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费希纳

费希纳

费希纳
费希纳

费希纳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心理学物理学的创始人。在哲学上费希纳是一个唯心主义泛灵论者,他认为凡物都有灵魂,心和物是不可分的,心是主要的,物只是心的外观。他对心与物作了精确的数学测量并试图确定它们的关系。1860年他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出版奠定了他在心理物理学上的创始人的地位。

人物简介

Fechner,Gustav Theodor (1801.4.19—1887.11.18)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美学家。原学生物学,后转向数学和物理学。1844年任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1834年起深入钻研哲学,使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原理》,首创科学的实验方法,奠定实验心理学的基础,同时确立了他在心理学界的重要地位。1865年费希纳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美学论文,开始钻研美学。自1866年至1872年又发表12篇论文,基本上都是讨论霍尔拜因的两幅圣母马利亚像。费希纳以实验的方法解决诸如这两幅画像哪一幅更美的问题,确立了实验心理学美学的方法。他还著有《实验美学论》(1871)和《美学导论》(1876),对于各种美学问题、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讨论,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美学的基础。他提出,美分为广义的与狭义的两种,广义的美指能唤起愉悦性的一切东西,狭义的美指在审美和艺术中能使人感受到高尚快感的东西。这两种美都受制于条审美心理学原则,他称为“审美阈”、“审美加强”、“审美联想”、“审美对比”、“审美顺序”、“审美调和”、“刺激的持久性”及“用力最小”的原则,强调美的形成是以人的心理条件、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费希纳倡导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具体为选择、制作、统计三种方法,强调美学研究应以经验事实为基础。费希纳的美学思想,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研究从“自上而下”的传统哲学思辩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方式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他是近现代美学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潮流的领潮人,因而也被称为“近代美学之父”。

个人成就

19世纪初,I.康德曾预言,心理学决不可能成为科学,因为它不可能通过实验测量心理过程。由于费希纳的成果,科学家才第一次能够测量精神。然而,正如费希纳自己所说,当时E.韦伯也在莱比锡大学,而且在4年前就写了有关于这方面的材料。而费希纳直到开始进行一系列设计好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之后,才发现了韦伯的研究成果。那时费希纳才知道,他的原理实质上早已为韦伯的研究结果证明了,他只是对心理与物理的关系赋予了数学的形式而已。后来,W.冯特利用这些最初的创造性成就,把它们组织和综合成为心理学的基础。

费希纳忽然领悟的直接结果导致了他后来称之为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计划。他使心理物理学的三个基本方法系统化。

这三个基本方法是:

(1)平均差误法(the method of average error),后又称为调整法(the method of adjust method)和复制法(the method of reproduction)。均差法假定,我们的感官是有变化性的,因此不能得到一个"真实的"测量值。于是我们取得大量的近似值,这些近似值的平均数是唯一的最佳近似值,所以就把这个平均数作为真值。例如,让被试调节一个可变刺激,直到觉得它与常定标准刺激相等。在多次试验中,标准刺激与被试所定的可变刺激之间的差数的平均值代表被试的观察误差。这个技术在测定反应时、视觉和听觉辨别以及错觉范围方面是有用的。对于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来说,这个方法依然是基本的方法。我们每次计算平均数时,实际上都在使用均差法。

(2)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后又称为常定刺激法或常定法(the constant method)。该法的目的是测定两个常定刺激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做出"正确"判断的一定比例所需要的。例如,被试先掂100克的标准重物,然后掂比较重物,譬如88、92、

96、104或108克的重物。他要判断出第二个重物比第一个重物是重些、轻些还是相等。这个步骤一直延续到能对每种比较作出一定数量的判断为止。对于较重的重物,被试几乎常常作出"较重"的判断,而对最轻的重物则几乎常常作出"较轻"的判断。根据这些数据把刺激差异(标准重物对比较重物)确定在这一点上,即有75%次被试能正确地作出"较重"判断的那一点上。这个基本方法的许多变式为测定感觉阈限提供了有用的技术。

(3)最小可觉差法(the method of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s),后又称为极限法(the method of limits)。该法是呈现两个刺激,增加或减弱其中之一,直到被试报告他觉察出有差异。费希纳介绍说,开始时首先使可变刺激在强度上明显地高于标准刺激,下一次则明显地低于标准刺激。从多次这样的试验中获得了许多数据,计算出最小觉察的平均数作为所要确定的差别阈限。可以用递增或递减强度的方法来呈现单一的刺激,这种变式常被用来确定绝对阈限。

费希纳于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该书被认为是对心理学的科学发展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之一。后来,把心理物理学发展成为实验心理学的W.冯特承认这部著作对他工作的重要性。H.艾宾浩斯也是从这部著作中受到启发,把数学方法用于记忆和学习领域,从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817年,费希纳创立实验美学,倡导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与柏拉图、黑格尔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相区别。

