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盗伐滥伐林木的评价及定罪量型研究

盗伐滥伐林木的评价及定罪量型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林木的评价及定罪量型研究

姓名:张民侠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森林经理学

指导教师:佘光辉

20050301

中文摘要

盗伐滥伐森林、林木是破坏森林资源的比较常见的一种违法行为,在涉林案件中占很大的比例,其带来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为此,本文对盗伐滥伐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并对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适合的定罪量刑方法及预防和打击的对策。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1.阐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及部分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旌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比较严重的盗伐滥伐现象。并对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罪进行了界定,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2.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3.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目前有关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法律法规,并指出其中的不完善之处,以及目前在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对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定罪量刑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量刑中最关键的材积数量测算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案情确定材积数量的方法,力求达到测算结果的统一和唯一,为定罪量刑提供依据。

5.提出了对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不同案件的后果评价指数,进而根据评价指数来定罪量刑。

6.综合以上分析,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量、利用先进行科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打击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对策。

关键词:盗伐林木滥伐林木法律法规评价体系

Studyonevaluationandconvictionofunlanwfulfellingtreeand

deforestationinforestmanagement

Abstract

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isacommonillegalactthatdesUoythe

forestryresources.Thisactiontakesuphi出proportioninthecaseofcomingdowntoforest,andbringsmoreseriousresults。Therefore,Inthisarticleweanalyzethephenomenonof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studythereasonsandtheresults,andevaluateit.Inthelast,weputforwardrationalmeasurementstoprecautionandbeatsuchactions.

Thepaperisdescribedasfollowingparts:

1.Thispartwedescribethesignificantmeaningofforestryconservation,analyzethe

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ourcountry’sforestryresources,andbringforwardsomemeasurementofourcountryandsomeothercountries,especiallywhereexistingserious

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Wcalsodefinethecrimeofphenomenonofunlawfulfellingtree

deforestationandunlawfulfellingtree,andpointoutthedifferencebetweenthem.2.Inthispart,weintroducethecurrentsituationof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inourcountry,analyzetheexistingreasons,andpointoutthemostseriousconsequencetheybrought.

3.Weintroducethecurrentlawsandregulationsof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

deforestationinourcountry,pointoutitsfaultinessandtheprimaryexistingproblemsinonlawenforcement.

4.Inthispart,theconvictionandthemeasurepenaltyof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arestndied.Discussthemeasureandealculateaboutvolume(oftimbeO,whichisthekeyinmeasurepenaltypromotesomemeasurementsaccordingdifferentcasestoensuretheresults.

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15.Puttingforwardoverallevaluationtotheresultsof

deforestation.whichwegetweighingofindexesbyselectingsomeevaluateindicatorsandusinganalytichierarchyprocess.Sowecangetthemethodofconvictionandthemeasurepenaltyof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accordingtotheevaluatedperformanceindexesfordifferentcasesbyadoptingthemethodofweightedmean.6.Basedaboveall,bringforwardsomemgasurestopreventandbeatthecrimeofunlawfulfellingtreeandexcessivedeforestation,whichistoconsummatetheLawsandregulations、strengthentheforceofexecutingthelawsandusingtheadvancedscienceandtechnology.

unlawfulfellingtree,excessivedeforestation,lawsandregulations,Keywords:

evaluationsystem

第一章绪言

1.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并着手恢复和发展林业。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方针,并在各地建立林业机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林业的政策【1】。

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六次森林资源清查,下面列表说明前六次清查森林资源概况:

表1前六次清查森林资源概况

单位:亿立方米、万公顷

活立木

森林历次清查

清查时间总蓄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备注蓄积里率(%)第一次清查

1973.197695.3212186.0086.5612.70第二次清查

1977.1981102.6111527.7490.2812.OO第三次清查

1984—1988105.7212465.2891.4112.98第四次清查1989一1993117.85

13370.35101.3713.92第五次清查

1994.1998124.8815894.09112.6716.55修订标准第六次清查1999.200317500.OO124.5618.2l

第五次与第六次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596.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二是森林蓄积稳步增加。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三是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林木平均生长速度加快。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四是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面积比例上升了21个百分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五是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森林面积中,非公有制达20.32%;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制达41.14%;六是林业发展后劲较大。未成林造林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01年以来每年增长造林面积800万公顷以上。中幼林比例已达67.8596。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出总量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林业工

作的一系列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对林业的政策扶持和投入支持,成效是显著的

心][3]

1.2存在的问题

从第六次清查结果看,我国的森林资源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l/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构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厘米,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清查间隔期内有1010.68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全国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369.69万公顷,年均达73.94万公顷;五是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7554.21万立方米。因此,加大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力度决不能减弱,加快林业发展的步伐决不能减慢,加强生态建设的决心决不能动摇(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福在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后答记者问)。

