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学院 12生物工程 XX1878 王志云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这门课,在学习了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并分组进行了实验。和前几个学期类似,大家先要进行实验的预习,在了解和熟悉实验的要求和操作的基础上,然后在老师提问检查每一组各位组员对实验过程的预习程度后,对各位组员的预习情况进行点评,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漏。然后在指导老师的悉心讲解后,对实验有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后进行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五个实验,分别是:

实验一、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

实验二、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实验三、空气—蒸汽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四、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实验五、填料塔的精馏实验

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并亲手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这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实验以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钙的水浆液位测定原料。这个实验和空气—蒸汽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一起分组进行。老师讲解完实验原理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验。我们小组先进行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首先我们对两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各项职责的分配分别是:两位同学负责碳酸钙水浆液的搅拌和回收,由一位同学负责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每个三分钟记录床层温度一次,取样一次,并由同组同学进行含水量的测定,由两位同学负责装好板框,最后分别由其他两位同学负责压力阀的控制和滤液进口阀、滤液出口阀的控制。这样一来整个实验的分工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在第一次实验时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我们将四块滤板中的一块方向装反了,使得我们第一次采集的数据无效了,因此指导老师还对我们实验时的粗心大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这些批评教育使我们牢记在这是一个教训,实验中细心认真完成每一步,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这一个学期短暂的实验学习过程中,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在实验过程中一个实验者的认真预习和摈弃粗心大意,认真、谨慎的进行好每一步的操作、合理的分工协同工作对于一个实验的成败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或许在将来生活工作中也一样,俗话说得好,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做事粗心大意,做事前从不做准备的人不管

他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因为在他的心理或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过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或者是行业。俗话说“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化工原理实验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熟悉化工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掌握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

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合理分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形象的认识课程所学,我也将把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与此同时,在这一学期的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知识,还学习

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这些收货对我们可以说是大有裨益。最后,要感谢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高!

篇二: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小编寄语:化学是一门实验科目,需要考生不断地做实验,从实验中真实地看到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看到各种化学现象的产生。做完化学实验之后,学生们要写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将自己在化学实验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化学实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

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

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做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制装置将实验改进。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学生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学生在实验这方面很随便,等老师教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尽管学生的成绩会很高,但对将来工作是不利的。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探究能力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实验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上面的化学实验心得体会,非常适合大家进行化学实验报告的写作,对大家进行化学实验心得写作非常有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下载

篇三:化工原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班级:姓名:学号:化工原理实验总结

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学工程基础》,但是对一些概念和理论还不是特别理解,然而这个学期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本学期我们一共做了7个实验,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分别是雷诺实验、流体机械能转化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空气——蒸气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以及填料塔精馏实验。学习完这7个实验后,我加深了对《化学工程基础》课上一些理论的理解,也熟悉了实验的流程,操作步骤,并掌握了实验内容。现在我将对做这7个实验的心得描述一下。

刚开始进入实验室时,看到那些仪器和设备,让我感觉《化工原理实验》很高深,也很神秘,像是高科技的东西,让我感到既兴奋又茫然。老师把我们进行了分组,5个人一组。一开始老师就给我们来个下马威,跟我们说,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就不能进实验室。不过换个角度想,老师的这种态度叫做负责,他只是希望我们在实验室能多学点东西。虽然每次实验前我都会做好充分的预习,但是在没有真正接触到实验装置之前,我还是云里雾里,不过,在课前,老师都会认真仔细地跟我们讲解一遍。可是,有的时候就算老师讲了一遍,如果自己不亲手操作,还是会一头雾水。例如,在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中,实验要求我们测不同压力(低压、中压、高压)下的过滤常数K和滤布的虚拟当量滤液体积Ve,十几个实验控制开关,在交错的管路中,光是熟悉料的流动路径就得认真认识,而对于各个开关的操控就比其他实验显得更复杂。要动手做实验,就必须清楚装置的运

作机理,我终于把管路和操作步骤熟悉透了,老师给我们分了工。我负责调节压力罐上的出口阀,使压力罐上压力表读数维持在一个常数。我觉得在这个实验里面,做这个工作最辛苦了,稍微动一下,误差就很大。为此我还享受了特别的待遇,老师给我按排了一条凳子。

通过这几个实验,让我感觉到做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既快乐又充满理性知识的过程,不会像书本上的知识一样枯燥无味,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和认真计算讲原理进行证明的过程我们仿佛能够体会以前科学家的智慧结晶,自己也可以感受学

习化工原理的快乐。

化工原理实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能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知识、更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在学习上更加丰富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更能够把理论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增强了理论实际相结合。

最后就是实验过后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这也是完成一个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整个实验最终能够出结果的重要阶段,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可以跟所学的的知识进行比较,进而提高到能应用实验误差和误差理论分析、解决化工原理实际问题,得出较正确的结论看是否能够验证实验原理。通过数据处理,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缜密,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运用电脑作图,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可以在学习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一些比较典型的已被或将被广泛应用的化工过程与设备的原理和操作,巩固和深化化工原理的理论知识讲所学的化工原理等化学化工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学习在化工领域内如何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对化工原理实验的学习,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知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队客观世界的观念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让我们形象的认识所学的知识,也让我把在实验中所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我会继续努力学习。

