s 值为

土坡稳定性系数k s

K s=

则可计算得其安全系数Ks为—。满足土坡稳定性的要求,可行。

5、工程量的计算

①单位面积土方量

修筑水平梯田时,如果挖填方相等,则梯田挖(填)方断面面积可由下式计算:

S=×=(m2)

再根据每亩田面长度:

L=(m)

计算出每亩梯田土方量:

V=S·L=×= (m3)

则有

V=×1=(m3)

②梯田的用工量

梯田的用工量也称需功量,是指土方量与运距之积,修筑水平梯田时不仅要考虑土方量的多少,而且还要考虑运距,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说明修筑梯田的工作量。

每亩梯田的用工量:

W a=V·S

式中

W a—每亩梯田的用工量,m3·m

V—每亩梯田的土方量,m3

S—土方的平均运距,m

根据数学原理有:

S0=B

所以 W a=·B=·H

又 H=则有

W a=

每亩梯田的用工量为

W a=×152×= (m3·m)

梯田工程施工方案

1.1 石坎坡改梯石坎坡改梯的施工包括定线、清基、筑坎、坎后填膛与修平田面5道工序。 1.1.1 定线 根据原坡耕地坡度和原耕作情况确定梯土土面宽度和埂坎施工线,要求沿等高线放线,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实际施工中,宜根据地形选择经济合理的土面宽和石坎高,以确保石坎稳固、土面平整、埂坎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筑坎和回填用工少、耕作管理方便。埂坎高与土面宽关系可参考表1。 表1 石坎坡改梯坎高与土面宽关系 .11.清基2 根据设计要求必须清到硬基,清除石砾等杂物后再整平、夯实。以避免下一块土平整后出情基底线要求低于下一块土平整后的土面,,以确保耕种中坎.0现坎脚外露而垮塌。基础深度要求不低于3 m 体稳

定。. 1.1.3 筑坎 (1)埂坎断面的确定。根据地块确定田面宽,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埂坎断面。为了便于耕作,埂坎应尽量少占地,石坎断面一般采用墙背倾斜、外墙垂直的梯形断面(图1),当墙体较高时外墙面应适当收坡。石坎坡改梯以石料干砌的外墙来维持田面稳定,因此石坎的稳定实际上是石坎这一挡土墙在墙背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问题。应用库仑土压力理论对石坎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参考实践经验,一般情况下石坎断面尺寸可参照表2选取。 表2 石坎坡改梯断面尺寸 埂坎的砌筑。坎体砌筑要求稳、平、紧,块石与块石之间要相互(2)

缝隙中用较小块石填实,“品”上下两层的纵缝要错开呈压紧,字形,砌筑中每道石坎应均匀地逐层升 高。. (3)坎顶修筑。石坎顶部一般用较大较规整的块石压顶即可,但为了保护坎体及方便耕作、行走,坎顶部可用CIO0砼整平,砼厚度4 cm,表面不清光。石坎的砌筑及顶部砼的浇筑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要求由技术工负责完成。 (4)坎后填膛与整平田面。回填时先将表土集中,清除土中的石块,将其堆放在石坎后,然后再挖地块内高处的生土进行回填。此项工作可与砌石坎同时进行,也可先砌坎后回填,土面回填平整后再将表土还原。 1.2 矩形土坎坡改梯 矩形土坎坡改梯的施工包括定线、清基、架模、筑坎、回填5 道工序。 (1)定线。根据原坡耕地地面坡度和原耕作情况确定梯土土面宽度、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 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 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 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 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3.3.2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 一级阶地。

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o方向布置。 5.2耕作田块长度 田块边长应根据作物类型、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 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 5.3耕作田块宽度 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和排水和防止风害等要求;同

时应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 5.4田块的地下水位 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满足农作物排渍的要求,即田面高程E≥E 0+d(E 为所在田块最高 地下水位的高程,d为设计排渍深度)。水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d=0.6m,旱地设计排渍 深度可取d=0.8m。 5.5耕作田块形状 5.5.1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 。 平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田宜采用格田形式。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5cm以内,长度保持在80~120m,宽度以30~40m为宜。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高以20~30cm, 埂顶宽以15~20cm为宜。 5.7.2低山丘陵地区(山垄田、梯田)设计 低山丘陵地区宜修筑梯田为主。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 梯田。