2.保护森林资源的必要性

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类长期过度采伐利用和破坏森林资源,致使地球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当今全球面临的温室效应、臭氧屋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大气污染等十大环境问题,无不与森林锐减密切相关。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呼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森林资源保护已经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m。

2.1森林的巨大作用决定着必须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具有周期长、再生性、破坏容易恢复难等特点,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对维护陆地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从控制水土流失的角度看,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尤为突出。研究表明,大气降水首先遇到林冠的截留,林下灌木、草本植被及枯枝落叶层做第二次拦截,并使林下表土不受溅击。在地表以下,以树木为主的植被根系纵横交错,可以固土,使大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再以地下径流形式缓慢流出,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地表的冲刷,延缓雨水汇流到江河的时间,起到蓄水滞洪作用。据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多年的测定,全面各月林冠截留系

统均在20%以上,林下枯枝落叶拦蓄系数20%一40%,森林中降水量的60%一70%都以地下径流形式汇入河川I,20%一30%消耗于蒸发,约lO%常贮于土中。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立方米,1万公顷森林所含的水量相当于一座300万立方米的水库。每公顷林地的泥沙流失量仅为50公斤,而无林地则高达2200公斤。在降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采伐迹地小沟洪峰流量大于森林小沟2—3倍,汇流时间缩短10小时,而枯水量比森林小沟少1倍以上。据北京林业大学水保专家的研究表明,25度山地的林地径流速度仅为荒山径流速度的1/40。正是因为森林植被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大规模植树造林、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同时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结合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开展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

从调节气候来看,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调节降雨量,降低风速。据测定,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达5600亿吨一8300亿吨,其中90%的碳自然存贮于森林之中,森林每生长l立方米,大致可吸收、固定35公斤二氧化碳。

从减灾防灾来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森林能够有效地抵御和减轻各类自然灾害。

在防沙固沙、治理荒漠危害方面,森林具有其他措施无法替代的作用。森林以其庞大的根系吸收深层中的水分,减少水分流失,固定沙丘。同时森林又以其枝干降低风速,直接阻挡流沙的移动。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森林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生活、繁殖场所,是植物生长繁殖的积聚地。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森林卷)记载,陆地植物有90%以上存在于森林中,草原植被和农作物种类远远比不上森林植物种类丰富多彩。我国动物物种有50%以上在各类森林中栖息繁殖。森林除了具有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外,更能发挥重大的经济效益,是山区农民生存的基础。森林不仅可以提供木材、薪材,而且还提供果品、山菜、药材等生活必需的林产品,更为山区提供了发展林特产品、旅游、花卉等产业,振兴山区经济的三产资源。森林可以提供丰富的木本粮油资源,提供更多有营养价值的食品,是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所在。发展森林资源,加强林业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山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是占全国人口56%的山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

2.2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决定着保护森林资源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由于森林资源短缺,造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上的一系列综合性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严重,整治难度加大;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增多,频率加快,危害加剧:荒漠化面积扩大,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山区发展滞后,脱贫致富任重道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出现了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双增长”,全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

善。但是,森林资源的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结构不好等问题依然存在,水患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地方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重道远。

3.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旌

3.1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我国建立了十分严格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管理制度,目的是有计划地控制现有林的采伐消耗,控制林地的减少,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鼓励和推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森林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基本涵盖了我国林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我国的林业法律制度。例如:森林、林木和林地权属管理;林地管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划分林种,依照法定程序审批林种划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实行基金制度;植树造林管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组织发动全社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营造保存人工林达6亿多亩;林木采伐管理.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木材加工经营管理制度“1。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木材加工经营健康发展,《森林法》规定,在林区经营(含加工)木材,必须提出包括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自有资金等内容的申请书,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木材收购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没有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木材,这里所规定的木材,是指原木、锯材、竹材、木片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其它木材。木材运输及进出口管理,木材运输实行许可证制度,珍贵树种、木材及其产品进出口管理。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实施森林防火责任制,依法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森林火灾的预防管理,森林火灾的扑救制度。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又一大灾害,被人们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明确森林病虫害防治责任制,明确检疫机构及检疫人员职责,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制度。林木种苗管理,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良种壮苗是保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物质条件,是提高营林质量,加速资源增长,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植物新品种保护,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林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3.2国外部分国家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国际上对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菲利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近年来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提出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PaatandPollisco(2000)分析了国际木材贸易的有关情况,指出木材走私的危害,呼吁木材的出口国和消费国要加大监管力度。Bengwayan(1999)从木材供需的角度对木材市场进行了分析,指出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将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

德国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特别重视,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有以下特点:权属明确,产权清晰。不同权属的森林实行“谁有谁管”的原则,州粮食农林部对所属的林管局实行林管局、林业局、经营区在体制上实行垂直领导分级管理,不受地方各级政府的制约。有利于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执行与贯彻好林业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其次是林务官员素质高,事业心强。西德的人员素质和用人制度有利于实行森林的科学经营与加强森林的系统管理。执行森林经理规划是各级林业部门的中心工作。实行收支二条线解决了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政府还采取优惠政策引导私有林主联合经营、编制与执行森林经理规划、加强资源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n”。

