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试计划检查表

测试计划检查表

测试计划检查表
测试计划检查表

测试计划检查表

监理工程师:日期:

测试计划安排与进度监控汇总

测试计划安排与进度监控 如果要测试一个大型系统,将面对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编写、执行、验证成千上万的测试用例,处理上千的模块,修订成千上万的错误,雇用上千的员工,显然,这将在计划、监视、控制测试过程中面对无穷的项目管理方面的挑战。 在计划一个测试过程时,主要的错误是默许对不发现任何错误的假设,这种错误明显的后果是大大低估了计划资源(人、时间、计算机),这是计算机工业声名狼籍的一个问题。 良好测试计划的组成: (1)目标:必须定义每个测试阶段的目标。 (2)完成准则:设计准则来指定判断每个测试阶段何时完成。 (3)进度:每个阶段都需要日程安排,指出何时设计、编写、执行测试用例。 (4)职责:每个阶段必须识别设计、编写、执行和验证测试用例的人员,修订被发现的错误的人员。在大型项目中,会引起有些测试结果是否是错误的争论,所以需要识别仲裁人。 (5)测试用例库和标准:在一个大型项目中,必须要有系统的关于识别、编写、存储测试用例的方法。 (6)工具:识别所需的测试工具,包括谁将开发或去获取工具,工具将如何被使用,何时是必需的。 (7)计算机时间:这是关于每个测试阶段所需的计算机时间的总量的计划,包括编译应用程序的服务器、安装测试的桌面机、WEB应用的WEB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8)硬件配置:如果需要特殊的硬件配置或设备,需要一个计划来描述这种需求,它们如何满足、何时需要。 (9)集成:测试计划的一部分是定义程序如何结合在一起(如增量从上到下的测试),一个包含大量子系统或程序的系统可以增量地结合起来。使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方法,但是构造块是程序或子系统,不是模块。如果情况是这样的,那么需要一个系统基础计划。系统集成计划定义了集成的次序,系统每个版本的功能,有责任去创建“脚手架”代码来仿真不存在的部件的功能。 (10)跟踪过程:定义了机制来跟踪测试过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倾向于错误的模块的定位、计划、资源、完成准则等各方面进展的估计。 (11)调试过程:定义了机制来报告检测到的错误,跟踪纠正的进展,将纠正好的添加到系统中。计划、职责、工具、计算机时间/资源都是调试计划的组成部分。

(完整版)测试计划模板(通用版)

XXXX测试计划 XXXX年XX月XX日

文档名称: 测试计划 作者:日期:XXXX-XX-XX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地址: 邮编200030

总机:Fax: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目标 (1) 1.3 系统视图 (1) 1.4 文档目的 (1) 1.5 文档摘要 (2) 第二章测试策略3 2.1 整体策略 (3) 2.2 测试范围 (4) 2.3 风险分析 (5) 第三章测试方法6 3.1 里程碑技术 (6) 3.2 测试用例设计 (6) 3.3 测试实施过程 (6) 3.4 测试方法综述 (7) 第四章测试组织7 4.1 测试团队结构 (7) 4.2 功能划分 (8) 4.3 联系方式 (8) 第五章资源需求8 5.1 培训需求 (8) 5.2 硬件需求 (9) 5.3 软件需求 (9) 5.4 办公空间需求 (9) 5.5 相关信息保存的位置 (9) 第六章时间进度安排10 第七章测试过程管理10 7.1 测试文档 (10) 7.2 缺陷处理过程 (11) 7.3 测试报告 (13) 第八章附件13 第九章变更记录14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XXXX系统是XX公司为XXX开发的一套考试系统,是目前XX实施的考试系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套考试系统。 目前,XXXX已经开始使用,在使用之中,发现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加系统和有效地发现系统中的其它问题,XX公司和XXXX公司合作,启动本项目来对系统进行测试。 1.2 项目目标 XXXX系统已经开始运行,但是系统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XX公司希望通过本项目的测试,除了在发现更多的系统缺陷外,同时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测试过程规范和一套较完整的测试用例库。 1.3 系统视图 <描述系统视图或插入视图图片> 1.4 文档目的 本测试计划主要有两类受众:测试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客户指派人员)和测试人员。 ◆项目经理根据该测试计划制定进一步的计划、安排(工作任务分配、时 间进度安排)和控制测试过程; ◆客户指派人员通过该测试计划了解测试过程和相关信息。 ◆测试人员根据该测试计划中制定的范围、方法确定测试需求、设计测试 用例、执行和记录测试过程并记录和报告缺陷。 本文档主要阐述XXXX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为XXXX系统的测试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规范: ●确定项目测试的策略、范围和方法; ●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客户方参与人员、测试管理者、测试 人员)对本项目测试的目标、范围、策略、方法、组织、资源等有一个 清晰的认识; ●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理解测试控制过程; ●从策略角度说明本项目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测试进展,并作为项目 测试工作实施的依据; ●本文档是本项目测试整个过程进行的依据、规范和标准;

