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观名词解释(考试突击队)

微观名词解释(考试突击队)

微观名词解释(考试突击队)
微观名词解释(考试突击队)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2、实证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现象及其运动时,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是什

么)

3、规范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政策及其应用时,只对其实施的好坏做出判断。

4、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5、需求定理:需求与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即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

的条件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互为反方向变动的影

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理,也称为需求规律。

6、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定理:在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

互为同方向变动的影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供给定理,也称为供

给规律。

8、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

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9、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管制价格的措施之一,它是指政府为了防

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太高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规定的这些产品

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10、支持价格:又被称为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或者说是为了避

免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低损害生产者的利益而规定的该

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11、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对于

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

14、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对于

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5、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6、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

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17、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

效用。

1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

格与其实际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所花费的总支出之间的差额。

19、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

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

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和其

他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投入某一种

可变生产要素,当这种可变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

变投入量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

边际产量时递减的。

2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即为了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随着某一要素投入

量的增加,增加每一单位该要素投入所能替代

的另一种要素的量是逐渐减少的。

22、扩展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厂商的总成本发生变化,会使等成

本线发生平移。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可以得到

不同成本条件下不同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这些点的轨迹就是扩

展线。

23、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24、隐性成本:也称为“内在成本”或“内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

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格。

25、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26、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27、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

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28、当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时,它与土地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土地服务价格称

为“地租”。

29、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了为获得该要素供给所必须支付

的最低报酬部分。

30、把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产量,把

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多余的生产能力。(不常考)

31、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博弈均衡中,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

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32、洛伦兹曲线:是衡量社会收人或财富的平等与不平等程度的曲线。

33、基尼系数:即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34、市场失灵:就是无调节的市场不能在一切情况下都实现配置效率。

35、市场失灵是指: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及资源配置低效率或无效

率状态。

36、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的寻利

活动,被称为“寻租”活动。

37、外部经济:是指某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成员带来好处,

但他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

38、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

来危害,但他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39、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

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40、逆向选择:指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

出市场。(不常考)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

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国防动员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产生于战争实践,并随着战争实践的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完善。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和情况,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基本态势。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 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精确制导技术:是指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利用目标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并将武器直接引导至目标实施有效打击的技术。 隐身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电子对抗:也称电子战,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军队在多维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所进行的,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样式的战争。 战争形态:是指由主战兵器、军队编成、作战思想、作战方式等战争诸要素构成的战争整体。 新概念武器:是指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本质区别的新型武器。 简答 1、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2、国防的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3、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国防法规的特性

体育考试名词解释培训讲学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那些原则? 答: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如果只单纯发展某一局部的生理机能,不仅提高生理机能的作用不明显,而且还会对和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 (3)区别对待原则。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要进行自我监督的原则) 2、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答: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说出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并画出一个铅球场地示意图。 答:1)握球:推球的手五指自然分开,将铅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住球的两侧,手腕背屈。 2)持球:将球放在锁骨窝处,铅球紧贴颈部和下颌,肘关节抬起自然外展略低于肩,投掷手臂放松。3)预备姿势:握持好球后,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与右脚跟在同一条直线上,右脚与投掷方向成90-135°,左脚与投掷方向约成45°,身体向右倾斜,重心在右腿上,左臂微屈置于体前,低头、含胸目视右下方2m-3m处。 4)最后用力:铅球出手角度:38-42°,球离手时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拨球。与推球的同时,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铅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与左脚交换,左腿后举,降低身体重心,缓冲向前的力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4、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请举出5个学生最喜欢的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答:灵敏协调素质是只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迅速、正确、协调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是田径运动员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之一。 立卧撑测试、象限跳测试、十字变向跑、快速急停、迅速转体、改变方向的追逐、对信号做出反应 5、在弯道上起跑,你应站在什么位置上?如何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 答:在弯道上起跑,教师应站在扇点位置上。 为了克服弯道跑中的离心力,弯道跑时,整个身体向内倾斜,摆动腿前摆时,左膝稍向外展,以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膝稍向内扣,以脚掌内侧着地,同时,并加大右腿前摆的幅度。弯道跑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近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且前摆时稍向左前方,后摆时肘关节稍向外。以便利用重心,产生向心力,克服离心力。从弯道进入直道时,身体逐渐减小内倾程度,放松跑2~3步,然后全力跑完全程。 6、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3篇)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第1篇: 我仔细研究这次考试的成绩,语文考了93分,失分主要在作文,50分的作文,扣了11分。其次,是阅读理解部分,几乎每一题都有失分。我分析了一下,作文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选材不好。爸爸告诉我,写事儿的作文,最好选择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事情。而我选择的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二是字数不够多。作文要求600字,我写的仅仅比600字多了几行,如果去掉标点符号来算的话,也许就不够600字了。总而言之,下次再写作文必须要写得更长一些,选材要更好一些,文章资料写的更加丰富一些。 英语考了92分,失分也在作文。2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6分。失分原因,一是语法不对,我对语法的掌握还是缺乏练习。二是词语数量不够。英语作文要求单词数量是80个,而我只写了70多个单词。以后我必须多练习写作,多练习语法,把英语成绩提上去,不再拖后腿。 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几门功课我很少背诵,投入精力很少,重视程度不够。说起来有点惭愧,历史地理考的还不错主要是靠了平常的积累。我以后必须要重视对各科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努力提高成绩。 经过与爸爸的探讨,我确定了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以后我要朝弱项努力,坚持着自我的强项,让“弱项变强,强项更强!”我要更加努力,考出更好的成绩。 个人考试成绩分析总结第2篇: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经过学校的统一部署和严密组织,已经顺利结束了。经过这次考试,不管在班级管理还是在平时日常教学中都反映出一些问题,现结合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平时表现,认真思考,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仍然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分值为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值为60分。其中第Ⅰ卷有6篇阅读理解,第Ⅱ卷也有2篇短文填空,学生的阅读量很大,部分语篇生词较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很大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做题吃力。而基础知识部分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生做起来较得心应手。相对来说,学生第Ⅰ卷失分较多,第Ⅱ卷得分较高。 (二)成绩分析 按照学校对学生四级目标的考查,5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3人,实际完成12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30人,实际完成31人,超1人。6班应完成特优目标11人,实际完成10人,缺1人;应完成学优目标29人,实际完成人27人,缺2人。英语校平均分为85.8分,5班为87.9分,6班为85.9分,均超过校平均分。 (三)存在的问题

