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省周练 历 史

江西省周练 历 史

江西省周练   历   史
江西省周练   历   史

江西省周练历史2012.3.18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3.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会馆是山西、陕西盐商联络乡谊之情的场所

B.该会馆是山陕商帮维护同行和同乡利益的组织

C.该会馆证明扬州也是明清时期商帮聚居地之一

D.该会馆应为山陕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5.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②雕版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7.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存在合理性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8.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这两种评判分别体现的价值观是

A.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与科学主义

C.科学主义与民族主义

D.社会主义与民生主义

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10.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

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1.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

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2.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13.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14.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

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15.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

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16.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

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

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

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

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成几个相对封闭的地区

19.下图是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20.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

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合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材料三(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4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4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8分)

22.(12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3分)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2分)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背景是什么?(4分)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3.(12分)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分别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6分)

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两位伟人虽然未曾见过面,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

阅读下列材料,下列问题。

材料一“因列宁先生想到中山先生,我们可以比较地看他们。中山先生的人格伟大,无论是他的朋友,他的信徒,他的仇敌,都没有不承认的。列宁的人格伟大也无论是他的朋友,他的信徒,他的仇敌,都没有不承认的。”……“他们的革命精神,两人也有相同之点,列宁遇到反动不灰心不失望,中山先生亲自说过二次革命失败亡命东京的时候,手下人人灰心,先生以为革命党人并没有损失,不必灰心,再干好了!这样,列宁精神就是中山精神,就是革命者的精神!”

——“李大钊在列宁逝世两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选自《李大钊文集》下卷材料二1921年12月,马林在桂林多次与孙中山会见。……孙中山与马林会谈时,多次赞扬苏俄政府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和马林会见,孙中山进一步增进了对苏俄的了解,他开始看到“法、美共和国皆旧的,今日惟俄国为新式的”,他决心“造成一个新式的共和国”。他从“向西方学习”,开始转向“以俄为师”。

——施成《孙中山和列宁的友谊》材料三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民国十三年四月)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夺取政权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列宁精神是如何体现的?(2分)

(2)分析材料二中孙中山转向“以俄为师”的主要原因。为“造成一个新式的共和国”,孙

中山的革命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两位伟人都重视民生,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是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的主张与早期相比有何新发展?(4分)

(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和孙中山两位伟人能结成深厚友谊的原因。(1分)

参考答案2012.3.18

一、选择题:1-5.CADAC 6-10.ABCDA 11-15.DDACC 16-20.BCCDD

二、非选择题:

21.(16分)

(1)变化: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1分)

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

扩大专制王朝的统治基础;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3分)

(2)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1分)

作用:扩大了民主主体的范围;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3分)(3)变化不同:前者是专制王朝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雅典官员任用的范围。

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前者依据考试成绩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

前者未改变专制政体;后者促使贵族专制走向公民民主政治。(4分)观念差异:中国人形成了“重学”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

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

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4分)

22.(12分)

(1)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1)

影响:反映市民生活的世俗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等。(2分) (2)原因:明治维新,日本富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 (2分)

(3)原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 ,政治上觉醒。(2分)

背景: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推动。(2分)

(4)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3分)

23.(12分)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

利用基督教,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2分)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

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4分)

(2)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

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2分)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2分)

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2分)

24.(10分)

(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2分)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3分)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2分)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3分)

25.(10分)

(1)体现:发表《四月提纲》指明革命方向;

敦促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2分)

(2)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维护共和斗争的失败;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和影响;

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任写两点得2分)

变化:对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阶段。(1分)

(3)列宁: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进行和平建设。(2分)新发展:将民生问题放在国家建设的首位;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或以发展经济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2分)

(4)有共同的革命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1分)

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5)文

江苏省泰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周练试题(15)文(无答案)1.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 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 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 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 2.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B.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 3.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人中国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 C.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D.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 4.(2015·天津滨海新区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3)河南新乡的西瓜自“火车通行,销路益远”。奉天“昔年多种菜蔬,仅销境内,近年交通便利,运销外县者甚夥”。广西桂平自从轮船通行,“土物出境倍易于前……而家畜鸡豚亦各载之舟中,随大江东去,售诸港粤,日月不休”。材料反映出近代交通() ①扩大了商品市场②冲击了自然经济③便利了列强侵略④带动了沿线地区发展 A.①②④B.①② ③C.①③