美国是一个林业发达国家”“,林地面积大,林业资源丰富,森林分布极其辽阔。尽管这些林业资源分别为众多的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所有,但他们对自己的林业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都是十分认真和科学的。几乎所有的林业资源拥有者,都雇有~定数量的林务员,进行林业的调查研究、经营管理和咨询工作。他们在摸清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的区域和产业生态经济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措施,经营好现有森林和发展森林资源。美国十分重视森林资源管理,早在三十年代,就形成了保护森林资源、科学管理森林资源的林业政策。其内容大体如下:(1)加强林火预防和控制,搞好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教育和宣传工作;(2)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学校和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和增进林业的职业培训;(3)通过建立联邦和州森林实验站,改进森林经营和管理手段;(4)努力提高林副产品剩余物利用的效率;(5)提高经济刺激,取消税款和其它起抑制作用的行动,以及对林地拥有者给以技术和财政援助等,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质量;(6)建立和扩展国家森林,以达到流域治理;(7)加强联邦、州和私人之间的协作,共同管理好现有森林资源。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森林资源管理策略和经营体系。森林资源管理已是一种生态系统的管理,综合了人类、生物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其目的是达到所有资源的持续发展。美国的林业由农业部负责管理,下设林务局,侧重管理国有林。林务局设有多个森林和草场实验站、林管区和国家森林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具体管理辖区内国有林的营林、自然保护区、木材生产与销售工作。为了加强私有林的管理,在林务局内还设有半官方性质的私有林管理办公室。另外,在林务局还成立了美国林务员协会,它集中了林业各领域内的科技精英,包括林业专家、教授、研究员、调查员、管理员、教育者、林业技术人员、林业学生、林业顾问等,为国有林和私有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的指导“”。

4.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超限额采伐森林、林木

近几年来,国家林业局组织四个直属设计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核查,从对19个省(区、市)27个县(局)1998年度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核查结果来看,实际林木总采伐量超出总采伐限额95.6万iTl3超限额比率为11.5%。其中,16个县不同程度地存在超限额采伐,占全部核查县的59.3%。超限

额比率达30%以上的就有6个县(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伐区设计不合格。主要是伐区设计人员不按规程操作,或是为了谋取私利,殉私舞弊,有意压低伐区设计采伐量,导致伐区设计不合格:二二是存在严重的超证采伐。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投机分子往往通过大量的超证采伐来逃避各种税费,获取暴利:三是存在大量的无证采伐。如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过程中,农民生活烧材还是个难题,目前仍未解决好其发证问题,难以实现限额采伐,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的无证采伐。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超限额采伐林木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森林资源也在不断地遭到破坏n”u“。

4.2采伐源头管理力量薄弱,流通管理人员过多过杂

近两年,由于个别地方木材市场疲软,木材滞销,大大增加了山下管理的压力““。而山下管理人多员杂,管理人员素质低,尤其在木材检查站管理体制系“事业编制、企业管理、个体户待遇(工资无保障,部分工资靠创收)的情况下,部分管理人员经不住各种诱惑,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极大地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尽管投入山下管理力量很大,但无证运输、偷运黑材的情况仍十分严重““。据调查估计,近几年湖南怀化地区每年从铁路上运走的黑材均在10万立方米以上,且随着木材市场的不景气,无证采伐、超证采伐等情况趋于严重。

4.3采伐证发放不规范,尤其缺漏项目的情况还很普遍。

有些地方对发证人员放松了管理,加之部分发证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不按规定发证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在个别地方检查采伐证时发现,有的发证人员随意延长采伐期限,有的甚至不填写采伐地点和采伐蓄积,不依据伐区设计或采伐申请发证““。到林业站调查了解情况发现,有的林业站站长对采伐管理程序十分模糊。

4.4伐区调查设计不尽合理,设计质量下降

有些地方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围绕着木材生产,销售市场开展,按照生产的要求进行调查,什么树种畅销就设计采伐相应树种,背离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原则;设计队伍素质下降,造成设计质量降低。采伐限额明禁暗超,存在潜在的计划超限额采伐现象。林业局、林场两级检尺误差偏大,林业局检尺存在压尺现象,检尺数量少于林场检尺数量,而林场伐区的出材以局检验站检尺数量为准,使林场不得不依靠采伐来弥补伐区出材负误差。

4.5盗伐滥伐林木资源

2000年6月份,国家林业局发起了保护森林资源“三号行动”,9月份,又成立了十个“三号行动”督查组,分赴全国各省(区、市)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大案要案进行督查。从三号行动督查组的督查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乱砍滥伐林木资源现象十分严重”…。如督查组在福建省政和县查明,农民郑忠尚在一年多时间内盗伐林木351.9m3,该县林业系统内部单位涉案6起,乱砍滥伐林木671.2m3。督查组在江西省督查时发现,婺源县中云镇方村村委会借利用木材剩余物发展香菇为由,于1997年1月至3月份无证滥伐天然阔叶林923.67m3,但由于当地行政领导包庇犯罪,致使此案长期得不到处理,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