篇四:化工原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化工原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XX1880 冷亦佳

经过这学期的实验课,每个实验都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们一共做了五个实验,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实验,分别为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恒压过滤常数实验、空气—蒸汽对流传热实验和填料塔精馏实验。现在实验已经结束,通过对这五个实验的学习,我加深了对化工原理理论课上的理解,也熟悉了实验的流程、操作步骤、并掌握了实验的内容,同时也深深明白理论课与实验课的紧密联系。

记得我第一次来到那个实验室时,我感觉就像在一个小型的工厂一样,我感觉很兴奋但是又很迷茫,虽然我有好好地做好预习,但是当我真的面对这些实验仪器时,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不过老师会在实验前进行讲解,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听老师讲解时有时便会豁然开朗。因此也让我明白实验预习的重要性,只有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并且复习好化工原理理论教材,才能在实验课上明白自己的实验任务,掌握实验依据的原理。我知道如果不明白实验原理,不知道实验目的,我们是不会真正利用到实验的价值。其次,我们也需要了解实验装置结构、操作方法,明确实验操作流程以及在实验时需要测量及记录的数据。写好实验预习实验报告并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我们更好地做好实验,不在实验过程中因为自己对实验不了解而造成实验失败或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一次实验是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我们这一组的组员似乎对在线电脑操作都不熟悉,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还因为这个

原因而重新开始做了实验!在写实验报告过程中,我觉得可能是对实验的目的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没有考虑到温度一变水的密度改变、粘度也改变必然导致雷诺准数也改变,就那样盲目的计算了结果,最后在同学的指正下又重新计算了一遍!这次试验让我真正明白了无论什事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性,做事情要多思考,否则真的不能完成任何事情。

第二次实验是空气—蒸汽对流传热实验,这次实验目的是需要测定空气在圆管内的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和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来确定Nu=f(Re,Pr)的函数关系式。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我们使实验仪器的稳定时间不够长,因此也造成实验数据的不准确,这也我明白实验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放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也是这样的道理,凡事

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目标。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很好的弄清楚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步骤,但是从我交上去的实验报告来看我并没有很好地理解那些,在计算冷、热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度时,我把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的数据带错了,这主要是由于我对这个公式不理解造成的,所以当我们在不是完全明白的时候,应该要弄清楚再进行计算,否则会对整个实验的计算结果造成很大的误差。在报告的最后的误差分析里面,有许多造成误差的原因我都没有考虑到,在老师在我的报告上将其一一列出来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确还有很多方面不理解,

这让我也在拿到报告之后,重新又将实验原理以及要运用的公式理解了一遍。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应该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会的一个好结果。

篇五:化工仿真实训心得体会

化工仿真实训报告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习内容

1.离心泵

1.工作原理

离心泵一般由电动机带动。启动前须在离心泵的壳体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当电机通过联轴结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液体受到叶片的推力同时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

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沿,以高速流入泵壳,当液体到达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积逐渐

扩大,

大部分动能变成静压能,于是液体以较高的压力送至所需的地方。当叶轮中心的流体被

甩出

后,泵壳吸入口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在压差的作用下,液体经吸入管吸入泵壳内,填补

了被

排出液体的位置。

2.操作步骤

离心泵系统由一个贮水槽、一台主离心泵、一台备用离心泵、管线、调节器及阀门等组成。上游水源经管线由调节阀v1控制进入贮水槽。上游水流量通过孔板流量计fi 检

测。

水槽液由调节器lic控制,lic的输出信号连接至v1。离心泵的入口管线连接至水槽下

部。

管线上设有手操阀v2及旁路备用手操阀v2b、离心泵入口压力表pi1。离心泵设有高点

排气

阀v5、低点排液阀v7及高低点连通管线上的连通阀v6。主离心泵电机开关是pk1,备

用离

心泵电机开关是pk2。离心泵电机功率n、总扬程h及效率m分别有数字显示。离心泵出

管线设有出口压力表pi2、止逆阀、出口阀v3、出口流量检测仪表、出口流量调节器fic及调节阀v4。

离心泵冷态开车

①检查各开关、手动阀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②将液位调节器l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③将液位调节器fic置手动,调节器输出为零。④进行离心泵充水和排气操作。开离心泵入口阀v2,开离心泵排气阀v5,直至排气口

出现

蓝色点,表示排气完成,关阀门v5。⑤为了防止离心泵开动后贮水槽液位下降至零,手动操作lic的输出使液位上升到50%

投自动。或先将lic投自动,待离心泵启动后再将lic 给定值提升至50%。

⑥在泵出口阀v3关闭的前提下,开离心泵电机开关pk1,低负荷起动电动机。⑦开离心泵出口阀v3,由于fic的输出为零,离心泵输出流量为零。⑧手动调整fic的输出,使流量逐渐上升至6 kg/s且稳定不变时投自动。⑨当贮水槽入口流量fi与离心泵出口流量fic达到动态平衡时,离心泵开车达到正常