④D.②③④ 5.图7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6.1883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称:“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中国驿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材料中空格处应为() A.电报B.电话C.轮船D.飞机 7.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 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 8.下表为《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时间上海重庆

江西民俗文化

09013123 卢长军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 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2 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 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 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周练试题(5.18,无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周练试题(5.18,无 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x20分=40分) 1.在雅典帝国时代,为了和斯巴达一决雌雄,伯里克利经常派出军队侦察或打击伯罗奔尼撒同盟,这部分军人出席公民大会的机会就要减少;雅典向同盟国大量派驻屯田兵,镇守同盟国这部分屯田兵也不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这表明雅典民主 A.仅是少数公民的民主 B.导致雅典帝国的衰落 C.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 D.使民众权利受到损害 2.据统计,“八七”会议后的三个月内,各地爆发的武装起义多达22次,但唯独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这一胜利代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湘赣边秋收起义 A.提出了土地革命策略方针 B.首创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C.打破了苏联革命道路束缚 D.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871年,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的职权包括审查法案及其调整各邦与帝国间的关系,并作为最高的上诉机关。其议员共有58人,其中普鲁士代表占17席。依照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有14票反对,就可以否决任何一个议案。这一制度设计 A.削弱了联邦议会立法权威 B.破坏了联邦制的政治框架 C.体现了国内政治力量格局 D.违背了民主法治发展潮流 4.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治平稳过渡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5.美国独立后,“各州都敢于抵触国会的决策,它们总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逃避、拖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行政部门除了勉为其难的思想劝说之外,只能苦苦哀求,以求得各州的‘好心’和支持。”这是由于

高二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10.9)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周练试题(五) 一、选择题 1.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材料意在说明理学() A.本质是科学的 B.确立伦理本体论以塑造崭新人格 C.强调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究 2.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4.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5.李贽在《藏书》中既反对专权,又称颂“圣主”;既同情农民起义,又视起义为“盗贼”。其认识源于() A.主张的片面化 B.个性的价值观 C.思想的矛盾性 D.历史的局限性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

浅谈江西文化

浅谈江西文化 历史学类151班王芸清 学号:5000415016 一、江西概况 1.地理位置 江西省(Jiangxi Province),简称赣(gàn),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江南地带,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内主要河流赣江而得简称(赣)。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 2.组成 江西辖11设区市:南昌(江西省省、城市)、九江(江港口城市)、赣州(江西南门、世界钨都)、饶(旅游胜优秀旅游城市)、宜春(赣西城市)、景德镇(世界瓷都)、抚州(才乡)、吉安(革命圣)、新余(钢城)、鹰潭(道都)、萍乡(江南煤都),省会南昌市。3.人口与面积 人口4456.75万 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 4.文化简况 古时江西属移民之地,故方言较多,有赣语、吴语、客家话、闽南语、徽语和官话。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江西人才辈出,徐稚、陶渊明、綦毋潜、来鹄、林士弘、王安石、欧阳修、晏殊、晏几道、

曾巩、黄庭坚、姜夔、杨万里、朱熹、陆九渊、京镗、石孝友、文天祥、虞集、揭傒斯、解缙、汪大渊、宋应星、魏良辅、汤显祖、朱耷、王猷定、彭元瑞、蒋士铨、魏禧、詹天佑、陈寅恪、傅抱石、胡先骕、梅汝璈、程懋筠、罗隆基、黄秋园、欧阳竟无、古龙、袁隆平、李安、刘颁、刘敞等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若群星灿烂,光耀史册。 二、文化总览 文化,赣文化泛指赣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赣 神文明的所有成果。赣文化在上古时代脱胎于越文化、 吴文化,在两千多年中不断和中原文化融合,最终发展成赣文化。 总体看,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系统。经长期发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构成层次丰富、脉络清晰的网络。 从地域角度看:赣文化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等诸多子系统。 从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角度看:江西的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1.赣地人文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赣文化的精髓所在,核心奥义为