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因其心理物理学而著名于世。心理学史家D.舒尔茨写道:"1850年10月22日早晨,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费希纳忽然领晤到心与身之间的联系法则可以用物质刺激与心理感觉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示:S=KlogR。这里S是感觉量,R是刺激量,K是常数。这是一种对数关系,因为感觉量是以算术级数增加,而刺激量则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刺激强度的增加不会产生感觉强度的相应增加。例如,在1个正在响着的铃声上增加1贝尔,其所引起的感觉强度的增加量要大。因此,对于当时已经存在的感觉量来说,刺激强度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青年费希纳在莱比锡接受了系统的医学、

物理学和化学训练,这些训练使他相信自燃界

是有序的,可以像研究自然一样研究人的精

神世界,但“定量的科学如何能教会我们在人

的精神同宇宙的关系中研究人的精神?那些

曾在自然科学中级成功地应用过的精密方法

如何能转而有助于对内在世界的研究?我们

如何能在直接而又可以报告出来的观察之下

看到灵魂?”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困扰

着费希纳,他竭力想找到一种确定身心活动关

系的方法。1850年10月22日早晨,费希纳

躺在床上,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发现在日常

生活中存在一种数量关系,当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增长的时候,刺激似乎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如果一只铃在响,再增加一只,对我们造成的印象比10只响铃增加一只要强烈得多;假如4—5支蜡烛正在发光,再点亮一只能造成微乎其微的差别,而如累原来只点着2支蜡烛,那它所造成的影响就相当大。刺激的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同已经存在的感觉量有关。费希纳感到他可能会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中发现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于是他开始了一系列的亮度实验、举重实验和视觉、触觉距离实验,以验证他关于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关系的假说。实验开始后不久,他偶然发现了20多年前韦伯的工作。韦伯已经证明,刺激强度和对两个刺激强弱加以分辨的能力两者间有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受一定法则的支

配:“最小可觉差”是标准刺激的不变分数。费希纳用公式面ΔI/I=K概括韦伯的发现,并把它命名为韦伯定律。他注意到韦伯定律同他自己的假设的关系。他把握住了它,充分加以利用,并做了大量实验来印证它。但是费希纳的假说与韦伯的研究之间仍有很大差别,韦伯关心的是“最小可觉差”,而费希纳在意的是获得一种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的说明。费希纳从韦伯比例中看到了度量阈上感觉的可能性。在韦伯定律ΔI/I=K中,ΔI代表差别阈限,也叫最小可觉差。由此出发,费希纳认为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可以看作感觉上的一个最小变化,并假设每个最小可觉差的主观量都是相等的。例如,举重的韦伯比例为0.03,那么任何重量,无论是一支牙签还是一包水泥,只要增减原来重量的0.03倍,其重量差别的主观量都是相等的。费希纳提出了一个计算阈上感觉量的方法那就是从绝对阈限往上数最小可觉差。如果某一刺激和绝对阈限相距10个最小可觉差,这个刺激强度所引起的感觉量就是10个单位。设以R表示最小感觉的变化,则把上式以微分的形式写出来为因为假定阈上感觉量等于许多最小感觉量的总和,所以把上式积分可以得到阈上感觉是S = K log R(这里,S 是感觉量,R 是刺激量,K 是常数)。

这就是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简称费希纳定律。它说明心理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弱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的强度以算术级数增加。费希纳定律曾经受到用差别阈限法制作的等距量表的支持。把这个等距量表的数据在半对数坐标上作图,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形的心理测量函数

费希纳在韦伯定律(ΔI/I=K)基础上,应用微积分公理,提出感觉的强度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即费希纳定律。这个定律确定了心物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确定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函数关系的基本定律。

费希纳观点的主要局限性:形而上学气氛浓厚。

这主要表现在测定感觉阈限和阈上感觉时,没有考虑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而且其实验条件也与实际生活情形相去甚远。尽管经典心理物理学曾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只能使影响阈限估计的一些因素保持恒定,并不能把被试的反应编好和辨别力区分开来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实验与以前的心理实验的巨大的区别:

①心理物理学利用了专门研究心理物理学制定的实验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平均差误法等。

②重复实验与结果的统计处理。心理物理学为了尽可能得到准确而可靠的结果,就多次重复同一实验,并对所得结果作数学处理。

费希纳心理物理学实验的上述两个特点在心理实验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心理物理学研究采用的方法意味着心理实验的“心理学化”,意味着心理学从借用实验方法过渡到利用自己的独特的心理方法。

以后有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样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艾宾浩斯(H·Ebbinghaus),他受费希纳成果的激励,着手比较高级的心理过程-记忆问题,对此进行了测定,他以自己为被试,系统的测定了他的记忆能力,以及记忆的保持过程。他不用记忆的主观经验为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客观的指标——回忆量。在艾宾浩斯之后,比纳又把心理物理学方法应用于智力测定。实验美学