梯田施工方案

1、机修土坎梯田施工方案 (1)、梯田的定义 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2)、梯田的功能 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3)、梯田类型 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4)、梯田施工形式 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5)、施工 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1)、测量定线 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2)、表土处理 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

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 (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②横坡蛇脱皮法: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 以上)的梯田。把地块顺埂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3)、田面整平 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度不大,地面土层较厚、梯田成片的地方,要根据地形、地块情况,选择合理的出土线路、开挖方式和推土方法。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 1.5m 范围内,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田面整平后,用水准仪测量是否达到水平。要求误差不超过1%。 田边1m左右,保留10°左右反坡,填方部位应比水平面高出10cm左右。 4)、修筑埂坎 田坎要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杂树根、草皮等物;施工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12~16%为宜。筑坎时,先清基开槽,槽宽60cm~80cm,槽深20cm~30cm,作为清基线。在此基础上逐层筑坎夯实,每层覆虚土厚约20cm,夯实厚约15cm,土壤干容重达1.4t/m3左右。筑坎时,一般用铣拍、脚踩、碾压等方法。在筑坎过程中随着田坎升高按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在雨季施工或凸坡地段,坎外侧坡角应比计算值小2°~3 °,以利安全。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

梯田建设技术手册 1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梯田工程在5°~25°的坡耕地上建设,25°以上区域为禁垦区。 1.1 梯田的定义 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1.2 梯田的功能 1.2.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1.2.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1.2.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1.2.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1.3 梯田类型 1.3.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1.3.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1.3.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1.4 梯田施工形式

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1.5 梯田质量标准 1.5.1按照总体规划连片兴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沿等高线修建。 1.5.2黄土地区梯田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土石山区连片面积在30亩以上。 1.5.3黄土地区田面宽在8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1亩;土石山区田面宽在5米以上,单块面积不小于0.5亩。 1.5.4田面平整,田坎坚固,地边埂高符合设计标准,并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路通水畅,便于机耕。 2 规划 2.1 规划原则 2.1.1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坡面水系、田间道路综合配套,优化布设。 2.1.2梯田应布设在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地方,尽量集中连片,形成规模。 2.1.3梯田不得布设在滑坡体或泄溜面上。 2.1.4田面宜宽不宜窄,田块宜长不宜短。尽量做到生土深翻,表土还原,确保当年不减产。 2.2 梯田规划 梯田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总体规划按区域(省、市、县)按一定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时期(近期、远期)进行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按规划确定的年度任务,按县(区)进行编制,内容包括:田区规划、田块规划、田间道路规划、坡面水系规划、地埂田坎利用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设计规范 本文由belion1982贡献 pdf 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 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GB 3838 GB 5084 GB 8978GB50288GB /T50265GB/T16453.1GB/T16453.3NY/T309TD/T 1012SL18 SL207 SL252SL265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泵站设计规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沟壑治理技术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水闸设计规范 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 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 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3.3.2 地。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 3.4 3.5 3.6 3.7 3.8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梯田:系指分布在丘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标准规范

目录 一、《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2006) (2) 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一2000 (23) 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57) 四、《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79)

一、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200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T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NY/T30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TD/T 10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SL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207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水平梯田设计报告

梯田断面设计 一、已知基本资料 1.土壤为粉质壤土,内聚力c=m2,内摩擦角φ=21°,湿容重r=m3,地面坡度θ=4°,埂坎坡度α=70° 2.设计暴雨量48mm,径流系数α=。 二、设计任务要求 1.确定梯田类型; 2.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坡角及田埂尺寸;(<200平方米/亩) 3.计算土方量和用功量; 4.按比例绘制设计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确定梯田类型 因土壤为粉质壤土,地面坡度θ=4°,为缓坡,则设计梯田为水平梯田。 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坡角及田埂尺寸 根据机耕耕作及灌溉要求,结合经验,取田面宽度B=30m,田坎坡角α=70°。因此田坎高度H=2.15m。计算土方量和用功量 单位面积(每亩)土方量 = ? = B BH V 7. 666 8 1 ==×=(m3) 每亩梯田的用工量 按比例绘制设计图 设计说明书 梯田设计标准 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一般采用10年一遇 3~ 6 h最大降雨。在干旱、半干旱或其他少雨地区,可采用20年一遇3~ 6 h最大降雨,也可根据各地降雨特点,采用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在本次设计中,设计暴雨量为48mm,径流系数α=。 田面宽度设计 设计原则:便于机耕,利于灌溉,土方量、用功量小。 缓坡地(坡度在5度以下)根据机耕和灌溉要求 ) ( 06 . 3584 70 cot 4 cot 30 5. 55 cot cot 5. 553 2 2 m m B W a ? = - ? = - = ? ? β θ

