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文言文翻译(21篇全)

中考文言文翻译(21篇全)

中考文言文翻译(21篇全)
中考文言文翻译(21篇全)

1.出师表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实在是(关乎)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这大概是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报达给陛下啊。(陛下您)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扩大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过分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朝廷中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朝廷中而不同。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尽忠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以为朝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问问他们,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在从前尝试任用,先帝称赞他说“能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跟问问他,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可靠、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旺昌隆便可以计算着时间来等待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感动感激,就答应先帝来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以至于损于先帝的任人之明,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率领三军,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竭尽平庸的才能,去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恢复汉朝,迁回原来的都城。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的方法。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提出全部的忠诚的谏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振兴恢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2.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我们)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佣耕地的,怎么会富贵呢?”陈涉长叹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平民去戍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担任了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能通行,(他们)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王朝(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皇帝,应当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原因,皇帝派(他)在边关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作为楚国的将领,多次立有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这些人假装自己称(自己)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首倡(起义),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正确。于是(他们)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您们的事情都能成功,将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他们)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道:“陈胜王”,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戍卒买到那条鱼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自然就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到戍卒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去,在晚上用竹笼罩着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戍卒们都整夜惊慌恐惧。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士兵们有许多愿意被他差遣的人。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戍卒。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拔剑出鞘,吴广跳起来,夺过(剑)杀死军官。陈胜帮助他,一齐杀死了两个军官。(陈胜、吴广)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到了大雨,都已经误了规定的期限,误期就会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为戍边而死的人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死就要为发动起义而死!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他们的)部下都说:“尊敬地听从(您的)命令。”于是(他们)假装称(自己)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心愿。(军队)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旗号)称大楚。(他们)(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军首先)攻打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接着攻打蕲县。蕲县攻下之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部队去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的主力)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了。(起义军)行军中沿路收纳兵源,等到到达陈县,(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兵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在城门洞中同(起义军)作战。守丞没有取胜,被杀死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议事。三老、豪杰都说:“将军身穿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秦朝,诛杀暴虐的秦王,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陈胜就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统治)的人们,都惩罚当地

郡县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3.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把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他)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紧靠着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漂亮的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美景感到很诧异。(他)又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花林。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于是发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儿光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洞口)开始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眼前)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的女的穿着打扮,全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愉快高兴,自得其乐。

(那里的人)看见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村中有人)就邀请(渔人)一起回家,摆酒杀鸡做饭菜(来款待渔人)。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询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来往。桃花源里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一给(他们)详细说出自己所听到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对渔人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从桃花源)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最终迷了路,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一个高尚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他不久就因病死了。此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4.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想要睡觉,月光透过窗户映入屋内,(我)高兴地起身走出门去。想到没有和我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里(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树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5.陋室铭

山不在于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要深,有了龙就成了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与我)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6.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和山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挡,断隔了(交通)。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那中间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驭着疾风,也不比(它)快。

每当春季或冬季的时候,(就会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激流冲荡在山峰之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到(秋季)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叫声)接连不断,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荡回响,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有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小石潭记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流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高兴。(我们)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路,向下走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平滑的)岩石。青色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鱼儿)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和游人互相玩乐。

(我们)向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那岸的形状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可以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们)坐在潭边,四周围被竹树环绕包围着,寂静寥落没有人来,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和我一起游玩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同去的,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恕己,( 一个)叫奉壹。

8.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了。(滕子京)就重修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代名家的诗赋都刻在上面,嘱咐我做一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噬着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没有边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象变化无穷。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直通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聚会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的雨繁密不断,接连几个月不放晴,阴冷的风猛烈的刮着,浑浊的巨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了光辉,大山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迫近)傍晚,天色昏暗,可以听见老虎猿猴很大的叫声。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心理),满眼看到的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就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颜色青绿。有时候,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人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快乐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起忘了,端着酒杯迎着风,那就高兴到极点了。

哎!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他的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要到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9.伯牙善鼓琴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的志趣是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伯牙) (心里)的志趣是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必然能领会它。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面停住;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弹了起来。起先弹奏连绵大雨的曲子,紧接着奏出山崩的声音。每当有曲子弹奏起来,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志趣想到的就像我心里想象的啊。我要让我的琴声隐藏在何处呢?”