工况。

此时各检测点指示值如下:fic kg/sfi kg/s pi1 lic %h m %n 离心泵停车操作

①首先关闭离心泵出口阀v3。②将lic置手动,将输出逐步降为零。③关pk1(停电机)。④关离心泵进口阀v2。⑤开离心泵低点排液阀v7及高点排气阀v5,直到蓝色点消失,说明泵体中的水排干。

后关v7。测取离心泵特性曲线

①离心泵开车达到正常工况后,fic处于自动状态。首先将fic的给定值逐步提高到9

kg/s。

当贮水槽入口流量fi与离心泵出口流量fic达到动态平衡时,记录此时的流量(f)、扬程(h)、功率(n)和效率(m)。②然后按照每次 1 kg/s(或 kg/s)的流量降低fic的给定值。每降低一次,等待

系统

动态平衡后记录一次数据,直到fic的给定值降为零。

③将记录的数据描绘出h-f、n-f和-f三条曲线。完成后与“g2”画面(详见图3-3)的标准曲线对照,应当完全一致。事故设置及排除

1.离心泵入口阀门堵塞(f2)事故现象:离心泵

输送流量降为零。离心泵功率降低。流量超下限报警。排除方法:首先关闭出口阀v3,再开旁路备用阀v2b,最后开v3阀恢复正常运转。合格标准:根据事故现象能迅速作出合理判断。能及时关泵并打开阀门v2b,没有出现贮水槽液位超上限报警,并且操作步骤的顺序正确为合格。

2.电机故障(f3)

事故现象:电机突然停转。离心泵流量、功率、扬程和出口压力均降为零。贮水槽液位上升。

排除方法:立即启动备用泵。步骤是首先关闭离心泵出口阀v3,再开备用电机开关 pk2,最后开泵出口阀v3。

合格标准:判断准确。开备用泵的操作步骤正确,没有出现贮水槽液位超上限报警,为合格。

3.离心泵“气缚”故障(f4)事故现象:离心泵几乎送不出流量,检测数据波动,流量下限报警。排除方法:及时关闭出口阀v3。关电机开关pk1。打开高点排气阀v5,直至蓝色点出现

后,

关阀门v5。然后按开车规程开车。合格标准:根据事故现象能迅速作出合理判断。能及时停泵,打开阀门v5排气,并使离心泵恢复正常运转为合格。

4.离心泵叶轮松脱(f5)事故现象:离心泵流量、扬程和出口压力降为零,功率下降,贮水槽液位上升。排除

方法:与电机故障相同,启动备用泵。合格标准:判断正确。合格标准与电机故障相同。

5.fic流量调节器故障(f6)事故现象:fic输出值大范围波动,导致各检测量波动。排除方法:迅速将fic调节器切换为手动,通过手动调整使过程恢复正常。合格标准:判断正确。手动调整平稳,并且较快达到正常工况。

3、思考题

1、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如何形成?对离心泵有何损害?如何避免?试分析本离心泵形成

蚀的条件?答: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汽

泡。把这种产

生气泡的现象称为汽蚀。汽蚀时产生的气泡,流动到高压处时,其体积减小以致破灭。

种由于压力上升气泡消失在液体中的现象称为汽蚀溃灭。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

局部区域(通常是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某处)因为某种原因,抽送液体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

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

以至破裂。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

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

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在水泵中产生气泡和气泡破裂使过流部件遭

受到破坏的过程就是水泵中的汽蚀过程。水泵产生汽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

外,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工作。防止发生汽蚀的措施:

①减小几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②减小吸入损失hc,为此可以设法增加管径,尽量减小管路长度,弯头和附件等;

③防止长时间在大流量下运行;④在同样转速和流量下,采用双吸泵,因减小进口流速、泵不易发生汽蚀;⑤泵发生汽蚀时,应把流量调小或降速运行;⑥泵吸水池的情况对泵汽蚀有重要影响;⑦对于在苛刻条件下运行的泵,为避免汽蚀破坏,可使用耐汽蚀材料。

2、何为离心泵气缚现象?如何克服?答:气缚:离

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旋转后产生的离心

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吸入液体,这样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完成输送任

务,这种现象称为气缚。在启动前向壳内灌满液体。做好壳体的密封工作,灌水的阀门和莲

蓬头不能漏水密封性要好。

3、为什么离心泵开车前必须充液、排气?否则会出现什么后果?答:通常在排气时,泵内的气体如在入口或泵的流道内,哪怕只有微量气体,都将影响

泵的运行,造成泵的气蚀。而气体在泵的出口,不会造成泵的气蚀。泵气蚀将影响泵的运行

性能,降低泵的流量和扬程。泵内的少量存气经流体静止过程,逐渐上浮到出口,此时启泵

就不会气蚀。泵的最小气蚀余量和该泵运行工况的装置气蚀余量接近,所以泵内少有气体都

将造成泵的气蚀,要想避免此种情况,在泵现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格外注意泵的开停和

切换操作,并严密关注泵的入口压头和介质组分,避免泵的气蚀条件产生。

4、为什么离心泵开动和停止时都要在出口阀关闭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答:(1)泵在出口阀完

全关闭时轴功率最小,与离心泵必须在进口阀全开出口阀全闭并

且做好排气工作的条件下启动的道理是一样的。由于功率小,对电路元器件冲击小;