软件测试详细标准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 审核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复测测试报告复测测试用例复测 三、开发—测试流程

测试流程及规范

1 2 3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4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5职责 组建测试小组 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 组织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 组织测试准入检查 测试过程中的进度控制、风险管理 测试过程报告 编写测试报告 召集测试评审 识别测试需求 参与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 协助测试准入检查 执行测试用例,测试结果记录 测试缺陷记录与跟踪 协助测试评审

测试过程检查表实用.doc

1. 测试请求管理过程检查表 检查点是否达标评审者填写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是否在请求测试服务时 提交了《测试服务申请 单》? 2对于项目类测试服务, 是否在需求评审阶段就 提交了《测试服务申请 单》? 3对于项目类任务的测试 请求,是否同时提交了 《开发计划书》? 4《测试服务申请单》是 否经过审核并填写了审 核意见? 5对于项目类任务的测试请 求,是否使用《测试工作 量估算表》进行了测试工 作量估算? 2.测试计划流程检查表 检查点是否达标评审者填写 评审者意见 Y N NA 1测试组长有没有获取相关的 测试依据,如开发计划书、 技术方案,项目计划等文 档? 2测试组长有没有根据测试 依据确定系统中可测试的 范围和不做测试的范围?

检查点是否达标评审者意见 Y N NA 3测试组长有没有定义针对 可测内容的测试方法,测试 技术、用到的测试工具,发 现与组织级测试策略不一 致的地方,并采取了相应的 应对策略? 4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测试 的进入 /退出 /中断 / 继续标 准? 5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测试 产品列表? 6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测试 活动的 WBS(工作分解) ? 7测试组长是否定义了测试 活动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8测试组长是否列出了测试 阶段和测试活动生命周期? 9测试组长是否确立了估算的 假设条件,并对估算结果 进行记录? 10测试组长在编写测试计划之 前,是否有测试进度表,是 否已经识别了与测试相关的 项目风险 ? 11测试计划中是否定义出了 测试活动中相关的干系人? 12测试计划中是否包含了测 试风险、沟通、跟踪与监控 等内容? 13在测试计划完成后,同行 ( peer)是否从充分性和 符合测试标准的角度对此计 划进行评审和检查? 14测试组长是否和测试活动 干系人一起定期对测试计 划进行复审,找出偏离内 容?

测试流程及规范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

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软件测试-填空题

1、软件质量工程包括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规划和软件质量控制三大方面。 2、McCall模型产品修改纬度的质量因素有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 3、面向对象模型不同于其他模型的主要特征是组件的密集重用。 4、有两种同行评审方法学:审查和走查。 5、RMA可以划分成三组类别内部风险管理措施,分包风险管理措施,顾客风险管理措施 6、支持性质量手段有模板和检查表。 7、依据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其他阶段,软件质量度量划分为软件过程度量和软件产品度量。 8、软件配置发布的版本有基线版本、中间版本、修订版本。 9、SQA标准被划分成软件质量管理标准和软件项目过程标准两类。 10、软件缺陷的固有特征有软件缺陷的固有性、软件缺陷的敏感性、软件缺陷的感染性。 11、McCall模型划分了软件运行、软件转移、软件修改三个纬度的11个软件质量因素。 12、螺旋模型任何一次迭代都可划分为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和化解、工程和顾客评估四个项限。 13、依据合同评审的目标对合同评审主题进行分类为建议草案评审主题和合同草案评审主题两种类型。 14、典型的版本方针包括严格-单一活动版本方针、多版本方