10.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也是我所想要的,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而选取义。生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有什么不去采用呢?采用这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不肯采用。这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不只是道德高尚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它,道德高尚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可接受。

对于高位厚禄就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地去接受了,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人感激我吗?从前宁肯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从前宁肯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本来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得天性。

11.祖逖

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他们)同住一间寝室,半夜听到鸡叫,(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他)就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告诉司马睿说:“晋朝宗室的变乱,是从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而起的),于是使得戎狄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沦陷区的人民已经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如果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军,让像祖逖(我)一样的人统领他们来光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起来响应的人!”司马睿向来没有北伐的志向,他把祖逖任命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兵器,让(他)自己召集筹备。

祖逖带领他的军队共一百多家丁渡过长江,(渡到)江中,(他)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他)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铸造兵器,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12.醉翁亭记

环绕着滁州城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美丽,远远的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的听见有潺潺的水声又(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僧人智仙。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来这里喝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太守的)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自己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是在于山水之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了就有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落下石头就显露出来的,是山间四季的景色。早晨出去,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就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回应,老年小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人在游玩。靠近溪水钓鱼,溪水很深鱼儿就肥;用酿泉的水造酒,泉水很香酒就清洌。野味野菜,纷乱地摆在面前的,是太守的宴会。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人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宾客欢乐(的场景)。脸色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的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了,人的影子散散乱乱,太守归去宾客也跟着回去了。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游人离开禽鸟就快乐了。可是禽鸟知道山林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知道跟从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13.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自己用笔抄写,计算着日期来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冰冻得很坚硬,手指不能弯曲伸直,(我)不放松抄写。(我)抄录完了,跑着送还人家,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得以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我)已经成年了,更加仰慕圣人贤人的学问,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与(我)相互交流,(我)曾经跑到一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奉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有时遇到他的训斥,(我的)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即使愚笨,最终还是有所收获。

当年我跟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巨谷中,严冬时寒风呼啸,大雪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我)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将(我)全身拥裹覆盖,很久(我)才暖和过来。(我)住在客店,店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可以享用。同房间的同学都穿着用丝绸做的衣服,

戴着缀有红帽带并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带腰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好像神仙;我就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都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就是这个样子。

14.核舟记

明朝有一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原来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船从头到尾长度大约有八分多一点,高约有两个黍子的光景。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两旁开有小窗,左边右边各有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观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了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长着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右边,鲁直在左边。苏东坡和黄鲁直共同阅览一副手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摸着鲁直的后背。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与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下右膝,弯曲右臂支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个佛珠靠在左膝上——佛珠可以清清楚楚的数出来。

船的尾部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各有一个船夫。在右边的船夫梳着椎形发髻,(他的)左手靠着一块横放的木头,右手扳右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个蒲葵扇,左手摸着火炉,炉上有个水壶,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船的顶部较平,就在它的上面提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细小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刻了八扇窗户;刻了箬竹叶做的船篷、刻了船桨、刻了炉子、刻了茶壶、刻了手卷、刻了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了文字共计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神奇啊!

15.读《孟尝君传》

世上的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够招揽贤士,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他)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从虎豹一样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的头目罢了,哪里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呢?不是这样的话,(孟尝君)拥有齐国的强大,(只要)得到一个有(真才实学的)贤士,应该可以凭借(强大的国力)南面称王制服秦朝了,还怎么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这就是(真有才学的)贤士所以不去的原因啊!