4.6人畜毁坏森林资源

在南方集体林区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由于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措施不力,农民在新造林地里放牧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牛、羊等牲畜的活动,严重破坏了人工幼林的成活与保存。还有些地方农民因不了解森林的生态防护作用,担心农田林网树会影响农田里作物的产量,有意毁坏林网上的树木,有的地方破坏生态防护林的现象甚至相当严重。总之,人畜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在不同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位居世界人均水平后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长远利益的大事乜“。通过多年努力,虽然从全国来看已经实现了森林资源总生长量大于总消耗量,但中幼林增加而成过熟林减少,用材林可采资源还有赤字,如不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用不了很长时间,可采的用材林成过熟林资源就会采伐殆尽。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还会影响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把当前乱砍滥伐和乱捕滥猎案件上升的势头压下去。考虑到这项工作,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加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

5.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概念

5.1盗伐林木罪

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包括他人依法承包经营管理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森林或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也构成盗伐林木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核发的采伐许可证的规定,采伐国家、集体及他人自留山上的或他人经营管理的森林或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亦应定为盗伐林木罪。

5.2滥伐林木罪

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明知林木权属不清,在争议未解决前,擅自砍伐林木,情节严重的,应确定林木权属,分别根据具体情况,按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责任;林木权属难以确定的,按滥伐林木罪惩处。

滥伐林木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可以是任何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农村居民滥伐自留山或者自己承包经营的责任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通过活立木转让取得林木所有权后采伐、受雇于他人擅自采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造成滥伐的,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国有、集体林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滥伐本单位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也可以成为单

位犯罪主体。

滥伐林木犯罪案件中,除滥伐本单位、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为明确的单一主体外,还有所有者、经营者将森林或者其他林木转让给他人或者雇用他人采伐的情况(合伙、联营者滥伐的共同犯罪在此不作讨论),实践中存在着主体认定不清的问题。笔者认为,若转让协议觇定林木采伐许可证由出让方办理,但批得的林木采伐计划不足转让的数量,出让方和受让方都知道而超计划采伐的,应由出让方、受让方各负相应的责任,双方均为犯罪主体。若转让协议规定林木采伐许可证由受让方办理,但未按照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采伐的,犯罪主体为受让方。雇用他人采伐,若雇工按照雇主的指令和意图而造成的滥伐,雇工一般不负责任,雇主为犯罪主体:若雇工为多获劳务报酬,擅自在雇主指定的四至范围、数量以外采伐造成滥伐的,由雇工负责,则犯罪主体为雇工。但雇主默许或有放任行为的,则双方都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一般滥伐林木犯罪的责任由采伐者或者采伐的组织、指挥者承担,但采伐方式为皆伐的可能有例外,因采伐伐区的凋查设计由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实施,拟采伐的数量也是由他测算的。因此,只要采伐者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四至范围内采伐,即使采伐的数量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并达到“数量较大”,也不能将采伐者作为犯罪主体以滥伐林木罪追究责任,而应当按照刑法中渎职罪的有关规定追究负直接责任的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但采伐者明知伐区内拟采伐的数量或者为偷逃税费,串通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少批多采的,则应按滥伐林木罪论处。

5.3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一是侵犯的客体有所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管理制度,又包括他人对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前者是本人、本单位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及本人、本单位与他人有林木权属争议未确权以前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后者为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二是客观方面的不同。前者是无林术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的规定任意采伐本单位、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后者是擅自采伐他人所有或者承包经营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不可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三是主观方面的不同。前者以偷逃税费或者逃避林木限额采伐管理而擅自采伐,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他人所有或者承包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而擅自采伐。

1987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办理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应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解释》中指出:明知林木权属不清,在争议未解决前,擅自砍伐林木,情节严重的,应确定林木权属,分别根据具体情况,按盗伐林木罪或滥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林木权属难以确定的,按滥伐林木罪惩处。