针。 15、软件对属于各种质量因素的需求的符合性是由软件质量度量来测量的。 16、CAPA过程的成功运行包含如下活动: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的建立、改进方法的执行、跟踪。 17、常见的软件配置演化模型有线性演化模型和树演化模型。 18、软件更改的质量保证工作需要每个更改的SCI的质量保证和整个新软件系统版本的质量保证两个级别的活动。 19、从内容和重点上我们可以把质量管理标准划分成认证标准和评估标准两种类型。 20、测试人员、SQA单位是SQA专职人员。 21、CMM内容包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可优化级五个等级。 22、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包括面向产品的软件开发和面向过程的软件维护两大方面。 23、开发生命周期阶段SQA部件可以划分成三类:评审、专家观点、软件测试、软件维护SQA部件和由第三方/分包商使用的SQA部件。 24、版本方针和更改方针是维护方针的主要组成。 25、外部参与方可被分类为分包商、COTS软件和重用软件模块的供货商和顾客自身三组。

设计组织方案、手段及计划进度安排 2

设计组织方案、手段及计划进度安排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辽宁省卫生厅直属的设在辽西地区唯一的一所大型现代化综合型医院。该院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建院史,是锦州乃至辽西地区医疗卫生战线上人才最集中、相关设备最齐全、临床工作科技含量最高的医院。医院不同于宾馆、办公楼、商住楼等。它是“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疗服务的特殊场所。 接到标书后, 经过对招标文件的仔细研讨,公司对此项任务特别重视,由领导亲自主抓,抽调公司各专业资深的设计师组建项目投标组,并确立该项装饰、净化设计的目标。依据行业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对该项工程的任务组织及方案准确细致地进行了如下计划和安排: 1、熟悉功能平面:根据现行规范,对此楼1-21层进行全面设计。 2、任务分配: 根据招标文件和土建施工图纸,我司先后组织了装饰、风、水、电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了研讨,细化了专项投标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其中设计组分三个小组:方案策划小组、效果图设计小组和施工图设计小组. 3、初步设计阶段:明确设计定位 满足建筑功能性的要求, 满足科室专业特点的要求,依合理的投资计划为基础,由方案策划小组设计人员创意,在我们的设计中,注重体现医疗现代化、建筑智能化、病房家庭化、设施人性化。环保节能防火的选材、以及新技术材料工艺的应用,展现了医院的”人性化、健

康化、自然化、个性化与国际化”的明确定位;确立了装饰设计风格,同时在甲方提供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了材料的样式、色调和特性.完成初步方案设计阶段. 4、效果图设计阶段:实景效果电脑模拟 在设计主线确定之后,为了更快地展开工作,由15名设计师同时进行电脑实景效果模拟,并增加营造视觉效果设计并逐一细化到位. 完成效果设计阶段. 5、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制图 效果图纸制作的同时,平面图纸开始制作,首先确立在选材上的安全、防撞、节能、节水、环保、防污、防火等各项技术要求纲要,然后依各功能区域的不同分类、分项、完成平面图纸细化。 6、设计期的服务和承诺: 在我单位的设计工作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尊重并贯彻甲方的意见,维护甲方的利益,严把设计质量关,把向甲方提供优质、经济、美观、创新性的设计产品,作为我们设计目标。 为提前工期,节约资金,完成效果图和平面工图基础设计.如中标,立即展开现场校尺和复核,密切与之配合保持接触直至完成施工图设计。. 详细设计组织进度计划安排见后附表格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功能测试检查点

软件测试中常见的功能测试检查点 Functional testing (功能测试),也称为behavioral testing(行为测试),根据产品特征、操作描述和用户方案,测试一个产品的特性和可操作行为以确定它们满足设计需求。本地化软件的功能测试,用于验证应用程序或网站对目标用户能正确工作。使用适当的平台、浏览器和测试脚本,以保证目标用户的体验将足够好,就像应用程序是专门为该市场开发的一样。功能测试也叫黑盒子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只需考虑各个功能,不需要考虑整个软件的内部结构及代码.一般从软件产品的界面、架构出发,按照需求编写出来的测试用例,输入数据在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进行评测,进而提出更加使产品达到用户使用的要求。 功能测试常见检查点如下: 1.页面链接检查: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正确。 2.相关性检查:删除/增加一项会不会对其他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 3.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如update、cancel、delete、save等功能是否正确。 4.字符串长度检查: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会不会出错。 5.字符类型检查:在应该输入指定类型的内容的地方输入其他类型的内容(如在应该输入整型的地方输入其他字符类型),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类型,会否报错。 6.标点符号检查: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 7.中文字符处理:在可以输入中文的系统输入中文,看会否出现乱码或出错。 8.检查带出信息的完整性:在查看信息和update信息时,查看所填写的信息是不是全部带出,带出信息和添加的是否一致。 9.信息重复:在一些需要命名,且名字应该唯一的信息输入重复的名字或ID,看系统有没有处理,会否报错,重名包括是否区分大小写,以及在输入内容的前后输入空格,系统是否作出正确处理。