中坡地(坡度在5度-15度)15~2米,山坡顶部10~15米 陡坡地(坡度15度-25度)7~10米 其他情况坡地,可根据地形特点和耕作条件调整。 在本次设计中,地面坡度θ=4°,属于缓坡,再考虑到土方量和用工量,取田面宽度B=15m。 田坎设计 主要设计坡角α及田坎高度H。 在一定土质和坎高条件下,埂坎外坡缓,其稳定性好,但埂坎占地和用工量大;外坡陡,埂坎占地和用工量小,但稳定性差。埂坎外坡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条件下,保证埂坎稳定,并尽可能少占地,少用工。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田坎外坡为β=90°。 田坎高度H为 H= 式中 H--田坎高度 B--田面宽度; θ--地面坡度; β--田坎外坡; 则有 H==1m 埂坎高为H` H`=H+h拦+Δh 式中 H`--更坎高 h—田坎高度 h拦—拦蓄坎高 h拦=kf K—径流系数 f—设计最大暴雨量 Δh—安全加高,取—0.30m h拦=48×=19.2mm H`=H+h拦+Δh=1.3m 梯田稳定性分析

梯田土方量计算

5.1.2土方量计算 项目区为丘陵地形,地面坡度一般大于0度,小于25度。根据项目区的实际地形地貌,项目区的梯田一部分设计为水平梯田,另一部分设计为坡式梯田。马平片水平梯田平整总土方399799.97m3,水平梯田表土剥离533279.53 m3,水平梯田浆砌石护坡3023.931m3;坡式梯田平整总土方106426.894m3,坡式梯田田埂修筑46074.123 m3,马坪片土地清障2167.35亩,项目区土地翻耕3115.95亩。洪庙片坡式梯田平整总土方315292.526 m3,坡式梯田田埂修筑138728.711 m3,坡式梯田浆砌石护坡2165.196 m3,洪庙片土地清障1673.55亩,项目区土地翻耕1593.90亩。项目区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时,进行了方案比较,并遵循耕作方便、梯坎稳定、占地少、省工的原则。 1)水平梯田平整土方量计算 水平梯田土地平整以梯田为平整单位,进行内部平整。由于项目区内梯田内地形比较复杂,高差较大,故选用截面法(横断面法)进行计算。水平梯田土地平整土方计算步骤如下: 1、划分横断面。根据地形图将计算对象梯田划分成若干横断面,划分原则为垂直等高线,各断面间的间距可以不等,一般可用10米或20米,对于等高线走向较直的田块可以更长,但应控制在100米以内; 2、计算出梯田的设计高程(可以参考田面的平均高程); 3、绘制横断面图形。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断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

挖方或填方的断面。水平梯田断面图如下图所示1-1。 L --斜坡距离(米);B --田面宽(米);b --田坎占地宽的1/2(米); D --田埂底宽(米);d --田埂顶宽(米);H --田坎高(米); h --田埂高(米);a --地面坡度(度);r--田坎侧坡(度); 4、计算土方断面。当挖填方相等时,梯田挖(填)方的断面面积可由下式计算: HB B H s 81 2221 =??= 5、计算每亩田坎长度B L 7 .666=(米) 6、计算每亩田坎土方量 HBL V 81 =,设B 等于单位宽,即B=1米,则H H V 3.8387 .666==(立方米),若设田坎单位高为1米,则每亩的土方为83.3 m 3。 7、计算总土方量,根据以上结论,则一个田块的土方平整工程量为: V=83.3*H*a ,其中H 为田坎高,a 为田块面积(单位为亩)。 2)坡式梯田平整土方量计算 坡式梯田采取抽槽的方式,槽宽0.5米、深0.5米,为矩形断面,两槽之间的中心线间距为 2.0米,计算得每米抽槽土方量为