第二章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的现状分析

1.我国盗伐滥伐林木的历史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时期,百废待兴,森林经营管理尚未走向正轨,乱砍滥伐森林成风,如1949年秋一1950年春,山西发生的滥伐林木事件149起,毁林262.438亩。1950年春,湖北省咸宁、沔阳、嘉鱼等县组织农民上山伐木以渡灾荒;当时的平原省(今河南省)济源县为了生产救灾,1949年“月发动农民到与山西交界处森林内伐木7万根;张家口市郊区赐儿山等地林木也遭到当地驻军的随意砍伐,当时全国各地乱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1958年大跃进时期,对林业建设的:f扰破坏十分严重,使全国各地的林木普遍遭受了~次严重的破坏,破坏的范围广、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达4年。当时林木破坏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大炼钢铁,大办社队食堂、大修水利和大搞工具改革,砍伐了大量林木;二是在木材生长中的高指标,瞎指挥,造成乱砍滥伐;三是困难时期毁林开荒,毁掉不少林木;据1962年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靖边调查,丘陵区和浅山区破坏最为严重,有些地区几乎砍光了。湖南省洞口县木材资源当时减少了60%,毛竹资源减少了80%以上:广东省沿京广铁路两侧loo里范围的杉木林遭到严重破坏,几乎全部变成秃岭和灌丛;辽宁省农田防护林被砍掉70%;甘肃省的河西防护林、固沙林被砍掉22.4万亩;湖北省1957年林木蓄积量为4.122万立方米(不包括神农架林区),大炼钢铁后仅剩下2.733万立方米,减少了34%:广西1958年因烧炭、炼钢砍伐木材1750万立方米,相当于当年国家计划在该自治区收购木材127万立方米的10倍以上。大跃进所刮起的“共产风”、“一平二调”风,使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有肆无控,抡砍山林和殴打护林员事件时有发生,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森林资源又一次遭到无政府状态的严重破坏。除有些机构解散,规章制度废除,设旌设备破坏以外,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到1977年,全国发生森林火灾11万多次,受害森林面积l亿多亩,平均每年达1000多万亩。这一时期乱砍滥伐不断发生,如1976年福建省刮起抢砍山林之风,全省破坏森林近80万亩,损失木材80万立方米,全省106个国营林场有70个遭到抢砍滥伐,损失林木1270万株,4.3万亩山林被砍光。山西省昔阳县为了“割资本主义尾巴”,搞森林平调,引起乱砍滥伐林木,砍掉100多万株林木,使全县林地面积由1965年的48.2万亩减少到20.7万亩,竟减少了一半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的驱动,乱砍滥伐林木,乱征乱占林地,甚至依靠暴力抢占林业资源,使森林资源逐步减少,令人担忧。据湛江市森林资源调查显示:1996年全市拥有林业用地面积473万亩,有林地42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1018万m3。一年半后,林业用地减少23万亩,有林地减少19万亩,活立木蓄积减少131万m3,按这种递减速度,再过五年、十年,湛江市的森林资源还有多少?改革开放时期,党和政府重视了林业的建设和发展,虽没有大规模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但也有一些不法之徒铤而走

险,盗伐林木,超限额采伐,还有一些地方借口林界不清,引起乱砍滥伐林木行为,使局部森林资源遭到损失。

据森林公安机关早几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危害森林资源的案件有10多万起,其中构成犯罪的有2万多起。这2万多起危害森林资源的犯罪又大多是盗伐、滥伐林木案件”8儿”3。据1992年统计,全国林业公安上半年已受理各类森林案件52315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81899人次,分别比1991年同期增加20%和7.4%;案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四千五百四十八万元,比1991年同期增加57.5%;破坏林地的面积比1991年增加140.3%。有17个省(区、市)森林案件呈上升态势,其中4个省的发案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乱砍滥伐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扰乱了林区社会和生产秩序,影响了林业发展。2001年4月新疆伊犁地区发生的盗伐5000亩天然林一雪岭云杉一案中,被捕的涉案人员就达20多人。

据国家林业局2002年“月的通报,该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中,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案件3.7万起,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四五万人次,收缴木材6万立方米。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10起盗伐、滥伐林木的大案中,被盗伐、滥伐的林木达14055.81万立方米。此类案件往往涉案数量大,涉案人员多。

2.盗伐滥伐森林现象产生的原因

2.1对依法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是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势必导致自然灾害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依法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对我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和群众自身素质不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又不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认识依法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这无疑会使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增多,对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也十分不利。~些地方的干部群众不能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发展同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关系。有的急功近利,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毁林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有的打着搞活经济的旗号,置采伐限额而不顾,毁林致富,大规模砍树卖钱。有些地方领导法律意识差,有法不依,对《森林法》的规定视而不见。为了局部利益,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惜带头破坏森林资源,或对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坐视不管。如江西省婺源县中云镇特大滥伐林木案,就是由于地方领导非法批条,支持采伐而造成的。随着建设规模扩大,木材需求增加,价格回升,一些不法分子乘机肆意盗伐林木或收购倒卖无证木材,诱发乱砍滥伐““。

2.2基层林政执法人员少,力量薄弱

由于受地方经济条件及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林政执法人员太少,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而所管理的地域范围又较大,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于是,要依法处理好大量的案件就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依法打击破坏

10

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不利,无法适应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要求。

2.3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大案要案不能及时查处

从国家林业局“三号行动”督查组督查的案件来看,大多数都属于大案要案,但由于种种原因,办案的阻力大,这些案件无法及时得到查处,因此,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严重后果,影响极坏。如江西省婺源县中云镇1997年特大滥伐林术案,就因种种阻力不能及时依法办理,致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三年多,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2.4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打击不力

