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8年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之一要点精编

2008年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之一要点精编

2008年任汝芬考研政治序列之一要点精编

目录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4)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7)

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8)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8)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0)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1)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3)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4)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7)

三、对立统一规律 (18)

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1)

二、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22)

三、认识的发展过程 (23)

四、真理与价值 (25)

五、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6)

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27)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28)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29)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30)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31)

第6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32)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3)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34)

三、历史的创造者 (35)

第7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36)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36)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37)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8)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9)

第1章导论 (40)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40)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0)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41)

第2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41)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42)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42)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42)

第3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46)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46)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53)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56)

第4章资本的运行 (57)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57)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62)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 (63)

第5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65)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6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6)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67)

第6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6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7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7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71)

第7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72)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72)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73)

第三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 (74)

第1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74)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74)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76)

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78)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79)

一、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81)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83)

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86)

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86)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86)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87)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88)

第4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89)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89)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90)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91)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91)

第5章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92)

一、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9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92)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93)

四、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93)

五、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新增考点) (94)

第6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94)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94)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95)

三、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96)

第7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97)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97)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99)

第四部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100)

第1章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00)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00)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01)

第2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02)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02)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0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04)

第3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5)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 (105)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增考点 (105)

第4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7)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107)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07)

第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08)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1)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11)

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12)

一、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12)

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15)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16)

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118)

第7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2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2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23)

第8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25)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27)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8)

第9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2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31)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2)

第10章“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32)

一、△“和平统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132)

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 (133)

第11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34)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35)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35)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5)

第1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13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3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7)

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37)

第五部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39)

第1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39)

一、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139)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40)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41)

第2章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43)

一、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143)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43)

三、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45)

第3章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47)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147)

二、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147)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 (148)

第4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49)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149)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150)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151)

第5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53)

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153)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54)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155)

第6章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5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156)

二、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157)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57)

第7章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58)

一、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158)

二、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158)

第8章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59)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调整 (159)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160)

三、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161)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政治理论课复习提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其创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主要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胡锦涛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证实和运用。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结论。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简要地说就是马、恩、列、毛、邓、江、胡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在当代中国,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并经列宁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而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中共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我们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需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按照2008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规定,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六门课程。这六门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以及考试的要求和试题的特点既是不同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六门课程可分为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包括三大理论成果;现阶段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观点,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在六门课程的复习考试中,哲学是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中心,形势与政策中关于党中央现阶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指导。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是2007年命题的方向与重点。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对此既要总体把握又要重点突出、方法科学。

本部分复习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照2008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哲学原理分为七章,主要的内容是辩证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四个方面,也就是唯物辩证的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坚持用既唯物又辩证的世界观认识一切、解释一切、改造一切——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由。

通过学习和复习,在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同时和基础上,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共同理想,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由一系列的范畴(基本概念)、观点构成的体系。其范畴、观点最为抽象,内涵最小,外延最大,考试命题最为灵活,所占考分高。因此,考生复习哲学的侧重点是概念、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掌握重点概念、观点的是与非,一定要懂,同时也要通过做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练习题,培养和增强理解、分析、综合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复习提示:本章属于绪论性质,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三对基本概念,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一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由希腊文菲罗与索菲亚合成,直译为汉语是“爱智慧”的意思,翻译成英文就是“Philosophy”,即“智慧、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之学,在19世纪经日本学者转译为中文的“哲学”。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做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做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本原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本原没有生灭,本原产生万物,万物毁灭以后又回到本原。

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

以往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不论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包罗万象的科学”,还是说哲学是支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即其实质是研究普遍

性问题的学问,但却未能真正揭示出哲学的性质、对象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含义或定义,需要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则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哲学与世界观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对于成人来说,可说是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经过思想家、哲学家概括和总结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哲学离不开世界观,要讲世界观,哲学对人们的世界观的确立和成熟具有指导与促进作用。任何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都是统一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之亦然。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2.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其他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则是研究一定的领域、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又相互联系,哲学以其他科学(相对哲学而言称之为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其他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哲学同其他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离开经济基础最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也就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哲学演变和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他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在这两方面内容中主要的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的问题。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倾向,是指哲学家和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阵营或唯心主义阵营。

3.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重要意义。为哲学研究提供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不同派别确定了科学依据;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不可知论提供理论武器;为人们处理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变革现实世界提供根本的指导原则。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的根源:按照恩格斯对唯物主义概念的界定,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古已有之,根源于对人类生产活动和周围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同客观实际大致相符合的反映。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些表述严格地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的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它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促进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如认为原子或电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电子的特性就是事物的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原子或电子的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是机器”;