【项目管理知识】如何评估测试进度计划

如何评估测试进度计划 测试进度计划的评估一直很让我们团队头疼。在项目开始前,我们经常无法预估项目,或者说测试的截止日期与资源投入情况,作为团队负责人,我头疼的是不知道我的资源什么时候能释放。为了具体的说明这个问题,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团队,或者研发团队的项目组织架构与测试准出标志。 我们的测试团队是职能型团队,经常是多个项目并行,并共享资源,而每个项目的要求都不一样。 我们测试的准出标志是测试阶段评审,即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人为首肯。 我相信,这种现状也是大部门测试团队的现状。 原先的模式是,我们以轮为单位进行评估,并计划投入的资源。这种评估相对简单,但是极不准确,假如一个项目计划评估5轮,当测试4轮之后,谁敢说后1轮就能一定过? 测试又是下游,当项目遇上发布日期时,一堆的领导给我打电话,问软件什么时候发布?唉,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而且很没底,我们能决定软件的发布么? 上网下了一堆的测试计划模版,但是体现的更多的却是对测试的分析,对于进度计划,却没有好的模版。 自己想办法吧! 首先考虑的是测试准出标志,或者说测试停止标志。

究竟什么是测试停止的标志?微软定义的是原则,例如3天回归测试未发现严重问题等,而我们公司却是由人(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定义。 这只是表象,真正决定测试停止的是什么?是软件自身的质量!只有当软件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时才可能被发布! 软件做的烂,测试人员再尽心,却无法对项目停止产品直接推动力,也无法释放资源。 明确了这一点,准备评估测试进度计划就有了基础。 首先定义测试停止的软件质量目标,再将其分阶段分解,测试进度就会有一个更合理的计划。 我们团队目前是这么进行测试进度评估的。 首先针对项目做测试分析,明确测试范围以及项目各模块的风险。 其次先测试对项目质量目标的影响(或风险)较大的模块。 当测试主管认为该模块的风险已经降低,对项目质量目标不构成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回归测试。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将项目的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简单而言,可定义为“两阶段测试法”: 第1阶段,尽可能多的发现BUG。包括对项目各模块进行分析,将风险的模块优先测试。我们在定义此阶段时,不以软件版本为单位,而以时间为单位,希望通过这个阶段尽快推动软件质量提升。 第2阶段,系统回归测试。此阶段的目的在于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

实验室测试检测流程规范

QB 实验室测试检测流程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验室测试检测流程规范 1、目的 明确火乐科技投影产品进行的高温、低温、湿热、插拔寿命、按键寿命及盐雾试验等检测项目及运作流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投影产品或供应商(包括外包工厂)提供的部件、整机等样品。 3、职责和权限 试验申请人: ?试验检测申请单提交;?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过程资源协助;LAB工程师: ?试验样品接收和保存;?测试检测环境搭建; ?仪器设备运行维护; ?测试检测原始数据记录;?测试检测报告编写; ?测试检测异常反馈;研发工程师 ?测试检测过程Bug分析;DQE工程师: ?试验项目申请审核; ?测试检测结果判定及反馈;?测试检测质量监督; ?测试检测报告审核; ?测试检测报告归档关闭;质量总监: ?试验项目申请审批; ?测试检测报告审批; 4、测试检测流程