一些地方对制止乱砍滥伐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执法不严,打击不力。有的地方调处山林权属纠纷不力,发生群众哄抢林木和械斗案件,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些地方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犯罪案件查出以后,不对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是一律以罚款了之。“。对涉及地方行政领导违法的案件,因为害怕打击报复,更不敢深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是视而不见。由于犯罪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导致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频繁发生,森林资源屡遭严重破坏。

2.5没有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等的监督作用

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需要,撤销了一些依法设立的木材检查站,随意下放或撤并基层林业工作站,削弱了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工作,放松了对乱砍滥伐的制约和监督””。由于一些地方的新闻媒体往往报喜不报忧,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案件得不到及时曝光,有些地方尽管新闻媒体想报道此类案件,但最终也因种种借口被地方领导删掉,案情不能公之于众。宣传机器的舆论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不管案件是否查处,如何查处,对广大群众和有关领导都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3.盗伐滥伐林木带来的后果

盗伐滥伐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带来了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土壤沙化和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

3.1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盗伐滥伐,毁林开荒,木材的社会消耗量远远超过了林木自然的生长量。因而森林面积、林分质量不断下降,林木蓄积越来越少。如我国热带总面积仅6.7万平方公里。除台湾南部外,海南岛和西双版纳两块较大的季雨林和雨林正在锐减。1920年前,西双舨纳的天然森林覆盖率为75%,1950年时尚有68%,30年内减少了7%,而到1980年竟下降到28.1%,后30年内覆盖率的下降达到39.9%。在西双版纳,典型的热带林已下降到不足7万公顷。海南岛在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25.7%,面积86万公顷,现已分别下降为9.6%和32.7万公顷。原有的热带林有的被毁,有的发生了严重的森林退化和物种破坏性演替,后果十分严重。荒漠化的危险正威胁着我国的热带,海南岛西南部的东方县,由于热带森林在数十年前被入侵日军砍伐破坏,植被演变到现在,成为稀树灌丛草地,并出现了荒漠,被称为“海南岛的西伯利亚”。陕西汉中地区,1950--1979年人工造林保护面积

¨

18.67万hm2,飞播造林可望成林4万hm2,封山育林6.67万hm2,三项合计约增加有林地29.33万hm2;但是,同一时期的毁林面积约达36.67万hm2。经过30多年现在仅有森林8.17万hm2。长江流域1988年森林资源消耗量为580万m3,占全省消耗总量的55.8%,而用材林的年生长量仅为442万Ill3。秦巴山区的森林边缘较解放初期一般后退了lO一20km,林缘的海拔高度也升高了300一500米以上。因生产木耳、天麻需要的菌棒和烧石灰等生产性消耗,也是森林减少的因素,据不完全统计,解放以来,陕南地区毁林开荒面积达到66.67万r112,相当于目前上报耕地面积的77%。

3.2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至2l世纪初,全世界沙漠化的发展可能给全球带来灾难,波及的国家约lOO个,目前因沙漠受害的农民己达1.35亿人。每年约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沙漠,其中尤以非洲撤哈拉地区最为严重,受害面积已达750万平方公里。由于森林的砍伐,在我国西北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冬春大风日数多达20一25天,最大风速20一28米/秒,大风起时,往往形成沙暴,引起地表土壤风蚀或流沙的飞扬沉积,大量浮尘进入高空,如1980年4月17—2lR我国北部出现了一场历时5天的“黄风暴”,从黄土高原卷入高空的尘埃,不仅使首都北京“黄沙弥漫”,天空昏暗,甚至在哈尔滨造成“雨空橙黄”的特殊气象。

由于森林过渡砍伐,沙漠、戈壁、裸露山地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如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当地沙漠戈壁面积10.38万公顷,占到河西总面积的38.42%。生态环境的脆弱,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干热风、沙尘暴等。当地土壤蒸发量是降雨量的几十倍至几百倍,土壤干燥度3.7—19.5,春季河流径流量少,有的河流断流,造成严重干旱。干热风是影响当地农业的严重灾害之一。大多发生在6—7月份,对小麦灌浆、乳熟影响很大,常常减产10—20%。1985年受早面积达8.1万公顷。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68.5天,风扬沙起,形成沙暴、尘暴、浮尘满天,遮蔽日光,掩埋农田、渠道和村庄。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黑风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6亿元。

3.3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的大量采伐,使地表土壤直接暴露,下雨时雨水对地表的浅击,使地表迳流加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陕西境内的长江流域从1958年以来,由于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林面积不断减少。有的地区经反复破坏变成光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90年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1624.8km2,比建国初期增加了5824.3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7.6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9894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378吨/(km2?a),全流域有26个县均在1000吨/(km2?a)以上。秦巴山区侵蚀物中推移质接近甚至大二产悬移质,大量沙石堆积于河道、水库或在河口形成堆积扇,这就形成了侵蚀量大,而江河中的输沙量小的特点。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测算,陕西省长江流域的悬移质与推移质之比为1:1.5。如我