16.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向客人问这个问题说:“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邹忌)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不如(徐公漂亮)。(邹忌)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疆土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因受蒙蔽而不明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齐威王)就下了命令:“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进宫谏言,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7.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大王,您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了,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来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说:“您的病在肌肉和肌肤之间,不医治将会更加深入。”蔡桓公不理睬(他)。扁鹊出去了,蔡桓公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来进见,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又不理睬(他)。扁鹊出去了。蔡桓公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就转身跑了。蔡桓公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皮肤皱纹里的病用热水焐就能够治好;在肌肉和肌肤之间(病),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服火剂汤能治好;(病)在骨髓,是司命之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也无能为

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因此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过了五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就病死了。

18.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拜见。他的同乡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事,(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有长远的谋虑。”(他)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呢?”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的恩惠没有遍及(给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的。”庄公说:“祭祀所用的祭品,(我)不敢虚报,一定把实情(告诉上天)。”曹刿回答说:“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不会赐福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一定依据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庄公与他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击鼓命(进军)。曹刿说:“不可以。”齐国军队击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要驱车(追赶)。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齐军战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远看齐军退败的情况,说:“可以了。”(鲁军)就追击齐军。

(鲁国)战胜了齐军后,庄公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很难估计的,怕在那里有伏兵。我看见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追击齐军。”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的集市被选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所用的这些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带来的外在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条件,有利的地势条件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一座小城,只有)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城它,必定有有利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有利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的地势条件。(一座大城)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铠甲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可是,敌人一来却)弃城逃离,这是有利的地势条件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人民定居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划定的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就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了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力量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1.活版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着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作为一块印版,拿着它靠近火去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字模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一样平整了。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单方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了。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在排列字模了,这一块板印刷才完,那么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版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准备同一块版里面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做的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存放起来。有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完成。不用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会高低不平,加上(它)同药物互相粘连,拿不下来;不如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用完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了,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了,到现在还珍藏着。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初中文言文加古诗翻译 七年级上册 1.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孔子世家》全文详细翻 译 文言知识 孔子世家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的女儿在野外媾合而生下孔子,他们向尼丘进行祈祷而得到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孔子生下来头顶中间凹陷,所以就取名叫丘,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丘生下来,叔梁纥便死了,安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都城的东面,因此孔子不清楚他父亲的墓址,孔母隐讳这件事。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陈列俎豆各种礼器,演习礼仪动作。孔子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孔子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其父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服丧腰间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敢请你啊。”孔子因此退去。

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统计准确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孔于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感到奇异。鲁君又善待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跟随孔子前往周京洛邑。” 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仆同行,前往周京洛邑询问周礼,据说见到了老子。孔子告辞离去时,老子送他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聪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濒临死亡,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抉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儿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孔子从周京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逐渐增多。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

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论语》十则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

中考文言文《进学解》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进学解》全文详细翻译导读:进学解 作者:韩愈 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当今朝廷,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大臣遇合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铲除奸邪,提拔贤俊,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以一种技艺见称的人都不会被抛弃。仔细地搜罗人才、改变他们的缺点,发扬他们的优点。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优长却没有被捉举的人呢?学生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只怕你们的德行无所成就!”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话还没说完,队列中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学生跟着先生,到今天也有些年了。先生口里就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记事的一定给它提出主要内容来,立论的一定勾划出它的奥妙之处来。贪图多得,务求有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

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先生对于学业,可以说是够勤奋了吧。抵制排除那些异端邪说,驱除排斥佛家和道家的学说,补充完善儒学理论上的缺陷与不足,阐发光大其深奥隐微的意义,钻研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还要特别广泛地发掘和继承它们。阻止异端邪说,像拦截洪水一样,向东海排去,把将被狂澜压倒的正气重新挽救回来。先生对于儒家学说,可以说是立了功劳的吧。沉浸在如醇厚美酒般的典籍中,咀嚼品味着它们的菁华,写起文章来,一屋子堆得满满的。上取法于虞、夏之书,那是多么的博大无垠啊,周诰文、殷盘铭,那是多么的曲折拗口啊。《春秋》是多么的谨严,《左传》又是多么的铺张。《易经》奇异而有法则,《诗经》纯正而又华美。下及《庄子》、《离骚》、太史公的《史记》,以及扬雄、司马相如的著述,它们虽然各不相同,美妙精能这一点却都是一样的。先生对于文章,可以说是造诣精深博大而下笔波澜壮阔了吧。先生少年就知道好学,敢作敢为,长大以后,通晓礼义,行为得体。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很成熟的了吧。可是呢,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你就同狼一样,往前走会踩住自己的颔肉,往后退又要绊着自己的尾巴,一举一动都会招来过错。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的博士,懒懒散散,也没表现出什么政绩。你的运气就像与你有仇似的,早晚总要碰得一败涂地的。冬天天气暖和,你的孩子还要叫冷;年岁本来富饶,你的妻子还要喊饿。头发也光了,牙齿也缺了,你就是死了,又于事何补呢?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初三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汇总