5、测试检测项目

6、测试检测过程 测试执行 ?LAB工程师根据《QA LAB测试检测申请表》,执行相应的测试检测项目,并做好测试记录; ?测试检测过程中,LAB工程师发现bug异常,进行bug登记并告知很情人和研发人员,跟踪bug解决情况,及时复测,关闭bug; ?研发人员及时分析处理bug,并按要求记录bug的分析处理信息,更新bug状态,填制bug 根因;对需要其它人员参与分析处理的时候,需及时将bug分配给下一环节人员; ?DQE跟踪测试用例执行情况,了解影响测试用例执行的因素,及时跟进有关的协调、报告测试状态; ?LAB工程师根据项目的情况,选择有关的报告形式,将测试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给有关各方; 回归测试 ?所有的测试检测项目完成之后,当研发人员解决完相关bug问题,重新提交试验申请时,需进行回归测试。 ?按照测试计划中对于回归测试的策略对产品进行回归测试,回归测试的用例属于测试用例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测试用例,但不能超出原先预定的测试用例的范围,回归测试所运行的用例全部通过时,进入到测试收尾阶段; 7、测试BUG管理机制 BUG严重级别及分类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确保工期的措 4.1工期计划安排:2014年9月30日电气设备完成出厂试验.2014年12月20日完成无水联合调试,2014年12月30日完成交工。 4.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4.3确保工期的措施; 根据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工期要求,认真细致地进行现场调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制定各项工程的工期和形象进度,据此调整人员和设备投入,以满足总工期的要求。

对重点工程和控制工程要结合总工期的要求做出重点安排,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统筹安排,科学组织,使重点和控制工程在网络计划管理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节点计划和总体计划的完成,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实行周汇报、旬调整、月落实制度。开工后,根据施工组织安排,下达旬、月度施工计划。经理部每周六在检查现场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对各队的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汇总,针对未按期完成的工程任务,进行原因分析。 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合理安排工序,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确保工期。 派专人积极与其他工程承包人的配合,仔细核准校对基础的预留,避免造成浪费和返工、窝工现象的发生,以保证工期的要求。 4.4工期具体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按期完工,制定如下主要措施: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加强施工队伍的开工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设备的进场计划,调查设备材料供货商并审查认可,保证在工程施工之前,有充分的准备,防止开工后因准备不足造成窝工现象,延误工期。 2、做好现场调查核实工作,细化联合设计 在联合设计之前,派主要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了解全线与机电项目相关的土建等配套工程的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在联合设计阶段,积极参与其他施工单位的界面划分与协调,对施工界面进行认真深入的量化细化,明确职责范围,细化施工组织与管理。 3、加强施工管理协调工作 3.1施工中做好计划管理,做好设备物资管理防护工作,实现分阶段分项目工程的进度控制,动态跟踪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对各种干扰引起的进度偏差,及时调整与修订进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纠正。 3.2做好对外协调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及时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做到施工中不因外界干扰而耽误工时。 4、设备材料按时进场 要求供货商在限期内采取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输手段,按我方要求分批将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如果由于厂商供货发生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我公司将完全承担赶工的费用,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确保整个系统的按时正常开通。 5、采用先进的施工安装技术和设备

测试流程及测试理论方法

测试流程及测试理论方法 一、测试流程 1.软件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开发—>测试—>维护 2.测试流程为: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验收测试 3.目标: 3.1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 础流程框架。 3.2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4.测试流程说明:

5.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5.1测试方法与规范 5.1.1 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 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 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 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分析软件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合乎用户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单,对话框及对话框上所有按钮,文字,出错提示,帮助信息 (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测试。比如,测试Microsoft Excel中插入符号功能所用的对话框的大小,所有按钮是否对齐,字符串字体大小,出错信息内容和字体大小,工具栏位置/图标等等。 ?冒烟测试--版本编译者 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功基本功能检查。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随机测试--测试人员 随机测试,英文是Ad hoc testing。

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1目的 为确保满足客户要求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对本公司开展的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的方法选择、执行能力的证实和方法的确认。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确认及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技术,以及《受控文件清单》的审核;负责组织检测实施细则、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批准,并负责对在用检测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3.2收样员负责对客户要求方法的认可或选择。 3.3管理室负责检测标准的追踪确认,并发放《受控文件清单》,及时将检测标准的现时有效性信息通知检测人员;对在用受控技术标准的现时有效性负责。 3.4技术负责人每季度在相关官方网站及各类报刊、书籍、杂志上查询各类相关标准文件的最新修订情况,提出修订建议。 4工作程序 4.1本公司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抽样、样品制备、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检测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4.2检测方法的选用 4.2.1当客户指定检测方法时,应采用满足客户要求并且适用于所进行的检测的方法。应优先使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收样员负责检查客户指定方法的适用性、有效性,若客户提供的方法不适用或已过时,收样员应告知客户,共同另选合适的方法,必要时联系检测室或技术负责人确定合适的方法。 4.2.2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方法时 a)应优先选择以国际、区域或国家、行业标准发布的方法; b)或选择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 c)或选择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d)本公司自行制定或采用的方法如能满足检测的预期用途并经过技术或专家验证,也可以使用。