修筑土坎水平梯田施工方法

一、机修土坎梯田施工方案 1、梯田的定义 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2、梯田的功能 (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3、梯田类型 (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4、梯田施工形式 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5、施工

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1)、测量定线 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2)表土处理 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 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 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②横坡蛇脱皮法 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 以上)的梯田。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探讨_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例

Vol.4 No1 Mar. 2008 28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探讨 —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例 ,Beijing 100714) 摘要 本文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规划理念、功能区划、景区布局、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公园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湿地公园 规划 哈尼梯田 W etland Park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Hani T errace W etland Park in Honghe Abstract The Hani Terrace Wetland Park in Honghe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concept of wetland park planning, demarcation of function areas, deployment of scenic spots and prote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harmonize the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wetland park an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Wetland Park Planning ,The Hani Terrace wetland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即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据中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我国有自然湿地面积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7%。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建立湿地保护区353个,面积约1.6万km2,共有21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公约》。然而,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水等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自然湿地面积迅速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急剧衰减,反过来也危及城 市的生态质量。与此同时,崇尚自然、 追求户外休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 重要内容(刘滨谊等,2006)。 国家湿地公园不同于自然保护 区和一般意义的公园,它是以具有 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 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 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 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 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 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 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 憩、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 动的特定湿地区域(赵学敏,2005)。 本文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 公园为例,探讨了湿地公园总体规 划技术。 1湿地公园概况与存在问题 1.1基本概况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位 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 北纬22°26′~24°45′,东经101°47′~ 104°16′,范围涉及红河州红河南 岸红河、元阳、绿春和金平4县,面积 13011.57hm2。该地区是一个以哈尼 族、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在长期 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保 留和继承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习俗,尤以哈尼文化艺术和梯田稻 作农耕的特色最为突出。 公园所处区域总体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呈扫帚状散开,地形为坡多 山高谷深的典型山区地貌,最高西 隆山海拔3074m,最低龙脖河河口 海拔105m。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具有 独特的高原立体气候特征。境内河 流纵横,有红河、藤条江和李仙江3 条主要干流过境,还有木龙河、乌拉河 和小黑河等近20余条支流遍布各处。 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 主,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有 野生动物33目107科128属689种;野生 种子植物229科1530属5667种。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景区分布不合理,整体形象 不突出 公园位于红河南岸,自然 景观与人文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 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但现有景区建 设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 体现哈尼梯田固有的文化内涵,个 别景区的分布和个性与所处场地环 境不协调,需对景区进行全面和完 善的评估,改造或重新区划低质量 的景区,增加景区的观赏和经济效 益,充分彰显哈尼梯田的历史、人文 及自然资源价值,提升湿地公园的 整体形象。 1.2.2 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不协调 当前红河南岸地区经济和社会的 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欠发达状态, 由于当地群众的贫困、科技教育的 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等原因, 资源的滥用和低水平开发现象时有 发生,给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 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需合理规 划和引导,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尤其 是水资源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有 控制地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促进资 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 1.2.3 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 区 域范围内山高坡陡,梯田最多处3000 多级次第相连,海拔相对高度1000m, 地形非常陡峭,竖向空间变化大,可 达性较差,给开发建设带来一定的 难度。因此湿地公园规划要与当地 的村镇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农业产 业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互协调,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降低开发建设 难度,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灾 害发生。 2公园性质 以红河哈尼梯田湿地为核心, 以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为 Prefecture of Y unnan Province 29

工程量计算书实例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量计算书 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内容 本项目土地平整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坡度较大的荒坡地进行平整,即进行“坡改梯”;二是地势较平坦区域平整。土地平整应尽量依据自然地形、地势,合理设计高程,使挖填土方量最小,同时满足机械作业、灌溉、农作物耕种的要求。本次设计依据地形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地势较平坦区域采用局部平整,即挖高填低,采用方格网法;二是对于坡度较大的荒坡地则采用水平梯田的形式,在坡面上采取半挖半填的方法,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修成的田面水平、埂坎均匀的台阶式田块。 陡坡区土方量计算过程 本项目土方量计算主要包括水平梯田土方、原表土剥离土方和土质田坎土方等三个内容。 (1)水平梯田土方计算 梯田断面要素图如下: (1)(2)