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周练三含答案 选择题(易错易混题▲) 1.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松土农具是 ( ) A.耒耜 B.铜锹 C.铁锄 D.铁铲 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自给自足 E.石器锄耕 3、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小农经济与市场没有任何关系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4、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①以家庭为生活、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具有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xx广东)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6、商鞅变法 中“改帝王之 制,除井田, 民得买卖”措 施的最重要 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7、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田产的主要途径 B、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C、明清时期,土地兼并的频繁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土地兼并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 8.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

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9、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0.对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相似之处表述错误的是()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1.下图为清朝乾隆时期中国某个城市的面貌,从飘扬的外国旗帜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D. 广州 ▲12.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利于()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D、实力雄厚大商人的出现 13.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是在 (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14.两宋商业与隋唐商业最明显的不同是() A.早市和夜市比较普遍B.坊市开始分开 C.形成了地域性的商帮D.农村形成集市 15.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 16、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关系的产生 1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B.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从征役制到募役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 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18.中国的养蚕织绸技术,从考古发掘看,至迟不晚于() A.七、八千年前 B.原始社会晚期、夏朝建立前后 C.商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19.《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中国丝绸大量外销始于:() A、西汉 B、东汉 C、元朝 D、唐朝 21.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 A.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地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关于江西的古诗名人

关于江西的古诗名人: 1、朱熹的祖籍是哪里的?江西婺源 2、欧阳修自居“庐陵欧阳修”,庐陵是指今天的哪里?江西吉安 3、宋朝代表诗人王安石是哪里人?江西 4、《清平乐》是辛弃疾在哪里写下的作品?江西 5、江西籍的诗人有哪些? 王安石、曾巩、黄庭坚、陶渊明、汤显祖、晏殊、姜夔、杨万里、朱熹、文天祥、晏几道 6、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黄沙岭道”是江西哪个地方?上饶 7、江西籍词人姜夔的号是?白石道人 8、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中的“大柏地”位于江西省哪个城市?瑞金 9、毛泽东的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中“黄洋界”位于江西的哪里?井冈山 10、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的南宋诗人是?杨万里 11、“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诗句中惶恐滩在今天的哪个地方?江西吉安 12、东晋诗人陶渊明出生在哪个地方?江西九江 13、李白诗句“青天削出金芙蓉”描绘了哪个地方的风景?江西庐山 14、关于江西庐山的诗有哪些?《望庐山瀑布》《湖口望庐山瀑布泉》《登庐山五老峰》《题西林壁》 15、“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中的“九江”现在在哪里?江西九江 16、《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里的临川位于江西哪个城市?江西抚州 17、从“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可知江西哪一地方属于吴方言?上饶 18、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西林”位于哪里? 江西庐山 19、江西抚州诗人有哪些? 汤显祖、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陆九渊 20、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是江西哪里人?江西吉安 关于白居易的古诗题: 1、白居易是下列哪一风格的典型代表人物?(现实主义诗人) 2、白居易被后人称为?(诗魔) 3、白居易的《池上》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夏季) 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萋萋”是什么意思(草木茂盛之貌) 5、白居易的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四弦一声如裂帛”描写的诗哪种乐器的演奏?(琵琶) 6、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的下一句是:春来江水绿如蓝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下一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8、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 9、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句,请问诗中的“绿蚁”指的是?(酒上浮起的绿色泡沫) 10、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的下一句是?能饮一杯无 11、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下一句是?歌诗合为事而作 12、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下一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13、白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的下一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14、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下一句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15、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的下一句是?在地愿为连理枝 16、白居易的别称?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乐天 17、白居易《忆江南》一诗中,有几个颜色词?三 18、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他们一起倡导了什么运动?新乐府运动 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写的谁?唐玄宗杨贵妃 20、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的“香山”在哪里?洛阳香山寺 21、白居易《长恨歌》中名句“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下一句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2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谁的诗句?白居易 23、《全唐诗》收录作品最多的作者是?白居易 24、《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白居易