12

国黄河流域从龙羊峡至刘家峡、青铜峡,全长894公里,有大、小峡谷20个,峡谷上游有面积较大的川地;从内蒙古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全长1209公里,中间经壶口瀑布、禹门口、三门峡等峡谷,由于流程长、流域范围大,河水暴涨暴落,河流平均含沙量37.5公斤/立方米,在世界河流中名列第一。据1933年8月8日至l5F1洪水期黄河陕县站测量,输沙量高达21.2亿吨,占该年总输沙量的54.4%;8月7日至12日,泾河张家山站输沙量为8.4亿吨,占该年泾河输沙量的72%;陕北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年7月12目一天的输沙量达1.i2亿吨,占该河全年输沙量的41%。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9%,每年约有5亿吨泥沙从陕西境内注入黄河。神府煤田上马后,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已从1.7亿吨增加到2.39亿吨。据报导,仅黄河三门峡库区以上年输沙量为16亿吨,最多达29亿吨,这16亿吨泥沙,其中12亿吨细沙,随水入海,近百年为山东省填海造地,扩大增设有两个县:4亿吨沉积河南山东黄河河床,使河床高出地面4—6米,开封河床高出开封市13米,形成悬河。一旦黄河决口,南达江淮,北及京津,危害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黄河成为中华民族心腹大患。

三门峡库区1960年建成,1964年就淤积44亿立方米的泥沙,在潼关形成拦沙门槛,虽减轻了下游水灾隐患,但由于渭河大量输沙,由于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严重,渭河河床抬高,造成水流不畅,致使渭河下游河床最高处抬高5.2米,使渭河变成地上悬河,致使河堤高出两岸地面4米左右,最高达4.4米。注入渭河的秦岭南山支流石堤河、罗纹河、方山河、罗敷河等。由于泄洪不畅,造成南山支流河水倒灌,使渭河由每秒可泄洪5500立方米,降到1500立方米,酿成2003年9月二华(华县、华阴)夹槽发生河堤决口,造成22.8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这些灾害的发生,森林植被的乱砍滥伐是罪魁祸手。

3.4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使那些依赖森林环境生活的动物或植物也将无法生存。…。物种灭绝是森林被毁的直接损失。据有关报导,到21世纪初,地球上将不再存在未受破坏的热带雨林。由此将使现存物种的15%,即40一75万种灭绝。在21世纪内被灭绝的物种将达l60万种。仅以17万种热带植物(约占植物总数的2/3)而言,就有6万种处于受威胁的状态。如不加保护,将在未来的30—40年内灭绝。然而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对13个物种的生存产生影响。与世界热带植物一样,我国热带森林中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仅以高等植物计算,海南岛有4200种,占全国18.4%。西双版纳有3500种,占全国16.1%,这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特有植物,如子京(MadhucahalnanensiS)、坡垒(HopeahainensiS)、母生(Homaliumhainanense)、四数木(TetFamelesnudiflora)、老挝天料木(Homalium1aoticum)等,极丰富的栽培植物野生种质,如野水稻、疣粒稻、野生芒果、香蕉、荔枝、龙眼、黄瓜等。据统计,我国热带每年灭绝的种质至少在20种以上。在亚热带和温带植物物种流失和资源枯竭的倾向也同样严重。如江苏过去海岸广泛成片分布的珊瑚菜(G1ehnielittoraliS)现已只局限在一个

15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内。在南京的紫金山及其附近地区原来是太子参(Psendostellariaheterophylla)的名产地。现在连一株也难找到。连在那里生长的兰花也已基本绝迹。苏南地道药材茅仓术(Atractylodeslancea)是著名的原产地,20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时,一个药农~天可采15至25公斤,而现在的山上半天也难找到寥寥几株。在安徽黄山路边习见的黄山梅(Kirengeshomapalmata)现已杳无踪影。在我国北方中药材麻黄(EphedraSinica)、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的出口,也使产区不断转移,一个个产区的资源在走向枯竭,许多世界著名的濒危植物,虽已冠以濒危的名称,但在数量上并未有很大的增加,普陀山海岛上的普陀鹅耳枥(CarpiDLISputoensiS)和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ticea)的群体数量也均十分有限。

珍贵的动物,地球上已经绝灭了250多种,还有600多种正濒于灭绝,在欧洲已灭绝了半数以上的动物,公元两千年前,欧洲是狮子生活的地方,现在狮子仅分布在非洲。我国黄河流域在古代曾是大象的故乡,而今仅在西双版纳残留着几个小象群。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四不象,十九世纪已在我国绝灭,还有海南坡鹿,杨子鳄、犀牛、老虎等20余种动物都濒临灭绝。据统计,在70年代中,平均每年将有1.4种兽类在地球上绝灭。这些动植物其所以会绝灭或濒于绝灭,都是由于森林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造成的。