初三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汇总 (一)《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口技》 1、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四)《三峡》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五)《陋室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六)《爱莲说》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七)《记承天寺夜游》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小石潭记》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九)《岳阳楼记》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

一、《狼》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译: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正想要上路,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图要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二、《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三、《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中考文言文《何子平》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何子平》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何子平》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何子平 选自《宋书·孝义传》 何子平世代居住在会稽,很小的时候(就)有理想,被乡里称赞,事奉母亲非常孝顺。在扬州被征召从事史,每月的俸禄给的是白米,(他)总是卖出白米买入粟麦。别人问他说:“获利不多,为什么那么麻烦呢?”子平说:“我的母亲在东边,不买卖难得到白米,(我)怎么忍心独自吃白米饭。”每当有人赠送鲜鱼时,如果不能送到母亲家,那么不肯接受。母亲原本是妾,户籍注册不符合实际情况,没到供养的年龄,而户籍上的年龄已经到了供养的年龄,便离开职务回到家里,当时镇军将军顾觊之是州上的长官,对他说:“你母亲的年龄实际上未满八十,你原来就知道。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我)将禀告上司挽留你。”子平说:“官家从户口登记取得凭证,户籍年龄已经到了,我就应该在家俸养母亲,为何要以实际年龄未到冒取荣誉利益而宽容自己呢?况且归去奉养母亲,又符合我个人的情感。”觊之又劝他以母亲年老要求县令照顾,子平说:“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觊之更加看重他。已经回到家,竭尽全力而使供养充足。后来授予官职为吴郡海虞县令,县里给的奉禄只用来养母亲一个人,而他的妻子、孩子丝毫不允许用奉禄。有人疑心他太俭朴,子平说:“奉禄本来是用来养母亲,不为自己,”问的人惭愧而退出去了。母亲死后而不在担任官职,丧事情况超过一般礼节,每到了哭

恸时,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汇总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1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采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

如何做好中考文言文翻译题

如何做好中考文言文翻译题 ?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翻译正确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那么考场上文言文部分必考点——中考文言文翻译题,该怎么征服它呢?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1.?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2.?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3.?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4.?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 5.?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 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是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视。因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 原文: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②严:敬重。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步骤:?

中考文言文《察传》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察传》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察传 选自《吕氏春秋》 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远了。这是愚人所以犯大错误的原因。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听到什么如果加以审察,就有好处;听到什么如果不加审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得知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得知孙叔敖,审察他们,因此国家称霸于诸侯。吴王从太宰嚭那里听信了越王勾践的话,智伯从张武那里听信了赵襄子的事,没有经过审察便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送了命。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鲁哀公问孔子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用音乐向天下老百姓传播教化,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起用了他,舜任命他做乐正。夔于是校正六律,谐和五声,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和谐,而和

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调和音律,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相似。”到了晋国探问此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

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把文言句子的意思说出来。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用法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丽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列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此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另外,有的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敲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例如:

中考文言文《婴宁》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婴宁》全文详细翻译 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婴宁》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婴宁 作者:蒲松龄 王子服,莒县罗店人。父亲很早就死去。他非常聪明,十四岁考取秀才,入泮宫读书。母亲最钟爱他,平常不让他到郊野游玩。聘定萧氏为妻,还没嫁过来就死去,所以王子服求偶未成。恰逢正月十五上元节,舅舅的儿子吴生,邀王子服同去游玩。刚刚到村外,舅舅家有仆人来,把吴生叫走了。王生见游女多得像天上的云彩,于是乘着兴致一个人到处游玩。有个女郎带着婢女,手拿一枝梅花,容貌绝美,笑容可掬。王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女郎,竟然忘记了顾忌。女郎走过去几步,看着婢女笑着说:“这个年青人目光灼灼像贼!”把花丢在地上,说说笑笑地离开了。王生拾起花来神情惆怅,像是神魂都丢掉了,于是怏怏地回家。到了家里,把拾来的花藏到枕头底下,倒头就睡,不说话也不吃东西。母亲为他担忧,请和尚道士施法以消灾祛邪,病情反而加剧。身体很快消瘦下去。医师来诊视,让他吃药发散体内的邪火,王生更恍恍忽忽,像是被什么逮住了。母亲细细地问王生得病的来由,他默默地不作回答。恰好吴生来,王母嘱咐他细细盘问王生。吴生到王生榻前,王生见到他就流下泪来。吴生靠近床榻劝解安慰王生,渐渐开始细问。王生把实情全说出来,而且求吴生代为谋划。吴生笑着说:“你的心意也太痴了,这个愿望有什么难以实现?我将代你访求她。在郊野徒步行走一定不是显贵家族。假如她尚未许配人家,

事情就一定成功;不然的话,拼着拿出众多的财物,估计一定会答应。只要你病愈,成事包在我身上。”王生听了这番话,不觉开颜而笑。吴生出去告诉王母,寻找那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探访穷尽,一点踪迹也没有。王母十分忧虑,拿不出什么主意。但是自吴生离开后,王生的愁容顿开,吃饭也略有长进。几天之后,吴生又来了。王生问谋划的事办得如何,吴生欺骗王生说:“已经找到了。我以为是什么人,原来是我姑姑的女儿,就是你的姨表妹,现在还在等人聘定。虽然是家中亲戚婚姻有些隔碍,但以实情告诉他们,一定会成功。”王生高兴的神色充满眉宇间,问吴生说:“住在什么地方?”吴生哄骗说:“住在西南山中,距这里大约三十余里。”王生又再三再四嘱托吴生,吴生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下来。 王子服,莒之罗店人,早孤,绝慧,十四入泮。母最爱之,寻常不令游郊野。聘萧氏,未嫁而夭,故求凰未就也。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方至村外,舅家仆来招吴去。生见游女如云,乘兴独游。有女郎携婢,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女过去数武,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至家,藏花枕底,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锐减。医师诊视,投剂发表,忽忽若迷。母抚问所由,默然不答。适吴生来,嘱秘诘之。吴至榻前,生见之泪下,吴就榻慰解,渐致研诘,生具吐其实,且求谋画。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徒步于野,必非世家,如其未字,事固谐矣,不然,拚以重赂,计必允遂。但得痊

中考课外文言文及翻译

《三峡》 原文: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译文: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本来已经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还能望见这东西。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还在黄牛山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原来一样。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译文: 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树林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顿悟,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1] 原文: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⑩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⑧,始极其浓媚⑨。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⑩,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马说》 原文: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译文:

中考文言文《祭妹文》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祭妹文》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祭妹文》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祭妹文 作者:袁枚 乾隆丁亥年的冬天,在上元县的羊山安葬了三妹素文,写文章祭奠说: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唉!你生在浙江杭州却葬在这里,远离咱们的故乡七百里,当年那时候即使是奇特的梦幻,难道能梦到这里是你安葬的地方吗? 呜呼!妆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你因为有坚守贞节的想法,遇人不合,导致了婚姻上的孤独不遇。虽说是命运在作弄,实际上是老天爷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的,不能说不是我的过错。我从小跟着老师学习儒家的经书,你和我并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的事;一旦长大成人,就亲自去实行。唉!假使你不懂儒家的经文,也许不一定象这样苦守贞节。 妆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妆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幻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我逮蟋蟀,你在一旁动胳膊助力;冬天虫子僵死了,(你和我)一同到它的穴边(凭吊)。今天我收殓营葬你,而往事清清楚楚地浮现在