4.2.3 对于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的产品,检测方法按照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4.2.4所有检测方法的选定均应得到客户的确认,尤其是与客户原提出方法不一致,或客户无要求等情况,在与客户商讨检测方法时的情况均应按《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规定在《检测委托单》中留有记录,并经客户确认。 4.3 标准方法执行能力的确认 本公司在选择每一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之前,除应证实能满足客户的预期要求外,还需证实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检测方法,并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应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标准方法已被证实其能满足特定的预期要求,直接按本条进行执行能力的确认。 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需要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测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变更方法的确认进行全面策划并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检测室负责人对方法使用人员的执行能力进行确认和评审。 4.3.2 确认该方法的预期用途、适用范围、测试过程及技术要领、数据处理等已被正确掌握。 4.3.3 确认执行该方法所需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已能满足要求。 4.3.4确认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记录表格、检测报告格式已准备齐全。如果所采用的方法标准对检测工作的描述尚不够明确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制和批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以保证检测不受影响及其结果的可靠性。 4.3.5 确认检测人员已能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并核发了相应的上岗证。 数据的正确可靠按《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执行,可以通过下列方法之一或其组合来评定: (1) 同一检测人员重复测试和不同人员间测试结果的比较; (2) 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核; (3) 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4) 实验室间对比或能力验证计划(测量审核); (5) 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评审。

【参考借鉴】项目计划进度表及保障措施.doc

项目计划进度表及保障措施 1.项目进度计划表 我公司根据本项目特点,精心组织力量,合理安排人员 2.工期保证措施 2.1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实行项目法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强有力的施工指挥机构和施工保障体系,投入能保证施工进度如期实现的足够的施工队伍,实行专业化施工。 1.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处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2.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3.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计划管理保证措施 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运用专业管理软件,对施工计划进行动态控制;并在总计划的基础上分解明确的月及旬计划,项目经理抓住主要矛盾,严格按计划安排组织施工,重点抓好关键工序的施工。定期检查施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各工序的衔接。具体措施如下: 1.按照总计划及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材料进出场计划,由项目总工提出计划,由现场调度人员及现场材料调度人员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安排提前一周或两周将机械、材料进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利用我分公司驻地离施工地比较近的优势,广泛联系材料供货单位,择优选择,多储备进货单位,确保货源充足。 3.劳动力根据计划安排,提前两天落实,并依据我公司工地多的特点,对应急分部分项工程,由项目部提出计划,由公司统一重点调度,确保工地劳动力充足。 4.资金安排上,必要时由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提前一个月提出资金使用计划,由公司统一调度。 5.施工组织不断优化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6安排好冬季的施工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做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7.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2.3技术方面保证措施 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场,按工作内容和计划进度配齐各项生产要素,保证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实现施工

手机生产测试流程及检验标准

第一部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陷分类定义 义 量面定义

视检验条件: :日光灯光源。 :眼睛到检查面的距离——30cm。 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不可有色盲。 时间:不超过8s。 :被测面与水平面为45°,上下左右转动15°。 上条件下,目测到可见的不良现象为不良项。 验方式和判定标准: 用GB2828.1-2003 一般检查水平Ⅱ。AQL:Critical: 0; Major: 0.65; Minor: 1.5 机装配外观检验标准(D、W、L单位mm)

(划伤、纤维)判定标准 同一台手机的点、线总缺陷允收数:A——2PCS、B——3PCS、C——4PCS 注:1。因装配原因引起的功能/电性能的缺陷,按照功能/电性能检验标准和缺陷定义判断。 2.缝隙的检验方法:使用塞尺在最大缝隙处进行测量(不能用力塞入)为参考。 第二部分:产品功能检验标准