①单位面积土方量计算: 开挖线 夯实线 0.45::护路边沟沟标准断面图 沟底高程 田间高程 田间高程 式中: V ——单位面积(公顷或亩)梯田土方量,m 3; L ——单位面积(公顷或亩)梯田长度,m ; H ——田坎高度,m ; B ——田面净宽,m 。 当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时, 开挖线 夯实线 0.45 : :护路边沟沟标准断面图 沟底高程 田间高程 田间高程 ②总土方量计算 本次设计中,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总土方量为: 0.45护路边沟沟标准断面图 沟底高程 田间高程 田间高程 表2 项目区水平梯田土方计算统计表 (2)原表土剥离土方计算 项目区坡度比较大,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1012-2000)的要求,本次设计剥离原表土层厚度达20cm。需要剥离表土的区域均为布置水平梯田的区域,因此剥离表土土方为新增耕地的原表土剥离量: V=××10000=101500m3 (3)表土回填土方计算 水平梯田修筑采用表土逐台下移法,整个坡面梯田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第二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至第一台面上,均匀铺好。第二台梯田修平后,将第三台拟修梯田田面的表土取起,推至第二台田面上,均匀铺好。如此逐台进行,直至各台修平。如上述,表土被剥离后就作为下面一层梯田田面的表土,推土距离仅为5~15m,剥离表土和表土回填同时进行,而且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上过程作为一个子目进行计算,因此,表土回填土方不用单独计算,该项工程量已经包括在水平梯田土方计算过程中。 (4)修筑土质田埂土方量计算 依据项目规划图量算,该项目共需要修筑长度为73427m的梯田田埂。本次设计采用梯形截面土质田埂,高,上顶宽,下底宽。因此田埂修筑土方量为V=(+)×2×73427=18357m3。 土地平整工程分项计算过程 (1)推土机推土土方计算(定额编号:10309) 内容:推土机推高填低以及水平梯田半挖半填的推土方量。 工程量:梯田区推土方量为59949 m3,数据来源《项

水平梯田规划

一、水平梯田规划 1.水平梯田应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规划。 2.水平梯田应在25度以下坡地上修筑。为集中连片,便于管理, 必要时可超过25度,但面积不超过该地段面积的10%。 3.梯田要选择在土质较好,交通比较方便,距村庄较近的地方。 有利于发展灌溉和机械作业的地方优先修筑。 4.梯田规划要避开容易发生滑塌泻溜的坡面。 5.地块沿等高线呈长带状规划,遇到浅沟等复杂地形时,按“小 弯取直,大弯就势”的原则布设。 6.梯田道路规划应考虑路面防冲措施,将路面径流分段截流,引 入田块。有条件的地方,道路和排洪渠相结合。 7.梯田道路的主干线路基宽度不小于2m,以能通行小型机械为 宜,转弯半径不小于15m,路面坡度不大于11%。 二、水平梯田设计 1.梯田设计标准 梯田设计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拦蓄径流 90%,减少泥沙95%以上。 2.梯田断面要素(详见图1) 3.水平梯田断面要素关系式: 田面宽:B=H(ctgα-ctgβ) 田面毛宽:Bm=Hctgα 田面占地宽:Bn=Hctgβ

耕地天面宽:b=B-D 田坎高:H=Lsinα 图1 水平梯田断面图 图中:α—地面坡度h—地埂高β—田块坡度Bn—田坎占地宽H—田坎高度b—耕作田面宽B—田块宽Bm—田面毛宽 D—地埂底宽L—田面斜宽d—地埂顶宽 4.梯田规格标准 (1)梯田田面宽度大于8m,机修梯田田面宽大于10m。 (2)人工梯田田坎高小于3.5m。 (3)地埂高一般采用0.3m,顶宽0.3m,埂内坡1:1,外坡与田坎侧坡一致。 (4)田坎侧坡坡度可采用71—76度;软坎按自然安息角确定,一般采用42—45度,应栽植林草护坎。 不同类型梯田规格(见表1、表2)