自考美学名词解释

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审美——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1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14、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15、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16、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17、游戏说——席勒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它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作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他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因此,所谓游戏,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18、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

体育专业知识名词解释

1、体育: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体质:体质是个体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新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3、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4、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5、心理健康: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的过程。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 10、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体基础,关注学生学会自主练习和锻炼,养成习惯,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 11、快乐体育:把身体锻炼建立在自身愿望、需要的基础上,注意体验运动中的内在乐趣。 12、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3、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4、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领域目标通过各个水平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5、运动处方:由指导医生或教练员给运动锻炼的人,按其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量。 16、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练习的时间与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17: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决定运动负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18:体育教学常规:为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常规和制度。 19:教学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0.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21.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2.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身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23、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即是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24、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25、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体育教学的问题,确定体育教学目标,建立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体育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体育教育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体育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如体育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 26、体育教学设计过程的要素构成:体育教学主体对象、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评价构成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的五大要素,也是新课程教学设计过程的共同特征要素。 27、设置教学目标的要求:深刻理解课程性质,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五个目标并重,充分体现身体练习为主的三维健康观;目标制订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和可操作性;学校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主体发展目标。

2018.4全国自考《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4全国自考《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 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 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 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 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 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 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 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 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 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 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 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 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 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 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 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 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D.畅神说 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 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 A.形式 B.意象 C.主题D.情感 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 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 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 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 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 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 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 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庄子 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 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8.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 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防:是指国家为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简单说,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 2、社会国防:社会国防又叫现代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社会国防的基本含义可概括为:它是一项社会性防务活动,是全体国民为保卫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与颠覆,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3、国防动员: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亦称战争动员。 4、国防教育:它是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领空、领海、领水)的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出发,以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慧和体质等施加影响的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 5、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 民族尚武精神:是指人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关心国防,崇尚武事,热爱武装,尊重、拥护和支持军队,学习军事知识,努力掌握一至几门军事技术,为随时投入保卫祖国的战斗作好准备的意识品质。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顽强不屈,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勇于向艰难困苦作斗争的思想行为,是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中反映,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不惜牺牲一切的忘我精神。 6、国防意识(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国家防务所形成的意识和潜意识。 7、综合国力是军事、经济、精神、政治及科学潜力的总和。8、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9、兵制:即军事制度,简称军制。它包括武装力量体制、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体育教师考试名词解释

体育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

1美学专题(名词解释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内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 2、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4、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2、喜剧性: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称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具有内在矛盾性和不一致的生活现象。 3、研究式审美:是以理性分析为手段,以获取知识性结论为目的的审美接受方式。其接受主体往往是美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科学家或者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力或独特视角去剖析、阐释对象,并进而得出各种知识性论断。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属性或范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3、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的创造。想象一般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心理距离说:1、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上世纪提出的,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距离 2.丑2、否定性的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人生;形式凌乱,不能怡人。 1.讽刺:讽刺是以夸张的手法对不合理的事物和现象所作的辛辣的嘲笑和非难。 2.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和最典型的呈现形态。 3.审美净化:审美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 和领悟,从而受到激励与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一种接受效果。 4.审美品味:审美品味就是对美的回味,即一种对美的整体意味和内蕴的审视、把玩与反思。1.审美注意:就是审美主体在初次面对审美对象时,由于对象的美的特质而被吸引,也可以说是对象的可以引发美感发生的特质对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点燃。 2.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就是审美者对美的一次感性的经历。 3.审美评判:是指批评家从一个公认的审美标准对仳评对象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估,或做出褒贬判定。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育种考试名词解释

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 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 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2.生产性能测定中,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自有什么优点和缺点?(6分)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所有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或某一特定牧场来统一测定。优点:1)控制了环境条件的变异;2)客观性强;3)便于特殊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如自动计料器)。缺点:1)成本较高;2)测定规模有限;3)易传播疾病;4)由于“遗传-环境互作”,使测定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代表性不强。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生产场内进行性能测定,不要求时间的一致。通常强调建立场间遗传联系,以便于进行跨场际间的遗传评估。 3.畜禽育种过程中,影响选择成效的因素有哪些?(7分) 可利用的遗传变异、选择强度、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世代间隔等,此外遗传力、性状间的相关性、选择方案中的性状数目、近交、环境等也会影响到选择的效果。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名词解释 军事理论

名词解释 军事科学: 研究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的科学|| 军事科学,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综合性科学。又称军事学。 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弹: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 国际战略格局: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 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通常被称为"极"或"力量中心"。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在越南战争、古巴革命以及捷古华拉的南美游击战中得到体现和实践。|| 人民战争是为谋求阶级解放或反抗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符合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防御:积极防御,又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是指为了反攻或进攻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进攻之敌的防御。积极防御既可以是战略指导思想,又可以是战役、战斗的作战原则。 精确制导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高精度制导系统,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和制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通常采用非核弹头,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 航天技术: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军事航天技术,是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简称制导律;用于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按照不同控制导引方式可概括为自主式、寻的式、遥控式和复合式等四种制导。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