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领域,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归根到底,这种唯物主义者看不到人类实践的伟大作用,没有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根源:最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及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得出“神灵存在”,“灵魂不灭”的观念。但作为哲学派别的唯心主义则有其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根源。

①社会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②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③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列宁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例如一些哲学家提出的著名命题: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提出“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孟子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慧能提出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象山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和表现。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柏拉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就是无;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皆是此类。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在哲学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什么,同时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否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总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并依附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前者总是从属于后者,后者往往又受前者的影响和制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当时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哲学成果基础上创立的。德国古典哲学(即德国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1.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解释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独据的统治地位。

2.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被动的形而上学缺陷。

3.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本质、问题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宣告了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旧哲学的终结。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列宁指出:“在这个由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3.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一生中有两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和创立唯物史观的伟大意义:

(1)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列宁指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的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2)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3)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指导。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给人类特别是给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可以使“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的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语)。

4.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它特别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它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它来自实践,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开放的体系,不可能一成不变,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会讲政治、懂全局,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策略、提高领导水平更是十分重要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社会领域的各种复杂矛盾,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它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它往往要以具体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中介,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研究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提高道德素养具有导向与激励的作用。世界观决定着人生观,支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也是自觉的确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过程。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人们提高道德素养,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具有启迪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抵制和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就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既适应了时代及其发展的需要,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哲学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正确和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1.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3)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主要表现:(1)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2)提供创新与发展的哲学论证;(3)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及其两大思潮。现代西方哲学是对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系,主要是欧美哲学的总称。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拒斥形而上学(指传统本体论哲学),否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推崇经验和自然科学。人本主义思潮肯定哲学的世界观功能,批判科学技术,反对理性,宣扬非理性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1)它们的理论实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大多以主观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为出发点,实质上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现代表现形式。(2)它们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现代西方哲学总体上说是资产阶级的哲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都曾从不同角度歪曲、攻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状况、自然科学成就和理论思维水平的反映,其哲学理论的内容中也含有某些合理的成分和因素。无论是回答它的挑战,还是借鉴它提供的有价值的思想,都需要加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精神,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正确的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以及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使之民族化、通俗化和群众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贡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小结与重点]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含义与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内容、意义。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根本特征。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复习提示:

(1)从古至今的哲学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和状态是什么?这就是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规律的理论。本章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的理论,下一章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的理论。

(2)本章的世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大观点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两大原理,也就是“三观两原理”。

(3)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是学懂学会物质、运动、实践、意识四个概念及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四对关系,包括概念的依据、含义、区别、联系及意义。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1)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虽然也承认物质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表现,物质依赖于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没有物质。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前者把物质归结某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气等,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后者把物质归结为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或基本粒子,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却犯了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特殊概念混同于哲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物质范畴的形而上学错误,不仅经不起原子可以再分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而且也经不起“物质消灭了”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攻击。

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的东西。”

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

①“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的东西的抽象;

②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而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

3.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列宁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原子可分的新成果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在上述恩格斯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说明: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物质不是意识、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语)。

(2)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3)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可知论观点。

(4)恩格斯的说明和列宁的定义,都体现了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贯彻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而说明它的重要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4)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1.物质和运动

(1)运动的含义:“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对恩格斯上述所述的理解是:运动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反映。

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

(2)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反映。

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在这个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

2.运动和静止

(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承认静止的意义: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①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我们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如说“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即逝,无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4)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运动形式由低到高分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多种形式,它们之间相互区别,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运动规律,不能相互取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并由低级运动形式演变而来,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承认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观点的重要意义是:①提供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②提供理解和研究物质运动多种形式相互关系的方法。

3.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1)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2)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承认时空的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时

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现代科学证明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无限性和有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暂时的;无限和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观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关注的现实和理论热点。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前进。与之相适应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公认的成果。从2001年开始,在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在原来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加进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具有认识论、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因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纯粹自然界,也还包含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但仍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本质含义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①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这说明,实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②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认识,实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这说明,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指导的本能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这说明,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由生产实践决定并对生产实践具有反作用,也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受前两者的制约,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实践的发展。这三种基本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人通过实践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即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人自己相对客体就成为主体。

1.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

(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3)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1)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看,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①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自然力、智力、意志、情感、创造力等的总和。

②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即实践过程。实践活动实质上是一个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统一的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实践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合目的性即决策