(2)情况下,泵出口的系统压力高于进口压力,如果在出口阀仍然打开的情况下停泵,

液态介质会从泵出口倒流回进口,泵叶轮倒转,电动机成了发电机,严重时会引起机械密封

损坏;

(3)安装止回阀是一种冗余设计方法,避免操作工人即使在没有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停

泵也不会发生以上问题。

4、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离心泵的仿真模拟,让我更加清楚的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如

何测取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而且也学到了一些有关离心泵的一些故障以及排除方法。如:汽

蚀现象是怎么形成,会引起离心泵的各个参数的如何变化,怎么处理汽蚀。离心泵是化工生

产中最常用的设备,而此次的仿真模拟是接近工厂操作,各个参数的相关变化,和工厂有很

多相似处,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好处。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伯努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体流动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柏努利方程式的理解。 2、观察各项能量(或压头)随流速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管路条件(如位置高低、管径大小等)的变化,会引起流动过程中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静压能的相应改变及相互转换。对理想流体,在系统内任一截面处,虽然三种能量不一定相等,但能量之和是守恒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2、对于实际流体,由于存在内磨擦,流体在流动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随磨擦和碰撞转化为热能而损失。故而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上机械能总和并不相等,两者的差值即为机械损失。 3、以上几种机械能均可用U 型压差计中的液位差来表示,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静压头。当测压直管中的小孔(即测压孔)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位压头)则为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任意两截面间位压头、静压头、动压头总和的差值,则为损失压头。 4、柏努利方程式 ∑+++=+++f h p u gz We p u gz ρ ρ2222121122 式中: 1Z 、2Z ——各截面间距基准面的距离 (m ) 1u 、2u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平均速度(可通过流量与其截面 积求得) (m/s) 1P 、2p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静压力(可由U 型压差计的液位 差可知) (Pa ) 对于没有能量损失且无外加功的理想流体,上式可简化为 ρ ρ2 2 22121122p u gz p u gz + +=++ 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 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三、实验流程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31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 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 处理含苯煤气2000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 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塔径的计算; ③其他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 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 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 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 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 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 资源下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 杀毒软件)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 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化设计。从老师以及学长那里了解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由于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起初心里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因为自我认为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终于可以加以实践了。可是当老师把任务书发到手里是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措。可是在这短短的三周里,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苯――氯苯筛板式精馏塔设计图。在开始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下手,虽然有课程设计书作为参

考,但其书上的计算步骤与我们自己的计算步骤有少许差异,在这些差异面前,我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查阅《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书籍,以及在网上搜索到的理论和经验数据。我们慢慢地找到了符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模版和计算过程。在这三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这些“非泡点一族”在计算进料热状况参数q时,没有任何参考模板,完全靠自己捉摸思考。起初大家都是不知所措,待冷静下来,我们仔细结合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一步一步的讨论演算,经大家一下午的不懈努力,终于把q算出来了。还有就是我们在设计换热器部分,在试差的过程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经历了几乎一天多的时间才选出了合适的换热器型号,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试差成功后那激动的心情,因为我尝到了自己在付出很多后那种成功的喜悦,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血泪史”的见证哈。 在此感谢我们的杜治平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课程设计的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同组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 2017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二

化工原理实验数据处理关于

离心泵特性曲线原始数据 序号 水流量Q/m3/h 水温°C 出口压力/m 入口压力 /m 电机功率 /KW 1 0.00 27.70 21.50 0.00 0.49 2 1040.00 27.70 20.40 0.00 0.53 3 2170.00 27.70 19.20 0.00 0.58 4 3110.00 27.60 18.10 -0.30 0.64 5 3890.00 27.60 17.10 -0.40 0.69 6 4960.00 27.50 15.20 -0.70 0.75 7 5670.00 27.50 14.30 -1.00 0.80 8 6620.00 27.30 13.10 -1.20 0.85 9 7380.00 27.40 11.50 -1.50 0.88 10 8120.00 27.00 8.90 -1.70 0.90 11 8950.00 26.60 5.80 -2.10 0.93 已知 ΔZ=0.2m η电=0.9 η转=1.0 此温度下水的密度约为ρ=997.45kg/m3 以第 组数据为例计算 根据扬程Z g p g p H ?+-= ρρ12e 转电电轴ηη??=N N 102Q e e ρ??= H N 轴 N N e =η He= N 轴= e N = η=

离心泵特性曲线 序号 水流量 Q/m3/s He/m N 轴/KW Ne/KW η 1 0.00 21.70 0.44 0.00 0.00 2 0.29 20.60 0.48 0.06 0.12 3 0.60 19.40 0.52 0.11 0.22 4 0.86 18.60 0.58 0.16 0.27 5 1.08 17.70 0.62 0.19 0.30 6 1.38 16.10 0.68 0.22 0.32 7 1.58 15.50 0.72 0.24 0.33 8 1.84 14.50 0.77 0.26 0.34 9 2.05 13.20 0.79 0.26 0.33 10 2.26 10.80 0.81 0.24 0.29 11 2.49 8.10 0.84 0.20 0.24 2 0.00 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85Q (m3/s ) 离心泵 特 性曲线 η N E (K W ) 8 1012141618 2022 He-Q η-Q N 轴-Q He (m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水吸收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学院河南城建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王要令 班级 1014112 姓名喻宏兴 学号 101411252 2013年 12月24日