SMT->Board ATE->Assembly and finally test->CFC 这是一个大的生产流程,概括分成了四个部分,CFC本身可能并不属于工厂的生产组装过程,但手机出厂销售前必须通过这一关,在我们的一些测试活动中有时也会提到这一部分,所以在本文中也一并描述了。上面的四个部分中每一个又包含了很多小的步骤,后面会针对每一个部分展开描述。 2.SMT SMT过程我们一般也称为贴片,所谓贴片,就是将一些小的元器件机器焊接到手机主板上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全部由机器流水线来完成。 SMT Board:刚拿到的板子是光板(BBIC),上面只有一些主要的部件,一般是四块板子(也有六块的)连在一起放入产线起始处,进入下道工序。涂锡:将焊锡涂到板子上需要焊接的地方为下一步工序做好准备。贴元器件:经过涂锡后的板子进入此道工序,产线机器自动会将需要的元器件放到板子上指定的位置处,这里仅仅是放上去,并没有焊接,真正的焊接在高温炉完成。因为需要放很多的元器件,因此这个工作通过几台产线机器来依次完成,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有多个贴元器件的步骤。将所有需要焊接的部件全部放在板子指定位置后,进入下一道工序。高温炉焊接:通过高温,使锡熔化,将部件真正焊接在主板上,通过这个步骤,一块板子上机器焊接的部件就完成了。 Board inspection:产线工人检查完成SMT过程的板子有无问题,有没有没有焊接好的部件。裁板:上面提到板子是四块一联进产线的,焊好之后,这些板子就没有必要再连在一起了,因此还要用专门的机器将板子裁成一块一块的,裁好后,板子送BoardATE。启示: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SMT过程的焊接都是由机器完成的,机器焊接和人工焊接从质量和稳定性方面来说还是不一样的,平时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因为时间紧张或其它原因,来不及进行一次trialrun, 通过手工修改手机某些部件来进行硬件等的测试,虽然这样的手机在硬件元器件上可能已经同trial run的配置了,但严格的讲,并不能和trialrun相等同,因为手工修改的的一致性和元器件焊接的质量等等都与工厂机器流水线出来的机器可能会存在差异(如音频方面的一些特性),测试人员在平时测试的应该了解到这一点。 3.Board ATE 从SMT出来的板子是没有任何软件的,也没有做过ATE等设置操作,因此有点类似于计算机的“裸机”,只有通过了BoardATE 这道工序,手机才能把程序跑起来,并设置准确的相关ATE参数值。通过这个阶段的操作,5个关键参数被设置进去:RF_TXCONT, RF_IQDAC, BB_IQDAC, RF_OFFSET, RF_SLOPE。Download:将手机的软件下载到手机内部,类似于我们平时使用DC100等工具的download,唯一的区别是工厂使用夹具下载,而不使用DC100等cable。Initial:这个步骤主要写入PSID,号码等信息,供后续步骤使用,这个步骤主要是通过自动ATE来完成,在PC上我们可以看到执行的相关操作如下: EnterTestMode FlashTest EEPRomTest //EPROM测试 WritePSID //写入PSID WritePhoneNumber //写入号码 SRAM_Test Battery_low //测试手机是否可检测到低电压 Battery_stop //测试手机是否可检测到自动关机电压 LED_test SetMask //一站操作完成后都要设置一个标记,后续 //ATE站位会先检查这个标志位 //(CheckMask),只有做 //了前一站的ATE操作,才可以做下一站

测试计划模板(完整版)

.. . .. . .. XXXX 测试计划 XXXX年XX月XX日

文档名称: 测试计划 作者:日 期:XXXX-XX-XX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地址: 邮编200030 总机:Fax: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目标 (1) 1.3 文档目的 (1) 1.4 文档摘要 (2) 第二章测试策略 (4) 2.1 整体策略 (4) 2.2 测试调度策略标准 (4) 2.3 测试质量评估标准 (5) 2.4 测试完成准则 (5) 2.5 测试技术 (7) 2.6 测试过程 (8) 2.7 测试范围 (8) 2.7.1 测试的主要内容 (8) 2.7.2 测试功能点列表 (10) 2.7.3 不测试的模块 (12) 2.8 风险分析 (13) 第三章测试方法 (14) 3.1 测试阶段划分 (14)

3.2 测试用例设计 (15) 3.3 测试实施过程 (15) 3.4 测试方法综述 (16) 3.5 测试团队结构 (16) 3.6 功能划分 (17) 3.7 联系方式 (19) 第四章资源需求 (19) 4.1 培训需求 (19) 4.2 硬件需求 (20) 4.3 软件需求 (20) 4.4 相关信息保存的位置 (20) 第五章时间进度安排 (22) 第六章测试过程管理 (22) 6.1 测试文档 (22) 6.1.1 测试文档管理 (22) 6.1.2 编号规则 (23) 6.2 缺陷处理 (24) 6.2.1 功能测试缺陷管 (24) 6.2.2 性能测试管理流程 (26) 6.3 测试报告 (28) 第七章附件 (28) 第八章变更记录 (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