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意愿,有利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合规律性是指决策必须尽可能正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多种属性。对于大规模的重大实践活动,决策必须兼顾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整体利益的统一。决策时就要开始制定目标。实践目标是对经过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它以对现存事物的认识为基础,制定有关将要出现事物的具体目标,即制定实践的“观念蓝图”。实践目标的制定也体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主体依据实践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其中包括人员安排、物资的分配,协调、控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结果,以此修正实践目的、方案,反馈调节实践活动本身。某一实践过程结束形成的实践结果,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进行事实与价值两方面的检验,并作出评价和验收结论。一般地说,成功与否要看实践结果是否同预想的目标一致。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四)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2)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现实。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获得新的思想、意识、认识、理论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不断上升、不断扩展、不断深入。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是与人类世界相对应的哲学范畴。自在世界指天然自然,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先在世界;第二,指人类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界,即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或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世界是不可穷尽的,因而总有自在世界的存在。

(2)人类世界指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不能脱离自然,人类历史无非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人类世界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相统一的世界。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①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创造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但不可能消除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相反,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②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自在世界,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③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转化。实践使自在世界分化出了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之中。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才出现了意识。

第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意识。(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的生理的过程,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恩格斯指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并促进人脑的最终形成;劳动产生了语言,又推动人脑的复杂化和进一步完善;劳动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没有意识从反面证明,意识永远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为:

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原型”,如神鬼之类,也都有其客观原型。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

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3.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

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

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④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

(1)三点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2)三点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

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否认物质决定作用,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否认意识和物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主张意识就是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的庸俗化。

(二)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笛卡儿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又认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如统一于“心”,统一于神等)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多样的。因为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差别。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的就是世界的多样性。而这种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相对的、可变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批评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时,第一次明确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说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上存在的包罗万象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它并不能独立存在,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认识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和

客观相符合。

[小结与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意识的产生、本质与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复习提示:本章论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状态、世界怎么样,阐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必须从总体上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基本概念。

1.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按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

(1)朴素辩证法,亦称古代辩证法,承认万物皆变、万物皆流,具有猜测性、直观性的特点,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同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

(2)唯心主义辩证法,以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为最高成就,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基础上的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2.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恩格斯说:“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

(2)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对。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主观辩证法依赖于客观辩证法。作为学说和理论的唯物辩证法,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辩证法,其观念形态或理论形态是主观辩证法。

②唯心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客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产物和表现。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

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被看做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针对黑格尔提出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著名命题,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哲学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与正确认识,是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方法论

①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与方法。

②形而上学则坚持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与方法。

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形而上学在哲学的演变历史上有两种用法,在黑格尔之前,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是指研究世界的本原或存在的理论即本体论的学说,也就是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形而上学这一概念的第二种用法是指同辩证法相反的观点和方法,即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形而上学者“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存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有关概念列表如下:

本章要讲的内容是“二、三、四”,即二个基本特征、三大规律、四对范畴,掌握的重点概念是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发展、规律,矛盾和矛盾规律是核心内容。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及其万事万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世界的历史演进过程。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学说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从自然界、人类历史到人类的精神活动,都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从19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揭示和证明世界及其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虚幻的联系(如卜卦算命)强加于客观事物,则是唯心主义观点。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坚持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辩证法观点,否认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其他进步,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证明和进一步证明世界的各个领域之内以及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孤立存在和能够孤立存在的事物。

4.联系的多样性:(1)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的间接的,偶然的必然的,本质的非本质的联系等等。(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

5.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是指同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关要素的总和;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观点包括:(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二)联系与系统

事物的联系不仅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而且具有系统性。

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1)系统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是整体性。

(2)整体性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3.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联系的观点包含系统的观点,系统观点是对联系观点的丰富和深化。

(三)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不仅揭示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揭示了普遍联系必然导致运动、变化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所以,唯物辩证法不仅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而且同时又是列宁所说的“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变化说明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事物的相互联系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相互作用就必然引起事物原有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即运动。事物的运动表现了事物的联系。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只能在人们的认识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分开。在客观事物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由联系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必然得出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2.发展和运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也包括后退、下降的。而发展只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四)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如毛泽东所概括的“新陈代谢”、

“推陈出新”、“除旧布新”,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胎”中孕育成熟,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旧事物无法克服的。

(2)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中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继承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更优越,更有远大前途和生命力。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发展的过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巨大进步的基础上,改造了黑格尔哲学,恩格斯得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1.发展过程性的内容

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是事物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主要内容有:

(1)克服形而上学观点。形而上学“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其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认为世界“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体”。

