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监管

摘 要: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最近,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本文在分析该改革蓝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其所反映的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即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的转变,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和从规则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的转变,最后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

中图分类号:F8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41-2008(06)-0029-02

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以下简称“改革蓝图”)。美国财政部推动金融监管架构改革,既是为了处理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更是为了应对金融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的诸多挑战。

一、改革蓝图的目标与实现途径

(一)改革的短期目标与途径。

改革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当前美国住房抵押金融市场监管缺失的问题,并加强监管机构的合作。实现这一短期目标的途径包括:第一,强化总统金融工作组(PWG)的协调作用。改革蓝图强调了短期内总统金融工作组在金融系统风险监测、市场一体化、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以及提高资本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协调作用,并在原来基础上增加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监管署为新成员,这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处理次贷危机恶化出现的金融监管协调问题。第二,强化美联储(FED)在确保市场流动性方面的责任。改革蓝图强化美联储在确保市场流动性方面的责任,同时赋予美联储采取合理的方式获取所有金融机构的融资信息和流动性信息的权力,并逐步加强美联储作为金融市场主要监管者实施综合性监管的职能,逐步建立最优的监管框架。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了诸多创新性的举措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短期内还需要美联储继续加强市场流动性的监测。第三,成立专门的抵押金融监管机构。针对次贷危机中凸显的金融监管缺失问题,改革蓝图提出成立一个由总统任命的联邦抵押委员会(MOC),负责评估、评价、报告每个州的抵押金融业务进展、执照发放及监管情况,并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抵押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完善抵押信息披露制度。

(二)改革的中期目标与途径。

改革的中期目标是消除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中的监管重叠,提高对金融体系监管的有效性。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第一,计划在两年内废除储蓄章程,合并货币监察署和储贷会监管署。由于抵押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现行的储蓄章程显得非常陈旧,改革蓝图建议在两年内废除联邦储蓄章程,将其纳入国民银行章程。在这个期间同时完成财政部下属的货币监察署和储蓄机构监管署的合并。第二,计划将原来州银行监管职能纳入联邦监管体系。为了减少联邦与州两级复合监管体制的效率损失和监管重叠,改革蓝图建议直接由联邦实施对州注册银行的监管,其具体的监管业务可由美联储或者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承担。第三,构建更有效的现代支付结算系统。现行的支付结算系统不在协调监管框架体系内,改革蓝图建议由美联储负责构建一个高效的现代支付结算系统,并建立支付结算系统监管框架。第四,改革保险业监管体系。现行保险监管职责主要由各州的保险监管局承担,改革蓝图建议财政部下设国民保险办公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罗 洋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 海口 570105)

收稿日期:2008-05-07

作者简介:罗 洋(1976-),男,四川武胜人,硕士,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意见。

*

室,对所有保险公司提供有效的、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框架,增强保险市场的创新性和竞争力。第五,合并证券与期货监管机构。随着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产品和业务的交叉领域越来越多,有必要统一对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监管。改革蓝图建议合并美国证监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期货和证券行业提供统一的监管。

(三)改革的长期目标与途径。

改革的长期目标是构建最优的金融监管架构,提高美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第一,构建最优金融监管架构。当前由不同机构分别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期货业实施的功能监管框架难以适应金融发展。改革蓝图提出要构建最优的金融监管架构,这个架构有三个支柱:金融市场稳定监管、审慎金融监管和商业行为监管;在监管技术手段上采取目的导向和原则导向的监管。第二,构建负责整个金融市场稳定的监管机构。改革蓝图建议以美联储为核心,构建负责整个金融市场稳定的监管机构。新的机构有责任和权力对所有的金融机构实施必要而恰当的金融监管,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和行动,负责监测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第三,构建审慎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蓝图建议构建审慎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目前由货币监理署和储蓄机构监管局等机构所承担对获得政府担保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并负责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第四,构建商业行为监管机构。改革蓝图建议构建商业行为监管机构,为金融机构进入金融领域、出售其产品和服务制定恰当的技术标准,并实施相应的监管,在控制金融风险和鼓励金融创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二、改革蓝图反映的美国监管理念转变

美国推动金融监管架构改革的主要动因是缓解次贷危机蔓延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引发学界和监管层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改革一方面要“亡羊补牢”,另一方面要提高美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其中反映的美国金融监管理念转变值得我们关注。

(一)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的转变。

针对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不同金融产品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交易越来越复杂,原有的分机构、分业监管体系在获取信息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上存在的巨大缺陷,改革蓝图扩展了美联储的监管职责,赋予美联储综合、跨业协调监管的权限,在最优的金融监管架构中,也是以美联储为中心的金融市场稳定监管机构为核心。