江西苏区历史

谌旭彬: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读书笔记:江西苏区百姓的日常生活 终于读完黄道炫先生的新著《中央苏区的革命》(社科文献出版社),收获颇丰,尤其是对江西苏区百姓在“革命”笼罩下的真实生活,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著作史料引用丰富,许多未曾见过,分享几例,从中不难窥见1930年代江西苏区,在“革命”辉煌表象下的民生实况。 一、壮丁多被征去当红军,苏区劳动力严重不足 1、“全苏区大约有二三万担红属的田荒芜着(瑞金全县红五月底止,约有二千七百余担未莳)……原因除了当地耕田队的消极怠工在以外,有些地方确实是因为劳动力缺乏”(然之,《把优待红军家属工作彻底改善起来》,《斗争》第66期,1934年6月30日) 2“(万泰县的刘士进)两个儿子都当红军,分到的六十二担田,前年已荒了十担,今年又荒了六担……现在有好久没有米吃。”(《铁锤向着窑下区》,《红色中华》第204期,1934年6月19日) 二、“扩红”的手段粗暴 3、“城市少共市委组织科到群众家去宣传当红军,如发现家里动员对象不在家时,便认为是逃跑了,是‘反革命’了,于是甚至把其家属捉起来。石碧区个别乡召开扩红动员大会时,群众进入会场后,即把门关上,开会动员后让群众‘报名’,不肯报名的人,便不准他离开会场。方田区军事部长把不去当红军的群众,派人用梭标解到区苏去。”(《宁化落后的原因在哪里?》,《红色中华》第238期,1934年9月26日) 4、“在扩大红军工作中,强迫命令是常见的事,如若谁一次开了小差,那就非绑起来不可……这种命令主义,在党的领导者与党员同志中间也是经常发生的,曾经为了要支部同志报名当红军,支部书记将支部同志整晚关在会场上不放的这种奇怪事情……扩大红军中间,如若我们完全采用强迫命令的方法,那必然是群众的登山,群众的反抗。”(张闻天,《关于新的领导方式》,《斗争》第20期,1933年8月5日) 三、攻击城市是获取资金的唯一出路 5、周恩来:“由于缺乏资金,我们又决定扩大北部的苏区。但资金还是不够。我们又改变了先前的决定,决定派一个军团去福建,以解决资金问题。 “在朋外的第3军团始终未能解决资金问题,因此……开始向漳州进攻。在漳州募集资金后,我军准备回过头来进攻广东来犯福建和江西之敌。”(《周恩来、王稼祥、任弼时和朱德给中共中央的电报(1932年5月3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3册,第147页) 6、李德:“中央军团甚至得到中央苏维埃政府的专门指示,进行这种实际上的游击行动。面对我们苏区经济基础的局限和敌人的严密封锁,这常常是获取以后进行战争所需物资的唯一出路。”(《布劳恩关于中央苏区军事形势的书面报告(1933年3月5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3册,第337页) 四、苏区群众大规模逃跑 7、“十余天来,各区群众向白区逃跑现象日益发展,从一乡一区蔓延到很多区乡,从数十一批增加到几百以至成千人一路出去,从夜晚‘偷走’变而为明刀明枪的打出去,杀放哨的,甚至捆了政府秘书走。”(《关于资城事变问题省委对资溪县委的指示信》,石叟档案

江西省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农业大省

xx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农业xx ,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绿地、生活空间锐减,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且节假日的城市公园、城市风景游览区人满为患,根本不能满足城市居民舒缓身心、娱乐休闲的需求。为此,到农村旅游,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回归大自然已然成为城市的一大旅游时尚。 农业生态旅游已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近年来国内外正在不断兴起。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已日益成为农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需要加强旅游地的“软件”(生态旅游规划、广告策划等)和“硬件”(基础配套设施等)的建设,特别是健康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要本着大农业、大生态、大旅游的思想,推动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化进程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但从当前理论与实践综合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理论界对乡村旅游的范围界定模糊,而且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行为,由此影响着乡村旅游更高层次的发展。文章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需求的高级化趋 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开发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江西省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论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经验,剖析了主要问题,并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江西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经验;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西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不一的乡村旅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

高三下学期历史周练 1、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认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君统宗法化、王权专职化、封国宗亲化。下列体现“君统宗法化”这一特点的是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国之大事,在祀与戍 D.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旧唐书。职官三》记述,御史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宋代御史台还特设检法官,“掌检详法律”。元朝《台纲》规定:“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这表明 A.司法监督是古代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B.监察机构有权制定并监督法律的实施C.监察职能的调整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D.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司法机构的独立3、图6为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图,在该时期地区①所出台的新政策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相地而衰征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开科取士 图6 4、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5、“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州一而蜀次之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唐朝重农抑商的政策加强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C.盐铁经营促进了扬州城市发展D.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扬州经济的繁荣 6、据一位历史学家分析,宋神宗时,全国约有l’700万户,每户人口4—5人,那么总人口约8000万,人均GDP在450多美元,名臣司马光曾感叹说:“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这直接表明 A.宋代经济超过前代B.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C.宋代农村市镇增多D.宋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7、“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日: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与之相吻合的观点是 A.礼法并施B.法术势相结合C.外儒内法D.以德辅刑 8、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 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 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 D.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 9、“慨然有求道之士,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这段文字描述的人物应是 A.春秋时期的墨家B.战国时期的改革家