(2)世界和一切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就是“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3)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和发展的。在辩证法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

(4)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就一个事物具体过程而言是有始有终,有边有际的,就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而言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是绝对的”(毛泽东语)。

2.发展过程性的意义

(1)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与“激变论”,坚持阶段论,反对超阶段论。

(2)坚持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观点与方法。

(3)坚持知识、真理的相对性观点,反对把知识、真理绝对化的观点。恩格斯指出,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过程的集合体”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观点出发,“那么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这个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须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人们对于还在不断流行的旧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即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也不再敬畏了;人们知道,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

(六)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含义

(1)规律即客观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规律属于事物、现象之间普遍的本质和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与本质是同一程度的哲学范畴。但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而规律是就事物的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江泽民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

(2)科学规律又称定律,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来表达的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即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表述。例如,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科学规律,就是对宏观物理世界的万有引力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2.规律的特点:从规律的定义我们可推出规律应具有以下特点:

(1)既然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具有本质性的特点。可见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2)既然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它具有必然性的特点,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必然如此的趋势。

(3)既然规律是稳定的联系,所以它具有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可见,稳定性就是规律的重复性,而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4)从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可以推出,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不移的秩序,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3.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

(1)规律是客观的,即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既反对了否认规律的存在和规律的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了承认规律同时又认为规律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所支配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人可以通过自觉的活动发现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只有通过自觉活动才能认识规律,科学规律和客观规律具有同一性。这就在规律问题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人类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规律的必然性内容是人不能改变的,而规律的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们可以按照必然性的要

求,改变或利用规律实现的形式来为人的目的服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自发表现形式,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的要求,人们给水一个比地心吸引力更大的力,水就往高处流。从水力发电到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都表现了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人们虽然能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规律。这就在规律问题上既反对了形而上学消极被动思想,又反对了主观唯心主义。

规律的必然性、客观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从事违反规律要求的活动。但是,人类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也经常做违背规律的事情,所以就会在实践中遭受挫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人们通常说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只能理解为人们不要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不是说人们不能或不会违背客观规律。人们要在规律面前增加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就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不断总结,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七)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的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畴的错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2.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表现为,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如列宁所说:“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就是说,任何现象都从不同程度表现本质。

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3)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八)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和偶然是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2.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如上述含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稳定持久的程度不同;(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3)由于事物范围广大,发展无限,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2)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通过偶然掌握必然。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观点。

(3)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①决定论是主张事物和现象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因果联系的一种学说。决定论大体经历了自发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辩证决定论的三种不同历史形态。主张“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是伪决定论。

②非决定论否认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联系,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

③辩证决定论把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起来,承认事物发展的普遍制约性,如实地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统一。机械决定论则是把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当做哲学上的普遍思维方式,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的结果都是按力学公式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按先决条件决定的和不可避免的,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力学化即简单化了。

(九)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含义: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因果联系往往与时间的顺序性有直接关系。在客观事物不断更替的过程中,一般地总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因而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所以,因果联系不仅是先后相继的一种联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如上述含义不同、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而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结果。(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这种辩证性质,全面把握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的发展链条,就能有效地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去促进事物的发展。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因果规律的客观性。宿命论、神学目的论虽然承认因果联系,但他们却把某种客观精神、理性或神作为决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最终原因。事物的“终极原因”在于物质世界本身,

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必然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3)客观普遍的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在不同的领域,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主要有以下的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因果联系的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2)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3)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

(十)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含义: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它是过去“现实”发展的结果,又是引起将来的“现实”的原因。可能性是和现实性相对立的范畴,它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对可能性的各种情况加以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两种相反的可能性;可能性的程度大小。

2.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两者的对立: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现实性也不同于可能性,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所以,我们从事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可能出发,不能以可能代替现实。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是以现实的东西,而不是以可能的东西为依据的。”在工作中要预计到事物发展有种种的可能性,但却要把自己的活动建立在现实性这个可靠的基础上。

(2)两者的统一: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变为现实性的;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实性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先在的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的,同时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性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变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

3.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2)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3)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一定的条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好的可能性。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恩格斯说:“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无非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阶段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质及其认识意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即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质和属性不可分割,属性是事物的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质和属性都是多样的。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区分量的前提。

2.量及其认识意义: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获得对事物质的清晰准确的认识,对实践进行准确的指导。科学研究中,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

3.度及其认识意义: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左”与右的错误。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与形式。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与形式