机修土坎水平梯田工程施工方案

机修土坎水平梯田工程施工方案 一、梯田的定义 在坡耕地上分段沿等高线修筑的田面平整、地边有埂的阶梯式农田称为梯田。 二、梯田的功能 1)截短坡长,改变地形坡度,拦蓄径流,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2)保水、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质量等级及地力,增产增收。 3)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为机械耕作和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 4)为集约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旱作农业奠定基础。 三、梯田类型 1)、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分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 2)、根据埂坎建筑材料可分为土坎梯田、石坎梯田和土石混合梯田。在土层深厚的黄土地区宜修筑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应就地取材,修筑石坎梯田或土石混合梯田。 3)、按利用方向可分为旱作梯田、水浇梯田、果园梯田、经济林梯田等。 四、梯田施工形式 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五、施工 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其它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统: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置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置应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DS3型水准仪,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距离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视,临时水准点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mm (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2、测放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已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内,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和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 (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在野外每400m设置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3、平面放线 (1)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于监理。必要时请示业主现场代表再复核。

水平梯田设计报告

、已知基本资料 1. 土壤为粉质壤土,内聚力 c=m2内摩擦角? =21° ,湿容重r=m3,地面坡度0= 4°,埂坎坡度a =70 2. 设计暴雨量48mm 径流系数a =。 二、设计任务要求 1. 确定梯田类型; 2. 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坡角及田埂尺寸; (<200平方米/亩) 3. 计算土方量和用功量; 4. 按比例绘制设计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确定梯田类型 因土壤为粉质壤土,地面坡度4°,为缓坡,则设计梯田为水平梯田。 确定田面宽度、田坎高度、田坎坡角及田埂尺寸 根据机耕耕作及灌溉要求,结合经验,取田面宽度 B=30m 田坎坡角a =70°。因此田坎高度 H=2.15m 。 计算土方量和用功量 ① 单位面积(每亩)土方量 五、 设计说明书 1、 梯田设计标准 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一般采用 10年一遇3~ 6 h 最大降雨。在干旱、半干旱或其他 少雨地区,可采用 20年一遇3~ 6 h 最大降雨,也可根据各地降雨特点,采用当地最易 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暴雨量为 48mm 径流系数a =。 2、 田面宽度设计 设计原则:便于机耕,利于灌溉,土方量、用功量小。 缓坡地(坡度在5度以下)根据机耕和灌溉要求 中坡地(坡度在 5度—15度)15?2米,山坡顶部10?15米 陡坡地(坡度15度—25度)7?10米 其他情况坡地,可根据地形特点和耕作条件调整。 在本次设计中,地面坡度B =4°,属于缓坡,再考虑到土方量和用工量,取田面宽 度 B=15m 3、 田坎设计 主要设计坡角a 及田坎高度 Ho 在一定土质和坎高条件下,埂坎外坡缓,其稳定性好,但埂坎占地和用工量大;外 坡陡,埂坎占地和用工量小,但稳定性差。埂坎外坡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在一定的土质 和坎高条件下,保证埂坎稳定,并尽可能少占地,少用工。 梯田断面设计 -BH ? 666.7 B ==x = (m 5) ② 每亩梯田的用工量 B 2 302 W a 55.5 ----------- 55.5 - cot cot cot 4 cot 70 四、 按比例绘制设计图 3584.06(m 3 ?m)

排水沟设计规范

GB/T 16453.4─1996 前言 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 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 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GB/T 16453.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本标准是GB/T 16453.4,包括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三篇内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苏仲仁、宁堆虎、徐传早、佟伟力、鲁胜力。 第一篇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1 范围