运用心理学和物理学中定量分析法来测定某些刺激物所引起的人的审美感受的学科。该学科的开创者宣称,他所开创的新的美学研究领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遵循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而不是象传统的形而上学美学那样“从一般到特殊”或“自上而下”。费希纳认为,所谓“自下而上”,并不是指美学应建立在哲学家个人的美感经验之上,而是说应该采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和比较许多不同的人的美感经验。

实验美学与文艺心理学有明显联系,不同之点在于方法学上。为了对审美现象进行科学

研究,实验美学把美学刺激和反应加以简化。它要求定义明确、操作可控、准确的测量和统计处理。

实验美学开始阶段

实验美学开始仅是试图发现种种令人愉快的简单形式。如让被试者从一大堆几何图形中选择出自己所喜爱的图形(选择法);让被试者提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法);测量人们常用的或喜欢用的东西的大小比例(常用物测量法)等等。这些简单的实验得出的某些结论是:人最不喜欢的图形是十分长的长方形和整整齐齐的四方形,而最喜欢的图形是比例接近于黄金分割的长方形。

实验美学的发展

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它所使用的方法和测定美感经验时所用的刺激物也逐渐复杂。例如采用自由描写法让被试者把自己观看一幅画或一个音乐节目时的感受细致地描写出来;用表现法来检查被试者对于一种美感经验在物理上和生理上的反应:脉搏和呼吸,模仿动作,初发的运动,等等。

13条心理美学规律

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费希纳总结出了13条心理美学规律,其中有一些曾在美学中发生广泛的影响。例如,“审美联想”律:一件事物所造成的审美印象可以分解为直接的和联想的两种因素,联想或回忆起的快乐或不快乐的东西,有可能与当前的印象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审美对比”律:当两种在质的方面或量的方面不同,但又可能加以比较的事物一起或先后进入意识之中的时候,它们所产生的效果并不等于它们分别所产生的效果或总和,因为二者之间的对比会影响或改变这个总和;“用力最小”律:审美快乐来自同所抱的目的相关的精力的最小的消耗,而不是来自精力自身的最大的节省。

实验方法

在费希纳之后,实验美学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其中较有影响的是O.屈耳佩(1862~1915)。屈耳佩着重探索了实验美学中所施用的种种有效的方法,他著的《关于实验美学的现状》一书把实验方法归并为三大类,即:印象法、表现法和制作法。这些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心理-美学实践中。许多人如魏太莫、J.科恩、M.德苏瓦尔,英国美学家V.李、M.W.卡尔金斯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过这些方法,并在一些局部问题上取得有效的进展。如卡尔金斯就运用“有限描写法”(印象法之一)把说明色彩、形式和表情的三种图画分别展示在300个年龄不同的人面前,发现88%的儿童都喜爱高度着色的画,60%的成年人喜欢较为简洁朴素形式的美。

实验美学的局限性

尽管实验美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它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实验美学所涉及的大都是一些较简单的审美过程和反应,而在实际的审美中,事情却远为复杂。在简单的审美过程和反应与复杂的审美过程和反应之间,存在着不仅是量的、而且是质的差别,只有简单的、初级的问题,才能够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加以解释,而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严格说来还不能算作审美。尽管如此,由费希纳所开创的实验美学引起了美学研究的重大变化,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中使用的方法日渐成了美学中的合法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即对人们所共有的经验进行分析的方法,部分地或完全地代替了原先占统治地位的先验的、哲学的演绎方法。自此以后,尽管“哲学美学”的名称仍然存在,但它已不是原来的意义,许多哲学思辨都已经注意在实验的或科学的基础上进行。

1962年,美国教授C.M.瓦伦丁出版了《美的实验心理学》一书,该书总结和收集了大量有关艺术欣赏的实验材料,特别着重于个性差异。20世纪实验美学家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找出一套计算审美价值的公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G.伯克霍夫于1933年发表的《审美测量》一书。伯克霍夫在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M=O/C,其中M代表审美感受的程度,

C代表审美对象的复杂性,O代表审美对象的品级。按照这个公式,审美感受的程度与审美对象的品级成正比,与审美对象的复杂性成反比。换言之,审美在对象C的复杂结构上花费的精力愈小,在品级感觉O上留下的注意力就愈大,因而美感程度M就愈高。依照公式推理,简单的多角形会引起高等级水平的美感程度,因为它有高水平的品级和低水准的复杂性。伯克霍夫声称,他的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知觉,而且适用于对一切艺术品的知觉。但这样一个简单公式不是科学的和完整的,例如从中看不出人的个性构造、个别才能、教养和趣味对审美知觉的影响。80年代以来,实验美学又发展了一个较有希望的领域,即信息论美学。信息论美学试图运用信息论的概念和原理来解释审美价值,尤其是音乐的审美价值,把审美价值解释成是秩序和非秩序、冗余码和信息达到最适当的混合之后所具有的效果等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