(1)量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2)质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这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①相互转化:其一: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然引起质变。其二:由质变到量变,质变体现在巩固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事物根本性质未变,比较次要性质发生变化)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事物全局性质未变,个别部分性质发生变化),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或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防微杜渐”,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发展是硬道理,这些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因素(方面)和否定因素(方面)

1.含义: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自我否定,实现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肯定。马克思指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四)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2.意义:(1)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从否定矛盾出发,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的外部否定,不承认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应采取批判继承创新的态度,不能全盘继承和全盘抛弃。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从内容上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特点是上升性或前进性、周期性或曲折性、回复性或回归性的统一。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2)意义:①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②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三、对立统一规律

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欧洲哲学史上都有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和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述,古代是朴素的猜测与阐述,如中国的“相反相成”,古希腊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而组成的”等。近代德国哲学家第一次以唯心的形式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列宁、毛泽东高度重视对立统一规律与学说。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著名哲学论文一开头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

当前,中国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主要以毛泽东的观点和阐述为依据来编写与讲述。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这段话的意思极为清楚,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理由如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在语言学上有多种用法,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矛盾辞源在中国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矛盾一词是泛指事物相互抵触与排斥,既可作名词解,也可当动词解。在形式逻辑中,矛盾是人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时,发生了两个概念、两个判断之间不合逻辑规则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这是不允许的,应当排除的。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客观矛盾、辩证矛盾,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矛盾的反映和认识。不要把唯物辩证法所界定的矛盾同其他的说法相混同。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中讲概念或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有三种:实体、属性、关系,矛盾属于关系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与矛盾的同一性相对应。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斗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它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趋向,如无机界的排斥,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矛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政治斗争、敌我斗争。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与矛盾的斗争性相对应。在辩证法中,“辩证同

一性”(或统一性),亦称“矛盾同一性”、“具体同一性”,具体体现了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概括为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在唯物辩证法中,同一与统一是一样的,但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①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②抽象的同一性,是指每一个事物都与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恒的,即a=a,这是形而上学同一性,无差别、无矛盾和凝固不变的绝对等同。③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④指共同性,与特殊性、多样性对称,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⑤直接同一性,是辩证同一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直接重合或融为一体。如马克思说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同一性,这是有差别、有条件的同一,再如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⑥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从事物的量变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和质变状态即显著地变动状态为依据做出解释,认为量变状态体现对立的统一,而矛盾的斗争贯串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是绝对的。”

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为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如果相互依存的条件改变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双方的依存关系就会破裂,旧的同一性就会转化为新的同一性。如果同一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那么事物就不可能有变化发展,永远的处于静止状态。

②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因为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而运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这说明,矛盾斗争性虽然也受条件限制,但是它能打破这种限制,把发展的趋势贯彻到底。(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列宁指出:“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之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这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①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②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的理由与根据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它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的理由。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1)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推动事物的质变。毛泽东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3.矛盾转化及其条件

(1)矛盾转化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表现。

(2)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的矛盾转化及其条件是自发的,而在人类世界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解决事物矛盾的转化,都需要研究矛盾转化的条件并创造一定的条件。

(3)否认矛盾转化及其条件都是错误的观点。

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①内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

②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

(2)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观点说明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所谓事物的外部联系则是第二位的原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根据是指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指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

(3)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理论上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

②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毛泽东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毛泽东还认为“差异就是矛盾”,差异、矛盾激化、对抗是矛盾发展的不同状态。

(2)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的意义是①坚持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就是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反对在此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②坚持联系的普遍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过程中,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根据毛泽东的阐述,把矛盾特殊性概括为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2)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如自然界矛盾与社会矛盾的不同,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不同。

②矛盾的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进程中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等的区分。

③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

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其矛盾的最终解决是两大对抗阶级的“同归于尽”。

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

3.坚持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重要意义

列宁、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为了批判教条主义和克服教条主义的不良影响,在理论上重视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阐述和应用。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科学的根据、解决矛盾的前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列宁语,都是一般就是含有一般的意思);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

(4)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关于一般(普遍)、特殊、个别三者的辩证关系,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首先作为一组范畴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个别-特殊-普遍,是规定的推论的普遍格式。个别通过特殊,把自己和普遍联系在一起。个别的东西不直接是普遍的,而要通过特殊;反之,普遍的东西同样不直接是个别的,也是要通过特殊才使自己下降到个别”。上述列宁在他的《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正确说明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3)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五)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毛泽东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理论依据。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这一原理是分析一对矛盾(不是多种矛盾关系)如改革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伟人的功与过等的理论依据。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