本篇规定了防治坡面水土流失的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篇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北方部分雨量较多、坡面径流较大的土石山区和丘陵区,也可参照使用。 2 基本规定 2.1 坡面小型蓄水工程,应与坡耕地治理中的梯田、保水保土耕作等措施、荒地治理中造林育林、种草育草等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实施。 2.2 在坡耕地治理的规划中,应将坡面小型蓄排工程与梯田、保水保土耕作法等措施统一规划,同步施工,达到出现设计暴雨时能保护梯田区和保土耕作区的安全。同时,小型蓄排工程的暴雨径流和建筑物设计,也应考虑梯田和保水保土耕作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 2.3 在荒地治理的规划中,应将坡面小型蓄排工程与造林育林、种草育草统一规划,同步施工,达到出现设计暴雨中保护林草措施的安全。同时,小型蓄排工程的暴雨径流和建筑物设计,也应考虑造林育林和种草育草减少径流泥沙的作用。 2.4 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还应考虑蓄水利用。 3 规划 3.1 总体布局 在进行坡耕地或荒地治理规划的基础上,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应进行专项总体布局,合理地布设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四项主要建筑物,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3.2 截水沟的布设原则 3.2.1 当坡面下部是梯田或林草,上部是坡耕地或荒坡时,应在其交界处布设截水沟。 3.2.2 当无措施坡面的坡长太大时,应在此坡面增设几道截水沟。增设截水沟的间距一般20~30m,应根据地面坡度、土质和暴雨径流情况,通过设计计算具体确定。 3.2.3 蓄水型截水沟基本上沿等高线布设,排水型截水沟应与等高线取1%~2%的比降。 3.2.4 当截水沟不水平时,应在沟中每5~10m修一高20~30cm的小土 ,防止冲刷。

梯田工程及生产路工程的施工方法

A、梯田工程 1、主要采用机械推平,人工筑埂的形式。在不适宜机械修筑的土石山区,采用人工修筑的形式。 2、施工 梯田施工主要是机械修筑,人工辅助打埂,施工包括测量定线、表土处理、埂坎修筑、田面平整、田面耕翻等工序。 (1)、测量定线 根据梯田规划确定机修梯田施工的地块或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根据梯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的一半,在中轴线上确定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 从中轴线上,各台梯田的开挖线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开挖线。 (2)表土处理 机修梯田,应根据地形情况,选择保留表土数量多、机修工效高的表土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纵坡蛇脱皮法(又称表土逐台下移法) 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坡地修筑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田。优点是保留表土数量多,质量好。 在整个坡面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田修平,不保留表土;将上一台的表土依次推运到下一台铺平,最上一台没有表土,可通过增施肥料等办法改良土壤。 ②横坡蛇脱皮法 本方法适宜在15°以下的较缓坡地修筑田面较宽(10m以上)的梯田。 把地块顺埂分成几个开挖区,每一个开挖区的长度,以推土机便于出土为原则,一般长为20m~30m;将后一开挖区的表土依次推运到前一开挖区铺平,最后一个开挖区没有表土,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3)田面整平 一般采用机械修平田面,同时用人工修筑田坎,适用于山地坡

度不大,地面土层较厚、梯田成片的地方,要根据地形、地块情况,选择合理的出土线路、开挖方式和推土方法。 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田坎线上下各1.5m范围内,采取下挖上填法,从田坎下方取土,填到田坎上方,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 田面整平后,用水准仪测量是否达到水平。要求误差不超过1%。(4)修筑埂坎 田坎要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杂树根、草皮等物;施工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以12~16%为宜。 筑坎时,一般用铣拍、脚踩、碾压等方法。在筑坎过程中随着田坎升高按设计的田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 (5)表土回铺 在地块生土挖运完成,田面基本达到水平后,要及时进行表土回铺。用推土铲推运表土,根据机头起伏情况,判断地面高低进行高铲低填,倒退拖刀,这样往返多次,直至田面平整。 (6)耕翻土壤 为提高新修梯田蓄水保墒能力,在完成表土回铺后,随即进行田面耕翻耙耱,一般要求深耕松土1~2次,耙耱2~3次。 (6)、生产维护 (1)、生产运行 1)、梯田修平后,应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单位面积施肥量较一般施肥高一倍左右),同时用深松犁深松30~50cm左右,促进生土熟化,提高梯田蓄水保墒及其抗旱能力。 2)、新修梯田,第一年应选种能适应生土的作物,如豆类、马铃薯和荞麦等。 (2)、维修和养护 1)、梯田埂坎容易受暴雨径流冲击,加之冬冻春消,鼠害穿洞,人畜践踏等易造成坍塌、垮溜,在梯田埂坎未稳定之前,随时进行检查,如有沉陷或垮塌,应立即予以整修。 2)、因降雨造成田面不均匀沉陷、出现浅沟集流时,要在农作物收割后,及时复整填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