附: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年处理量为吨氨气吸收塔设计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600m3/h,其中含空气为94%,氨气为6%(体积分数,下同)。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塔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 倍【20℃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 (2) 工艺操作条件 ①操作平均压力:常压; ②操作温度:t=20℃; ③每年生产时间:7200h; ④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规格:DN50 (3)设计任务 1.填料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设计与计算; 3.填料吸收塔有关附属设备的设计和选型; 4.绘制吸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 6.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0. 前言 (5) 1. 设计方案简述 (5) 1.1 设计任务的意义 (5) 1.2 设计结果 (5) 2. 工艺流程简图及说明 (7) 3. 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8) 3.1 液相物性数据 (8) 3.2 气相物性数据 (8) 3.3 物料计算 (8) 3.4 平衡曲线方程及吸收剂用量的选择 (9) 3.5 塔径的计算 (10) 3.6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1) 3.7 填料层压降计算 (14) 4. 附属设备计算及选型 (15) 4.1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5) 4.2 填料支承装置 (15) 4.3 填料压紧装置 (15) 4.4 液体再分布装置 (16) 4.5 塔顶除沫装置 (16) 4.6 塔附属高度及塔总高的计算 (16)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 报告 学号:。。。 姓名:。。。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老师:孙恩昌 完成时间:2015-12-27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内容 (3) 三.实验原理 (3) 四.实现停等式ARQ实验过程及结果: (5) 五.实现返回n-ARQ实验过程及结果: (7) 六.实现选择重发式ARQ过程及结果: (8) 七.心得体会 (10)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据链路层ARQ协议的基本原理 2.用算法实现四种不同形式的ARQ重传协议:停等式ARQ、返回n-ARQ、选择重发式ARQ和ARPANET ARQ。 3.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程序语言的实现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停等式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 2.根据返回N-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 3.根据选择重传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 4.根据并行等待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 三.实验原理 1.停等式ARQ:在开始下一帧传送出去之前,必须确保当前帧已被正确接受。假定A到B的传输链路是正向链路,则B到A的链路称为反向链路。在该链路上A要发送数据帧给B,具体的传送过程如下: 发送端发出一个包后,等待ACK,收到ACK,再发下一个包,没有收

到ACK、超时,重发 重发时,如果ACK 不编号,因重复帧而回复的ACK,可能被错认为对其它帧的确认。 2. 返回n-ARQ:发送方和接收方状态示意图 返回n-ARQ方案的特点如下: (1)发送方连续发送信息帧,而不必等待确认帧的返回; (2)在重发表中保存所发送的每个帧的备份; (3)重发表按先进先出(FIFO)队列规则操作; (4)接收方对每一个正确收到的信息帧返回一个确认帧,每一个确认帧包含一个惟一的序号,随相应的确认帧返回; (5)接收方保存一个接收次序表,包含最后正确收到的信息帧的序号。当发送方收到相应信息帧的确认后,从重发表中删除该信息帧的备份;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概述 (6) 2.1乙醇的性质及质量标准 (6) 2.1.1物理性质 (6) 2.1.2化学性质 (6) 2.1.3生化性 (6) 2.1.4质量标准 (6) 2.2乙醇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史 (7) 2.2.1乙醇生产的意义 (7) 2.2.2乙醇生产的发展 (7) 2.3乙醇的应用领域 (8) 2.4主要生产工艺 (8) 2.5 乙醇发酵常用的微生物 (10) 3 乙醇发酵工艺 3.1 乙醇发酵分类 (10) 3.2 操作要点 (12) 3.3 结果 (12) 4 参考文献 5 感谢

1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细化工是化学或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之后,把基础知识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一个专业体现。而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是继前面专业课之后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化工类人才培养中进行的一次实践,它犹如学生搞毕业设计那样的一次“预演习”,无疑对学生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一些毕业前只搞毕业论文不搞毕业设计的学生,是使他们得到工程师训练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抗静电剂、热稳定剂、纳米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等精细化工研究领域为基本方向,相应的组别选择相应的方向中具体的精细化学品作为设计目标,进行合成设计。 设计题目举例:

1.3 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对所选择的设计目标做出文献综述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要求为: 1、查阅至少四篇相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设计相应的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要求画出具体的设计工艺及参数,要求工艺及方案合理可行; 3、课程设计期间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1.4 设计数据基础 可查相关教材或工具手册 1.5 工作计划 1、领取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资料(3天); 2、确定设计方案,进行相关的工艺设计(5天); 3、校核验算,获取最终的设计结果(2天);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绘制工艺流程图(3天)。 1.6设计成果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设计计算等最终提供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电子稿及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一) 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有发现世界的美,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物理化学自然也是科学,所以同样适用。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然而,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物化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这些是学习物化的动力,那么,怎样才可以学好物化呢? 对我来说,主要就是理解-记忆-应用,而串起这一切的线索则为做题。理解是基础,理解各个知识点,理解每一条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使用范围等等。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很多知识都要理解了之后才能记得住,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对某些部分的知识点或公式等的理解可能比别人要好一点,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就好像有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那或许可以放弃对推导过程的理解,毕竟最重要的是记住这条公式的写法及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该公式,这样也就可以了,说到底,对知识的记忆及其应用才是理解的基础物理化学不在于繁杂的计算,而是思路。 我觉得学习物化时应该逐渐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化学的理论框架,要培养出物理化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要创新。物化离不开做题。 认真地去做题,认真地归纳总结,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而且做题也是一个把别人的框架纳入自己的框架的过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阶段我们对物理化学的应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做题以及稍后的物理化学实验中,当然把它们应用于生活中也是可以的,至于更大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上,还是得等毕业之后才有机会吧。 尽量培养自己对物化的兴趣,多看书,多做题,总结自己的经验,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物理化学理论框架,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学习物化的方法。我又记起高中教我数学的老师说过的”知识要收敛,题目要发散”,其实这也适用与对物理化学的学习。所谓以不变应万变。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不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持之以恒,最终就有可能读通物化,面对什么题目都不用怕了。这一点尤其是对有志考化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来说很重要。最后,加油吧,各位。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期待在这个学期收获更多!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二)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 一、摘要 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 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 液接触状况。 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 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

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 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N e 式中E —总板效率;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N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 E x n 1 x n E ml * x n 1 x n* 式中E 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x n-1—第n 块板的和第(n-1 )块板得液相浓度; x n*—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已评价其性能的优劣。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板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同时,塔釜再沸器电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也加热量的关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Q A t m

精细化工课程设计

1. 产品介绍: 1.1.产品简介: 液体洗衣剂,顾名思义是一种物理存在形态为液体的洗衣用洗涤剂,是进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洗衣剂。由于液体洗衣剂具有的在冷水中易溶,易分散,在洗衣机的分配器中不宜结块等优点,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而走向消费者市场。 1.2发展趋势: 最初开发重垢液洗剂 (HDL) 主要是对衣物进行预处理 , 后来发展成为与洗衣粉并列的剂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 ,促使洗涤用品也在不断更新变换 ,目前洗涤用品正朝着浓缩化 ,低温化 ,加酶化 ,专业化 ,无磷化及易生物降解等方向发展。 1.3产品优势: 相较于其它洗衣剂,如肥皂、洗衣粉等,该产品具有易于用瓶盖计量、冷水中易溶、易分散、去污力强、用量少、对皮肤温和、不损伤衣物、易生物降解、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应于洗涤棉麻 、化纤 、混纺等衣物,可在各种水质中使用 。 2.文献综述: 2.1洗衣剂产品概述: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现行洗衣剂产品的种类主要分为皂基洗衣剂、粉状洗衣剂和液体洗衣剂三大类。其中皂基洗衣剂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洗衣剂,以肥皂为主要代表。肥皂是最古老的洗衣产品,在烷基苯磺酸钠(ABS)出现之前一直统治着全球的洗衣剂市场。直到20世纪40年代,研究发现ABS 与三聚磷酸钠存在显著的协同去污作用,使得洗衣粉的性能明显超越了肥皂,然后,洗衣粉迅速取代肥皂,成为最主要的洗衣剂。洗衣粉因具有耐硬水、无皂垢、手洗机洗皆宜等诸多优点,因此洗衣粉仍然是现行最受欢迎的一种洗衣剂。然而面对逐渐升温的环境保护问题和低碳的号召问题上,由于其使用时需要温水且其配料可能污染环境等缺点,洗衣粉不断地接受着事实的考验。洗衣液是一种新型的洗衣产品,由于其具有的在冷水中易溶,易分散,在洗衣机的分配器中不宜结块等优点,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而走向消费者市场。 2.2制备方法: 2.2.1一种环保型多功能液体洗衣剂 2.2.1.1本液体洗衣剂的配方如下: (wt%)每个烷基含:15—50个碳原子 的二烷 基胺盐 0.5—2.0 一端连有含15—20个碳原子直链烷基的七至十五聚乙二醇9.5—12 氢氧化钠 0.3—0.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总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总结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引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实践;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05-02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理论课之后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我们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也如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解决常规化工设计中一些实际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其出发点是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查阅文献、计算机辅助绘图、分析与思考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等能力。笔者从事了3届的课程设计教学,从中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现将笔者的教学体会作一介绍。 一、课程设计题目应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般为二周时间。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是通过这一设计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使将来在不同岗位就业的学生都能受益,都能解决这类工程的实际问题,并可以举一反三。所以课程设计的选题需要我们指导老师慎重,尽量选择化工行业中最普遍且最具代表性的单元操作进行设计。根据以往的教学的经验,题目的选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课程设计题目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截取现有的某化工项目中的某一操作单元为设计模型,比如某合成氨厂的传热单元的设计,流体输送过程中离心泵的设计,管壳式换热器等等。这样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有参照体系,不至于出现不合理的偏差。 2.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围绕着常见的化工操作单元进行展开,比如我们都知道在讲授《化工原理》理论知识时其中的单元操作有流体输送、传热、精馏、吸收、萃取等等。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应该包括2~3个常见的单元操作,从而实现某一简单的化工任务。 3.课程设计题目中涉及的物质尽可能常见易得。因为完成虚拟的生产任务过程中需要这些物质的物性参数进行核算,常见易得的物质能够降低学生在查阅参数方面的工作量。比如,如果我们设计分离任务尽量选择苯-甲苯,或甲醇-水等这样的体系,因为这些混合体系的参数大部分工具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5月31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处理含苯煤气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 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 塔径的计算; ③ 其它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计算机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开课实验室交通装备与制造工程实训中心 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年级 2012专业班机械电子工程(2)学生姓名学号 开课时间 2014 至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ans = (1/2)^n (2) ) 1.0)(8.0()(2 --=z z z z F syms z >> f=((z^2)/((z-0.8)*(z-0.1))) f = z^2/((z - 4/5)*(z - 1/10)) >> iztrans(f) ans = (8*(4/5)^n)/7 - (1/10)^n/7 实验项目 系统分析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90304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教师评价: 评价教师签名: 第三章: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 1 试求如题图 3.1所示的采样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t y 。设 ) 10(*20 )(+= s s s G ,采样周期T=0.1s 。