眼前。我九岁的时候,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小?髻,披着细绢单褂进来,温习《诗经·缁衣》那一首诗。恰好老师开门进来,听见两个童子清脆响亮的读书声,不觉笑了,连声赞叹。这是(当年)七月十五日的事,你在墓地,应当清楚地记得吧。我二十岁左右去广西,你拉着(我的)衣服伤心大哭。过了三年,我中了进士回家,你从东厢房扶着书桌走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直笑,记不得话从哪里说起,大概说些长安中进士以后,家信报知的早晚罢了。总的说来,这些琐事虽然是陈迹了,可我一天没死,就一天忘不了。往事填满心胸,想起来就悲凄地哭不出声来,(它们)象形象那样清楚,可是走近追寻便消逝了。悔恨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天真烂漫的情态,详细记录下来。可是你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即使岁月倒转,儿童时代还能再来,也没有能和我一起证实当年情况的人了。 余捉蟋蟀,妆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几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从你同高家恩断义绝回娘家以后,老母亲依靠着你侍侯,家里动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翻译方法总结

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总结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言简义丰的句子,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

中考文言文《五蠹》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五蠹》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五蠹 选自《韩非子》 上古时代,人民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类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的侵,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有巢氏。当时人民吃野生植物的果实和蚌肉蛤蜊,有腥臊难闻的气味,伤害肠胃,人民疾病很多。有位圣人出现了,钻木取火来消除食物的腥臊,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疏导了入海的河流。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如果有人在夏朝还在树上架木筑巢,还钻木取火,一定会被鲧、禹耻笑了;如果有人在商朝还尽全力去疏导河流,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耻笑了。这样说来,那末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了。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而应研究当前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有个耕田的宋国人,田里有个树桩子,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这个人便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活。今天想要用古代帝王的政策来治理现在的人民,都是和守株待兔的蠢人相类似的人。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

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时男子不须耕种,野生的果实就足够食用;妇女不须纺织,禽兽的毛皮就足够穿着。不需要做费力的事,给养就很充足,人民少但财物有多余,所以人民之间不争斗。因此不需实行厚赏,不用采取重罚,人民的生活自然安定。现在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算多,每个儿子又有五个儿子,这样祖父没死就有了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民多而财物缺少,干体力活干得很劳累,可是给养还是很少,所以人民发生争斗。即使加倍奖赏和加重惩罚,还是不能避免纷乱。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住房简陋,茅草盖的屋顶都不加修剪,栎木做的椽子都不加砍削;吃粗糙的粮食,喝野菜煮的羹;冬天穿小鹿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必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满篇的“之乎者也“,实在不知道如何理解?别担心,今天给大家传授文言文翻译技巧,助你除却文言文失分之殇。 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例外的表达方法。 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信“,指译文能确凿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 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确凿无误)和“达“(通顺流通)就很可以了。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语,就很难确凿翻译出全句。因此,对语更要字字落实。确定词义要联系详尽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 最佳具有相同语素)。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分外句式,还是不变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分外句式的特点。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大凡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详尽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婉转等手法的句子,我们可采用意译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译的,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若直译为“老鹰飞到天上“,显然荒唐,因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辞的句子,翻译时要换借体为本体,如“布衣之怒“的“布衣“应翻译为“平民“,“伛偻提携“应翻译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运用互文的句子,应将几句简化合并,如翻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就应根据上下文的相互呼应和相互补充的表意形式,翻译为“秦汉 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再如,古代把国王或王后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说成“填沟壑“,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等,我们在翻译时都应根据其意义译成今天的用语。 技巧是死的,人是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力求文言文阅读满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