从历史上看,美联储综合、跨业协调监管的职责不断扩大。最初美联储主要监管商业银行,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赋予美联储对银行控股公司的监管权,1991年《外国银行监管促进法》赋予美联储对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分支行和办事机构的监管权,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授予美联储伞型监管机构的职能,而其他监管机构被赋予功能监管的角色。改革蓝图顺应了金融发展的潮流,逐步实现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的转变。

(二)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

针对不同金融市场风险可能相互传染和蔓延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问题,金融监管必须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做到金融风险的全覆盖,不能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创新链条上留下金融监管空白,这要求有机构能够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负责、能够有效监测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次贷危机的蔓延与恶化凸显出局部性风险监管的巨大缺陷,改革蓝图赋予美联储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责任,从监管理念上实现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三支柱的最优目标架构也体现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对所有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的监测和与政府担保相关的审慎金融监管,做到了对整个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的全覆盖。

(三)从规则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的转变。

在监管方式和理念上,实行规则导向还是原则导向是重要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在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创新之间如何权衡的问题。改革蓝图顺应现代金融发展的潮流,强调了灵活的原则导向监管才能够更有效应对金融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在金融监管理念上实现从规则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的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构建最优金融监管架构的目标,并协调好金融市场稳定监管、审慎金融监管和商业行为监管三个支柱之间的关系。当然,原则导向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对监管者的专业技能和监管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进一步推动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美国财政部长在向国会提交改革蓝图时明确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要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要反映金融市场环境变化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要为提高美国金融业的竞争力服务。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维护金融稳定”。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下转第66页▲▲)

在V AR 模型基础上进行一般脉冲响应分析(Generalized Impulse Response ),见图2。之所以采用一般脉冲响应分析是因为其结果是唯一的,不会因变量排序的不同而影响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冲击对房地产销售始终具有负向影响,但是其影响逐渐下降并接近于0、趋于稳定,说明利率冲击对住房销售额的影响较小,表明居民可以承受逐渐提高的住房贷款利率,而对于购房不需向银行贷款的居民更不因利率提高而影响购房行为,因此,住房贷款利率提高对房地产销售额影响较小。

图2 房地产销售额对住房贷款利率的脉冲响应

综上所述,将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广东CPI 、广东商品零售总额、房地产销售等有关数据,分别用问卷调查、相关系数检验、回归方程分析、一般脉冲响应分析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R 与广东CPI 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二是存款利率R 对广东CPI 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时滞,且二者具有近似一一对应的相关关系;三是贷款利率调整影响到企业投资决策,有利于控制投资增速,但是投资增长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投资增长对利率调整不够敏感;四是利率变化对广东省居民消费的变动具有显著影响,二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提高利率能够导致消费下降,且富有弹性,同时利率对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时滞长度为5~7个月;五是住房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住房销售额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刘康兵,申朴,李达.利率与通货膨胀:一个费雪效应的经验分析[J]. 财经研究,2003,(2).

[2]谢平,袁沁牾.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J]. 金融研究, 2003,(5).

[3]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J]. 金融研究,2004,(8).

(责任编辑:田俊刚;校对:YH 、CJ )

内各金融市场之间、国内与国外

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联动越来越紧密,金融交易越来越复杂,各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这就要求进一步推动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和 改革。

(二)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正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与保险、基金之间互相控股或者参股的趋势明显,中信、平安、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显著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但也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目前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金融监管重叠与空白,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增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金融监管职能的协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三)加强人民银行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系统风险监测的职能。

次贷危机的蔓延和恶化反映了没有一个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维护整个市场的金融稳定的严重后果。但由于监管理念与权限等问题,美联储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流动性而采取诸多积极行为受到了各种批评。改革蓝图逐步强化美联储对整个市场金融稳定与风险的

监管职能,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随着我国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越来越强,必须强化人民银行在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和加强金融系统风险监测的职能,加强对不同金融市场风险的系统性监测,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四)积极借鉴原则导向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方式。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规则导向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有着较大矛盾,一方面规则的描述永远赶不上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也不断地突破规则的限制,留下监管空白,而原则导向的监管则能够较好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平衡。我国目前处理这种问题主要是“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方式,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为此,积极借鉴原则导向监管理念,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和方法,构建持续的金融监管标准,对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U.S.A.. Blueprint for a modernized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R]., 2008.

(特约编辑:黄桂良;校对:GH )

(▲▲

上接第30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