解: gs=tf([20],[1 10 0]); gz=c2d(gs,0.1,'imp'); gzb1=gz/(gz+1); gzb2=feedback(gz,1); y=step(gzb1); step(gzb1,gzb2); 结果: 2 试求如题图3.1所示的采样控制系统在单位速度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设) 11.0(1 )(+= s s s G ,采样周期T=0.1s. 解: gs=tf([1],[0.1 1 0]); T=0.1; gz=c2d(gs,T,'imp'); gzb=feedback(gz,1); rz = tf([0.1 0],[1 -2 1],T); rz1 = zpk([0],[1 1],T,T); yz=rz*gzb; impulse(yz); t=[0:0.1:10]'; ramp=t; lsim(gzb,ramp,t) [y,t1] = lsim(gzb,ramp,t); ER = ramp - y

实验教学心得体会10篇

实验教学心得体会10篇 实验心得(一) 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是分重视的,这一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潜力,让学生做相关实训并完成单片机实验报告,在实验的形式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潜力。从单片机实验心得中学生就能够总结出超多的经验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学习单片机这门课程(教学中选用inter公司的mcs-51),要掌握单片机指令系统中汇编语言各种基本语句的好处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单片机与其他设备相连接的输入输出中断等接口-技术。使学生从硬件软件的结合上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潜力,从而全面掌握单片机的应用。 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认识、基储综合3个阶段。以往的单片机实验是进行软件的编制和调试,与实际应用中的硬件电路相脱节。使学生缺乏硬件设计及调试分析潜力,对单片机如何构成一个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缺乏认识。发布的单片机实验板,透过计算机连接仿真器在实验板上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一齐调试, 软件的修改也分方便,软件和硬件调试都透过后,把程序固化在eprom当中,插上8051单片机构成一个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实验心得(二) 我觉得化工原理实验是一门验证性课程,它把我们在化工原

理学到的各种单元操作化为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认识到它的实在性。流体输送——离心泵、过滤——板框压滤机、对流传热——套管式换热器、吸收蒸馏——填料塔板式塔、干燥——厢式干燥装置。一个个实验和装置让我们对每种单元操作都有了除理性认识之外的感性认识。 此刻回过头来看,在做实验前对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没有认真研究,导致有些实验做的效果并不好,这是预习不够充分的表现。认真的预习报告应要3小时左右,而我犯懒预习方面很敷衍,一小时就完事,于是就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这是我应当深刻检讨的。正如《礼记中庸》所说“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所以以后做实验不应急于开始实验,应搞清楚目的和设计流程的来龙去脉。另外感激俞教师实验前的仔细讲解让我做实验时不至于对整个流程不知所措。 做化工原理实验我感觉很有意思,因为实验数据并不是先定的,自我得出实验结论有一种成就感,这对培养我们不盲从、实证的思维方式有益,并且由于我们是分组实验,每4-5人一组,锻炼了我们的协作的本事。化学实验研究中中分工协作尤为重要,能够发挥整体效能提高进行实验的效率,取长补短,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和氛围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所以这方面的锻炼是化原实验中我的重要收获之一。 在进行实验和处理数据时,我们用到了非传统的方法用Excel、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化工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 小结;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学习化工原理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

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 我们从中也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我们所查找到的很多参考书中,很多的知识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的,我们对事物的了解还仅限于皮毛,所学的知识结构还很不完善,我们对设计对象的理解还仅限于书本上,对实际当中事物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成本方面上考虑的还很不够。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由此,我在每章节后及时地列出数据表,方便自己计算也方便读者查找。在一些应用问 题上,我直接套用了书上的公式或过程,并没有彻底了解各个公式的出处及用途,对于一些工业数据的选取,也只是根据范围自己选择的,并不一定符