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汤姆发现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单字特别多,而且划分很细致;而现代常用文字中的关于的马的单字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绝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 农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图(一) 图(二)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 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 6、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7、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8、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 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 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 D.著名的“唐三彩”能力拓展 9、“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原因不包括:() A.商业的不稳定性 B.商人流动性大,不易管理 C.鼓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 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 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 提倡工商皆本 14、下图是东汉市集画像砖。下列关于这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江西的红色文化

江西的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 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 心、 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 晶。自1999 年我省提出“红色 旅游”概念以来,红色旅游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指示精 神,进一步把我省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震撼力的品牌,把红色旅游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把红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持续、快 速、 健康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特制订本纲 要。 一、重大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 容,更是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 (一)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 体。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 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 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 化” 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 事 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 项 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 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 革命 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 效。 (三)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 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 色旅 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内外客源互流,实现地区间经 济效 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 协调 发展。 (四)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 擎。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 后。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 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发展红 色旅 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五)红色旅游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彰现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 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我省正在广泛开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学习教 育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既可让人们了解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江西崭 新的时代风貌。

江西民俗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 江西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地带的南岸,省内最大、最长的河流--赣江,自南而北纵贯全省,故而江西简称为赣。江西,山青水秀,素来为江南的“鱼米之乡” 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的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唐代诗人王勃在其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为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江西省是我国开发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据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江西远在春秋以前时期地属“扬州”之域。“扬州”是传说中的上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苏、浙、皖、赣、闽、粤。江西北部则属荆、扬两境,今鄱阳湖以东属扬州,以西属荆州。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全境先后分属吴、楚、越管辖。公元前 2 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大部分属九江郡。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 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 个监察区,称13 部州,

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三国时,江西大部属扬州,南朝齐属江州,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又置洪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分天下为十道,江西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 年),增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南西道简称“江西”,江西之名也由此而来。两宋时期,江西的大部属江南西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 府,下辖78 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互不统属。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 县。至1926 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现全省面积为16.69 万平方公里,人口4200 万。行政区划有南昌、赣州、九江、萍乡、景德镇、新余、鹰潭、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 个设区市,99 个县(市、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江西地理轮廓的概括。境内周围群山环绕,中间丘陵起伏,北部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2021年高二历史(文)周练(7)缺答案

2021年高二历史(文)周练(7)缺答案 1.称号是一个国家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英荷两国成为当时世界的() A.工业中心B.贸易中心C.金融中心D.科技中心 2.英国某经济学家认为1550—1560年是近代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良机。当时英国人把握良机的方式有() ①价格革命②圈地运动③殖民掠夺④商业战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4.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 A.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 B.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 C.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 D.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 5.下图是依据徐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农业工人的工资与生活水平》制作的《英国小麦每夸特价格波动图》,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原因,可能是

小麦价格(每夸特)单位:先令 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大量增加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减少 C.1800年前后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原料D.1821年后农业机器普遍使用 6.“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无利可图 B.英国文明程度的提高 C.非洲人民的反抗 D.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 7.19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 这种现象表明() 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 B.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 C.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 D.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 8.“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这是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革命城市曼彻斯特的评论。对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 B.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 C.工业革命推动了殖民掠夺 D.工业革命使人变得贪婪 9.下图是“1700—1840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收税道路商业信托机构数和道路里程总数折线图”,由图片可推断()