3.5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盗伐滥伐,导致了许多地区雨量减少,水旱灾害频率明显增加。自然灾害趋于频繁,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长江流域平均1个县每年因洪、旱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486万元。

以陕西为例,综合历史年代所出现的水、旱等灾害,在陕南,旱灾与水灾的比例为3.3:1,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水灾多发生在夏季,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季节,其危害比其它灾害更为严重。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185年到1990年,陕南旱灾发生了260次,平均8年1次,占总早灾年数的11%。水灾发生了88次,平均25年1次。

在山区泥石流较为普遍,伴随着滑坡、崩塌,山洪瀑发,形成一种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多由于地面坡度大,松散岩层厚,风化强烈、山体构造破碎及具软夹层的页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分布地带。在山区不仅泥石流、滑坡体本身能造成灾难性破坏,而且泥石泥、滑坡体进入沟道或河床后能形成天然“坝体”,而堵住洪水,使洪水水位急剧升高。这不仅淹没了上游的农田和村庄,而且当坝体溃决时,洪水挟带大量的沙石而下,也给下游带来了严重的灾害。由于森林的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使洪水、旱灾、泥石流成为秦巴山区的3大灾害,并且发生频率增加,灾害强度加重,成灾范围扩大,成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县(市)的重灾之冠。

3.6环境污染严重

森林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面、地下和空间的生态环境都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特殊

14

作用。如消除噪音、吸碳吐氧、吸收有毒气体、防止空气污染,净化水质,消除疲劳等作用。据测定,在50平方公里的森林内,藏有50吨的灰尘,而在没有森林的地面上,却有400到700吨的灰尘。由于森林对空气有过滤作用,能够杀灭细菌,使空气离子化,而离子化的空气,又能防止多种疾病,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对人们健康是大有益处的。而森林遭受破坏以后,使环境恶化,将失去这些生态功能”…。

随着工农业发展,工矿企业的建立,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河,加剧了自然灾害。使流域范围内的一些公路、铁路、水利、工矿等部门、,开山、修路、采矿、采石,把大量废渣倾入河道,填塞水路。未经处理的废气、烟尘和废水的排放,使大气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含量急剧增加,不仅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影响到水生动物、农作物和蔬菜的安全,水质污染问题已经日益严重。

兴起于4000年前的玛雅文明曾经辉煌一时,被认为是中美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始祖。然而在1050年前却突然神秘消失。在长逾2000年的过程中,玛雅人几度自发撤离他们建起的位于低尘沼泽地带的城廓。直到19世纪,人们才在静穆千载的密林深处被他们的遗迹震撼。究竟他们为何放弃家园。美国人类学家的考古发现给出了答案:玛雅人乱砍滥伐的集体行动,严重破坏了原始城郭天然的水循环系统,缺乏饮用水的玛雅人被迫大举迁移,流散他乡

由于盗伐滥伐、毁林种地和森林火灾等原因,非洲森林正以每年500万公顷的规模消失,严重破坏了非洲大陆的生态平衡。墨西哥官方数据表明,由于过渡采伐,从1993年至2000年间,全国森林破坏率达年均112万公顷。

综上所述,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森林覆盖率决定着流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森林破坏会造成一系列具有威胁性、灾难性的环境变异,对人类将造成极大威胁。

15

第三章有关盗伐滥伐林木的法律规定

1.法律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也就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严格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动作的法治经济,为此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加以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关系,我们必须采取法律手段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坚决打击一切破坏森要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改善林区秩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激励社会各方面参与保护森林、造化绿化的积极性…。。

我国林业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林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第一、林业立法方面,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防沙治沙法》为核心,由《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十多部行政法规、50多部门规章、300多部地方性林业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相互配套的林业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促进林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执法方面,全国已建立森林公安机构达6204个,公安干警达4.8万人;省级政府批准建立的木材检查站近4000个;基层林业工作站4.7万个。全国各类森严行政执法人员近20万人,队伍日益强大,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林政管理、林业公检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林业执法队伍。通过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林业行政执法培训如岗位培训、资格培训和执法知识、技能培训等等和“一五”、“二五”、“三五“普法宣传教育,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方面,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逐步健全。形成了包括执法人员管理、执法程序和监督在内的各项制度。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确立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程序等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林业行政复议与诉讼工作,逐步开展林业行业法律顾问和法律解释工作,依法保护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向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改革的深入,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自然资源中职能作用越业越突出,法律在森林保护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法律为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护武器,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林业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体现在:

第一、法律明确了森林保护的实体内容。我国有关林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对于森林保护的范围和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森林资源、林地、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林木采伐许可证等名词的界定,以及哪些行为可以或者应该作为,哪些行为是不能或者不应该作为的等规定,这些是保护森林的实体性规定,是执法

相关文档