合现实应用。因此,一些计算数据有时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只是拥有一个正确的范围及趋势,而并没有更细地追究下去,因而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后面具体设备的选型。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我想可以进一步再完善一下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训练,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对我们的继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我们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更尤为重要。 我还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与帮助,感谢同学们的相互支持。限于我们的水平,设计中难免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实验一 伯努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流体流动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柏努利方程式的理解。 2、观察各项能量(或压头)随流速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1、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管路条件(如位置高低、管径大小等)的变化,会引起流动过程中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静压能的相应改变及相互转换。对理想流体,在系统内任一截面处,虽然三种能量不一定相等,但能量之和是守恒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2、对于实际流体,由于存在内磨擦,流体在流动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随磨擦和碰撞转化为热能而损失。故而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上机械能总和并不相等,两者的差值即为机械损失。 3、以上几种机械能均可用U 型压差计中的液位差来表示,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静压头。当测压直管中的小孔(即测压孔)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位压头)则为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任意两截面间位压头、静压头、动压头总和的差值,则为损失压头。 4、柏努利方程式 式中: 1Z 、2Z ——各截面间距基准面的距离 (m ) 1u 、2u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平均速度(可通过流量与其截面积求得) (m/s)

1P 、2p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静压力(可由U 型压差计的液位差可 知) (Pa ) 对于没有能量损失且无外加功的理想流体,上式可简化为 ρ ρ2 222121122p u gz p u gz + +=++ 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 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三、实验流程图 泵额定流量为10L/min,扬程为8m,输入功率为80W. 实验管:内径15mm 。 四、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测压管与各测压点,毕托管测点的对应关系。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关闭时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进行排气调平(开关几次)。 3、打开阀5,观察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的变化趋势及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压管水头的变化情况。 4、将流量控制阀开到一定大小,观察并记录各测压点平行与垂直流体流动方向的液位差△h 1…△h 4。要注意其变化情况。继续开大流量调节阀,测压孔正对水流方向,观察并记录各测压管中液位差△h 1…△h 4。 5、实验完毕停泵,将原始数据整理。 实验二 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离心泵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网络实验报告总结.doc

实验 1 PacketTrace基本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 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在 Cisco Packet Tracer中用HUB组建局域网,利用PING命令检测机器的互通性。 三、实验设备 集线器( HUB)一台,工作站PC三台,直连电缆三条。 四、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如图1-1 所示。 图 1-1交换机基本配置实验环境 五、实验步骤 (一)安装模拟器 1、运行“ PacketTracer53_setup”文件,并按如下图所示完成安装; 点“ Next ”

选择“ I accept the agreement”后,点“ next”不用更改安装目录,直接点“ next ” 点“ next ”

点“ next ” 点“ install”

正在安装 点“ Finish ”,安装完成。 2、进入页面。 (二)使用模拟器 1、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 直连线按下图将HUB 和PC工作站连接起 来, HUB端 接 Port 口, PC端分别接以太网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项,选择运行IP 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 ),设置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1.1.1.1 ,255.255.255.0 ;PC1:1.1.1.2 ,255.255.255.0 ; PC2: 1.1.1.3 , 255.255.255.0 。 3、点击 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按钮,如图1-2所示。将Cisco Packet 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转换为仿真模式。 图1-2 按Simulation Mode 按钮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 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如图1-3 所示。 图5、在上述DOS命令行窗口中,输入(Simulation Panel)中点击自动捕获1-3进入PC配置窗口 Ping 1.1.1.3命令,回车运行。然后在仿真面板 / 播放( Auto Capture/Play)按钮,如图1-4 所示。 图 1-4 点击自动抓取 /运行按钮 6、观察数据包发送的演示过程,对应地在仿真面板的事件列表( 的类型。如图1-5 和图 1-6 所示。 Event List )中观察数据包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相信每一个学生经过了化工原理的课程设计之后都会有许多的感悟心得。下面是收集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本,欢迎阅读参考! 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周,是學習化工原理以来第一次独立的工业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利用编程使计算效率提高。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 在短短的两周里,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同学讨论,再进行整个流程的计算,再到对工业材料上的选取论证和后期的程序的编写以及流程图的绘制等过程的培养,我真切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的种种困难,也体会到了利用所学的有限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各种问题的不易。 我们从中也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在我们所查找到的很多参考书中,很多的知识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到的,我们对事物的了解还仅限于皮毛,所学的知识结构还很不完善,我们对设计对象的理解还仅限于书本上,对实际当中事物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成本方面上考虑的还很不够。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还发现由于没有及时将所得结果总结,以致在后面的计算中不停地来回翻查数据,这会浪费了大量时间。由此,我在每章节后及时地列出数据表,方便自己计算也方便读者查找。在一些应用问题上,我直接套用了书上的公式或过程,并没有彻底了解各个公式的出处及用途,对于一些工业数据的选取,也只是根据范围自己选择的,并不一定符合现实应用。因此,一些计算数据有时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只是拥有一个正确的范围及趋势,而并没有更细地追究下去,因而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后面具体设备的选型。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我想可以进一步再完善一下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训练,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对我们的继续學習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向,我们了解了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了化工设计的主要程序和方法,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还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更尤为重要。 我还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与帮助,感谢同学们的相互支持。限于我们的水平,设计中难免有不足和谬误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學習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