新余历史传说及名人典故

在这块仙女下凡的乐园上,有着积厚流光的文明传统。自古以来,江西新余就以其山温水软,天清地馥而人杰地灵,朝气勃发。考古挖掘表白,早在20万年前,新余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江西半坡”的拾年山遗迹,展现了6000多年原始农业文明一:仙女湖的文明和精神: 在这块仙女下凡的乐土上,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其中尤其以仙文化深入人心。“仙文化”蕴含了和谐精神、卓越精神和创造精神,它追求天地的和谐、天人的和谐,要求突破生命极限,追求现世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先秦以来,处在吴头楚尾的新余地区同时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新余文化中既有吴文化的精致、细腻与淡雅;又有楚文化的潇洒与飘逸。三国吴宝鼎二年新余建县后,仙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东晋,虽然是一个战乱频仍、生死无常的时代,却是心灵独立、个性风发的时代,新余也处于玄仙之风双盛的豪放与洒脱中,有了葛洪、娄阳炼丹洪阳洞的事迹,又有许旌阳修建翔云观、太平观的活动。隋唐之际,又有陈太素、罗太冲二仙炼丹飞升的神话。北宋则有黄公真人羽化成仙、显身助国的传奇,明代又出现七雨道人体恤百姓,为民祈雨得遂所愿的逸事。 仙文化赋予了新余人改变自己现状的创造精神,佛教文化又赋予了新余人善良、智慧、勤劳的秉性。南宋初年的德光禅师也是一位从新余走出去的高僧。每一个熟悉宗教史的人都不会忘记他以一条偈语破解金人妄图以千手千眼观音像羞辱当时南宋孝宗皇帝图谋的故事,更不会忘记他关心家乡、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德光的法脉众多,人才辈出,衣钵所传,有撰写著名佛教典籍——《五灯会元》的普济和尚,有曾帮助明成祖朱棣成就帝业的道衍法师,他们把德光的佛教哲学发扬光大,也把由仙女湖水养育的新余文化传向了四方。 二:历史名人: 卢肇: 江西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卢肇,他从小笃志好学,常常挑灯夜读,因此得到当时的大学者李德裕的青睐,收为门人。唐会昌三年(874年)状元及第后先后在朝中和地方为官,所到之处,皆有贤声。他的文章为人所推崇,颇得韩愈文风,袁州知府杨应瑶称赞曰:“袁州之文章,节义自肇始”。他平生著述甚多,所著《海潮赋》、《汉堤诗》曾得到皇帝的嘉奖。文风绵绵,浩浩不绝,如今,仙女湖风景区内,还保存有当年的卢肇读书台供后人瞻仰。 严嵩: 字帷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分宜介桥人。生于明成化十六年3月(公元1480年),1498年在乡试中举,1505年考入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1507年任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直至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六十五岁的严嵩一步一个脚印成为首辅大学士,并被授予“太子太傅”的加官。从此开始了长时间的专权揽政生涯,前后掌权达20年之久。1566年(嘉靖45年),在全家补抄后,87岁的严嵩在介桥老家逝世。 严嵩虽名声不好,但他的文章和书法还是过得去的,此外,他为家乡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严嵩一生著作很多,有《钤山堂集》、《钤山堂诗抄》、《振秀集》、《南宫奏仪》、《留院逸稿》、《历宫表奏》、《直庐稿》等。 宋应星: 明代江西奉新人,公元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出生于南昌府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今奉新县宋埠乡牌楼村),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僚家庭。在家塾期间,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天工开物》打下了坚实基础。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全面系统的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特别是分宜地区人民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子澄: 本名黄湜,字子澄,分宜澧源(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生于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乡试第二名,第二年赴京全国性会试、殿试,考中进士第一名,接受殿试时,因紧张没有回答自己的出生,皇帝便将他降成第三名,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后升职为掌修国史的翰林院史官修撰(从六品),最后官职到了太子寺卿,兼翰林学士(正五品),深得明惠帝赏

精选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九周周练试题

横峰中学2016-17学年度上学期周练(第19周)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5×3=75) 1.《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2.有人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不管西方舆论对新自由主义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痼疾’的功能如何赞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似乎总是不合时宜地袭来。……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这些年代,‘经济和金融危机已成为流行病”这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因经济危机而步入绝境 B.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新自由主义医治经济危机的作用有限 D.新自由主义导致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3.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B.宪法修正案C.两党竞选D.扩大国会的权力 4.有人认为:“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此观点认为,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A.确立了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B.没有传统束缚且颇具创新能力 C.形成了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D.内容条文简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